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电子版)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erative Procedures of General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보외과수술학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80-993
  • 国内刊号: 1674-3946
  • 发行周期:
  • 邮发: 北京东城区南门仓5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世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改良Kugel和CK补片修补成人脐疝23例报告

    作者:姚胜;李基业;刘飞德;吴晓松;姚京

    目的 总结改良Kugel和CK补片修补成人脐疝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人脐疝23例,男5例,女18例,平均62(43~83)岁.采用改良Kugel手术17例,采用CK补片手术6例.结果 23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改良Kugel适于5 cm以下脐疝,脐疝直径大于5cm,使用CK补片修补.结论 使用这两种材料修补脐疝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修补可靠.

    关键词: 再手术
  • 改良C-Kugel补片修补腹壁膨出症

    作者:姚胜;李基业;刘飞德;李红梅;吴晓松;姚京

    目的 探讨用C-Kugel补片修复腹壁膨出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例因腰腹壁区手术发生的腹壁膨出症临床资料,1例为左侧膨出,另一例为右侧膨出.CT显示腹壁薄弱区分别为12 cm×9 cm和10 cm×8 cm.手术方式:两侧均取原切口内侧段长度约10 cm.左侧将结肠脾曲及降结肠侧腹壁剪开,右侧将结肠肝曲及升结肠侧腹壁剪开,向下内游离至骶脊前,在腹腔内游离出大约25 cm×22 cm的间隙,将一25 cm×19 cm的C-Kugel自膨式补片置于腹内,补片的e-PTFE面朝向腹腔,用2-0的Prolene线和auto-suture行全腹壁固定,网片外放置引流.结果 术后恢复快,形体恢复满意,术后CT提示原薄弱的腹壁增厚.目前随访已达半年和3年,未复发.结论 腹壁膨出症应用C-kugel补片行腹膜内修补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 腹壁 再手术
  •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因素及再手术106例分析

    作者:杨斌;张育超;陈国星;陈双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疝复发的原因、再手术方法策略.方法 对1997年12月至2006年12月106例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6例复发疝患者中,既往手术方式:传统张力疝修补术49例(46.2%),包括Bassini术44例,McVay术2例,Shouldice术3例.各类无张力疝修补术57例(53.8%).初次手术至复发时间为2个月~21年,平均42个月.结果 复发者遗漏疝14例,原修补部位复发92例,其中有疝环缺损过大(>5 cm)35例;网塞或补片移位31例;平片过小、变形、卷曲等26例.再手术方式:开放手术92例(前、后入路及Stoppa术)和腹腔镜手术14例(TAPP和TEP),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24个月,有1例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复发与患者腹内压增高、修补缝合技术等因素相关.对复发患者,选择开放后径路、Stoppa术及腹腔镜下修补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腹股沟 复发 再手术
  • 应用网片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

    作者:阎立昆;王小强;龙延滨

    目的 探讨应用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20例的经验.结果 本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右侧17例,左侧3例.其中1例女性病例为腹股沟区肌纤维瘤切除术后形成疝,4例为嵌顿性股疝.男性病例中有8例复发疝,其中2例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6例巨大原发疝,1例巨大滑疝.术后随访3~60个月,无复发.结论 巴德15 cm×15cm网片行腹股沟入路GPRVS手术修补单侧复杂性腹股沟疝是有效的,同时比较经济.

  •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用于腹股沟疝

    作者:郑爱民;王石林;黄蓉蓉

    目的 研究异体细胞外基质材料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对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3年均无不良主诉和复发表现.结论 异体细胞外基质材料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理想天然生物材料.

