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중화항공항천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7-6239
  • 国内刊号: 11-385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中国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卢志平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高原飞行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作者:郭华;王生成;陈清禄;景百胜;罗永昌

    目的 观察高原飞行对飞行员生理参数和飞行劳动负荷的影响. 方法 13名健康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分2批进驻高原,第1批(8名)进驻高原时间3个月,第2批(5名)进驻时间1周,对飞行前心率进行检测,并与其在原驻地心率进行比较;测量4类课目(警巡、空战、夜航、高原首次试飞)共25架次飞行中的生理参数,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 结果 ①2批次飞行员 高原驻训期间,飞行前心率高于原驻地飞行前心率(t=5.447、3.269,P<0.05).②飞行员不同阶段和课目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31~204.906,P<0.01);4个课目飞行准备、滑行起飞、近进和着陆阶段的心率均显著高于平飞阶段(P<0.01);除安静状态外,高原首次试飞各阶段心率显著高于其他课目(P<0.01).③不同课目、不同飞行阶段的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1~~140.035,P<0.01);空战、夜航、高原首次试飞着陆滑行阶段呼吸频率较高(P<0.01);高原首次试飞各飞行阶段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课目(P<0.05或0.01).④飞行员着陆后使用备用氧,心率明显降低,平均心率降幅为(15.89±6.37)次/min(t=5.580,P<0.01). 结论 飞行员高原飞行时,生理负荷和飞行劳动负荷较在平原飞行时明显增大.建议飞行员在飞机着陆后不摘除面罩,启用机载备用氧,有助于降低缺氧所致心肺负荷增加.

    关键词: 高海拔 心率 呼吸 缺氧
  • 高原富氧室供氧方法研究

    作者:刘晓鹏;王桂友;肖华军;罗永昌

    目的 研究高原富氧室的供氧方法,为指导富氧室的建设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氧气浓度变化规律,建立富氧室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8名志愿者乘飞机进入高原(海拔3780m),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供氧组晚上22:00至次日8:00在富氧室休息(氧气浓度为24%~27%,连续供氧8 d),对照组22:00至次日22:00在普通宿舍休息(不供氧);观察2组志愿者晨起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 结果 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内实际测量的氧气浓度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呈正相关(r=0.986、0.998,P=0.000).供氧组晨起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F=13.067,P=0.011);供氧组晨起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F=102.885,P=0.000). 结论 建立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可指导高原富氧室建设.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应采用不同的供氧方式.维持宿舍供氧生理等效高度3000 m以下.

  • 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对高原驻训军事人员心率、心率变异性及血压的影响

    作者:刘庆峰;宋华淼;陈勇胜;曹征涛;彭飞;杨蕾;周玉彬;罗永昌

    目的 研究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对高原环境驻训军人的心率变异性和血压的影响,为高原驻训心理卫生保障提供技术方法. 方法 71名高原驻训军人,平均年龄(27.6±6.5)岁,在进驻高原(海拔3780 m) 60 d后,进行深呼吸和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相结合的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记录坐姿平静状态和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下的心率、心率变异性和血压指标.由于试验条件限制,仅采集到47名受试者的血压. 结果 ①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下受试平均心率低于平静状态(t=2.010,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的标准差和低频功率高于平静状态(t=3.700、5.401,P<0.01).②高原平静状态下受试者舒张压大于90 mm Hg占31.91%;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平静状态(t=4.062、7.632,P<0.01).③受试者平静和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3~0.605,P<0.05). 结论 高原驻训期间,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能够降低心率和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对抗缺氧造成的生理反应,改善心理状态,可作为军事人员进驻高原的心理卫生保障手段.

  • 高原抗荷体能训练对+Gz耐力的影响

    作者:邓略;卫晓阳;王全;谢弘;金朝;李宝辉;韩学平;吴建兵;罗永昌

    目的 通过观察高原抗荷体能训练对+Gz耐力的影响,探讨高原抗荷体能训练对保持+Gz耐力的作用. 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每组各6名.在海拔3780 m的高原,对照组不进行抗荷体能训练,训练组按照制定的高原抗荷体能训练方案在氧浓度为25%~27%o的富氧室内进行训练.进入高原第2周、第4周、第6周,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上对受试者进行HP动作+Gz耐力值检测.进入高原前和回到平原后分别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基础+Gz耐力值和HP动作+Gz耐力值测试. 结果 ①在高原驻训期间,对照组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呈持续下降趋势,第6周明显低于第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训练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受试者第6周与第2周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9,P=0.012).②2组受试者高原驻训后离心机测试的基础+Gz耐力值比驻训前均有降低;对照组高原驻训后离心机测试的HP动作+Gz耐力值比驻训前明显降低(t=5.196,P=0.014),训练组高原驻训后比驻训前明显提高(t=2.712,P=0.042).2组受试者高原驻训前后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08). 结论 高原驻训期间,在富氧体训室系统开展抗荷体能训练能够有效保持+Gz耐力.

