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중화로년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9026
  • 国内刊号: 11-22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ln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建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ω-3脂肪酸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作者:鲍剑虹;陈国钱;朱伟谦;叶好好;张旭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ω-3脂肪酸(ω-3PUFA)的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19例,患者入院24 h内给予留置胃管,治疗组给予添加ω-3PUFA的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自制的匀浆膳。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7、14、21 d 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观察指标的变化及统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观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CRP、hs-CRP 改善更快,降幅更大(P<0.05),治疗第21天治疗组患者IgA、IgM、IgG、淋巴细胞、CD3+、CD4+T 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1±0.7)比(2.5±0.9)g/L,(1.2±0.3)比(1.0±0.2)g/L,(12.8±2.2)比(11.1±2.9)g/L,(1.7±0.4)比(1.4±0.4)×109/L,(1.2±0.3)比(1.0±0.2)×109/L,(0.8±0.2)比(0.6±0.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43、2.21、2.60、2.57、2.73,均P<0.05);治疗组患者CD8+T细胞治疗前后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治疗组感染并发症发病率为34.8%,显著低于对照组(94.7%)(χ2=15.89,P<0.001);治疗21 d 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及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7±5.2比14.3±4.8;14.7±0.7比13.1±1.7;3.1±1.0比4.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3.07、-3.05,均P<0.01)。结论应用ω-3脂肪酸免疫营养不仅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卒中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 阿卡波糖治疗老年餐后低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乔薇;李靖;李瑛;黄静;魏先森;金江丽;钱端

    目的:探讨餐后低血压(PPH)发生的机制,并为阿卡波糖治疗 PPH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病情平稳的年龄>80岁的PPH 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43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为阿卡波糖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监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空腹至餐后2 h的血压、血糖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结果(1)阿卡波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弱了PPH 患者餐后收缩压的降幅〔(22.3±6.9)mmHg比(30.7±8.4)mmHg,1 mmHg=0.133 kPa,P=0.000〕、餐后血糖的增幅〔(2.3±1.6)mmol/L比(3.5±0.9)mmol/L,P=0.002〕及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增幅〔(479.8±101.7)ml/min比(367.2±95.5)ml/min,P=0.028〕,两组餐后舒张压的降幅无统计学差异〔(11.3±5.3)mmHg比(10.8±5.6)mmHg,P=0.058〕。阿卡波糖组PPH 发生率由治疗前的100%(21例)减少为47.6%(10例),(P=0.002);对照组用药前后 PPH 发生率均为100%(22例),(P>0.05)。阿卡波糖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餐后内脏血流灌注异常增多是餐后低血压形成的机制之一。阿卡波糖通过抑制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增加发挥了治疗餐后低血压的作用,阿卡波糖治疗老年PPH 合并糖代谢异常有效且安全。

  • 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动脉硬化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姜心桐;乔成栋;刘永铭;杨琳;王龙;王琳;韦性丽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甲状腺功能紊乱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房的住院患者1973例,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472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的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亚甲减的检出率为48.5%,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χ2=30.63,P<0.0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检出率仅为1.9%,随年龄的增长无显著变化(χ2=5.46,P>0.05)。甲状腺素(TT3)、T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均呈现增龄性改变(F 值依次为11.782、5.061、2.851,均P<0.05)。(2)甲减组的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光氨酸水平均高于甲功正常组(F值分别为18.149、4.576、5.248、5.472、4.318、3.752、11.884,均P<0.05)。(3)TSH值与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值、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 峰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峰之比值(E/E’)值、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9、0.118、0.185,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未见明显相关性(r=0.030,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呈增龄性改变,甲减及亚甲减的患病率高且亦随年龄而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减低的患病风险。

  • 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金红;王寒梅;庞利;李欣;王惠;李光伟;王金平;黎辉;姜亚云;胡英华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强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9年时仍存活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人群进行观测,包括糖尿病患者395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09例,常规进行体格及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形成的部位及数量。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以球部发生率高(57.5%);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4%比47.4%),尤以多发斑块为著(50.9%比27.8%);高龄者颈动脉单发及多发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OR=1.798、3.986);男性发生颈动脉单发及多发斑块的风险分别是女性的1.599和2.127倍;调整年龄和性别后,收缩压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强烈预测因子,收缩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者发生单发及多发斑块的风险分别是血压正常者的2.51和13.99倍;收缩性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为120~139 mmHg)者发生多发斑块的风险即已增加(OR=6.95)。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高龄、男性、收缩压增高、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不佳以及血脂异常显著有关,提示对于后三种可变因素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动脉硬化疾病的预防。

