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转移性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三例报告

    作者:李君;滕晓东;严丽萍;肖文波;尤启汉;李燕园

    目的 探讨转移性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转移性恶性AML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6、55和37岁.主诉为持续性患侧腰痛1~6个月.2例B超、CT检查发现患肾实性占位.1例B超见肾肿块内不均匀高回声光团,CT测得脂肪负值信号.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切除术.3例均未放化疗. 结果 肿块切面灰红、灰黄,质软.病理镜下观察:2例瘤细胞呈上皮样,核有异型,伴坏死;1例大多区域为梭形平滑肌,脂肪细胞和血管混杂生长,部分区域细胞呈上皮样.免疫组化结果 均为VM(+),HMIM5(+),Melan-A(+),S-100(-),CK(-).3例病理诊断均为恶性肾AML,2例为上皮样型,1例为经典型、部分上皮样型.1例术后7年出现肺转移,行肺叶切除加清扫,随访12年无瘤生存.1例术后6年复发,行肿块切除术;术后lO年发现肝、后腹膜转移,再行肿块部分切除,随访12年带瘤生存.1例术后4个月出现肝、后腹膜转移,行肿块部分切除,3个月后失访. 结论 恶性肾AML罕见,诊断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方法无特殊.

  • 肾盂内灌注碱性药物溶石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儿双肾结石

    作者:张伟;马文强;李文辉;李伟文;闫红英;陈晓红;郎晓玲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导管或肾造瘘管肾盂内直接灌注碱性药物溶石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儿双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双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婴儿15例.年龄5~12个月,平均9个月.结石直径0.4~1.5 cm,平均0.8 cm.15例患儿均长期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13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通过输尿管导管行肾盂内碱性药物灌洗,20 m1 5%NaHCO3于10 min内缓慢冲洗,然后置入双J管.2例经皮肾穿刺留置肾造瘘管,术后间歇碱性药物灌洗,100 ml 1.4%NaHCO3于4~6 h内持续低压滴注,1次/d,持续2周. 结果 15例患儿均成功实施碱性药物肾盂内灌洗溶石治疗.术后2~5 d尿量恢复正常,2~3 d SCr、BUN恢复正常.13例术中经输尿管导管直接肾盂内灌注5%NaHCO3者,术中均观察到大量混浊液体自输尿管口喷涌而出.术后2周复查CT,结石消失13例,结石直径缩d~>50%者2例. 结论 经输尿管导管或肾造瘘管进行肾盂内直接碱性药物化学溶石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儿肾结石安全、有效.

  • 哪些患者可以从转换西罗莫司中受益?

    作者:敖建华;董隽;卢锦山;肖序仁

    目的 评价西罗莫司(SRL)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l)类药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CNI为基础免疫抑制剂患者157例,按转换SRL的原因分A组(计划性转换,62例)、B组(SCr升高,50例)、C组(高胆红素,37例)和D组(肿瘤,8例),以SRL为基础免疫抑制剂,撤除CNI类药物,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时间为6个月. 结果 移植肾和患者均存活.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SCr和尿酸在转换后1个月开始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开始升高,转换前后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转换前和转换后1个月SCr分别为99.04、91.86 μmol/L,转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转换前为70.50ml/min,转换后升至78.27 ml/min.B组转换前和转换后1个月SCr分别为142.96、128.15/μmol/L,CCr分别为47.66、53.38 ml/min.C组SCr分别为97.09、88.34 μmol/L,CCr分别为69.38、75.66 ml/min.D组SCr分别为97.46、88.91 gmol/L,CCr分别为62.29、67.64 ml/min.C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分别由转换前的平均30.45和15.15 μmol/L降至转换后12.13和3.70μmol/L,转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换后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发热11例(7.0%);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者分别由转换前的36例(22.9%)和57例(36.3%)增至转换后的58例(36.9%)和73例(46.5%);转换前有蛋白尿13例(8.3%),转换后增至18例(11.5%). 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将CNI类药物转换为SRL安全、有效.SCr已升高者要尽早转换SRL治疗,CNI导致高胆红素、高尿酸血症和移植后肿瘤患者均可从转换SRL中受益.

