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medicin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海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中文期刊发表的肾脏病学Meta分析的规范性研究

    作者:刘金彦;赵宇亮;周清华;吴玉梅;周生国;张凌;付平

    目的 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肾脏病学领域Meta分析类报告的规范性.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相关杂志中符合纳入标准的Meta分析类研究,使用国际公认的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声明和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规范对纳入的Meta分析进行逐条评价.结果 共纳入217篇肾脏病学领域的中文Meta分析类报告.原始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166篇,根据QUOROM声明,51.8%(86篇)在前言部分提出了完整的研究假说,13.9%(23篇)绘制了文献筛选流程图,15.7%(26篇)进行了亚组分析,53.0%(88篇)实施了发表偏倚分析,28.3%(47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原始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共51篇,根据MOOSE规范,仅9.8%(5篇)计算了统计学稳定性指标,54.9%(28篇)介绍了结论的应用前景,45.1%(23篇)讨论了研究局限性,2.0%(1篇)进行了偏倚的定量讨论,17.6%(9篇)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结论 中文期刊发表的肾脏病学领域Meta分析类论著普遍存在假说交代不清、过程透明度低、异质性和偏倚分析不深入等问题,格式规范性有待加强.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代红;陈素珊;孙于谦;王景枝;王峰蓉;张晓辉;许兰平;黄晓军

    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晚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发生晚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行allo-HSCT的1538例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晚发重症肺炎,发生率为1.3%,其中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17例(85%),半相合移植3例(15%).重症肺炎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227(150 ~ 690)天.14例(70%)发病时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首发表现为胸部影像学异常,其中18例(90%)为双侧渗出性病变.全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时无活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18例经验性或针对培养阳性病原的特异性抗细菌、真菌感染治疗无效.8例获得病原学证据.因呼吸衰竭治疗无效或死亡11例,治疗有效9例.6例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输注后低氧血症及影像学改善4例,其中存活3例.结论 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进展迅速,预后差.DLI可能成为提高晚发重症肺炎存活率的治疗手段.

  • 咯利普兰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宁;刘爱京;高雪峰;郭宪立;关继涛;吴建玲;张瑞芳;段林;贺文舒

    目的 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为选择性PDE4抑制剂治疗RA合并I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1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20例初治活动期RA合并ILD患者(RA合并ILD组)的PBMC.RA合并ILD组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茶碱组、咯利普兰组和地塞米松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BMC核因子-κB (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1)健康对照组、RA合并ILD组中咯利普兰组、地塞米松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IL-8水平和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咯利普兰组、地塞米松组低于茶碱组(P<0.01);地塞米松组IL-8水平低于咯利普兰组(P<0.05).(2)相关性分析:RA合并ILD组PBMC培养上清中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与TNFα、IL-8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2、0.735,P<0.01).咯利普兰组NF-κB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与TNFα、IL-8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r =0.561,P <0.05).结论 RA合并ILD患者PBMC NF-κB活化并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RA合并ILD的发病过程;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抑制PBMC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抑制RA合并ILD的炎症反应.

  • 消化科就诊人群胃食管反流重叠功能性肠病的特征分析

    作者:蒋绚;吕芳芳;王文超;刘玉兰

    目的 调查消化专科就诊人群症状谱的特点,以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功能性肠病(FBD)的比例.方法 2011年4-6月对就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及主诉;利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对典型反流症状进行评分,以RDQ评分≥12分诊断GERD,并结合胃镜结果和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反应来区分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同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症状,病程≥6个月考虑为慢性病程.按RomeⅢ标准判断是否患有FBD.结果 资料可利用的患者为1074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RDQ评分>0分)为351例(32.7%),诊断GERD107例(10.0%).具有慢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任一种症状者404例(37.6%);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 63例,功能性便秘(FC)40例,功能性腹泻28例,功能性腹胀75例,即FBD共计206例(19.2%).胃食管反流典型症状的RDQ评分越高,合并其他胃食管反流相关的食管表现及食管外表现的比例越高,合并慢性腹胀、慢性便秘及IBS、FC的比例也增高(P值均<0.05).GERD患者合并慢性腹胀、慢性便秘的比例均高于非GERD者[25.2% (27/107)比16.6% (160/966),14.0%(15/107)比7.1%(69/966),P值均<0.05];26.2% (28/107) GERD患者合并FBD,其中GERD合并IBS和FC的比例均高于非GERD者[10.3% (11/107)比5.4% (52/966),7.5% (8/107)比3.3% (32/966),P值均<0.05].与RE相比,NERD合并多种FBD的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D患者常伴有慢性腹胀、慢性便秘等,易合并IBS及FC,且随着GERD症状加重,其重叠比例有增高的趋势.

