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중국의과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4646
  • 国内刊号: 21-12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75
  • 曾用名: 良师益友;医学研究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赵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配比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苏醒时间的影响

    作者:于昉;裴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伍应用对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印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中耳鼓室成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比剂量600 mh:1 mg);B组(配比剂量500 mg:1 mg);C组(配比剂量400 mg:1 mg);D组(配比剂量300 mg:1 mg).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按照每组要求给予不同配比剂量,根据双频谱指数(BIS)值调节输注速度,维持BIS值在46~50范围内.并维持血压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 苏醒时间、拔管时间A、C、D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佳.B组次之,A组与D组较差.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 mg:1 mg剂量配比时,持续输注维持全凭静脉麻醉,苏醒快、质量佳.

  • 几种常见风湿病患者血中B细胞刺激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蒋莉;王晓非;袁双龙;张晓莉;郭韵;吴春玲;陈涓涓

    目的 探讨几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患者血中B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各种风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中BAFF进行测定.结果 几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SLE、RA、SS、AS)患者血中BAF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疾病患者血中BAFF的水平变化与各种疾病活动性指标呈明显相关改变.结论 BAFF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BAFF的产生或降低其水平可能成为风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 颈椎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脊髓信号强度变化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安春厚;郭金明;原泉;王海义

    目的 探讨颈脊髓压迫性病变中MRI髓内信号强度的改变与临床症状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选取的46例颈脊髓压迫性病变的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正常信号/正常信号(N/N)组有13例,正常信号/高信号(N/Hi)组有26例,纯信号/高信号(Lo/Hi)组有7例.随访时Lo/Hi组恢复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术前脊髓大受压处的横截面积在N/N组、N/Hi与Lo/Hi组之间差异显著,术后JOA评分3组之间也有差异.结论脊髓受压后出现的髓内信号强度的改变,多表现为T2加权序列高信号,单独出现预示脊髓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但如同时出现T1加权序列改变则预后不良.

    关键词: 脊髓 压迫 MRI 信号强度
  • 基底细胞癌中MMP-2、TIMP-4表达的研究

    作者:狄正鸿;崔乐;周卓;许静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在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和TIMP-4在15例BCC及1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BCC癌旁间质MMP-2表达较正常皮肤真皮增高(t=6.71,P<0.01),癌旁间质TIMP-4表达较正常皮肤真皮增高(t=8.65,P<0.01),癌旁间质TIMP-4/ MMP-2比值较正常皮肤真皮增高(t=2.52,P<0.05).部分BCC癌细胞有MMP-2表达,未见癌细胞有TIMP-4明显表达.正常人皮肤表皮无MMP-2和TIMP-4表达,正常人皮肤真皮仅见MMP-2和TIMP-4的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 MMP-2的表达可能与基底细胞癌的生长和侵袭有关;TIMP-4可能抑制MMP-2的活性,从而抑制BCC的侵袭和转移;TIMP-4/MMP-2比值升高可能是抑制BCC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

  • 不同处理技术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

    作者:都妹妍;郭丽洁;陈冬;陈洋;姜奕

    通过比较全血法和提取单个核细胞法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和细胞活率的影响.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免疫表型和细胞活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本试验将为正确选择所需试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 α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赖艳娴;刘城;王月刚;谢宜军;童锴;胡英芳;韦莉莉;吴平生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 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S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凝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300 bp的小片段及后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6 300 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鉴定正确后,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PI-SceI和Ⅰ-CeuI双酶切重组3突变型穿梭载体,获得含有3突变型HIF-1α(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的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载体Adeno-XTM Viral DNA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腺病毒我体(pAdeno-HIF-1α-Ala402-AlaS64-Ala803).再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 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3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和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

