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史

中华医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중화의사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7053
  • 国内刊号: 11-215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4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经纬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中国肿瘤登记简史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刘静;王亚娜

    中国早的肿瘤登记点建于1959年.至1969年,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了肿瘤防治办公室.20世纪70年代,有多个肿瘤高发地区陆续开始进行肿瘤登记,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计有38个肿瘤登记处.1990年制定了《中国肿瘤登记协作组章程》.2003年,卫生部发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 -2010)》,把加强肿瘤登记列入今后癌症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2004年,出版了《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04年,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肿瘤登记与监测专业委员会成立,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肿瘤登记与监测专业委员会章程》.至今为止,全国计有肿瘤登记处195个,其中城市80个,农村113个,覆盖人群1.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

  •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消”类药名实差异考辨

    作者:杨金萍;王振国;卢星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消”类药材的名实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在汉代至宋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药材品类鉴别、功效区分及用药倾向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了不同时期药物名实的差异;②宋人林亿在校定张仲景的著作时,有可能根据当时的实际用药情况,对张仲景原书中的药名进行了厘定.

  • 明代隆庆五年废止太医院按摩科的原因探析

    作者:李强

    明隆庆五年(1571),太医院从13科被改为11科,按摩、祝由2科就此不传.嘉靖年间,道士混迹于太医院并成为御医和院使,使得嘉靖帝好道求仙、不问朝政20余年;隆庆年间废止按摩科的原因,首先与隆庆帝和内阁首辅高拱实施的吏治改革有关,他们在吏治改革的背景下,对道士们在宫内的大本营——太医院祝由科和按摩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 宋金元时期中国与越南的医药交流

    作者:刘秋霞;戴铭

    宋金元之际,中国与越南在医药方面多有交流.例如李朝时期,越南参照中国的医事管理,设立太医厅,到陈朝时期又更名为太医院;通过朝贡与贸易,越南的多种药物进入中国,同时中国又将多种药物回赐于越南.这些来自越南的药物,尤其是香药,在宋金元时期的方剂中也多有体现;除了医事与药物方面的交流外,自中国前往越南的医者也将医药知识带到了越南,同时还为越南百姓及皇帝治疗疾病,同时,越南的医者也曾来到中国为宋朝皇后治病.此外,中越边境地区有嚼服槟榔以避瘴气的习俗.这一习俗也反映在中国的医药书籍中.

  • 《回回药方》所载大型真菌药文献研究

    作者:芦笛

    《回回药方》中与大型真菌药物相关的词出现100次以上,既有阿里公、阿里浑、阿儿公、福忒而、祖马鲁黑等回药音译,也有茯苓、天麻、蘑菇等汉药名称.这些大型真菌药分见于药效不同的近百种药方之中.前人对《回回药方》中部分大型真菌药物原型的考释虽有创见,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阿里公、阿里浑和阿儿公指苦白蹄,而非泛指现代意义上的伞菌;福忒而是一种具有解毒功效的大型食用真菌,而非毒蘑菇;“他剌席西”一词并非大型真菌,而是寄生植物锁阳.此外,据《回回药方》目录,作者认为蘑菇红者有毒,显然与实际不符,但《回回药方》一书为残本,有些论述或与原本不同.

  • 泰州出土明代古尸防腐条件初探

    作者:王为刚;张伟

    在1980-2011年间,泰州地区先后发现了4具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尸.这4具古尸集中分布在不到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具有相同的保存条件.通过对古尸埋葬情况的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死者去世后长时间的停柩,使得尸体得以充分脱水,成为干尸,这是古尸得到保存的基本条件;遗体下葬后,在恒温、恒湿、抑菌、密闭的条件下,继续以湿尸的方式得以保存.

    关键词: 古尸 干尸 湿尸 防腐
  • 循证护理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作者:崔永英;王珍娥

    1991年,加拿大MaMaster大学Alba Diconso教授首次提出“循证护理”的理念.借鉴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护理的概念逐渐形成,不断完善.1996年,英国York大学开始组织倡导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组织进行护理有关实践活动的专题文献系统回顾,并发表其结果.1997年,在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市皇家阿得莱德医院成立第2个循证护理中心,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实证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7年3月,卫生部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了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促进了循证思想在我国护理界的传播以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识与实践.自此,循证护理在中国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 苦杏仁古代炮制方法及其现代研究

    作者:何荣杰;刁统美

    1. 苦杏仁古代炮制方法沿革苦杏仁生有小毒,炮制后可去小毒,并除去非药用部位.《伤寒论》有"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的记载.明《医学入门》提出:"桃仁、杏仁,双仁有毒伤人,用去皮尖,不生疔疖."也有主张不去皮、尖者,如《本草纲目》中有"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散发也"的记载.清《医方集解》更明确提出"不去皮尖……杏仁留尖取其法,连皮取其涩".现代《中药炮制经验集成》认为燀去皮是去除非药用部分,便于煎出有效物质.

