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중화로년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9026
  • 国内刊号: 11-22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ln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建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老年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合并脑梗死影像与临床对比史洪润

    作者:史洪润;孙斌;蒲传强;姚晨;刘军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影像和临床特点,及其与帕金森病合并脑梗死(PDCI)的区别。方法对47例VP及30例PDCI住院或长期门诊随访的老年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P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多发基底节(70.2%)、脑室周围腔隙性脑梗死(48.9%),且以双侧多见,分别占相应部位的70%和74%;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其影像学改变与PDCI患者无显著差别。VP患者多以僵直-少动起病(74.5%),而PDCI患者多以震颤或震颤-僵直-少动起病(76.7%)。临床上VP患者以对称性铅管样肌僵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可伴锥体束损害表现、智能障碍和尿失禁。上述表现与PD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中,有智能障碍者伴基底节、脑室周围腔隙性梗死或脑萎缩者均较伴白质疏松者多见,且以双侧为主。结论老年人VP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梗死,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VP患者临床表现与PDCI患者不同;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梗死与VP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梗死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邓爱玲;陈琦玲;马济顺;孙宁玲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伴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48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7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伴DM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观察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及血脂、血凝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63.3%)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22.9%,P<0.01),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与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组中,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脑梗死发生率(66.7%)较颈动脉正常组(25.0%)增高(P<0.05),与斑块组(3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中内膜增厚组(66.7%)及斑块组(46.4%)脑梗死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组(0.0%)高(P<0.05)。老年高血压组及老年高血压伴DM组高血压病史与颈动脉病变呈正相关,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应积极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活化蛋白C抵抗对老年人凝血、抗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

    作者:赵文;门剑龙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抵抗(APCR)对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使用CA-530血液凝固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及活性(AT-Ⅲ:A)、蛋白C抗原(PC:Ag)及活性(PC:A)及APCR。结果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中APCR正常者血F1+2、FPA、SFMC和FIB分别为(5.4±0.6)nmol/L、(6.9±1.9)μg/L、(72.4±8.7)g/L和(5.18±0.68)g/L,与健康老年人〔(2.6±1.3)nmol/L、(4.8±2.3)μg/L、(56.3±11.7)g/L和(3.82±0.74)g/L〕比较显著增高(P<0.01);血AT-Ⅲ:Ag和PC:Ag分别为(212±19)mg/L和(63.5±9.2)mg/L,较健康老年人〔(255±26)mg/L和(82.7±20.1)mg/L〕显著降低(P<0.01),APCR阳性者上述改变更为显著。结论APCR可导致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途径活化加速,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抗凝血系统功能显著降低,这可能是APCR阳性者血栓形成危险性高于APCR正常者的原因之一。

  • 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第四次长期随访龚涛

    作者:王新德;WANG Xinde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次TIA后TIA的复发、完全性卒中与心肌梗死的发生以及生存情况,并探讨TIA患者行神经血管外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TIA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随访,以首次TIA发作为起点,到后一次随访(1998年)止。结合前3次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并依据寿命表原理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总的TIA复发率为27.9%,首次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为65.7%,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8.4%,病死率为72.7%。主要死亡原因为完全性卒中,占所有死亡患者的59.6%,其中非老年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为脑出血,老年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为脑梗死。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占死亡患者的3.8%。满20年的生存率为39.9%,其95%可信区间为(28.4%,51.4%)。有神经血管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19例,占所有患者的26.6%。结论首次TIA后约有近1/3 TIA患者出现TIA复发,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主要死亡原因为完全性卒中而非心肌梗死。估计用神经血管外科手术来预防TIA患者发生完全性卒中的作用有限。

