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史

中华医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중화의사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7053
  • 国内刊号: 11-215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4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史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经纬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作者:姜良铎;刘承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医方性质的著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早期医药水平的真实情况.医简中有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方药,如治疗麻风病、风湿病、久泄、久痢、久咳,这些疾病即使在今天仍然是疑难病.将医简方药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有关方药进行了比较,发现医简方在组方技巧和服用方法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认识.

  • 20世纪后半叶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历程

    作者:张艳荣

    美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以20世纪初Flexner报告发表为开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善,并经历了二战的考验.二战后,随着社会和医学发展,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按照时间顺序在50年代、60年代以及70、80年代进行了改革.分析历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改革的特点特别对指导20世纪80年代后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GPEP报告进行详细阐述,包括GPEP报告的内容、作用以及与Flexner报告的对比分析.通过回顾与分析,对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 《本草图经》所引张仲景医书佚文考

    作者:梁永宣;王庆国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收载的苏颂<本草图经>中,曾引录张仲景佚文48条,均系未经宋臣校定的佚文.分析可知苏颂所见张仲景医书至少有两类传本,一类兼含伤寒、杂病内容,很可能是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王洙发掘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另一类专论杂病,有可能是宋臣校正<金匮要略方>的基础.另据<本草图经>引文中的文字特点,以及该书转引其他来源仲景佚文中有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未载内容,推测苏颂所参底本可能早于唐高宗李治之时,比宋臣校改的仲景医书底本更加古老.

  • 民国时期中医医院类型研究

    作者:曹丽娟

    在政府排斥中医的背景下,民国中医界顶着巨大压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一批中医医院.虽然它的设备和规模远不及西医医院,但是其历史意义不能低估.传统中医以私人诊所为行医空间,彼此封闭,互为对手.遇到烈性传染病时,私人诊所自身难保,很难救治患者.中医医院与中医诊所相比,有规模化、集约化及专业化的优势,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这些优势更是显得十分突出.中医医院制度之确立,是中医学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个巨大的进步,更是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 集中医文献学家教育家临床家于一身的张山雷

    作者:王英;盛增秀

    张山雷是近代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和临床家,在医林享有盛誉.该文从评议百家,精于小学,在文献整理研究上成就突出;育桃栽李,培养后继,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于实践,着力创新,临床卓然成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张氏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其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很值得后世称道和学习的.

  •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历史和今天

    作者:李海峰;袁锦楣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由Landry早详细描述,由Guillain和Barré系统报道了其临床表现.对GBS的认识早期阶段以GBS症状学描述和命名为主,近代研究阐明了GBS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学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学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从《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看李约瑟与席文医学史观之差异

    作者:刘巍

    受李约瑟研究所委托,由席文教授选择若干李约瑟和鲁桂珍业已发表之论文,并附以长篇"导言"与"编者注"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SCC Ⅵ,Pt.6),自2000年出版以来,因其独具一格的构成形式和其中展现出的两种相距甚大的医学史观,而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此卷的编者席文在书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程度几乎不亚于李约瑟的角色.他不但为本书撰写了篇幅很长的导言,并且还以"编者注"的形式,对李约瑟的观点进行了大量讨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李约瑟与编者席文之间从医学史的编史理念到对具体问题看法都存在显著差异.

  • 从《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印鉴考察名家递藏

    作者:杨金萍;刘更生;王振国

    宋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一书中钤盖印鉴颇多,尤以著名藏书家印鉴为多,为版本的考察与研究提供了极有利的线索.本文从印鉴角度结合诸家题跋,对宋本<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后世名家递藏情况进行考察:书中有"仲雅"(王世贞印)、荛圃(黄丕烈印)、"瞿苌生"印、"大昕私印"(钱大昕)、"汪士钟印"、"阆源父"等汪士钟印、"铁琴铜剑楼"(瞿镛印),及有钱曾、黄丕烈等家题跋,说明此本分别经过明代王世贞、清代钱曾、黄丕烈、瞿中溶、钱大昕、汪士钟、瞿镛等大家传藏,提示其版本价值颇高.

