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l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个体化医学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作者:周宏灏;张伟

    现代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证明,人类遗传和基因多态性是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疗效个体差异的首要原因.个体化医学则是根据个体的遗传结构,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以显著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药物毒性.本文介绍国内外药物基因组学进展,评述个体化医学由科研推向临床应用的各种影响因素,阐明个体化医学实施面临的挑战,展望个体化医学的未来.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治疗

    作者:福军亮;王福生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概念已经形成共识.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根据新的研究成果,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和欧洲肝脏病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分别发布了乙型肝炎实践指南[1-2],我国在2010年12月发布了修改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这使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 纳米生物条形码方法检测蛋白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作者:董华凰;蒋岩

    蛋白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很多疾病早期,蛋白标志物的浓度通常很低,常用的ELISA法经常无法检出,灵敏度尚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纳米BCA技术是将DNA标记技术与目标蛋白结合起来,将与蛋白识别过程相关的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标记DNA的鉴定来实现蛋白的检测,为生物标记物的高灵敏度检测打开了新的局面[1],在生物分子检测、传染病监测、肿瘤早期发现和监测等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作者:韩晓红;马丽;石远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斐然,肿瘤基因组学、RNA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拓展,使传统经验治疗模式逐渐向依据生物标志物的个体化治疗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生物标本中生物标志物的基因突变、基因SNP分型、mRNA基因定量表达及蛋白表达状态可预测药物疗效和评价预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1].随着个体化治疗时代的到来,诊断病理学进入了分子病理学时代,临床检测技术也随着生物标志物不同而呈现多样化.

  • 高雪病伴尼曼-匹克细胞增多一例

    作者:邢宝利;宁尚勇;常乃柏;彭明婷

    高雪病患者通常仅表现为骨髓中发现一种细胞胞浆呈"皱纹纸"样改变的高雪细胞增多[1],合并尼曼-匹克细胞增多的病例较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高雪病伴尼曼-匹克细胞增多的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2岁,山东人.2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散在小出血点,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PLT(50~70)×109/L,偏低;Hb 87~93g/L,WBC(3.3~6.8)×109/L.腹部B超示脾大.骨髓穿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正常,淋巴细胞占0.07,巨核细胞全片可见416个,PLT散在,较少见,类似尼曼-匹克细胞占0.06;考虑类脂质沉积病(尼曼-匹克病).患者于2008年12月来北京医院门诊就诊.

  • 心力衰竭

    作者:许俊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导致运动耐量下降,以及液体潴留导致肺淤血和外周水肿[1].

  • 酶切富集联合DHPLC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卓;龙美娟;王斐;陈倩;赵保健;郭野;黄媛;苏秀兰;张旭;崔巍

    目的 建立一种REDE-DHPLC检测外周血肿瘤游离核酸EGFR、KRAS基因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e Ⅰ、Msc Ⅰ、BstN Ⅰ和BglⅠ分别切断EGFR基因第19、21号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12、13号密码子的野生型片段以富集突变片段,建立检测血浆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REDE-DHPLC法,并采用50%、10%、5%、1%和0.1%稀释度的质粒标准品评价REDE-DHPLC法和传统DHPLC法的检测灵敏度.然后,采用REDE-DHPLC法检测120例NSCLC和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和石蜡组织标本中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同时,用传统DHPLC法和测序法进行平行检测,以评价REDE-DHPLC法检测NSCLC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2个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REDE-DHPLC法对EGFR和KRAS基因4个突变位点检测的灵敏度均达0.1%,传统DHPLC法检测灵敏度均为1.0%,REDE-DHPLC法对含0.1%突变的质粒标准品重复2~3次检测均为阳性.REDE-DHPLC法、传统DHPLC法和测序法检测120例NSCLC患者血浆EGFR基因总突变率分别为27.5%、16.7%和12.5%,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总突变率分别为38.3%、25.8%和16.7%.REDE-DHPLC法检测EGFR和KRAS基因总突变率均高于传统DHPLC法(x2值分别为4.092、4.301,P均<0.05)和测序法(x2值分别为8.438、14.127,P均<0.05);将REDE-DHPLC法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传统DHPLC法相比,敏感度均为100%(20/20,31/31),特异度分别为87.0%(87/100)和83.2%(74/89);与测序法相比,敏感度均为100%(15/15,20/20),特异度分别为82.9%(87/105)和74.0%(74/100).REDE-DHPLC法与传统DHPLC法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的符合率分别为89.2%(107/120,Kappa=0.690,P<0.05)和87.5%(105/120,Kappa=0.718,P<0.05).REDE-DHPLC检测血浆与组织标本中EGFR和KRAS基因总突变符合率分别为91.7%(33/36,Kappa=0.939,P<0.05)和90.2%(46/51,Kappa=0.914,P<0.05).结论 REDE-DHPLC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果易判读,且可有效避免纯合点突变漏检,有望成为临床实验室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推广方法.