  •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缺血诊断及支架置入术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思佳;章梦薇;张妍芬;王忠辉;刘静红;梁传声;徐克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缺血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在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经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并作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60例,其中10例做血管支架置入术.CT扫描方法为CT颅脑平扫、CT灌注扫描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灌注后处理分别得出CBF图、CBV图、MTY图及TTP伪彩功能图.结果 17例CT灌注各参数图未见缺血改变,34例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所有病例均表现为rMTT延长,rCBF降低,均数rMTT为3.14±1.02,rCBF为0.46±0.16,rTTP为1.28±0.11;其中21例rCBV升高,均数为1.48±0.19;6例rCBV降低,均数为0.76±0.05;7例rCBV接近正常,均数为1.03±0.05.10例血管支架置入术病人中4例术前存在供血区缺血改变,术后复查CT灌注图像缺血区明显改善;2例术前术后未见脑缺血改变;1例双侧缺血,3例闭塞侧缺血,狭窄侧无缺血,术后复查双侧缺血病例术侧缺血有轻度改善,而对侧血管闭塞侧缺血加重,3例闭塞侧缺血的病例2例闭塞侧缺血加重,1例术前后无变化.结论 CT灌注成像能清楚显示常规CT、MRI不能显示的异常脑血流灌注,能在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内显示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很好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管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佟晓光;侯科佐;刘云鹏;张颐;徐惠绵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HIF-1α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VEGF、bFGF、PCNA、CD34蛋白在52例人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标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IF-1α与VEGF、bFGF、PCNA、MVD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IF-1α、VEGF、bFGF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分化、Ⅲ期+Ⅳ期和腹水阳性HIF-1α蛋白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Ⅰ期+Ⅱ期和腹水阴性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HIF-1α蛋白表达与VEGF、bFGF、PCNA及MVD具有明显的正相关(P<0.01);Cox模型分析,VEGF及MVD是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与卵巢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KLK7 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晶;张淑兰;高红;鲁艳明

    目的 探讨激肽释放酶7(KLK7)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中KLK7 mRNA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分析宫颈癌组织中KLK7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KLK7 mRNA的表达水平为1.16±0.33,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77±0.20,(P<0.05).分化程度较低的宫颈癌组织KLK7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宫颈癌组织(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KLK7mRNA表达水平为1.47±0.22,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1.10±0.31,(P<0.05).结论 KLK7在宫颈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将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力工具,也可成为基因或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宫颈癌 KLK7基因
  • 近视及近视散光眼高阶像差的研究

    作者:夏丽坤;周晶;薛龙全;杜长虹;高殿文

    目的 研究瞳孔直径、近视度数、散光大小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探讨高阶像差与佳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欲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203只眼进行检查,按近视度数分为高度(>-6.0 D)、中度(-3.0 D-6.0 D)、低度(<-3.0 D)近视组,按散光度数分为Ⅰ组(散光≥-0.75 D)、Ⅱ组(散光<-0.75 D),像差数据由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德国WASCA波阵面像差仪测得.对所得高阶像差值在瞳孔直径为4.0 mm、5.0 mm、6.0 mm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高阶相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各近视组的高阶像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5 mm和6 mm时两个散光组的总高阶像差值和垂直彗差值差异显著(P<0.05);在瞳孔直径为5 mm和6 mm时垂直彗差与佳矫正视力正相关r=0.576,0.695,P<0.01),球差与佳矫正视力负相关(r=-0.580,-0.763,P<0.01).结论瞳孔大小影响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的各类高阶像差;散光影响垂直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对欲行个体化角膜切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保留垂直彗差而完全矫正球差可能有助于视觉质量的提高.

  • Survivin在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宫大鑫;何舜发;孙志熙;孔垂泽

    目的 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在肾癌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肾癌患者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10例肾癌组织,正常肾组织及两种肾癌细胞系786-0和ACHN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吸光度分别为0.031±0.002和0.875±0.12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透明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吸光度值分别为0.873±0.091,0.904±0.103和0.813±0.126,各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分期Ⅰ、Ⅱ和Ⅲ、Ⅳ吸光度值分别为0.864±0.121,0.884±0.093和0.853±0.106,各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肾癌组织G1,G2,G3和G4吸光度值分别为0693±0.092,0.762±0113,0.876±0.106和0.903±0.092,各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表达阴性,肾癌组织和两种肾癌细胞系786-0和ACHN均有不同程度的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统计学表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Survivin和肾癌的分期,分型无关,和肾癌的分级有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及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慧涵;廖爱军;刘卓刚;王晓彬;李迎春;杨威;张嵘;张新刚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硼替佐米1.0~1.3 mg/m2·d-1,第1,4,8,11 d;地塞米松20~40 mg/d,1~4 d、8~11 d,21 d为1个疗程,多进行8个疗程.总有效率均>80%.不良反应轻微且可逆.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和异位内膜组织MCP-1、IGF-Ⅰ水平的变化分析