  •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绍兴;檀华楷;黄小兵

    目的 观察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以不同浓度(0、20、40,80和160 μmol/L)的NDGA干预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及TUNEL法检测NDGA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40、80、160μmol/L NDGA对PC-3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作用强度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0、20、40、80和160μmol/L NIX;A作用48 h后,PC-3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9±0.2)%、(3.2±0.3)%、(68.5±0.8)%、(86.2±0.3)%和(86.9±0.6)%,后3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40、80和160/μmol/L NDGA作用PC-3细胞48 h后活化Caspase-3的阳性率分别为(3.9±0.0)%、(4.1±0.1)%、(55.5±0.8)%、(75.1±0.3)%和(76.3±0.7)%,后3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DGA能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作用呈剂量和时问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PC-3细胞Caspase-3活化有关.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人程度的超声测定

    作者:史本康;张克勤;张东青;王海新;王海峰;李永智;徐祗顺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测定对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的预测与评价. 方法 BPH患者206例,年龄55~84岁,均为首次就诊,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行经腹B超测定IPP并根据程度分2组:研究组78例(IPP>10mm)和对照组128例(IPP≤10 mm),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间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前列腺体积[(73.7±35.9)、(62.8±36.5)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81±0.67)、(1.64±0.36)ng/ml]、残余尿量[(290.2±217.2)、(228.2±167.9)ml]、急性尿潴留发生率(33.3%、18.0%)及膀胱小梁化发生率(23.1%、1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1,0.342).2组患者排尿期大尿流率[(7.6±4.1)、(9.1±3.6)ml/s]、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82.1%,17.2%)、膀胱顺应性降低率(35.9%,12.5%)、大逼尿肌压力[(109.8±84.9)、(84.9±44.1)cm H2O,1 cm H2O=0.098 kPa]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75.2±27.1、65.9±34.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PP与大尿流率呈负相关(r=-0.284),与大逼尿肌压力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456).经保守治疗后,2组患者急性尿潴留复发率分别为64.3%(9/14)和23.5%(4/17)(P<0.05). 结论 IPP可以作为初步预测及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程度和膀胱功能的指标之一;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高于无突入患者,对于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尤其是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应及早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 von Hipple-Lindau基因突变与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宁;龚侃;果宏峰;杨勇;那彦群

    目的 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抑癌基因突变与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74例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和相应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标本中VHL基因突变情况.74例患者,病理分期为T1 51例(68.9%),T2 9例(12.2%),T3 14例(18.9%);病理分级为G1 15例(20.3%),G2 50例(67.6%),G39例(12.2%).随访其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VHL基因突变者40例(54.1%),不同病理分期和分级的肿瘤中VHL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15和0.237).随访34~107个月.平均71个月,因肿瘤死亡7例,出现远处肿瘤转移11例,5年无瘤生存率为78%.VHL基因突变组肿瘤死亡或转移等阳性事件发生率(15.0%,6/40)明显低于非突变组(35.3%,12/34,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预后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呈正相关,而与VHL基因是否突变呈负相关,三者的P值分别为0.016、0.024和0.033.对于T3和G3肿瘤患者,VHL基因突变者预后更好.P值分别为0.010和0.048. 结论 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VHL基因突变广泛,肾癌的病理分期和分级仍然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VHL基因突变失活可能提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更好,尤其对于高分期和高分级肿瘤患者.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上腺手术治疗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作者:杨庆;李汉忠

