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화생물의학공정잡지

  • 主管单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5668/R
  • 国内刊号: 黄少华
  • 发行周期:
  • 邮发: cjbme@cmaph.org
  • 曾用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广州医科大学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下呼吸道感染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及亲缘性分析

    作者:张颖;陈惠玲;赵子文;曾军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气道分泌物或痰液标本分离的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特点及亲缘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由本院呼吸病区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气道分泌物或痰液标本分离得到53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PCR检测ESBL、质粒介导的AmpC酶、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的携带情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3株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80%;对其他抗菌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5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Int Ⅰ 1基因阳性率60.4%(32/53),qnrA基因阳性率54.7% (29/53),qnrS基因阳性率13.2% (7/53),qnrB基因阳性率5.7%(3/53),qacE△1-sul1基因阳性率71.7%(38/53),TEM基因阳性率92.5% (49/53),CTX-M基因阳性率100%(53/53),SHV基因阳性率9.4%(5/53),AmpC基因阳性率92.5%(49/53);其中4株同时携带qnrA、qnrS、intⅠ 1、qacE△1-sul1、AmpC、CTX-M基因。聚类分析显示40、41、10与18号,25与42号,8与35号菌株有亲缘关系。结论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与整合子相关,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和医院内感染。

  • 环孢素A转换为雷帕霉素长期作用对移植肾大鼠睾丸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何朝辉;邱江;李军;赵大强;陈国栋;王长希;陈立中

    比较环孢素A(CsA)转换为雷帕霉素(Rapa)后与CsA长期作用对移植肾大鼠睾丸功能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的肾移植模型方法进行原位左肾移植,即将Fisher大鼠的供肾移植给Lewis雄性大鼠,36只大鼠分为CsA转换为Rapa组(R组,n=10)、CsA持续使用组(A组,n=10)、CsA撤离组(B组,n=8)和控制对照组(C组,n=8),另接受Lewis大鼠供肾的Lewis同系移植鼠作为同系移植组(T组,n=6)。术后前4组大鼠均给予CsA( 1.5 mg·kg-1·d-1)灌胃至第10天,术后11d至7周R、A、B3组大鼠给予CsA(10 mg·kg-1·d-1)灌胃,术后8周至24周R组改用Rapa(0.5 mg·kg-1 ·d-1)灌胃,A组仍持续使用CsA,B组则改用生理盐水(10 ml·kg-1·d-1),C组大鼠术后11d至24周、T组术后至24周均一直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周时处死动物,抽血测睾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值,并计算睾酮/黄体生成素比率。记录各组大鼠右侧睾丸的质量,光镜下随机测量曲细精管直径并采用量化的组织学评分标准评估睾丸的组织学损伤;R组、A组和T组随机选取2例睾丸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R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比T组、A组降低[(0.85±0.09)μg/L比(1.05±0.17) μg/L、(0.94±0.13)μg/L,均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卵泡雌激素、黄体生产素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睾酮/黄体生成素比值均高于R、A、B、C4组,R组低(0.59±0.03)。A、B、R、C组大鼠右侧睾丸质量和平均曲细精管直径比T组明显降低,R组下降为明显。R、A、B、C组大鼠的睾丸组织学损伤评分比T组均升高。电镜检查R组睾丸组织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和Sertoli细胞的细胞器显著减少;A组Leydig细胞内质网扩张和Sertoli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而T组睾丸组织的超微结构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与单纯持续使用CsA相比,CsA转换为Rapa长期作用并未引起移植肾大鼠睾丸的功能损伤,但导致了更严重的组织学损伤。

  • 慢病毒介导的Isl1基因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银芬;李伟强;方榕;刘佳;杨达雅;胡承恒;伍贵富;项鹏

    研究慢病毒介导的Isl1基因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下游基因Nkx2.5和Flk-1的表达。方法 多位点Gateway载体构建技术构建2K7puro/EF 1α-Isl1慢病毒表达载体(由EF1α启动子启动Isl1基因表达)。包装细胞293FT细胞获得慢病毒,再转染至hMSC。利用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出Isll阳性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hMSC中Isl1基因在转染后1~6周的mRNA和1~4周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EF1α-Isl1,转染后hMSC中检测出Isl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mRNA表达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上调,第3周表达量(0.65±0.14)较1、2周增多(0.36±0.09,0.37±0.05,均P<0.05),3周后表达趋于稳定。转染后在无任何诱导剂的情况下,检测到Isl1下游基因Nkx2.5的表达,但尚未见Flk-1的表达。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将Isl1基因转染hMSC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表达,并在无任何诱导剂的情况下,能促进下游基因Nkx2.5的表达。