    作者:卢丽萍;潘莉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其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EM患者30例,其中早期病例(Ⅰ~Ⅱ期)10例,晚期病例(Ⅲ期-Ⅳ期)20例;10例无内膜异位症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含量.结果 观察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早期病例腹腔液MCP-1及异位内膜组织MCP-1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晚期病例,而早期病例腹腔液IGF-Ⅰ水平却明显低于晚期病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MCP-1、IGF-Ⅰ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与韧带损伤关节镜下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金明;原泉;安春厚;王欢

    对2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患者在伤后2~7 d内行关节镜检查,同时在C-型臂与关节镜监护下复位内固定,半月板修复成形、韧带修复重建.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55%.对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和韧带损伤者,早期行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同时行半月板修复成形、韧带修复重建,获得满意疗效.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作者:张琳;白菡;李向春;赵桂珍

    目的 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 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s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 围术期心肌缺血发生率的调查

    作者:陶炳东;张锦

    目的 调查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心肌缺血各年龄段的发病比例及心肌缺血在术中和术后的结局,为麻醉医师围术期心肌缺血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6年我院6 000例择期手术患者中筛选取446例心肌缺血的患者,观察他们心电图和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结局,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围术期心肌缺血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及麻醉方法对心肌缺血患者循环指标的影响.结果 6 000例择期手术患者中有446例心肌缺血的患者,发病率为7.43%,各年龄段中,50岁以上心肌缺血发病者共有392例(87.9%),50岁以下有54例(12.1%);术后有48例(10.8%)因为术中循环指标不稳定及呼吸功能不全送入ICU病房治疗.结论 50岁以上的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发病率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比例大,全身麻醉对于此类心肌缺血患者术中循环指标影响大,因此术前认真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及围术期管理尤为重要.

  • 血浆脑钠肽和内皮素1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相关性

    作者:李铁志;张晓刚;潘丽丽;何风云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内皮素1(ET-1)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粒酶免疫法测定血浆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ET-1,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及ET-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心衰患者中血浆BNP与ET-1浓度变化呈正.结论血浆BNP、ET-1水平在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 2型糖尿病患者PDGF-BB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关清华;王秋月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 65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ELISA法检测尿中PDGF-BB的浓度,并与27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已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UAE的增加其水平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除M-UAlb组与L-UAlb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尿PDGF-BB与UAE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01);尿PDGF-BB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01);尿PDGF-BB与TG、CHO、LDL呈显著正相关(r=0.238、P<0.05;r=0.524、P<0.001;r=0.510、P<0.001);尿PDGF-BB与HDL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5);而与HbAlc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可作为诊断DN早期肾脏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 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早产鼠的肺组织CDK4、p21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岳晓红;富建华;薛辛东

    目的 探讨CDK4及p21在高氧诱导早产鼠慢性肺疾病(CLD)形成中动态表达规律及对CLD肺纤维化的影响,完善CLD发生机制及研究新的防治策略.方法 将80只新生早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FiO2为90%)和对照组(FiO2为21%).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特定时间点1,3,7,14,21 d大鼠肺组织CDK4、p21蛋白表达并进行肺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 实验组14,21 d肺纤维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组织CDK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与肺纤维化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2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与肺纤维化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高氧可诱导早产鼠的肺组织CDK4表达增强及抑制p21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终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 异丙酚对哮喘大鼠骨形态构建蛋白4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文斐;贾兰玲;艾春雨;单世民;王俊科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哮喘大鼠骨形态构建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15只,为健康大鼠;哮喘模型组(Ⅱ组)15只,为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后吸入激发建立模型;异丙酚组(Ⅲ组)15只,为哮喘大鼠给予异丙酚50 mg·kg-1·h-1,2h.用HE染色后病理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4表达定位,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BMP-4含量.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支气管内径缩小,平滑肌层增厚,BMP-4含量减少7.9%(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支气管内径有所增大,肺内含有BMP-4含量增加4.1%(P<0.05).结论异丙酚对哮喘大鼠肺内BMP-4表达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可能是其气道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诱导移植肝浸润细胞凋亡