  • 明代《大河外科》内容来源考

    作者:蒲小兰;张毅;杨文宇;吴亚梅

    《大河外科》系明代民间医生王拳“得异人秘授”所撰,分上下2卷,上卷载病36种,每病论述文字之前附有1图;下卷载方72首.经过深入考察发现:①上卷文字内容主要来源于《疮科通玄论》;②书中插图的来源尚难以考证,部分病图与《疮疡经验全书》的附图有一定关系,但不可能源于此书;③古朝鲜流传的《三十六肿图录》所记载疾病的名称与《大河外科》基本一致;④下卷方剂中,有67个可找到来源线索;⑤下卷前半部分37个方剂中,有27个改写自《疮科通玄论》,其中24个与上卷内容存在对应关系;⑥下卷后半部分35个方剂与上卷不存在对应关系,应为王拳后裔所增补的内容;其中12个方剂与《疮疡经验全书》密切相关,可能是两书的编写者参考了相同的书籍.

  • 1949年以来手术签字制度的变迁

    作者:陈芙庭;李江

    近年来,医疗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些医疗的规则也引发了诸多的讨论与争议[1].手术签字制度,便是争论的热点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行各业,包括医疗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医学规章制度也不断建立,手术签字制度的规定始于1951年.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批准发布了《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17条规定"医院诊所对病人需要施行大手术,或者病情危重,须施行特殊应急治疗时,须取得病人及关系人同意签字后,始得施行.对不能自立之未成年人,或病人已失知觉,且无关系人时,可不取得同意,但医院诊所负责人及负责施行手术医师,应据情共同签字见证之"[2].这是我国手术签字制度的起始,标志着我国医疗规章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开始,也标志着"知情同意",这一近代重要的人权、伦理观念,在医疗上获得认可并形成规则.

  • 李经纬先生对医史文献人才培养的贡献

    作者:岗卫娟

    医史文献学科虽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但专业研究队伍至今仍较弱小,而且研究经费不足,安贫乐道的优秀研究人员缺乏,严重影响了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因此,精心培养青年学者,成为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1. 充分认识培养医史文献人才的重要性1919年,陈邦贤先生的《中国医学史》作为第一部中国医学通史著作问世;20世纪30年代,第一个医学史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医史学科发展的里程碑.1934年,陈邦贤受聘出任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医史、疾病史教授,1946年,李涛教授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设立医史学科,从此中国有了专门的医学史教研机构;1956年,新创办的中医院校将医学史列为必修课,并相继设立医史教研室.为满足医史学教研工作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医学史教师.

  • 汪逢春生平考

    作者:王体

    汪逢春生于1884年,卒于1949年,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人,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氏幼习儒学,后从吴中名医艾步蟾学医.1908年,汪氏入京,进入政府法部,任审判厅检察官兼医官,并随商部主事力钧学医.1910年,汪氏辞去法部职务,在京悬壶.据已查资料,1935-1942年间,汪氏先后11次受聘为北京(北平)市中医考试、考询委员.1938年,汪氏担任国医职业分会会长,并于1939年创办《北京医药月刊》.1939年9月,汪氏筹备创设“国医讲习会”,后更名为“医学讲习会”,于1939年10月正式成立.1941年,汪氏被聘为北京(北平)中药讲习所所长,聘请名医任教,培养药学后备人才.汪氏治学力主求实,常与中西同道讨论,悉心培养后学.

  • 中国医史博物馆筹建过程

    作者:徐齐

    笔者在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医史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历经了一段中国医史博物馆的筹建过程,对医史博物馆一点一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情感.近拜访92岁高龄的原卫生部科技教育司陈海峰司长,请教了曾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史博物馆馆长的李经纬老师,并通过电话倾听了中国医史博物馆专门从事医学文物研究的副研究员丁鉴塘老师的回忆,查阅了相关资料,撰写了这篇回顾中国医史博物馆筹建过程的文章,以表达对中国医史博物馆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和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崇敬之意.

  • 远古太极图“(S)”曲线探源——论天地定位图演绎为太极图

    作者:严健民

    “太极”一词,首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中华远古先民们依不动的远山景常年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变化规律,初步总结经验,建立了四季寒暑交替、周而复始的“年”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讲的是人们在观察太阳视运动中,将观察结果记录作一圆形,分4个象限记录四季气象变化,依春分点(东),秋分点(西)作一连线,创“上天下地”的天地定位图,图中春分点和秋分点的水平连线,古人称作太极线.当先民们进一步思考“冬至一阳初生,夏至一阴始发”的时候,则太极直线逐步演绎为太极“(S)”曲线.

    关键词: 太极 太极图 阴阳图
  • 李杲籍贯究竟在何方?

    作者:曾镛霏

    据《明史》记载,金元时期医家李杲籍贯为河北省正定县.而在陕西省黄陵县阿党村有李杲墓和清道光八年(1828)立的李杲墓碑,碑文和阿党村民手中所藏《李氏閤族谱》,都记载李杲为当地李氏“四世祖”.民国之后的《黄陵县志》等文献中,都有李果为陕西黄陵人的记载.这些文物史料、口传史料、文献资料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李杲的籍贯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李杲 李东垣 李明之
中华医史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