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强;林捷;张宏其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治疗非常棘手。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研究报道较少,并缺乏对其临床疗效观察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本文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7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65~81岁,平均73.2岁。胸椎30例,胸腰段13例,腰椎29例,腰骶段4例。所有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完成手术。分析术前至末次随访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Cobb角、神经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情况及JOA评分,评价骨密度改善和脊柱结核治愈情况。
      结果:7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麻醉意外。手术时间160~300 min,平均280 min;术中出血量680~1100 ml,平均860 ml;术中输血量600~1200 ml,平均900 ml。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JOA标准疗效评分:优74例,中2例,优良率95%。ESR术后8~12周降至正常。末次随访时Frankle分级除2例恢复至D级,余均达到E级。术后6~12个月CT示均获得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脊柱结核治愈,骨密度显著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明显矫正且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通过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抗结核治疗等围手术期处理,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疗效满意。

  • 前内侧与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建军;张宏斌;吴志新;张培训;徐海林

    背景:C型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造成,治疗困难。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至关重要。目的:比较前内侧与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C型pilon骨折43例的病例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35.3岁。采用前内侧入路26例,前外侧入路1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Burwell-Charnley复位学放射学评价、Tornetta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Burwell-Charnley复位解剖学评分、术后12个月Tornetta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ilon骨折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手术在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并无差别。C型pilon骨折应依据骨折块的大小、位置及骨折断端的走向、移位和皮肤软组织条件选择手术径路。

  • 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下肢长管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作者:苏郁;朱建福;王旭;刘寿坤;王晓露

    背景:骨纤维结构不良临床上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骨骼畸形、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清除病灶、植骨内固定为主。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髓外固定治疗下肢长管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7例;年龄26~48岁,平均(32.1±1.2)岁;股骨9例,胫骨6例。均采用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动力髋螺钉或锁定接骨板固定。围手术期予抗炎、补液对症处理,术后石膏固定,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系统评定。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肿瘤复发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伤口均甲级愈合,按期拆线。所有患者均完成18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植骨均融合,术后部分负重下地时间(4.3±0.6)个月,X线片未见骨溶解,术后(4.0±0.8)个月可见新生骨长入,2例患者残留手术区疼痛,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7.2分,膝关节功能Merchan评分为95.8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联合髓外固定在下肢长管状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中固定可靠,预后佳,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后单边或双边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作者:林斌;张文彬;周琴;张峰;敖庆芳;俞辉;陆成武

    背景:在行后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中,椎弓根钉置入不可避免会损伤邻近关节突关节。目前一致认为单边固定因保留一侧关节突关节可明显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但仍缺乏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节段退变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对比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单边或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101例行PLIF手术的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单边固定42例,双边固定59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邻近节段分为三个节段: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依据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评估邻近节段退变的情况,并记录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评价腰椎功能。
      结果:单边固定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57.1%(24/42)、45.2%(19/42)、38.1%(16/42);双边固定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72.9%(43/59)、68.0%(40/59)、50.8%(30/59)。两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和远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单边固定组和双边固定组的ODI评分分别为25.6±5.9、28.4±5.2,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503,P=0.014)。
      结论:对于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边固定者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低于双边固定者,尤其对于第2个近端邻近退变节段的患者。

  • 氨甲环酸减少初次非骨水泥全髋置换围术期失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谢锦伟;岳辰;康鹏德;沈彬;杨静;周宗科;裴福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常伴随显著的失血且需要输血,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行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未使用氨甲环酸患者291例(对照组)和2013年4月至9月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15 mg/kg氨甲环酸患者220例(氨甲环酸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住院时间,失血量,输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
      结果:氨甲环酸组围术期平均总失血量和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3.30±355.65)ml vs(1275.20±453.75)ml,5.45%vs 20.62%,P<0.001]。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00%和5.15%(P=0.937)。氨甲环酸组中1例(0.45%)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2例(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1例出现肺栓塞。术后第1天、第3天氨甲环酸组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术前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失血及输血。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接骨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亚军;张军;方礼明;李兵

    背景:经皮加压接骨板(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先进的内固定方式,但仍缺少关于两种方法疗效比较的相关研究。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PCCP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CP组(37例)和PFNA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并发症、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PCCP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住院时间略长,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CCP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PFNA组(P<0.05),但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切口及骨折均获得愈合。PFNA组股骨头颈螺钉倒钉、退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CCP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等并发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PCCP组(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CP和PFNA均是A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相比PFNA,PCCP对骨折断端加压作用更强,头颈螺钉倒钉、退钉发生率低,未见术中股骨干远端皮质劈裂,术后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志刚;屈铁男;崔书豪;陈洪瑜