    作者:王凤山;张佳林;杨蕾;程颖;邵自功;刘永锋

    目的 探讨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对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LEW和ACI大鼠作为肝移植的受体和供体.实验分为4组,Ⅰ组,无处理组;Ⅱ组,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阴茎静脉输入供体;Ⅲ组,移植前7 d将非受体大鼠血(BN大鼠)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Ⅳ组,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移植后观察大鼠生存时间;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浓度;检测移植肝内树突状细胞数量,进行肝组织学观察;检测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移植前7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供体组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为(33.7±2.6)d,无处置组为(10.1±0.7)d.移植前7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供体组的血清IFN-γ显著升高,移植肝汇管区内的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移植肝内检测到多量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移植前7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供体组的肝组织的浸润淋巴细胞凋亡数显著多于无处置组.结论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可以延长异系大鼠肝移植生存时间,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抑制排斥反应.

  • 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贾志梅;贾志军;杨宏峰;贺王伟;齐国先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非梗死区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的凋亡细胞检测(TUNEL标记).透射电镜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检测(RT-PCR).结果 大鼠梗死范围为24%~33%.透射电镜可见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核膜完整,核质分布均匀,染色较淡,胞浆内线粒体膜完整,嵴清楚;术后1~4W心梗组可见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变,且凋亡细胞指数逐渐升高,Ⅲ型胶原mRNA升高;术后2~4W心梗组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多,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Ⅰ型胶原mRNA上升.结论大鼠心梗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发生细胞凋亡改变,出现间质纤维化.间质胶原的沉积可能是导致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锌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石恩金;孟凡东;郑新宇;舒强;凌光烈

    目的 研究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锌水溶液后,肝脏生化酶类及热休克蛋白70(HSP 70)表达的变化.结果 硫酸锌10~20 mg/kg可起到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硫酸锌的给予时机以手术前6 h为宜.术前6 h给予硫酸锌,肝脏HSP 7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锌可明显地诱导HSP 70的表达,可能是锌对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 半胱氨酸蛋白酶-3/-9在大肠埃希菌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潘作东;王佳贺;何平;陈佰义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感染时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9(caspase-3/-9)的关系.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为指标,研究E.coli感染对U9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ELISA方法检测caspase-3/-9蛋白酶活性.结果 当U937细胞:E coli为1:20时,E. coli感染U937细胞0,10,20,30,60,90 min时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02±~0.78)%,(6.67±1.34)%,(10.56±1.02)%,(33.92±2.66)%,(46.98±3.12)%和(69.02±4.69)%,呈时间依赖性.感染30,60,90 min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 easpase-3/-9蛋白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也逐渐增高,与细胞凋亡程度基本一致.caspase-3/-9蛋白酶的抑制剂Z-DEVD-FMK和Z-LEHD-FMK能够抑制E. coli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结论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在E. coli感染过程中存在凋亡,caspase-3/-9参与了该凋亡过程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能谱-X线微束分析检测α-actinin在额叶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的表达

    作者:喻博;杨蓓;杜喆;石玉秀

    目的 用能谱-X线微束分析检测新生大鼠额叶皮质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各时段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原位超微分布及量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神经干细胞培养、Aclar膜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能谱-X线微束分析术对各时段分化的神经元中α-actinin的表达进行定位、定量检测.结果 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显示α-actinin阳性表达呈电子密度高的球形颗粒,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其表达分布逐渐密集由核周至充满胞质并伸至突起中,随着突起伸展而延伸分布,在原位超微结构表达基础上,能谱-X线微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了随着神经元的分化成熟,α-actinin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大鼠额叶皮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各时段α-actinin表达的分布变化及量的增加均与分化的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成正相关.