  •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及优先权之争

    作者:闵敏;王辉

    自美国1981年6月第一次报告艾滋病(AIDS)以来,为了弄清艾滋病病毒的面目,医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医学竞争,发生了一段医学史上不寻常的国际官司.

  • 清代四川两次霍乱严重流行

    作者:赖文;张涛

    据近340种四川史志、医著及其他有关资料,自公元280年至1907年的1628年间,四川省共有年代明确的疫情记录381县次.其间同治六年、七年(1867、1868)的疫情波及面尤大.当时四川有27个府司,同治六年疫情涉及8个府,60个县区有疫情记录;同治七年,成都府再次全面爆发流行,重庆、叙州两府也出现疫情,涉及20个县区.这两年的疫情县次数占已知总县次数的21%.

  • 小小体温表

    作者:甄橙

    生病发热恐怕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灾难,这时候如果去医院看急诊,护士小姐首先会发给病人一支体温表.当病人腋下测完体温后,才能有资格找医生去做相应的处理.小小体温表,看起来极为平常,但它却是提醒你是否健康、是否发热的"指示表".现在医药商店里出售的体温表小巧精致,可是你能想象吗,300多年前,当体温表初次被发明的时候,却是个形体笨重、不太实用的大家伙.

  • 医药的标志--蛇杖的来历

    作者:郝清华

    在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岛东岸,与遐尔闻名的雅典城隔海相望,有另一座希腊古城--埃皮道鲁斯(Epidauros).就在这古城里,发现了一尊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著名医神--埃斯克莱庇厄斯(Aesculapius)的雕像.这是一位长着浓密头发和胡须的老人,表情温和慈祥;目光略略向左下方俯视,似乎在垂顾着什么;他身披典型的古希腊长袍,袒露着右臂和几乎整个健壮的胸部;右手自然地抓提着长袍的下摆,左手则握着一根形状像棒球棍的手杖;手杖上,引人注目地盘绕着一条蛇.

  • 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作者:毕小丽;李剑

    为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终达到"中医科学化"的目的,建国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医进修工作.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不仅在当时情况下切实提高了中医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卫生防疫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医药事业此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回顾与分析,可以了解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历史成因及其产生的诸多影响.

  • 旅英学者马伯英教授学术报告会纪要

    作者:邱玏

    2005年11月21日,时值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50周年庆典之际,英国杏林中医研究生院院长、全英中医药联合会会长马伯英教授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之邀做了题为"西方医学史研究方法漫评"的专场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廖育群所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程伟副校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王雪苔研究员、朱兵所长、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李经纬研究员以及柳长华所长、朱建平副所长,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老师、研究生、医史文献爱好者等40多人参加报告会.

  •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纪要

    作者:张志斌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的学术年会于12月10日在海口市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医史学学者及其他中医工作者59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 章太炎在近代中医史上的地位及成就

    作者:段晓华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中医史上的学问家、革新家和教育家.他融考据学、西医学、中医学为一体,以仲景学术为本,兼容唐宋,提出"融会中西,更造新医",对我国近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近代重庆宽仁、仁济教会医院

    作者:陈媛

    伴随着西方教会势力的入侵,西洋医学逐渐传入重庆.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法国人梁宏仁,毕天祥等,在重庆定远坊杨家十字(今市中区青年路体育馆)建立天主堂传教行医.

  • 晚清广州女医群体

    作者:夏坤;赵静

    中国传统的中医教育以师傅授徒为主要方式,常见的"祖传世医"成为一些家庭之职业.而在传统观念中,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则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对于医生职业几乎无法涉足.但在清末民初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女子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在医疗事业中也出现了女子的身影.本文就这一时期的广州女医群体的出现及她们的社会活动进行介绍.

  • 《岭南瘟疫史》评介

    作者:靳士英

    站在史的高度研究我国瘟疫,总结经验教训,以为今后借鉴,已有不少学者为之倾注心血,实际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不能不有的忧患意识的体现.

中华医史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