  • 腹股沟疝手术局部麻醉方法探讨

    作者:国永生

    目的 介绍一种腹股沟疝手术局部麻醉方法.方法 2005年至2006年5月,对45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下日间手术治疗.结果 450例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部麻醉是成年人行可复性腹股沟疝手术好的麻醉选择.这种方法有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的特点,无麻醉后不良返应.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463例分析

    作者:李健文;解轶声;王磊;王明亮;陆爱国;蒋渝;郑民华

    目的 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63例(534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POM4例(4例次),TAPP192例(219例次),TEP267例(311例次),随访时间2~36个月(中位时间19个月).结果 手术无中转,术后复发率为0.37%(2/534),前3位并发症依此为血清肿5.24%(28/534),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3.93%(21/534)和尿潴留2.25%(12/534),III型、IV形腹股沟疝的术后并发症率高于I型、II型腹股沟疝;平均手术时间为(43.3±14.2) min(20~140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3.3±1.2)d,2周和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分别为97.4%(451/463)和100%,术后无需应用镇痛剂.结论 LIHR是安全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方法,手术效果以及术式选择取决于术者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 开放式肠造口旁疝手术修补法40例分析

    作者:陈革;唐健雄;黄磊;蔡昭;袁祖荣

    目的 分析开放式肠造口旁疝的手术修补方法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30例肠造口旁疝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原位腹腔内造口疝修补术和移位造口疝修补术各有1例复发.移位造口疝修补术后有1例皮下积液.原位腹膜前造口疝修补术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未发生肠坏死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原位腹腔内和腹膜前造口疝修补术后住院时间10~14 d,移位造口疝修补术后住院时间18~21 d.结论 肠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腹部 再手术
  • PHS 应用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11例分析

    作者:张国虎;薛刚;龚加庆;田伏洲

    目的 探讨PHS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 对11例使用PHS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马鞍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60 min,全组留院观察24~72 h,无阴囊积液、切口感染、血肿及其它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30个月,无复发,无异物感.结论 PHS修补牢靠,对于腹股沟马鞍疝的手术治疗更有针对性.重视手术的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腹股沟 再手术 PHS
  •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术

    作者:田文;马冰;杜晓辉;夏绍友;肖西平;李荣;陈凛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对6例造口旁疝进行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结果 6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造口旁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65~130 min,平均90 min .术后住院6~9 d,平均7 d.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有2例;浆液肿2,经穿刺抽液和加压包扎后治愈.无手术死亡,无造口感染和肠瘘发生.随访7~2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造口旁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腔内缝合器固定补片来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 腹部 再手术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62例体会

    作者:梁振家;李世拥;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白雪;左富义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2例临床资料,其中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前列腺肥大等238例,占90.8%.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41分钟,无切口感染,术后4~7天出院,平均住院5天,随访3~64个月,疝复发1例,为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强调对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强调充填物放置到位和充填后修补到位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 腹股沟 再手术
  • 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104例体会

    作者:王宜锁;连鸿瑞;涂春明

    目的 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Modified Kugel补片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Modified Kugel补片作为腹股沟疝修补材料,对我院104例患者行无张力修补.结果 本组手术患者平均64岁(50~94岁),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无切口感染,平均住院5 d,随访1~36个月,无异物感,无复发.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Modified Kugel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的修补方式,尤其适用于腹横筋膜缺损或薄弱较重的患者.

    关键词: 腹股沟 再手术
  • 女性腹股沟疝的特点及手术的相关问题

    作者:孙惠军;孟祥朝;石俊忠;徐荣和

    目的 探讨女性腹股沟疝的特殊性及相关手术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方法 分析近8年间的女性腹股沟疝(除外股疝)43例,全部患者均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结果 发现女性患者的发病侧与男性一样,也是右侧为主,斜疝的比例高达86.0%.同时本组有比较高的鞘突管病变的发生比率(7例,16.3%)和圆韧带病变(3例,7.0%).成年女性中滑动疝的出现率不高.结论 在腹股沟疝的发病方面女性同男性一样,右侧病变和斜疝为主.女性患疝的同时伴发鞘突管未闭合病变者较多.术中应考虑探查股管.

