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3224
  • 国内刊号: 11-932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114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锡山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一项探索性研究

    作者:吴振海;曲秀娟;曲晶磊;刘静;张敬东;刘云鹏

    目的 探索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晚期二线治疗结直肠癌患者13例,所有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具体用药为:伊立替康:180 mg/m2 d1,d8静脉滴注;雷替曲塞:3 mg/m2 d1静脉滴注(15 min);每3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法.结果 至随访终止时间(2016年12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10.1个月,共11例二线进展,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0个月;死亡病例共6例;疾病控制率为46.2%(SD 6例;PD 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原发肿块部位等对化疗疗效均无显著影响;在可评估不良反应中,主要为乏力(90%)、恶心(70%)、腹泻(60%)、肝功能损伤(37.5%)、骨髓抑制(22.2%)等,毒副反应基本可以耐受.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中效果肯定,且毒副反应可耐受,有望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的替代方案.

  • 术前血清CEA、CA19-9、CA50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马运宾;刘骞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CEA、CA19-9、CA50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结直肠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158例作为实验组,并按照性别、年龄等匹配结直肠癌不伴有肝转移的患者15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以及糖类抗原50(CA50)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上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CEA、CA19-9、CA50升高与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显著相关(P<0.05),CEA、CA19-9、CA50单独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62.7%、57.4%、67.1%;特异度分别为58.2%、53.5%、56.6%.CEA、CA19-9、CA50联合诊断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76.3%.结论 术前血清CEA、CA19-9、CA50升高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三者单独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模型.

  • 乙肝表面抗原等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作者:孙丕杉1;高玉熙2;江凯2;李硕2;董蒨3;Zhuoli Zhang4;卢云2;3

    目的 本研究将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多项临床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为进一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病理证明的结直肠癌患者892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年龄、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术后病理结果 等),研究是否会影响肝转移的发生.结果结直肠癌是否发生肝转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组织类型、是否造口、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59,Z=-1.631,χ2=0.003,χ2=1.223,χ2=0.619,χ2=0.516,Z=-3.235,Z=-0.106,Z=-0.328;均P>0.05).HBsAg阳性较阴性患者发生肝转移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P<0.05).另外,肝转移与分化水平(χ2=14.165,P<0.01)、浸润程度(χ2=17.808,P<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目(χ2=41.798,P<0.01)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乙肝病毒表面阳性患者肝转移发生低,而低分化、浸润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多者肝转移率高.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会降低肝转移的发生几率.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高、淋巴结转移数多,越容易发生肝转移.

  • 腹腔镜下"无管化"结直肠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立君;胡臻;常涛;蒋逊;卢列盛;王峰;刘忠臣

    目的 通过改善围手术期处理实现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无管化";将腹腔镜下"无管化"结直肠手术与传统术后留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腹腔镜下的结直肠手术在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方面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腹腔镜下"无管化"结直肠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9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留置"三管"手术组(对照组)(23例)、"无管化"手术组(TF组)(26例).比较患者基线特征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量表(QoR-40)评估、术后安全性指标.结果 "无管化"手术组有3人术后发生尿潴留;"无管化"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天数(Z=5.241,P<0.001)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t=3.21,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和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管化"手术组术后48 h QoR-40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Z=5.774,P<0.01);其中"无管化"手术组在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和疼痛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结直肠手术后常规留置鼻胃管、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而"无管化"结直肠手术通过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且不增加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 纳米碳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赵磊;刘春庆;刘建;黄涛;张伟;赵金

    目的 评价使用纳米碳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淋巴清扫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纳米碳组分两个时间点(术前16~18小时及术中)肠镜下于肿瘤下缘及侧壁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每个时间点各20例患者.根据肿瘤不同位置确定手术范围.标本切出后30 min内送至病理科,并由专人协助病理科医师分检淋巴结.结果 纳米碳组检出的淋巴结数明显多于对照组(t=3.32,P<0.05),黑染淋巴结阳性(转移)率明显高于非黑染淋巴结阳性(转移)率(χ2=42.7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16~18 h组与术中注射组清除淋巴结数目、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5).结论 使用纳米碳可增加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经纳米碳示踪出现黑染的淋巴结阳性率更高.术前16~18 h注射纳米碳效果肯定,便于临床工作安排,值得推广应用.

