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与上尿路损害

    作者:田军;孙宁;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张潍平;谢向辉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不良致神经源性膀胱造成上尿路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对32例脊髓发育不良患儿行尿动力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8例(56%)有肾和输尿管积水,其中4例伴Ⅳ~Ⅴ级膀胱输尿管返流。19例逼尿肌漏尿点压力≥40 cmH2O (1 cmH2O=0.098 kPa)且膀胱顺应性≤40 ml/cmH2O的患儿中,17例合并上尿路损害。1 3例逼尿肌漏尿点压力<40 cmH2O且膀胱顺应性>40 ml/cmH2O的患儿中,仅1例有双侧输尿管扩张,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对脊髓发育不良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应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和膀胱顺应性,确定与上尿路损害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避免上尿路进一步损害。

  • 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手术径路探讨

    作者:张炯;徐佑璋;乔勇;吴登龙;陈曾德

    目的总结各种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手术径路的应用经验,提高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者的手术径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89%)一次手术成功。经会阴径路中采用单纯经会阴径路34例中治愈31例(91%) ;经会阴耻骨下缘径路14例中治愈13例(93%)。经耻骨径路中采用单纯经耻骨径路6例中治愈 4例(67%);经耻骨联合会阴径路18例中治愈16例(89%)。41例长段后尿道狭窄(>3 cm)者治愈 35例(85%)。18例有合并症者治愈17例(94%)。结论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各种手术径路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应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经会阴径路因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仍是目前首选的手术径路。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外科 手术
  • 儿童隐匿阴茎(附83例报告)

    作者:黄鲁刚;陈绍基;王明和;张凌燕;吴学东;黄颖川

    目的介绍隐匿阴茎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83例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肥胖,4例为包皮环切术后阴茎显露不良。结果术后随访1~3个月。8例合并肥胖者中5例和4例包皮手术后中2例疗效欠佳,余76例(91.6%)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将因肥胖所致的埋藏阴茎、蹼状阴茎以及小阴茎相鉴别,以选择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是矫治隐匿阴茎的主要手段,但对此类患者忌行单纯包皮环切术。

  • 一期双阴唇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女性尿道闭锁(附二例报告)

    作者:金三宝;陈忠;陈曾德

    目的提高女性外伤性尿道闭锁的疗效。方法利用双阴唇带蒂皮瓣修复女性外伤性尿道闭锁。结果 2例术后大尿流率分别为18.2 ml/s、17.7 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0 ml/s、10.9 ml/s。2例分别随访15、36个月,均排尿通畅,无需尿道扩张。结论双阴唇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女性尿道闭锁的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尿道疾病 外科 手术
  • 腹膜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八例报告)

    作者:唐来坤;陆立平;蔡永葆;郦俊生;李立;潘良;沙键;杨银才;杨南京;江鱼

    目的介绍经腹膜后腹腔镜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及切口不缝合的术式经验。方法肾盂及输尿管结石患者8例,病程3个月~2年,结石直径0.8~2.4 cm。X线或B超标志定位,经膀胱插入输尿管支架管至结石处,水囊扩张腹膜后间隙,形成腹膜后操作空间,暴露输尿管。于结石处用输尿管刀切开肾盂或输尿管,取出结石,将输尿管支架推入肾盂。结果 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15 min。恢复顺利,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盂或输尿管取石及切口不缝合,简化了操作程序,安全、有效、可行。

  • 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附18例报告)

    作者:张金明;陈小萱;杨斌;潘淑娟

    目的探讨应用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结果除1例并发尿瘘外,余 17例均获痊愈,尿道无狭窄,阴茎阴囊角正常,阴茎伸展自如。结论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血运良好,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外科 手术
  • FK506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立新;刘小友;胡敏燕

    目的测定肾移植患者的FK506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我国成人肾移植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3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给予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术后24 h开始服用FK506,剂量为0.10~0.15 mg*kg-1*d-1,分两次口服。首次服药后即刻,20、40、60、90 min及2、3、4、6、8、10 h抽取血标本,采用MEI A法进行全血药物浓度测定,用3P87软件计算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详细记录术后1个月内的用药量。结果大药物浓度(Cmax)为(13.6259±4.1117) ng/ml,达峰值时间[T(peak)]为(1.4866±1.0725)h,分布相半衰期(t1/2 α)为 (0.7749±0.7791)h,消除相半衰期(t1/2 β)为(10.7267±10.4926 )h,曲线下面积(AUC)为(91.0415±40.7694)ng*ml-1*h-1,清除率(CL)为(0.0046±0.0036)ng*ml-1*h-1,平均滞留时间(MRT)为( 8.1540±4.2937)h。AUC与术后1个月内FK506的用药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 =-0.53,P=0.038)。结论肾移植患者口服FK506的吸收速度很快,在(1.5±1.1)h内达高峰,平均半衰期为 10.7 h;药代动力学测定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包皮环形皮瓣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远期效果(附七例报告)

