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膀胱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郑铎;刘隽垚;齐鹏;马莉;代宇;尚攀峰;岳中瑾;吴恭瑾

    患者,女,49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2个月于2014年2月8日入院.查体:右侧肾区轻度叩击痛.血常规:WBC9.1×109/L,RBC 3.1×1012/L,Hb 93 g/L.尿常规:隐血(+++),RBC 7 ~9个/HP,WBC 8~ 15个/HP,肝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提示膀胱前壁探及一大小约6.6 cm×6.4 cm的低回声病灶,外形不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CT尿路造影检查示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约6.6 cm×4.6 cm×5.8 cm凸向腔内的肿块,病灶密度不均匀,可见高密度钙化影,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清楚;双肾、输尿管、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腹膜后未见增大淋巴结.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右侧近输尿管口处一大小约5 cm×5 cm×4 cm水草样赘生物,活检提示恶性肿瘤.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Ⅱ术式).

    关键词: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自发性输尿管破裂一例报告

    作者:张军卫;龚晋迁;彭东涛;王刚;徐敏;唐仕杰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右腰背部疼痛1d于2017年1月6日就诊.患者4d前于当地医院体检B超发现右肾结石(长径约1 cm),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采用深圳惠康MZ-ESWL-108A-DS型电磁液电兼容式多功能碎石机,电压10 kV,冲击波频率60次/分,共治疗30 min),术中及术后3d患者无尿频、尿痛、血尿、发热、腰疼等不适,否认排出碎石.查体:右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明显.血常规示WBC 22.4×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63;血生化示BUN 9.0 mmol/L、SCr 166 μmol/L、GFR49.1 ml/min;尿常规和凝血象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右输尿管膀胱壁段石街形成,右肾、输尿管轻度积水,肾周少量积液.予对症、解痉、促排石治疗2d症状无改善.

    关键词: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脑梗死二例报告

    作者:常宏;吴恭瑾;马俊海;秦泽;岳中瑾

    例1女,46岁,因膀胱部分切除术后5年、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年于2013年3月21日入院.查体:双肾区及下腹部无隆起,无压痛.辅助检查:泌尿系B超提示膀胱多发高回声占位,双肾轻度积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颈口及左侧壁多发菜花样、广基肿瘤.实验室检查:尿RBC 11.6个/HP,出凝血检查未见异常.完善检查后行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直肠乙状结肠膀胱术,手术时间约7h,术中出血量约3 000 ml,术中、术后予输血治疗.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嗜睡、谵妄,右侧肢体活动无力.

    关键词:
  • 肾混合型上皮-间质瘤一例报告

    作者:李磊;韩新巍;赵高贤;王素雅

    患者,女,2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0 d于2015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拟诊右肾富血供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无家族史.查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或肿大脏器.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CT检查示右肾下极可见一囊实性肿块影,存在囊壁和分隔,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拟诊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囊性肾癌待排除.行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物滋养血管跨过下腔静脉,Hem-o-lok夹结扎、切断滋养血管.充分游离并完全暴露肿瘤,向内侧推开,小心保护,挑起肾下极,沿腰大肌向头侧游离,于右肾静脉内侧游离出右肾动脉,血管夹阻断,沿肿物外约0.5 cm处剪开肾包膜后,完整切除肿瘤.切

    关键词:
  • 睾丸及鞘膜转移性肾细胞癌一例报告

    作者:陈许蕾;万佳艺;张熔熔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大伴坠胀不适2个月于2017年1月20日入院.既往8年前曾在外院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左肾透明细胞癌.此次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内可及一囊性包块,张力偏高,大小约13.5 cm×5.5 cm,透光试验阳性.右侧睾丸、附睾触摸不清,平卧后右侧阴囊包块未回缩.阴囊B超示右侧阴囊内见13.9cm×7.7 cm的液性暗区,内部透声好.于2017年1月24日在全麻下拟行右侧睾丸鞘膜切除术,术中见鞘膜积液淡黄,睾丸鞘膜层明显增厚,约0.2 cm,右睾丸及鞘膜散在多发淡黄色结节,触之易出血,右附睾、精索未见异常,术中取鞘膜结节两枚送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恶性病变,遂行右侧睾丸切除术.