  •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梅;栾朝辉;刘海霞;于楠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4例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顺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和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4%,3年生存率为86.5%,骨髓抑制发生率73.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3年生存率为59.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总有效率(χ2=3.947,P=0.047)、3年生存率(χ2=6.852,P=0.009)、骨髓抑制发生率(χ2=7.929,P=0.005)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χ2=11.261,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增加患者3年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栾朝辉;宋梅;于娟;姜振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用于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4例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调强组和三维组,各52例。入选患者均给予腔内后装放疗和顺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另外,调强组给予调强放疗,三维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对比分析两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调强组总有效率90.4%(47例)低于三维组总有效率94.2%(4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组血小板降低和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92.3%(48例)、40.4%(21例)均比三维组88.5%(46例)、61.5%(32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P=0.005;χ2=4.66,P=0.031)。调强组消化系统慢性损伤发生率17.3%(9例)比三维组48.1%(25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P=0.001),泌尿系统慢性损伤分别为9.6%(5例)与15.4%(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374)。调强组复发率为18.8%(6例);三维组复发率为13.3%(4例),两组治愈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533)。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用于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调强放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使用。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研究

    作者:周亦秋;魏渝娟;景胜;赵宁珍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其与呼吸道感染、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CHF老年患者。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为CHF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54例为CHF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并统计营养治疗率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17例(31.5%)、8(14.8%)例和6(11.1%),共计31例(57.4%),其中营养不足9例(16.7%);对照组分别为12例(22.2%)、4例(7.4%)和3例(5.6%),共计19例(35.2%),其中营养不足3例(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5,P<0.05)。108例CHF患者中50例存在营养风险,其中接受营养治疗者4例(8.0%),肠外营养1例,鼻饲肠内营养3例。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呈正相关,即心功能差者营养风险相对高(r=0.45,P<0.01)。结论老年CHF尤其是心功能差或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治疗率低,应常规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营养状况
  • 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章岳峰;周伟鹤;黄宪平;赵琦峰

    目的:探讨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关系。方法106例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50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人体学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蛋白尿无症状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3.36±1.27)μg/L比(13.96±1.33)μg/L升高,伴微量蛋白尿的无症状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17.36±7.48)μg/L进一步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蛋白尿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病程、糖尿病史、高血压以及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血脂水平、血尿酸和体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性别、血脂水平、尿酸等指标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年龄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蛋白尿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无症状阶段即可出现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升高,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提示早期监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冠心病的进展。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贾鹏

    目的:探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老年左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为临床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LVEF正常组46例和LVEF下降组60例的左心力衰竭竭住院患者,男39例,女67例,年龄60~85岁,平均(69.8±16.8)岁,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分别对两组患者负荷和静息两次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进行χ2检验,观察缺血面积与心室容量的差异。结果 LVEF正常组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轻度缺血11例,中度缺血22例,严重缺血13例,缺血面积百分比为(15.6±6.6)%,严重程度标准差值平均为-2.3±1.1,LVEF值为(56.8±9.6)%;LVEF下降组结果轻度缺血18例,中度缺血27例,严重缺血15例,缺血面积百分比为(22.0±8.6)%,严重程度标准差值平均为-3.1±2.6,LVEF 值为(31.9±6.5)%,两组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和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末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左心室心尖舒张期厚度心肌厚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老年性左心力衰竭病因诊断和评估,从而做出及时正确的规范化治疗决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前列腺间质细胞在低氧环境中活性氧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晓娜;任海林;陈国俊;李宁;侯智;索吉明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中活性氧(ROS)在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BPH 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中 ROS 的表达,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雄激素受体(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8(IL-8)的变化。低氧条件下用依达拉奉干预后,检测细胞生长及ROS、HIF-1α、AR、VEGF及 IL-8的变化。结果 BPH 组织在3% O2条件下细胞ROS均升高(P<0.01)、细胞增殖升高(P<0.01)、细胞 HIF-1α、AR、VEGF及 IL-8表达上调(均P<0.05);在3%O2条件下依达拉奉干预后,ROS降低(P<0.01),细胞 HIF-1α、VEGF 下调(均P<0.05);细胞增殖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氧及低氧环境刺激产生的活性氧在前列腺增生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缺血性心肌病应用左西孟旦疗效观察和有创血压监测意义