    目的 提高对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保留正常肾上腺组织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196例.男78例,女118例.年龄16~69岁,平均(41±12)岁.病程(90±65)个月.196例均存在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伴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均有顽固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病史.对保留肾上腺组织患者的术后疗效、高血压和低血钾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行保留肾上腺组织的肿瘤剜除术145例,患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51例.19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87 min,中位数33 min.术中出血量5~200 ml,中位数20 ml.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2.7±1.3)d,恢复过程顺利.196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年,168例(85.7%)血压恢复正常;27例(13.8%)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复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在正常范围,复查肾上腺CT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患者血钾在正常范围;1例患者血压升高,再次手术切除遗留腺瘤后血压恢复正常.196例术后均无心慌、乏力、发热、血压下降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表现.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腺瘤剜除术或患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安全性与疗效肯定,并能保存相应肾上腺皮质功能,是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理的手术方式.

  • 输尿管镜在婴儿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李文辉;李伟文;马文强;闫红英;郎晓玲;路媛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婴儿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双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儿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5~12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双肾结石并肾积水5例,一侧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结石嵌顿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嵌顿3例,双肾结石合并肾积水伴尿道结石2例.无尿1~3 d者11例,少尿5~10 d者2例.实验室检查血BUN及SCr均高于正常,高尿酸血症8例,高血钾症9例.13例尿pH均<6.5,平均5.5.KUB检查均未见阳性结石.B超检查13例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9例肾积水直径>2.5 cm.CT检查结石直径0.5~1.5 cm.均未行透析治疗.13例均行输尿管镜下溶石、碎石、置入双J管内引流术治疗. 结果 13例患儿术后24 h内出现多尿,出现多尿期平均时间为术后12 h,多尿期持续24~72 h,24 h尿量约800~2500 ml,术后48~96 h尿量逐渐恢复正常.术后1~5 d BUN及SCr均恢复正常,8例高尿酸血症患儿术后1~7 d血尿酸恢复正常,9例高钾血症患儿术后1~3 d血钾恢复正常.13例患儿留置双J管2~4周,复查B超,结石排净11例、结石变小2例. 结论 对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要儿应用输尿管镜下腔内手术治疗,采用溶石、碎石,置入双J管内引流,可立即解除上尿路梗阻,恢复排尿,改善肾功能.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的优点.可作为婴儿肾结石合并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手术解除梗阻的首选方法.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不同路径的选择和应用

    作者:杨典东;高振利;林春华;姜仁慧;奉友刚;王建明;王琳;石磊;门昌平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不同路径、输尿管处理方法及其适应证. 方法 94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分2组:①A组63例,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法;②B组31例,为输尿管中下段肿瘤患者及6例输尿管局部浸润患者,采用70°斜卧位经腹腔途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94例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并发症.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6和16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和86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48和24~72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0和8.5 d.A组发生尿外渗2例,放置腹膜后引流管7 d愈合;形成尿囊肿1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8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2组分别有3例和5例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2组均无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 结论 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安全可行,应根据肿瘤位置和是否发生局部浸润来选择手术方式.

  •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245例报告

    作者:王元林;孙兆林;朱建国;杨秀书;刘军;徐述雄;李凯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切除与成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 方法泌尿系疾病患者245例,均采用腹腔镜技术经腹膜后途经完成手术,包括肾上腺切除术17例、根治性肾切除术32例、肾部分切除术12例、肾结核肾切除术15例、巨大肾积水肾切除术5例、无功能肾切除术32例、马蹄肾单侧无功能肾切除术1例、肾盂癌根治术5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6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6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4例(6侧)、肾盂成形术12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8例(62侧). 结果 245例(251侧)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20~250 min,平均59 min.术中出血量约5~300 ml.手术并发症有腹膜损伤4例,立即缝合;皮下气肿9例、皮下瘀血2例,术后自行吸收;切口漏尿3例,经过半卧位引流和保留导尿4~7 d后停止.恢复顺利,术后1~7 d下床活动. 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刨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建手术中优势显著.