    关键词:
  • 经阴道与经腹术式治疗膀胱阴道瘘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曹明欣;张俊隆;梁卫洁;梁月有

    目的 比较经阴道和经腹两种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修补的39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9~69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1个月至20年,中位数22个月.39例均为医源性损伤.39例患者共行43次手术,其中经腹修补26次(经腹修补组),经阴道修补17次(经阴道修补组).经腹修补组患者中位年龄44岁(19~69岁);9例次(34.6%)既往行修补手术;瘘口直径中位值0.5 cm (0.2 ~3.5 cm);瘘口位于三角区9例次,后壁14例次,输尿管口周围0.5 cm内3例次;瘘口数量1个者21例次,≥2个者5例次.经阴道修补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37~ 69岁);4例次(23.5%)既往行修补手术;瘘口直径中位值0.8 cm(0.5 ~3.0 cm);瘘口位于三角区3例次,后壁13例次,输尿管口周围0.5 cm内1例次;瘘口数量1个者14例次,≥2个者3例次.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修补率及瘘口的大小、位置和数量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修补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阴道修补组手术时间中位值为85 min(30~ 170 min),经腹修补组为178 min(90~410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6,P<0.01).经阴道修补组术中出血量中位值为20 ml(5~100 ml),经腹修补组为50 ml(20~80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1).经阴道修补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7 d(5 ~9 d),经腹修补组为12 d(8 ~29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6,P<0.01).术后随访3~120个月,中位数26个月,经阴道修补组成功率为82.4%(14/17),经腹修补组为80.8% (21/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7,P>0.05).结论 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与经腹修补术式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而手术成功率与经腹修补术式相似,符合微创的理念.

  • 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新尿道在尿道下裂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沈一丁;徐珊;唐达星;陈光杰;诸凌峰;杨帆;茹伟;王晓豪;汪雪萍

    目的 探讨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新尿道在尿道下裂再次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尿道下裂再次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岁3个月~9岁4个月,中位年龄5岁3个月.根据患儿病史特点分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组(A组)和尿道下裂分期手术中的二期手术组(B组).A组距前次手术的时间为6~ 14个月,平均8.3个月;阴茎勃起伸直或有<30°的轻度弯曲;其中12例为阴茎体部的尿道裂开(A1组),15例阴茎头及远端尿道裂开且尿道开口于阴茎体(A2组).B组距一期手术的时间为6~8个月,平均6.5个月;现尿道开口于阴茎阴囊交界处.所有患儿在完成新尿道成形术后,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新建尿道.结果 A组中2例伴有轻度下弯而行保留背侧神经血管束的阴茎海绵体背侧白膜折叠术伸直阴茎;B组勃起试验均提示阴茎无下弯.A1组12例修复尿道长度10 ~ 15 mm,平均12 mm;A2组尿道开口于阴茎远端8例,阴茎中部7例,修复尿道长度18 ~ 31 mm,平均26 mm;B组尿道均开口于阴茎阴囊交界处,修复尿道长度33~45 mm,平均37 mm.45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阴囊血肿.1例阴囊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例睾丸位置抬高至阴囊上方,1例阴茎顺时针扭转;所有患者拔管后无排尿困难.拔管后6例即刻出现尿道皮肤瘘,其中A2组4例,B组2例;观察6个月后其中1例尿道皮肤瘘自愈,5例仍存在,予尿道皮肤瘘修补.术后随访1~4年,平均1.8年.随访期间A2组1例再次出现尿道皮肤瘘,B组1例再次出现尿道皮肤瘘且伴有尿道口狭窄,此2例尿道皮肤瘘行修补手术,尿道狭窄给予定期尿道扩张.未出现尿道憩室及阴茎下弯.结论 带蒂睾丸鞘膜瓣可作为新尿道的防水组织应用于尿道下裂再次手术,术后尿道皮肤瘘的发生率较低.

