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ain Diseases and Rehabilitatin(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123X
  • 国内刊号: 11-930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3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康复工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远岭;温亚平;刘家洪;黄文武

    目的:了解药物结合康复工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温州康宁医院精神科病房的3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结合康复工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各150例。患者在入组时、入组后12周及随访半年时应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估。康复工疗前后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随访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1)治疗12周及随访半年时,研究组SANS总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4,F=11.32,P均<0.01);对照组SA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SANS评分的组间比较:入组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6,P>0.05);治疗12周及随访半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6, t =8.12, P均<0.01)。(2)治疗12周及随访半年时,研究组WAIS总分增加,认知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 <0.05;F =8.17,P <0.01)。对照组 WAIS 总分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的组间比较:入组时两组 WA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05, P >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12周及随访半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t =5.23, P均<0.05)。(3)经过12周的康复工疗,在入组后12周及随访半年时,研究组PSP总分增加,社会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1,P<0.05;F=10.54,P<0.01)。对照组PSP总分增加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组间比较:入组时两组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4,P>0.05);治疗12周及随访半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7, P<0.05;t=9.36, P<0.01)。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康复工疗的模式可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减少,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较治疗前提高。

  • 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赵越;张晶;王晓羽;潘永惠

    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卒中后抑郁及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降低卒中人群社会医疗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登记调查,病历资料采集。在基线期[(14±3)d]完善脑卒中生存质量专用量表,并在1、3、6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109例急性卒中患者,共104例完成随访。随着时间延长,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渐恢复,生存质量逐渐提高( P<0.01);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相关( P<0.01);卒中急性期及发病1个月内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卒中后抑郁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 P<0.05)。结论卒中后活动能力的恢复可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卒中后抑郁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晓羽;王春燕;赵越;潘永惠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和随访,结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卒中的严重程度,探究磁共振DWI上新发生的卒中病灶位置与卒中后抑郁( PSD)之间的关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预防PSD方面提供帮助,从根本上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5至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三病房就诊且符合本试验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文化水平等进行登记,给予适当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的治疗,并完善磁共振DWI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院外要求继续相应的二级预防并对其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的分析和随访(自入院起2周、1个月、3个月),观察并比较各时间点PSD的发病率及其与磁共振DWI上新病灶的关系。结果 DWI上具有新病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PSD发病率比较:多发脑梗死(75.00%)>额叶梗死(50.00%)>边缘系统梗死(21.43%)>基底节区梗死(12.50%),且各组患者间PSD发病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周时PSD发病率比较:多发脑梗死(50.00%)>额叶梗死(18.75%)>边缘系统梗死(7.14%)>基底节区梗死(0),且各组患者间PSD发病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上显示多发脑梗死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PSD发病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周时及3个月内PSD的发病率与DWI上新病灶之间有关,且DWI上显示多发脑梗死者PSD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脑区梗死者;DWI上显示多发脑梗死者PSD的发病率与随访时间有关;DWI上显示单个脑区(额叶、边缘系统、基底节区)梗死者PSD的发病率与随访时间无关;DWI检查对PSD具有提示性。

  •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比较

    作者:刘宇利;郑勇;成振林;王继超;吴永刚;张诚;高峰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40例神经内镜下(神经内镜组)和24例显微镜下(显微镜组)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神经内镜组肿瘤全切率为92.5%,显微镜组全切除率为83.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524,P=0.469)。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2.1(0.50)h,显微镜组2.6(1.15)h,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848,P=0.065);术中出血量[20.0(5.00)ml]少于显微镜组[25.5(12.25)ml,Z=-3.757,P=0.000];住院时间[(8.75±2.753)d]显著短于显微镜组[(15.13±3.069)d,t=-8.591,P=0.000]。神经内镜组发生尿崩2例、电解质紊乱4例,显微镜组发生尿崩2例、脑脊液漏2例、高热1例、电解质紊乱4例、鼻中隔缺损6例,除鼻中隔缺损(χ2=8.288,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其中内镜治疗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是今后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卫娜;冯华

    失语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卒中后失语的治疗以药物、语言康复训练和中医理疗为主,但疗效不佳或个体差异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技术( rTMS)可为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可能性,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现状以及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可能机制展开综述。着重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开展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治疗模式、刺激参数和治疗效果,并从神经重塑的角度探讨了双侧半球,特别是非优势半球在接受rTMS治疗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能力的影响。旨在为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进一步应用及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蛋白质羰基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秋生;张猛;刘晓佳;李维平