  • 再谈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丁志祥

    编辑同志:拜读贵刊2009年第6期刊载的<尿流式有形成分及干化学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1]、[2]及2010年第4期顾兵等[3]的读者来信<对尿流式有形成分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思考>,收获很大.笔者就尿流式有形成分在尿路感染(UTT)诊断中的应用及顾兵等来信中提出的诸多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作者:顾兵

    编辑同志:非常高兴看到丁志祥对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面的问题来信.丁志祥提出尿流式有形成分和干化学分析可在尿路感染筛查中发挥作用,笔者与其观点一致.因限于篇幅,2010年第4期的<对尿流式有形成分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思考>一文中未展开讨论筛检方面的应用[1].就丁志祥提出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供大家参考.

  • 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敏感性试验研究

    作者:史煜波;翁幸鐾;孙定河;黄志刚

    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如何治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氟喹诺酮类和糖肽类全部耐药)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难题[1-2].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以及医院内暴发流行在目前临床上尤为棘手.本研究筛选出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100株,进行体外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孙谦;周宏伟;胡燕燕;陈功祥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及新药替加环素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08-2009年浙江省4所教学医院的602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同时,采用PFGE技术对2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浙江省4家教学医院2008-2009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道标本,2009年达到277株(86.0%),血液标本数量从2008年的15株(5.4%)下降到2009年的5株(1.5%),而其他标本无明显变化.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35.0%~85.0%.与2008年相比,除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下降0.9%和9.0%以外,2009年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增加了近10.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74.2%(239/602)和70.8%(228/602).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显示了很高的耐药率,耐药率达到78.9%(475/602),而多黏菌素B耐药率仅为3.7%(22/602).PFGE分型显示2008-2009年24株鲍曼不动杆菌有6个克隆型,其中A型常见,占5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加大了院内感染控制的难度,临床应加强控制,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及整合子分布

    作者:胡巧娟;胡志东;李静;田彬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及整合子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103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标本.用Vitek-2系统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通过改良Hodge试验、改良三维试验和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多重PCR同时检测4种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2种金属酶基因及整合酶基因,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 10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检出碳青霉烯酶阳性75株(72.8%),改良三维试验检出产碳青霉烯酶菌株80株(77.7%),未检出产金属酶菌株.PCR检出blaOXA-51-like+bsaOXA-23-like+int11基因84株,blaOxA-51-like+blaOXA-23-like阳性5株,blaOXA-51-like+intll阳性8株,blaOXA-51-like+blaOXA-24-like阳性2株,仅blaOXA-51-like阳性4株,blaOXA-58-like、金属酶基因(IMP-1、VIM-2)及Ⅱ类整合酶基因(intI2)均阴性.89株(96.7%)Ⅰ类整合酶阳性株均扩增出可变区,检出2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A4-catB8-aadAl(2 300 bp)81株,aacCl-orfX-orfX-orfX'-aadAla(3 000 bp)8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及多重耐药主要与其携带的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 ITS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鉴定曲霉菌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敏;耿佳靖;王玫;黄艳飞;王利君;鲁辛辛

