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중화류행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6450
  • 国内刊号: 11-23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lxb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立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林枝;徐苓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出院患者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直接经济负担数据采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均每例髋部骨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为32 776元/年,影响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的因素有住院时间、结局、患者工作状态;住院期间费用影响因素有住院时间、患者骨折类型及患者工作状态;影响患者康复期费用的因素有患者住院及康复时间、结局.年龄、治疗方式及医疗负担方式对费用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直接经济负担重,强调从经济学角度论证重视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要性.

  • 青海省囊谦县人间肺鼠疫爆发的调查

    作者:王虎;焦巴太;王国钧;杨永海;慕有;田涛;罗玉丽

    目的对青海省囊谦县2004年9-10月一起人间肺鼠疫疫情的调查.方法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及尸体解剖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病14例,死亡6例;首发病例为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继发肺鼠疫;其他为原发性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4例,原发性肺鼠疫9例.鼠疫疫区经常规处理,疫情被完全控制.结论狗叼食旱獭将染疫蚤带入帐房内叮咬人而传染鼠疫;其余病例经相互接触、空气飞沫或空气尘埃传播;该地区应加强鼠情监测,灭獭灭蚤,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 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贺雄;陈丽娟;王骏;林长缨;白呼群;严俊;崔钢;于竞进

    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和评价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所取得效果.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乙肝血清学检测.以美国Abbott乙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为金标准选择中国乙肝ELISA检测试剂,并用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校对检测结果.结果中国≥3岁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HBV流行率经调整后分别为9.09%、37.48%、50 04%;3~12岁儿童分别为5.03%、45 33%、29.10%.≥3岁城市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分别为4 61%、43 51%,农村人群分别为9.41%、56 77%.3~12岁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分别为2.10%、20.45%,农村儿童分别为8.25%、39.22%.结论中国≥3岁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12岁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 产瘫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高仕长;陈亮;孟炜;顾玉东

    目的研究发生产瘫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的程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上海市八家医院在1988-2002年出生的31例产瘫患儿及其母亲的病历资料为病例组;按1:4配对,在同一个医院选择出生时间相差在1年以内,无臂丛神经损伤的新生儿及其母亲作对照组,共124名.对病例与对照组的孕前、孕期、分娩过程中的多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分娩时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对与产瘫相关联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12个因素与产瘫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瘫与手术分娩、器械辅助分娩、出生体重、孕前体重指数(BMI)有关,其OR值分别为0.060、65 237、35 468、23.901;发生产瘫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依次是:产钳助产、巨大儿、孕前BMI过大(≥21),手术分娩是产瘫的保护因素.结论控制母亲孕前体重、降低巨大儿发生率,谨慎使用产钳,加强高危孕妇产程监护等是预防产瘫的综合措施.

  • 中国中部某农村地区艾滋病疫情发现和监测系统研究

    作者:卫军;何纳;宁少萍;董少良;贾少贤;高眉扬;付朝伟;李成利

    目的探讨提高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疫情发现和检测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方法选取中国中部某农村地区历年来所有报告发现的HIV/AIDS病例进行专项流行病学分析,包括对初次送检的原因、送检或报告机构及传播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报告发现的626例HIV感染者中,通过有偿供血或临床输血而感染的病例占86 1%(539例);52.2%(327例)的病例是由医院送检或报告的;通过县级、地区级和省级机构报告或发现的HIV/AIDS病例分别为207例(33 1%)、303例(48.4%)、116例(18.5%);近年来,通过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和自愿检测而发现的感染者有所增加.经医院途径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门诊就诊时即被发现有HIV感染的比例在逐年升高.结论在我国中部农村有偿供血和临床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艾滋病高发区,医院在艾滋病疫情发现和监测中发挥着并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地市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血液供应机构在艾滋病疫情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艾滋病 监测
  • 北京地区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玫;汤哲;周英智;蔡玲;汤欣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及其亚型(CagA,VacA)感染的血清流行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了北京不同地区(城区、郊区、山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06名,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 CagA、VacA和Ureas抗体.结果老年人群总的Hp感染率为83.4%,Ⅰ型Hp菌株感染率为56.0%;郊区和城区高于山区(P<0.001);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Hp菌株的感染率高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P<0.05);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Ⅰ型Hp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以高蛋白饮食为主的老年人(P<0.001).结论Hp在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血清流行率,以Ⅰ型Hp菌株感染为主,其亚型分布在年龄、地区和饮食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

