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중국의과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4646
  • 国内刊号: 21-12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75
  • 曾用名: 良师益友;医学研究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赵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

    作者:季润元;史恩溢;王永实;李小宁;赵玉芳;冯振卿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3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KAI1/CD8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未发现ME491/CD63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资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因子.KAI1/CD82和ME491/CD63的表达相关.

  • 不同学历临床护生自我效能感比较分析

    作者:王君;高阳

    了解不同学历层次临床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依据.对在我院实习的各学历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本科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大专、中专实习护生,并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应对不同层次的护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和沟通方式.

  •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景治涛;班允超;刘佳;李龙;赵正;杜绍楠;李志鹏;王运杰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开颅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20例,术中行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43次,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作用.术中确认动脉瘤颈残留4例,穿通支血管误夹2例,重新调整了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术后三维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和术中ICG造影结果一致.认为ICG血管造影是一种术中监测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穿通支血管是否闭塞的重要检查手段.

  • 腹腔冲洗液BNIP3基因甲基化与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银玲;王亿龙;王齐晖;李花;周立平;李富顺

    目的 探讨胃癌术中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胃癌腹膜微转移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及术中腹腔冲洗液.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方法检测BNIP3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结果 胃癌组织的BNIP3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MSP法检测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及评估疾病进展.

  •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胡文宇;赵奕楠;田文;孙英贤

    目的 评价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IC)或经静脉(IV)不同给药途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从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纳入的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我国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PCI术中IC与IV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所有学术论文35篇.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行meta分析,对不同纳入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16篇,共计1314例患者,其中IC组658例,IV组656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替罗非班IV组比较,IC组PCI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的比率{RR=1.13,95% CI[1.05,1.23],P<0.01}、TMP心肌灌注(TMP)达3级的比率{RR=1.28,95% CI[1.12,1.46],P=0.0002}明显增加;术后7 d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平均增加2.33%{WMD=2.33%,95% CI[0.88%,3.78%],P=0.002},与IV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长期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出血{RR=0.99,95% CI[0.76,1.30],P=0.96)和血小板减少症{RR=0.79,95% CI[0.42,1.51],P=0.48}的发生率与I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静脉注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能对改善我国ACS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有一定的意义,且不增加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 RhoA蛋白在外阴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德宇;张士泰;欧阳玲

    目的 检测RhoA蛋白在外阴鳞癌(V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VSCC临床病理因素关系,以期为VSCC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的40例VSCC病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外阴鳞状上皮内肿瘤2级(VINⅡ)10例、正常外阴皮肤10例石蜡包埋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VSCC和对照组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方法分析RhoA与V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hoA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未见表达,在VINⅡ阳性率为10%.RhoA在V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RhoA蛋白在VSC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A蛋白在VSCC组织中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结论 RhoA蛋白参与VSCC发生、发展过程,在VSCC的浸润、转移临床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护理人员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作者:靳永萍;孙鑫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的个性品质,为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对569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所有数据都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在有恒性、世故性、忧虑性、新环境中成长能力上得分高于护理专业大学生(P<0.01);而在恃强性、幻想性、实验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敢、心理健康得分低于护理专业大学生(P<0.01);优秀护士在怀疑性、自律性、专业而有成就、新环境成长能力方面得分高于一般护士(P<0.01).结论 护理人员既具有有利于护理事业发展的人格因素,也存在可能阻碍护理事业发展的人格因素;不同护理人员的人格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建议以优秀护士的人格特征为指标,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理人员优秀的职业化人格特征.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对二氧化碳气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魏丽敏;陈晓光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ASA Ⅰ或Ⅱ级,均全身麻醉使用喉罩(Supreme-LMA)管理气道.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S组).于入室(T0)、气腹前(T1)、气腹20 min(T2)、术毕拔管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检测各时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同时记录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 2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T0时点比较,T1和T3时点2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P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降低,S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并且P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S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2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较好的抑制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并且对苏醒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 Smad3小干扰RNA在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楠;祁馨卉;崔慧霞;李妍;刘云鹏;姜又红

    目的 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断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内的Smad3,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DC的成熟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Smad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并用RT-PCR检测转染效果.实验分Control-DC组、TGF-β1-Control-DC组、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和TGF-β1-siRNA-Smad3 DC组.流式检测各组DC成熟表型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DC上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CCK-8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TGF-β1-siRNA-Smad3 DC组表面成熟标志CD80、CD83、CD86、HLA-DR及IL-12分泌水平明显高于TGF-β1-Control-DC组和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P<0.05),且TGF-β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通过阻断DC的Smad3表达,可以逆转TGF-β1对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抑制.

