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史

中华医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중화의사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7053
  • 国内刊号: 11-215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4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经纬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关于壮药的初步考察

    作者:容小翔;李珪

    “壮药”是指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壮医学者覃保霖对《山海经·南山经》中“祝馀”、“白咎”、“迷谷”壮语发音的分析,可知在先秦时期,壮药即已存在.秦汉魏晋时期,随着区域间文化的广泛交流,壮族聚居地人民用药经验,在文献中不断体现,如《肘后方》中有关解毒药的记载,大多出自岭南.隋唐已降,本草文献和地方志中有不少记载与现今公认的壮药相似,如《广西通志》、《南宁府志》、《柳州府志》、《宾州志》等地方志中关于桂枝、肉桂、罗汉果等.民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有关壮药的手抄本.1949年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南宁医药研究所、梧州医药研究所、桂林医药研究所等机构相继成立,对壮医药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出版了一系列著作,还进行了部分壮药剂型的改革.

  • 台湾近50年中西医结合之发展

    作者:李岳峰;张恒鸿

    民国肇始,中医被排除于政府体制之外,台湾的中西医结合,直到1958年之后,才有了实际的进展.私立中国医药学院之创设,被视为台湾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里程碑.在中西医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们对于两种医学知识都有了实际的认知,但“结合”上仍有许多不足.初期的医学系实际上是中西医双主修.恽子愉是此时期培养出的代表性医家.1980年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成立之后,中西医学在临床上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结合才真正开始.该院成立30多年来,从“中西合作医院”到“中西合作医疗中心”,再到“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机构的层级逐渐下降,而同时期台湾各公私立教学医院设立中医部门越来越普遍,其中的中西医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透过会诊及研究工作来进行.

  • 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以英文译介为中心

    作者:梁杏;兰凤利

    霍尔姆斯、埃文-佐哈尔和图里共同建立的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论,将翻译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为中医翻译史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自第1部涉及中医脉学的西文译作17世纪问世以来,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和传播已走过了300多年,涌现了多部脉学西文译作.采用多元系统论指导下的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以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为主题,以中医脉学的英文译介为中心,对9部具有代表性的脉学西文译作进行较为全面的历时性描述,可以呈现中医脉学在西方译介传播的历史脉络和规律:译介内容从技术开始逐步涉及中医典籍,发展趋势是从跨文化视角、基于中医典籍和中西医学文化差异对中医学从理论基础到临床技术的全面解读.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反淫》与《黄帝内经》的魂魄观

    作者:杜锋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反淫》,是一篇以魂和魄对话形式写成的“七体”赋,以魂为客,以魄为主,体现了二元论的魂魄观.与《反淫》成书时间相近的《黄帝内经》中,五脏藏神说以及从精神情志层面对魂魄的定义,认为形魄俱生而无先后,魄内阳气之神者为魂,与《反淫》篇有所不同.

  • 古代中药掺伪考

    作者:谢晋;王德群

    通过梳理历代主流本草发现,中药掺伪古已有之.南北朝时期以造作为主,唐代始见伪充,明清以后掺伪现象泛滥.据统计,民国以前本草著作记载的掺伪品种达76味,主要集中在贵重药、动物药和人工制品.常用掺伪手法有造作、伪充2种方式.其中涉及造作的中药有11味,而以假乱真的伪充品种高达68味.掺伪现象泛滥,迫使藿香药用部位改变,盐附子、酒制当归和蜜炙黄芪等炮制品的出现均可能与之有关.中药掺伪的根本原因是医药分家,医不识药,而商家职业操守淡漠;另外,以药物产地论优劣而不仔细辨别真伪的做法亦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 中药 掺伪 考证
  • 中外医学对翼状胬肉的认识和治疗简史

    作者:董诺;李程;吴护平

    翼状胬肉作为古老的常见眼表疾病,以睑裂区明显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组织血管横跨角膜缘呈三角形长入角膜为主要特征,中医学通常称之为“攀睛”或“胬肉攀睛”.随着古今中外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及治疗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增殖及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理理论丰富了人们对翼状胬肉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了翼状胬肉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20世纪香港中医药发展特点

    作者:郑洪;罗倩

    香港的多数居民为华人,长期以来一直信赖和依靠中医.20世纪百年间,香港中医药界合理利用港英政府的相关法规,为其生存争取了空间;在积极参与内地“废止中医案”抗争的同时,又与内地合作开办中医教育,加上部分内地中医赴港定居,使得香港中医药界保持着活力;出于公共卫生的考虑,港英政府允许并协助建立华人医院并应用中医药,从而首创了香港的中医医院,并对中西医合作进行了探索;受社会各团体的资助,香港中医医院注重慈善服务,使其拥有了深厚的群众根基.这些都为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医药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 西医东渐与国人对其认同过程的再思考

    作者:张亚斌;路绪锋

    从明朝末年开始,西方医学逐渐传入中国,初由于习惯于传统中医治疗保健方式与对传教士不法行为的仇视心理影响,中国人对西医并不认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随着西医优长的显示,中国人从切身医疗实践中感受到了西医的疗效,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西医逐渐地被中国人接受和认同并在中国传播开来.西医在中国由抵触到认同的过程实质上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映.

