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ain Diseases and Rehabilitatin(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123X
  • 国内刊号: 11-930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3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分析

    作者:宁方波;梁迎春;张磊;李洪军;刘运林;杨申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2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连续主动脉弓联合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心血管因素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心血管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脂异常病史、血脂异常病程、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χ2=12.369,P<0.01;χ2=9.381,P<0.01;χ2=10.285,P<0.01;χ2=12.420,P<0.01;χ2=11.085,P<0.01;χ2=10.027,P<0.01;χ2=5.082,P<0.05;χ2=4.398,P<0.05);(2)经单因素分析,收缩压(SBP)变异系数、平均SBP、平均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关(χ2=14.691,P<0.01;χ2=12.863,P<0.01;χ2=13.242,P<0.01;χ2=5.986,P<0.05);(3)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SBP变异系数(β=0.442,Wald=5.389,P=0.034,OR=1.559,95%CI 1.372~1.903)、平均SBP(β=0.159,Wald=4.671,P=0.029,OR=1.021,95%CI 0.953~1.132)相关.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关注血压变异,可有效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从而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状况.

  • 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张春燕;田玉玲;李阳;赵娅蓉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IND)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VCIND住院患者70例为试验组(VCIND组);同时选择同一时间段到本院体检的,与VCIND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共70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MMSE、MoCA量表评估.结果 (1)由单因素分析可知,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 心脏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与VCIND相关(t/χ2值分别为33.466、16.579、25.905、26.937、5.029、2.023、2.316、6.310、4.595,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病的影响因素为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HCY,其中文化程度较高为保护因素,其他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042、0.315、8.277、12.704、1.194,均P<0.05).(3)VCIND组在言语表达、图形描述方面分值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6、-6.80,均P<0.05).(4)VCIND组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抽象思维方面分值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8、-2.96,均P<0.05).结论 VCIND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HCY,文化程度为其保护因素,其他的为危险因素.VCIN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领域的损害,尤以言语表达、图形描述、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抽象思维损害为主.

  • CT灌注结合脑卒中量表评分对脑出血临床预后的评估

    作者:魏忠荣;魏青;张靖;陈川梅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CTPI)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亚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及其与血肿量、临床卒中量表评分等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36例HICH患者,保守治疗后2周内行CTPI.分别测量血肿区、边缘区、外层区及健侧镜像区的血流灌注参数值.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行CT平扫复查及追踪观察,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结果 36例HICH患者血肿边缘区组织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均较健侧镜像区明显减低,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肿区灌注缺损严重(P<0.05).少量组恢复率为36.36%,中等量组恢复率为14.29%,两组恢复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治疗前NIHSS评分(10.50±5.12)分,坏死组评分(16.85±5.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亚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存在低灌注损伤,其转归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不能用单一指标衡量.

  • 青年高血压患者视觉非随意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者:石晶;司翠平;闫中瑞

    目的 研究青年高血压对视觉非随意注意的影响.方法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P3a,对24例原发性青年高血压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的视觉非随意注意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29.00±0.74)相比,高血压患者MMSE评分明显降低(25.92±1.25,t=-10.36,P=0.01),且高血压组P3a波幅显著降低[(4.19±0.62)μV,F=4.88,P=0.03],其中以顶区波幅下降更明显(F=10.23,P=0.003);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P3a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P=0.16);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间N2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P=0.73);视觉P3a波幅与MMSE评分无显著正相关性(r=0.19,P=0.21).结论 青年期高血压病导致视觉非随意注意加工损害,事件相关电位成分P3 a可作为早期评估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视觉非随意注意的客观证据.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相关性分析

    作者:纵振坤;庞慧;韩冰;付强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460例HHcy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烟酒嗜好、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疾病既往史等,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趋势检验对HHcy合并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与未合并脑卒中者相比,865例(59.25%)合并脑卒中者同时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增加,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cy水平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并且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Hcy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是HHcy患者合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层后,通过趋势检验,发现HHcy患者脑卒中患病率随着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的升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相关性收缩压强.结论 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且早期地进行干预,是减少卒中发生,降低卒中负担的有效措施之一.HHcy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HHcy的严格管理应在脑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中予以重视.