  • 免疫抑制剂对HaCaT细胞分泌CXCL11/I-TAC的影响

    作者:肖汀;郭英军;吴江;吴剑;王雅坤;何春涤;陈洪铎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分泌CXCL11/I-TAC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aCaT细胞中CXCL11/I-TAC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和雷公藤内酯醇作用后培养24 h的HaCaT细胞上清中的CXCL11/I-TAC水平.结果 无刺激条件下HaCaT细胞本身不表达CXCL11/I-TACmRNA.IFN-γ和TNF-α均可诱导HaCaT细胞表达CXCL11/I-TACmRNA.本研究首次报告,甲氨蝶呤(0.1,1,10 ng/ml)、地塞米松(0.01,0.1,1,10 ng/ml)和雷公藤内酯醇(0.01,0.1,1 ng/ml)均显著抑制IFN-γ和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分泌的CXCL11/I-T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和雷公藤内酯醇时Th1占主导的炎性皮肤病的治疗机制可能均与其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CXCL11/I-TAC有关,从而减少Th1细胞进入皮肤,减轻炎性反应.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作者:邢承忠;洪晶;顾绍峰;韩靖颐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比较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差异.方法 梯度离心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常规贴壁生长,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细胞CD44、CD29、CD34的变化.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纤维状、克隆样生长;免疫组化表明CD29、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流式细胞的结果表明90.26%的细胞表达CD29,89.76%的细胞表达CD44,仅有5.15%的细胞表达CD34.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部分表达与人相同,可用于相关的基础研究.

  • IL-6对人冠脉平滑肌细胞中PAPP-A、MMP-3、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知新;夏爱祥;张清华;刘勇谋;房宁宁;韩敏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对人冠脉平滑肌细胞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10 μg/L的IL-6刺激人冠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0,2,4,8,24,36 h后收集细胞.应用不同浓度IL-6(0,5,10,50 μg/L)刺激人冠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6 h后收集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PAPP-A,MMP-3,TIMP-1基因表达量.结果 在IL-6刺激下,PAPP-A、MMP-3表达量在2 h时就开始发生上调,8 h左右达高峰,而后开始下降;在不同浓度IL-6刺激下,PAPP-A,MMP-3表达量随着细胞因子浓度加大呈上升趋势.TIMP-1在IL-6刺激下,表达量在2 h时就开始发生下调,4 h左右达低,而后开始上升;在不同浓度的IL-6刺激下,TIMP-1表达量随着细胞因子浓度加大呈下降趋势.结论炎性因子IL-6对冠脉平滑肌细胞中斑块稳定相关标记物PAPP-A、MMP-3、TIMP-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之一.

  • 温度对PGC-1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阎德民;王伟;王波;李庆志

    目的 探讨温度对PGC-1表达的影响,旨在明确PGC-1的表达对心肌的影响,找出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选用30只Wistar大鼠雌雄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1组)、对照组(2组)、低温组,冰冻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染色密度.电镜的超微结构检查后观察线粒体改变.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正常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正常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及对照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低温组中随温度的降低线粒体的数目有所增加.结论低温可以使PGC-1的表达增强,从而使线粒体增殖并加强线粒体的氧化供能作用;在低温下,心肌的线粒体会有所增殖,为心肌的运动提供更多的能量.加速心肌的代谢.