  •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相关临床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

    作者:张立进;查振雷;赵虎;袁军;姜彬;杨伟;陈晓华;吴斌

    目的 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18篇相关临床队列研究,发表时间2008-2017年.相关膀胱癌患者共12 354例,其中有淋巴血管侵犯者4 272例,占34.6%.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阳性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在总体生存率(HR=1.26,95%CI 1.16 ~1.38,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27,95%CI 1.06 ~1.52,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1.30,95% CI 1.18~1.42,P<0.001)3个方面均低于淋巴血管阴性的患者.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在总体生存率(P=0.636)、无复发生存率(P=0.07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 =0.342)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 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但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合并肾发育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谢向辉;莫志强;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宋宏程;王文杰;王雨思;黄澄如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合并肾发育畸形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UPJO合并肾发育畸形的1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7例,女48例.年龄6个月~16岁6个月,平均5岁9个月,其中<1岁者8例.UPJO位于左侧93例,右侧54例,双侧8例.100例患儿术前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5例外院行肾盂成形术,2例肾切除术后出现发热、无尿,4例外院肾造瘘术后来我院就诊.术前检查提示重复肾33例,孤立肾19例,肾发育不全、异位肾各6例,肾囊性疾病12例,肾发育不良41例,交叉异位融合肾1例,肾旋转异常2例,马蹄肾24例,肾血管异常32例,肾盂肾盏异常3例.对反复出现临床症状,分肾功能明显下降,或肾积水进行性加重至肾盂前后径> 30 mm的患儿手术治疗,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H术),重复肾可行上肾输尿管下肾肾盂吻合+下肾肾盂输尿管吻合术,分肾功能极差时可行肾切除术.结果 本组155例中140例行A-H术,其中3例同时行发育畸形侧肾切除;6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肾盂吻合+下肾A-H术,1例行上下肾肾盂吻合+下肾肾盂成形术;4例行UPJO侧肾切除术;4例行肾造瘘术.4例患者A-H术后仍有反复发热予再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肾造瘘术,1例行输尿管再植术,1例行肾切除术.155例术后3~6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IVP)或B超示肾积水好转或无明显变化,其中4例明显好转;5例肾发育不良侧UPJO患儿术前IVP患肾不显影,术后已有显影,肾功能较术前改善.128例获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 106个月,平均64.5个月.128例患儿均无临床症状;其中83例再次复查IVP或泌尿系B超,肾积水较前好转或者无明显变化.结论 UPJO合并肾发育畸形时的手术指征大多可参考单纯UPJO的手术指征,手术首选A-H术,肾切除术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尽量保留肾脏.肾发育不良、肾发育不全行A-H术后肾功能可有不同程度恢复.

  • 膀胱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斌;马潞林;陆敏;田晓军;卢剑;肖若陶

    目的 探讨膀胱、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4日收治的1例膀胱、输尿管LC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8岁.因全程无痛性肉跟血尿6d就诊.既往吸烟史40余年.超声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示膀胱左侧壁距输尿管口约1 cm处可见一直径约2 cm带蒂菜花样肿物.病理活检示膀胱尿路上皮癌.结果 于2012年12月24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中可见左侧输尿管口周围地毯状肿物,同期行左侧输尿管口切除,输尿管镜探查左侧输尿管下段黏膜光滑,左侧输尿管留置双J管.术后病理:镜下肿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染色深,伴团巢状/小梁样结构,肿瘤浸润固有肌层.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突触素(+++),嗜铬粒素A(+),CD56(++),Ki-67约80%.病理诊断:膀胱LCNEC伴局灶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2个月,复查CT示肿瘤复发.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左输尿管下段节段性切除术.病理诊断:膀胱、左输尿管LCNEC伴灶状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1个月复查CT示肿瘤复发伴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9个月.结论 膀胱、输尿管LCNEC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须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肿瘤侵袭性强、进展快、远处转移风险高、预后极差,治疗上以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为主.

