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General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보통외과학문헌(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93
  • 国内刊号: 11-91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ptwkxwx.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全麻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输注对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皮质醇的影响

    作者:刘仑;薛琳;江永强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输注对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4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全麻之前行T4-5硬膜外置管(0.1%罗哌卡因输注2 ml/h)。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5 min(T1)、切皮后60 min(T2)、拔管后5 min(T3) MAP、HR、Cor变化;术后6 h(T4)、12 h(T5)、以及24 h(T6)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及镇痛泵按压(PCA)次数。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MAP、HR降低,T2、T3时HR降低,Cor增高,B组患者MAP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T1时MAP、HR降低,T2、T3时Cor降低(P<0.05);A组患者T5时VAS评分比T4增高(P<0.05);两组患者T6时VAS评分较T5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T5时VAS评分降低(P<0.05),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降低(P<0.05)。结论全麻联合0.1%罗哌卡因硬膜外输注对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可良好控制术中应激和术后疼痛,降低麻醉药物需求。

  • 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2蛋白复合物核心蛋白EZH2与三阴性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领勤;张蓉;高学忠

    目的:探讨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2(PRC2)蛋白复合物核心蛋白EZH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进展程度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比分析本院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10例存档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6例TNBC,74例非TNBC,观察两组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结果34例(45.9%)非TNBC的EZH2为阳性表达,28例(77.8%)TNBC为EZH2阳性表达(2=9.97, P<0.01)。TNBC组患者年龄越小、肿块越大、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属于晚期,EZH2表达水平就越高;在非TNBC患者中,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而与肿块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关。结论 TNBC中EZH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块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对TNBC的早诊早治及判断预后提供指导意义。

  • 不解剖肝门的半肝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在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林建宇;陈永标;吕立志;江艺

    目的:探讨不解剖肝门的半肝入肝血流阻断(HIO)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TIO)在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患者63例,并随机分为两组,HIO组(33例)行不解剖肝门的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TIO组(30例)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术后第1、3天肝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后ICU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IO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IO组[(14.1±5.5) d vs (17.2±5.8)d,t=-2.142,P=0.036];术后第1天HIO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TIO组[(34.2±3.5)g/L vs (31.6±3.8)g/L,t=2.784,P=0.007],其余肝功指标(ALT、AST、AKP、GGT、TB、DB)在术后第1天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两组间肝功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肝血流阻断技术同样安全、有效,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在术后住院时间及早期Alb水平恢复上更优。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磷酸化受体在肝外胆管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惠新;陈丽莎;徐永成;余志金;程进伟;曾书君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其磷酸化受体表达在肝外胆管细胞癌(E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其磷酸化受体pVEGFR1/2在35例EH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EHCC细胞系中VEGF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进展、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VEGF、pVEGFR1和pVEGFR2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20(57.1%)、14(40.0%)和14(40.0%)例。 pVEGFR1的高表达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Erk1/2水平、神经侵犯、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静脉侵犯程度均相关(P均小于0.05)。pVEGFR1的高表达增加EHCC患者的死亡风险(HR=4.45,95%CI 38.66~61.62,P=0.035)。结论pVEGFR1/2的表达程度与EHCC的进展呈正相关,高表达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提示pVEGFR1/2有可能作为EHCC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精准肝切除对非选择性肝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盛;胡炎军;朱求实;杨婷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及精准肝切除的引入在非选择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武汉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5例肝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及快速康复组,传统组155例,按照常规开腹手术方法以及通气后进饮食等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快速康复组190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联合精准肝切除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血皮质醇、血糖等变化以及术后离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快速康复组手术前后皮质醇、血糖水平变化小于传统组(P<0.05),离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传统组,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及再入院率。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技术联合精细肝切除的引入对于非选择性肝切除患者是成功且较安全的。

  • 缺氧调控人肝癌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p65/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相关机制的研究

