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중국의과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4646
  • 国内刊号: 21-12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75
  • 曾用名: 良师益友;医学研究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赵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颈廓清手术标本病理处理方法

    作者:关超;谢成耀;于靖寰

    为了更好的了解颈淋巴结病理转移状况,我们采用蓖麻油透明的方法,成功地从400多侧颈廓清标本中将大小不等的淋巴结挑捡出来,此方法解决了临床上从新鲜颈廓清标本中取出小淋巴结的困难.同时采用连续切片的方法,也大大降低了转移淋巴结的漏诊率.

  • 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载脂蛋白E、B基因多态性关系探讨

    作者:郭阳;郑东明;郭津津;潘丽丽;李强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和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 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PCR 技术检测了100名健康中青年人和36例中青年ACI病人的ApoE和ApoB基因多态性及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含量.结果: (1)ACI组ε 3/4型频率为36.1%,ε 2/4型频率为27.7%,对照组为12%、7%,差异显著(P均<0.05) ;ε 4等位基因频率为0.32,明显高于对照组.(2)ACI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ε 4等位基因与血清TG、TC、HDL-C、Lp(a) 含量显著相关,发病风险率(relative risk,RR)依次为8.23,4.85,29.9,4.39(P<0.01~0.001) .(3)ApoB基因XbaⅠ X+X- 型频率ACI组为14.7%,高于对照组(P<0.05);X+X-亚组的ApoAⅠ明显低于X-X-亚组(P<0.025).(4)ACI病人中ε 4等位基因与X-X-基因并存时ACI的RR为2.85 (P>0.05).结论:ApoE等位基因ε 4是中青年ACI的一种遗传易感性因子;ApoB XbaⅠ X+X- 可能是另一种遗传标记;ε 4与X-X-并存时与中青年ACI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 垂直应力影响骨盆环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磊;赵玉岩;范广宇;高鹏飞

    目的:应用三维光弹力学实验,研究垂直应力对骨盆环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光敏材料E-51环氧树脂制作人体骨盆三维光弹模型共8具(16个髋关节).骨盆模型加载垂直作用力,模型应力冻结,测量和分析骨盆环的应力分布及应力改变.结果:双腿站立及垂直应力作用下,等色线条纹集中在骶髂关节和髋臼附近,垂直应力主要通过骶髂关节、髂骨弓状线处、髋臼穹顶及骶骨传导;随着垂直应力的增加,骶髂关节、髂骨弓状线处、髋臼穹顶及骶骨等部位的应力明显增大( P< 0.05 );耻骨上支的应力也增大 (P> 0.05 ) .结论:垂直应力作用下,骨盆环的应力分布复杂,骨折易发生在骶髂关节、髂骨、髋臼穹顶及骶骨等部位;耻骨上支传导部分垂直应力;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时应复位及内固定上述损伤部位.

  •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病人预后因素的评估

    作者:郭然;白小涓;于亚媛;徐健;齐国先;姜欣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特征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5"K]入选150例因急性缺血性胸痛而住院的患者,对其基本特征及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7 d、6个月的病死率及重大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登记及电话随访,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5"K] (1)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0.9±9.8)岁, 其中男患占55.2%; 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34人,占89.3%,非Q波心肌梗死者15人,占10.0% ;(2)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者68人,其中接受PTCA治疗者35人;住院期间,发生心肌梗死11例(占7.3%),出现心衰8例(5.3%),死亡5例(3.3%);(3)与7 d病死率独立相关的预后因素依次为心肌梗死病史、住院期间出现再梗塞;(4)与6个月病死率独立相关的预后因素依次为载脂蛋白B>1.10g/L、年龄>65岁、心肌梗死病史及再梗塞病史.结论:[5"K]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其基本特征及预后因素的评估, 早期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预后.

  • 高龄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艳玲;陈佰义;王昆;阎雪;侯显明;于润江

    目的: 了解高龄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分析1997-1999年3年间呼吸内科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特别是高龄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 (1)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属和包括洋葱假单胞菌在内的其它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卡他莫拉菌感染呈增加趋势,高达11.6%.(2)在≥60岁病人组,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60岁组.(3)伊米配能对4种优势细菌均有较强杀菌活性;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明显增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达40%;而头孢派酮/舒巴坦复合制剂有较好杀菌活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丁胺卡那霉素仍保持一定的杀菌活性;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结论: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高龄者)治疗中,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舒帆;阎晓冬;杨娉婷;石晓彤;郭韵;赵丽娟

    为了减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我们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疗效.选择具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一或两系、三系减少并存SLE患者45例,分3组,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000 mg/d、500 mg/d、120 mg/d连续3 d冲击治疗.结果3种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临床疗效无差别(P>0.05),以冲击后第10天疗效显著.甲基强地松龙大剂量与中小剂量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疗效相同.