    关键词: 腹股沟 再手术 女性
  • 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13例分析

    作者:夏利刚;潘凯;张业祥;林烈文;李明伟;钟克力;谢友龙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13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以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多发性息肉1例,息肉3枚,直径1.5 cm~2.5 cm,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上段单发息肉或腺瘤11例,病变直径1.5 cm~3.0 cm,降结肠憩室并出血1例,直径1 cm,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下结合术中内窥镜定位,经腹壁小切口找到定位处肠管切开后完整切除病变或缝扎憩室.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适合结直肠大部分位置良性疾病的治疗.

  • 后进入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若干问题

    作者:陈双

    改革开放20多年,虽然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百姓仍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身为外科医生,从国情出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就外科常见病腹股沟疝而言,笔者认为开展后进路的修补或无张力修补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此,因本文就后进路这一术式提出讨论如下:

  • 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和手术的发展史

    作者:李基业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腹膜前修补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历史和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手术历史.外科手术又可分为两种手术入路:经腹膜入路(后入路)和经腹股沟入路(前入路).由于腹膜前间隙解剖认识上的日益完善,经腹股沟手术入路取得很大进步.反之,外科手术也进一步加强解剖上的认识.上述两方面的知识导致了腹股沟手术自经腹入路到经前后入路到腹膜前间隙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也是腹膜前修补方法之一.

  •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田文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常见疾病,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降低或者一过性松弛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原因,致胃食管反流频繁,过多胃、十二直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下端黏膜引起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及反流性食管炎 ,可导致食管溃疡、狭窄甚至癌变和短食管[1-2].根据其内镜下表现,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s食管.GERD十分常见,在西方国家,人群中约有7 %~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老年人1/4患有此病.

  • 前入路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小强;阎立昆

    自1998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全国逐步开展以来,通过近10年的努力,无张力修补的观念已得到了广大医生的认可,各种无张力修补材料及相对应的方法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用人工材料进行疝修补,特别是腹股沟疝修补的成本,无疑较传统组织修补手术增加了很多,这也使医生在面对无张力疝术后复发的患者时,感到更大的压力,尽管无张力术后的复发率较传统组织修补低了很多.

  • 疝装置治疗腹壁疝手术技巧

    作者:梁存河

    普理灵疝装置( prolene hernia system, PHS) 为美国外科医生Gilbert 于1997 年发明并使用于临床,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为聚丙烯材料塑形而成,是三合一的双层补片.我国自2001年前后开始使用该技术,但由于许多外科医生对PHS 的设计理念不够了解,又未进行正规培训,以至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介绍其技术要点.

  • 肝硬化腹水与腹股沟疝手术

    作者:孙惠军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一旦病情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阶段,约有近50%的患者会发生腹水[1].腹水导致的慢性腹压增高使一部分患者出现腹壁疝.这样的患者十分痛苦.而肝功能的失代偿使得医生和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疝时,感到十分困难.我们在近年来收治了一些肝硬化腹水合并腹壁疝的患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 脐尿管肿瘤切除应用生物材料一期修补腹壁缺损一例

    作者:吴晓松

    患者女,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形增大.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癍痕下方可触及12 cm×8 cm大小包块,质硬.

  • 造口复发癌行左半结肠切除造口移位腹壁巨大缺损网片修补一例

    作者:刘飞德;李基业;王世斌;姚胜;吴晓松

    患者男性,59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8年,造口肿胀1个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3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高分化腺癌,行规律化疗4次.1999年7月因直肠癌盆腔复发再次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好.1个月前患者感假肛处肿胀,压之疼痛,近1周假肛肿胀并疼痛明显加重.遂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下腹造口周围腹壁明显肿胀发红,可触及约15 cm×10 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向四周弥漫,界欠清,造口指诊肠道质硬狭窄.

  • 腹股沟嵌顿疝一期补片修补一例

    作者:吴晓松;姚京

    患者男,77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10余年,包块嵌顿伴腹痛2 d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脑出血、COPD、肺气肿、矽肺病史.入院查体:右侧阴囊饱满,可见一4 cm×3 cm大小包块,质硬,压痛(+),浅环明显增大,咳嗽未触及冲击感,平卧后包块不可消失,局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腹平片提示:肠梗阻.

