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중화결핵화호흡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2.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147/R
  • 国内刊号: 李文慧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mahx@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舌下腺淀粉样变性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芳;戴爱国;朱黎明

    目的 提高对舌下腺淀粉样变性(AMS)致OSAHS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2012年4月确诊的舌下腺AMS致重度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淀粉样变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舌下腺”为检索词通过万方医学数据库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以“amyloidosi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ublingual gland”为检索词,经PubMed检索系统检索对外文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至2012年11月.结果 患者男,74岁,因“打鼾5年余,睡眠呼吸暂停1年余,憋醒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多导睡眠图显示重度OSAHS,体检发现舌下腺肿大,增强CT显示舌下腺区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腹部B超、CT均发现左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经B超下腹膜后肿块穿刺活检,病理考虑为AMS.行舌下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呈特异的绿色双折射改变,确诊为舌下腺AMS.患者术后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随访至今10个月,未见舌下腺AMS局部复发.在万方医学数据库上检索有2篇舌AMS的个案报道,1篇回顾性分析,但未见舌下腺AMS的报道;在PubMed检索系统检索到5篇文献,2篇为舌下腺AMS个案报道,2篇为舌AMS引起OSAHS的报道,1篇为回顾性分析,但均未见舌下腺AMS致OSAHS的报道.结论发生于舌下腺的AMS罕见,易漏诊、误诊,易致严重的OSAHS,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刚果红染色阳性,偏光镜镜下呈特异的绿色双折射改变可作为确诊AMS的可靠指标.经手术切除舌下腺肿块后,患者预后良好.

  • 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测定肺弥散功能的比较

    作者:刘清霞;郑劲平;谢燕清;关伟杰;蒋才玉;安嘉颖;虞欣欣;刘文婷;高怡

    目的 比较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在健康人群及间质性肺疾病(IL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弥散功能检测中的差别.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ILD患者32例为ILD组,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2岁;慢阻肺患者32例为慢阻肺组,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40 ~ 75岁;健康体检者29名为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20名,年龄42 ~ 74岁.随机数字表法交叉进行一口气法或重复呼吸法弥散功能测试.以对照组一口气法DLCO占预计值%为标准,分别校正3组的重复呼吸法DLCO占预计值%、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 CI.结果 用重复呼吸法检测,对照组中15例的DLCO占预计值%<80%,其均值[(78.8±2.1)%]也低于80%.用一口气法检测对照组的DLCO占预计值%为标准,对重复呼吸法DLCO占预计值%进行校正,以校正值(1.097)分别校正3组的重复呼吸法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校正前一口气法和重复呼吸法测得的DLCO占预计值%:对照组分别为(91.2±1.9)%和(78.8±2.1)%,ILD组分别为(45.8±2.6)%和(60.0±1.9)%,慢阻肺组分别为(66.3±2.9)%和(56.6±1.6)%;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对照组分别为(99.8±2.3)%和(84.6±4.5)%,ILD组分别为(75.9±3.0)%和(88.5±5.4)%,慢阻肺组分别为(80.2±3.7)%和(50.6±2.5)%,3组均有显著差别.校正后一口气法和重复呼吸法测得值,仅ILD组DLCO占预计值%[(45.8±2.6)%和(65.8±2.1)%]、DL 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75.9±3.0)%和(102.2±6.2)%],慢阻肺组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80.2±3.7)%和(58.3±2.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00 ~4.68,均P<0.01).重复呼吸法测试时间:慢阻肺组[(106±5)s]显著长于ILD组[(73±4)s]和对照组[(79±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9,P<0.01),且重复呼吸法测定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0.661,P<0.01)显著高于DLCO占预计值%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0.391,P<0.01).重复呼吸法测定ILD组DLCO占预计值%的AUC为0.893,95% CI为0.817~0.970,慢阻肺组DLCO/肺泡容积占预计值%的AUC为0.895,95% CI为0.811~0.979.结论 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测定DLCO、DLCO/肺泡容积存在差别,重复呼吸法更符合呼吸生理,可能更适用于疾病状态下患者肺弥散功能的检测.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肺结核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杨晓敏;杨华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肺结核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肺结核组织标本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40例因外伤致肺切除组织或肺癌切除组织距肿瘤5 cm以上的大致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逆转录-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9例未经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MGB1、TNF-α和IL-1β水平.将89例活动性肺结核分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35例和继发型肺结核(Ⅲ型)54例,54例Ⅲ型肺结核患者分为无空洞组(35例)和有空洞组(19例)及<2个肺野组(31例)和≥2个肺野组(23例).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肺结核组织中HMGB1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69±29)显著高于对照组(22±12),HMGB1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786±86)显著高于对照组(2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89和3.872,P<0.05和P<0.01);肺结核组血清中HMGB1、TNF-α和IL-1β水平[(5.0±3.2)μg/L、(118 ±77)ng/L和(33±20)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7±1.0)μg/L、(40±11)ng/L和(18±1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0.928~11.064,均P<0.01);Ⅱ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HMGB1和TNF-α水平[(6.4±3.3)μg/L和(147±89)ng/L]显著高于Ⅲ型肺结核患者[(4.1±2.7)μg/L和(85±3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43和3.111,均P<0.01);肺结核组血清中HMGB1与TNF-α和IL-1β3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和0.620,均P<0.01).结论 HMGB1在肺结核组织和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HMGB1可能参与结核性炎症反应.HMGB1血清水平测定有助于反映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

