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l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健;杨英捷;廖秦平

    目的 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HybriMax技术,对门诊就诊的3 086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感染分型检测.463例宫颈病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ybriMax在发现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并对80例HPV16阳性的患者DNA进行E6/E7基因测序,确定其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3 086例门诊妇女中HPV阳性率63.1%(1 947/3 086),检出率在5.0%以上的有7种,依次为HPV16(15.9%、490/3 086)、58(11.2%、346/3 086)、52(8.5%、261/3 086)、33(6.3%、195/3 086)、53(6.2%、192/3 086)、6(5.6%、172/3 086)和CP8304(5.0%、155/3 086)型.HybriMax技术发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CINⅡ+CINⅢ)的敏感度为95.49%(95%CI=95.44%~98.27%)、特异度34.85%(95%CI=32.59%~37.57%)、阳性预测值37.13%(95%CI=30.79%~40.96%),阴性预测值95.04%(95%CI=89.24%~98.44%).HPV16 E6/E7基因序列检测对HPV16型的准确性达100%,同时发现有型内变异存在.结论 HybriMax技术检测HPV分型准确性高,对发现HSIL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临床HPV感染分型检测的有效方法.

  • 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

    作者:高玲;黄彬;林爱华;钟武平;刘敏;万建新;姜傥;张建平;陈敦金

    目的 研究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和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和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了解所用分子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产科DIC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检测了31例早孕、14例中孕、62例晚孕、34例产科早期DIC和31名正常对照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LT)和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维蛋白单体(FM)、血栓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imer).结果 PT、APTT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PLT(155±60)×109/L低于对照组(241±63)×109/L和妊娠各期组[分别为早孕组(233±64)×109/L、中孕组(203±50)×109/L、晚孕组(216±55)×109/L](P<0.05),Fbg、F1+2、TAT、FM、TM、D-dimer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升高(P<0.05),早期DIC组Fbg(4.0±1.0)g/L与中孕组(3.8±0.8)g/L、晚孕组(4.1±0.5)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TAT 7.40(14.01)μg/L与中孕组6.41(5.51)μg/L、晚孕组8.58(5.84)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F1+2(4.43±1.43)nmol/L、TM(31.5±8.5)μg/L、FM(43.7±16.8)mg/L、D-dimer(630±479)μg/L浓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妊娠各期组(P<0.05).除PLT和Fbg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外,指标F1+2、TAT、FM、TM、D-dimer、PLT、Fbg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或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 TAT、Fbg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但不能早期诊断产科DIC.F1+2、FM、TM、D-dimer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 让中青年人才尽快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

    作者:丛玉隆

    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贵阳举办,目的 是为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结合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和国内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中青年人才的成长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1)注重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2)转变观念,做好定位;(3)科研工作要围绕"临床".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专业人才
  • 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与临床对话

    作者:孔宪涛

    长期以来,检验科与临床医师之间存在着专业脱节、互相沟通少的现象,造成检验结果无法有效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有时还造成误解,临床医师埋怨检验科结果不准,而检验人员认为临床医师不会解释检验结果,导致互相不信任、不协调.直接后果是患者得不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间接的后果是导致重复检验或检验资料搁置而浪费资源,造成经济损耗.

  • 对检验项目参考值的表达方式的看法

    作者:张选钰

    编辑同志:杨正国、杨波两位学者在贵刊2005年第28卷第5期559页上发表文章,对检验项目参考值的表达方式提出了疑问,希望能引起讨论.就此问题本人也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教.

  • 对《对检验项目参考值的表达方式的看法》一文的答复

    作者:陈文祥

    编辑同志:读到编辑部转来的张选钰的来信,信中对临床检验参考值表示方式提出建议,并从溯源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说明了他的观点.现谨就有关问题作如下答复,供参考.