  • 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赵真;夏维波;邢小平;李梅;王鸥;姜艳;许莉军;李楠

    目的 对1例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临床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以探讨该病的致病机制.方法 针对1例罕见的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患者进行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进而提取患儿及其亲属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针对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L基因调控区及编码区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直接对产物进行测序,并对所鉴定的突变在无关人群中进行验证.结果 患儿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存在高钙血症、中度贫血及双肾钙化;骨骼具有佝偻病样改变.ALP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同时携带位于第7外显子的c.814C >T (p.R272C)错义突变及位于第9外显子的c.1101_1103 delCTC (p.S368 del)碱基缺失突变.临床表现正常的患儿母亲、父亲为杂合子,分别携带c.1101_1103 delCTC (p.S368del)碱基缺失突变及c.814C >T (p.R272C)错义突变.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50例无关健康个体验证未发现上述两种突变存在.结论 ALPL基因c.814C>T(p.R272C)和c.1101_1103 delCTC(p.S368del)突变与该家系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用注册研究

    作者:董蔚;陈韵岱;钱庚;郭金成;齐国先;杨明

    目的 明确国产替罗非班在国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了解其安全性并分析出血性事件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记录全国15家医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中高危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并在30 d时进行随访.结果 (1)共入组患者927例,其中241例(26.0%)术前使用替罗非班,567例(61.2%)术中使用;737例(79.5%)使用规范剂量,人均维持时间(30.4±14.2)h,人均总剂量(339.3±182.9)rnl.(2)住院期间患者大出血4例(0.4%),37例(4.0%)发生MACE.(3)随访30 d大出血1例(0.1%),MACE 9例(1.0%).结论 在绝大多数患者都使用双联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较好,大出血发 生率处于同类研究的低水平.

  • 心率昼夜节律与全因死亡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

    作者:白梅;李学文;彭瑞华

    高血压患者心率昼夜节律是反映病情进展及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激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心率变异(HRV)可定量测定高血压发生、发展及死亡等各个过程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通过对13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0.5 ~5年追踪随访,以探讨非杓型心率和血压与全因死亡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预警依据.

    关键词:
  • Toll样受体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表达

    作者:王小虎;刘晓菊;曾晓丽;包海荣;张艺

    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主要原因,巨噬细胞功能缺陷与AECOPD密切相关[1].Toll样受体4(TLR4)作为肺泡巨噬细胞(AM)表面一种重要的病原体识别受体,可被细菌、病毒等激活而触发信号级联反应,使核因子-κB(NF-κB)活化并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在肺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由于COPD患者肺功能差,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法获取AM较为困难.已有研究显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DM)在细胞表型和生理学功能上与AM相似,可替代AM作为研究模型[2].本研究以MDM为细胞模型,探讨TLR4在AECOPD患者的表达及其作用.

    关键词:
  • 饮酒对大鼠肝脏乙醇脱氢酶1和乙醛脱氢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雪珂;程明亮;张权;谭家武;陈莎莎;穆茂;王文志

    随着生活水平及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饮酒与健康关系的重要性.在中国,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之一,饮酒与肝脏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酒的香型不一,其生产工艺、酒质、所含内容成分也不尽相同,推测对机体的作用和影响也可能不一样.本研究旨在观察饮用白酒在机体的代谢过程是否与单纯乙醇存在异同,并探讨饮用白酒对乙醇代谢过程中两种关键酶——乙醇脱氢酶1(ADH1)与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影响.

    关键词:
  •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文君;黄泽平;王俭勤;王文革;史慧

    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临床常用的心脏生物标记物.研究发现,部分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即使无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心衰),其血清cTnT和NT-proBNP亦可升高,且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显著相关[1-2].本研究通过检测CKD 3~4期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水平,以探究其与CK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关键词: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F155抗体表达意义

    作者:季秋虹;于昕;胡旻婧;柯开富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 oneuropathy,CIDP)为一类免疫介导的炎性周围神经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神经束蛋白(Neurofascin,NF)是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家族的成员,在维持郎飞结的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1].AIDP动物模型已经证实郎飞结的破坏与NF的体液免疫应答有关,且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动物中也检测到NF的自身抗体[2],本研究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ID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F155抗体水平,初步探讨NF是否是一种CIDP自身免疫反应的靶抗原,以及将其应用于CIDP临床诊断的可能性.

    关键词:
  • 脂肪乳注射液输注致血小板减少一例

    作者:陈亚宁;姚合斌;王晓英;马巍娜

    患者女,82岁.因"血糖升高6年,发热1d"于2011年1月5日入我院.患者同时患有老年痴呆,拒绝饮水,因置胃管不配合,以深静脉肠外营养为主,同时开导患者尽量增加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维生素、微量元素、丙氨酰谷氨酰注射液为主.