  •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因素分析

    作者:王玉;丁宝坤;刘盈

    采用回顾法对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存在的精神因素做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10余种精神因素有关,其高发年龄为 16~35岁;此时如遇相关的精神因素则发病机率较高.

  •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赵晶;李光

    收集我院食管癌放疗患者238例,其中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40例.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病变部位有关;转移率与病变长度无关;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外侵有关.放射治疗可使肿瘤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

  • 沈阳市城市人口咳嗽喘息症状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孔灵菲;王鲁宁;王琳;康健;侯显明;于润江

    目的:调查沈阳市城市人口咳嗽、喘息症状的发生率. 方法: 1998年12月至1999年6月经随机抽样以沈阳市某工业区和某文化区各一个街道的常住人口24 176人(男11 955人,女12 221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咳嗽、喘息症状的问卷调查,对可疑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有咳嗽、喘息症状者904例,占总调查人口数的 3.74%,工业区(4.54%)明显高于文化区(2.83%),P<0.01.结论:本研究基本反映了沈阳市城市人口咳嗽、喘息症状的发生情况,工业区发生率高可能与该区吸烟人口多和环境污染有关.

    关键词: 咳嗽 喘息 抽样调查
  • 186铼标记单克隆抗体在荷人肺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作者:鲁继斌;戴兵;鞠培新;刘民培;刘中林

    目的:建立186铼(186 Re)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研究标记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氯化亚硒(SnCl2)还原的186Re与经抗坏血酸还原的McAb(Sc3A)直接标记制备成186Re-Sc3A示踪剂,并在荷人肺腺癌裸鼠体内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和生物学分布研究.结果:此方法标记率>96%,与250倍摩尔浓度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和人血清白蛋白在37℃下共育24 h,未见186Re-Sc3A明显解离.用过量肿瘤细胞抗原结合法测定,标记物的抗体活性>90%.经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示踪剂后24~48 h均可获得肿瘤部位的清晰显像,以48 h为佳,生物学分布在48 h时示踪剂在肿瘤内呈特异性浓聚.结论:186Re-Sc3A示踪剂使临床肿瘤的放射免疫诊断和放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

  • 乙肝病毒相关肾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α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宁;冯江敏;王力宁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α(IFN-α)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5"K]通过ELISA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FN-α浓度,并用地依红及免疫组化ABC 法检测肾组织HBsAg.结果: [5"K] HBV-GN患者血清IFN-α浓度明显低于慢性HBV感染无肾损害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在HBV-GN组中,当IFN-α<70 pg/ml时,IFN-α浓度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424, P<0.05); 当IFN-α≥70 pg/ml时,IFN-α浓度与24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0.293, P<0.05).结论:[5"K]IFN-α浓度降低HBV就可能引起肾损伤,所以HBV-GN患者有应用IFN-α治疗的必要.

  • 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葛春林;郭克建;宋茂民;许元鸿;王晓松;郭仁宣;田雨霖;何三光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0),对两组之间胰腺囊肿、胰腺脓肿、胰瘘、肠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及住院天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长抑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生长抑素使用的早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也有重要的影响.结论: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 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病人镇静作用的比较

    作者:李明川;金玄玉;白涛;王俊科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重症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费用等方面的不同.方法:将46例重症创伤需机械通气的ICU病人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23)和异丙酚组(n=23),分别应用注射泵持续静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镇静.以Ramsay评分≥2~<5为理想镇静的指标.分别观察两药起效和恢复时间、镇静满意度、给药速度、费用等.结果: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和恢复时间大于异丙酚,但镇静满意度较高,且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咪达唑仑镇静可控性小于异丙酚,但镇静效果较好,费用较低.

  • 3种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临床评价

    作者:孙继梅;周秀珍;张智洁;刘勇

    应用双纸片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法、浓度剃度法,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纸片扩散确证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临床常规测定.

  • 胆汁中IL-6水平变化对判断术后肝功能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贵金;杜怀林;戴显伟;王舒

    目的: 检测胆管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胆汁中IL-6水平(浓度)来预测肝功能. 方法: 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23名无肝硬化胆管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前后胆汁和血清中IL-6浓度. 结果: 因胆管癌而行肝切除的患者术后早期,无肝功能衰竭的患者(n=16)胆汁中IL-6水平升高比有肝功衰竭的患者明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中IL-6水平变化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胆管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胆汁中IL-6浓度可作为术后早期判断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军;赵宏铮;杨春明;孔垂泽

    为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报导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4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 14.6%.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尿儿茶酚胺、香草基扁桃酸可作为定性诊断依据,定位诊断首选B超.本组均行手术,手术死亡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复发率和恶性倾向大,需长期密切随访.