  • 应用三丙烯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作者:谭国胜;郭文波;张冰;庄文权;陈伟;杨建勇

    探讨应用三丙烯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69只健康雌性豚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2)、UAE组(n=45)及假手术组(n=12);UAE组内再随机分为A1、A2及A3 3个亚组(每组n=15)。UAE组动物应用三丙烯微球行双侧UAE术,术后A1及A2组各死亡1只,终各入组14只,其余动物生存状态正常。假手术组经子宫动脉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动物均于排卵期获取子宫标本:A1、A2及A3组动物分别于UAE术后7~15d、16~30 d及31 ~45 d内获取子宫标本;假手术组、对照组于术后16~30 d内获取子宫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子宫标本内膜基底层的微血管,计算MV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A2组MVD均低于对照组、假手术组[(9.64±2.48)条/视野、(14.36±2.73)条/视野比(18.44±3.20)条/视野、(17.63±2.71)条/视野,均P<0.05];A2组的MVD高于A1组,而A3组的MVD(17.15±2.87)条/视野亦高于A2组(均P<0.05)。对照组与假手术组、A3组的MVD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AE术后子宫内膜的MVD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下降,这可能对内膜容受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随着栓塞后时间延长,MVD数量有逐渐恢复的趋势。

  • 环丙沙星诱导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若伦;张宿荣;叶晓光

    探讨环丙沙星诱导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对几类常见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20株临床分离KPn敏感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用环丙沙星对其进行体外多步诱导成耐药株。诱导前和诱导后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诱导后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初筛和确证实验。结果 20株KPn有17株成功诱导成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ESBL筛选和确证实验显示17株诱导耐药株无一产ESBL。诱导耐药株对莫西沙星全部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氨曲南全部敏感,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8.2%(15/17),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达88.2% (15/17)、中介率12.8%(2/17)。结论 KPn在长期低剂量接触环丙沙星后可产生耐药性,且对莫西沙星和头孢西丁有交叉耐药。环丙沙星诱导耐药的KPn对头孢西丁交叉耐药的机制可能相似。

  • 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与早产

    作者:袁晓兰;刘国成;王丽敏;陈虹;牛建民

    应用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探讨其与阴道出血和早产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82例前置胎盘孕妇按孕周28~30周、31~33周、34 ~ 36周分为3组,采用超声测量各组孕妇子宫颈管长度,记录3组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例数,观察各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孕妇出现的阴道出血、下腹痛、宫缩临床症状的例数并统计对比早产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分别绘制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和早产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佳临界点。结果 3组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的例数分别为28~30周组:20例、8例,31~33周组:19例、11例,34~36周组:11例、13例。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前置胎盘孕妇阴道出血率、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28 ~ 30周组:阴道出血率87.50%比20%,早产率75%比15%;31~33周组:阴道出血率72.73%比26.32%,早产率63.64%比21.05%; 34 ~ 36周组:阴道出血率69.23%比27.27%,早产率38.46%比18.18%;均P<0.05),3组出现下腹痛和官缩临床症状的比例也是子官颈管长度≤30 mm的前置胎盘孕妇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3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孕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则低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均P<0.05),新生儿窒息率在28 ~ 30周、31~ 33周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孕妇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mm者(均P<0.05),而34~36周组的孕妇均未出现新生儿窒息。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及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4%、65.3%,30.5 mm为预测的佳临界点。结论 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可作为预测阴道出血与早产的一种方法。

  • 腹、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CT影像及化疗疗效

    作者:赵静;谢传淼;李建鹏;伍尧泮;王洪瑛;吴沛宏

    观察分析腹、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的CT表现特征及其化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例腹、盆腔DSRCT患者的CT影像表现,采用鬼臼乙叉甙(VP-16)+异环磷酰胺(IFO)+顺铂(DDP)或IFO+表阿霉素(EPI)化疗方案进行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其中病例1化疗2个周期、病例2化疗6个周期、病例3化疗4个周期。根据化疗前后近两次的CT影像诊断,应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结果 CT显示DSRCT较典型的表现为腹、盆腔单发巨大或多发不规则结节或软组织肿块,与网膜、系膜及腹膜关系密切,原发位置较难确定;肿块密度多不均匀,内常见低密度坏死区,并可见斑点或片状钙化,增强后肿块轻~中等不均匀强化;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晚期较常见肝、肺转移;晚期当肿块较大时,可压迫或侵犯邻近输尿管或肠管,引起肾积水或肠梗阻。多疗程联合化疗后3例患者均病情部分缓解(PR)。结论 DSRCT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表现,多疗程联合化疗可控制病情发展。