  • 食管膈肌肌电和跨膈肌压评估人体呼吸中枢驱动的敏感度

    作者:刘智达;邱志辉;谭康新;肖思畅;刘妙芳;罗远明

    目的 探讨采用食管膈肌肌电和跨膈肌压评估人体呼吸中枢驱动敏感度的差别.方法 研究对象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名健康受试者,男4名,女6名;年龄22 ~ 34岁,平均(26 ±4)岁.采用膈肌功能检测导管记录受试者在二氧化碳重复呼吸时的跨膈肌压和膈肌肌电,开始吸人7%的二氧化碳,直至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达到9%或因呼吸困难不能耐受为止.大呼吸中枢驱动的吸气动作包括:(1)通过鼻子进行用力快吸气(Sniff动作);(2)在功能残气位做大用力吸气至肺总量(TLC动作);(3)在功能残气位阻断气流后做大用力吸气(MIP动作).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或斜率的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受试者在二氧化碳重复呼吸过程中,跨膈肌压和膈肌肌电随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而增高,膈肌肌电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关系数(r值为0.83 ~0.98,均P<0.01)显著大于跨膈肌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关系数(r值为0.48~0.96,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1,P<0.05);膈肌肌电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线性相关斜率(16.3 ~32.5)显著高于跨膈肌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线性相关斜率(0.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0,P<0.01).做TLC动作时的膈肌肌电值[(211 ±48)μV]显著大于做MIP和Sniff动作时的膈肌肌电值[(161±48)μV和(145±37)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1,P<0.05);做TLC动作时的跨膈肌压[(58±27)cm H2O,1 cm H2O=0.098 kPa]显著低于MIP和Sniff动作时的跨膈肌压[(92±32)cm H2O和(95±27)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5,P<0.05).结论 食管膈肌肌电在反映人体呼吸中枢驱动方面较跨膈肌压更敏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人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

    作者:陈勇;刘双;郭伟;王增智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并被确诊的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56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90例,男37例,女53例,平均年龄(61.1±14.6)岁,留取溶栓或抗凝前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FABP浓度,非均相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Ⅰ(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所有患者随访30 d,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杂临床过程组(7例)和简单临床过程组(83例),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x2检验的连续性校正及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复杂临床过程组H-FABP水平高于简单临床过程组(U =54.000,P<0.01);ROC曲线获得H-FABP的佳预后截值为7 μg/L,H-FABP、cTnI和NT-proBNP三者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FABP≥6 μg,/L、心率≥106次/min和晕厥(均P<0.01)可预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H-FABP≥6 μg/L和晕厥(均P<0.05)仍是独立预测因素;cTnI或NT-proBNP联合H-FABP可提高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30 d的预测价值.结论 单独应用H-FABP或H-FABP联合其他临床资料,可对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30 d的预后进行评估,H-FABP作为预后评估可能优于cTnI和NT-proBNP.