  • 可溶型LAIR分子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关系

    作者:赵豫波;王春艳;石炳毅;金伯泉;肖漓;侯瑞鹏;李州利

    目的 探讨可溶型LAIR分子(sCD305,CD306)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关系. 方法肾移植受者血清19份,分为肺炎组(10份)和对照组(9份);以夹心ELISA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sCD305和CD306的浓度;用CHISS软件进行:检验. 结果 2组sCD305浓度均不符合正态分布,肺炎组波动于0.000~3.039 μg/L,对照组波动于0.000~8.375μg/L;肺炎组CD306浓度不符合正态分布,波动于0.000~0.017 μg/L,对照组符合正态分布.浓度为(0.046±0.035)μg/L;CD306在CMV肺炎患者血清内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sCD305在2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 结论 CD306在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的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降低,CMV-PP65抗原检测联合CD306检测,有助于临床准确早期诊断CMV肺炎.

  • 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朱绍兴;陈剑晖;李永生;王彬;李启镛

    目的 比较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D)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CAD)治疗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44例PCa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分2组:①21例行IAD治疗,T2 7例、T3 9例、T4 5例,骨转移者8例.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行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治疗,当血清PSA下降至<0.2 ng/ml后,维持用药2个月停药.停药后进入间歇期,当PSA>10.0 ng/ml或与PCa相关的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且影像学检查提示PCa病灶进展时,则结束间歇期开始下一周期的治疗.②23例行CAD治疗,T2 7例、T3 12例、T4 4例,骨转移者11例.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行MAB治疗,持续用药.比较2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IAD组和CAD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6±4)和(30±4)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IAD组患者平均治疗周期为(15.9±2.3)个月,其中治疗期(8.6±1.5)个月、间歇期(7.3±0.8)个月.IAD组患者治疗期和间歇期的治疗相关症状评分为(55.9±16.8)分和(47.9±19.7)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期和间歇期骨痛、尿路及肠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患者以接受MAB治疗6个月后的首次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参考值,继续治疗5个月后,尿路症状评分明显增加(P=0.023),但骨痛、肠道症状、治疗相关症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IAD组潮热和乳房肿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8.6%(6/21)和19.0%(4/21),CAD组分别为60.9%(14/23)和52.2%(12/2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AD治疗可减轻雄激素阻断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PCa疾病进展的作用与CAD疗效相似.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婴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

    作者:李文辉;张伟;马文强;李伟文;闫红英;路媛;郎晓玲

    目的 评价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EMS)治疗婴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的疗效. 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EMS治疗三聚氰胺所致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患儿10例.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9个月.膀胱结石2例,尿道结石8例,结石直径0.5~1.1 cm,平均0.8 cm.全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清石术,采用Wolf 8.0~9.8 F输尿管镜,在电视监视下,从输尿管镜操作通道伸入EMS超声碎石探针将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完全粉碎吸出,术中膀胱内保持50~100 ml液体,灌注泵压力为160~210 kPa(1 kPa=10.20 cm H2O),平均180 kPa,超声碎石能量40%~60%,占空比30 0A~70%,平均60%.术后留置8 F双腔气囊导尿管. 结果 10例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均将尿道结石冲入膀胱,在输尿管镜下一次性清除结石,麻醉清醒后拔除导尿管,均能立即顺利排尿.3 d后复查B超.膀胱、尿道内均无残留结石. 结论 对婴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患儿,应用输尿管镜下EMS清除结石,可以立即解除下尿路梗阻,恢复正常排尿,具有安全、高效、损伤小的优点,可作为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患儿手术解除下尿路梗阻的首选方法.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作者:姚友生;王颂;黄海;蔡弈川;王涛;黄健;林明恩;韩金利;许可慰