  • 血清CA125检测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纪新强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术前判定分期、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监测复发的价值及其与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6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血清CA125水平术前诊断晚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6.1%;有深肌层浸润患者的CA125水平(84.9 U/ml)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和无肌层浸润者(分别为15.6 U/ml和7.3 U/ml,P<0.01),血清CA125水平术前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和93.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86.1 U/ml和14.8 U/ml,P<0.01),血清CA125水平术前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94.3%;所有复发患者的血清CA125均为阳性;乳头状浆液性腺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69.4 U/ml)明显高于腺癌(28.6 U/ml);各病理学分级间血清CA125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判定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监测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股骨上段几何结构在老年妇女髋部骨折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韦永中;刘沛;包丽华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几何结构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髋部骨折老年妇女43例和无骨折的老年妇女48例,腰椎骨密度检测均提示骨质疏松,拍摄包括股骨上段的X线骨盆平片,分析其Singh指数、股骨头直径(HD)、股骨颈窄处的宽度(ND)、股骨头中心至股骨轴的距离(NL)、颈干角(NSA)及股骨上段皮质骨厚度。结果骨折组股骨上段皮质骨厚度为(10.9±3.1)mm;对照组为(13.2±2.9)mm,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折组的Singh指数Ⅲ度以下占86.05%,对照组为66.6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之间HD、ND、NL、NSA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上段骨皮质厚度和Singh指数对老年妇女髋部骨折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髋骨折 骨质疏松
  • 一种新发现的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与衰老的关系初探

    作者:张燕;王学敏;蒋蕾;沈茜

    目的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筛选新的线粒体DNA(mtDNA)大片段缺失突变,探讨mtDNA大片段缺失突变与衰老的关系。方法以人外周血细胞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用PCR半定量方法测定<60岁组和≥60岁组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结果在人外周血细胞中发现1条长达13.1 kb的mtDNA缺失突变,<60岁组和≥60岁组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突变以前未见报道,可能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缺失突变。

  • 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和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受体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研究

    作者:郑毅;陆江阳;孙笑非;杨毅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软骨和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变化及其与OA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老年OA患者及3例外伤患者正常关节软骨和滑膜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类受体(TGF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Ⅱ类受体(TGFβRⅡ)和TIMP-1的分布和阳性程度。结果 OA患者中14例关节软骨和16例滑膜TGFβ1染色呈阳性或弱阳性,14例关节软骨和15例滑膜TIMP-1染色呈弱阳性,全部OA患者关节软骨和滑膜TGFβRⅠ和TGFβRⅡ染色呈强阳性。阳性细胞包括软骨细胞、滑膜衬里细胞、滑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等。结论老年OA患者关节软骨和滑膜中TGFβ1、TGFβR及TIMP-1的变化可能与OA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 胃镜普查及随访对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万军;张子其;朱成;王孟薇;赵东海;付永和;张建萍;王亚红;吴本俨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胃镜普查及随访,提高老年人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结合每年查体对3 048例60~93岁老年人进行胃镜普查,胃镜随访2 034例, 随访率为66.7%。结果共检出胃癌92例,检出率为3.0%,其中早期胃癌58例,占63.0%;胃镜随访中检出早期胃癌39例,占随访检出胃癌49例的79.6%。胃癌、早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为88.9%及1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91.9%及96.3%。胃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97%。结论开展胃镜普查及随访是提高老年人早期胃癌诊断率及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安全可靠方法。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镜
  • 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马秋兰;陈彪;邵明;董秀敏;杨静芳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609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20例SAD患者和122名健康老年人的NQO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SAD组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SAD组为45.0%,对照组为57.0%(OR=0.63,P<0.05)。SAD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AD组为12.5%,对照组为29.5%(OR=0.34,P<0.01)。结论 NQO1基因多态性与SAD发病明显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SAD发病呈明显负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等位基因对SAD发病可能有保护作用。

  • 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作者:王挹青;何世华;王焱

    目的观察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3例≥8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48支相关血管进行PCI 45次,其中右主干11支,左前降支25支,回旋支11支,左冠状动脉1支。与237例<80岁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86.1%,再通42支病变血管(87.5%),置入冠脉内支架16枚,成功率100.0%。6支血管再通失败,其中5支左前降支(LAD),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均为LAD近端闭塞扩张后再闭塞或引起左主干(LM)夹层,其中1例术后1周死于室性心动过速。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18.0±8.8)个月。手术后6~12个月行冠脉造影随访25例,再狭窄率36.0%。结论对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16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发生衰老样变化

