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ain Diseases and Rehabilitatin(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123X
  • 国内刊号: 11-930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3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额叶损伤患者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损害特征的研究

    作者:龚亮;李秀;王继华;顾翠;冯磊;杨旭东

    目的:探讨额叶损伤患者外显记忆、概念型内隐记忆(CIM)和知觉型内隐记忆(PIM)损害的特征,验证额叶参与内隐记忆加工的假说。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的25例额叶损伤患者与30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数字广度( DS)、言语流.性( VFT)测试一般认知功能,即刻回忆、延时回忆及延时再认测试外显记忆,采用分类产生及图片辨认分别测试受试者的CIM和PIM。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额叶损伤组在MMSE、数字广度顺背(DSF)、数字广度倒背(DSB)及VFT上的成绩均较差[(25.64±2.59)分vs.(29.40±0.62)分,(6.52±1.08)分 vs.(7.70±0.47)分,(3.40±0.81)分 vs.(4.20±0.55)分,(9.48±3.18)分 vs.(15.66±3.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86、5.398、4.319、7.330,均P<0.01)。额叶损伤组在即刻回忆及延时回忆上较健康对照组差差[(4.04±1.56)分vs.(5.46±1.04)分,(6.36±3.12)分 vs.(8.16±1.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033、2.235,P<0.05)。额叶损伤组在分类产生上较健康对照组差[(1.98±0.96)分 vs.(3.55±0.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71,P<0.01),而在图片辨认上两组受试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额叶损伤患者存在总体认知功能减退,在外显记忆方面存在损伤。额叶损伤患者CIM存在损伤,而PIM相对保留,进一步验证了额叶参与CIM的加工。

  •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作者:卫豆豆;张美妮;赵艳华

    目的:探讨复发视神经脊髓炎( NMO)患者血清及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包括复发NMO 25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23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5例、脊髓病15例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患者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5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GFAP水平并进行比较;对前4组患者进行急性期扩展残疾状态量表( EDSS)评分及核磁检查,比较前4组患者EDSS评分并将NMO患者脑脊液GFAP水平与EDSS评分及脊髓病变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复发NMO组、RRMS组、ADEM 组、脊髓病组及OND组脑脊液GFAP水平明显高于血清GFAP水平(W=5322.0,P<0.001);(2)复发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明显高于RRMS组、ADEM组、脊髓病组及OND组( W分别为276.0、15.0、120.0、91.0,均P<0.001);(3)NMO组EDSS评分高于RRMS组、ADEM组及脊髓病组(F=4.5,P<0.001);(4)复发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与患者EDSS评分及脊髓病变长度呈正相关(r=0.62,P<0.001;r=0.67,P<0.001)。结论复发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明显高于RRMS组、ADEM组、脊髓病组及OND组,复发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与患者EDSS评分及脊髓病变长度呈正相关,在NMO急性期星形胶质细胞严重损害,脑脊液GFAP有望成为NMO潜在临床生物学指标。

  •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娄婷婷;韩杰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解放军第210医院收治的153例(男113例,女4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6(47,62)岁,女性为59(51,77)岁,女性发病年龄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4,P=0.016)。(2)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女性发病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6,P=0.004)。(3)不同年龄组不良习惯吸烟、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8, P=0.004;χ2=8.175,P=0.017)。(4)入院时青中老年组纤维蛋白原( Fib )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5.282,P=0.006)。(5)年龄组之间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276,P=0.016)。(6)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三个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3, P=0.010)。(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 NDS)评分、起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血糖、入院时血压和首发症状等与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结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量、入院时GCS评分分组、入院时NDS评分分组和首发症状是影响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结局的因素,但不是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多见于中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发病年龄高于男性发病年龄。既往不良习惯饮酒、吸烟、入院时Fib、GCS评分和年龄相关。出血量、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DS评分和首发症状是评价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结局的关键指标。

  •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微创神经外科术前局部脑区定位的应用

    作者:鹿松松;田君;王守森

    微创神经外科学理念主要体现为在低程度损伤脑功能结构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颅内病变,使得神经外科手术达到小型化、智能化和闭合化,以期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及更好的生活质量。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项非侵袭性的脑功能检测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各个领域。本文就功能磁共振中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相关概念及其在神经外科术前局部脑区定位的应用作一综述。

  •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帕金森病基因治疗新进展

    作者:杜向东;范雁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既往PD的临床治疗以多巴胺替代法为主,目前尚无根本性治疗方案。随着基因传递系统的发展,基因治疗PD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慢病毒载体在PD基因治疗及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 脑卒中易感基因的研究

    作者:王康;张敬军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研究显示,遗传基因在脑卒中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脏病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主要与脂代谢、炎症、内皮功能、凝血及纤溶系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小板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相关;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主要与高血压、炎症、血管损伤、凝血及纤溶系统、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等相关。脑卒中的易感基因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进行综述。

