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뇌혈관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9131/R
  • 国内刊号: 王峰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nxgbzz.yiigle.com
  • 曾用名: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病例一例

    作者:陶钧;李克;刘永晟;王峰

    患者,女,48岁,因“间断头晕7个月余,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7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桡动脉及肱动脉搏动减弱,自述左上肢血压110/70 mmHg,右上肢血压144/90 mmHg (1mmHg=0.133kPa)。于外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同期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释放Express LD 8/17mm球扩式支架一枚。术后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改善,双上肢收缩压差值降至15 mmHg,头晕症状缓解。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上肢动脉搏动减弱及头晕症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管腔狭窄率大于70%。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血压控制在140-160/80-90 mmHg之间;高血脂病史8年;支架植入术后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100 mg/d,氢氯吡格雷片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患者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 mmHg(左上肢),150/90 mmHg(右上肢),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较右侧弱。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查体对称,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尚稳准,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风湿、免疫、补体、血沉、C-反应蛋白亦正常,仅高密度脂蛋白值略低:0.78 mmol/L(正常为>1.04 mmol/L)。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 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人群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作者:岳光兴

    目的:探讨使用脑血管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同性别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使用脑血管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8例(64.00%),女性72例(36.00%),年龄≥60岁患者117例(58.50%),<60岁患者83例(41.50%),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较大,其中50~59岁,60~69岁两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药物可导致不良反应较多,且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具有较大关系。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脑血流量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严晓铭;牛牧;柯开富

    目的:应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脑血流量的改变。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24例。所有患者于发病第3天、14天进行MRI检查,应用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测定并计算血肿周围1 cm区域、血肿周围损伤区域和血肿远隔区域的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结果发病第3天、14天时,血肿周围1 cm区域、血肿周围损伤区域的rCBF均显著低于血肿远隔区域。与发病第3天相比,发病第14天时血肿周围1 cm区域、血肿周围损伤区域的rCBF均显著下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的低灌注,亚急性期比急性期更严重。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能清晰显示血肿周围组织的脑血流量改变,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措施

    作者:周洁璐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及躯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出现静脉血栓,1例出现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有3例出现静脉血栓,2例出现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病情,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永生;申明峰;郭士琨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保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HICH )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 HICH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药物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48.57%),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提高 HICH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采用3D-FIESTA+c影像分析脑神经及其病变

    作者:宁殿秀;苗延巍;徐斌;孙美玉;唐乐梅;吴春明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3D-FIESTA+c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脑神经及其病变的价值。方法采用3D-FIESTA+c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临床疑是因血管等原因压迫相应脑神经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由2名神经放射学医师根据20名健康志愿者480支脑神经显示的清晰程度分为清晰、较清晰、不清晰3个等级,清晰和较清晰定义为显示,不清晰定义为未显示;临床病例中,脑神经与血管关系分为无接触、接触、压迫。结果12对脑神经显示率分别为:嗅神经84.3%,视神经100%,动眼神经100%,滑车神经43.8%,三叉神经100%,外展神经100%,面神经100%,前庭蜗神经100%,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复合体100%,舌下神经47.1%。20例脑神经症状患者,16例确诊为脑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或压迫,且均被临床治疗证实。结论高分辨3D-FIESTA+c成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显示脑神经及其病变,能准确定位血管走向及其与脑神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 DSA与Dyna-CT、MRI影像融合新技术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马廉亭;杨铭;李俊;潘力;陈刚;向伟楚;李国栋;乔英;蔡明俊;刘鹏;盛柳青;伍杰;李欢欢;秦杰;赵曰圆

    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的Siemens Artis 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的GE-3100所带的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 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hree dimensimal fusion)、计算脑灌注血容量(parenchyma blood volume PBV)、Siemens iFlow、GE-Agioviz等后处理技术,在临床进行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时,在DSA造影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融合等后处理,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脑血容量图像、脑血流全循环图像。结果利用两台DSA机器,进行了双容积重建,可以评价颅内、颈部植入支架后观察支架展开情况,可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可以看清颅内动脉及动脉瘤有无钙化,颅内及脊髓血管病变在正位、侧位与轴位上与颅骨、颅底及脊椎骨质结构的关系;可以从静脉CTA评价颅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AVM等,进行DSA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一侧颈内动脉系统与一侧椎基动脉系统三维血管重建后评价脑血管病,尤其是AVM的供血全貌;通过降血压BOT(balloon occlusion test,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找出了作为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的金标准新的参考指标;建成了脑动静脉、静脉窦全循环像以及利用DSA与MRI影像融合后数据输入Mecromic神经导航行颅内深部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的直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DSA与CT、MRI影像融合后的三维影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指导参考价值,甚至对科学研究及教学也有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帮助,多种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临床分析

    作者:林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迟发性脑水肿的效用。结果治疗后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病情不同程度好转,生活能力明显改善,终13例均好转出院,其中3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于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 全新健康教育模式在脑血管介入病房中的应用

    作者:冯英璞;张婧爽;郭晓慧;李天晓

    目的:探讨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4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2名,分别安排在两个收治脑血管疾病完全相同的护理单元一区和二区,一区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新健康教育模式,二区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依从性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手术依从性,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 两种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金玉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减影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减影C 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减影C 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减影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减影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减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双源C 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减影C 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减影C TA技术,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分辨MRI成像检查及临床应用

    作者:隋滨滨;高培毅;马军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与西方人比较,亚洲人动脉粥样硬化更易累及颅内动脉,而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3-5]。因此,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和结构的评价是临床脑缺血患者评估的重要部分。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乔晋;陆文慧;秦星

    传统的观点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经变性痴呆的代表,在老年期痴呆中,AD占50-60%以上。遗传因素、老化、脑外伤、铝中毒等多种因素与AD发病有关,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cardio-cerebrovascular risk factors,CRF)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作用不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CRF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颈动脉硬化、肥胖、缺乏锻炼、吸烟等在AD的发病中也伴有重要的角色。CRF可能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AD共同的危险因素,增加了AD的发病易感性,加速了AD的进展。积极的控制CRF,不但可以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也可能预防AD的发生或减缓其临床恶化。本文就CRF和AD的关系综述如下。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4 01 0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