  • 气管原发性窦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董宇杰;穆晶;蔡毅然;周世杰;张海青

    目的 探讨气管原发窦组织细胞增多症(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气管原发性RDD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术前诊断为气管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病史、支气管镜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Rosai-Dorfman病”或“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为关键词通过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以“Rosai-Dorfman disease”、“sinus histiocytosis”、“trache”和“lung”为关键词通过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7月.结果 患者男,63岁,因“气管内肿物”收入院.胸部CT示气管右侧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密度欠均匀;气管镜下见气管下段新生物突入管腔,新生物表面黏膜完整,气管腔呈缝隙状,支气管镜无法通过,行局部气管切除术.术后镜下组织学表现为明区和暗区,暗区为气管黏膜组织中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弥漫浸润,累及气管壁深层,气管软骨受侵蚀.明区为较大组织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角形,胞质粉染,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大组织细胞胞质S-100蛋白及CD68均阳性,确诊为气管原发性RDD.患者术后未给予特殊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在万方医学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上检索到呼吸系统原发性RDD的国内外文献13篇,病例26例,其中以发生于上呼吸道多见(21例);肺原发性RDD 4例;累及气管的RDD国内外文献5篇,病例5例;气管原发性RDD仅1例报道,患者女,39岁,呼吸困难1个月,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胸部CT气管隆突上方见不规则肿块,气管阻塞86%.为防止患者发生窒息,行气管环袖状切除和再吻合术,术后依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气管RDD.术后未接受任何治疗,随诊12个月未复发.结论 气管原发性RDD较罕见,呼吸困难是其临床重要表现,手术完全切除,预后较好.确诊主要依靠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鉴别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蛋白、CD68阳性的大组织细胞及胞质内细胞的伸入现象是诊断RDD的重要依据.应与其他可发生于气管的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高碳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慧玲;魏翠英;吕云辉;董霄松;李静;安培;赵龙;韩芳

    目的 分析OSAHS患者日间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7-2009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进行了日间血气分析检查的OSAHS患者共1441例,了解日间高碳酸血症(PaCO2≥4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发生率.对测定了肺功能且不存在明显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70%)的145例患者根据PaCO2水平分为高碳酸血症组(PaCO2≥45 mm Hg)和不伴高碳酸血症组(PaCO2 <45 mm Hg),比较二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多导睡眠图(PSG)指标和血气分析值,通过直线回归分析获得PaCO2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在未经选择的OSAHS人群中,伴有日间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为25.2%,除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后,单纯OSAHS患者日间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为26.9%.伴高碳酸血症组与不伴高碳酸血症组中体重指数、FEV1/FVC%、夜间平均SpO2、夜间低SpO2存在显著差异.在直线回归分析中,体重指数、PaO2、夜间平均SpO2、SIT90与PaCO2相关(r=1.990、-2.283、-3.023,P<0.05).结论 约1/4的OSAHS患者存在日间高碳酸血症,CO2潴留可以发生在无明显气流阻塞的患者,与体重指数、PaO2、夜间平均SpO2、SIT90与OSAHS患者合并日间高碳酸血症密切相关.

  • 瘢痕性气道狭窄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王利换;张杰;王娟;王婷;张莹莹;徐敏

    目的 对比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与气道瘢痕增生有关的蛋白.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7例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和17名健康人血清蛋白质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得到两组间差异蛋白.结果 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血清蛋白图谱与对照组相比,存在49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25个高表达,24个低表达,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初步确立特定相对分子质量所对应的蛋白.结论 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血清和对照组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可能与气道瘢痕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肺癌驱动蛋白超家族5B-转染重排融合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金琳羚;孔辉;解卫平;王虹

    肺癌患者中80%~85%的病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美国肺癌新发病例22.2万,由肺癌导致的相关死亡人数约16万[1].我国肺癌相关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为30.8/10万[2].手术、放疗和化疗是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的分子靶向治疗对特定基因型人群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结核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京铭;高孟秋;车南颖

    人类结核病的特点是造成组织损伤,从而进一步导致高发病率与病死率及发生人际间传播.尽管MTB感染导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尚未阐明[1],但人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特点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2],并且MMPs有可能成为新的结核病诊断工具和治疗靶点.为此,我们对MMPs在结核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结核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 线粒体脑肌病合并肺栓塞一例

    作者:李亚华;陈刚;赵瑞贞;胡静

    患者男,39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视野缺损5个月,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1个月,于2011年8月31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发烧,头痛,继而出现幻视、流涎,左侧肢体无力感,头颅CT示双基底节钙化,右颞顶叶片状低密度病灶;发病15 d后,患者出现反应慢及左侧肢体抽搐.头颅MRI示:右颞、顶、枕叶,海马区T1及T2信号稍长,呈层状坏死(图1);弥散成像病变区脑皮层呈明显高信号.头颅MRS(磁共振波谱成像)示右颞顶叶病变区乳酸峰升高;头颅MRA(磁共振血管成像)示右大脑中动脉粗细不均,远端分支与左侧相比较稀少,基底动脉粗细不均,局部稍狭窄(图2).脑电图示右枕叶及后颞叶少量棘波放电.