    目的 研究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在曲霉菌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真菌性鼻窦炎病原菌株中曲霉菌124株,分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形态学包括传统培养方法、玻片培养和乳酸酚棉蓝染色及KOH消化后显微镜镜检.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进行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和DNA Data Bank of Japan 3个数据库比对,得到分子鉴定结果.结果 形态学鉴定为黄曲霉的56株曲霉中,经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黄曲霉55株,寄生曲霉1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相同;形态学鉴定为烟曲霉的37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37株烟曲霉复合种,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烟曲霉35株和仑图卢斯曲霉2株;形态学鉴定为杂色曲霉的21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未鉴定到种的曲霉5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聚多曲霉5株;形态学鉴定为构巢曲霉的10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构巢曲霉.结论 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曲霉的分辨率较ITS序列分析高,可以将曲霉准确鉴定到种,ITS序列可以分析到曲霉复合种.

  • GP和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的比较

    作者:马丽;韩晓红;杨红鹰;王芳;袁燕玲;石远凯

    目的 通过与进口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比较,评价国产金菩嘉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简称"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分别采用FISH技术与GP HER2试剂盒和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水平,比较2种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差异,并评价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GP HER2试剂盒和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率分别为25.0%(27/108)和26.9%(29/108).与PathVysion HER2试剂盒相比,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9.7%(26/29)、98.7%(78/79)和96.3%(104/108),PPV和NPV均为96.3%(26/27,78/81).GP HER2试剂盒检出第17号染色体多倍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3%(14/15)、100%(93/93)和99.1%(107/108).结论 GPHER2试剂盒在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准确性高,在临床评价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GSTA1基因多态性对环磷酰胺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莉华;郭子健;杭晓声;周希科;何杰;宋明旭;刘志辉

    目的 探讨GSTA1基因多态性与接受CTX类药物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采用CTX类药物为主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的137例确诊乳腺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4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5例,其他类型癌症患者8例),用PCR-LDR检测其GSTA1基因多态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生存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137例乳腺癌患者中,GSTA1*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92/137)、31.4%(43/137)和1.5%(2/137).乳腺癌患者的GSTA1基因型频率在按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722、1.967、3.303、0.226、0.709,P均>0.05);经Fisher精确概率分析,肿瘤大小、病理组织类型、病理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携带GSTA1-A/*A基因型和*A/*B或*B/-B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分别为47.8%(44/92)和31.1%(14/45),死亡率分别为22.8%(21/92)和17.8%(8/4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携带GSTA1*A/*B+*B/*B基因型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携带GSTA1*A/*A基因型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723、7.352,P均<0.01).经Cox多因素分析,GSTA1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OR=0.222,95%CI:0.108~0.458,P<0.01]和总生存[OR=0.362,95%CI:0.145~0.902,P<0.05]的独立因素.结论 GSTA1基因多态性是乳腺癌患者CTX药物辅助化疗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预测标志.

  • 人锌指蛋白23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施媛萍;郑璐;罗光华;魏江;张俊;于洋

    目的 分析hZNF23在人HCC组织及HepG2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7例HCC患者(按Edmondson分为两组,Ⅰ+Ⅱ级17例,Ⅲ+Ⅳ级20例;按临床分为3组,HCC合并肝硬化和HBV感染组31例,HCC合并肝硬化和HCC合并HRV感染组各3例)癌组织和其癌旁肝组织标本中hZNF23及内参GAPDH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HepG2细胞后,分为4组(对照组、1.25、2.5和5 μg/ml顺铂组)或6组(对照组、1.25、2.5、5、10和20μg/ml顺铂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和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与观察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凋亡后,hZNF23及内参GAPDH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37例H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hZNF2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84(3.59~15.05)和22.20(13.85~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9.5,P<0.01).Edmondson Ⅰ+Ⅱ级HCC组织hZNF23 mRNA相对表达量为12.80(4.80~19.50),高于Ⅲ+Ⅳ级的5.01(2.88~11.6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9.00,P<0.05);合并肝硬化组为9.92(3.80~15.25),未合并肝硬化组为3.21(2.78~3.60)、合并HBV感染组为9.09(3.72~15.25),无HBV感染组为2.48(1.79~12.10),合并肝硬化组与未合并肝硬化组、合并HBV感染组与未合并HBV感染组比较,其hZNF23 mRNA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0和24.00,P均>0.05).顺铂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用MTT检测,顺铂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依次为(0.9±0.2)%、(4.2±0.3)%、(9.8±4.3)%、(23.0±6.0)%,顺铂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F=27.890,P<0.0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25、2.5、5μg顺铂诱导的HepGR细胞组hZNF23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为(10.39±3.08)×10-5、(24.10±2.09)×10-5、(6.90±2.24)×1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1.80)×10-5,F=6.027,P<0.01].结论 HCC组织中hZNF23相对表达水平与Edmondson分级密切关联;顺铂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可能与hZNF23上调有关.