    作者:肖路;薛同敏;王敏;刘伟;张攀;张培建

    目的:探讨缺氧调控人肝癌细胞(HepG2)核转录因子NF-kBp6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模拟低氧环境处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Western blotting 法测定胞质蛋白 NF-kBp65、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处理后胞质NF-kBp65、MMP-9的活性增加,当CoCl2浓度在50~200μmol/L时MMP-9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当CoCl2浓度超过200μmol/L后, MMP-9的表达不再增加;而NF-kBp65的表达继续增加,并且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一定的低氧环境下肝癌细胞(HepG2) NF-kBp65、MMP-9的表达增加,并且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

  •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何坤;阮嘉后;储兵;周载平;黄锐钦;胡泽民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5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标本和30例非癌变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评估、全RNA提取、逆转录PCR(RT-PCR)以及结果判定。结果特异性HDGF染色主要存在于良性和恶性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52.7%(29/55)的PICC提示细胞核HDGF EI 2级。对比之下,非癌变标本的细胞核HDGF蛋白表达EI 2级率是33.3%(10/30)。核HDGF表达与PICC的T分类、N分类和肿瘤分化密切相关(P<0.01)。 Log-rank检验显示,在PICC中高HDGF表达组生存期短,而低HDGF表达组生存期长。结论 PICC中核HDGF水平升高,并与PICC的TNM分期、肿瘤分化、PICC的生存期有关。 HDGF可能是PICC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凝状态的影响

    作者:朱绍华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5例)与开腹组(5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凝血指标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1 h、24 h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有明显的变化,腹腔镜组变化程度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低于开腹组2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胃肠肿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是两种治疗方式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况,以腹腔镜手术更为明显,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腹腔镜“一钩到底法”快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哈恒勇;陈文学;李富荣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快速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一钩到底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技术要点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303例行LC术的患者,其中685例患者术中应用“一钩到底法”(试验组),618例患者行传统LC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所用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手术数、术中胆管损伤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血现象,试验组无胆漏发生,且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18,P=0.893)。试验组的胆管损伤率(0.29%)和中转开腹率(0.73%)均少于对照组(0.16%、0.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C术中应用“一钩到底法”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免疫机制研究

    作者:吉斐;华赟鹏;吴浩;付顺军;赖佳明;李绍强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免疫机制和缺血预处理(IPC)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肝门阻断20 min组(B组)、30 min组(C组)、40 min组(D组)以及肝门阻断30 min前预处理组(E组),每组再分为再灌注2 h亚组和24 h亚组,各8只。检测再灌注后2 h、24 h 的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0、12(IL-10、IL-12)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观察再灌注后2 h、24 h时的存活率及肝脏病理情况。结果随着肝门阻断时间的延长,ALT、AST显著升高,肝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24 h存活率逐渐降低。 D组再灌注2 h时,CD8+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调节性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血清IL-10显著降低,而IL-12水平显著升高。再灌注后24 h,B组大鼠各项指标逐步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而D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尤其是Treg显著升高,且IL-10水平显著升高,IL-12水平明显降低。与C组相比,E组阻断30 min后无一例死亡,再灌注2 h的ALT、AST水平显著降低,Treg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IL-12水平明显降低,再灌注24 h后各项指标恢复并接近假手术组水平,肝脏病理损伤较轻。结论肝缺血再灌注引起肝脏损伤甚至死亡,可能与诱导T淋巴细胞尤其是Treg和细胞因子的紊乱有关。缺血预处理可以增加再灌注早期的Treg细胞,有效纠正免疫紊乱,减轻损伤。

  • 肝创面对拢缝合与创面敞开短期临床结局的对比研究

    作者:魏晓明;程智礼

    目的:对比肝断面对拢缝合与创面敞开的短期临床结局,以更好地进行肝创面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6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行对拢缝合(对拢缝合组),22例行创面敞开(创面敞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临床结局。结果对拢缝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创面敞开组[(128.43±25.78)min vs (155.16±10.21)min,t=4.379,P=0.04]。对拢缝合组术后第1、2天的腹腔引流量均少于创面敞开组(P=0.01、0.03)。对拢缝合组术后第1、3天谷丙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创面敞开组(ALT:P=0.02、0.04;TBIL:P=0.04、0.03),对拢缝合组术后第1、3天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创面敞开组(P=0.04、0.04),术后第5天ALT、TBIL、Alb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P=0.17)、肝门阻断时间(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创面的处理,因为创面敞开对组织损伤是小的,所以创面敞开应该被临床推荐。

