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ic Surgery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8
  • 国内刊号: 2095-3232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11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跃;张云;傅行礼;沈振伟;沈正海;于晓天;詹峰;张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的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引流组).其中缝合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11)岁;引流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2±11)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超声刀、电凝钩锐性结合钝性分离腹腔粘连,暴露肝下间隙,切开胆总管前壁0.5 cm,置入胆道镜探查取石,确认肝内外胆管无结石残留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两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缝合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9±0.06)万元、(8.6±1.7)d,明显少于引流组的(1.35±0.04)万元、(13.5±2.3)d(t=-12.1,-9.17;P<0.05).缝合组术后镇痛治疗率为36%(10/28),明显低于引流组的60%(18/30) (x2=5.78,P<0.05).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均无发生胆管狭窄.结论 与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具有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术后疼痛轻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与选择性肝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吴超;陈孝平;喻晶晶;张伟

    目的 比较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和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或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行肝切除术的1 95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资料来源于全国100余家医院协作完成的肝切除血流阻断数据库.其中男1 275例,女677例;年龄1 ~ 85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不同的血流阻断方法将患者分为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组(1 314例)和选择性肝静脉阻断组(638例).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y2检验.结果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250 (10~6 000) ml明显低于选择性肝静脉阻断组的300 (l0~8000)ml(U=2.192,P<0.05),术中输血率22.8%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2%明显低于选择性肝静脉阻断组的27.9%、41.2% (x2=6.156,9.218;P<0.05).结论 相比选择性肝静脉阻断,肝切除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技术操作更为简便,可更明显地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肝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江均良;何净明;黄泽坚;刘开睿;张磊

    目的 探讨肝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肝FDCS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男,年龄34岁,因体检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10 d入院.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体检:全身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明显叩击痛.实验室检查:ALT 162 U/L、AST 74 U/L、GGT 148 U/L,AFP、CEA、CA19-9、癌抗原(CA)125、CA72-4正常.超声、CT、MRI检查示:肝左外叶占位性病变.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结果 患者入院3d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左外叶,切面灰黄色.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梭形细胞和卵圆细胞弥漫性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示:Vimentin(+)、CD21(+)、CD35 (+)、CD23 (+)、EBER(+),病理学诊断高分化肝FDCS.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截止投稿日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肝FDCS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 PTCD联合胆汁回输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军;刘金虎;司若湟;蒋泽斌;马炳强;高鹏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减黄联合胆汁回输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2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前采取的措施将患者分为减黄组和对照组.其中减黄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3)岁;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行PTCD减黄联合胆汁回输.对照组48例,男31例,女1 7例;平均年龄(56±3)岁;患者仅作常规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胆道炎症指标变化及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减黄组患者术前1d的ALT、AST、GGT、ALP、TB、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t=-14.19,-18.47,-31.99,-22.86,-24.69,-20.47;P<0.05).术后7d减黄组的ALT、AST、TB及P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8.59,-17.79,-21.76,-8.75;P<0.05),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0.41,P<0.05).减黄组行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8± 14)、(204±2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 14)、(248±25) rmin(t=-6.97,-10.55;P<0.05).减黄组行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11)、(224±2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1±16)、(312±30) ml(t=-14.85,-18.03;P<0.05)o减黄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3e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d(t=-10.85,P<0.05).结论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PTCD联合胆汁回输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根治性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 腹腔镜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道探查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

