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

中国防痨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 중국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防痨协会
  • 影响因子: 2.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621
  • 国内刊号: 11-2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zgflzz.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3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撷秀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疗效分析

    作者:兰汀隆;董伟杰;范俊;唐恺;李元;严广璇;秦世炳;许绍发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和脓胸的病程时间分为2个组.A组:27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前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短于4周者.B组:12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大于4周,则待胸膜纤维板较厚,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者.39例患者均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后侧入路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式1);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2);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3);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4);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5);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术式6);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7).结果 A组27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1~4周施行,平均(2±1.7)周;B组12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8~12周施行,平均(9±1.4)周.5例选择术式1,11例选择术式2,9例选择术式3,5例选择术式4,3例选择术式5,2例选择术式6,4例选择术式7.所有患者均无死亡及发生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并发症.术后胸腔管引流时间6~33 d,平均(15±10.9)d.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5例,一期愈合率(89.7%);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内愈合,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后行清创后愈合.5例术前并发脊髓损伤,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呈骨性融合者28例,骨性融合率达71.8%(28/39);术后1年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骨性融合者35例,骨性融合率达89.7%(35/39).术后随访2~3年,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结核病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受累及的胸腔均已粘连闭合,未见胸腔积液或脓胸.结论 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患者的治疗需同时兼顾胸椎结核和胸腔积液或脓胸,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 体外诱导获取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胡明豪;王彬;付雷;徐建;陆宇

    目的 利用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获得对利奈唑胺(linezolid,Lzd)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菌株,考察其耐药稳定性及用于筛选新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方法 将MTB标准株H37Rv(ATCC27294)在Lzd浓度2倍递增的含药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传代培养,逐步诱导菌株对Lzd耐药,运用微孔板阿尔玛蓝(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法测定部分抗结核药物对体外诱导Lzd耐药株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体外诱导获得的Lzd耐药株测序鉴定γplC基因的突变情况.将诱导Lzd耐药菌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培养10代以观察耐药稳定性变化,包括MIC变化和rpl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MTB标准株诱导后得到7株单克隆MTB菌株,其对Lzd的MIC值范围是5.99~18.28 μg/ml,为诱导前(0.25μg/ml)8倍以上,成功获得Lzd耐药株,且对Sutezolid(PNU-100480)同时发生交叉耐药,7株菌株均检测到rplC基因中T460C的突变.体外诱导Lzd耐药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代,MIC值有所下降(范围为4.71~7.47μg/ml),但均稳定在诱导前8倍以上.结论 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可以获得对2种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药物均耐药的MTB耐药菌株;rplC基因突变与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相关;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稳定性较强,较难复敏.

  • 多层螺旋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细节征象的研究

    作者:梁瑞云;俞新华;刘文;方伟军;黎惠如

    目的 研究分析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细节征象,提高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确诊的52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共272个淋巴结结核病灶)的MSCT细节表现,并与广州市胸科医院同时期确诊的52例成人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50个淋巴结转移癌病灶)的MSCT细节表现进行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MSCT平扫及增强薄层扫描细节特点的对比,分析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MSCT特征.结果 (1)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发生部位排在前三位的区域依次是4R区、2R区、7区,分别为96个(35.3%,96/272)、69个(25.4%,69/272)、47个(17.3%,47/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9个(23.6%,59/250)、21个(8.4%,21/250)、18个(7.2%,1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3、26.28、11.00,P值分别为<0.01、<0.01、<0.01);(2)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的MSCT薄层扫描显示,钙化灶、融合及密度不均匀的淋巴结结核病灶分别为85个(31.2%,85/272)、158个(58.1%,158/272)、163个(59.9%,163/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个(2.8%,7/250)、123个(49.2%,123/250)、65个(26.0%,65/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63、4.14、60.95,P值分别为<0.01、0.042、<0.01);(3)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病灶的MSCT增强薄层扫描强化特点为薄壁环形强化、环形细小分隔样强化、多环重叠性强化,分别为104个(38.2%,104/272)、56个(20.6%,56/272)、47个(17.3%,47/2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个(25.2%,63/250)、25个(10.0%,25/250)、26个(10.4%,2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17、11.14、5.13,P值分别为<0.01、<0.01、0.024);(4)研究组纵隔淋巴结结核伴随征象为,42例(80.8%,42/52)并发肺结核,17例(32.7%,17/52)肺内有斑条状纤维增殖性病灶,15例(28.8%,15/52)肺内有斑点状钙化灶,22例(42.3%,22/52)出现胸腔积液,3例(5.8%,3/52)胸膜粘连钙化,5例(9.6%,5/52)并发胸膜结核瘤.结论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右上纵隔,病灶的钙化灶、融合及密度不均匀比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以薄壁环形强化、环形细小分隔样强化、多环重叠性强化为主要表现.

