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General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보통외과학문헌(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93
  • 国内刊号: 11-91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ptwkxwx.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深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肝移植胆道重建选择胆肠吻合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易述红;蔡常洁;陆敏强;杨扬;许赤;李华;易慧敏;汪根树;陈规划

    目的 探讨肝移植胆道重建时选择胆肠吻合术的手术指征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年10 月至2006 年10 月完成的胆道重建选用胆肠吻合术式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术施行胆道吻合指征和相关并发症防治经验.结果 共有24 例患者胆道重建选择了胆肠吻合术式,占同期施行肝移植总例数的5.72%(24/421).选择指征包括再移植、胆道局部解剖条件及原发疾病限制等多种因素.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分别为胆道吻合口狭窄(3例)、胆道逆行感染(2 例)和胆道吻合口狭窄并胆漏(1 例).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肝功能分级为Child原pugh C级患者更容易出现胆道并发症(P<0.05).采用经PTC 的介入治疗和加强抗感染处理,4 例痊愈,1 例出现感染性休克死亡,1 例发生缺血坏死性胆道病变.结论 胆道狭窄和胆道逆行感染仍是主要的胆道并发症,正确把握胆道重建选择胆肠吻合术的适应证,规范手术方式和有选择地放置胆道引流管可以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肝移植 胆肠吻合术
  • 血清瘦素及胰岛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分析

    作者:叶明新;雷正明;尹雷

    目的 研究探讨瘦素、胰岛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检测70 例肝癌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胰岛素显著升高,体重指数显著降低.结论 瘦素、胰岛素参与了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 自体静脉段移植修复胆管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会春;张培新;崔培元;鲁贻民;周磊;吴华

    目的 探讨胆管缺损的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本地白山羊40 只随机分成4 组,每组10 只,A 组、B 组、C 组分别整段切除2、3、4 cm 的胆总管,缺损通过移植相应长度内置硅胶管的自体大隐静脉进行修复,移植物周围以带蒂大网膜包裹,同时切除胆囊;D 组为对照组,仅行胆囊切除及胆管周围松动.观察各组动物的活动情况、黄疸及排便情况,分析意外死亡的原因,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3、6 个月血生化变化,在术后6 个月处死动物观察移植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 A组、B 组、D 组三组动物各组内部术前及术后1、3、6 个月各时间点血生化检查结果,各组之间术前及术后1、3、6 个月各时间点血生化检测无显著性差异;A 组、B 组、C 组所移植血管存活情况有差异.A 组与B 组、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山羊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段移植加内支架并带蒂大网膜包裹来修复胆管短段(<3 cm)缺损是可行的,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细胞免疫在不同纲(罗非鱼/大鼠)肝细胞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周主青;赵中辛

    目的 探讨罗非鱼到大鼠肝细胞移植的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脾内移植2伊107 个罗非鱼肝细胞,对照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术后以HE 染色法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SABC 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周围大鼠CD4、CD8 阳性细胞.结果 肝移植术后2 h 罗非鱼肝细胞形态完整,4 h出现部分肝细胞边界不清,核固缩、溶解,8 h 后很难见到正常肝细胞.移植后4 h 移植物周围可见CD4 和CD8 阳性细胞聚集.结论 在罗非鱼肝细胞移植到大鼠脾内诱发的排斥反应中,细胞免疫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刘宁江;李荣;陈博艺;李称才;梁志鹏;高焱明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相关临床因素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对420例肝内胆管结石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合并肝病、胆道感染病程等.对80 例疑有胆管癌者,术中于胆镜下钳取结石部位胆管炎症粘膜组织或切除肝脏标本,进行DNA 含量及Agnor 颗粒计数分析.结果 年龄>50 岁,合并丙肝或乙肝、肝硬化、胆道感染史>10 年的47 例患者发现胆管癌7 例(14.8%).DNA 含量及Agnor 颗粒计数:单纯增生与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高、中、低分化胆管癌均数逐渐升高.单纯增生组与轻度非典型增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是反复炎症刺激原胆管上皮增生、化生原癌形成的演变过程.

