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QLS-DSD与JOA评分量表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评分应用中的比较

    作者:徐宏光;张敏;王弘;刘平;吴志宏;邱贵兴

    背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目前我国对疾病病情及愈合的评估一直沿用国外的统计量表,因此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关于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评估量表成为当务之急。
      目的:比较脊椎生活量表(QLS-DSD)与汉化版JOA颈、腰椎评分量表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评价中的使用情况,评估两种量表的信度、区分效度和反应度。
      方法:采用横、纵联合调查法利用QLS-DSD与汉化版JOA颈、腰椎量表分别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颈椎和6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ronbachα系数和分半信度评价两类量表的信度;计算患者术前、术后各量表在各领域得分和总得分,再进行t检验分析,来评价量表的区分效度和反应度。
      结果:QLS-DSD总Cronbachα系数为0.891,总分半信度系数为0.908;JOA颈椎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896,总分半信度系数为0.842;JOA腰椎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5,总分半信度系数为0.852。JOA量表在颈、腰椎患者手术前后的总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QLS-DSD仅在颈椎患者的手术前后总分中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腰椎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QLS-DSD和JOA量表一样其使用信度良好,故可将其用在临床上对脊柱疾病患者的评价中。但QLS-DSD主要是为评估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不能较好的反映手术治疗后短期内治疗效果,但通过观察其改变趋势,可预见QLS-DSD可以很好的反映术后较长时间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特点及趋势的相关分析

    作者:鲁昕;翁习生;金今;林进;钱文伟

    背景:围手术期发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关节术后感染尤其是假体周围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骨科医师对其患者术后发热仍难免特别担心。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潜在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7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前1 d至术后10 d每天的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是否输血、麻醉方式、是否发生感染及感染类型等。
      结果:351例(5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在发热患者中,第1次发热症状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204例,占所有发热病例数的58.1%),手术当日(55例,15.7%)和术后第2天(62例,17.7%)次之。整个住院期间的高体温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168例,47.9%)、第2天(125例,35.6%)。25例(3.6%)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事件,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丢失、麻醉方式等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感染事件中,呼吸系感染易引起术后发热。
      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明显相关,而连续发热、超过39℃的发热尤其需要引起医师对术后感染的警惕。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柳扬;包呼日查;孙永青;范磊;郝敬东;崔准;张怀华;康建国;任磊;邓超;赵大中;蒋育欣

    背景:目前,Kümmell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诊断和治疗仍存争议,对于此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
      目的:深化对Kümmell病的认识并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短期疗效。
      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13例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和邻椎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认为VAS减少50%为疼痛明显缓解,ODI减少50%为功能明显改善。
      结果: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VAS平均评分分别为6.7±0.88、4.3±0.64、3.6±0.69和3.2±0.90,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率为81%。12例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ODI平均评分分别为23.5±1.90、15.0±0.86、13.8±0.60和12.5±0.50,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时伤椎高度平均为(18.5±1.59)c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随访时各时间点邻椎高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伤椎节段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2个月时伤椎节段Cobb角平均为14.6°±1.46°,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目前对于Kümmell病的认识仍存不全面;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有效方法之一。

  • 多轴锁定接骨板、重建接骨板、重建带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作者:刘凤祥;龚伟华;唐坚;孙月华;朱振安

    背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是移位性锁骨中段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植入物可供选择。然而,不同的植入物各有其特点,对于哪种植入物更为理想尚无定论。
      目的:比较解剖型多轴锁定接骨板、重建接骨板与通用重建带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91例,男61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平均43.5岁。其中解剖型多轴锁定接骨板内固定30例(锁定组)、重建接骨板内固定30例(重建接骨板组)、通用重建带接骨板内固定31例(重建带组)。记录三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Constant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
      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优势侧别、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无感染、医源性神经血管及胸膜损伤。锁定组手术时间、软组织激惹发生率低于重建接骨板组及重建带组(P<0.01,P<0.05),肩关节功能优于重建接骨板及重建带组(P<0.05,P<0.01);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肥厚性瘢痕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解剖型多轴锁定接骨板、重建接骨板、通用重建带接骨板均可用于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应用多轴锁定接骨板手术时间更短,临床效果优良,并发症更少。