  • 尿道直肠瘘伴尿道狭窄手术治疗中组织瓣的选择和利用

    作者:舒慧泉;撒应龙;金重睿;王林;顾杰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组织瓣修复尿道直肠瘘伴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29例尿道直肠瘘伴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 ~ 58岁,平均35.6岁.患者均有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史,其中交通事故创伤15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盆挤压伤5例.术前均行排尿期及逆行膀胱尿道造影、膀胱软镜及三维螺旋CT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术前排尿期及逆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清楚显示瘘口22例,膀胱软镜检查可直视瘘口26例,三维螺旋CT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准确显示瘘口大小及位置29例.患者术前均有膀胱造瘘及结肠造瘘.所有患者均经会阴途径行尿道端端吻合,瘘口用3-0可吸收线缝合,15例瘘口靠近肛门(<5 cm)且会阴皮下组织血供丰富者用转移会阴皮下带蒂肉膜瓣填塞瘘口.14例瘘口距肛门较远(≥5 cm)或会阴局部组织条件差者用股薄肌肌瓣填塞瘘口.结果 29例患者术后随访5~67个月,平均24.5个月.采用会阴皮下带蒂肉膜瓣治疗的15例患者中12例取得良好疗效(80.0%),采用股薄肌肌瓣转移治疗的14例患者中11例取得良好疗效(78.6%).总成功率为79.3%(23/29).除1例患者出现大腿内侧麻木外,无远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会阴皮下带蒂肉膜瓣适合距离肛门<5 cm且会阴局部组织血供丰富的低位尿道直肠瘘.对于高位尿道直肠瘘或会阴局部组织条件差的患者,建议选择股薄肌肌瓣.血管化带蒂组织瓣转移技术对于尿道直肠瘘的修复十分重要.

  • 三叶肽因子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盛银;刘孝德;赵攀;刘振华;廖邦华;曾浩;韩平;魏强;张朋

    目的 探讨三叶肽因子(trefoil factor,TF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013年1-12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的50例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其中20例为初发膀胱癌,30例为复发膀胱癌)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FF1、TFF2及TFF3的表达情况.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3岁,平均57岁.病理T分期:pTa期25例(50%),PT1期25例(50%),病理分级:低级别24例(48%),高级别26例(52%).结果 TFF1、TFF2、TFF3mRNA在初发膀胱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中位值分别为2.04(1.86 ~2.22)、0.88(0.11 ~ 1.6)、0.92(0.11 ~1.73),在复发膀胱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中位值分别为2.22(1.94~ 2.22)、2.32(0.22~4.42)、2.45(0.35 ~4.55),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60(0.52 ~0.68)、0.58(0.18 ~0.98)、0.56(0.16 ~0.96).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FF1、TFF2、TFF3 mRNA低于膀胱癌组织(均P<0.05),且复发膀胱癌组织中,TFF2、TFF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初发膀胱癌组织(均P<0.05),而复发膀胱癌组织与初发膀胱癌组织中的TFF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F1、TFF2、TFF3在初发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1/20)、60% (12/20)、60%(12/20),低于复发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 (26/30)、83%(25/30)、93%(28/30),均P<0.05].TFF1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 (17/24)与77%(20/26),P=0.88];TFF2、TFF3在高级别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20/24)、83% (20/24)]高于低级别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 (17/26)、77%(20/26),均P<0.05].随访结果显示,50例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31个月(18 ~ 38个月).其中,TFF1强阳性[中位值25个月(21 ~35个月)]和弱阳性者的RFS[中位值27个月(22 ~35个月)]短于TFF1阴性者[中位RFS为31个月(26 ~33个月),均P<0.05],而TFF1强阳性与弱阳性者的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TFF2强阳性[中位值24个月(18 ~ 27个月)]和TFF2阴性者的RFS[中位值30个月(30 ~3t个月)]短于弱阳性患者[中位值33个月(27 ~38个月)],均P<0.05].TFF3强阳性[中位值24个月(18 ~27个月)]和弱阳性者的RFS[中位值28个月(24 ~31个月)]短于TFF3阴性者[中位值31个月(28 ~32个月),均P<0.05],且TFF3强阳性者RFS短于弱阳性者(P<0.05).结论 TFF1、TFF2、TFF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且在复发膀胱癌组织中高于初发膀胱癌组织.其中TFF1、TFF2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复发及进展,而TFF3的作用需进一步大样本验证.