  • 直接中性树脂血液灌流早期辅助治疗脓毒症

    作者:苏伟;黄昭;王思荣;陈裕胜;于晓春;梁鸣;徐安平

    评价采用中性大孔径吸附树脂的直接血液灌流(DHP)早期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DHP组与对照组,终69例完成本研究。入选患者均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DHP组患者在入组后即予DHP治疗。采用美国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HA330血液灌流器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每次治疗2.5 h,每隔24h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8天监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C反应蛋白(CRp)、血清IL-6和IL-10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观察患者28 d病死率、多巴胺用量、机械通气时间、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均能耐受DHP治疗,无并发症发生。DHP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8.6% (17/35)比73.5% (25/34),P<0.05],且ICU停留时间[(13.8±3.7)d比(19.3±4.2)d]、机械通气时间[(141.7±67.0)h比(180.4±86.8)h]、CRRT治疗时间[(73.3±17.0)h比(90.9±18.0) h]也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后3d、7d,DHP组的APACHEⅡ评分、多巴胺用量、CRP及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OI和MAP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IL-10水平、WBC、Hb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28d,两组间APACHEⅡ评分、OI、MAP、CRP、血清IL-6和IL-10水平、WBC、Hb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P早期辅助治疗脓毒症患者可降低28 d病死率,缩短ICU停留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及RRT治疗时间,并可降低循环中炎性介质水平,有效改善脏器功能,有利于脓毒症患者预后。

  • 同步悬空俯卧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远达;黎锐发;罗远明;许继平;李宪玉

    探讨同步悬空俯卧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10月本院门诊就诊的12例稳定期COPD患者,在人工呼吸床上随机采用仰卧位、悬空俯卧位、托平俯卧位、同步悬空俯卧位4种不同体位,每个体位观察10 min,通过NICO无创心肺功能监测系统连续测定患者在不同体位时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一般生命体征和呼吸频率、潮气量、肺泡潮气量、生理无效腔(Vd/Vt)、吸气峰流速(PIF)、呼气峰流速(PEF)等呼吸动力学指标。根据患者的肺功能按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制定的肺功能共同指南标准划分不同阻塞程度,并分析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等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4种体位对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的影响。呼吸频率在4种体位中由慢至快呈现同步悬空俯卧位<仰卧位<托平俯卧位<悬空俯卧位的趋势[(14.8±3.2)次/min<(17.6±4.5)次/min <(18.4±3.4)次/min<(19.5±3.4)次/min,均P<0.05],潮气量和肺泡潮气量由高至低呈现同步悬空俯卧位>仰卧位>托平俯卧位>悬空俯卧位的趋势。生理无效腔、PIF、PEF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重度和5例极重度阻塞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潮气量在各体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频率则在同步悬空俯卧位时低,分别为(15.3±1.8)次/min、(16.6±1.8)次/min,且与悬空俯卧位时的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3.4)次/min、(21.4±3.6)次/min,均P<0.05]。结论 同步悬空俯卧位与其他两种俯卧呼吸体位一样,经短时间观察是安全稳定的,同步悬空俯卧位显著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对潮气量的影响不明显,但仍能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

  • 不同检查方法对急诊便血病因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钟君立;冯志强;李永强

    分析5种不同检查方法对急诊便血患者病因诊断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急诊科以便血就诊而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单用或者联合使用结肠镜、胃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CT 5种检查方法对便血病因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结肠镜是主要的和基本的检查手段,能明确绝大部分便血病因。接受单纯结肠镜检查的169例患者中,其诊断阳性率为84.62%(143/169)。结肠镜+胃镜+胶囊内镜的诊断阳性率为89.39%(160/179),结肠镜+胃镜+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阳性率为94.41%(169/179),结肠镜+胃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阳性率为96.65%(173/179),5种检查手段联合的诊断阳性率为96.72% (177/183),与单纯结肠镜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结肠镜是便血病因主要、基本的检查手段。对于结肠镜仍未能明确诊断者,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提高诊断阳性率。

  •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F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佑明;罗永艾;李文桂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阴性(G-)杆菌,代谢的多样性决定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包括土壤、水生环境、植物以及动物组织中。

  • 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血管

    作者:赵磊;王健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channel,TRPC)在哺乳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有广泛分布,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影响血管功能。