  • 核蛋白受体对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调控

    作者:曹良启;陈锡林;汪谦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酌( PPAR酌)和肿瘤抑制基因PTEN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种基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 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RT-PCR 和Western blot 观察分析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中PPAR酌和PTEN 的表达情况;应用MTT 法观察PPAR酌的合成配体罗格列酮(RGZ)对BEL-740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PPAR酌mRNA 和PTEN mRNA 在肝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中表达是显著降低的,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4,P<0.01).罗格列酮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诱导PTEN 蛋白的表达和抑制BEL-7402 细胞的生长,此效应是通过PPAR酌通路活化实现的.结论 PPAR酌和PTEN 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GZ 能够抑制BEL-7402 细胞的生长,此效应与RGZ 诱导PPAR酌通路活化和PTEN 表达上调有关.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9 例诊疗分析

    作者:汤地;何强;郭宇;李绍强;黎东明;殷晓煜;汪谦;彭宝岗;梁力建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5耀2005 年收治的39 例FNH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17 例,女性22 例,年龄21耀47 岁.主要病史为:慢性腹部隐痛或胀痛14 例,发现腹部包块4 例,无症状而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区占位性病变18 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33 例,腹腔镜下活检1 例,2 例细针穿刺病理证实后行微波消融,3 例活检后未予以治疗.本组患者随访未见肿物复发.结论 本病病程良性经过,预后良好.诊断明确,症状无或者轻微,可以定期随访.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肿物巨大,压迫症状明显,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或者肝腺瘤的患者.

  • 医源性胰腺损伤分析(附15例报告)

    作者:陈汝福;周泉波;王捷;周嘉嘉;林青;彭宁福;陈积圣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年1 月至2003 年12 月收治的15 例医源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损伤的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 病理性解剖改变及出血因素是医源性胰腺损伤主要原因.腹腔渗液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后早期诊断,术中及时发现和术后综合治疗能提高医源性胰腺损伤治愈率.结论 医源性胰腺损伤重在预防,及时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胃肠癌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陈思曾;黄宏双;林永堃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是否与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有关.方法 124 例胃肠癌患者按营养危险指数(NRI)分为正常营养(NN)组、临界或轻度营养不良(BMM)组和重度营养不良(SM)组.检测各组的营养、免疫、炎症指标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观察肠粘膜通透性与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SM 组和BMM 组PAB、ALB、TF 均较NN 组低;BMM 组的营养、免疫指标低于NN 组(P<0.01),L/M 在SM组和BMM 组与其自身的ALB、TF、IgG、IgA、CD3、CD4、CD4/CD8 直线负相关,与PAB、TLC 直线负相关(P<0.05),与CD8、CRP 直线正相关(P<0.01).结论 胃肠癌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肠粘膜屏障损害较胃肠癌合并临界或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严重,其肠粘膜屏障损害程度与自身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呈负相关,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

  • 急诊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俊任;张敏杰;王成友;倪勇;廖允军

    目的 总结和分析脾切除加门奇断流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2 年1 月至2006 年3 月间本院急诊门奇断流术29 例和择期门奇断流术20 例的资料,探讨急诊门奇断流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49 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急诊手术的死亡率为6.7%,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的死亡率0%.结论 急诊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 肝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俊;元云飞;李斌奎;李锦清;张亚奇;李国辉

    目的 探讨老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特点.方法 1972 年1 月至2003 年5 月,共对1711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其中年龄逸70 岁的患者43例(老年组);随机抽取同期年龄约70 岁的患者57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切除术的疗效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老年肝癌患者HBV 感染率、AFP 阳性率低,术前伴发病较多,肿瘤包膜阳性率及术后1 年总生存率较高;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HCV 感染率、术前肝肾功能、肝硬化、卫星病灶、癌栓、术前肿瘤破裂、术中失血量、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安全的,对无术前伴发病或术前已有效控制伴发病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案.

  • 转化生长因子β1 对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董汉华;陈孝平;张伟;张峰;靖凯;陈林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卵圆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肝卵圆细胞增殖动物模型(2-AAF/P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上述两组动物模型不同时间点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情况和TGF-β1 及其受体动态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肝切除术后2 d 即出现卵圆细胞,10 d达高峰,16 d 卵圆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肝小叶和肝索结构恢复;TGF-β1 表达在术后6 d开始增多,16 d达高峰,21 d 降至正常水平;TUNEL 染色阳性细胞高峰出现在卵圆细胞的增殖高峰后期,和TGF-β1 表达高峰出现在同一时期.结论 TGF-β1 与卵圆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在肝卵圆细胞增殖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 浅谈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式选择

    作者:姜小清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Klaskin 瘤,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肝总管上端的粘膜上皮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该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易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肝组织,明确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故手术难度大,根治性切除率低.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国内外各中心报道的手术切除率均在10%左右,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及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国外报道根治性切除率平均为34.8%(16%~64%).笔者曾报道67 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应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7%、73.1%.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选择手术方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并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自身的几点体会.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微波消融治疗

    作者:胡三元

    肿瘤的热消融治疗主要指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MWA 和RFA 应用初期,只能形成1.6 cm左右的有效热凝固坏死区[1-3],临床应用价值有限,热消融术革新的焦点是如何使单次能量输出产生更大范围的组织坏死.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单针有效热凝固范围可达4.5~5.0 cm.