    作者:袁玮;法天锷;张亚迎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创血压(IBP)监测在左西孟旦治疗ICM血压监测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ICM的住院患者共14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静脉泵入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并采取桡动脉穿刺置管24 h的直接连续的IBP监测,同时定时进行无创血压(NBP)监测。观察本组 ICM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情况;记录IBP 和NBP 检测血压水平波动情况。结果148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39例);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治疗前患者左心房内经(46.7±4.7)mm、左心室内经(69.6±10.2)mm、肺动脉压(46.8±14.4)mmHg(1 mmHg=0.133 kPa)、左心室射血分数(32.5±8.3)%,治疗后左心房内径(41.5±3.6)mm、左心室内经(63.5±9.8) mm、肺动脉压(44.1±13.2)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37.09±8.14)%(均P<0.05),治疗前、后48 h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为(7276.5±753.0)ng/L 比(3435.0±442.8)ng/L (P<0.05);治疗后血钾、钠、氯、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P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波动幅度小于NBP监测血压。结论左西孟旦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明显,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不良反应轻微,采用IBP监测,能准确直观地反应患者的血压,为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提供可靠依据。

  • 早期运动疗法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干预效果

    作者:权明桃;吴华炼;王勇;王海燕;黄仕明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ICU的85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谵妄管理,干预组在常规谵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疗法。结果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为16.2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02.12±25.16)h,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23.87±36.34)h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发生谵妄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谵妄发生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 ICU 住院时间(7.78±5.06)d 低于对照组(10.57±5.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发生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优化患者临床结局。

  • 改良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曾荣东;张钰;孙炜俊;林金丁;黄杰聪;陈巧凤;汤海峰;施建辉

    目的:探讨改良石膏固定技术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治疗的547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传统石膏组及改良石膏组,平均随访50周。石膏固定期间的舒适度从腕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肢体肿胀消失时间、并发症(包括掌侧皮肤压疮及急性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及平均治疗费用四个方面评价。疗效和影像学改变采用PRWE评分、Stewart改良的Sanniento评分等进行评价。结果石膏固定期间,改良石膏外固定组在腕关节疼痛程度、肢体肿胀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治疗费用四个方面均低于传统石膏固定组(t=13.834、12.709、29.443、12.900,均P<0.05)。治疗后10周的腕关节功能在PRWE评分结果显示,手术组(12.87±3.23)分与改良石膏外固定组(13.01±3.67)分均比传统石膏固定组(18.76±5.49)分功能优越(t=12.985,P<0.05),而手术组与改良石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0,P>0.05)。在影像学评价方面,10周时的改良Sarmiento评分显示改良石膏固定组(2.62±2.83)分与传统石膏固定组(2.92±2.95)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P>0.05),而手术治疗组(1.29±2.13)分的复位情况优于石膏治疗组(t=5.518,P<0.05)。随访50周时,3组之间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6,P>0.05)。结论改良石膏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比传统石膏固定治疗在石膏固定期间的舒适度、短期内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有优势,并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负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鲁平;任琢琢;张云

    目的:评价格列美脲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发生低血糖事件而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采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性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血糖<3.9 mmol/L)、肝肾功能、血脂和血尿常规等。结果患者改用格列美脲治疗后其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安全性指标(体重、心电图、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和血尿常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低血糖事件发生39人次,治疗后9人次,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列美脲在老年人降血糖和安全性较好,且低血糖发生事件低,适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关键词: 格列美脲 糖尿病 2型
  • 沉默Talin-1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慧军;陈少豪;陈锦添;李晓东;蔡海;薛学义;魏勇;郑清水;许宁