  • 氟罗沙星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作者:孟胜男;杜娃;魏敏杰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氟罗沙星测定含量的HPLC法,评价氟罗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200 mg氟罗沙星供试胶囊或参比胶囊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采用HPLC法测定氟罗沙星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氟罗沙星供试胶囊与参比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μg·h/ml)分别为32.99±4.85和29.84±3.08;Cmax(μg/ml)为2.938±0.530和2.897±0.545;Tmax(h)为1.09±0.31和1.10±0.43;T1/22(h)为15.19±2.62和14.48±2.07.以参比制剂为标准,受试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0.7±13.4)%,受试制剂与参比制荆相比,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Eph/ephrin A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岩峰;吕刚;赵宇;许卫兵;王洪林;于德水;董宝铁

    目的 探讨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Eph/ephrin A3通路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神经干细胞提取自新生大鼠的海马区,经分离培养及鉴定,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受体A3(Eph A3)及其配体ephrin A3的表达情况.结果 Eph A3表达于神经干细胞的胞质,随着神经干细胞的分化,Eph A3在胞质中的表达稍有减弱;ephrin A3逐渐在分化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出现并且表达增强.结论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期存在Eph/ephrin A3通路的表达,二者的跨膜信号传导在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 重组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21在大鼠内毒素血症中保护机制的探讨

    作者:吴丽娜;刘勇

    目的 探讨重组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21(rBPI 21)在大鼠内毒素血症中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给内毒素血症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rBPI 21,动态观察rBPI 21不同剂量组大鼠血液中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rBPI21治疗1组(rBPI 21剂量为0.625 mg/kg)大鼠,6,12 h血浆LPS含量明显低于内毒素组大鼠相同时间点LPS含量(P<0.01),血清TNF-α含量各检测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内毒素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的含量(P<0.01).与内毒素组大鼠相比,rBPI 21治疗2、3、4组(rBPI 21剂量分别为1025,2.5,5.0 mg/ks)大鼠各检测时间点血浆LPS、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rBPI 21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体内LPs的聚合和清除,降低LPS活性,减少TNF-α等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

  • COX-2与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敏;滕月娥;刘云鹏;侯科佐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1999-2006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117例乳腺癌蜡块以随机分配的原则组成组织芯片,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且对二者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 COX-2阳性表达55.6%,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r=0.238、P=0.01)、淋巴结转移(r=0.326、P<0.01)、表皮生长因子2(HER-2)(r=0.218、P=0.025)呈正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r=-0.205、P=0.026)状态呈负相关.VEGF同样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为66.7%,且与COX-2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具有正相关(r=0.608、P<0.01).COX-2和VEGF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 COX-2、VEGF在乳腺癌中均有高表达,且均与乳腺癌预后有关,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3种常用扩血管药物对预防桡动脉痉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祝岩;李新民;朱洪玉;谷天祥;尹宗涛;顾艳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NTG)、维拉帕米(VP)和罂粟碱(PA)3种药物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方法 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桡动脉标本,采用组织浴槽方法,分别比较3种药物成分对离体痉挛桡动脉的治疗作用和经过药物预处理后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结果 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VP、NTG和PA溶液均可以在11 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初的3 min内,NTG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NTG>VP>PA.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试验中,VP与NTG和PA 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冷藏24 h后,VP仍能预防血管痉挛(P<0.05),而NTG和PA组几乎没有作用,后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3种药物终都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的痉挛,应用NTG缓解治疗已经痉挛的桡动脉效果比较明显;应用VP对桡动脉进行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桡动脉的痉挛.

  • 骨肉瘤中survivin、Caspase-8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玉峰;王岩峰;邴佩旭;祝勇

    目的 探讨survivin mRNA、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骨肉瘤及正常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77.5%的骨肉瘤组织survivin mRNA呈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和85%(P<0.05);在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aspase-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survivin mRNA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survivin mRNA阴性组(P<0.05);caspase-8蛋白阳性的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aspase-8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 survivin、Caspase-8均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变化,survivin是通过抑制Caspase-8的活性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

  • Beyond冷光增白术的临床与护理配合

    作者:杨军

    应用美国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对108例生理性、内外源着色牙患者进行门诊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治疗护理和仪器设备准备;术中椅旁规范的操作配合;术后有关健康指导.

  •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

    作者:苏兰若;罗世香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将4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调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6个月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可以起到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作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曲晓静

    72例急性肾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病人按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透析间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适当控制医疗费用.