  • 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徐可;杨建军

    颅脑损伤( TBI)继发性引起的脑水肿是造成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研究TBI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为TBI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笔者以“TBI后脑水肿发生机制”为主题,通过在PUBMED、Springer、万方、CNKI、维普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得出TBI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是脑屏障结构与功能受损、TBI后微循环障碍、TBI后炎症反应、钙超载、水通道蛋白( AQP)、氧自由基、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等各种机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本文阐述了TBI后脑水肿的几种主要发病机制。

  • 遗传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作者:党相玉;张敬军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第二大致死原因和常见的致残原因,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血管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遗传性脑血管病进行研究,可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个体化防治提供有力依据,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本文就遗传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三七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区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欣;刘志辉;杨同;孙文卿;徐萍萍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区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以及PNS治疗小剂量组(C1组50 mg/kg)、中剂量组(C2组100 mg/kg)、大剂量组(C3组150 mg/kg),C1、C2、C3组和B组再根据干预时间点分为0 h、2 h、4 h、6 h四个亚组,每组4只大鼠。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行为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C1、C2、C3组及B组在脑缺血2 h再灌注0 h、2 h、4 h、6 h分别向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PNS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时缺血侧海马区GLUT-1的表达。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显示:A组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1.49±0.42)分]明显低于B组[(3.26±0.44)分](P<0.01), C1[(2.63±0.44)分]、C2[(2.14±0.54)分]、C3[(1.26±0.33)分]三组间比较,C3组神经功能评分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缺血侧海马区GLUT-1表达阳性细胞数(11.25±1.48)明显低于B组(16.19±1.38)和C组(37.19±9.8)(P<0.01);相同干预时间点C1组(21.44±2.87)、C2组(39.19±2.63)、C3组(47.94±3.9)脑组织GLUT-1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16.19±1.19)(P<0.01),且C3组GLUT-1表达阳性细胞数高;同一剂量PNS组在0 h、2 h、4 h、6 h进行再灌注各时间点之间,缺血侧海马区GLUT-1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PNS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是通过上调GLUT-1的表达,维持脑能量的供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的。

  • 川芎对 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浩然;曲彦明;于春江

    目的:观察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AS)时的形态学、血清学、细胞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的表达与单核细胞的聚集情况以及川芎对AS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30只ApoE -/-小鼠分为阳性对照组( n=10)、阴性对照组( n=10)及药物干预组( n=10),阴性对照组饲以正常饮食,其余两组饲以高脂饮食,制造AS模型。16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清检测血脂水平。取主动脉行HE、油红染色,并针对动脉壁内的CD68、抗平滑肌抗体α( SMA-α)、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VCAM-1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川芎组ApoE-/-小鼠动脉斑块-内膜面积及斑块-管腔横截面积比为0.362±0.038、0.094±0.043,小于对照组的0.533±0.030、0.238±0.053( t值分别为5.75、4.36,均P<0.01)。川芎组高脂饮食ApoE-/-小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0.439±0.071)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6±0.075)mmol/L(t=8.47,P<0.05)。川芎组ApoE -/-小鼠动脉壁中TNF-α及VCAM-1的表达和内膜下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比例为0.161±0.046、0.343±0.053、0.381±0.0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0.247±0.080、0.474±0.078、0.482±0.047( t值分别为3.58、4.35、3.54,均P<0.05)。而两组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可明显抑制高脂饮食ApoE -/-小鼠AS的发展。川芎可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川芎抗AS的机制之一。川芎的抗AS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动脉壁V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壁的黏附与聚集有关。

  • 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几点体会

    作者:冯子民;王天易;周小沅;张四南;蒋福刚

    无论是显微手术夹闭还是介入栓塞治疗脑微小动脉瘤,都存在一定风险和困难,瘤体破裂出血、动脉痉挛致脑组织缺血等并发症,有时成为灾难性事件。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介入治疗微小动脉瘤30例,现报道如下。

  • 晚发性抑郁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作者:曹秋云

    晚发性抑郁在发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和早发性抑郁有很大的不同。晚发性抑郁以恐惧、疑病为较常见表现,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尤其是一般记忆和执行功能减退明显,自杀风险高。晚发性抑郁病程长,容易复发,合并痴呆的概率高。从影像学表现上来讲,晚发性抑郁患者前额叶及颞叶活动减退,海马体积缩小,左前扣带回厚度变小。对于晚发性抑郁来讲,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起效慢,疗效差,常需要配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锂盐等增效治疗,或合并应用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晚发性抑郁的治疗有利也有弊,对于具体患者,要根据其躯体健康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进行抗抑郁治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2017 01 02
2016 01 02 0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