    目的:探讨沉默Talin-1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i法靶向沉默前列腺癌PC-3细胞Talin-1基因,选取PC-3空白对照组,PC-3加入空质粒(plsmid)组、基因沉默组、基因沉默后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PC-3加入TGF-β1组体外培养。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 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侵袭及迁移能力, Western-blot技术检测E-cadherin以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C-3与PC-3+plsmid 两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 E-cadherin 和 Vimentin 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沉默Talin-1基因后,PC-3+TGF-β1、PC-3、PC-3+TGF-β1+RNAi、PC-3+RNAi 中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递减,而 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递增(F=58.683、28.972、20.314、37.541、145.925,均P<0.05)。结论沉默Talin-1基因后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受抑制,并且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Talin-1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及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从而诱发上皮间质表型转化而实现。

  • 内皮祖细胞与衰老相关研究的进展

    作者:张榕;刘雨薇;何晓晓;刘承云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在多种生理病理因素刺激下,可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募集到损伤组织并参与血管的修复。增龄个体血管内皮功能下降,易形成内皮损伤,引起各种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内源性内皮祖细胞减少,内皮祖细胞分泌功能下降,阻碍损伤血管的修复。本文综述了衰老与内皮祖细胞功能下降的关系,并对内皮祖细胞在增龄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食欲素在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舒文锐;潘霄;赵忠新;庄建华;李澎;黄流清;尹又

    近年来对于阿尔茨海默患者睡眠障碍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研究都提及到食欲素(orexin)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食欲素与睡眠的关系,以及食欲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关系进行探索,综述了食欲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中的研究现状。

  •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肌少症的作用

    作者:张可可;刘晓红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骨骼肌力量和(或)功能下降的老年综合征,可发展为衰弱症,并增加跌倒、失能和死亡的风险。除慢病管控以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合理的营养干预,联合规律运动是肌少症的重要防治手段。近年来观察到,补充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一种被广泛用于健身者或者运动员的亮氨酸代谢产物,对于肌少症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现总结 HMB对肌肉质量、力量与功能的影响的相关临床试验,多数结果显示补充HMB对增加肌肉质量及力量是安全、有效的,多数研究推荐为补充HMB 3 g/d。然而并不是所有研究的结论都一致。

  • 阿尔茨海默病淡漠症状研究进展

    作者:唐秋碧;周英;杨芷

    淡漠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尚没有针对淡漠的特效药物治疗,因此非药物干预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音乐疗法、怀旧疗法、多感官刺激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理疗法等对淡漠症状均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国内外专门针对淡漠症状而开展干预性研究的报道依然很少,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应进一步系统规范化,并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老年女性脊髓痨一例

    作者:王雪琳;陈晨;冯淑芝;樊继援

    患者女性,75岁,主因四肢麻木5个月,右背部疼痛1个月,呕吐2周于2015年4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伴无力,并进行性加重,曾先后就诊于我市两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MR 检查:C3~C7、L1~S1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病变,L4椎体前滑移;视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周围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纤维受累),考虑为“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亚急性联合病变”。此次入院前1个月四肢麻木由末端进展至膝、肘关节并伴右背部疼痛,疼痛呈闪电样,持续1~2 s,曾因此就诊于两所医院呼吸科,考虑为胸膜炎,2周前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黄色胆汁样物而就诊于我院。患者15年前行阑尾手术切除术,10个月前患盆腔脓肿。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未见皮损溃烂,颈软,无抵抗;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上肢自肘关节以下,双下肢自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位置觉减退,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膝、跟腱反射未引出,跟-胫-膝试验(+),双侧巴宾斯基征(-),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43×109/L,红细胞3.69×1012/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320×109/L,血钾1.7 mmol/L,血钠127 mmol/L。尿酸化实验示肾小管酸中毒。辅助检查:心脏超声: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胸腔 B 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初步诊断为:低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胸腔积液原因待查:结核性胸膜炎?肺恶性肿瘤?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予胸腔穿刺,可见血性胸腔积液,多次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检查示:右侧胸膜弥漫增厚,代谢不均匀增高,考虑炎症病变可能性大,结核不除外。查结核抗体、结核T 细胞检测及胸水抗酸染色均为阴性。入院后经补钾治疗,患者血钾上升并维持在5.0 mmol/L 左右,但四肢麻木、无力及背部疼痛等症状并未好转;患者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但脊神经根未见明显受压的表现,无法对症状做出解释。遂再次追问病史:10个月前患者因患盆腔脓肿而住院,期间查梅毒抗体阳性,遂复查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P-ELISA):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进一步查体发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左眼瞳孔D=3 mm ,右眼瞳孔D=6 mm ,左眼瞳孔形状欠规则,瞳孔边界呈微锯齿状,对光反射存在,调节反射存在,可疑为阿-罗瞳孔,其为脊髓痨特征性表现,患者反复呕吐黄色胆汁样物提示胃危象,属于内脏危象,国外文献可见报道[1],因脊髓痨患者无法站立未能行闭目难立征此项检查。结合以上检查考虑患者为脊髓痨(三期梅毒),行脑脊液检测: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可以确诊为:脊髓痨(三期梅毒)[2]。行驱梅治疗,方案为青霉素钠针320万U,1次/4h静脉注射治疗,托烷司琼注射液100 ml 1次/d对症止吐治疗。治疗5 d 后,患者四肢麻木有所好转,后背部疼痛明显减轻。