  • 前列腺液检查与临床意义

    作者:曹兴午

    前列腺液检查是一项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每个检验人员都应该熟悉和熟练掌握这项技术.一、前列腺标本采集用前列腺按摩法,即先排尿后,从上向下按摩前列腺左右两叶各2~3次,或从前列腺的两侧向中线各按压2~3次,然后由中线向肛门口按压2~3次,再挤会阴部尿道,白色前列腺液便从尿道口流出.用玻片接取标本检查.如培养,应先清洗尿道口,再用无菌容器送检.前列腺标本,少则1~2滴,多者可达1 ml,当标本过少时,特别注意及时送检,以免干涸.由于挤压可能有精囊液同时排出,可呈现乳白色液体.

  •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6月21~23日在西部美丽的森林之城贵阳市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到会人数多的前5个地区是贵州省、北京市、四川省、山东省及浙江省.本次大会主题一是展示中青年检验人员的科研水平,二是扩展中青年检验人员的管理理念,经过3天的大会专题报告、各分会场的研讨会(暨优秀论文的评选)以及实验室管理专题论坛,大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蕾;陈凌燕;刘华;高锋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别对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ystatin C的表达进行分析,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LISA)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ystatin C的含量.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ystatin C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内,正常腺体中有微弱表达,且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百分比(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百分比(46.88%)(x2=6.825,P<0.01);(2)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证实Cystatin C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ELISA定量测定肿瘤组织中Cystatin C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S=33.00,P<0.05];(4)Cystatin C在高分化肿瘤中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肿瘤(Mann-Whitney Test,S=13.00,P<0.05).结论 Cystatin 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Cystatin C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泛耐药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辉;郭萍;孙宏莉;杨启文;陈民钧;朱元珏;徐英春;谢秀丽

    目的 调查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CRAB)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3-2004年我国10家教学医院18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确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分型对128株CRAB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对整合子可变基因进行PCR及序列分析.12%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CRAB菌株的外膜孔通道蛋白(OMP).体外筛选亚胺培南的耐药突变子.结果 多中心的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003年的4.5%升至2004年的18.2%,多重耐药菌株从2003年的33%升至2004年的48%.北京、广州、福州、杭州、济南的7家医院均发现CRAB耐药克隆的暴发流行.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发生泛耐药株的暴发,波及18个病房的74例患者,59.4%的患者(44例)为感染,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和菌血症,其中菌血症的病死率40.2%.耐药克隆株均产多种β内酰胺酶:OXA-23型碳青霉烯酶或IMP-8型金属酶、PER-1型酶、高产AmpC酶和TEM-1酶.整合子含有携带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氯霉素的修饰酶及金属酶(blaIMP-8).不同克隆株OMP差异很大.利血平试验未发现外排机制的高表达.体外成功选择出亚胺培南的耐药突变子,OMP 20 000的缺失、OMP 29 000和OMP 21 000的表达降低是突变子耐药的主要原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米诺环素可以联合用于CRAB的治疗.结论 CRAB克隆株的传播是造成中国多家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不动杆菌通过产生碳青霉烯酶、不同基因盒的整合子、外膜孔蛋白多个通道的缺失,共同介导多重耐药性或泛耐药性.CRAB株引起的感染预后差,必须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干预政策以控制耐药株的传播.

  • 蛋白芯片技术在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永哲;赵智贤;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高扬;杨卫平;于孟学;朱立平;程京

    目的 建立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谱中11种自身抗体的方法,并对蛋白芯片技术对自身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蛋白芯片技术与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验证抗核抗体谱检测蛋白芯片(抗SSA-52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抗着丝点抗体和抗核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除抗Jo-1抗体阳性样品较罕见,仅检测阳性样品32份,其他10种自身抗体,每种选择各阳性样本70份,阴性样本294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抗SSA52抗体和抗SSB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5.7%和98.6%外,其他9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均为100%;除抗SSB抗体、抗RNP-68抗体、抗Scl-70抗体、抗dsDNA抗体、抗CENP-B抗体、抗核抗原提取物抗体(ANA)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8.0%、98.0%、99.7%、99.7%、99.7%、98.3%外,其他5种自身抗体的检测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11种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均>95.0%)和特异度(均>98.0%)均较高,且与ⅡF和ELISA法有较高的符合率,能满足临床检测自身抗体谱的要求.此外,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自身抗体时具有高通量、简单快速、敏感度好和特异度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肾功能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的关系及其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史晓敏;徐国宾;夏铁安