  • 云南省德宏和昆明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杨绍敏;樊移山;李惠琴;杨壁珲;李健健;高丽;钟敏;雷素云;周曾全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和昆明两个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在接受HAART后的变异情况.方法 选择接受HAART 1年以上血浆HIV-1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139例HIV/AIDS患者,提取血浆中HIV-1 RNA,采用RT-nested-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蛋白酶(PR)和逆转录酶(RT)基因片段,测定DNA序列.经拼接整理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站提供的HIV耐药数据库(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进行比对,分析耐药突变位点,采用MEGA 4.1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HIV的亚型,结合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昆明地区患者HIV以T215F/NY/I、M41L/M和T69G/N/I/S/A/D突变较多,突变率分别为39%(24/62)、27%(17/62)和27%(17/62),高于德宏地区患者HIV的相应突变率[分别为16%(11/69)、13%(9/69)和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46、4.242和7.909,P均<0.05).德宏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亚型主要为CRF01_AE亚型为32%(22/69)、C亚型为25%(17/69)、B亚型19%(13/69).而昆明地区主要是08_BC亚型60%(37/62)、CRF01_AE亚型21%(13/62)和07_BC亚型15%(9/62).结论 云南省德宏、昆明两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PR、RT基因突变频率存在部分差异,昆明地区T215F/N/Y/I、M41L/M和T69G/N/I/S/A/D突变率高于德宏地区.两地共检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CRF01_AE、B、C、BC、08_BC和07_BC共6种基因亚型.

  • 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慈;郭晓玲;朱平;卜定方;刘红星;甄成亮;王筝;潘崚

    目的 探讨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LL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道培医院115例ALL缓解患者,同时选取323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ALL患者的骨髓以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设计IL-10启动子区-819C/T、-592A/C引物做PCR,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sl Ⅰ、HpyCH4Ⅲ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测序验证;同时分析IL-10基因-819位点、-592位点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在ALL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用实时定量PCR检测ALL患者EB病毒DNA和BCR/ABL融合基因,分析IL-10基因-819位点、-592位点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在EB病毒阳性和阴性组间、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组间的差异.结果 ALL患者组IL-10基因-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4.8%(17/115)、45.2%(52/115)、40.0%(46/115),-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43.5%(50/115)、16.5%(19/115)、40.0%(46/115);健康对照组-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9.9%(32/323)、16.4%(53/323)、73.7%(238/323),-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1.8%(38/323)、15.5%(50/323)、72.8%(235/323),ALL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819和-592位点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000和54.550,P均<0.05=.ALL患者组-819T等位基因比例为65.2%(150/230),-592A等位基因比例为63.5%(146/230),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3.5%(344/646)和48.1%(311/6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77和15.986,P均<0.05=.ALL患者中42例检测了EB病毒DNA,其中EB病毒阳性22例,EB病毒阴性20例.EB病毒阳性组-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9.1%(2/22)、40.9%(9/22)、50.0%(11/22),-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31.8%(7/22)、13.6%(3/22)、54.5%(12/22),EB病毒阴性组分别为35.0%(7/20)、45.0%(9/20)、20.0%(4/20)和35.0%(7/20)、45.0%(9/20)、20.0%(4/20),2组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LL患者中36例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其中阳性20例,阴性16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组-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0%(0/20)、45.0%(9/20)、55.0%(11/20),-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45.0%(9/20)、5.0%(1/20)、50.0%(10/20),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组分别为18.8%(3/16)、50.0%(8/16)、31.3%(5/16)和50.0%(8/16)、18.8%(3/16)、31.3%(5/16),2组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L-10基因-819位点TT基因型和-592位点AA基因型人群易患ALL.