    作者:刘平湖;童坦君;张宗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16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p16基因转染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中,获得高表达,检测其对2BS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p16基因转染后,2BS细胞生长速率下降了约50%,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对生长因子剌激的反应性下降了79.4%,细胞形态呈衰老细胞样变化。结论 p16在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 Bcl-2和Bax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陈晓春;朱元贵;朱理安;黄春;陈清棠

    目的探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率。结果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两者间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0.45 mmol/L多巴胺作用24 h,细胞的凋亡率为53.3%±3.1%。在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随之增高。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抑制剂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PP32)抑制剂对抗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与Bcl-2蛋白增加、Bax蛋白降低有关。结论 Bcl-2和Bax蛋白是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蛋白,iNOS和CPP32在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衰老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作者:陈丹英;王璞;高云飞;翟中和

    人们将有机体死亡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衰老〔1〕。这一定义适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水平的所有生物,它表明衰老现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同时,衰老还表现为某种生物的所有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特征性的表型变化。与疾病衰老(由疾病引起的生物群体中某些个体的衰老现象)不同,正常衰老影响到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是生物体的自然属性。正常衰老和疾病衰老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生物个体的寿命长短。例如:由于医药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引起的衰老得以抑制,本世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并未改变正常衰老过程本身。

  • 阿尔茨海默病分子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礼;梁平

    β-淀粉样肽构成的淀粉样斑块和过度或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构成的神经纤维病变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改变,其形成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AD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作者:吴兴利;王士雯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近十几年开发的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的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阿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等6种药物。西英格兰冠心病一级预防研究(WOSCOP)、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胆固醇与冠心病复发事件研究(CARE)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长期干预研究(LIPID)等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结果均显示出该类药物对血脂紊乱及冠状动脉(冠脉)事件危险性的理想防治效果〔1〕。在解释其机制时,以往通常仅仅将其归因于降脂作用,但4S研究发现,辛伐他汀所获得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与治疗前基线水平并非完全一致,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LCAS)定量冠脉造影随访2.5年的资料显示,氟伐他汀治疗后造影观察小管腔内径(MLD)减少值及临床事件下降率在各基线血脂水平(121.4~173.2 mmol/L)是一致的〔2〕。有学者用外科胆汁分流术研究所取得的血脂降低水平与他汀类药物治疗所得相似,但真正的临床疗效见于9年之后。多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试验进一步证实,他汀类药物对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与血脂完全无关〔3〕。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拟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对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 老年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

    作者:冀园琦;高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院1980~1997年共收治798例颅咽管瘤患者,其中60岁以上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0~68岁,平均61.8岁,病史3个月至3年。症状:视力减退12例,头痛10例,偏盲8例,性欲减退4例,多饮多尿3例。首发症状:视力减退8例,头痛2例,多饮多尿、性欲减退、眼睑下垂及精神症状各1例。体征:视神经萎缩11例,视野缺损10例,嗜睡、定向力减退各1例。肿瘤性质:囊性肿瘤13例,囊实性肿瘤1例。术前并存症:冠心病3例,高血压4例,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白内障及脑梗死各1例。手术:14例均在全麻下行冠状切口,右额开颅行肿瘤囊壁近全切除术。

  •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分析

    作者:赖智德;林坦

    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用的评分系统,为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术后病情变化规律,对我科腹部术后进入ICU的86例老年MODS患者进行连续APACHEⅡ评分。

  •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李桂凤;房丽华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主,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1〕,使其对化疗耐受性差,完全缓解(CR)率低,CR持续时间短,化疗后易骨髓受抑,因而在治疗上较棘手,预后多差。

  • N-ω-硝基-L-精氨酸海马注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作用

    作者:杜万良;麻琳;郭洪志;刘爱芬

    生理剂量的NO对神经系统的活动至关重要,突触传递的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可能就是由NO介导的〔1〕。NO的生成有赖于神经元中Ca2+浓度,而NO反过来又可以调节细胞内Ca2+水平。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对痴呆患者的促智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