    目的 通过观察人血清预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之间的关系,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不同eGFR水平NT-proBNP的诊断界值(cut-off值),研究肾功能对NT-proBNP应用于心衰诊断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明确诊断为心衰的住院患者106例(心衰组)以及同期正常对照191名(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受试者血清NT-proBNP浓度,应用Levey改良的饮食校正公式计算eGFR.结果 肾功能异常者[eGFR<60 ml·(min·1.73m2)-1]的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eGFR≥60 ml·(min·1·73m2)-1],无论是在心衰组(829.1 ng/L vs.227.2 ng/L,P<0.01)还是对照组(85.5 ng/L vs.50.4ng/L,P<0.01).将NT-proBNP与eGFR进行对数转换后,二者呈负相关(心衰组r=-0.271,P<0.01;对照组r=-0.353,P<0.01).NT-proBNP诊断肾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cut-off值为162.3 ng/L,敏感度为68.3%,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PPV)为94.9%,阴性预测值为(NPV)85.3%,AUC为0.901;而诊断肾功能异常心衰患者的cut-off值明显升高,为238.8 ng/L,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4.1%,AUC为0.863.结论 肾功能与NT-proBNP呈微弱相关,肾功能异常时NT-proBNP诊断心衰的cut-off值升高,可以作为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衰的诊断指标.

  •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耐药与ampR调节基因的研究

    作者:张丁丁;范昕建;杜琼;钟亚玲;饶绍琴;黄文方

    目的 对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R调节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与ampR调节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经表型筛选法筛选,对其中2株去阻遏高产突变株和1株高度诱导株产AmpC酶的ampR基因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6.1%.产AmpC酶株中检出去阻遏高产突变株9株,高度诱导株2株,阴沟肠杆菌去阻遏高产突变株amp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Asp-135→Asn发生突变.结论 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ampR基因突变可能与其去阻遏表达有关.

  •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原发性胃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间分布的比较

    作者:游攀;黄如欣;倪宏英;张忠英;陈长荣;刘广发;陈锦萍

    目的 比较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原发性胃腺癌患者和厦门地区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推测与胃腺癌相关的基因.方法 123份血样采自本地区无癌家族史的健康人群,39份血样采自本地区胃腺癌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复合扩增结合四色荧光检测方法对血样DNA进行基因型分析,调查本地区健康人群和胃腺癌患者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并根据两者的该15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性,推测易感连锁和抗性连锁的等位基因.结果 厦门地区胃腺癌患者的TH01、vWA和FAG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的分布与该地区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别等位基因比较中,胃腺癌人群TH01-7的基因频率为0.0385,健康人群TH01-7的基因频率为0.264 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0.111 5;胃腺癌人群vWA-15基因频率0.051 3,健康人群vWA-15的基因频率0.292 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0.130 7;胃腺癌人群FAG-18的基因频率为0.102 6,健康人群FAG-18的基因频率为0.016 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6.899 8.结论 TH01-7与胃腺癌相关联,其附近可能存在胃腺癌抗性基因;vWA-15附近有可能存在与胃腺癌相关的抗性基因;FAG-18与胃腺癌相关联,其附近可能存在胃腺癌易感基因.