  • 新疆地区经典型卡波氏肉瘤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秦江梅;李锋;谭晓华;郭淑霞;王小波;张万江;谢建新;黄瑾;普雄明;芮东升;杨磊

    目的分析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新疆8个地州市随访的经典型卡波氏肉瘤病例,按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5岁、同一个居住地区配对要求,1:4选取对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β2微球蛋白(β2-MG)、新喋呤和8型疱疹病毒(HHV-8)等5个相关因素与经典型卡波氏肉瘤有关系.β2-MG和HHV-8两项危险因素进入了多因素条件logisistic回归模型,其OR值分别为1.002(95%CI:1.000~1.003)、81.041(95%CI:1.790~3669.620).结论β2-MG与经典型卡波氏肉瘤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HHV-8感染是经典型卡波氏肉瘤独立的危险因素.

  •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坤;金明娟;范春红;宋亮;蒋沁婷;俞维萍;马新源;姚开颜

    目的以自然随访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多重PCR分析技术,检测140例CRC患者和343名健康对照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1A1 6235T/C、CYP1A2 734C/A、CYP2E1-1259G/C和-1019C/T各位点多态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u(GSTM1)和GST Theta(GSTT1)缺陷型,以及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NAT1和NAT2各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其对CRC易感性的影响.结果等位基因CYP1A1 6235C、CYP1A2734A、CYP2E1-1259C、CYP2E1-1019T、GSTM1缺陷型、GSTT1缺陷型、NAT1*10和NAT2 Mx(x=1,2,3)的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依次为31.65%、63.77%、23 02%、32.61%、57.25%、17.39%、26 45%和39.21%,对照组依次为39.85%、66 62%、20.27%、28.61%、55.46%、20.35%、25.22%和39.36%,所有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单基因、多基因联合分层分析表明,CYP1A1 6235CC突变纯合型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79,95%CI:0.63~0.99);在携带CYP1A2 734A等位基因个体,CYP1A1 6235C等位基因也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53,95%CI:0.34~0.83);在GSTT1缺陷型个体,GSTM1缺陷型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显著升高(OR=4.41,95%CI:1.21~16.10).结论CYP1A1 6235C等位基因、GSTM1和T1缺陷基因型可影响机体对CRC的遗传易感性,前者是CRC的保护因素,后两者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增高.

  • 还原口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关联的父母-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裴丽君;李智文;任爱国;张卫;朱慧萍;朱江辉;郑晓颖;杜宝芝;刘育红;肖燕萍;魏子庚;李竹

    目的对神经管畸形(NTDs)发病危险和还原叶酸载体基因(RFC1)A80G多态性进行关联研究,为寻找NTDs的遗传易感标志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RFLP-PCR方法,对104例NTDs儿及其父母和99名正常儿童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RFC1第80位SNP检测,对核心家庭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NTDs杂合子父母G等位基因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NTDs儿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儿,OR值为1.64(95%CI:1 08~2.49);GG基因型的患儿发生NTDs危险高于AA基因型(OR=2.56,95%CI:1.04~6 36);TDT结果显示,RFC1等位基因G与NTDs之间存在关联(x2=5.2364,P<0.05),携带G等位基因发生NTDs的危险是非携带者的1.56倍(95%CI:1.07~2.28).结论发现在中国人群中RFC1基因多态性与NTDs存在关联,初步表明该基因G等位基因可能是NTDs发生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 浙江省绍兴市急救中心急诊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朱文琴;方强;俞士梅;赵晖

    2001年绍兴市人民医院参加了全国性的大规模中毒与伤害调查,现将该市急救中心2001年7月1日0时到2002年6月30日24时的急诊伤害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甘肃省庄浪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调查

    作者:张有良;阎峻;王植霖

    2005年3月初,甘肃省庄浪县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疫情,发病4例,死亡3例.首例发生于2月17日,为诊断疑似流脑病例,3月1、5、6日各发生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和颈项强直、全身发红、结膜充血、全身大量瘀点、瘀斑、视物模糊等.