  • 后路长节段固定、前路病灶清除短节段融合在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明伟;杨素珉;周伟东;刘朝阳;徐凯;曹帅

    目的 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前路病灶清除短节段融合在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4例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了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短节段融合术治疗,重点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恢复情况、影像学等.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0.9)h;平均出血量(730±211)ml;固定节段4~10个椎体,平均7.5个椎体;9例融合2个间隙,15例融合1个间隙;12例后凸畸形者术后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10°~31°,平均25.8°)较术前(后凸Cobb角27°~50°,平均35.8°)均有所改善与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P<0.01).术后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分级(Frankel)均达到E级.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9.0±9.7)个月;术后6~12个月前路植骨均得到融合,无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复发.结论 多节段胸腰椎结核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治疗的创伤小,融合节段少,固定效果确切,内固定取出后可解放正常脊柱单位,恢复脊柱功能.

  • 215例胸椎结核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范基成;王成;金锋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15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98例;年龄8~74岁,平均(38.0±4.6)岁;病史2~37个月,平均(8.0±3.7)个月.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病灶清除术49例;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术104例,其中选择性地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27例;下胸椎结核患者因脓肿向腰大肌等处流注而行复合术式62例.结果 全组无一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15例患者中一次手术治愈者207例;复发者8例,经过再次手术治愈.行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病灶清除术49例,一次手术治愈46例;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术104例,其中选择性地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27例,一次手术治愈102例;下胸椎结核患者因脓肿向腰大肌等处流注而行复合术式62例,一次手术治愈59例.9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护理后治愈.4例出院后1~4个月间出现同侧切口附近脓肿,经过脓肿病灶清除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在胸椎结核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27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状况分析

    作者:邓国防;付亮;唐怡敏;郑俊峰;叶涛生;张培泽

    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治疗状况,探讨其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NTM肺病的27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药物使用、治疗效果和转归状况,将除外17例失访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45例纳入“治疗组”,将除外11例失访者的非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04例纳入“非治疗组”.结果 277例患者中,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41.5%(115/277),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58.5% (162/277),临床治愈仅15.4%(25/162).治疗组患者总的好转率为47.6%(69/145),失败率为52.4%(7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P=0.042);治疗组好转或稳定率[85.5%(124/145)]与非治疗组稳定者[77.9%(81/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43,P=0.119);治疗组疗程6~9个月的患者多[30.2% (49/162)];超过77.3%(214/277)的患者对INH、RFP、Sm、Cm和PAS呈初始耐药,耐药率均>80.0%;药物使用率依次为Clr(71.6%,116/162)>EMB(56.8%,92/162)>Mfx(29.6%,48/162)>Lfx(28.4%,46/162)>Pro(14.8%,24/162)>Am(13.6%,22/162)>Rfb(12.3%,20/162)>RFP(9.9%,16/162)>Cm(5.6%,9/162);与高的药物治疗好转率密切相关的依次为Am(86.4%,19/22)>Pto(79.2%,19/24)>Cm(77.8%,7/9)>Mfx(64.6%,31/48)>Lfx(58.7%,27/46)>RFP(56.3%,9/16)>Clr(54.3%,63/116)>EMB(52.2%,48/92)>Rfb(40.0%,8/20);53.1%(77/145)的患者以3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以4种药物联用者疗效佳(85.7%,24/28).结论 NTM肺病患者治疗难以遵循NTM肺病国内专家共识治疗原则,总体治疗尚不规范,治疗效果亦不明显.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附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占方彪;冯世龙;程军