  • 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于志臻;蒋滨;喻红之;曹敏华

    为进一步探讨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我们对我院痰培养及环境中各类微生物进行了前瞻性跟踪监测调查。 一、资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对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老年病房1 840例住院患者的3 677份痰液及普通病房9 705例住院患者的1 065份痰液标本进行培养监测。对老年病房10个病区9、14号病室及普通病房4个病区1、6号病室每月9日作空气培养。每月抽查病房环境:包括患者出院后同一床单位在紫外线照射30 min前、后,2个床单位进行常规湿扫前、后,1次床头柜及医师听诊器,10名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人员)双手操作前肥皂常规洗手后及操作后,5例患者饭前手,分别作物体表面采样监测。

  • 氯沙坦治疗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秀娟;桂鸣;程蕴琳;吴爱娟;陈忠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1998年3月至1999年1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EH)患者共63例,参照1999年WHO/ISH对EH的定义和分级诊断标准,即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一级高血压患者29例,二级高血压患者24例,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肝、肾功能障碍及严重烟酒嗜好者。随机分为2组:(1)氯沙坦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61~88岁,平均(69±8)岁;(2)苯那普利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3~87岁,平均(67±9)岁。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2~89岁,平均(67±10)岁,均为体检健康者。3组之间性别及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2.服药方法:已服用其他降压药者停药1周,于早晨7∶00空腹服药,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Losartan)50 mg/d(美国默沙东公司),苯那普利组口服苯那普利(benazepril)10 mg/d(瑞士诺华公司),服药8周,用药期间未增减药物剂量,也未加服其他降压药物。

  • 丙戊酸钠治疗老年人偏侧舞蹈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敬军;夏作理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71000 丙戊酸钠为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们用丙戊酸钠治疗老年人偏侧舞蹈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及新用途。

  • 血清PSA及PSAD在老年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雷一鸣;王金抒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96年5月至1998年12月211例老年住院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89岁,平均75岁。均经肛检和B超检查有前列腺肥大。 2.方法:采血前1周内未行直肠指检或直肠B超等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药盒由中美合资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计算公式:PSAD=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体积(V)计算方法:非开放手术以直肠B超测定数据计算,V=长×宽×厚×k值〔1〕;开放手术则直接称重。前列腺癌后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其中单纯前列腺穿刺活检34例,前列腺开放手术14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1例。

  • 雌激素对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作者:陈葵;张庆华;王晞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30%~50%的动脉再狭窄(RS)发生率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血管重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于1999年7月至2000年2月观察在17β-雌二醇的作用下家兔髂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重塑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雌二醇对内皮细胞损伤后血管壁胶原纤维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影响,以期探讨雌二醇影响血管重塑的可能机制。

  • 40例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温增庆;吴孟超;杨甲梅;陈汉

    一、临床资料  1995年8月至1999年8月间我科收治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480例。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标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甲胎蛋白(AFP)持续阳性(>400 μg/L),影像学上肝脏有占位病变。其中老年肝癌患者(老年组)40例,占同期肝癌患者的8%,男36例,女4例,年龄60~83岁,平均65岁。青年肝癌患者(青年组)60例,占同期肝癌患者的12%,男54例,女6例,年龄21~40岁,平均36岁。对两组肝癌分型、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切除率、存活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 快速老化骨质疏松模型小鼠血、尿及各脏器钙含量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韩景献;刘庆忠;董承超;冯新;郑灏泳;王旭慧;鲁斌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是日本京都大学竹田俊男教授和细川昌则教授开发的系列快速老化动物模型。SAM分为快速老化的P品系(senile-prone)和正常老化的R品系(senile-resistant)。P品系的特点为生长期(4~6个月)过后快速出现自然老化,并伴随产生与人类相似的老化病症,如痴呆、骨质疏松、白内障等,其中SAM P6具有自然发生快速老化、寿命短、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等特点。自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SAM P6的平均寿命大约11个月,比正常老化SAM R1短8个月。日本京都大学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SAM P6随增龄骨量降低〔1〕,但作为骨主要成分之一的钙在血和尿中的代谢情况、全身各脏器的分布以及增龄性变化等较少报道。我们于2000年3~6月测定了3、6、10月龄的SAM P6血、尿及各脏器Ca含量,并与SAM R1进行了对比。

  • 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巍;雷征霖;袁宏;程艳杰;李士军;张万琴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A)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s,MCI)关系的研究较少,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结节型鼻咽部结核合并上颌窦曲霉菌病一例