  • 高原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动态监测

    作者:曹征涛;俞梦孙;杨军;朱金武;刘园园;罗永昌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下急进高原人员发生高原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的特点规律,初步探讨CSA的发生程度与特征性生理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所有受试者急进3800 m高原环境,低氧环境暴露48d.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10 d,在常压低氧舱内进行连续10d(每天210 min)的阶梯式低氧暴露训练;供氧组:进入高原后前10 d,受试者实施阶梯式低氧暴露方案;对照组:不做任何措施进入高原.试验过程中,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设备对受试者进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并对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 结果 ①高原低氧环境暴露的48 d内,12名受试者CSA指数均值先呈上升趋势,第18天升高至大值9.62次/h,之后呈下降趋势,第48天降低至2.72次/h;CSA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到第16天达到大值(41.67%),然后不断下降,到第48天达到8.33%.②低氧暴露前10 d,与对照组比较,预习服组和供氧组受试者CSA发生率降低(x2=12.984、12.984,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CSA指数均值小于1次/h,对照组CSA指数均值均大于1次/h.③受试者CSA指数均值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747、0.934,P<0.01). 结论 阶梯式低氧暴露措施可明显提升睡眠质量;CSA可作为人体高原低氧环境习服或慢性高原病发生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 高原低氧条件下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勇胜;刘庆峰;曹征涛;焦志刚;张琳;陈珊;姜媛媛;罗永昌

    目的 研究高原低氧条件下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高原脑认知功能的保持及训练提供技术及方法. 方法 采用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transcranial micro-electric current physiological training,TMCPT)对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高原低氧条件下(海拔高度3700 m以上)的脑认知功能训练.TMCPT强度为生理级安全范围,志愿者每天训练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5 min.观察志愿者高原急进阶段(进入高原后前10 d)和高原常驻阶段(常驻1个月、常驻2个月和常驻3个月)的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eurobehavioral ability index,NAI);对其高原急进阶段和常驻阶段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①高原急进阶段:与第1天比较,训练至第10天,志愿者的数字检索能力(digital scan,DS)、记忆扫描能力(memory scan,MS)、视觉简单反应时(simple visual reaction time,SVRT)、视觉复杂反应时(complex visual reaction time,CVRT)、目标跟踪能力(pursuit aiming,PA)、连续操作能力(consecutive performance,CP)6项能力均显著增加(t=1.982~4.412,P<0.05).②高原常驻阶段:与常驻1个月比较,常驻3个月的训练仅使6项NAI中的DS、MS、SVRT显著增加(t=3.744~5.812,P<0.05).③睡眠质量评价:与高原急进阶段比较,经TMCPT训练的志愿者睡眠质量评定各项目分数明显降低(t=1.833~3.552,P<0.05). 结论 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能提高高原低氧条件下的脑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可采用β频段脑波反馈训练提高脑认知能力;α频段脑波反馈训练促进睡眠.

  • 不同低氧暴露方式高原习服效果比较

    作者:吴锋;俞梦孙;曹征涛;杨军;王彬华;罗永昌

    目的 比较急进高原前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急进高原后渐进式低氧暴露及急进高原3种不同进驻高原方式的习服效果. 方法 12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人.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在常压低氧舱进行连续10 d的渐进式间歇性低氧暴露训练(1次/d、210 min/次),模拟海拔高度从3000 m递增至4500 m.供氧组急进高原后前10d,对受试者实施渐进式低氧暴露方案:白天活动期间,宿舍内采用弥散式供氧,氧浓度22%~25%o,等效生理高度2600~3500 m;夜晚睡眠期间,利用睡眠氧帐进行供氧,氧浓度25%~27%,等效生理高度2000~2600 m;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3组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和睡眠情况. 结果 ①在3600 m模拟海拔高度检测,预习服组通过10 d训练后SaO2明显高于训练前(t=3.66,P=0.035).②3组受试者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3~70.865,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7.88,P<0.05或P<0.01). 结论 进驻高原前进行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和急进高原后进行渐进式低氧暴露均可提高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 飞行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停搏一例