  • DNA甲基化转移酶1/3b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钦亮;谢程融;赵文秀;孙红光;尹毅锐;张盛;王付强;彭友缘;王效民;尹震宇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3b(DNMT1/3b)表达异常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析DNMT1/3b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相关DNMT1和DNMT3b的靶基因。结果89例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皆为阳性63例,皆为阴性5例,单一阳性的分别为9例和12例。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2=12.903,P=0.005)、乙型肝炎(2=9.535,P=0.023)、卫星灶(2=9.574,P=0.023)和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而与性别、肿瘤大小、肝硬化和肿瘤分化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DNMT1/3b阳性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出肝癌细胞中受DNMT1和DNMT3b调控的基因2000多个,其中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靶基因有112个。结论 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乙型肝炎、卫星灶和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多方面肿瘤相关基因促进肝癌复发、转移等恶性表型。

  • 肝胆管结石的规范化手术治疗

    作者:殷晓煜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肝内胆管结石,左肝叶较右肝叶多见,常合并存在肝外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原因可能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有关。除了一些边缘、孤立的肝胆管小结石为无症状之外,不少肝胆管结石会引起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终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甚至恶变为胆管细胞癌。因此,对有症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需施行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难点是术后结石的残留与复发。为了降低术后结石残留与复发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化手术治疗是关键。以下笔者就规范化手术治疗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 钳式LigaSure和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龙淼云;梁施华;安富丽;罗定远;彭新治;黄明清;黄楷;黎洪浩

    目的:比较钳式LigaSure和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8月1日至10月31日行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按照术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分为传统组(128例)及钳式LigaSure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钳式LigaSure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3±9.4) min vs (102.6±8.8) min, t=20.794, P=0.008;(22.9±4.2) ml vs (39.5±3.7) ml, t=31.514, P=0.001)]。两组平均术后出血量、血肿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喉返神经损伤性声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钳式LigaSure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辅助工具。

  • 外周血促甲状腺激素受体mRNA定量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和随访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海涛;郝少龙;姜立新

    外周血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水平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较高,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与Tg一样作为肿瘤标记物,并且可避免TgAb的干扰。其可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重要的辅助分子诊断方法之一,也是判断预后情况的标记之一,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科学文献
  • 尿石酸A能增强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

    作者:王震

    【据《Food Funct》2015年3月报道】题:鞣花酸的肠道代谢物-尿石酸A 能提高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作者González-Sarrías A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尽管化疗药物的种类繁多,氟尿嘧啶至今仍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化疗药物。然而,临床上仅有10%~15%的结直肠癌患者对氟尿嘧啶化疗敏感。因此,如何提高氟尿嘧啶的化疗效果,逆转肿瘤细胞耐药以及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

  • 营养建议对老年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

    作者:覃雅

    【据《PLos One》2014年9月报道】题:一项为期两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营养建议对老年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的影响(作者Bourdel-Marchasson I等)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但因其所导致的一系列消化道反应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器官组织功能弱化,免疫机能降低,化疗过程中更易出现口腔溃疡、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且比其他年龄段患者更加严重,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影响预后。而科学的营养建议可根据患者症状及身体状况制定有利的饮食方案,合理有效地摄入足量的能量,有效预防了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因此营养建议对老年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可能会作用到老年化疗患者的预后情况,故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Bourdel-Marchasson 等进行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研究者们通过对照饮食指导后摄入量增加的老年化疗患者一年的死亡率与常规饮食护理的老年化疗患者一年的死亡率,了解营养建议对老年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及死亡率的影响。

  • 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的癌症患者还需要补充医学治疗吗?