    作者:张先觉;丁树平;周家杰;杨光华;陈士祥;田方兴;王建国;李金华;张平祥;舒先涛

    目的探讨包皮环形皮瓣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总结采用阴茎远端带Buck筋膜的环形皮瓣一期修复7 例长段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尿道狭窄长6~10 cm,均一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14~58个月,平均31个月,排尿通畅,无狭窄复发。结论包皮环形带蒂皮瓣修复长段尿道狭窄,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是治疗长段尿道狭窄的一种理想术式。

    关键词: 尿道狭窄 治疗
  • p27kip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叶定伟;钱松溪;孙颖浩;郑家富;马永江;李慧;Richard Land

    目的研究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细胞中p27 kip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22例人前列腺标本中PIN细胞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2例人前列腺标本中,高分级PIN灶细胞中p27kip1蛋白表达与周边前列腺上皮细胞比较均有降低。结论 p27kip1蛋白表达降低可能和PIN的形成有关。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内引流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作者:徐友明;余建华;张文;胡礼泉;李世文

    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39侧UPJ梗阻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留置导尿5~7 d,4~6周拔除双J管,3~6个月复查。结果患儿症状消失,患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均获成功。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UPJ梗阻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双J管内引流减少了术后再狭窄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使用安全、可靠。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附507例报告)

    作者:刘定益;祝宇;郑崇达;邵冰峰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507例PA的诊治资料。结果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患者血钾为(2.35 ±0.53)mmol/L,血和24 h尿醛固酮分别为(1 027.67±531.84)pmol/L、(69 .25±43.77)mmol/L,立位血浆醛固酮增加值为(-17.17±483.37)pmol/L。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血钾为(2.94±0.55)mmol/L,血和24 h尿醛固酮分别为( 781.14±310.24)pmol/L、(37.12±9.99)mmol/L,立位血浆醛固酮增加值为( 170.36±303.59)pmol/L。B超和CT对AP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9%和93.1%,IHA主要显示双侧肾上腺增大或小结节变化。肾上腺皮质癌(APC)的特点是皮质醇和去氢异雄酮明显增高,且瘤体直径>5 cm。结论 APA血和尿醛固酮明显高于IHA ,APA血钾明显低于IHA,体位试验、B超和CT能帮助确诊APA。单发APA合并肾上腺萎缩应行肾上腺部分切除,多发APA或合并肾上腺增生者应行患侧肾上腺全切。

  • 重复尿道畸形伴囊肿形成一例报告

    作者:向波;黄鲁刚;陈绍基;刘菊先

    患儿,男,13岁。因会阴部囊肿伴漏尿13年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会阴部有一蚕豆大囊肿,表面有一针尖状瘘口,挤压时有少许液体流出。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经正常尿道口排尿通畅。

  • 肾动脉栓塞术致截瘫一例报告

    作者:孟凡学

    患者,男,45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1年余,于1997年4月14日入院。1个月前在左侧腹部扪及一肿物,无压痛。查体:左侧腹可及8 cm×8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不随呼吸活动。左精索静脉曲张,平卧不消失或减轻。尿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瘤细胞。ESR 60 mm/1h,Hb 90 g/L,大剂量IVU左肾不显影。B超、CT示左肾下极12 cm×10 cm×10 cm肿物,侵及肾周脂肪囊,下腔静脉内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入院诊断:左肾癌(Ⅲ期)。拟行肾动脉栓塞后根治性肾切除。Seldinger法股动脉插管,导管顺利插入左肾动脉,造影证实导管位于左肾动脉内后注入顺铂150 mg、阿霉素30 mg 。将明胶海绵剪成1~2 mm碎块,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待肾动脉主要分支完全栓塞后拔除导管。