  • 近代黑龙江西医医院的出现

    作者:金东英;李志平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西方教会取得了在华传教的自由.与之相对应,西医也在中国渐次传播.初主要是在沿海城市,1860年以后,逐渐向内地拓展.黑龙江地区西医的传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关键词:
  • 关于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的思考

    作者:王凤兰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新生事物,对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条指出:“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保守的或者是怀旧的性质,而是旨在确保遗产能够得到持续的实践与传承,并提升遗产被继承的可能性.《公约》对于“保护”概念的阐释,纠正了学界部分学者对保护的消极性理解——保护是禁止使用或者是束之高阁的静态保护.

    关键词:
  • 关于法国所藏2部本草彩绘图谱的初步考察

    作者:刘玉萍;曹晖

    法国现藏2部匿名本草彩绘图谱手稿:一部为藏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的彩绘图谱《中国动植物》手稿2册;另一部为藏于巴黎法兰西学院下属亚洲学会图书馆的彩绘图谱《中国植物》手稿1册.2部彩图手稿尺寸、纸张、绘画风格基本相似,内容有些差异.这2部匿名本草彩绘图谱与收藏于巴黎法兰西科学院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另外2部《本草品汇精要》手稿图谱的作者均为18世纪以汤执中为代表的法国来华传教士,所绘图谱均以《本草纲目》为蓝本,可以称为“易名的《本草纲目》”.

  • 民国中西药学汇通代表作《汉药新觉》考略

    作者:陈仁寿

    郭若定《汉药新觉》为民国时期中西药学汇通的代表作,其上集曾被民国时期北平杂志《明日医药》连载,并刊有单行本.续集内容由其家属收藏,全书完整本于201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载药208种,以单味中药为主,并收部分复方药及西药.该书中西药学汇通思想,体现在3个方面:中西药物,兼收并蓄;衷中参西,继承创新;中西合参,旨在汇通.

  • “定斋居士《五痔方》”考

    作者:张海鹏

    《宋史·艺文志》载有“定斋居士《五痔方》一卷”,后世书目均认为《五痔方》系“定斋居士”所著.此书已佚,具体不详.魏岘《魏氏家藏方》中引有部分内容.由《魏氏家藏方》所引《五痔方》序文可知,《五痔方》中所收治疗痔疾的医方源于李用和.李用和之子将其方传于马兴嗣,马兴嗣又转授给魏岘之父魏熊梦.魏熊梦与号“定斋居士”的宋南书法家单炜相识,故魏熊梦所写自序由单炜书写.除《魏氏家藏方》收录之外,明代《秘传外科方》收录有“秘传李防御五痔方”,亦为李用和治疗痔疾的医方,其内容多于《魏氏家藏方》.

  • 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考

    作者:岗卫娟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基础,参考相关书目工具书及研究论文,对民国时期针灸医籍数量进行详细考证,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医籍与其收录原则不完全相符.统计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的数量时应当注意:时间范围为1912-1949年;应将丛书作为子目各书的一个版本,而不应将二者分别作为2种不同书籍计算;译作及外国人的著作不应计算在内.根据以上原则统计的结果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为201种.

  • 陈无咎简谱

    作者:周会会

    1884年 光绪十年(甲申)1岁.7月8日(农历闰五月十六日)生于浙江义乌黄山村陈氏八面厅(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无咎的祖上,曾被表彰为忠义之门,人口众多,因为疾病时有发生,所以立下家规,凡是走科举之路的后人,一律都要研习医学.他的祖父陈大章,是县学的学生,注重医学,精通岐黄之术.他的父亲陈汝森,是个秀才,有志于功名,曾组织民众对抗洪杨之乱,遂放弃功名之路[1]47.

    关键词:
  • 中医药对外交流大事记(1978-2011)

    作者:王京芳

    1978年12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1981年12月 “中日友好医院”在北京奠基[2].1982年12月14日-20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马尼拉召开了针灸穴位标准化工作会议,西太平洋9个国家和地区的针灸专家就人体十四经36 1个针灸穴名的标准化方案取得一致意见[3].

    关键词:
中华医史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