    作者:陈之白

    【据《Eur J Cancer Care(Engl)》2014年3月报道】题:补充医学在癌症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中使用:方法、信息来源和咨询的必要性(作者Pihlak R等)
      所谓补充医学是指主流医学之外,能补充主流医学的不足并提供主流医学不能达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补充医学不仅包括草药、茶的治疗,还包括身心疗法。补充医学(CM)在癌症患者中使用普遍。然而,癌症患者和癌症护理人员关于补充医学的认识一直被认为是相当肤浅的。因此,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医院的Pihlak 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内容包括:(1)正在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癌症患者中使用什么类型的补充医学的方法;(2)患者如何获取补充医学信息来源;(3)关于补充医学的使用,需要哪些专业咨询。

  • 海地瓜能够防止化疗引起的肠黏膜炎吗?

    作者:李杰华

    肠黏膜炎是癌症化疗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偶发死亡。及早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海参类是传统的的海产品食物,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来自海参类的岩藻依聚糖(SC-FUC)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因此,为了发现海参类的SC-FUC 对化疗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Zuo 等利用建立好的小鼠化疗后肠黏膜炎模型进行研究。

  • 结直肠癌患者延迟辅助化疗的隐匿因素的分析:一项观察性Meta分析

    作者:丁文珠;姚亚楠;汪谦

    背景较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辅助化疗(AC)可提高生存率,但同时接受治疗的时间也影响疗效。延迟实施AC与许多因素相关,但对其隐匿的深层次原因争议较大。我们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认为,AC延迟的隐匿因素是临床病理性的。方法从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延迟接受AC的因素的文献,仅纳入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研究充分和对比分组适当的文献。每篇文献都评估早期接受和延迟实施 AC 的 OR 值和95%CI。结果共有15篇文献,67537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12篇为多中心研究,3篇单中心队列研究。Meta分析表明,年龄>75岁(4篇文献,OR=1.44,95%CI:1.32~1.58),单身(3篇文献,OR=1.32,95%CI:1.20~1.44),社会经济地位低(7篇文献,OR=1.67,95%CI:1.32~2.12),合并其他疾病(5篇文献,OR=1.47,95%CI:1.14~1.90),肿瘤程度低(7篇文献,OR=1.06,95%CI:1.02~1.11),住院时间延长(3篇文献,OR=2.37,95%CI:2.10~2.68),及再次住院(3篇文献,OR=3.23,95%CI:1.66~6.26)均为延误接受AC的因素,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开腹手术,实施腹腔镜手术是早期开展AC的重要原因(5项研究,OR=0.70,95%CI:0.51~0.97)。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可促使患者早期接受AC,而孤立感和社会地位低的患者因缺少支持、对治疗效果丧失信心,导致AC的延迟。

  • 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4年肝外胆管癌手术患者住院情况分析

    作者:伍英;何睿;熊莹;焦兴元;汪谦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肝外胆管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情况,为改善患者体验和加强院内管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收治的445例行手术治疗的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综合统计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治疗结果、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数据资料。结果445例行手术治疗的肝外胆管癌中男271例(60.90%),女174例(39.10%),男女比例为1.56︰1。患者年龄21~93岁,平均(59.7±13.83)岁,50~80岁所占比例较大(393例,88.31%),其中>50~60岁140例(31.46%),>60~70岁132例(29.67%),>70~<80岁121例(27.1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多见(90.3%),炎症癌变和印戒细胞癌治愈率高(100.0%)。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胆管上段癌手术方式中的平均构成比为11.2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胆管中下段癌手术方式中的平均构成比为20.64%。胆管上部癌术前住院日为(11.16±6.12) d,术后(21.16±11.23) d,平均住院日为(33.35±10.11) d;平均住院费用为(56852.54±21325.32)元,药费占总费用平均比例为(40.21±7.11)%;胆管中下部癌术前住院日为(10.29±9.77) d,术后(20.27±8.26) d,平均住院日为(30.56±11.23) d;平均住院费用为(73401.76±42816.24)元,药费占总费用平均比例为(40.86±9.23)%。结论中老年男性应警惕肝外胆管癌的发生。某院肝外胆管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住院时间逐渐减少,住院费用增长较为合理。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