    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被用于评价生物有机体的氧化程度,作为衡量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一种指标。然而,新研究表明由活性氧引起的蛋白质羰基化参与了衰老、凋亡以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生理过程。

  • 有效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上Toll样受体9表达的siRNA的筛选

    作者:杨碧莹;彭晴霞;潘经锐;王艺东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 BV-2细胞)上Toll样受体9( TLR9)表达的小干扰RNA( siRNA)序列,并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9的3对siRNA (siRNA-836、siRNA-1549和siRNA-2410)及一条带绿色荧光标记(FAM)的通用阴性对照FAM-siRNA。在X-tremeGENE siRNA转染试剂介导下转染BV-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BV-2细胞FAM-siRNA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 q-PCR检测TLR9的mRNA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TLR9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抑制率,筛选出有效抑制靶基因表达的siRNA。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BV-2细胞转染FAM-siRNA后6 h,胞质内可见绿色荧光分布。 FAM-siRNA表达阳性率为(91.87±4.77)%。转染TLR9 siRNA后,BV-2细胞中TLR9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及序列 siRNA-836、siRNA-2410相比,序列 siRNA-1549的 TLR9沉默效能高,使 BV-2细胞上TLR9 mRNA表达于24 h和48 h分别降低(77.89±4.23)%和(65.36±11.07)%, TLR9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8.37±20.56)%和(44.30±14.31)%。 CCK-8检测TLR9 siRNA转染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BV-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序列siRNA-1549对BV-2细胞上TLR9表达的抑制效果大,利用RNA干扰处理BV-2细胞,对细胞基本无毒性作用。

  • 大鼠中度液压颅脑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恒州;张猛;黄贤键;张秋生;纪涛;何毅;李维平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中度颅脑液压损伤模型,检测损伤病灶生化指标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及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继发性脑损伤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成中度颅脑损伤组( mTBI组)和假手术组( sham-TBI组),各24只。以液压中度颅脑损伤指标致伤TBI组。并于伤后6 h、24 h处死大鼠,通过ELISA技术测定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和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在两组的不同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大鼠颅脑创伤后的氧化应激损伤。结果 mTBI组脑组织见损伤灶及蛛网膜下腔出血,HE染色后可见神经元损伤核固缩,细胞坏死呈空泡状,而sham-TBI组未见神经元损伤表现。 TBI后mTBI组中丙二醛浓度较sham-TBI组显著升高,随伤后时间延长丙二醛浓度显著升高( t6 h =6.49,P<0.01;t24 h =11.22,P<0.01);而TBI后mTBI组谷胱甘肽浓度显著低于sham-TBI组,随伤后时间延长谷胱甘肽浓度显著降低(t6 h =9.25,P<0.01;t24 h =11.24,P<0.01)。结论液压颅脑损伤模型致伤能量能够测量,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伤情可能分级。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可导致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氧化应激损伤,且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脑损伤时间有关,外伤后早期阻断氧化应激过程可以起到脑保护作用。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4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说明:(1)本索引按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的汉字拼音顺序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索引中,按英文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后为起止页码。

  • 以胸闷为首发症状的肌原纤维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丛丽;周风华;詹霞;迟相林

    肌原纤维肌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以包涵体或蛋白质沉积为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慢性进行性肢体无力,以远端肌无力为主,部分患者可兼有周围神经损害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病甚至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症状。现报道1例以胸闷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肌原纤维肌病患者,通过临床特点、病理活检及文献复习,了解其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

  •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海龙;曲彦明;张宏伟;于春江

    孤立性纤维瘤多起源于脏层胸膜,初于1931年由Klemperer和 Rabin 报道并命名[1]。此后, Carneiro 等[2]于1996年报道了首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瘤。至今,全世界约报道100余例,发病率较低。本文将2012年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于上矢状窦旁的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诊疗,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重症监测技术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应用

    作者:张国滨;黄绳跃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 )是神经外科领域和现代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是儿童和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重症监测技术的发展,STBI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本文从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描述颅内压监测(ICP)、颈静脉球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组织氧分压(PbtO2)、脑微量透析(CMD)、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电生理监测、近红外光谱(NIRS)和大脑温度等重症监测技术在STBI的应用,为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现状

    作者:马聪;朱晖;肖恩华

    本文就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笔者治疗的一些经验进行概述。新的导管、栓塞材料及栓塞技术的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入了新阶段,而经验的积累及观念的变化进一步规范不同类型动脉瘤的治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2017 01 02
2016 01 02 0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