    目的 比较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经腹股沟管入路精索静脉结扎术和腹腔镜下改良Palomo术3种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Ⅱ度以上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75例,685例获随访.根据手术方式分3组:A组为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369例;B组为经腹股沟管人路精索静脉结扎术组.218例;C组为腹腔镜下改良Palomo术组,98例.对比观察3组术后阴囊水肿,睾丸、局部皮肤疼痛、麻木,睾丸萎缩,复发等远、近期并发症及精液改善和生育情况. 结果 A、B、C 3组复发率分别为3.3%(12/369)、7.3%(16/218)、5.1%(5/98),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睾丸萎缩发生率分别为0.5%(2/369)、17.9%(39/218)、9.2%(9/9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4%(5/369)、17.4%(38/218)、16.3%(16/98),A组与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0岁患者术后3~6个月精液质量提高率和术后1~2年配偶自然怀孕率高于其他2组≤30岁患者(P30岁者(P<0.05). 结论 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简单且术后阴囊水肿和睾丸萎缩发生率低,术后精液质量提高率和术后1~2年内配偶自然怀孕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附睾横纹肌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杨顺良;蔡锦全;吴志贤;谭建明

    目的 探讨原发性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资料并复习文献.患者16岁,发现右阴囊肿物4个月入院.体检:右侧阴囊内4.5 cm×3.5 cm×3.0 cm卵圆形实性肿物,光滑、质硬、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术前诊断:右附睾炎性结节. 结果 骶管麻醉下行右附睾切除术.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小而深染.免疫组化染色:肌红蛋白(++++),肌动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一).电镜下见瘤细胞胞质内较多平行排列的细肌丝,未见肌节样结构.病理诊断:右附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2个月右阴囊内再次发现肿块,生长迅速并疼痛,考虑附睾肿瘤复发.行右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冰冻切片示切缘无肿瘤细胞,病理诊断:右阴囊横纹肌肉瘤(复发).给予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苷联合化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结论 附睾原发性横纹肌肉瘤罕见,进展快,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病理检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辅助化疗和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好.

  • 动态分析HLA和MICA特异性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建全;何军;袁晓妮;鲍晓晶;邱桥成;王乾;钟健;诸明;温端改

    目的 探讨肾移植前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主要组织相容性一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特异性对移植后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27例肾移植(尸供22例,亲属活体供肾5例)受者手术前后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值变化,并结合供受者的基因分型,区分供体特异性抗体和非供体特异性抗体.取同期的临床资料和SCr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移植患者中带肾存活26例,移植肾失功1例.移植后1、3、6、12个月时动态随访24例,失访2例.27例患者移植前预存抗体7例(25.9%),其中HLA抗体阳性2例、MICA抗体阳性3例,HLA和MICA抗体均阳性2例.肾移植前HLA和MICA抗体均阴性者中移植后3~6个月产生新生抗体3例.1例新生HLA-Ⅱ类特异性抗体者,移植半年后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经治疗术后1年SCr>200 btmol/L.3例肾移植前MICA抗体阳性者,术后MICA抗体的特异性均无改变,但抗体的阳性分值呈现2~8分的变化,1年后均升高到移植前(4~8分)水平.移植前预存低阳性率HLA-Ⅱ类特异性抗体者1例,移植后2周有发热等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移植后1个月时SCr为171μmol/L,3个月升高到236μmol/L.24例分为抗体阴性组(14例)和抗体阳性组(10例).移植后1个月和1年时SCr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 结论 移植后3~6个月是新生抗体变化的重要随访时间,可根据HLA和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分值变化,尽早采取有效方法预防排斥反应和减少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发生和发展.