    目的 分析下颈椎结核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下颈椎结核患者,其中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14例,累及3个椎体者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2周以上,术后继续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下颈椎局部后凸Cobb角、颈部视觉模拟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切口愈合情况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36±1.86)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植骨均完全融合,骨性融合时间2~4个月,平均(3.32±0.72)个月;患者末次随访下颈椎局部后凸Cobb角(4.86±1.78)°]、颈部视觉模拟评分[(1.59±1.05)分]、血红细胞沉降率[(7.1±2.6) mm/1 h]、C反应蛋白[(4.8±2.4) mg/L],较术前[分别为(23.09±4.34)°、(6.77±1.26)分、(42.6±11.5)mm/1 h、(45.2±9.4) mg/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69、16.20、14.69、20.60,P值均<0.01);22例患者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结核复发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窦道形成;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为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5例,至末次随访时恢复到D级2例(术前均为B级),E级20例.结论 结合口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通过前路病灶清除术,前方直接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涂阳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马艳;谢忠尧;尹韶华;杜建;谢仕恒;王红红;谭守勇;李向群;傅衍勇;马丽萍;张联英;刘飞鹰;胡代玉;张艳玲;刘宇红;李亮

    目的 探讨涂阳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省等8个地区共49个实施单位确诊的187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别为9.62及0.89,共发出调查问卷2142份,回收有效问卷1879份,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吸烟、饮酒及治疗类型信息,分析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879例患者中,单纯性肺结核患者1696例,占90.26%0(1696/1879),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者183例,占9.74%(183/1879).男性、45~64岁、65岁及以上、体质量指数<18.5及就职于企事业单位者在单纯肺结核组中分别占70.81%(1201/1696)、27.48%(466/1696)、10.55%(179/1696)、39.50%(670/1696)、5.90%(100/1696);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组中分别占82.51%(151/183)、61.75%(113/183)、16.94%(31/183)、21.86%(40/183)、8.74%(16/18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对比女性)、45~64岁(对比≤24岁者)、65岁及以上(对比≤24岁者)、BMI< 18.5(对比BMI为18.5~24.0者)及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对比农民及外来务工者)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56(1.01~2.41)、27.45(7.44~101.22)、18.23(7.21~94.47)、2.24(1.34~3.75)及2.91(1.49~5.67).结论 男性、中老年、体质量低及就职于企事业单位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更易并发糖尿病.

  • Xpert MTB/RIF技术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伟杰;秦世炳;兰汀隆;范俊;唐恺;李元;严广璇;王桂荣;黄海荣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技术”)快速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272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病灶标本,每份标本行涂片抗酸杆菌检查、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罗氏培养和Xpert技术检测;罗氏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行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测.以临床诊断参考标准(CRS)为金标准,评价涂片抗酸杆菌检查、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罗氏培养和Xpert技术检测骨关节结核病灶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DST为金标准,评价Xpert技术检测病灶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以CRS为金标准,涂片抗酸杆菌检查、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培养、罗氏培养和Xpert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23.90% (60/251)、47.81%(120/251)、25.50%(64/251)和78.09%(196/251);21例非骨关节结核患者标本中4种技术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DST为金标准,17例对利福平耐药的标本中,Xpert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全部阳性.结论 Xpert技术检测骨关节结核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并且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是否耐药,值得推荐用于临床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

  • 中国12个省241家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情况分析

    作者:张炜敏;耿梦杰;宋渝丹;王晓宁;赵飞;洪峰;成君;夏耘;何广学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措施落实情况,了解我国结核感染控制状况,为制定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4省,共12个省,并在其中选择241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研究现场;依据《中国结核病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设计了《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调查表》,对各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41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制定结核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建立结核病转诊机制的机构数分别占80.1%(193/241)和89.6%(216/241).仅有24.5%(59/241)的机构落实了感染控制工作经费,仅33.2%(80/241)的机构对其工作场所布局设计进行过感染控制评价.安排有咳嗽症状的排队候诊者到单独的候诊区候诊的机构仅占48.1%(116/241),仅29.9%(72/241)的机构采取相关措施缩短肺结核患者在机构内的停留时间.在212家设有结核门诊和99家设有结核病房的机构中,结核门诊和病房设有机械通风装置的机构数分别占43.9%(93/212)和40.4%(40/99).收集痰标本和结核门诊的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的比率分别为66.4%(160/241)和66.5%(141/212),能够对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定期进行适合性试验的机构数仅占13.7%(33/241).结论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控制措施落实力度不够,需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监控与评价、分区候诊就诊、通风消毒、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等工作.