  • 高分辨薄层直肠核磁共振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评估

    作者:丁静静;罗金龙;曾瑞腾;孙家瑜;邢丽红;张洪静;刘雪婷;李媛;杨烈;周总光

    目的 探讨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5例行术前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扫描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分析MRI影像中肿瘤浸润深度(T),并测量肿瘤及周围淋巴结(N)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术后病检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MRI评估T分期的准确性,ADC值与肿瘤T、N分期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MRI从T1到T4期的诊断准确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0%、38.1%、72%、14.3%(κ=0.200),在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0%、33%、75%、0%(κ=0.270).肿瘤ADC值与T分期(F=0.074,P=0.929;F=0.737,P=0.496)、肿瘤分化程度(F=1.889,P=0.783;F=4.385,P=0.627)在两组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淋巴结ADC值在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F=0.073,P=0.012),而在新辅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5,P=0.793).结论 直肠癌高分辨薄层MRI新序列对T3期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高,整体准确率较低;新序列ADC值对于直肠癌N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桂花;贾雁平;陈锋;庄太平

    目的 观察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肠内置管外引流术,其中A组采取早期手术,B组采取延期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排便异常、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及随访结束时的体重.结果 A组总死亡率为10.00%,低于B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95).A组未见并发症,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08).术后6个月,A组患儿体重为(7.02±1.15)Kg,显著高于B组(5.75±1.02)Kg(t=4.525,P=0.000).两组排便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40).A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18.52%(5/27),显著低于B组50.00%(9/18)(χ2=5.860,P=0.015).结论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引流并减张肠管,减少肠内毒素吸收,并避免切除过多的肠管,可取得良好预后,且早期手术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术后肠梗阻风险,值得推广.

  • 长非编码RNA H19在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秀梅;赵海平;秦琼;刘永强;张兵;武永胜

    目的 研究长非编码RNA H19在结直肠癌化疗药物敏感性中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及表达沉默的结肠癌细胞株,分别加入5-FU培养,RT-qPCR检测H19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耐药蛋白MDR1、MRP1和BCRP表达.结果 与正常细胞比较,lncRNA H19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升高,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H19表达沉默组,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细胞48h迁移距离明显大于H19表达沉默组,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MDR1、MRP1和BCRP表达上调,H19表达沉默组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MDR1、MRP1和BCRP表达下调.结论 lncRNA H19高表达的结直肠癌降低结直肠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调lncRNA H19表达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郑朝旭;卢召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优化的围手术期的先进理念,包含一系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措施.ERAS理念在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但目前国内ERAS的普及率仍很低,这可能与外科医师和患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有关.本文对ERAS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新进展做一综述,并深入分析ERAS对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为ERAS在结直肠肿瘤外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而使更多结直肠癌患者从中受益.

  •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再思考

    作者:韩方海;周声宁

    直肠淋巴流向的研究从1895年D.Gerota的研究开始,提出了直肠淋巴流向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方向,经过很多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修正,现普遍认为侧方淋巴流向可以分为4个方向:1.前方,由膀胱下动脉,前列腺动脉,经闭孔动脉到髂总动脉;2.沿直肠中动脉到髂内动脉;3.沿着骶中动脉和骶外侧动脉到腹主动脉分叉部位;4.沿着直肠下动脉到髂内动脉.侧方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低位直肠癌,浸润深度大于肌层者,而转移的侧方淋巴结并不包括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范围之内.NCCN直肠癌诊疗指南中没有提及侧方淋巴结的概念,日本大肠癌规约则认为有适应证的低位直肠癌应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西方学者认为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全身疾病,侧方淋巴结清扫难以改善总体临床结局;日本学者则认为是局部疾病,对低位直肠癌规范手术为TME+侧方淋巴结清扫.西方学者认为术前放化疗可替代侧方淋巴结清扫;东方学者则认为对于术前放化疗不敏感的直肠癌患者,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仍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低位直肠癌患者是否应行预防性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仍存在争议,但治疗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则是日本的直肠癌规范治疗.不少研究报道了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初步探索结果,认为其是安全有效的,但其与开放手术的远期肿瘤学结果对比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 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正国;杨勇;杨光;梁春晖;李姗姗

    目的 评估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运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48例.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判断总疗效.结果 4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3.5 min;切除标本宽度平均4.8 cm、体积9.6 ml;26例术中吻合口出血行跨吻合口"8"字缝扎,平均缝扎1.7个点.术后17例出现排尿障碍,其中11例予以药物口服,6例留置导尿.术后当日疼痛评分2.5分,首次排便疼痛评分3.8分;肛门坠胀感评分2.9分;肛门控便功能,术后7天,CCF-FIS评分平均2.3分.住院时间平均7.2天.术后6个月患者满意度9.8分;随访31.3个月,无痔核脱出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是安全、有效的.