  • 反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中国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

    作者:肖奇志;李哲;周玉球;郑勤

    G6PD缺乏症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红细胞酶缺陷病,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区地区,中国南方也是该病的高发区[1].G6PD基因突变谱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特征,迄今已在中国人中至少鉴定出31种点突变,其中1388G→A、1376G→T、1024C→T、1004C→T、871G→A和95A→G为中国人6种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类型,其累计基因频率超过了86%[2].

  • 直接沉降法同时检测外周血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

    作者:张立新;陈亚宝;叶军;栾正云;陆桃红;刘玲;李林;黄俊星;吴正东

    外周血有核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发挥巨大作用,很多疾病的发病和治疗机制的研究均需要检测这些细胞的凋亡[1-4].然而,由于外周血红细胞的数目远远超过白细胞,因此,分离出各种白细胞成为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首要步骤.目前常用的为各种密度梯度离心法[1-3,5],需要配以相应的分离液,且步骤繁多,操作过程中也易损伤细胞.本研究尝试建立一种简便、细胞损伤小,且可以同时检测外周血各种白细胞凋亡的方法.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WT1基因突变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伦;葛晓军;陈龙庆

    WT1基因是早发现与Wilms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1990年由Call等克隆并定位于染色体11p13,全长约50 000 bp,共有10个外显子,相对分子质量为52 000~54 000,是一种锌指蛋白,也是一种双向转录调控因子,其等位基因的功能缺失在Wilms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1-3].近年来发现在白血病尤其AML中WT1基因有异常的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与预后有关,高表达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4-5].本研究应用PCR-SSCP法对AML患者的WT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以研究AML患者WT1基因突变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评估的意义.

  • 肾移植术后受者PBMC中TNF-α mRNA的表达

    作者:徐婷;张燕松;秦东春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有效的方法,而移植成功与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手术技术与排斥反应是关键的因素.随着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免疫抑制治疗的不断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TNF-α是移植排斥反应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可以介导多种炎症和免疫反应.近年来,TNF-α已逐步用于器官移植中排斥反应的预测与诊断[1].以往研究主要是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可溶性TNF-α,而检测细胞内TNF-α的mRNA表达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感染和稳定患者外周血PBMC中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旨在讨论其能否作为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的评估指标,辅助指导临床用药.

  • 五种抗瓜氨酸蛋白/肽抗体在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英;黄钰君;钟艳玲;刘云锋;关启鸿;曾华松

    近十年来,RA实验室诊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ACPAs作为一类针对瓜氨酸蛋白/肽的高特异性且灵敏的血清学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虽然JIA患儿的关节病变与成人RA相似,但JIA极度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尽管国内外儿科风湿病学者对可否将ACPAs引入JIA诊断和预后中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然而结果与期望相去甚远[2-8].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IgG类抗-CCP,其他ACPAs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同时检测抗-CCP IgG/IgA以及CCP之外的靶抗原等5种不同ELISA商品试剂盒检测一组JIA患儿ACPAs,以探讨其在JIA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 咳喘贫血嗜酸粒细胞增高

    作者:陈倩云;齐杰;韩江;苗翠华

    病历摘要患者女,70岁,因"间断咳喘、喉间哮鸣15年,加重伴浮肿20 d,于2009年5月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患者于15年前受凉后突然出现咳嗽、喘憋、喉间哮鸣,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治疗,考虑"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予以中药口服治疗,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同年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于某医院就诊,使用激素静脉及口服序贯治疗,症状再次得到基本控制.之后14年内间断在多家医院治疗,病重时住院,平均每年住院2~3次,并持续使用激素治疗(具体用量不详).2008年1月及8月先后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2家三甲医院住院,住院期间查肺功能:通气功能重度阻塞障碍,弥散功能大致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激素、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予舒利迭250μg吸入治疗,同时辅以口服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本次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喘加重,胸闷,伴双下肢及双眼睑浮肿,周身乏力.

中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