    关键词:
  • 以脑膜转移为主要表现的胃黏液腺癌一例

    作者:潘振宇;曲丽梅;王爱林;石硙岩;董丽华;杨国姿

    患者男,67岁.入院前2周无诱因出现间断耳鸣,伴阵发性头部胀痛,症状逐渐加重;5d来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入我院神经科.曾于当地查头部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既往史: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入院体检:血压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16次/min,心率70次/min;神清,反应略迟钝;粗测听力下降,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活动正常,病理征阴性;无颈项强直,Kernig征阴性.入院后查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腔隙性脑梗死,未见占位病变,增强扫描无异常强化.

    关键词:
  • Toll样受体4和慢性炎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作者:彭丹凤;贾伟平

    Toll样受体(TLRs)家族是固有免疫中特异的Ⅰ型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RRs),通过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及内源性配体结合,激活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激发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4(TLR4)是早被发现的哺乳动物TLRs,近几年的研究表明,TLR4和慢性炎症及相关疾病关系密切.以下就TLR4与肥胖、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豆豆;任万雷;王宝恩;赵新颜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2].但由于HVPG属有创性操作,且费用高,难以重复,只能在少数大型医院开展[3],因此对门静脉高压无创性诊断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 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治现状和展望

    作者:江倩;黄晓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的以髓系细胞慢性增殖为主要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95%的患者骨髓中可找到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并均可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CML的治疗过程和理念,使CML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从追求症状缓解或血液学反应转变为追求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争取患者获得长期无疾病进展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国内外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数据,概述我国目前CML领域的诊疗现状和展望.

    关键词:
  • 利伐沙班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卒中预防分册

    作者:利伐沙班临床应用中国专家组

    心房颤动(房颤)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0 ~ 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1].血栓栓塞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常见的表现类型.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罹患房颤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2].而房颤所致的卒中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很高[3],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抗凝治疗在房颤卒中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并得到国内外众多权威指南的广泛推荐[4-6].然而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显著不足[1],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和调整剂量,且与多种药物和(或)食物存在相互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 脑小血管病的诊治专家共识

    作者: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高发,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日益增多.同时,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大量的CSVD被识别和发现.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对CSV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1-2],但规范化的诊断标准还缺乏,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亦不多,使得日常医疗实践中对CSV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高,不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比比皆是,甚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疾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此,《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组织国内部分神经科、影像科专家编写了《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对CSVD的定义和概念、流行病学、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防治予以介绍,以期提高相关专业领域医务人员对CSV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关键词:
  • 第42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肝占位

    作者:陈苗;庄俊玲

    病历摘要患者女,26岁.因"反复腹痛、呕吐、白细胞升高3年,间断头晕、乏力10个月"于2010年8月入我院.患者自2007年起无诱因出现全腹隐痛,呕吐胃内容物,无腹泻、发热.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36×109/L,每3~4个月发作1次.2009年以来约每月发作1次.均在"止痛、抗炎"后缓解.2009年7月查血常规示WBC 12.76×109/L,嗜酸性粒细胞(EOS)2.04×109/L,血红蛋白(Hb) 124 g/L,血小板计数(PLT) 132×109/L.

    关键词:
  • 二甲双胍对比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张翼飞;洪洁;宁光

    2013年5月Diabetes Care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宁光教授牵头的一项由国内15家中心共同完成的研究"二甲双胍对比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SPREAD-DIMCAD研究)(Hong J,Zhang Y,Lai S,et al.Effects of metformin versus glipizide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iabetes Care,2013,36:1304-1311.).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首次比较了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主要心血管事件上的影响.

    关键词:
  • 髋骨骨折后应激性高血糖症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关系

    作者:陈妍;杨新春

    2013年7月11日Diabetes Care在线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杨新春为通信作者的论文"髋骨骨折后应激性高血糖症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关系"(Chen Y,Yang X,Meng K,et al.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after hip fracture and the increase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Diabetes Care,2013,July 11.PMID:23846813).

    关键词: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生理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菁;李华婷;方启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的一个成员,以内分泌的方式发挥激素样作用.研究发现,FGF21参与调节糖脂类代谢,包括增加肥胖个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浓度、减轻体重、改善与肥胖相关的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此外,FGF21在饥饿与餐后状态、生长激素抵抗等一些生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GF21的生理作用使得其有望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药物靶点.