  • 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费骏;胡金平;胡胜平;石仕元;王自立;赖震;胡德新

    目的 探讨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L1~2”)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5例L1~2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一期后-前路联合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组(改良组,28例)和传统肾切口组(传统组,2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脊柱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j±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以上.改良组在手术时间[(242.21±20.87) min]、手术切口长度[(9.41±1.12) cm]、住院时间[(15.42±2.50)d]、术后1d的VAS评分[(5.63±0.58)分]及术后15 d的VAS评分[(4.03±0.20)分]均优于传统组[(291.67±25.63) min、(23.32±3.21) cm、(18.78±4.51)d、(6.24±0.38)分,(4.42±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01;t=19.78,P=0.001;t=3.08,P=0.004;t=3.68,P=0.001;t=4.24,P=0.001).改良组和传统组手术前、后1年组内比较,在E级(良好)脊髓功能[42.9% (12/28)、96.4% (27/28)和48.1% (13/27)、100.0% (27/27);x2值分别为22.29、20.77,P值均<0.01]、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17.67±3.31)°、(6.29±2.03)°和(16.61±3.03)°、(7.22±2.24)°]、ESR(术前与术后2周)[(54.93±13.91) mm/1 h、(33.12±7.52) mm/1 h和(54.11±15.20) mm/1 h、(33.21±7.64) mm/1 h]、CRP(术前与术后2周)[(42.23±13.78) mg/L、(21.46±6.05) mg/L和(41.33±13.69) mg/L、(21.69±6.04) mg/L]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93、10.93、6.47、6.38、7.30、6.82,P值均<0.01).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一些指标的恢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病灶清除融合治疗L1~2椎体结核较传统肾切口,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改善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推荐应用.

  • 骨关节结核患者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作者:周雪艳;马皎洁;王倩;陈向军;张亚超;张磊;雷国华

    目的 了解骨关节结核患者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6年7-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关节结核患者(128例)与肺结核患者(156例)的基本信息.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和评分(总分高为7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结果 骨关节结核组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比率、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62.34±11.48)kg、22.41±3.84、(128.23±18.64) g/L、(24.11±8.64)%、(38.83±4.24) g/L]均高于肺结核组[分别为(58.07±12.28) kg、20.26±4.63、(123.29±20.44) g/L、(21.23±9.90)%、(35.35±6.10)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3.82、2.11、2.58、5.43,P值均<0.05).骨关节结核组发生营养风险者占36.7%(47/128),低于肺结核组的64.7%(10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3,P<0.01).18~40岁和41~60岁患者,骨关节结核组发生营养风险者的构成比[分别为25.6%(11/43)和30.9%(17/55)]均低于肺结核组[分别为59.3% (35/59)和58.8%(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6、8.78,P值均<0.01].结论 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优于肺结核患者,且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也好于肺结核患者.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良;唐伟;地里下提·阿不力孜;古甫丁;盛杰

    目的 比较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在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前提下,采取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所收治的113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585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3个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术(A组)155例;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经椎弓根固定术(B组)158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C组)27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通过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细胞沉降率变化、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从而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患者之间比较术后Cobb角[胸椎患者A组(19.3±3.3)°、B组(17.8±5.3)°、C组(15.6±4.4)°,F=0.894、P=0.422;腰椎患者A组(18.4±2.3)°、B组(19.5±2.6)°、C组(16.4±2.8)°,F=2.916、P=0.080]、VAS评分[胸椎A组(3.9±1.3)分、B组(3.8±1.2)分、C组(3.7±1.2)分,F=0.471、P=0.625;腰椎A组(3.7±1.2)分、B组(3.7±1.2)分、C组(3.6±1.2)分,F=0.312、P=0.732]、植骨融合时间[胸椎A组(9.7±2.9)月、B组(9.9±2.6)月、C组(9.5±3.1)月,F=0.417、P=0.659;腰椎A组(9.3±2.9)月、B组(9.7±3.2)月、C组(9.3±3.1)月,F=0.438、P=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前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9例、D级110例,至术后末次随访时为C级2例、D级17例,其余114例恢复至E级.结论 在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3种手术方式在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 106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元;董伟杰;兰汀隆;范俊;秦世炳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106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18~85岁,平均(52.7±16.5)岁.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情况、术后植骨融合率、术后腰骶角变化、术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short form-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以下简称“SF-36评分”]改善等情况,综合上述因素评价后路手术在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5~400 min,平均(211.8±63.1)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平均(420.0±56.1) ml.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11/106).术后3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为2.8%(3/106).术前VAS评分为3~8分,平均(6.2±1.6)分;术后VAS评分为0~5分,平均(1.8±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3,P=0.000).依据Moon植骨融合标准,99例植骨融合,7例未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3.4%(99/106);植骨融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2±1.6)个月.术前腰骶角为17°~30°,平均(21.1±4.2)°;末次随访时腰骶角为24°~35°,平均(28.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2).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ASIA) 12例术前为D级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改善至E级.末次随访时患者的SF-36评分结果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生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32.4±9.2)分,术后为(83.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P=0.000).术前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48.4±14.6)分,术后为(89.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P=0.000).结论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术式,术后复发率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改善,但应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结核病筛查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琳;李小谋;鲜小萍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西安市灞桥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9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村委会,对其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进行肺结核筛查.包括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影检查,对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或)X线摄影异常者进行痰涂片检查,终2053名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结核病筛查.结果显示,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15例,占5.60%;其中有咳嗽、咯痰者85例,占4.14%.经综合分析,诊断并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例,检出率为1.32%.由此可见,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口结核病筛查是提高肺结核患者检出率、探索特殊人群患者的发现方法、提高结核病综合防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 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蕾;赵微微;王春丽