    关键词:
  • 腔内介入治疗弥漫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一例

    作者:李楠;王广发;章巍;张红;张晓明

    患者女,42岁,因“间断咯血10年,憋气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痰中带血,伴发热,高体温38.5℃,无寒战、胸痛和呼吸困难.自服抗生素(具体不详)后症状可缓解.此后每年均出现类似症状1次,与季节无明显相关.半年前患者发现痰中带血量较多,伴憋气,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具体不详)后症状完全缓解.1个月前再次出现咯血伴憋气,无发热,夜间可平卧,无喘息加重.

    关键词:
  •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一例

    作者:江立斌;洪辉华;杨珺超;毛玉萍;王真

    患者男,74岁,退休工人.因“咳嗽咳痰气急1个半月”于2012年3月7日人院.患者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伴畏寒发热,体温高38.9℃,夜间盗汗,无喉间喘鸣,无胸痛,无咯血,无双下肢水肿.于外院住院诊治,2012年1月31日血常规示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0.58,嗜酸粒细胞0.09;C反应蛋白18.5 mg/L;X线胸片示右下肺斑片状高密度影,右侧膈面模糊,右侧肋膈角变钝(图1);胸部CT示右下肺斑片密度增高影,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图2);肺功能示中度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为61%,FEV1占预计值%为52%,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关键词:
  • 对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思考

    作者:王菡侨

    近几年,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治疗中心的临床医生观察到一种特殊的现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患者在接受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的过程中,阻塞性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事件消除,但却出现暂时的或持续性的中枢性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事件或周期性呼吸,这种现象被定义为“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mplex sleep apnea syndrome,CompSAS)[1-2].

    关键词:
  • 经皮肺穿刺对确定无反应肺炎病原体的意义

    作者:钱麒钰;马希涛

    无反应肺炎(nonresponding pneumonia)是近几年提出的临床概念,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于2007年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诊治指南中首次正式提出无反应肺炎的概念,即在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情况下,CAP患者没有获得显著改善的一种临床情况(临床症状恶化或无变化)[1].近年来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抗生素治疗至少10 d后,仍有肺部浸润影以及肺部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或肺炎发病12周后影像学仍表现为肺部阴影无明显吸收[2-3].CAP患者中6%~15%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4-5],且病死率从4%上升到14%[6].

    关键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吴书清;陈锐;张艳林;熊康平;李洁;沈久成;韩菲;刘春风

    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近十年来逐渐为睡眠医学界认识并引起关注,被认为是成人痴呆的病因之一[1].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可能在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3].本研究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北京版、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OSAHS患者认知障碍,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价患者日间嗜睡状况,并测定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通过比较不同程度OSAHS患者炎症反应、认知功能评分与睡眠结构、低氧参数的相关性,来探讨炎症反应在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关键词:
  • 纵隔巨大卵黄囊瘤一例

    作者:牟向东;黄伟明;陈建;高莉;王广发

    患者女,13岁,主因“间断发热伴胸痛10 d”于2011年2月15日人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高达38.5℃,偶有干咳,伴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吸气时加重,无咳痰、咯血、胸闷等不适.于外院解热、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仍间断发热、胸痛,遂于我院门诊查X线胸片显示左肺门巨大占位,左侧胸腔积液(图1,2).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睡眠、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入院后体检:体温38.7℃,脉搏10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10/70mm Hg(1 mm 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左中下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少许湿哕音,未闻及干哕音和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入院诊断:左肺门占位待查,左侧胸腔积液.

    关键词:
  • 双肺多发空洞影

    作者:胡金苗;李莉;吴琦;孙昕;杜钟珍;王咏梅

    患者女,23岁,未婚,主因“间断咳嗽、咳痰4月余”于2012年1月3日入院.患者8年前曾患“卵巢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病理回报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术后化疗.患者4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偶感气短,对症治疗后无好转,近期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间断有低热,外院胸部CT示双肺多发空洞、空腔样病变,不除外结核,为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1月3日人我院结核科.

