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General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보통외과학문헌(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93
  • 国内刊号: 11-91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ptwkxwx.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的改良盲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中的应用

    作者:栾学荣;杜新明;谢红强;崔庆

    目的 评估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的改良盲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4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4例,均采用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的改良盲肠造口术进行保肛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排便情况,并随访评估手术后的长期疗效.结果 24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单纯吻合口瘘3例(包括长期服用激素者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开放造口治疗2例;发生直肠阴道瘘1例,经保守治愈.术后2周17例排便5~12次/d,7例≤4次/d;术后1个月均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3个月排便均≤4次/d;术后6个月22例排便1~3次/d,2例偶有粪便外溢.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3年,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3例;死亡2例.结论 在有吻合口瘘发生高危因素时,对比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的改良盲肠造口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若术后复发引起梗阻,再次开放时更加简易.

  • 腹腔镜辅助技术在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雒洪志;陈宏;周仕海;王尧;邓庆炎;冯春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进行结肠造口还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结肠造口还纳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5例开展腹腔镜辅助结肠造口还纳术(试验组),25例行传统开腹结肠造口还纳术(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发生.试验组5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5、0.729,P=0.671、0.823);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5±0.5)d,平均住院时间为(7.0±0.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7±1.5)d、(10.5±1.5)d(t'=3.795、7.911,均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U=3.502,P<0.01).术后中位随访10个月,肿瘤复发5例,42例生存,7例吻合口狭窄并重新吻合,两组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结论 腹腔镜辅助技术在结肠造口还纳术中应用安全可靠,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良好.

  • CD133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

    作者:姚宝忠;李良;江鸣;张军;鲁俊

    目的 探讨CD133、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临床关联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53例手术切除胰腺癌标本中癌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胰周淋巴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CD133、CXCR4的阳性表达情况,分别比较两者阳性表达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CD133及CXCR4阳性表达有无临床关联性.结果 CD133、CXCR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40/53)、83.0%(44/53),CD133与CXCR4的共表达率为69.8%(37/53).CD133、CXCR4的阳性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CD133与CXCR4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性(P<0.05).CD133、CXCR4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组(χ2=4.675、5.527,P=0.031、0.019).结论 CD133、CXCR4作为胰腺癌干细胞中的两个重要分子,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后期转移密切相关,并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 低剂量环磷酰胺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作者:黄晓明;张南荣;邹一丰;何晓生;林绪涛;兰平;万云乐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脾脏注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方法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在不同时点将低剂量的CTX(20 mg/kg)注入治疗组小鼠体内.采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肝和脾脏组织中的T细胞标记物(CD8+、CD4+T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组织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干扰素 γ(IFN-γ)和IL-10的蛋白质量浓度.结果 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中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和百分比和IFN-γ 都出现了下调,而IL-10和TGF-β1的蛋白表达量则明显升高.同时,肝脏的系统及局部免疫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数量减少,促进了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而使用低剂量的CTX治疗后增强了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IL-10和TGF-β1的蛋白表达,诱导IFN-γ 蛋白分泌.结论 低剂量的CTX通过改变小鼠肝脏局部和系统免疫微环境来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从而增强小鼠肝脏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因此CTX可以被用来预防/治疗结肠癌肝转移.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生长相关癌基因β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表达的影响

    作者:官一平;罗强;谭文勇;李杰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生长相关癌基因 β 蛋白(GROβ)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CRC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联合组(PRAC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Ⅱ、Ⅲ期CRC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ROβ 及ANGPTL2蛋白表达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1)腹腔镜组和联合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46、3.47、56.15,均P<0.05).(2)术后腹腔镜组和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4.0%、12.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P=0.04);但腹腔镜组和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7).(3)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血清GROβ蛋白水平均升高,ANGPTL2水平均降低,治疗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联合组血清GROβ、ANGPTL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且腹腔镜组上述指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术后癌转移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0%、4.0%,均低于腹腔镜组的22.0%、24.0%和对照组的28.0%、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10.89,P=0.014、0.004);但腹腔镜组和对照组的癌转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独腹腔镜手术,且对血清GROβ、ANGPTL2水平的降低效果更佳.

  •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广荣;徐志杰;陈维荣;蔡高阳;郑培鸿;李彦冲;林凯煌

    目的 探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TAPP患者67例,其中32例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缝合为倒刺线组,采用传统可吸收线缝合35例为传统缝线组,比较两组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倒刺线组术中缝合时间(6.72±2.80)min、手术时间(63.00±5.44)min均短于传统缝线组的(15.04±1.19)min、(78.18±6.44)min,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72,、15.572,均P<0.01).所有患者出院后复查腹股沟区超声均未见复发,亦未诉特殊不适.结论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TAPP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缩短腹膜缝合时间及手术用时间,降低术中腹腔镜下腹膜缝合难度,缩短手术学习曲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 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