  • 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沈周俊;张小华;王先进;陈善闻;张敏光;方祖军;吴忠;高逢彬;何威;许天源;祝宇;钟山

    目的 探讨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男31例,女17例.年龄23 ~ 84岁,平均57岁.肿瘤直径1.2 ~6.4 cm,平均3.1 cm.肿瘤位于肾上极17例,中部13例,下极18例.术前按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oM0.术中应用“off-clamping”技术,在肾门处充分游离肾动、静脉,不阻断肾动脉,但用皮筋标记,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结果 本组48例中44例顺利行“off-clamping”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4例术中因肾实质内小动静脉出血难以控制,中转行肾动脉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75~185 min,平均85 min,其中肾脏切缘处理时间11 ~31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60~ 270ml,平均134 ml,术中均未输血.术中无大血管或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血尿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皮下气肿1例;血尿患者经保守处理2d后痊愈.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40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3 ~ 27个月,平均17个月.48例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安全可行,术后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尤其对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肾癌、对侧肾功能不全的肾癌及双侧肾癌等更具有优势.

  • 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朝旭;宋宏程;张潍平;李振武

    目的 探讨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就诊年龄34 ~ 66个月,平均44.3个月.主诉均为阴茎短小,包皮不能完全上翻显露阴茎头.其中2例术前有尿失禁.查体:阴茎短小,外观成鸟嘴状,包皮完整,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外露阴茎头,触诊阴茎海绵体背侧间距宽,且上翘,阴茎头扁平宽大,上翻包皮后可见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5例中术前考虑尿道上裂3例;另2例曾诊为隐匿阴茎,行包皮成形术时暴露阴茎头后发现尿道上裂而确诊.尿道上裂分型:冠状沟型2例,阴茎体型3例.5例均行Thiersch-Duplay尿道成形术.结合文献,对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 ~ 98个月,平均44.5个月.1例术后1个月出现尿线细、排尿费力合并尿道狭窄,予尿道扩张、留置尿管1个月后治愈;3例对阴茎长度不满意,其中1例术后8年由于腹侧包皮赘积,要求行包皮成形术.术后除1例仍有尿失禁外,其余4例均可正常控制排尿.2例术前有尿失禁的患儿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未见异常,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示1例有右侧Ⅱ度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未见反流.结论 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临床罕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需结合患儿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包皮完整的尿道上裂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尿失禁相对较少,阴茎长度是影响手术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 嗜铬细胞瘤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

    作者:姜凡;何云锋;张尧;王德林;吴小侯;蒲军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行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探讨减少非计划再手术率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0月行非计划再手术的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4 ~ 60岁,平均46岁.仅1例表现为头痛、阵发性血压升高,余5例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肿瘤位于肾上腺3例,肾上腺外3例.瘤体直径3~10 cm,平均5.25 cm.初次手术前2例确诊嗜铬细胞瘤,术前规范扩容,术中血压平稳,术后早期出现术区出血.4例误诊,术前均未扩容,其中3例术中因血压剧烈波动中止手术;1例误诊为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6例均行非计划再手术.结果 6例再次手术均为泌尿外科完成.导致非计划再手术的直接原因为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例,术后出血2例,初次手术疗效不肯定1例.所有病例经二次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 导致嗜铬细胞瘤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在于嗜铬细胞瘤误诊率高,术前缺乏规范的扩容准备.降低嗜铬细胞瘤误诊率,充分有效的术前扩容准备是预防非计划再手术的关键措施.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经验总结