    背景: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是佳治疗方式。但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复位质量、年龄、手术时机等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十分必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后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患者42例,18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4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10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改良的Merled' 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指标(如性别、年龄、手术时机、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复位质量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14例达到解剖复位,20例良好复位,8例一般复位。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感染。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9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于术后10~18周愈合,平均14周。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异位骨化7例。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定为优13例,良21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入路、髋关节脱位与手术疗效无明显关系(P>0.05),而手术时机、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异位骨化与手术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和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而后两者是相对可控的因素,治疗时要选择合适时机、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以期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分析

    作者:孙海波;张英泽;彭阿钦;张万龙;齐明;李华;王心宽

    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会产生严重的隐匿性失血,如何预防以及治疗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65~89岁,平均77.97岁。通过术前,术后1 d、3 d、5 d、7 d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的变化,使用Gross方程计算失血量,应用重复测量研究对不同组别间(年龄、性别、体重)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6例患者平均总失血量为(956.82±207.61)ml,平均显性失血为(88.08±16.28)ml,占总失血量的9.88%;平均隐性失血为(820.96±164.34)ml,占总失血量的90.23%。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失血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非肥胖患者相比,肥胖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显著增加。
      结论: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中,隐性失血是主要的失血方式,应给予重视并且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三种跟骨骨折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黄智;王博;刘璋;林成业;陆志锋;王潇

    背景: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使受检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日益增多。如何优化CT扫描参数以减少受检者的X线吸收剂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通过比较跟骨骨折3种影像学检查表现,探讨DSA Innova 3D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20例跟骨骨折病例资料,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DSA、螺旋CT及CR骨折表现及图像的噪声值、剂量指数等进行评分,对比分析20例跟骨骨折DSA、螺旋CT及CR表现、受检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体位要求高低及检查时间长短比较。
      结果:跟骨骨折部位、类型、关节面塌陷程度及骨折片移位情况显示如下:DSA下20例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下18例清晰显示,2例不能清晰显示;CR下3例能清晰显示,17例未见显示。DSA、螺旋CT及CR的图像噪声值分别为16、20、30 dBA;受辐射剂量分别为0.023、4.6、0.046 mGy。检查摆体时间:螺旋CT 220 s,CR 120s,DSA 20 s。检查时间:螺旋CT 12 s,DSA 0.8 s,CR 1 s。图像SNR:DSA 2.7,螺旋CT 3.71,CR4.0。
      结论:DSA Innova 3D图像比螺旋CT及CR更能清楚显示骨折部位、类型、严重度及移位情况,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及检查时间,体位要求低,图像质量好,值得推广。

  • 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辉;薛锋

    背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手术治疗主要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但哪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可靠,仍然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外支架固定治疗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支架组和PFNA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外支架组的优良率为82.22%,PFNA组的优良率为86.67%,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05)。外支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43.83±11.53)ml,手术时间为(35.64±12.29)min,术后消肿时间为(7.06±1.17)d,住院时间为(7.86±0.97)d,骨折愈合时间为(10.38±1.43)周,完全负重时间为(35.98±2.59)d,均显著少于PFNA组[(68.39±12.84)ml,(45.14±13.85)min,(8.48±2.06)d,(11.83±1.83)d,(12.32±1.28)周,(38.53±3.82)d,P<0.01]。PFN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44%,明显高于外支架组的6.67%(χ2=4.415,P<0.05)。
      结论:外支架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少、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作者:杨波;林进

    背景: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由于所需时间长、易复发和术后功能恢复差等特点,一直是关节外科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相关的病例报道很多,但对手术技术细节的全面探讨并不多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冲洗、置管,术后持续大流量灌洗治疗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技术细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的方法治疗的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8~81岁,平均(48.07±14.56)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度、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
      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4.18±12.60)个月(3~45个月)。膝关节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平均伸直度分别为5.71°±5.29°、3.57°±3.49°和1.14°±1.50°;平均屈曲度分别为85.77°±33.32°、95.01°±25.12°和116.79°±11.43°;VAS评分分别为(8.64±0.97)分、(5.43±1.80)分和(1.14±1.19)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1.93±10.86)分和(89.07±4.99)分。至末次随访时,无1例复发。t检验结果: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的伸屈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时的伸屈度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冲洗、置管,术后持续灌洗治疗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膝的症状及功能,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方法。