    作者:吴炬

    患者男,69岁,因咽部不适2个月,于2000年6月7日入院。2个月前出现咽部不适,轻度鼻塞;CT示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2年。入院查体:血压120/8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0次/min,营养良好,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血糖:6.2 mmol/L;X线胸片示右肺门1 cm×2 cm钙化灶,左下胸膜局限性增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顶部后壁近咽隐窝处可见0.3 cm×0.3 cm新生物,鼻中隔后缘鼻咽面可见2.0 cm×2.0 cm新生物;2处新生物表现均光滑、色红、质软、边界清楚规则,周围粘膜色泽正常。病理检查:结节型鼻咽部结核。左上颌窦手术取出1.5 cm3干酪样团块。病理检查:曲霉菌病。术后鼻咽部仍有少许分泌物间断溢出。

  • 伴溶骨性病变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一例

    作者:周庆涛;王化冰;许乐

    患者男性,75岁。6个月前开始出现低热,体温高37.8°C,多为午后低热,至夜间渐恢复正常,体重下降3 kg,于2000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 5年前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半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查体:贫血貌,轻度营养不良,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雷诺现象。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6.9×109/L,血小板301×109/L,红细胞平均容积 83.7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27.9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4 g/L,血沉129 mm/1 h,血粘度大致正常,血清总蛋白78 g/L ,白蛋白33.2 g/L,球蛋白44.8 g/L ,白/球=0.74。血清蛋白电泳:Alb 0.426,α1 0.033,α 2 0.094 ,β 0.06,γ+M 0.387,免疫球蛋白定量IgA 0.775 g/L ,IgG 7.76 g/L, IgM 37.9 g/L。血清轻链定量κ 31.1 g/L,λ 3.29 g/L, 尿蛋白定性(±),尿蛋白电泳Alb 100% ,尿本周氏蛋白(-),尿液轻链(-)。X线片:正位额顶区可见散在骨密度减低区,大约黄豆大小。

  • 以心尖肥厚为主的高龄肥厚型心肌病一例

    作者:王迤凡

    患者女性,87岁。因胸闷、心悸10余年,再发1周,于1999年8月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54/52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19次/min。心界无扩大,心率65次/min,心律齐,心音中等,主动脉瓣区闻及轻微舒张期杂音,水冲脉(+),枪击音(+)。既往无高血压史,近40年曾晕厥2次,未予重视。心电图示:Rv3 5.4 mV,Rv4 8.3 mV,Rv5 3.6 mV,I、avL ST段压低0.05~0.08 mV,T波负正双向,V3、V4 ST段压低0.30~0.45 mV,T波深倒置1.0~1.5 mV,V5、V6 ST段压低0.20~0.25 mV,T波负正双向。心脏超声示主动脉根部内径(AORD)30 mm,左房内径(LAD)31 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41 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24 mm,室间隔厚度(IVST)20 mm,左室后壁厚度(LVPWT)11 mm,室间隔基部、心尖部均增厚。

  •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二例

    作者:郭晓丽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 多见于青年人,现将我院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发生ATLS 2例报道如下。 例1 男性,60岁。骨痛、发热3周,于1998年6月29日入院。高血压史5年。查体:体温39.5℃,颈、腋下多个淋巴结肿大约1.5 cm;肝肋下4 cm、脾肋下3 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 g/L、白细胞23×109/L、原幼细胞0.33、血小板24×109/L;骨髓原淋细胞0.68、幼淋细胞0.24。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时,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及骨痛。