    作者:黄楷;陈钦昌;林细霞;陈志波;李永辉;吴文洁;梁琪琳;符立奋;黎洪浩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病例60例,按大隐静脉主干的处理方式分成两组:主干硬化剂组共26例,30条患肢;剥脱组共34例,共37条患肢.记录2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小腿部硬化剂用量,术后于站立位静脉曲张的复通率和局部不良反应(局部皮肤坏死、溃疡).结果 在大腿部位的大隐静脉主干应用3%泡沫硬化剂,硬化剂组显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剥脱组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1±2.12)minvs(59.73±1.47)min,(1.96±0.11)d vs(4.53±1.07)d,t=22.862、12.221,均P<0.001],并且小腿曲张静脉1%泡沫硬化剂用量显著减少[(3.53±0.31)ml vs(5.84±0.31)ml,t=28.425,P<0.01].2组在一期复通率、浅静脉炎及色素沉着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位结扎联合3%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稳定且可靠,安全而且操作更为简洁、微创,在一定恢复时期内可以恢复下肢的美容状态,更符合快速康复医学理念,是可以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应用不同食管空肠吻合法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牛;王昕;朱雄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应用不同的食管空肠吻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16年7月间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行TLTG的425例患者,根据不同食管空肠吻合方法将患者分为端侧吻合组、侧吻合组、三角吻合组、手工缝合组,对各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后进食、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25例TLTG患者术前ASA分级Ⅰ级219例,Ⅱ级192例,Ⅲ级14例.各组患者的ASA、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其中手工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端侧吻合组的25.3%、侧吻合组的22.6%、三角吻合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吻合所需时间以及术后进食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工缝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其他三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4、4.325、5.687,P=0.032、0.025、0.021).结论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应用不同食管空肠吻合方法的临床效果各有利弊,其中腹腔镜直视手工缝合法相对更为安全可行.

  • 术前短程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抑癌基因CDX2和生长抑制因子4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健;顾晓华;侯卓;周晓俊

    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术前短程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CDX2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直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病灶(对照组),80例在根治性手术前接受短程辅助化疗(研究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两组活检组织中的CDX2和ING4表达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围手术期患者患者恢复情况,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1)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基本病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2组治疗前CDX2和ING4的评分和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研究组病灶样本中CDX2和ING4的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8.33±1.86和8.86±2.31,阳性率分别为83.75%和72.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41、6.83±1.57、59.38%、53.13%和化疗前水平的6.55±2.09、6.95±2.13、59.38%、57.50%.(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33),但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0.332).(4)随访39个月时,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 15.63%,P<0.05).结论 术前短程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肿瘤CDX2和ING4蛋白表达,对局部病灶有一定抑制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 术前血清癌胚抗原联合外周血小板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黄利军;魏波;郑宗珩;方佳峰;陈图锋;刘健培;卫洪波;黄勇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小板计数(PLT)与血清癌胚抗原水平(C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97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随访5年.卡方检验分析CEA阳性(CEA≥5μg/L)与PLT计数阳性(PLT≥350×109/L)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术前血清CEA阳性与结直肠癌患者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较晚相关(χ2=5.743、5.699、10.308、15.543、43.537、21.199,P=0.017、0.017、0.028、<0.01、<0.01、<0.01);PLT阳性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显著相关(χ2=13.409、7.749、8.496、7.324、9.295、9.196,P<0.01、0.005、0.014、0.007、0.038、0.002).(2)生存分析提示术前血清CEA阳性、外周PLT阳性均提示不良预后(χ2=36.926、6.892,均P<0.01).CEA及PLT双阴性、单阳性以及双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1.1%、45.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9、6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06,P<0.01).(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位置、神经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与外周血小板联合检测可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行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吻合术疗效分析

    作者:文家治

    目的 探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J)患者行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吻合术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Ⅱ、Ⅲ型AEJ患者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2例,行近端胃切除(PG)+间置空肠吻合术;对照组70例,行全胃切除(TG)+Roux-en-Y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颠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颠倒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2.6%、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35、2.317,P<0.01、0.021).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LgA、LgG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增高(均P<0.05).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营养状况、体质量减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Ⅱ、Ⅲ型AEJ患者行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吻合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广泛的远期临床应用价值.

  • 快速康复外科对中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术后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世红;刘展;张抒;刘雁军;李云涛;侯康;罗丹;张元川;黄德全;任海亮;古建辉;龙飞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中老年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行腹腔镜根治性直肠癌切除且保肛未行造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TS组(23例)和常规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静脉采血检测CRP、CD4、CD8、CD4/CD8、IL-6水平.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组[(37±15)h vs(47±18)h,t=2.081,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85±13)h vs(198±25)h,t=2.23,P<0.05].术后24 h及术后72 h的CRP水平,术后72 h及术后7 d时的CD4、IL-6水平,术后7 d时的CD8水平,术后24 h及术后7 d时的CD4/CD8水平,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和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7%vs 28.0%,χ2=0.250,P=0.617).结论 FTS不会增加中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手术并发症,并能够降低及缩短患者炎性反应,减轻炎性损伤,缩短免疫功能紊乱时间.

  • 胃裸区高危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分析

    作者:王滔;陈梅鹃;黄伟;毛玉;陈蓉

    目的 探讨胃裸区高危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乐山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裸区高危间质瘤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结合临床资料,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和方式、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及肿瘤周围淋巴结进行评估.结果 3例胃裸区高危间质瘤均表现为巨大的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有囊变、坏死;1例呈跨壁式生长,2例为腔外型.术前1例跨壁型诊断正确,2例腔外型均误诊,CT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肿块始终紧贴胃裸区.结论 MSCT成像能够明确显示胃裸区高危间质瘤的MSCT影像特点,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信息.

  • 重视间期结直肠癌的预防

    作者:陈劲松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纤维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有效的工具之一,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结肠镜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工具和"金标准".

    关键词: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卜凡;冯强;王文洋;李毅

    患者男,75 岁,因"乏力 5 月余,加重伴反复发热 20 余天"于 2016 年 11 月入本科室.患者约 5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活动后加重,伴有呃逆、耳鸣、视物模糊,无意识障碍及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患者述以往曾患疟疾,有脾大病史25年,一直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

    关键词:
  • 胆管癌遗传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作者:左宇志;曲强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胆管癌因其发生、发展隐匿,症状及体征出现晚,常在疾病晚期才得以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胆管癌的方法,但是临床上至少有1/3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因此,临床上急需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胆管癌的检测手段.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作为重要的临床指标,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目前,胆管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有新的进展,本文将从基因突变以及表观遗传改变等遗传学角度出发,归纳总结胆管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