    关键词:
  • 对“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再商榷

    作者:左海萍;汤建文

    《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第4期刊登了"与‘上海市郊区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一文的商榷"[1]及"对‘与‘上海市郊区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一文的商榷’的回复"[2](以下简称"回复").前文根据《辞海》(1979年版)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解释,认为"并发症"与"合并症"是两个含义完全相同的词语."回复"中认为不能把"并发症"和"合并症"等同.对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关键词:
  • 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吴媛媛;谢新明;韩冬;李少军;刘璐;李满祥

    目的 评价舌下免疫治疗(SLIT)变应性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SLIT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国内外公开发表的SLIT变应性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评分法评估各项研究的质量;Meta分析用Stata 11.0软件完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无法进行合并的效应量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Egger's和Begg'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纳入6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SLIT组哮喘症状评分显著降低[标准化均数差(SMD)=-0.89,95% CI-1.36~-0.43,P=0.000],哮喘药物使用评分降低(SMD=-4.53,95%CI-6.97~-2.08,P=0.00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SMD =0.19,95% CI-0.02~0.41,P=0.078)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SMD=0.05,95% CI-0.58 ~0.69,P=0.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IT无明显不良反应;Egger's和Begg's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 SLIT可以明显降低变应性哮喘症状评分、药物使用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但需要开展更高质量的RCT研究,为SLIT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 阿仑膦酸钠对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Meta分析

    作者:杨琳;田金徽;何智余;汤旭磊;杨克虎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防治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GI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阿仑膦酸钠与安慰剂比较防治GI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Jadad评分评价纳入RCT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7篇文献,共111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可增加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均数差(MD)=3.35,95% CI(2.67 ~4.02),P=0.000;MD=1.90,95% CI(0.89 ~2.92),P=0.000],治疗24个月增加腰椎BMD[MD=3.91,95% CI(2.37 ~5.45),P<0.000],但没有增加股骨颈BMD[MD=1.91,95% CI(-1.15 ~5.02),P=0.22].在降低椎骨和非椎骨骨折风险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 CI (0.49 ~2.07),P=0.99;RR=1.02,95% CI (0.49~2.14),P=0.95].阿仑膦酸钠与安慰剂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7,95%CI (0.90~1.05),P=0.47].结论 阿仑膦酸钠能增加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且不良反应低,还没有证据表明可以降低骨折风险.今后,尚需要开展大样本RCT观察阿仑膦酸钠对股骨BMD的影响是否与用药时间有关以及进一步探索其能否降低骨折发生率.

  •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研究的再评价

    作者:施仲伟

    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和病死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估计我国CVD现患人数超过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例患CVD;全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CVD,居各种死因的首位.为了遏制我国CVD的上升势头,必须加强防治工作,特别应采取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CVD一级预防中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玉华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CVD)一级预防的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其共同病生理基础,而后者又是内皮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小板激活等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1].作为CVD一级预防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司匹林近年来被证实可干预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多个环节,这些作用不局限于经典的抗血小板机制,而且还涉及血小板以外的细胞和组织.目前阿司匹林对CVD一级预防、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获益虽有争议,但不应忽视阿司匹林抗栓以外的潜在获益.

    关键词:
  •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

    作者:吴静静;杨莉;胡善联

    一、引言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临床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调查表明,我国早在2003年仅由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和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即已高达190.8亿元人民币[1];超重和肥胖引发的心脑血管病直接经济负担也接近100亿元[2].

    关键词:
  •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安全性

    作者:周丽雅;孙艺红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但是它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不良反应以消化道损伤为主,常见的是一般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出血,甚至死亡.正确认识和处理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防患于未然,有助于更多患者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

    关键词:
  • 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作者:霍勇;陆菊明

    心脑血管疾病是国人健康的主要危害,数据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病死率原因的首位,并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刻不容缓.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本药物,无论疗效还是药物经济学上,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自1988年至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及相关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作用,基于大量的循证证据,各指南对阿司匹林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推荐,但各国指南推荐之间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我们拟对各国重要指南予以概述,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在临床中规范应用阿司匹林.

    关键词:
  • 阿司匹林防治肿瘤研究新进展

    作者:徐瑞华

    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证据充分、应用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初因其在解热、镇痛方面的突出作用,被列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随后又因为其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聚集,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从而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不断拓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在癌症防治方面可显著获益,在此拟对其在该领域的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 心血管风险评估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作者:高润霖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价值已得到肯定.抗栓试验协作组(Antithrombotic Triallists' Collaboration,ATT)荟萃分析287项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抗血小板治疗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减少25%,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33%,心血管死亡减少17%.一项荟萃分析[2]入选既往心肌梗死(MI)、稳定性心绞痛及卒中的患者,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75~ 325 mg/d)降低心血管事件21%,包括非致命性MI、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

    关键词: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高血糖的意义及管理

    作者:霍勇;史力斌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与血糖调节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关系密不可分.ACS患者合并糖调节异常比例很高,并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2004年9月公布的欧洲心脏调查[1]以及在2005年在我国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2]等大规模临床研究均提示ACS患者合并糖调节异常的比例高达2/3以上.对于过高的血糖进行控制能够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中华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