  • 非典型狂犬病一例报告

    作者:严家新;鲜文;徐葛林;冯彦文;郑新雄;祝玉桃;刘碧芬

    2004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发生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患者,经调查确认系非典型狂犬病病例.死者61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某村农民.发病前无外出史,未发现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健康状况正常.

  • 重庆市巫山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特征的变化

    作者:黎华均;张代兵

    重庆市巫山县煤藏量十分丰富,由于人们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我们分别于1983年、2003年两次对全县地氟病及相关因素进行普查,包括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缺损率、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率、病区主食、海拔高度等.地氟病致病因素调查包括监测饮用水、粮食及室内空气等含氟量,计算成人日均摄氟量.

  • 自然人群甲型流感抗体水平与养殖家禽家畜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谭兆营;潘浩;朱凤才;汪宁

    近年来禽流感疫情日趋严峻,且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由家禽直接传染给人[1-4].为了解人群甲型流感抗体水平与养殖家禽家畜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 一起学校师生因误照射紫外线引起眼部灼伤的调查

    作者:蒋重达

    2004年9月1日,宁波市镇海区某学校发生一起师生爆发眼病事件(当日晚上至次日上午共报告有171例),经对患者临床诊断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学校师生因误照射紫外线灯引起的急性角膜结膜炎.

  • 浙江省某沿海城市2004年甲型副伤寒疫情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龚震宇;谢淑云;柴程良;莫世华;江夏明;叶方友;黄宝定;陈志明;胡富宇;张宗祥;陈忠妙;Fontaine RE;曾光;陈坤

    浙江省是全国伤寒、副伤寒高发省份之一.2004年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在全国试运行,3月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发现东南沿海某市甲型副伤寒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1-3月份报告病例数比2003年同期升高6倍,出现了局部爆发性疫情.

  •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剑虹;朱榆红;吉维忠;李燕;严勇;殷梅;熊静;刘豫霞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自1944年我国台湾省报道第一例以来,该病的报道已逐渐增多,国内大陆如温州等地曾有流行.本病报告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香港及台湾等沿海地区.

  • 孕妇妊娠期麻疹并致新生儿麻疹一例分析

    作者:李向红;王秀英

    患者,女,27岁.因孕(36±4)周,发热、咳嗽5天由外院转入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查体:体温39℃,咽扁桃体充血明显,双肺少许干罗音,心脏无异常,胎心144次/min,无宫缩.血常规示WBC 10 9×109/L,N 90 2%,L 7.1%,PL155×109/L,Hb113 g/L.尿常规示酮体+,白细胞5~8/HP,蛋白+.血谷草转氨酶57 U/L,总胆汁酸35.7 mmol/L,总胆红素32 mmol/L,直接胆红素13.4 mmol/L.诊断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外院已应用青霉素2天,罗氏芬1天.

  • 城市流动人口中确诊麻风病一例报告

    作者:徐志鑫;马树波;唐雅清

    患者男性,49岁,出生地重庆市乌山县.该患者自1991年外出打工,1998年自觉"足底痒痛",1999年病情加重,上述症状发展至"两腿膝盖以上".6年间曾四处求医,均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2002年曾在重庆市某医院被诊断为"荨麻疹",用药后疗效不明显.

  • 一株沙门菌(4,?:Z:?)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作者:孔繁才

    2005年5月份,笔者在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一株抗原式为(4,?:Z:?)沙门菌,经多次传代、隔水煮沸及多种方法多次诱导,均未能检出其它O和H抗原.现报告如下.