  • 利妥昔单抗在视神经脊髓炎及其谱系疾病中作用的探讨

    作者:张春涛;张美妮

    视神经脊髓炎(NMO)及其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以往多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变异型,随着NMO-IgG及其特异性的靶点水通道蛋白4(AQP-4)的发现,NMO作为一种新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而独立于多发性硬化,近研究显示B细胞对NMO-IgG的产生起主导作用.利妥昔单抗作为NMOSD的缓解期治疗药物,主要通过耗竭B细胞来减少NMOSD的复发次数,但仍需进一步明确该药物在NMOSD中的作用机制、用药剂量、安全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 急性脑卒中后的免疫抑制与肺炎

    作者:段茜;郝俊杰;李刚

    急性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损伤.同时机体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和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等复杂途径产生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SIDS),借此减弱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而SIDS削弱了机体对入侵病原体的有效防御,导致卒中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急性脑卒中常见、严重的感染.更好地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SIDS和SAP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有希望给急性卒中患者带来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

  • 经颅多普勒在老年血流动力学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马端兰;李刚;李振光;张建忠;于占彩;张江山;包卫方;徐新美

    经颅多普勒(TC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廉价和安全简便的检查手段,在评估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功能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老年个体认知功能下降或预测痴呆的重要标记物.脑的慢性低灌注可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变性改变.TCD能在很大程度上评估脑血管功能对认知功能损害及脑老化的影响,对痴呆与正常老化的鉴别以及痴呆亚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的鉴别也有重要价值.本文系统介绍TCD在血流动力学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及老化中的应用.

  •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君华;杨晓苏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SNM)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原发肿瘤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的脊髓非炎症性坏死,临床多表现为横贯性的脊髓损害症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致残致死率高,预后不良.文章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SNM的研究背景、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阐述和回顾性分析,从而增强对SNM的了解,提高临床上对SNM的重视,进而为其早期诊断、干预提供指导.

  • 维生素D对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作者:党瑞丽;郭玉金;蔡骅琳;朱运贵;江沛

    近年来,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已从传统的调节体内钙、磷及骨代谢平衡延伸到参与影响机体免疫、内分泌、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认为神经发育障碍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维生素D作为新型神经活性甾体能够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多巴胺(DA)神经传递系统、细胞内钙平衡、活性氧及与神经元分化、结构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蛋白的表达等多种途径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发育和功能.流行病学及临床前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维生素D对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

    作者:龙志鹏;殷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HS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生及死亡的风险,并被认为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脑小血管病(CSVD)约占所有卒中的20%~25%,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情感异常、步态障碍和尿失禁等.OSAHS与CSVD之间存在诸多共同危险因素,而且OSAHS可加速CSVD的进展,目前,CSVD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研究热点,但OSAHS在促进CSV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OSAHS与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帕金森病视觉、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

    作者:彭雷;田玉玲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而产生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主要临床表现.帕金森病可伴有痴呆或不伴痴呆,帕金森病痴呆是指在临床确诊帕金森病的病程中出现的痴呆,帕金森病患者中痴呆的患病率增加.目前帕金森病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排除诊断来确诊.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意义.有研究认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延长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呈正相关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延长及体感诱发电位各波也存在异常,但不同的研究者对此三种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 不尽相同.本文对帕金森病的视觉、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及帕金森病痴呆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综述.