  • 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有限细胞系的建立及肝向分化研究

    作者:朱争艳;杜智;骆莹;黎娇;王鹏;刘彤;高英堂

    通过体外长期培养胎肝间充值干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两种细胞长期培养体系并比较此两种细胞的表型特征及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从人胎肝中分离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取同一个体的皮肤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CD34,CD90,CD105等细胞表型;染色体分析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鉴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抑瘤素M(OsM)等组成的肝细胞培养基对P3-30细胞进行肝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诱导和未诱导的细胞进行白蛋白(ALB)、CK18、CK19等免疫学检测。PAS法糖原染色,RT-PCR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和ALBmRNA表达。结果 胎肝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90,而皮肤成纤维细胞几乎不表达。在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类肝细胞的比例为(5.1±0.2%,而胎肝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类肝细胞的比例为(10.3±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两种细胞均可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传50余代,保持正常核型,无致瘤性,但难以无限传代。结论 成体组织中体外能够长期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有一定寿命的。特定成体组织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具有更高的分化为所在组织实质细胞的潜力。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兔睑板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黄丹平;巩迪;顾建军;许诺

    探讨兔睑板重建中生物型硬脑膜补片植入替代睑板的组织相容性,观察其组织转归。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硬脑膜补片组和异体巩膜组,每组10只。去除兔左下睑8 mm×6 mm全层睑板后,分别植入生物型硬脑膜补片与异体巩膜。术后观察2组实验兔手术部位大体外观和对应结膜面的改变,术后2、4、6、8、12周行植片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术后4、8周植片组织行CD4+、CD8+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植入后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免疫组化显示,术后4周、8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组植片组织CD4+、CD8+细胞计数均少于异体巩膜组[术后4周:CD4+:(9±4)个/视野比(30±5)个/视野,CD8+:(8±3)个/视野比(66±10)个/视野;术后8周:CD4+:(9±-4)个/视野比(61±10)个/视野;CD8+:(7±2)个/视野比(27±7)个/视野,均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引起的炎性反应轻微,植入初期机体新生纤维组织开始从周边融人植片,随后周边纤维组织转化成胶原纤维,外周新生血管长入,终其纤维走行类似正常睑板纤维束。结论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植入兔眼睑后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作为生物支架引导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长入,起到替代睑板的作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重组腺病毒白细胞介素10表达系统载体细胞的研究

    作者:毕良宽;朱家源;朱斌;唐冰;李爽;张伟

    探讨间充质于细胞(MSC)作为重组腺病毒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系统(Ad.rIL-10)的载体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原代培养,并于体外扩增出MSC,运用流式细胞仪对MSC进行鉴定。用ELISA法检测外源基因rIL-10在MS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代培养扩增出的MSC高表达CD29,CD105和CD166,不表达CD45,其中第4代MSC生长状态良好,12h贴壁率达90%。腺病毒包装IL- 10可以高效感染MSC,感染48 h后IL-10表达增加(48 h Ad.rIL-10组136.2μg/L;对照组5.1μg/L),并可持续维持高表达2周以上。结论 含外源基因IL-10的MSC高效而持久的表达目的基因,尤其是第1代至第4代的MSC,是基因治疗良好的细胞载体。

  • 羧乙基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史宏灿;王万鹏;陆妍;朱爱萍;陈林松;李海甲

    制备羧乙基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NCECS/nHA)复合材料,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与气管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气管软骨片段取自8周龄大耳白兔,Ⅱ型胶原酶消化,将所获得软骨细胞传代培养。将体外制备的NCECS/nHA复合材料分别进行干态标本和湿态标本的生物力学检测。将第3代软骨细胞种植到NCECS/nHA复合材料,分别计算材料表面软骨细胞在2h、6h、12h细胞贴壁率,并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NCECS/n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兔气管软骨细胞在NCECS/nHA复合材料表面上12h的贴壁率达(88.4±2.1)%,与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TT显示气管软骨细胞在NCECS/nHA复合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软骨细胞在NCECS/nHA薄膜上增殖和分化良好。结论 NCECS/nHA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适宜的生物力学强度,作为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生物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气管的体外构建。

  • 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构建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作者:余文辉;周大桥;周小梅;李伟雄;张春雷;冯玉丽;贺劲松;陈雪红;林卓玲

    建立和检测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技术锁核酸(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选取本院20例健康献血者和肝病专科住院的75例经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别采集血液样本进行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特异性试验。同时对LNA-实时PCR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线性范围等进行分析。结果 其线性范围为10~2.3×109 IU/ml。将10 IU/ml作为检测下限,具有95%可信区间。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斜率接近1.0 (R2=0.999)。批内变异值为3.88%~4.36%,批间变异值为8.5%~11.7%。20例健康献血者的阴性对照血清HBV-DNA检测均为阴性,而75例经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除1例阴性外,其余都为阳性。结论 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方法为HBV-DNA检测的一种快捷灵敏、准确度高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 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超级细菌”的暴发暴露当前抗生素滥用危机

    作者:叶晓光;苏杞敏

    2010年8月,Kumarasamy等[1]报道,在印度、马基斯坦和英国分离出180株带有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仍敏感外,几乎对所有抗生素耐药。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