  • Id3-E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肺癌细胞A549中的表达

    作者:李晓军;汪萍;贾丽;马百坤;夏欣一;虞伟;武建国

    目的 构建人分化抑制因子3(Id3)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Id3,使Id3-EGFP融合蛋白在人肺癌细胞A549中得到表达.方法 扩增并克隆人Id3 cDNA,构建Id3和EGFP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Id3.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EGFP/Id3导入A549细胞,使Id3-EGFP融合蛋白在A549细胞得到表达.结果 经转化细菌、抽提质粒、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Id3基因已正确插入pEGFP-N1中EGFP基因的上游,获得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Id3.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EGFP和pEGFP/Id3转入A549细胞,24 h后,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表达EGFP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转染48 h时EGFP阳性表达细胞率高,分别可达65.40%和60.50%.pEGFP/Id3转染的A549细胞S期细胞和G2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pEGFP转染细胞组和未转染细胞组,表明Id3基因的导入可诱导细胞从G1期向G2期发展,从而促进细胞增殖.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pEGFP/Id3的成功构建及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Id3的细胞定位表达及Id3在细胞生长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 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顾兵;童明庆;赵文君;倪芳;魏源华

    目的 调查我院2003-2005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存在状况;并研究整合子参与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机制.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并筛选出14株多重耐药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整合子5′保守区的整合酶基因和3′保守区的qacE△1-sulI基因,对整合酶基因的阳性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并测序.结果 14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哌拉西林等)的耐药率为14.3%~100.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ac(3)-Ⅱ、aac(6')-Ⅱ、aac(6')-Ⅰ、ant(3")-Ⅰ和aac(3)-Ⅰ检出率分别为78.6%、57.1%、57.1%、14.3%、7.1%、0;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和IMP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42.9%,未检出VIM、OXA、PER、GES和SHV基因,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整合酶基因及qacE△1-sulI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和78.6%,整合子可变区扩增有3种片段:1 000、1 300和1 700,测序证实分别为aadA2、aadA6-orfD和dfrⅫ-orfF-aadA2,其中aadA2是首次在绿脓假单胞菌的整合子中检出,aadA6-orfD是一种新型的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组合形式,Genbank号分别为DQ091178和DQ091179.结论 我院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TEM和IMP型耐药基因有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ac(3)-Ⅱ和aac(6')-Ⅱ有关;整合子参与了绿脓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 新型二聚体蝎型探针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王虹;钟敏;许颂霄;尹一兵

    目的 利用二聚体蝎型荧光探针技术,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价廉且能广泛应用的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MD18-T-senX3-regX3 IR作为标准品,自行设计二聚体蝎型探针,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及初步临床应用.结果 (1)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senX3-regX3 IR.(2)建立了利用二聚体蝎型荧光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线性范围:101~107拷贝/μl;灵敏度:101拷贝/μl;重复性:批内变异系数(CV)为2.35%,批间CV为3.17%,日间CV为4.06%;特异性100%;(3)初步临床应用证明:该方法比商品化Taqman方法阳性检出率更高,检测时间更短和成本也明显降低.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以二聚体蝎型荧光探针技术为平台的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这为应用二聚体蝎型荧光探针技术开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诊断新途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细胞固定技术在两种细胞共同培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成彬;黄振国;叶伟基;李洛谊;鲍依稀;田亚平;林伟基

    目的 探讨细胞固定对鉴别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两种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产物来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1%多聚甲醛固定嗜酸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通过锥虫蓝、伊红细胞染色,观察多聚甲醛固定对细胞形态、结构、活力和与正常细胞接触培养过程中与正常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定量分析固定细胞与正常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IL)-6释放的影响.结果 多聚甲醛固定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变为死亡细胞,但其形态、结构及嗜酸粒细胞中颗粒着色无明显变化;多聚甲醛固定的BEAS-2B细胞与正常及固定的嗜酸粒细胞接触培养仅有极少量细胞发生黏附,而多聚甲醛固定的嗜酸粒细胞与正常BEAS-2B细胞接触培养则有较大数量的细胞发生黏附,但黏附细胞数量少于两种正常细胞的共同培养;固定后的嗜酸粒细胞与正常BEAS-2B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可诱导BEAS-2B细胞释放IL-6.但与嗜酸粒细胞单独培养比较,固定后BEAS-2B细胞与正常嗜酸粒细胞共同培养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经多聚甲醛固定后,细胞死亡并丧失其代谢功能,但其表面仍保留可诱导其他细胞活化的结构成分,此技术可用于两种或多种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代谢产物来源的鉴别.