  • 进一步提高肝癌外科治疗效果的思考

    作者:陈孝平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其他肿瘤治疗相比,肝癌的疗效远不尽人意,影响因素很多,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和肝癌术后转移复发是两个主要因素.积极探索肝癌规范化治疗,是目前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 化疗栓塞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肝细胞癌的评价

    作者:Marelli L;Stigliano R;Triantos C;刘军麟

    引言肝癌是世界上第5 种常见的肿瘤且其发病率仍在上升.在欧洲,80%的肝细胞癌(HCC)并发于肝硬化且是其主要死因.虽然公布了一些方案,但对HCC 病人的常规治疗策略并没有取得世界范围内的统一.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类和治疗方案于近公布.按照该方案,放疗[包括切除、肝移植、经皮消融(经皮乙醇注射以及射频)]可以运用于30%~40%的HCC 病人,而另外更多的病人则需要采用其他的手段.

  •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VCD)

    作者:梁力建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 腹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114 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喜朝;吴承堂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 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的205 例腹部手术后无肺部并发症作为对照.结果 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可表现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呼吸急促、咳嗽、咯痰、肺部口罗音、支气管呼吸音、呼吸音减弱、低氧血症、胸片新出现的浸润、实变、痰培养发现致病菌或真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抗生素应用、加强支持治疗.结论 高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的腹部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腹部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率较高,细菌、真菌是主要的病原体,加强预防和综合治疗,是减少腹部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探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作者:别忠祥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诊剖腹探查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年1 月至2007 年6 月我院65 例需急诊剖腹探查病例行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5 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51 例(占78.5%)免作剖腹探查.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具有创伤少、确诊率高、诊疗一体化等优点,降低了阴性剖腹探查率.对腹腔镜下不能完成的手术也起到确诊、方便选择开腹切口的作用.

  • 外伤性肝破裂78 例救治的回顾分析

    作者:董国徽

    目的 探讨肝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肝破裂治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果 78 例中死亡10 例,行肝清创修补术32 例,肝部分或肝叶切除5 例,自体血回输5 例,其中3 例死亡,伴其他脏器损伤29 例;保守治疗36 例,均痊愈.结论 肝破裂病人,尤其是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死亡率仍较高.肝破裂并不是都要手术治疗,Ⅲ度以下的损伤大多可自愈;但是严重肝损伤并腹腔内大出血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准确判断伤情,争取手术机会,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谨慎的自体血回输,可提高严重肝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β-内啡肽分泌变化与无肝期低血压状态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有成;李忠信;张琳;毛杰;贺志云;宋爱琳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机制.方法 实验家兔32 只,随机分组,即假手术对照组、无肝期组、无肝期纳络酮组(2 mg/kg)、肾静脉阻断组.于无肝期开始或肾静脉阻断后0、10、20、30、45 min 监测动脉血压,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β-内腓肽浓度,分析β-内啡肽浓度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及肾淤血在无肝期对β-内啡肽的影响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各组家兔血清中β-内啡肽浓度升高(F=67.36~97.44,P<0.05),而血压下降(F=77.99~1475.07,P<0.05),血压下降与β-内啡肽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56~-0.88, P<0.05),无肝期纳络酮组(2 mg/kg)血压与无肝期组相比有差异(F=186.53,P<0.05),肾静脉阻断组家兔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无肝对照组相似,β-内啡肽变化与无肝对照组一致.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舒血管因子β-内啡肽的升高有关,肾脏淤血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杨志伟;吴一武

    肝内胆管结石多发于东方国家,少见于西方国家.近年来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模式是症状趋于轻型化,范围趋于局限化,病程趋于早期化.因此治疗也着重于彻底性治疗,治愈肝内胆管结石及预防复发成为治疗重点[1].治疗原则是:应该早期取净结石,去除病变,矫正胆道狭窄,解除胆汁淤积,恢复胆道正常生理功能,治愈疾病[2].随着内镜外科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手段也有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 肝移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

    作者:叶启发;熊力;明英姿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它以蛋白质组(Proteome)为研究对象."蛋白质组"是由Wilkins和Williams提出的[1],发表在1995 年的Electrophoresis 杂志上,它被认为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