  • 原发性肾上腺T细胞型淋巴瘤一例报告

    作者:薛冬;何小舟;徐仁芳;许贤林;解斯杰;巢志复;陈同钰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按起源可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其中T细胞型罕见[1-3].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膀胱混合癌一例报告

    作者:田晓军;陆敏;黄毅;卢剑;刘余庆;马潞林

    膀胱混合癌临床上较少见,其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2007年7月,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尿道内缝衣针无创处理一例报告

    作者:石磊

    患者,男,14岁.主诉将缝衣针尾端自尿道口插入尿道内玩耍,缝衣针滑入尿道内不能自行排出,尿痛6 h.骨盆斜位X线片提示缝衣针为直针,尾端位于球部尿道,尖端位于前尿道.处理方法:截石位.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8.0~9.8 F输尿管镜下观察缝衣针尖端位于前尿道并刺入尿道黏膜内约0.5 cm,针尾位于球部尿道,缝衣针表面可见铁锈.

  • 肾原发性血管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鲁常青;严晓昱;巢志复;邱建国;李青;陈铜兵;徐仁芳

    患者,男,42岁.因尿泡沫多9年,右足背肿痛4 d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有慢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型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B超检查:左肾上极见2.8 cm×2.5 cm较低回声团块,形态规则,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CT检查:左肾可见类圆形病灶.平扫CT值34 HU,呈等低密度,境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呈边缘性强化,强化CT值165 HU;实质期对比剂向病灶内充填,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146 HU,高于肾实质,病灶境界清晰;延迟期病灶仍呈高密度,CT值121 HU.

  • 左肾癌伴腔静脉癌栓行肾癌根治术并人造血管下腔静脉部分替换术一例报告

    作者:张立元;卢一平;赵纪春;孙春堂

    2007年4月我院采用左肾癌根治、癌栓切除加人造血管下腔静脉部分替换术治疗左肾癌伴膈下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1例,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非同步俯卧位螺旋CT辅助定位在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蒋立城;王学庭;程玉峰;丁吉阳;王洪同

    2006年3月至9月,我们在经皮肾术中采用俯卧位螺旋CT辅助定位建立通道,并与X线C臂定位进行比较,探讨俯卧位CT定位在经皮肾穿刺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女性前列腺与女性前列腺炎

    作者:于胜强;夏术阶

    关于女性是否有前列腺的争论已有多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女性前列腺是客观存在的.而女性前列腺炎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诊断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女性前列腺与女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动物模型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刘双林;张旭;马鑫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迅速发展,各种腹腔镜培训中心也应运而生,采用模拟训练箱、电脑虚拟(VR)模拟器、活体动物或实验用尸体体内模拟等多种方式开展腹腔镜技能培训[1-3].其中,使用活体动物进行模拟训练仿真度高、培训效果好,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中广泛应用.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是开展动物模拟训练的前提,现将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处理原则

    作者:孙颖浩;那彦群

    虽然三聚氰胺形成泌尿系结石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三聚氰胺所致结石的一般临床特点巳被认识.少量三聚氰胺晶体经肾脏排出,大多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短时间大量三聚氰胺通过肾脏之后其晶体累积于集合系统形成泥沙状结石,这种结石不含钙质,X线不能发现,超声是目前筛查、诊断此类结石的主要手段.三聚氰胺产生的结石易自行通过尿路排出体外.因此绝大多数患儿,即使有血尿等症状,在停用问题奶粉、补液、碱化尿液后,可自行排出结石,仅需超声定期随访而无需特殊治疗

  • 缅怀先贤奋进发展纪念熊汝成教授诞辰100周年

    作者:

    2008年11月4日,是我国泌尿外科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始人之一熊汝成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和全国的泌尿外科同道于10月11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缅怀熊汝成教授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

  • 熊汝成教授简介

    作者:熊汝成

    1960年,首先提出在我国大动脉炎是引起肾动脉狭窄常见的病理基础,受到国内外重视.1971年,提出棉酚对男性有抗生育作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72年9月主持研究成功国内第一台平板型人工肾,1974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0年1月进行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975年7月第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获得成功,1977年为此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协作研制全氟碳代血液,1987年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4年起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制肾结石体外碎石机,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博士生开展的流式细胞技术诊断膀胱肿瘤,1991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及副主编专著8部,参加编写其他泌尿外科专著16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1993年获首届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