    关键词:
  • 导管介入治疗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茜;吴琦

    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目前常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溶栓、手术取栓、导管直接注入肺动脉内溶栓及导管血栓清除术.导管介入治疗于1969年首次应用于大面积肺栓塞,现就导管介入治疗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一、导管介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导管介入治疗的目的在于快速减低肺动脉压、右心室负荷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体循环灌注,促进右心室修复.

    关键词:
  • 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试验主要终点的争议

    作者:代静泓;蔡后荣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约占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50% ~ 60%,诊断后IPF患者中位生存期约2~5年,五年存活率<2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1].近10余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展了较多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探索治疗IPF的新药物.在这些已经完成的IPF临床试验中,曾使用了不同的主要终点(primaryend-points)[2-10].在临床试验中,选择何种指标作为主要终点,对于干预措施与疗效之间的因果关联推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从SARS到H7N9禽流感:十年巨变

    作者:刘又宁

    历史偶然也会惊人的重复与相似,十年前的今天以温家宝总理为首的上一届政府正在面临SARS的严峻考验,碰巧的是十年后的现在,以李克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又与H7N9禽流感不期而遇.这两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与十年前相比,当今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已截然不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们一起从学术与人文两方面将两起事件作一对比,温故知新,展望未来.

    关键词:
  • 气管内支架治疗气管及主支气管恶性狭窄疗效分析

    作者:仇学明;罗红来;历琴;杜云翔;焦留宏;高小花

    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应用气管支架治疗隆突附近肺癌浸润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并引起狭窄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共收治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68~81岁,均反复出现咳嗽,无明显咳痰,均未引起重视.后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病程3~15 d,其中2例为端坐呼吸,三凹征明显.CT检查示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占位,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下段及左、右主支气管上段癌,管腔明显狭窄,气管狭窄处管径为6 ~8 mm,支气管镜尚能通过,左、右主支气管狭窄两侧轻重不一,为3 ~7 mm.

    关键词:
  • 机械通气时呼吸与心血管的相互作用

    作者:曹志新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首先是解剖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腔静脉、主动脉、肺动静脉)之间相互连接,同属胸腔内脏器;其次是生理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构成肺循环通路,接纳来自体循环中的静脉血,并进行气体交换,形成动脉血后再进入体循环.呼吸与心血管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一方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另一方出现相应的变化.在病理生理状态下,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血液氧输送量降低,终造成组织缺氧和脏器功能障碍.机械通气在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循环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形成较生理呼吸状态下更为复杂的呼吸与心血管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 女性卵子的总数可能不是固定不变的

    作者:何权瀛

    男人的睾丸中有生殖干细胞,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新的精子,而女人的生殖干细胞只在胚胎期活跃,一生下来就消失了.女性在刚出生时卵巢内尚存大约100万个卵母细胞,这个数字只减不增,到青春期时就只剩下大约30万个了.从初潮开始,女性每月都会从几百个卵母细胞中选出一个好的发育成卵子,排出卵巢等待受孕,其后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近50多年来这个说法一直未变.

    关键词:
  • 吸入疗法的历史(一)

    作者:白澎;孙永昌

    吸人疗法早的记录来自古埃及.大约公元前1554年的埃伯斯伯比书(Ebers papyrus,古埃及早记录药学知识的书)中,就记载了通过吸人莨菪烟雾来治疗呼吸困难.当时没有特制的吸入装置,人们把莨菪叶放在砖块上烤,使其中的莨菪碱气化,并被患者吸入.实际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早的记载源于中国,公元前2600年《黄帝内经》中就有使用麻黄的记载,但并没有吸入疗法的描述.

    关键词:
  • 监测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

    作者:Philipp Schuetz;Werner Albrich;Beat Mueller;Mirjam Christ-Crain;Jean Chastre;黄琳娜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可用于评估细菌感染可能性的生物学标志物.用PCT指导抗生素治疗是减少其滥用的一种新的手段,这有助于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多重耐药菌出现的风险.然而,对PCT水平的解读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检测方法的特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使用敏感度较高的PCT检测方法,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检测界值.现将PCT水平检测对指导不同临床表现和不同潜在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如下.

    关键词:
中华结核和呼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