  • 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在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伟;关鹏;郭军巧;周宝森

    目的 对GM(1,1)模型和ARIMA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和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2002年3个地区的HFRS发病率进行预测,比较2个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 针对辽宁省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13.5143%、25.0814%;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61、0.6997.针对丹东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9.7329%、20.6275%;R2分别为0.8112、0.7628.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5.1421%、18.0584%;R2分别为0.8757、0.7889.结论 GM(1,1)模型对于小样本以及隐含指数函数变化趋势的资料具有明显的预测优势,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HFRS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伏马菌素B1

    作者:宫慧芝;计融;李岩溪;谢妮;杨军

    目的 建立伏马菌素B1(FB1)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了解辽宁地区玉米产品中FB1的污染状况.方法 利用强离子交换固相提取柱(SPE柱)净化样品提取液,选用C18反相柱,以甲醇:NaH2PO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 1 μg/ml、5 μg/ml、10 μg/ml 3个加标浓度的回收率在71.77%~102.6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84.72%,总变异系数为12.17%.检测78份玉米样品,阳性率为32.05%,阳性样品中FB1平均含量为(0.74±0.05)μg/g.结论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FB1的方法;本实验检测结果提示辽宁地区玉米样品的FB1污染率较低.

  • 辽宁省阜新农村成人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研究

    作者:丁海龙;张大义;孙兆青;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目的 利用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及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价辽宁省阜新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开展预防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阜新8个乡镇≥35岁46 925名农村常驻(≥5年)成年人进行高血压横断面调查.结果 阜新农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腰围、周油腻食物摄入天数、日饮酒量及日食盐量.其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54.6%、18.2%、11.2%、5.2%、12.5%、2.2%、2.3%和11.5%,8个因素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91.1%.结论利用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和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评价及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方面有较高的价值.应对高危人群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干预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其患病率.

  • 辽宁省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发病特征的研究

    作者:黄德生;单连峰;曲波;关鹏;周宝森

    目的 探索辽宁省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季节性和趋势性发病特征.方法 该地区1981-1993年甲型肝炎发病率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和余弦函数模型分析甲型肝炎季节性发病规律,利用Daniel检验分析年发病趋势特征.结果 该地区甲型肝炎发病高峰时点为10月中旬,圆形分布构成比法确定的高峰时区为7月25日至12月29日,余弦函数确定的高峰时区为9月11日至11月18日.含第一谐量的余弦方程决定系数R2为0.6234;含第二谐量的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121,平稳性Daniel检验为0.3132(P>0.05).结论该地区自然条件下发病率无逐年上升或下降的明显趋势,秋季为该地区甲型肝炎的高发时期,但是也不能忽视春季的发病.含有第二谐量的余弦方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具有两个高峰的周期性数据.

  • 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荣小芳;吴琳;杨晓东;郑韵哲;马红梅

    目的 建立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3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在双侧下颌骨体部分别制造13 mm×6 mm的矩形全层临界骨缺损,左侧植入实验材料泡沫状碳化硅(SiC),右侧植入羟基磷灰石(HA)作自身对照,予以适当的术后护理,待取材观察.结果 1只动物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因拒食术后1个月死亡,另有2只因术前分别有感冒和腹泻症状,分别于术后1 d和2 d死亡.其余26只动物在术后4,8,12,24周均能正常进食,创口未见感染征象,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本实验运用的建立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 翼颌间隙巨大滑膜肉瘤1例报告

    作者:赵志国;刘汉君;张力平

    回顾分析1例口腔颌面部翼颌间隙巨大滑膜肉瘤的诊治经验,探讨口腔颌面部翼颌间隙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翼颌间隙 滑膜肉瘤
  • Survivin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的相关性

    作者:王智明;管新明;孙明;刘芳;赵志国;魏巍;张力平

    目的 探讨舌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和45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舌鳞癌与正常舌黏膜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和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Survivin的高表达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舌鳞癌与正常舌黏膜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舌鳞癌TNM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urvivin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333,P=0.025).结论 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舌鳞癌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在舌鳞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