  • 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的联合检测

    作者:王倩;郭毅;贾桂英;阎佩珩

    采用营养琼脂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 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调查本地区性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情况.1500 例泌尿生殖道检体中,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13 %、 26.73 %、7.53 %;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6.93 %.

  • 阿米洛利同系物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影响

    作者:朱万琴;柳松

    目的: 阿米洛利同系物 (ethylisopropyl-amiloride,EIPA)和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心肌细胞保护效果的关系.方法: [5"K]取心电图正常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 EIPA组(缺血前给EIPA)和IPC组(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 ,重复3次).然后3组均持续阻断冠状动脉30 min,再灌注120 min .观察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5"K] IS在EIPA组和IPC组与I/R组比减少,分别减少51.82%和54.19%.EIPA组和IPC组CK-MB 显著低于I/R组(P<0.01),而EIPA组和IPC组之间无差异.在缺血前给予EIPA和缺血预处理,可使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1).结论:[5"K]缺血前给予EIPA对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缺血预处理具有类似效果.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22例

    作者:孙英贤;赵卫华;陈惠斌;孙艳萍;齐国先;曾定尹;庞雪峰;李敏;白洁;于亚媛;彭永文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2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348例,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165例,室性心动过速39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心房扑动28例,Mahaim综合征4例,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20例.总成功率为95.0%,并发症0.6%.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有关大肠癌CT扫描的前处置问题

    作者:田莉;汪红;郭敏;刘小倩

    通过分析影响大肠CT检查的各项前处置因素,认为大肠癌CT扫描前的肠道清洁以口服蕃泻叶法较其它方法优越;扫描前5~7 min肌肉注射低张药可获得更佳的检查效果.利用空气灌肠能较好地显示病灶的形态特征;加强与医生技师的相互配合,有利于获得更为满意的检查结果.

  • 一氧化氮代谢对缺血缺氧脑组织丙二醛的影响

    作者:孟凌新;张丽红;崔健君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代谢对缺血缺氧脑影响的机制.方法:在鼠缺血缺氧之前应用NO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inine, L-Arg)和NO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itro-arginine methylester, L-NAME),分别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缺血缺氧后及给药后的NO和丙二醛(malodialdehyde, MDA)的水平.结果:给L-NAME组与缺血缺氧组比较,脑组织MDA水平增加,脑水肿明显;而给L-Arg组的结果相反.结论:NO代谢对缺血缺氧脑有影响作用, L-Arg对缺血缺氧脑有保护作用.

  •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

    作者:赵宪林;方秀斌;李东培

    目的: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方法:2-VO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对30只Wistar大鼠进行处理,通过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其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功能,判断实验组模型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的认知能力,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痴呆率为83%,轻度痴呆占40%,中度痴呆占56%和重度痴呆占4%.结论:2-VO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具有制作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痴呆症状稳定等优点,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 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兔膝关节软骨下骨移植后软骨的影响

    作者:李建军;吕刚;金成壁;韩壮;黄东辉;李栋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移植后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软骨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74只.其中10只分为I、II两组,每组5只,分别建立保留不同软骨下骨厚度的膝关节软骨下大块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术后1周测量软骨下骨残留厚度.另64只建立动物模型后,采用立柱式自体髂骨移植.按保留软骨下骨厚度及术后是否固定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采用I组模型,C、D采用II组模型,A、C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60°位固定, 4周解除固定,B、D组未固定.于术后12周取材,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对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I组平均残留软骨下骨的厚度为1.42 mm,1周时软骨下骨未发生坏死.II组软骨下骨平均残留厚度为0.86 mm,1周时全部软骨下骨发生坏死.A、 B组12周时软骨面无1例塌陷,A组6.25%的软骨发生退变,B组12.5%的软骨发生退变.C、D组 12周时仅1例关节软骨面塌陷,C组18.7%的软骨发生退变.D组43.7%的软骨发生退变.经χ2 检验,B组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软骨下骨移植时过多刮除软骨下骨将引起软骨下骨缺血坏死,增加软骨退变的发生率.术后固定对关节软骨退变无显著性影响.

  • 党参对兔胃十二指肠粘膜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作者:陈少夫;贺丽;周卓;李岩;李宇权

    目的:观察党参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组织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以探索党参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灌喂党参煎剂或蒸馏水,每日一次,一个月后用放免法检测胃窦及十二指肠粘膜组织中的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浓度.结果:灌喂党参煎剂后胃窦及十二指肠粘膜组织中胃泌素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灌喂党参煎剂后胃窦及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生长抑素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党参能增加兔的胃及十二指肠粘膜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提示党参有益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与大肠非癌患者血清中LEA及CEA的表达