  • 糖尿病线粒体DNA常见易感基因位点检测芯片的研制

    作者:刘松梅;周新;涂建成;郑芳;杨艳;汤冬玲;蔡春林;熊燏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糖尿病线粒体DNA常见易感基因位点的芯片技术.方法 将氨基修饰的16个常见易感基因位点(1888,3200,3206,3243,3290,3316,3394,3593,3426,12026,12258,14577,14693,14709,16189,16223)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通过Packard芯片点样仪点样于醛基修饰的基片上,室温保湿过夜固定.采用该基因芯片对52份已知和52份未知突变位点的2型糖尿病标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平行测3次,Axon GenePix 4000B芯片扫描仪阅读芯片,GenePix Pro 4.0版芯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芯片样点分布均匀、清晰、规整度好、无漏点和连点;片内平行点之间的荧光强度变异系数为0.62%~9.64%,芯片间相同位点之间为1.00%~13.46%;背景信号低(突变型探针和野生型探针的背景荧光强度分别为43.25±2.10,44.56±2.63);减去背景信号的阳性探针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阴性探针(t=8.6,P=0.000),易于判断结果;初步设定筛选和诊断实验的突变型cut-off值;按此标准判断实验结果,筛选实验的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53%;诊断试验的假阳性率为2.22%,假阴性率为6.41%;除16189位点外,验证其他已知突变位点,并在未知突变样本中检出了A12026G突变和C16223T多态性,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该芯片可用于糖尿病线粒体DNA 15个常见易感基因位点的快速筛查和检验诊断.

  • 靶向X区的si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作者:刘家云;郝晓柯;李庆霞;黄红艳;马龙洋;温伟红;贾林涛;杨安钢

    目的 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HBV X区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入pSUPER载体,构建成功的siRNA表达载体与pTK-Hyg质粒共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 2.2.15细胞,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稳定细胞克隆,对所得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进行定量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 成功构建了针对HBV X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pSUPER-X1和pSUPER-X2,两种siRNA均能明显抑制HepG2 2.2.15细胞的HBsAg和HBeAg分泌,抑制率分别为97%和88%,RT-PCR结果显示HBV的mRNA表达降低,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siRNA能降低HBV DNA拷贝数2个数量级.结论 载体产生的针对HBV X基因的siRNA能高效、特异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 母体血循环中胎儿游离DNA的检测

    作者:汤冬玲;周新;李霞;郑芳;刘松梅;郭清莲

    目的 寻找一种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新方法.方法 提取32名健康孕妇血浆标本中胎儿游离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Y,SRY),并引入内参照基因序列ATL1;并采用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多态性位点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对血浆标本中DNA进行STR等位基因扩增.同时,检测孕妇及其丈夫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基因扫描及对照分析.结果 经SRY-PCR检测发现,17名妊娠男胎孕妇血浆中均出现基因扩增带,其余15名妊娠女胎孕妇中有2名出现假阳性,性别总符合率为94%(30/32).经STR-PCR检测发现,均从孕妇血浆中检测出父源性胎儿DNA的存在.结论 应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作产前诊断准确性较高,是一种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其青霉素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姚开虎;佟月娟;俞桑洁;沈叙庄;杨永弘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s)多态性与青霉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包括63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和69株青霉素敏感菌(PSSP)共132株菌为研究对象,浓度梯度(E-test)法检测青霉素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pbp2b、pbp2x和pbp1a,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果 pbp1a有9种型,其中两种见于PSSP和部分PNSP菌株,其他7种主要见于青霉素MIC值≥0.25μg/ml的菌株(21/22).pbp2b有10种型,其中3种型见于PSSP和部分PNSP菌株,其他7种主要见于青霉素MIC≥0.25μg/ml的菌株(20/22).pbp2x谱型31个,PSSP菌株中有17种,其中13种仅见于PSSP菌株;余下14种只存在于PNSP(35株).pbp1a、pbp2b和pbp2x组合的pbps型共47种,PSSP菌株中23种,其中17种仅存在于PSSP;其他24种仅见于PNSP(36株).根据pbp1a或pbp2b基因型判断青霉素敏感,虽然敏感度高,但特异度较低(<50%),准确性也较低;根据pbp2x或pbps基因型判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在85%以上.结论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主要与PBP1a、PBP2b和PBP2x变异有关;根据肺炎链球菌pbps基因多态性,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其青霉素敏感性.