    作者:时翠华;黄立桂;李起栋;程祥勇;顾文军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无明显不适,体能状况良好.2010年3月,空军总医院诊断:夜间间歇性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体检结论:飞行合格,甲类身体,定期复查.2010年8月15日,该飞行员在体检时行1 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平均心率58次/min,小心率40次/min,大心率11 3次/min;24 h总心搏81 084次;P-R间期0.19s,QRS呈室上性,ST段及T波无异常;24 h内见偶发室性早搏3次,大于2 s的长间歇61次;间歇出现的Ⅰ度、Ⅱ度1型、Ⅱ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图1、2,见封三),14:48:39在午睡期间无症状时出现长达6.9s的R-R间期,连续4个窦性P波脱落未下传,亦未见交界性或室性逸搏,长间歇后出现窦性P波下传的室上性QRS波群(图3,见封三).

  • 民航飞行学员房间隔膨胀瘤伴破口一例

    作者:蒋纪文;刘敏;韩军;郑晓艳

    一、临床资料男性,21岁,飞行学员,首次申请Ⅰ级体检合格证.主诉无任何不适,无既往史及家族史.查体:心率8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其他阳性体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膨胀瘤伴破口,房间隔中份薄弱,向右房膨出,形成深约4 mm、基底段宽12 mm的瘤样结构,瘤样结构上可见约3 mm破口,室间隔相连;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射血分数76%.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

  • 运动疗法治疗飞行员代谢综合征一例

    作者:汪东军;刘义欣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飞行员.因体检发现“血糖异常3年余,单项转氨酶增高半月余”入院.患者无多饮、多食、烦渴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替米沙坦20 mg/d,血压波动在130~140/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脂肪肝病史8年.入院化验谷丙转氨酶92 U/L,空腹血糖6.6 mmol/L,餐后2h血糖13.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 mmol/L.体质状况评定:身高171 cm,体重89 kg,体脂百分比30.1,腰臀脂肪比0.97,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4 kg/m2,体重超标13%,属于肥胖.给予保肝、降酶和降压等治疗,同时行运动处方协助减肥及治疗.

  • 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五例

    作者:刘晶;熊巍;付兆君;崔丽;徐蜀宣

    一、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47岁,运-7飞行员,飞行时间4000 h.高血压病史1年.2007年底开始出现腰骶部疼痛,伴晨起腰部僵硬感,活动后好转,严重时疼痛影响睡眠.2008年7月入我院,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无受限,骶髂部压痛(+),余未见异常.人院后查血沉、抗“O”和类风湿因子正常,HLA-B 27阳性;骶髂关节X片示:双侧骶髂关节面硬化,关节腔无狭窄;骶髂关节CT未见异常.疑似强直性脊柱炎,飞行暂时不合格出院.地面观察6个月后于2008年12月返院复查,主诉同前,查体同前.骶髂关节CT及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面骨皮质略增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因该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终结论:飞行不合格.

  • 高高原航线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

    作者:黄经茱;肖毅;段新莉

    随着我国国内、国际航运业务的竞争和迅猛发展,航空公司高负载运作,安全风险的问题备受关注.高高原航线和机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运行资质的复杂性,安全风险问题尤其突出.根据中国民航总局对高原机场的定义:海拔高度在1500m及以上,但低于2438m的机场为一般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2438m及以上的机场为高高原机场[1].因高海拔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表现在高原反应引起的身心问题,高高原航线资质人员培训和管理的难度,飞行员面临的职业紧张压力、疲劳风险等问题.

  • 高原航空救生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作者:张晓丽;王兴伟;罗永昌

    航空救生是指航空器在飞行中发生严重故障、损毁或飞行人员身体发生意外等情况时,飞行人员离机、降落、求生和营救的全过程[1].目的是保障飞行人员安全,保持部队战斗能力,对鼓舞部队士气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原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以及地形复杂,给遇险飞行人员的生存、搜索和营救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迅速营救,提高航空救生的成功率,必须根据高原航空救生的特点及需求,建设和完善高原航空救生体系,包括:高效的组织指挥、合理的救生流程、优良的救生装备、专业的施救人员以及针对性的训练等.