    作者:宋京海;牛小娟;陈剑;贺修文;龙海空;韦军民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道探查术(LTM-CBDE)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59例;平均年龄(68±4)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LTM-CBDE组6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组49例,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开腹)组31例.3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组均取净结石,无结石残留.LTM-CBDE组手术时间(155±11) min明显短于LCBDE组的(166±10) min(LSD-t=-5.043,P<0.05).LTM-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5.7±1.1)d明显短于LCBDE组的(7.3±1.7)d和开腹组的(8.3±1.9)d(LSD-t=-5.448,-7.724;P<0.05).LTM-CBDE组、LCBDE组、开腹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 (11/62)、18%(9/49)、42%(13/31),LTM-CBDE组明显低于开腹组(x2=7,777,P<0.05).LTM-CBDE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3%(x2=5.072,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期间LTM-CBDE组、LCBDE组胆总管结石复发各1例,均经ERCP取石成功.结论 LTM-CBDE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 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作者:王一飞;周华丁;冉茜;马保金;殷保兵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7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45例;年龄21~99岁,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ENBD+LCBDE+LC(16例),ERCP+LC(41例)及LCBDE+LC(22例)组.3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石残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ENBD+LC+LCBDE、ERCP+LC、LCBDE+LC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38±0.17)、(2.83±0.25)、(2.16±0.22)万元,ENBD+LC+LCBDE组和LCBDE+LC组明显低于ERCP+LC组(LSD-t=-4.352,-3.147;P<0.05).ERCP+LC组术后发生胰腺炎9例,反流性胆管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11/41);LCBDE+LC组术后发生胆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2/22);ENBD+LCBDE+LC组无发生并发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ENBD+LC+LCBDE、ERCP+LC、LCBDE+LC组的结石残余率分别为0(0/16)、5%(2/41)、4%(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ENBD+LC+LCBDE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其保留了Oddi括约肌功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崔云龙;李强;张倜;孔大陆;李慧锴;武强;宋天强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35 ~ 75岁,中位年龄66岁.观察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5%、43.5%、33.5%.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6个月,1、2、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7.5%、18.2%、10.9%.多因素分析显示,癌栓分级(RR=4.632,95%CI:1.528 ~ 14.039;P<0.05)、手术方式(RR=4.928,95%CI:1.233 ~ 19.696;P<0.05)和复发后采取措施(RR=21.069,95%CI:3.529~125.806;P<0.05)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采取预防复发措施是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R=4.486,95%CI:1.807~11.138;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癌栓分级、手术方式和复发后采取措施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采取预防复发措施是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 胆囊-空肠吻合术与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常旭;刘鹏;张静;包海东;巩鹏

    目的 探讨胆囊-空肠吻合术(CCE)与胆管-空肠吻合术(CDE)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检索1980年1月至2016年1月Cochrane、PubMed、EBASE、Ovid、Springer、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pancreatic cancer、pancreatic neoplasms、pancreatic tumor、cholecystoenterostomy、choledochoenterostomy、biliary bypass、palliative surgery.中文检索词:胰腺癌、胰腺肿瘤、胆囊-空肠吻合术、胆管-空肠吻合术、胆道转流术、姑息手术.将文献中患者分为CCE组和CDE组,对两组黄疸复发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共有12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篇,回顾性研究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CCE组黄疸复发率明显高于CDE组(OR=5.00,95%CI:3.12 ~ 8.03;P<0.05).CCE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DE组(SMD=-1.96,95%CI:-2.30 ~-1.62;P<0.05).CCE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高于CDE组(OR=1.90,95%CI:1.56 ~ 2.23;P<0.05).结论 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所致的胆道梗阻,与CCE比较,CDE具有黄疸复发率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生存时间长等优势.