    作者:胡凤英;宋今丹

    目的:探讨细胞外大抗原(large external antigen, LEA)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在大肠癌、大肠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将单克隆抗体ND-1和抗CEA抗体分别对不同分化的大肠癌与大肠非癌患者血清进行LEA和CEA的检测. 结果:LEA的阳性率在高、中分化大肠癌为91%和84%,与低分化大肠癌的1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肠腺瘤的63%与炎性息肉的7%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EA的阳性率在大肠腺瘤与炎性息肉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分化癌的72%与低分化癌的26%之间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EA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肿瘤相关抗原,可作为高、中分化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

  • 扩髓及髓腔内固定引发肺脂肪栓塞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兴为;王青;稻叶英夫;付勤;吉士俊

    目的: 探讨临床股骨骨折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髓腔内固定导致的肺脂肪栓塞的病理变化.方法: 精选雄性SPF 大鼠14 只,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7只.对照组除扩髓髓腔内固定外,皆同实验组.分别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血像.实验后取大鼠左肺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查,大鼠右肺采用肺灌注后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计数骨碎片及骨髓脂肪组织栓塞的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数、白细胞栓子形成的肺内血管数、伴有血管周围水肿("水肿袖")的血管数、肺泡水肿、肺泡扩张破坏面积,由此计算出肺损伤分数.结果: (1)动脉血气显示两组动物在扩髓髓腔内固定后即150 min 时,Po2差异显著(P<0.05);(2) MPO差异显著(P<0.05).(3)肺损伤分数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扩髓髓腔内固定导致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骨碎片及骨髓脂肪组织的机械栓塞,以及肺内血管白细胞栓子形成,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等炎性改变,并由此引起肺损伤.

  • FHIT基因与脊索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德勇;刘庆阳;韩壮;吕刚;富伟能;张维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在脊索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FHIT基因内3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18例脊索瘤进行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orozygosity, 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I).结果: 在18例脊索瘤标本中,LOH的总发生率为44.4%,其中在D3S 1300,D3S 4130和D3S 1234的LOH发生率为37.5%、26.7%、23.1%.MI总发生率为33.3%,3个位点的MI发生率分别为25%、13.3%、15.4%.微卫星多态分析表明,FHIT基因在脊索瘤中既存在杂合性丢失,又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 结论: FHIT基因参与了脊索瘤的发生,可能是脊索瘤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 联合印模法在核桩取模时的应用

    作者:战德松;贾兴亚;刘睿

    通过使用寒天印模材料及藻酸盐印模材料联合法制取的根管内印模与红色打样膏及藻酸盐印模材的联合法制取的根管内印模相比较,采用肉眼及扫描电镜观测,证实前者制取的印模更加准确而且操作方便.

  • 铸造桩冠连带颊面管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田立坤;鲁永新

    龋坏的磨牙治疗后,做桩冠修复,同时将颊面管铸出,此方法同时解决了牙体缺损和矫治器固定的问题,临床观察,正畸疗效很好.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重度牙周炎牙龈组织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莉娜;潘亚萍

    使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5例重度成人牙周炎牙龈组织和5例健康牙龈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正常牙龈组织中口腔内侧,龈沟内侧上皮内基底层可见EGFR表达,而其他部位包括结合上皮EGFR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而15例重度成人牙周炎牙龈上皮的基底层包括结合上皮的基底层及上皮全层EGFR高水平表达.提示EGFR参与牙周炎致病过程,在维持结合上皮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p16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作者:钟鸣;王洁;王兆元;蒋立柱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AB)星网状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特点,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AB,其中原发17例,复发16例,恶变7例.此外用口腔粘膜鳞癌4例,淋巴结转移癌2例,基底细胞癌7例作对照观察.结果:40例AB的p16蛋白的缺失率为52.5%,其中,原发AB 29.4%,复发AB 62.5%,恶变AB 85.7%.3组间P<0.05.p16蛋白多在已发生角化的上皮样细胞当中有弱表达,但在星网状层中原始胚胎样细胞多表达为阴性.结论:AB的发生与p16蛋白的缺失有关.随着复发与恶变的变化,p16蛋白缺失率增加(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 铅致幼鼠脑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逯晓波;李北利;欧阳煜宏;汤艳清;靳翠红;刘秋芳;金亚平;蔡原

    目的:探讨铅致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及用维生素E(Vitamin E,VE)干预所致幼鼠模型,测定出生后第7,21 d幼鼠脑的脂质过氧化产物(lipid peroxidative product ,LPO)水平,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结果:无论出生后7 d还是21 d,中、高剂量染铅组幼鼠脑组织LPO 水平升高、SOD活力下降 (P<0.05,P<0.01);出生后7 d幼鼠高剂量染铅组GSH含量下降(P<0.05);出生后21 d中剂量染铅组CAT活力下降(P<0.05);且VE拮抗了这种脂质过氧化作用(P<0.05).结论:铅可能通过增强脑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致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损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