    肺结核(PTB)和肺癌都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2种疾病并发的现象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笔者通过文献综述,总结PTB并发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检验诊断)、治疗、预后及患者性别对PTB并发肺癌的影响,并且对2种疾病并发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 胸腰椎结核手术内固定方法及节段的选择

    作者:王骞;施建党;王自立

    在目前临床上胸腰椎脊柱结核重建手术中,对于固定方法及固定节段的选择较为混乱,存在内固定及融合范围过长的局面.长节段固定、融合虽可获得坚强的固定,但牺牲了更多的脊柱运动功能.作者对胸腰椎结核手术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提出来一些看法,试图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 严格掌握脊柱结核手术指征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作者:兰汀隆;秦世炳

    结核病至今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骨关节结核是为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罕见[1].随着结核病治疗理念的进步,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脊柱结核的治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指征的确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简称“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而“轻化疗、重手术、过度手术、滥用内固定”等情况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仍然存在,故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规范治疗.

    关键词:
  • 科研之于临床医生的意义

    作者:秦世炳

    在时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在时代的浪尖上将时代精神贯穿于观察患者病情、诊断、药物治疗及手术的过程之中,值得我们去思考、改革、创新.笔者认为,在“双创”提出的时代背景中,所基于的现实的力量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从微信门诊预约挂号到各种新技术(如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在临床中的大规模应用,现代医生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之中,如果不创新思维,不掌握新的技术,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必然被时代淘汰.

    关键词:
  • 箱式图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黄飞;张慧

    箱式图(Boxplot)是通过描述数据的5个常用统计数值(中位数、大值、小值、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而展现数据分布的一种图形.其作为一种图形表示工具,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数据分布的状态,迅速地剔除异常值,并能够比较多组数据之间的分布.作为探索性分析工具的箱式图,能提高数据处理的严谨性、准确性及可靠性,应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及带状疱疹一例的护理特征

    作者:郭影;王琳

    2016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一科收治了1例18岁女性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及带状疱疹的患者,对该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了呼吸道保护性隔离措施,对容易发生感染的疱疹创面及静脉输液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管路加强了皮肤护理和局部保护.在使用抗结核、抗病毒、免疫抑制及糖皮质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时,做到按时按量给予;同时合理安排使用顺序,避免药物间及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影响,并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一旦出现及时处理.给予多种镇痛措施和降温退热护理,结合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病情进行饮食指导,针对患者年纪轻、病程长、病情重的特点,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康复指导.患者共住院25 d,病情好转而出院.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及带状疱疹的患者,病情复杂,治疗时间长,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感染发生而加重病情,多种药物同时治疗时,做好药物的管理及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处理发热、疼痛等疾病症状,同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我从叶家花园走来(纪念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成立80周年)

    作者:范黎萍;肖和平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回首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成立已是八十载,笔者愿与各位专家共同回忆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1937年4月1日,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第12次大会期间,成立了结核病学分会,委员有吴绍青等共计12位;该会的成立意味着结核病防治界增添了新的群众性学术组织,是结核病防治方面新的中坚力量.首任会长吴达表在委员会报告中即提出:以“促进肺痨问题之研究……联络一般合乎科学精神以研究肺结核者以及一般热心抗痨工作者,彼此交换意见,共同努力”为学会的工作宗旨,“以翼早日根除吾国之肺痨”.这一宗旨,朴实无华、大道至简.

    关键词:
中国防痨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