  •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

    作者:赵向前;梁斌;陈继业;辛宪磊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4例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5 ~ 68岁,中位年龄54岁;均合并肝硬化.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采用开腹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再行胆总管切开取癌栓,并对癌栓根部消融.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住院时间8~34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10/14),其中包括胸腔积液10例,腹腔积液加重8例,胆红素升高6例,肾功能异常3例,均经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好转.无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肿瘤残余,予TACE治疗.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时间9~ 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1年存活率85%.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射频消融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取癌栓过程中出血,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供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傅斌生;易述红;唐晖;曾凯宁;张彤;易慧敏;李华;杨扬;陈规划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供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移植的11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1例,女19例;平均年龄(29±12)岁.原发病:脑部严重损伤72例,脑血管意外32例,脑部神经系统疾病6例.供者家属均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供者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5.5%(17/110),其中胆道吻合口狭窄8例,非吻合口狭窄6例,胆漏2例,胆道结石1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热缺血时间是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04,95% CI:1.495~2.961;P<0.05).结论 术后胆道并发症仍是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主要难题.尽可能减少热缺血时间是保证高质量供体器官和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兵;李红波;杨杰;邹声泉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0.5、1.0、2.0、4.0、8.0 mmol/L浓度的丙戊酸钠作用于人胆管癌TFK-1细胞l、3、5d,另设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CCK-8法检测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丙戊酸钠对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裸鼠TFK-1细胞皮下种植瘤模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丙戊酸钠对瘤体生长的影响.两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TFK-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和G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8.0 mmol/L实验组3d时细胞凋亡率(57.5±6.2)%较对照组的(8.6±2.3)%明显增加,G2/M期细胞比率(42.5±5.4)%较对照组的(12.0±2.6)%明显增加(LSD-t=17.557,12.465;P<0.05).第一次治疗后31d,实验组肿瘤体积(338±11) mm3较对照组的(426±14) mm3明显减少(t=-15.630,P<0.05).结论 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包括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 淤血肝组织切除对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残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敬东;唐小龙;闫在华;冷政伟;谢梦忆

    目的 探讨淤血肝组织切除对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残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25只.非淤血组:肝中叶+左叶切除;淤血组:肝中叶+左叶切除+尾状叶静脉结扎淤血;淤血切除组:肝中叶+左叶切除+尾状叶静脉结扎淤血 3 min后切除.术后24 h检测血TB,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68标记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epase-3蛋白表达.观察3组TB、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cleavedcasepase-3蛋白表达以及生存情况.检测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术后24 h非淤血组、淤血组、淤血切除组TB分别为(15.9±1 7)、(19.3±2.0)、(16.4±1.5)μmol/L,淤血组明显高于非淤血组、淤血切除组(LSD-t=3.14,2.68;P<0.05).淤血组空泡样变性细胞、巨噬细胞较非淤血组增多,而淤血切除组空泡样变性细胞、巨噬细胞减少.淤血组肝组织cleaved casepase-3蛋白表达强于非淤血组及淤血切除组.3组大鼠术后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5%、15%、60%,淤m组明显低于非淤血组和淤血切除组(x2=14.3,8.1;P<0.05).结论 淤血肝组织切除能明显改善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残肝功能损害,并降低大鼠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锁涛;刘厚宝

    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rcinoma,IGBC)是指临床上诊断为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推广应用普及,IGBC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据文献报道,IGBC在LC病例中占0.2%~2%[1],在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中占0.91%[2].国内报道约1.1%的患者因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IGBC[3].IGBC多为分化程度较高的早期肿瘤,与术前明确诊断的胆囊癌相比,其预后较好.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妙艳;吕立升;汤朝晖;林培艺;陈志升;全志伟

    我国是肝胆管结石的高发区,近年来胆管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逐渐受到关注.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左、右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具有复杂性、难治性的临床特点[1],需多次取石治疗和(或)肝叶切除;而合并ICC时,临床医师往往对其缺乏警惕,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大多具有多次胆道手术史及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表现,预后差,是当前临床诊治的一大挑战.

  • 纳米刀治疗胰腺淋巴瘤(附视频)

    作者:陈东;张昆松;赖佳明;殷晓煜;匡铭;谢晓燕;梁力建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痛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20d”于2015年11月12日入院.体检:心肺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清ALB 33 g/L,ALT 162 U/L,AST 151 U/L,ALP 601 U/L,GGT 394 U/L,TB 289 μmol/L,DB 164 μmol/Lo CEA 59 kU/L,CA19-9 35 kU/L.HBsAg阴性,抗-HBc阳性.CT检查示:胆囊内高密度影,胆总管-十二指肠壶腹-胰头肿块,大小35 cm×46 cm×57 cm,增强后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肿块破坏胆总管下段致后者截断,病变明显累及胰头,包绕肝总动脉、门静脉,向后侵犯左肾动脉及下腔静脉,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肝门、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转移.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