  • 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

    作者:叶秀章;施继飞;敖荣广;丁惠锋;周成欢;禹宝庆

    背景:Maisonneuve骨折临床上十分少见,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损伤机制、诊断、治疗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30~68岁,平均42.2岁。骨折均为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其中Ⅱ度损伤5例,Ⅲ度损伤6例,Ⅳ度损伤8例。手术均采用2枚皮质骨位置螺钉,三层皮质平行踝关节面固定下胫腓联合韧带。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5个月,平均50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平均94.7分(75~97分),其中优15例,良4例。
      结论:Maisonneuve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由于其骨折的特殊性,易致误诊及漏诊。手术治疗可恢复下胫腓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以及踝穴的匹配,对预后起决定作用。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及炎性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

    作者:李育刚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及炎性应激指标的变化。
      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的血清疼痛物质(P物质、神经肽Y、神经生长因子)及炎性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降钙素原、超敏热休克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PPI分级者的检测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疼痛物质及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PPI分级较高者的检测水平高于PPI分级较低者(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血清疼痛物质及炎性应激指标均呈高表达状态,且受疼痛程度的影响较大。

  • 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跟骨载距突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作者:王小平;胡世锵;陈路遥;黄俭;吴玮伟;韦展图;屠玉民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19足,Ⅳ型7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术中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术后复查X线与CT,验证螺钉置入载距突的准确性。
      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7~28个月,平均17.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为87.8分,优良率83.3%。共置入53枚载距突螺钉。1枚螺钉从跟骨后关节面内下方露出部分螺纹,1枚螺钉从载距突前方穿出,1枚螺钉穿出载距突关节面进入距跟中关节,1枚螺钉远端一半螺纹在载距突下方露出,余49枚螺钉位于载距突内;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2.5%(49/53)。
      结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能辅助术者从跟骨外侧入路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

  • 寰椎椎动脉沟变异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CT分析

    作者:朱希田;王以朋;徐杰

    背景:寰椎椎动脉沟处形成的骨环变异可影响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目的:观测寰椎椎动脉沟环变异的形态和发生率,对变异的椎动脉沟进行三维CT测量分析,评估椎动脉沟环变异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
      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行头颈CT血管造影扫描的患者中选取寰椎及头颈部血管无明确病变者405例,利用其图像数据进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在寰椎三维模型中观查椎动脉沟环变异的形态和发生率,测量出现沟环变异的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的高度和宽度。
      结果:405例(810侧)寰椎三维解剖模型中,寰椎椎动脉沟环变异145侧,发生率为17.9%。其中后环变异112侧,发生率为13.8%,Ⅰ、Ⅱ、Ⅲ、Ⅳ型后环变异分别为31、24、17、40侧,发生率分别为3.8%、3.0%、2.1%、4.9%。侧环变异33侧,发生率为4.1%。椎动脉沟底部后弓高度:在侧环变异侧为(4.42±1.04)mm,在Ⅰ、Ⅱ、Ⅲ、Ⅳ型后环变异侧分别为(4.51±1.09)mm、(3.16±0.38)mm、(3.14±0.42)mm、(2.92±0.24)mm。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宽度:在侧环变异侧为(9.14±1.20)mm,在Ⅰ、Ⅱ、Ⅲ、Ⅳ型后环变异侧分别为(9.19±1.52)mm、(9.09±1.45)mm、(9.02±1.32)mm、(8.93±1.57)mm。
      结论:寰椎椎动脉沟Ⅰ型后环和侧环变异侧适宜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当寰椎发生椎动脉沟Ⅱ~Ⅳ型后环变异时不适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可清楚观察沟环变异的形态,为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置入提供帮助。

  • 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作者:伍佳剑;马华松;王蒙;周雪峰;彭军

    背景:经椎弓跟双椎体截骨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能够很好地恢复矢状位平衡,术后效果明显,但缺乏临床随访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的34例强直性脊柱炎重度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2例;年龄23~62岁,平均(38.3±9.6)岁。统计测量患者术前、术后身高,X线片的矢状面平衡参数,如颌眉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脊柱整体后凸角等。
      结果:本组患者身高术前为(125.3±7.8)cm,术后为(165.4±10.3)cm;颌眉角术前为92.4°±8.3°,术后为13.2°±11.9°;胸椎后凸角术前为72.3°±14°,术后为63.4°±11.5°;腰椎前凸角术前为-30°±20.3°,术后为29.0°±13.1°;脊柱整体后凸角术前为100.4°±19.3°,术后为26.4°±12.4°;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角之间的垂直距离术前为(50.3±13.4)cm,术后为(15.4±7.2)cm。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S-22评分术前为(4.0±0.4)分,术后为(1.6±0.2)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断裂、脱出,均达骨性融合。
      结论:对于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超;吴志宏;邱贵兴;王以朋