  • 五羟色胺1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冬冬;樊焱怀;许佳蕾;孙美珍

    5-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受体亚型众多,其中5-HT1 A受体是目前研究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类受体.癫痫患者中抑郁发生率高,抑郁患者发生癫痫的可能性亦明显增大,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于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也缺乏足够的重视.5-HT1 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5-HT1 A受体也是药物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的重要靶点,其作用已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得到部分证实,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5-HT1 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Rho/ROCK通路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崔刚;段虎斌;郝春艳

    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生率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的第二位,死残率居全身创伤之首.神经修复在TBI治疗及后期恢复中显得尤为重要,Rho/ROCK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朗.我们认为,抑制能够调控TBI后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中影响神经元轴突、树突再生的分子的表达及分子数量的Rho/ROCK信号通路可促进TBI后神经细胞的再生,新生的神经细胞如何发育成熟并与周围组织建立有效连接,并具备完整的生理功能,将成为脑创伤后机体机能恢复的一个重要靶点,这将为TBI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治疗TBI的新型药物的开发做了理论的储备.

  •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郑彬;张顺才;索琨;李平;付晓东;阮祥才;佘守章;许立新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3~4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Dex组、TBI组和TBI+Dex组,每组20只.建立TBI模型,Dex组和TBI+Dex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盐酸Dex注射液20μg/kg,C组和TBI组连续4 d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TBI后第7天行Mo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和p20的表达.Sigmaplot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行为学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BI组比较,TBI+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探索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TBI组海马IL-1β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与TBI组比较,TBI+Dex组海马IL-1β和IL-6含量更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TBI组NLRP3和p20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BI组比较,TBI+Dex组NLRP3和p20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 Dex可改善TBI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Dex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性,进而降低海马区域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 自拟控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瑞亭;杨申;苗翠爱

    目的 探讨自拟控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仪向SD大鼠黑质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成功复制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鼠共分为四组:模型组(n=10)、多巴丝肼治疗组(西药组,n=10)和自拟控颤汤治疗组(中药组,n=10)以及对照组(n=8,未造模),给药后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旋转行为学测试,术后4周取大鼠的术侧中脑黑质利用免疫组化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疗效.结果 中药组和西药组帕金森病大鼠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均较治疗前旋平均转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治疗前后则无变化;与对照组细胞数(112.34±14.46)比较,模型组TH阳性细胞数(49.83±11.74)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TH阳性细胞数(86.29±12.28、67.45±13.8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控颤汤能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并参与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自拟控颤汤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 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冬冬;王天栋;孙美珍

    抗 NMDA 受体脑炎( 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 ) ,又称边缘叶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痫性发作及意识障碍等. 通过典型临床症状、血清和(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即可确诊.

  • 桥小脑角区血管周细胞瘤MRI分析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崔刚;张云萍;于晓燕;郭雄飞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侵袭性的肿瘤,多发生于软组织内,原发于颅内者十分少见,仅占颅内肿瘤0.5%左右[1] ,2007年WHO制定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的组织学分类法已明确将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列出,分属于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属于WHOⅡ或Ⅲ级[2] ,近期我院收治1例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周迎春;赵洪洋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因与椎动脉关系密切,周围毗邻延髓、颈髓和后组颅神经,手术切除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仍然是神经外科难题之一.本文总结了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常见手术入路、治疗方式及入路选择、显微手术中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的操作要点和术后处理,以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促进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疗效的不断提高.

  • 2015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标准国际共识介绍以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瑛;管阳太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对NMO高度特异性的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NMO的认识,并扩展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概念.本文介绍2015年NMOSD诊断标准国际共识以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对新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 应用解剖在脊髓脊柱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范涛;梁聪;赵新岗;王寅千;邱军;郭超;赵海军

    《临床应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脊髓脊柱应用解剖是结合脊髓脊柱局部解剖特点及手术入路比邻的相关结构对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加以说明或处理.在脊髓脊柱外科医师培训中,由于脊髓脊柱解剖结构复杂,操作需精细等特点,应用解剖尤其重要.因此结合应用解剖及基础知识的培训,能使一名掌握基本外科技能的医师快速了解脊柱脊髓局部解剖及手术入路,并熟练掌握脊髓脊柱常规手术的基本操作及脊髓脊柱外科手术器械的应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2017 01 02
2016 01 02 0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