  • 地方性克汀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谷云有;李素梅

    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导致机体障碍谱带中严重的表现之一.虽然典型的克汀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由于患者的大脑、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期和新生儿期严重缺碘所至[1],但仍然有不同的争议:①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理虽然国内外学者做了一些科学研究并提出了概括构想,但还没有明确的结论;②多数学者主张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胚胎期严重缺碘所致,但同样严重缺碘的地区并不一定都会发生地方性克汀病;③同一村寨中,克汀病的发生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 风湿痛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汕头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曾庆馀;肖征宇;陈肃标;陈韧;林秋强;王庆文;黄少弼;谢素和;林昆;许敬才;张乃峥

    目的验证中国南、北方风湿痛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探讨风湿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国际抗风湿联盟(ILAR-China)协作的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或COPCORD的程序,分别于1987、1992、1995和1999年对4个人群16岁以上成人共10 638人进行调查,收集分析有关风湿痛资料.结果4次调查风湿痛患病率分别为11.6%、12.5%、16.0%和19.8%.虽然十多年来风湿痛患病率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北京1987年ILAR-China调查的结果.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腰,其次为膝和颈;腰痛多见于农村居民,颈痛则多见于教师人群;无电梯的楼房居民膝痛患病率显著高于平房居民;本地区人群骨密度峰值高于包括北京在内的13省市;风湿痛患病率高的人群求医意识较强,但各人群残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地区风湿痛患病率低于北京市;社会经济环境、纬度、性别、年龄、职业、人体功效学、营养、骨密度以及求医意识等,可能是风湿痛的相关危险因素.

  • 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的7年随访研究

    作者:李海欣;汪培山;田桂玲;徐卫历;刘东;吴静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7年随访,描述患者病后生存情况,并分析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新发病例189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的复发、死亡及其他结局.整个随访工作2003年10月完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与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共82例患者死亡,其中因脑卒中(包括首发与复发)死亡58例,因心脏病死亡8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79 86%,3年生存率为65 46%,7年生存率为57 46%.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有:年龄(RR=1.065,P<0.001),首次发病前参加体育锻炼(RR=0 308,P<0 00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RR=1.785,P<0.05)和脑卒中病史(RR=2 493,P<0 001),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如脑损害面积(RR=1.031,P<0.001);患者的生存情况还与出院时情况,以及出院后的康复与治疗、复发情况有关系;研究还发现,社会心理因素诸如对康复有无信心、病后有无压抑感与负面生活刺激、亲友帮助等因素对于患者的生存也有作用.结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与脑卒中病史,发病时脑损伤情况严重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影响较大;发病前坚持锻炼,出院后坚持康复与治疗者预后好;复发患者生存率比未复发者低;社会心理因素对生存影响也有较大作用.

  • 118例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魏宁;徐进;高波;周金梅;刘桂芳

    目的了解临床中导致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听前庭功能,颅脑、内耳及颈椎部位的X线摄像、CT或MRI,头颈部血管彩超、TCD或MRA等检查结果.结果在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中,周围性眩晕70例,中枢性眩晕29例,诊断不明19例.81%的患者同时合并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疾病.结论不同的中枢性和周围性的前庭病理改变是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主要病因;年龄的老化导致的前庭系统功能衰退、全身性疾病以及环境、心理等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患病情况.

  • 安徽汉族人群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分析

    作者:叶冬青;尹婧;李向培;张国庆;张永青;王茜;刘慧慧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CD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安徽籍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2例SLE确诊患者和143名正常对照的血标本,用酚-氯仿-蛋白酶K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用DNA单向测序法进行SNP因子检测和筛查.结果PDCD1基因7809位点的基因型全部为G/G型,PDCD1基因7872位点存在C和T 2种多态性,PDCD1基因8162位点存在G和A 2种多态性,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x2=11.85,P<0.05).PDCD1基因7872位点,病例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1%、41.8%、22.1%,对照组分别为51.7%、35.0%、13.3%,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5);PDCD1基因8162位点病例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1%、20.3%、28.6%,对照组分别为57.6%、20.8%、22.6%,两组间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7,P<0.05).PDCD1-7872杂合型、PDCD1-8162杂合型可能具有阻止汉族人发生SLE的作用(OR=0.583,OR=0.485).结论安徽籍汉族人群PDCD1基因7809位点不呈现SNP,7872和8162位点SNP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 心肌梗死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汪明;李艳;张平安;杨超;向萍霞;韦叶生;李晓艳;黄从新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第4外显子+12959G/A、第6外显子+13848A/G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心梗)的相关性.方法提取165例心梗患者(包括急性心梗和陈旧性心梗)和199名健康对照者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ICAM-1+12959G/A、+13848A/G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水平.结果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13848A/G多态性,在心梗组中基因型分布为:AA型58.2%、AG型37.0%、GG型4.8%;对照组分别为45 7%、45.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AA型患心梗的风险是GG型及AG型的1.651倍(OR=1.651,95%CI:1.089~2.504).未检出+12959G/A多态性.结论ICAM-1+13848A/G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心梗易感性有关,+13848A等位基因可能是心梗发病的重要易感基因.