  • 硬性纤维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费阳;李基业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s,DT),亦称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很多部位,具有很强的局部侵袭性,常呈无痛性生长而致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

  • FACTT 一种新的抗原检测系统

    作者:朱自满;李世拥

    免疫学方法检测抗原的灵敏度受到抗原浓度及抗原与所使用抗体的亲和力的限制,ELISA是目前常用的抗原检测方法,其检测极限在0.01~50 ng/ml之间.不能满足于一些低丰度蛋白或微量标本中的蛋白的检测.T7RNA聚合酶具有在体外结合T7启动子后高效转录产生RNA的功能.据此特点,美国华裔学者Zhang等发明了一种抗原检测系统(fluorescent amplification catalyzed by T7 polymerase technique FACTT),即: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该技术比传统的ELISA的敏感度至少提高几个数量级.而且该方法是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所以实验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且易如操作,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1].

  • 经典Bassini治疗腹股沟疝51例体会

    作者:滕长江;姚胜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一种常见病.我院在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5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经典Bassini法进行修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报告

    作者:王亚军;李明华

    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较多,传统的术式均是有张力缝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因其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1].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共完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 plug hernia repair,简称Mesh plug修补术)48例.现报道如下:

  • 腹股沟疝修补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唐健雄

    众所周知,在医学的起始阶段,疝就需要外科手段进行治疗,尤其是发生绞窄时更多地依赖于此.但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前,才出现对疝外科有效性的评价,Paul Segond和 Illiam Bull对他们那个时代所谓"疝治愈术"持悲观态度.在1883年,Segond曾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任何一种术式可以称得上是根治术(术后仍残余一种嵌合体).根治性治疗应是外科医生的唯一目的,他的职责应不受约束."此后,Bull在1890年指出:应当摒弃"所谓‘疝治愈术'这种提法,而应以复发前缓解期的长短作为判断治疗结果的标准."

  • 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检测人CEA

    作者:朱自满;李世拥;安萍;白雪;于波

    目的 建立检测人CEA的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方法 以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和生物素化的DNA,加入T7RNA聚合酶进行转录扩增反应,对生成的RNA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并同时进行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人CEA.结果 成功的建立了检测人CEA的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其检测CEA的灵敏度达2×10 -3 ng/ml,比夹心EL ISA 方法灵敏度高125倍.结论 T7 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较夹心ELISA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T7 RNA聚合酶 荧光 CEA
  •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谭嗣伟;梁存河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在腹部手术切口位置的疝,是腹腔内组织或器官经由手术切口的潜在间隙或薄弱区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腹壁包块.欧洲疝学会的定义为:在临床体检或影像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1].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将切口疝分型为:疝环大径<3 cm为小型切口疝,3~5 cm为大型切口疝,>5 cm为巨大切口疝[2].欧洲疝学会根据腹壁切口疝的大小分型为:小型切口疝(横径或纵径<5 cm),中型切口疝(横径或纵径5~10 cm)和大型切口疝(横径或纵径>10 cm)[1].

  • 对中国人"腹股沟盒"大小的测量

    作者:姚京

    通常我们把腹外斜肌下的腹股沟管里一个封闭的解剖间隙即腱膜下间隙,称为"腹股沟盒".国外测定值平均结果为:从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为12 cm,内环到耻骨结节为5 cm,腹外斜肌腱膜在腹直肌前鞘的插入处到腹股沟韧带倾斜缘的凹面端为5 cm.其研究报告表明这个间隙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设计一种定型补片,使之适用于所有原发性疝修补成为可能[1].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进口补片实施腹股沟疝修补术经常会遇到补片尺寸过大的问题,通常要修剪至合适大小后才能使用.是否中国人的腹股沟盒与国外测量值存在差异?现就这一问题在临床中加以测量.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