  • 齐墩果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对ROS和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旸;廖爱军;潘梦瑶;周蕾;徐淑梅;刘卓刚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对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分析凋亡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ROS)及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DCFH-DA荧光定量法检测ROS含量;Fluo-3AM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 齐墩果酸对Jurkat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0,40,80,160 μmol/L齐墩果酸作用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36±0.40)%、(19.80±1.59)%、(29.39±0.64)%、(34.72±0.94)%,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4.26±1.43)%、(85.83±0.91)%、(91.18±1.32)%、(92.90±1.19)%.80 μmol/L和16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24 h,细胞中ROS和[Ca2+]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S和[Ca2+]i水平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7).结论 细胞中ROS和Ca2+可能参与了齐墩果酸对Jurkat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汪颖厚;辛世杰;杨德华;孟涛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病情凶险,威胁母婴的生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文献复习,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鼠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喻备;王亚荣;殷祥瑞;唐伟

    目的 评价婴儿双歧杆菌(BI)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更昔洛韦(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SD大鼠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探讨其诱导大鼠膀胱癌组织细胞的凋亡及对大鼠膀胱癌组织Fas/Fas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N甲基亚硝基脲(MNU)膀胱灌注法诱导建立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GCV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I-pGEX-5X-1/GCV组(空质粒组)和BI-pGEX-TK/GCV治疗组(重组质粒组).分别将生理盐水、BI-pGEX-5X-1、BI-pGEX-TK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荷瘤大鼠体内,联合腹腔注射GCV,治疗4周后,称取各组膀胱癌组织质量.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凋亡,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荷瘤大鼠膀胱质量明显降低(P<0.01);TUNEL法检测发现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凋亡,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凋亡为显著(P<0.01);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的荷瘤大鼠膀胱癌肿瘤组织细胞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凋亡途径,诱导大鼠膀胱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抑瘤作用

  • PI3K和MAPK信号通路通过FOXO1转录因子诱导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和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洪开;徐韬钧;具英花;于爱鸣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通过FOXO1转录因子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系A549,分别选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APK/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O126及2种抑制剂联合处理细胞之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FOXO1、p-FOXO1及其下游蛋白Bim、p27kip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FITC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XO1的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Bim、p27kip的表达相应增加.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和UO126均可促进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UO126联合作用较2种药物单独作用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抑制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可共同激活FOXO1转录因子的活性,协同促进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细胞的凋亡.

  • 维康醇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历文;尹晓慧;段丽丽;陈杰鹏;周雪莹;朱晓琳;牛哲峰;张美侠

    目的 探讨维康醇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质粒pBR322超螺旋DNA为底物,采用凝胶电泳分别检测维康醇对拓扑异构醇Ⅰ (Topo Ⅰ)和拓扑异构醇Ⅱ(TopoⅡ)介导的pBR322 DNA解旋反应的影响.结果 维康醇对TopoⅠ介导的pBR322解旋反应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TopoⅡ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维康醇的直接作用靶点可能是DNATopoⅡ,该药可能成为新的TopoⅡ抑制剂.

  • 阿魏酸川芎嗪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作者:赵润英;郝伟;孟祥军;赵丽妮;李昭;魏巍

    目的 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和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法评价LF对血栓形成的对抗作用;运用玫瑰花结黏附试验观察L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LF对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影响.结果 LF能明显抑制大鼠电刺激颈动脉法和动静脉旁路法引起的血栓形成;减少CD62p的表达;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4.3μmol· L-1.结论 LF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减少CD62p的表达,从而阻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有关.

  • 不同固定液对胃癌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标记效果的比较

    作者:高建;郑倩倩;李彦姝;周末

    目的 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SGC-7901胃癌细胞系在不同固定液作用下的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方法 接种SGC-7901细胞24 h后,分别用4%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及95%乙醇室温固定20 min,5% BSA(含0.2% Triton X-100)封闭透膜1h,直标荧光一抗避光37℃孵育1h,DAPI室温染核15 min,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结果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及连接蛋白Zo-1细胞膜定位均有较好的固定作用,2.5%戊二醛对微丝结构基本起到固定作用,而95%乙醇对于微丝的固定效果略差.后两种固定液固定细胞均出现连接蛋白胞质表达的非特异染色现象.结论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及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固定效果较优,荧光染色标记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 非诺贝特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赵卫华;王占胜;尹玉;胡健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替米沙坦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12只,高脂饮食组(HF0)48只.6周后,将高脂组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F组)、替米沙坦组(T组)、联合组(F+T组)和高脂对照组(HF组),各12只.4周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与NC组比较,HF组的GIR显著降低(P<0.01).与HF组比较,F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T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F+T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结论 非诺贝特、替米沙坦及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邹国良;仲维莉;刘莉;胡健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4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组:正常大鼠自由饲食水,不做任何手术处理;假手术组:糖尿病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糖尿病大鼠LAD造成缺血30min,再灌注2h;缺血后处理(IPostC)组:结扎糖尿病大鼠LAD 30 min,再灌注30 s,阻断30 s,重复3次,再灌注2h.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肾内血管紧张素系统在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发育中异常活化的机制