  • 上海市2000-2002年9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梅建;沈鑫;查佳;孙斌;沈梅;沈国妙;高谦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菌株库中随机抽取的2000-2002年各50株耐药和敏感菌株进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mg)和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IRU)基因型分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抽样菌株中,具有特异Spoligotyping指纹图谱的北京基因型菌株在上海地区分布达89%(81/91).未接种过卡介苗(BCG)的患者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占88.5%(54/61),接种过BCG的患者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占9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北京基因型菌株耐药率为45.7%(37/81),低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的耐药率60.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U成簇菌株占所有菌株的62.6%(57/91).结论北京基因型菌株在上海地区有广泛分布,北京基因型菌株与BCG接种和耐药无关,结核病患者中有部分是由于近期传播而引起的.

  • 反向配比设计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作者:胡筱芸;王建华

    目的探讨反向配比设计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评价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乳腺癌病因学研究为实例,介绍反向配比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结果该实例说明当人群中基因突变和感兴趣的环境暴露因素均为罕见因素时,使用反向配比设计可提高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潜能.结论反向配比设计比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更适合研究包括罕见因素在内的交互作用.

  • 流行病学案例教学的网络资源简介

    作者:王劲松

    "案例教学法"是对某一特定情景的客观书面描述或介绍,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情景,使他们从中获得锻炼,提高独立的工作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就必须有足够的高质量案例可供使用;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网络上有许许多多的流行病学网站以及相关资料,利用它们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 福建省2004年传染病监测时效性分析

    作者:洪荣涛;欧剑鸣;章灿明;黄文龙;谢忠杭;江爱民;许龙善

    目的掌握福建省传染病监测时效性.方法利用福建省2004年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网络直报各环节的时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疗机构的"诊断→生成"总的P50为1天,比该省2001-2003年P50为7天提前了6天;0天及时率为46.46%,比2001-2003年的12.68%增加了2.7倍.推断分析提示,传染病监测的时效性与不同行政区、报告单位、病种有关,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中医院监测时效性为好,P50为0天,但0天及时率仅为50.76%,且病例来源占70 0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差,P50为3天,与其报告病例来源于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有关,卫生院较差,P50为2天;卫生院、CDC网络直报的病例占21.21%.CDC的"生成→确认"总的P50为4 h,24 h内及时率为63.65%.结论实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监测时效性由过去的7天降至当今的1天,但0天及时率未过半,必须进一步加强系统全员培训、医院内部管理、CDC自身完善,优化网络直报系统,尽快解决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网络建设问题.

  • 安徽省沿江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前后钩端螺旋体病监测

    作者:任军;顾黎莉;刘红;王建军;王俊;吴家兵;何兰;李芙蓉;胡万富;王以银;罗兆庄

    目的分析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爆发性流行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方法在安徽省沿江、沿淮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区设立监测点,通过不同时期对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感染钩体情况的调查,在汛期前、洪涝灾害期间、灾后,对自然人群、宿主动物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主要宿主动物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结果沿江地区1998年洪涝灾害期间自然人群钩体感染率为13.49%,高于灾后的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8,P<0.01).沿淮地区2003年洪涝灾区与非灾区自然人群钩体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48%和5.35%.结论洪涝灾害能够对灾区钩体病的发生产生影响,是否会导致该病流行,主要取决于传染源带菌率高低、洪涝灾害的规模、洪水持续时间、洪涝灾害发生时间与钩体病流行季节是否一致、易感人群免疫水平等因素.但传染源带菌率的高低是确定钩体病流行或大流行的关键因素.

  • 人-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作者:高志勇;庄辉

    2005年6月24日以来,我国四川省资阳市等地发生原因不明感染性疾病,患者以急性起病、高热、伴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和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7月25日中国卫生部、农业部发出联合通报,初步诊断此次爆发性疫情是由猪链球菌血清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引起.