  • 体表测量指数与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殷东辰;施维茹;温冬青;顾昭;王桂友;刘晓鹏;罗永昌

    人体对高原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有明显个体差异,研究表明个体差异除家族遗传性因素以外,还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身体状况、心肺功能、体内激素和酶活性、心理因素以及吸烟等生活习性相关[1-8].世居平原地区人群进入高原地区工作生活,由于缺氧会引起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严重影响作业能力,严重者更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5].因此在进入高原地区前,筛选出AMS易感者加以针对性的训练或进入高原地区后给予重点关注,对减轻AMS反应程度、保持作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飞行人员高原防寒睡袋研究

    作者:周海亮;王兴伟;陈立雄;邓略;顾鹏燕;罗永昌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海拔5000 m左右的高原地区气温比同纬度海平面低30℃左右.因此,寒冷成为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中除缺氧、低气压之外威胁生命的一项主要因素.开展飞行人员高原防寒睡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歼击机飞行员遇险生存所需的所有物品都存放在弹射座椅椅盆中,因此睡袋的设计除要考虑到足够的保暖量和防风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自身包装体积和重量等因素.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受限于包装体积的要求,保暖量仅为1.5 clo左右[1],因此要提高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过程中抵御寒冷的能力,改善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的保暖效果,就必须从改进制造材料人手.

  • 鼻窦气压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斌如;徐先荣;张扬;林建洪;何萍

    目的 回顾国内外有关鼻窦气压伤(sinuses barotrauma,SB)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专著、研究论文、综述和标准. 资料引用 引用标准1项,公开发表文献57篇. 资料综合 阐述有关SB的历史演变和流行病学,比较了SB的发病率及各鼻窦SB的构成比;探讨SB病理损伤分级,结合临床航空医学,将SB分为轻、重两度,并依据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进行了分型;分析SB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概述SB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总结SB的鉴别手段与诊断方法,如内窥镜广泛应用于SB的诊断及治疗,SB临床路径的提出及《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的颁布,使SB诊治更加规范化;综述SB防治措施和航空医学鉴定方面的文献,对低压舱检查的注意事项和飞行人员SB航空医学鉴定原则进行了概括. 结论 SB的诊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航空医学鉴定趋于规范化,飞行人员停飞率明显降低,但有关不同升降高度和速率所致SB的发病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 飞行人员高原驻训后医学康复技术与方法

    作者:李英秋;许也齐;单庆顺;王林;程鹏;王军;潘玉焕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关于高原脱适应问题的研究进展,为飞行人员提供高原驻训后医学康复技术与方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 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42篇. 资料综合 回顾高原脱适应的定义、对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临床症状、发病率以及目前国内外治疗的相关进展,分析高原脱适应治疗方面的局限性;提出采用运动、营养、心理、物理、音乐、水疗、高压氧和药物等综合医学康复技术.详细描述各个专项疾病康复技术的作用机制、具体实施方法及有效性;对康复技术管理体系的规范性、程序化、量化评估方法及分级管理、超早期预防措施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结论 通过整合康复技术优质资源,建立全方位早期综合康复训练体系,采用加强组织结构和职责体系建设、规范康复训练指南及流程、量化目标管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可缩短高原驻训后脱适应时间,尽快恢复飞行人员的战斗力.

  • 外军飞行人员夜视训练发展

    作者:吴铨;周晴霖;秦志峰;郑媛憬

    目的 夜视装备研发并应用于战场环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应用领域也扩展到飞行任务中.随之而来的是夜视装备或夜视镜相关的飞行事故,如空间定向障碍事故,因飞行人员色觉和视野受到限制而明显增加.与佩戴夜视镜相关的夜视训练应运而生,并在战争冲突中发挥效能.北约国家已经建立夜视训练体系,并按标准化协议执行.文章在回顾夜视装备及其训练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夜视训练体系,并为我国建立夜视训练体系提出建议. 资料来源与选择 有关夜视和夜视装备训练的研究论文、综述、研讨会报告和机构报告. 资料引用 国外相关文献30篇. 资料综合 北约国家的夜视训练面向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的飞行人员,并按照标准化协议实施初训、复训的训练制度.课堂学习和实践构成训练的基本模式,模拟器训练和飞行训练则是训练的高级形式,更贴近实际飞行任务.战斗机飞行员的夜视训练也在局部战争冲突中得以显现,并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方法.训练使佩戴夜视镜的飞行员在战斗飞行中,如对地攻击中,能够保持足够的观察能力.夜视训练不仅以保持飞行人员的视觉能力和飞行安全为目的,而且需要达到提高作战效能和完成任务的终目标.所以,综合训练或面向任务训练成为夜视训练的发展方向. 结论 国外空中武装力量已经建立起系统化的夜视地面和飞行训练制度,并且在实践应用和作战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夜视训练需要融入制度化、系统化的航空医学训练体系,而且在有更高飞行需求时,对飞行人员选拔和鉴定发挥良好作用.训练品质还依赖于训练研究的发展和专业人员的参与.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