  • 肾血管异常三例报告

    作者:蔡伟;王晓雄;肖序仁;李炎唐

    1997年6月~1999年2月,我们收治肾血管异常患者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30~38岁。3例均为右肾病变。其中外伤后形成肾动静脉瘘1例,先天性肾动静脉瘘、动脉瘤各1例。例1因右肾刀刺伤保守治疗后,间断血尿、高血压1年入院。血压172/94 mmHg(1 mmHg=0.133 kPa),右上腹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经肾动脉造影诊断为外伤性右肾巨大动静脉瘘。余2例无症状,查体时B超发现肾盂处有低回声区,诊断为肾积水,行IVU检查并无肾积水征象。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患者行CT扫描示肾盂结节状软组织影,CT值32~34 HU,增强扫描初期CT值为165 HU,4 min后降为84 HU,诊断为肾盂肿瘤。MRI提示病变为血供丰富的肿瘤,静脉注射GD-DTPA动脉晚期病灶明显强化,4 min消退。彩色超声示肾血管异常病变。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为先天性肾动静脉瘘。肾动脉瘤患者CT亦提示肾盂有软组织影,CT值40 H U,增强扫描后为119 HU,疑为肾盂肿瘤。彩色超声血流检测示肾血管异常病变。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肾动脉瘤。

  • 副肾动脉血管瘤一例报告

    作者:江咏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尿频、尿痛、血尿2个月,加重10 d,于 1999年10月21日入院。1999年9月2日曾于外院行右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无肾炎、结核及腰腹部外伤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作者:汪涌;刘凡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临床少见,Potts 和Hirst于196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至1983年共报道100余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占尿路上皮肿瘤的2.2%[1]。此病多发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和尿道前列腺部。发生于上尿路者少见,约30余例[3,4],其中男女比约5~7∶1,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男性占90%以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男性发病年龄平均55岁,女性5 6岁;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65岁。但亦有小儿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病的报道[5]。上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学、发生学和治疗方面均无明显区别。此病常见无症状血尿和尿路阻塞,可有腰部疼痛以及由尿路阻塞引起的肾盂积水,还可无任何症状;与其他泌尿道肿瘤无明显区别,而且其活检标本切片亦与息肉和移行细胞癌(TCC)区别不大。多数病人被误诊为鳞状上皮息肉、单纯性息肉和恶性肿瘤,亦有被误诊为血管瘤和乳头状腺瘤者。发生于上尿路者多数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而进行了不必要的肾输尿管切除。

  • 苗勒管抑制物质

    作者:孟荟;陈越;唐涌志

    当男性胚胎的一对中肾管通过雄激素作用分化为输精管和附睾等时,另一对生殖管,苗勒管却逐渐退化。原因为睾丸Sertoli细胞分泌一种称为MIS(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的物质。近年来有人已对MIS进行提纯、克隆、基因定位,并发现MIS除抑制苗勒管分化外尚有其他一些作用[1,2],现就MIS 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MIS的分子生物学 一、MIS的发现 初有人发现在牛的雌雄同体胚胎中雌胎缺乏苗勒管衍生物,原因为雌雄胎儿共用一个胎盘以致雌胎受到来自雄胎血运物质的影响,称为生殖不全牝犊现象(freemartin phenomenon) 。50年前Jost发现胚胎睾丸能分泌一种不同于睾酮并能使苗勒管退化的物质[1]。 1969年 Picon报告尚未出现性分化的大鼠胚胎苗勒管对不同物种的MIS均起反应[2]。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员首先对牛的MIS蛋白进行提纯。

  • 神经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谢庆祥;韩聪祥;林福地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细胞增殖、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83例,年龄15~81岁。Ⅰ级25例、Ⅱ级34例、Ⅲ级24例。T0~1 54例、T2~4 29例。72例获随访1年以上,其中复发18例。16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石蜡包埋存档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免疫组化采用SP方法。NGF(1∶80)和Ⅷ抗原相关因子(1∶100)为多克隆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1∶50)为单克隆抗体。

  •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细胞HPV-18感染

    作者:何祖根;郑闪;刘海涛;王顺宝

    为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与膀胱癌的关系,我们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中的HPV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细胞培养:人膀胱移行细胞癌PUMC-91细胞系及宫颈癌HeLa细胞系37 ℃闭式培养于含10%新生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DA的提取:传代培养收集1×106~1×107细胞,常规酚-氯仿抽提DNA,测量吸光度A值,贮存于-2 0 ℃。

  • 胃液对BIU-87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田斌群;胡礼泉;郑新民

    为探讨胃代膀胱术抑制膀胱肿瘤复发的机制,我们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胃液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细胞培养及处理:将BIU-87细胞系置于37 ℃、5% CO2、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生长旺盛、进入指数增殖期时,收获培养瓶中的细胞,调配成2.5×105个/ml细胞悬液,接种至预先置有玻片的24孔培养板和T-75培养瓶,实验各组分别加入胃液(终浓度7.6 μmol/ml)、稀盐酸(终浓度7.6 μmo l/ml)、阿霉素(终浓度2 μg/ml)和无药培养液,继续置于37 ℃、5%CO2条件下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检测。