    关键词: 脊髓痨 神经梅毒
  • 在中国解读艾萨克斯的“老年病巨症”

    作者:Kenneth Rockwood;石婧;于普林;宋晓崴(译)

  • 中国认知障碍患者照料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认知障碍患者照料及管理专家共识撰写组

    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障碍指上述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障碍、感染、外伤、肿瘤、药物滥用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两个阶段。MCI 是认知功能处于正常与痴呆间的一种过渡状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10%~20%,超过一半的MCI患者在5年内会进展为痴呆[1-2]。MCI 较健康老年人发生痴呆的比例高10倍[3],因此,MCI的干预对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疾病管理
  • 糖尿病与血管老化

    作者:詹俊鲲;刘幼硕

    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系统随增龄所发生的结构与功能的退行改变,其与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相互作用,影响疾病发生的阈值、进程、严重程度和预后。正如现代医学奠基人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所说“血管老化,人即衰老(A man is only as old as his arteries)”,提示了血管老化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血管老化可分为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病理性血管老化和健康增龄所致的生理性血管老化,两者相互交织,加速了疾病和衰老的进程。血管老化在细胞水平上可见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异常;组织学上表现为胶原增加、弹力纤维减少、断裂;动脉硬化和血管钙化;弹性动脉管壁增厚、管腔扩张;终导致动脉顺应性降低和动脉僵硬,同时使所灌注的器官功能减退、衰竭[1]。血管老化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动脉硬化及钙化是糖尿病(1型及2型)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 衰老
  • 血管老化概述

    作者:黄葵;张存泰

    血管老化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表现为突出。Framingham心脏研究证实,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年龄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子,且这一危险因素构成的威胁超过其他绝大多数传统危险因子;另一方面,对其他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改变而言,如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它们往往和血管老化同受相似危险因素的影响,甚至共用同一致病通路[1]。尽管年龄具有不可变更性,但这并不意味衰老过程的不可干预性。因此,对血管老化进程中的重要靶点进行干预或可成为临床上防治衰老一个可利用的策略。本文力图以临床现象作为入口,回溯基础研究在血管老化方面的进展,旨在使临床工作者更深刻地理解血管老化这一过程。

    关键词: 血管 衰老
  • 血管衰老的分子标记物及遗传特征

    作者:田小利

    血管衰老是指血管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的过程。遗传、内分泌、代谢以及外环境等多种因素对血管衰老有重要的影响。血管衰老与重大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血管性老年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主要介绍血管衰老的基本特征、分子机制和遗传学基础。

  • 炎症与血管老化

    作者:张莉;王宇石;刘彧;雷达;郑杨;张存泰;王明屹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解决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目前国家刻不容缓的任务。人类寿命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衰老机制主要包括基因学说、端粒学说、DNA 损伤学说、自身免疫学说、mTOR学说、自由基学说及线粒体学说等。近年来,衰老的慢性炎症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慢性、低度的炎症与长期应激反应终导致衰老,大血管老化是研究器官、组织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老龄研究所(NIH/NIA)在Edward G. Lakatta 教授带领下在大血管老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慢性炎症所导致的中心动脉衰老及细胞衰老表型转变,对大血管老化生物学基础的机制研究及对干预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衰老 炎症 血管
  • 血管钙化和血管老化

    作者:张乐;张存泰

    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血管是由内膜、中膜及外膜构成,血管内皮细胞(VECs )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别是血管内膜和血管中膜的主要构成和功能细胞。

    关键词: 血管 衰老 钙化 生理性
中华老年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