    作者:王坚;周大庆;江波;林俊

    马蹄肾是泌尿系常见畸形,因为肾盂出口高位连接及肾门旋转等因素,尿液排出欠通畅,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之一.因为肾脏旋转,相应的肾盏也向背侧旋转,行经皮肾镜碎石术难度较大.输尿管软镜能在肾集合系统自由弯曲,集合系统方向的变异对输尿管软镜来说影响较小,因此是处理马蹄肾肾结石理想的方法.我院从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输尿管软镜处理马蹄肾肾结石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世平;李辉明

    开放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手术失败率较低[1],但其有出血多和手术时间较长的缺点.文献报道开放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输血率达27%[2].为避免开放手术的缺点,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们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19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19例.年龄61 ~81岁.前列腺体积102~135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4 ~ 28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4 ~ 8.9 ng/nl.大尿流率(Qmax)4~14 ml/s,残余尿量41 ~152 ml.

    关键词: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志豪;丁前江;汪建华;徐裕;钟超;王思齐;刘亭

    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非常少见,因多种原因患者不能有效提供未降睾丸病史,同时肿块巨大对其起源较难作出肯定判断.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6例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精原细胞瘤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资料,并对其供血动脉充分展示,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TA对其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关键词:
  • 12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罗彬杰;闫哲;贾占奎;顾朝辉;孙松;田向永;杨锦建

    海绵状血管瘤常发生在皮肤和肝脏等部位,而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不常见.自从1955年Johnson和Jeppesen[1]首次报道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以来,对功能性海绵状血管瘤的报道较少.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了12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我们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表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5~71岁,平均48.8岁;肿瘤直径2~7cm,平均4.5 cm;所有病例均为单发.9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发现,其余3例因头晕、右侧腹痛、右侧腰痛就诊.

    关键词:
  •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继圣;匡幼林;苟欣;何卫阳;肖明朝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icropapillary bladder cancer,MPBC)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中一种罕见的变异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UC的0.6% ~8.0%[1].MPBC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994年由Amin等[2]首次报道,其具有高分级、高分期、易侵袭、易进展、预后差等生物学特性.由于其组织形态变化多样、病理诊断困难,故极易漏诊、误诊,国内相关研究甚少,且目前对于MPBC的治疗方式存在很大争议,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MPBC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 经皮肾镜取石术热点问题的研究

    作者:马超;席启林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直径>2.0 cm肾结石的首选方法.其技术要点包括穿刺、扩张和取石,三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个环节是否成功和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终的效果.目前,PCNL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但仍面临严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本文主要就当前PCNL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一综述.一、经皮肾镜穿刺术进展应用X线、超声或两者相结合引导下经肾盏穹窿穿刺进入肾集合系统,从而建立经皮肾通道,是目前PCNL通道建立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尝试更加精准的经皮肾穿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关键词:
  • 再谈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药物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王建业;刘明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关系十分密切.药物治疗在BPH/LUT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临床上在应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改善症状与延缓疾病临床进展二者如何统一;BPH/LUTS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如何进行合理选择;联合药物治疗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治疗风险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再阐述.

  • 《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李恭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于2017年3月发表了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中国专家共识[1],该共识是我国众多前列腺癌领域专家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撰写的,发表后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和好评,为泌尿外科医生科学规范地开展转移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mPC)的化疗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旨在对编写该共识的必要性、化疗适宜人群、化疗标准方案、疗效评价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解析,以帮助广大一线临床泌尿外科医生更好地理解此共识.

    关键词: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