    软骨的破坏、缺损是包括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内的多种骨科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由于软骨特殊的解剖及组织特性,如缺乏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使得其自我修复能力异常不足,因此通过人工方法修复软骨破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其来源广泛、良好的增殖能力、多分化潜能、与各种3D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1-5],使得其在软骨修复应用中具有令人期待的潜力。除了从骨髓中获取该细胞,目前已经从人体多种组织分离、获得了此类细胞,如脂肪、关节液、骨膜、胎盘组织、肝、脾、胰腺等[6-8]。有文献报道,MSCs不具有免疫原性[9],甚至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起到免疫抑制作用[10-12]。此外,各种成软骨分化刺激因子的发现、应用及各种3D支架的探索,使得MSCs结合各种技术在软骨修复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可能价值。

  • X线上骨盆旋转的判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吴昊;王渭君;孙明辉;翁文杰

    骨盆旋转通常指骨盆围绕人体横轴、纵轴及矢状面轴的三维旋转,其发生因素包括各种病因造成的骶髂关节错位、腰骶关节错位和耻骨联合位移等[1],或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姿势不标准从而引起骨盆旋转。骨盆旋转可引起影像学骨盆相关测量或检查的误差,影响手术中假体放置位置的准确性[2],导致手术效果欠佳甚至失败。测定骨盆旋转可初步判断骨盆围绕人体各轴是否发生旋转以及反映具体旋转角度,为影像学诊断骨盆相关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也为骨盆手术置入假体提供依据。本文对国内外骨盆旋转倾斜测定方法进行综述,旨为相关研究或临床诊断、治疗骨盆旋转相关疾病提供可参考意见。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张帮可;卢旭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因,常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Wahren[1]于1945年首次报道了1例12岁经手术成功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临床医师对其缺乏经验及认识,且许多医师对在年轻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存在顾虑,常常导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延误,对青少年的生长及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本文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概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彦强;吕鹏飞;张光武;于明川;田小雷;刘正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向椎间盘样细胞分化,并初步用于治疗椎间盘退变。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具有明显的优势:①成本较低;②来源丰富;③不会给捐献者造成新的创伤和痛苦;④不涉及伦理问题;⑤可塑性强;⑥扩增能力强;⑦无致瘤活性和低免疫原性;⑧不会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导致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降低。
      目的:探索UCMSCs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性。
      方法:体外培养UCMSCs,髓核抽吸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将UCMSCs移植到退变的兔椎间盘中,4、8、12周后行X线、MRI检查,并取材行髓核蛋白多糖检测,检测修复效果。本实验按照椎间盘节段分组,每只兔子的L2/3为退变组, L3/4为PBS注射组,L4/5为UCMSCs移植组,L5/6为空白对照组。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对X线图像进行分析。采用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评估椎间盘高度变化。
      结果:术后4、8、12周,退变组与对照组相比,DHI%值和髓核蛋白多糖含量明显降低,MRI T2WI分级明显升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UCMSCs移植组与PBS注射组比,DHI%值和髓核蛋白多糖含量有所升高,MRI T2WI分级有所降低,在术后12周时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髓核抽吸法成功建立了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移植UCMSCs可以有效修复兔椎间盘的退变。

  • 脊柱黄韧带囊肿1例报道

    作者:钟奕滔;罗鸣;孙志坚;李文菁;赵宇

    脊柱黄韧带囊肿(spinal ligamentum flavum cyst)为发生于椎管内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目前国内外病例报告较少。根据Brotis报告,此病无明显的性别、地域差异,好发于中老年人,原因不明,考虑可能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相关,可分别发生于颈椎、胸椎和腰椎,其中以腰椎(L4/5、L5/Sl)为多见[1]。临床上主要以囊肿致椎管狭窄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而出现的临床表现相类似。部分患者常并发脊柱退行性病变,如同一节段脊柱滑脱症、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2]。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多数需要靠手术解除压迫,切除囊肿送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近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1例术中发现腰椎黄韧带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