  • 改良端端三角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王铁;周海涛;张帆;韩亚妹;周志祥

    目的 探讨改良端端三角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行改良端端三角吻合的6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总手术时间、改良三角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清除淋巴结数目及Clavien-Dindo分级等指标.结果 6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接受结肠-结肠改良端端三角吻合,平均总手术时间为(135.77±48.63)min;改良端端三角吻合时间为(9.58±1.78)min;平均出血量为(43.25±20.7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92±0.71)天;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42±2.89)天;术后清除淋巴结平均数量(23.55±10.85)枚;62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1例、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裂开2例,无吻合口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出现,Clavien-DindoⅠ级3例,Ⅱ级1例,Ⅲb级1例.结论 改良端端三角吻合是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又一安全、可靠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互联网+健康宣教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何昕;聂红霞;郑薇;何瑞仙

    目的 探讨互联网+健康宣教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住院的270例肠造口患者,按照宣教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的模式,通过公众号的互动、云课堂、门诊病历互联网反馈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宣教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χ2=5.391,P=0.02)、皮肤黏膜分离(χ2=4.014,P=0.045)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3个月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χ2=5.137,P=0.023)及造口回缩的发生率(χ2=4.060,P=0.044)均低于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个月的患者满意度,其中宣教途径及方式(χ2=5.40,P=0.02)、问题反馈及时效性(χ2=5.065,P=0.024)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健康宣教在肠造口患者的应用中能明显降低患者早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宣教的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 结肠多原发癌合并甲状腺癌肺转移一例

    作者:杨赫成;苏杭;曲秀娟;曲晶磊;陈颖;刘云鹏;刘静

    随着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随之而来的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双重癌因原发部位及生物学行为不同,治疗的方法和顺序也不尽相同,目前暂无标准治疗模式.本病例为结肠多原发癌合并甲状腺癌肺转移,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了生存时间.现将该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 西妥昔单抗治疗RAS野生型结肠癌骨髓转移二例

    作者:杨宇晨;汪佼佼;张敬东;曲秀娟;曲晶磊;陈颖;刘云鹏;刘静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疾病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脏和肺,其次为淋巴结转移和种植转移,发生骨髓转移者临床上极为少见,对其治疗的相关报道亦较少.本文介绍本科经治的2例RAS野生型结肠癌伴骨髓转移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后有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分享给大家.

  • 结肠癌术后复发合并带蒂皮瓣移植治疗腹壁巨大缺损一例

    作者:周思成;周海涛;刘骞;梁建伟;周志祥;王锡山

    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近期收治的一例降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合并腹壁巨大缺损的多学科综合诊治过程.完整切除复发肿瘤的同时,采用大腿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腹壁巨大缺损,疗效满意.

  • 回归"人"本身:大数据在医学研究中应用的反思

    作者:杜君;刘尚梅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医疗数据的快速电子数字化,基于大数据的医学研究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的内涵、特征以及大数据应用于医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大数据应用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得出大数据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策略及价值指向.

    关键词: 大数据 医学 研究 反思
  • 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及精准医学时代展望

    作者:孙玉琳;赵晓航

    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发现除了经典的"腺瘤——癌序贯"模型外,还有15%的病例通过"锯齿状"通路癌变.结直肠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微卫星不稳定、染色体不稳定、CpG岛甲基化等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共存于肿瘤细胞中.因此随着个体化精准医学的发展,对结直肠癌精准分子分型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本文将就结直肠癌的基因和蛋白分子分型体系及其临床意义展开探讨.

  • 伴有合并症的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选择

    作者:房文通;顾艳宏

    结直肠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合并特殊功能状态或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肝炎、心血管疾病、老年、体弱等的患者并不少见.合并特殊功能状态或疾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既要考虑伴随疾病对结直肠癌治疗选择的影响,又要考虑结直肠癌治疗对既有疾病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伴随疾病对结直肠癌治疗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面,系统回顾现有资料,探讨伴有合并症的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

  • 结肠占位合并肝右叶占位的罕见病例多学科讨论及文献回顾

    作者:林沛楠;陈晓锋;孙婧;梅竹;顾艳宏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胆管上皮癌,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癌常转移到肝、腹膜、肺,转移到结肠的病例极为罕见,本文描述了1例结肠占位合并肝右叶占位初诊为结肠癌肝转移而术后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肠转移病例的诊疗过程,是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第9例个案报道.这类罕见病例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我们报道这个病例,一方面是给同行提供借鉴,提高罕见病的诊疗;另一方面是想引起共鸣,希望更多类似的病例能被报道,以寻找其共性,探究其机制.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