  • 外周血PSA mRN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转移

    作者:孙星慧;陈一戎;岳中瑾;王志平;付生军;秦大山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PSA mRNA,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转移,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PCa患者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7岁。JWP分期:A 期2例,B期5例,C期3例,D期4例。对照组包括:BPH患者15例,年龄55~83岁,平均65岁;非癌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8~55岁,平均37岁。PCa患者通过血清PSA测定、直肠指诊、CT、同位素骨扫描进行诊断,并在术前1周、指诊后2周采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

  • 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附14例报告)

    作者:汤群辉;王禾;陈宝琦;秦荣良;安旭方

    我们于1996年以来收治睾丸扭转患者14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4例。年龄5~20岁。左侧8例,右侧6例。发病到就诊时间4 h~2周。10例在外院曾按急性睾丸炎治疗1~2周。11例阴囊及睾丸肿胀、疼痛并向同侧腹股沟放散,睾丸上抬,触痛明显,与附睾分界不清,提睾反射消失,抬高睾丸时疼痛加剧;余3例阴囊空虚,腹股沟区可触及肿块并有压痛。就诊晚者血象偏高。14例均无发热,但伴有恶心、呕吐。彩色多普勒动态显像(CDFI)检查:2例发病早期就诊者示睾丸血流减慢,12例就诊晚者示睾丸明显增大,血流消失,睾丸坏死。

  • 皮瓣外翻防止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后尿道外口狭窄(附10例报告)

    作者:姜睿

    我们自1995年至2000年采用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时,将部分带蒂皮瓣外翻形成新尿道口,防止术后尿道外口狭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10例,年龄2~25岁。其中4例阴茎前1/3下裂者无阴茎下弯,6例阴茎中部下裂者伴阴茎下弯20°~30°。患者尿道板发育良好,尿道口距冠状沟0.5~3.5 cm。

  • 铲状电极治疗侧壁膀胱肿瘤50例报告

    作者:武洪林;楚坤;王新宇;李云升;王辉

    1997年10月~2000年5月应用铲状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侧壁膀胱肿瘤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28~81岁,平均60岁。单发18例,多发32例。肿瘤直径<1 cm 8个,1~2 cm 22个,>2 cm 20个,肿瘤距输尿管口>1 cm 43例,覆盖或距输尿管口≤1 cm 7例。均有无痛性全程血尿。病理报告:乳头状瘤14例,移行细胞癌36例。临床分期:TA 3例,T1 38例,T2 9例。病理分级:G1 12例,G2 34例,G3 4例。

  •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在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宋广来;巢志复;何小舟;徐仁方;许滔;许贤林

    1994年11月~1998年12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5~55岁,平均45岁。5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所致双输尿管下段梗阻,双肾积水,均有轻重不等的肾功能不全; 1 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第1次术后出现再狭窄,再次手术输尿管长度受限;1例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行回肠代膀胱术后4年。血Cr 300~400 mmol/L,大剂量IVU均示双肾输尿管积水,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1例移植肾3年尿量进行性减少,手术探查及造影见输尿管近肾门处扭曲狭窄,因移植肾覆盖,无法暴露输尿管,曾置双J管两次,分别留置3个月及6个月,第2次拔管后尿量减少,移植肾胀痛。

  • 大腿游离厚中厚皮片一期尿道成形术九例报告

    作者:江少波;吴钟玖;江荣根;谢俊民;王慎鸿;蔡松良

    自1992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大腿游离厚中厚皮片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9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年龄2~29岁。阴茎阴囊型8例,阴茎体型1 例。均有明显阴茎弯曲畸形。9例均首次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例包皮较少。尿道实际缺损长度3~9 cm。 术前3 d起,外生殖器及双侧大腿内侧皮肤准备。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距冠状沟近侧0.8 cm左右环形切开包皮,在Buck筋膜深面将阴茎包皮皮肤剥至阴茎根部,切除腹侧纤维索带伸直阴茎。在大腿上部内侧用滚轴式取皮刀取下一块均匀厚中厚皮片,取皮时应密切观察皮片厚度、颜色和供皮区创面情况,该皮片的特征为肉面呈白色,供皮区创面呈瓷白色,出血点较大而稀疏。供皮区不作特殊处理,直接覆盖凡士林纱布外加纱布包扎。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