  •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LA-A mRNA方法学的建立及在肾移植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晓丽;邹雄;杨晓静;张义;庄学伟;单宁宁;王洪春;赵胜梅

    目的 通过建立检测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面HLA-AmRNA表达程度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方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移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A mRNA的表达程度,探讨其在诊断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的价值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以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作内参照,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技术,建立检测PBL HLA-A mRNA的RT-FQ-PCR方法;并检测35例随访移植患者的不同时间的60个标本和60名正常人的阈循环数(Ct),然后用REST软件分析PBL HLA-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人和51个移植标本的PBL HLA-A mRNA对G6PDH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6±0.012和0.026±0.015(双侧t=1.981,P<0.05),提示服用免疫抑制药(目前临床用药剂量均偏大)后患者PBL HLA-A mRNA表达减弱,机体免疫状态低,无排斥反应发生但易导致感染、肿瘤等并发症的产生;其中9个移植标本的PBL HLA-A mRNA对G6PDH的相对表达量为0.042±0.017(双侧t=2.002,P<0.05),提示较其他51例移植标本患者PBL HLA-A mRNA表达增强的患者,经病例回访查询发现该5例移植患者在这期间有排斥反应(根据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及核医学检查的临床排斥反应期)的发生,其中1例在移植后6个不同时间的标本显示2次有增高,每次经治疗后均降低.结论 建立的宿主PBL HLA-A mRNA RT-FQ-PCR检测方法简便、特异、重复性好、可信度高,可用于肾移植后PBLHLA-A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

  • 冠心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其他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汪明;李艳;张平安;杨相升;周心房;李晓艳;黄从新

    目的 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G241R、K469E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多种暴露因素对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交互影响.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湖北地区汉族211例CHD患者和206名对照者的ICAM-1基因第241和469号编码氨基酸的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AM-1基因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及多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CHD组中K469E位点KK基因型和K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55.5%vs 44.7%,P<0.05;74.9%vs 67.7%,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KK型患CHD的风险是EE型及KE型的1.542倍(OR=1.542,95%CI:1.048~2.2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K469E多态性、甘油三酯及白细胞计数为CHD的危险因素.调整后,K469E多态性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对冠心病发生的交互作用有显著意义,OR值分别为:KK-高血压21.02(95%CI:4.72~93.59,P<0.01),KK-糖尿病26.89(95%CI:1.93~373.83,P<0.01),KK-吸烟5.45(95%CI:1.74~17.03,P<0.01).本次研究未检出G241R多态性.结论 ICAM-1 K469E多态性与CHD的易感性有关,469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易感基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嗜烟者同时携带KK基因型会显著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中国人群不存在G241R多态性.

  •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对脑胶质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弢;关明;吕元

    目的 评价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与胶质瘤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thy-2-2 thiazoly)2,5-dipheny-2H-tetrazoliun bromide,MTF]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rPEDF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A172PEDF组(将rPEDF加入胶质瘤细胞A172中)中VEGF表达量为0.29±0.03,与未加PEDF蛋白的胶质瘤细胞作对照组(A172con组,1.31±0.02)相比,减少4.4倍,(P<0.05),同时TSP-1的表达量A172PEBF组为1 585±105.67,与A172con组的,351±20.65相比,表达上调4.5倍(P<0.01);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胶质瘤细胞穿透数为88.67±3.32明显多于rPEDF处理过的细胞(44.41±13.81,2.0倍),加入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后,细胞穿透数仍减少至69.4%(69.42±6.35,P<0.05),表明rPEDF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袭性,至少部分是在血管生成因子调节的作用下.结论 rPEDF是抑制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主要因素.

中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