  • 致病性猪链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基因多重PCR检测

    作者:王花茹;王长军;陆承平;潘秀珍;陶开华;唐家琪

    目的建立多重PCR体系,实现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基因cps、mrp、epf(epf*)和sly的同步检测.方法根据上述毒力因子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72株种属背景明确的实验菌株(其中猪链球菌48株、阴性对照株24株)及49株猪临床分离的链球菌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8株猪链球菌中,c加2检出率为33 3%(16/48)、mrp检出率为29.2%(14/48)、epf检出率为25%(12/48)、epf*检出率为6.3%(3/48)、sly检出率为54.2%(26/48),上述检测结果与菌株的毒力因子背景情况完全相符;24株阴性对照和49株猪临床分离样本毒力因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多重PCR可用于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CPS2、MRP、EF、Sly的基因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好,为该病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作者:祝小平;祖荣强;陈志海;刘学成;刘伦光;钟文君;王世文;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目的描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探讨预防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及其指示指标.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存活病例为对照分析死亡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死率高的人群是40~49岁年龄组(病死率29.73%),97.37%的死亡病例有中毒性休克表现.死亡病例发病至入院平均间隔为0 76天,平均病程为2.11天,病程进展较存活病例更快.死亡病例中皮肤瘀点(斑)(73.68%)、腹泻(50.0%)、呼吸困难(21.05%)、眼结膜充血(34.21%)等临床表现较存活病例常见,肝、肾功能损伤较存活病例严重.死亡病例的平均潜伏期、危险因素暴露率与存活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休克是减少猪链球菌感染死亡的关键,40岁以上病例是预防死亡的重点人群.对病例开展肝、肾功能指标监测可有效反映疾病进展与结局.

  • 高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及我国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建国;景怀琦;叶长芸;杜华茂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链球菌属中的一个种,有35个血清型,常见对人和动物致病的为2型,属动物源性病原体,呈世界性分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荷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巴西、丹麦、西班牙、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先后有报道,不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很大威胁,还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安全[1-3].在以往的文献中,往往把猪链球菌称为"不常从人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链球菌",很少引起人间感染.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危险因素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余宏杰;刘学成;王世文;刘伦光;祖荣强;钟文君;祝小平;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目的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M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疫情早期发病的29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及其家属、邻居和一起处理过病(死)猪的个体共147名匹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危险因素重点是与病(死)猪及其制品的接触方式.统计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一周内曾屠宰过(OR=11978,95%CI:3.355~42.756)和洗切加工过(OR=3.008,95%CI:1.022~8.849)病(死)猪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屠宰和洗切加工暴露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1.65%和66.76%.在研究人群中,喂养、销售、埋葬和食用等暴露因素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屠宰和洗切加工病(死)猪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借鉴国外疾病预防控制的历史发展经验:读中译本《健康的哨兵--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历史》

    作者:吴系科

    众所周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是美国本土实施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疾病控制预防的支柱单位,也是世界著名的公共卫生机构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为美国本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和推动公共卫生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全球多次疾病控制与研究工作中,它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国新建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习借鉴.

  • 中国儿童铅中毒及其研究的现状

    作者:戴耀华

    儿童铅中毒作为一种独立的儿科疾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的大规模儿童血铅筛查之后,儿童铅中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才受到广泛关注[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措施滞后,铅中毒已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正在引起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医疗保健机构及社会各界、尤其是儿童家长的广泛关注.

  • 中国15城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作者:张帅明;戴耀华;谢晓桦;樊朝阳;谈藏文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制定防止环境铅污染,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15个中心城市中采集0~6岁儿童末梢血17 141份,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中国城市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59.52μg/L,血铅水平≥100μg/L占10.45%,血铅水平≥200μg/L仅有0.62%.血铅水平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男童的血铅水平均值(59 50μg/L)高于女童血铅水平均值(54 95 μg/L).多元回归分析表明:①儿童生活居住环境会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②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以及儿童生活或卫生习惯对儿童血铅有影响.③饮食以及营养状况也与儿童血铅水平有关.结论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儿童血铅水平,需要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 血铅 儿童 相关因素
中华流行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