  • 以类似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

    作者:苏琴;贾军红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发热、咳嗽近2个月,关节肿痛1个月入院。1999年4月1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白色粘痰,伴有活动后气促,在当地医院拍X线胸片诊断为肺部感染,先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抗炎治疗,效果不佳。5月2日出现双手近端指关节、双肩、膝、踝关节肿痛,指关节呈梭形改变,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即给予口服泼尼松10 mg,3次/d及萘丁美酮1 g,1次/d,消炎止痛治疗。3 d后体温降至正常,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周后停药改服中药治疗,症状复发,关节疼痛剧烈,红肿明显,伴发热、咳嗽,有少量痰,中药治疗无效。6月2日再次口服泼尼松及萘丁美酮,剂量同前,症状再次明显好转。于6月7日收住我院。查体:体温36℃,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双肺叩诊清音,右下肺可闻及湿性音,左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手近端指关节红肿,呈梭形改变,屈曲功能受限。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感染;肺部CT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叶间裂胸膜肥厚、粘连,右肺感染。实验室检查:血沉65 mm/1 h,2次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阴性,C反应蛋白18.4 mg/L,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42.9%,α1 4.3%,α2 13.7%,β 18.7%,γ 20.4%。入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 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氧血症一例

    作者:张瑞虎;赵玉生;王士雯

    患者女性,86岁。于2000年8月29日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出汗,两肺散在湿音,给予西地兰0.2 mg、速尿20 mg静脉推注及滴注硝酸甘油等治疗,症状缓解。心电图示V2~V4 R波减低,磷酸肌酸激酶(CPK)39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4 U/L,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长期服用硝苯吡啶等治疗;冠心病史及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年,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间断服用胺碘酮等治疗;帕金森综合征3年。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引起一过性肾损害一例

    作者:肖玉贵

    患者男性,62岁,因心慌、胸闷、咳嗽、气短2 d,于1998年8月28日急诊入院。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气肿、早期肺源性心脏病10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扑动,伴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年。心房颤动、扑动发作时口服普罗帕酮片(南京第二制药厂生产)150 mg,3次/d,1~2 d内多可转复,不能转复时给予西地兰0.4~0.6 mg,分2次静脉注射后可转复,但从无尿液异常改变。查体:神志清,体温36℃,呼吸22次/min,脉搏150次/min,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两肺少量喘鸣音,心率150次/min,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Ⅱ/V 1级收缩期杂音。

  • 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作者:于普林;李增金;郑宏;朱汉民;李玺;何钦成;王静思;姜中央;袁凯瑜;段春波;高芳堃

    目的探讨老年人便秘患病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个城市8 252名≥60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老年人便秘总患病率为11.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加,60~、65~、70~、75~、80~和85+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8.7%、9.6%、11.7%、15.3%、17.2%、19.5%(P<0.01);老年人便秘城市患病率为10.9%,农村为12.3%,农村高于城市(P<0.01),且地区差异明显(P<0.01),北方地区患病率较高,为17.5%;老年人便秘患病率存在职业差别(P<0.01),从事家务、行政管理、科教文卫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6%、13.4%和12.7%,工人和商企人员的患病率较低,均为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与便秘患病率密切相关。结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增加,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除年龄因素外,老年人便秘还可能与气候、膳食结构、体力活动量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便秘
  • 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老年胸膜间皮瘤所致胸腔积液

    作者:解好群;刘卫;金远林;谢朝文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收集我院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老年胸膜间皮瘤所致胸腔积液住院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72~73岁。依据病史,查体、胸部X线、CT、胸膜活检及免疫组化确诊,其中1例胸腔积液中查到间皮瘤细胞。 2.方法:假单胞菌注射液(商品名:佳代胞)山东省齐鲁制药厂产品,每安瓿2 ml,含死菌120亿。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该制剂2~4 ml,在尽量抽完胸腔积液后注入胸腔内,然后嘱患者变换体位以使药物与胸膜充分均匀接触。1周后胸部X线片或B超复查,若积液较多再次注入该制剂,剂量、方法同上。为防止发热反应,可在注药前口服消炎痛25 mg,每8 h重复给药1次,至体温正常为止。若3~5 d后患者仍发热,可给予小剂量激素,同时补充液体。治疗前后摄胸部正位X线片,并详细记录副反应。4周后进行全面查体,进行疗效判定。

  •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程蕴琳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静脉血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CHF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一、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点的新认识 40年代认为老年人心力衰竭是体液潴留所致,60年代认为是心脏泵功能障碍,80年代已认识到与神经激素异常有关,现在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1.老年人心力衰竭时的神经内分泌激活:老年人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被激活,既是代偿机制之一,又是加重心室重塑和促进力心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

中华老年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