    作者:孙永新;范愈燕;支楠;西山成;刘雅;黄雯;姚丽

    目的 明确在糖尿病OLETF大鼠模型的肾脏发育中肾内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作用.方法 测定雄性糖尿病OLETF大鼠和正常LETO大鼠出生后第1、5、14天及第4~30周时,肾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和RAS系统各组成成分的mRNA水平.结果 正常LETO大鼠和糖尿病OLETF大鼠中,AngⅡ含量在出生后第1天达到高峰,在断奶期前后(出生后1 d~4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出生后1d~4周龄期间,肾脏AngⅡ的含量和RAS组成成分的基因表达2组动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LETO大鼠肾内AngⅡ水平在青春期(7~11周龄)逐渐下降,然而糖尿病OLETF大鼠肾内AngⅡ水平在此期间无下降趋势,包括尿中血管紧张素原排泄率.糖尿病OLETF大鼠肾内血管紧张素原和肾素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LETO大鼠(P<0.05),2组比较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OLETF大鼠在青春期缺乏维持肾内低水平AngⅡ的发育缺陷是导致肾内AngⅡ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

  • 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振;刘云会;薛一雪;刘丽波;王萍

    目的 探讨获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构建体外血肿瘤屏障(BTB)模型提供材料.方法 采集出生3~5 d的Wistar胎鼠大脑皮质,应用酶消化法及葡聚糖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细胞;将BMEC与C6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BTB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MEC间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2h时脑微血管段贴壁,12~48 h见圆形生发中心形成,2~3d单层内皮细胞自生发中心长出,4~5 d见较大单层内皮细胞团,5~7 d可见融合成片的内皮细胞单层,外观呈“铺路石”样;第Ⅷ因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铺路石”样细胞胞质呈棕黄色染色;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免疫组化和荧光结果证明共培养的BMEC间表达BTB的特性.结论 本方法能成功地进行大鼠原代BMEC培养,构建大鼠体外BTB模型,进而应用于BTB的生理、生化及药理学研究.

  • 氧化苦参碱对高果糖喂养诱导大鼠脂肪肝和肝脏内质网应激的干预作用

    作者:任路平;宋光耀;霍丽静;刘娜;陈树春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干预对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并观察高果糖喂养对大鼠肝内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和氧化苦参碱组,喂养16周后处死大鼠并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HOMA指数,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及肝脏TG含量,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ERS标志物内质网伴侣分子78(GRP78)、CHOP mRNA表达以及蛋白磷酸化胰腺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山梨醇要求激酶1(p-IRE1)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的FBG、FINS、HOMA指数、血ALT、血AST及肝TG均显著增高(P均<0.01),同时肝组织油红O染色显示高果糖组大鼠肝细胞已有明显脂滴沉积;与高果糖组比较,氧化苦参碱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1),油红O染色显示肝组织内脂质沉积亦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的肝内GRP78、CHOP表达显著增加,p-PERK、p-IRE1和ATF-6的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P均<0.01),而氧化苦参碱组上述ERS标志物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高果糖组(P均<0.01).结论 长期高果糖喂养引起大鼠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沉积及肝细胞损伤,并伴有肝细胞内ERS,氧化苦参碱治疗可改善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和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苦参碱改善肝脏ERS有关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李波;卢利;谭学新;刘纯义;易新;刘焱

    目的 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甲醛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 μL生理盐水)、甲醛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 μL5%甲醛)、MPEP-1组[25 μL MPEP(1 mmoL/L)+50 μL 5%甲醛]、MPEP-2组[25 μL MPEP(2.5 mmoL/L) +50 μL 5%甲醛]、MPEP-3组[25 μL MPEP(5 mmoL/L) +50 μL 5%甲醛].将5%甲醛注入右侧颞下颌关节腔内,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计数各组大鼠60 min内伤害性行为反应(包括刮擦头面部及缩头),分光光度计测量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的变化.结果 甲醛组大鼠搔刮头面部及缩头反应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MPEP-3组大鼠搔刮头面部及缩头等伤害性行为反应明显低于甲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组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 0.001),MPEP-3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明显低于甲醛组(P<0.05).结论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介导甲醛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痛,其拮抗剂能减轻甲醛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疼痛.

  • 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比较

    作者:夏春玲;杨丽;杨清

    比较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护理人员掌握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患者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