  • 女性高屈曲度假体与普通高屈曲度假体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李为;左镇华;陈晶;柳剑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OA)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满意度上,男女之间差别较大。
      目的:比较采用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与普通高屈曲度假体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55例(79膝)女性OA患者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A组:24例37膝,采用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美国Zimmer公司);B组:31例42膝,采用普通高屈曲度假体(美国Zimmer公司)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KOOS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评分、主观满意指数(satisfaction in-dex,SI)、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大屈曲度、膝前疼痛发生率。
      结果:55例患者中4例失访,平均随访35.2个月(24~50个月),KOOS各项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及组内膝关节活动度、大屈曲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主观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下肢静脉血栓1例,给予抗凝治疗后痊愈;B组膝关节浅度感染1例,膝前反复痛7例,两组膝前疼痛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无膝关节僵直、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
      结论:Gender Solutions Nex-Gen与普通高屈曲度假体均能有效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但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符合女性膝关节解剖,满意度、临床疗效更高。

  • 前路三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

    作者:黄卫兵;蔡贤华;陈庄洪

    背景:齿状突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近来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临床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颈前路三钉,即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5例。
      结果:5例骨折患者共植入5枚齿状突螺钉,9枚经寰枢关节螺钉,1例因左侧经寰枢关节螺钉进钉点处骨折而行右侧单侧固定。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平均18个月,螺钉位置满意,齿状突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寰枢关节稳定,无一例发生螺钉松动、断钉,无一例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对齿状突直接固定同时即刻稳定寰枢椎,为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环360°减压融合椎板原位回植椎管重建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孙良业;窦强兵;凤晓翔;管立新;谢晓东;袁先发;吕波;王启伟;丁旗

    背景:对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将椎板作为植骨材料用于植骨融合的研究报道甚少,本回顾性研究将报道原位椎板回植技术及其临床结果。
      目的:探讨后路环360°减压、椎板原位回植、椎管重建、短节段钉棒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行后路环360°减压植骨融合、椎板原位回植、椎管重建、短节段钉棒复位内固定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32~58岁,平均(40.2±9.8)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融合情况、椎管成形情况及有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通过对术后疗效评分,比较术前与术后ODI、VAS评分差异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9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200~900 ml,平均500 ml。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下肢根性症状均消失,23例患者腰部持续疼痛消失,11例腰部劳累及长距离行走后疼痛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椎间融合失败及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现象发生。原位回植椎板无吸收,椎体后方及椎体间均成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评定分级,优32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4%。ODI评分及VA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
      结论:后路环360°减压、椎板原位回植、椎管重建、短节段钉棒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既可充分显露行神经根管减压,又可重建恢复椎管的完整性,预防术后瘢痕增生黏连对椎管内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

  • 新疆维吾尔族骨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周文正;缪晓刚;孙俊刚;王浩;赵喜滨;袁宏

    背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一个广泛的代谢问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目的:探讨维吾尔族骨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高HCY血症与骨折愈合时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36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其中汉族154例,维吾尔族212例;男204例,女162例。检测血浆HCY浓度,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HCY水平差异及HCY水平对维吾尔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骨折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吸烟、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原因、有无合并伤、固定方式、术后康复依从性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高HCY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患者(P=0.000);维吾尔族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长于汉族患者(P=0.000)。在维吾尔族患者中,高HCY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长于正常HCY者(P=0.000);经校正年龄、性别、职业、吸烟、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原因、有无合并伤、固定方式、术后康复依从性等因素后,维吾尔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血浆HCY水平呈线性相关(r=0.784,P=0.000)。
      结论:维吾尔族骨折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汉族患者,且骨折愈合时间长于汉族骨折患者;维吾尔族患者中,血浆HCY水平增高可能是影响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

  • 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朱亚中;周嵘;徐云钦;陈冰;刘志安;王春生

    背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发症发生问题。目的:评价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99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4例,随访时检查环小指运动及感觉情况,测量双上肢长度、肘关节活动度,摄双肘正位片测量Baumann角或提携角。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144例患儿,随访14~85个月,平均60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行功能评价:优140例,良4例,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发生,无继发尺神经损伤,肢体无短缩。
      结论: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预防了肘内翻畸形及继发尺神经损伤,且对骨骺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 食管型颈椎病的诊疗进展

    作者:吴立杰;尹若峰;赵建武;孙腾飞;张志华

    颈椎病是指颈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而食管型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咽部及食管,造成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1992年国内第一届颈椎外科研讨会上将其确定为颈椎病分型的一种,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2%[1]。食管型颈椎病较其他类型颈椎病少见,且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报道尚少。本文从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方面对食管型颈椎病做一综述。

  • 电场刺激技术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庆祥;李想;洪毅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神经系统灾难性损伤之一,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新统计,目前我国SCI的总人数约为100万,每年新增近6万例[1],并且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其数目在逐年升高。

  • mTOR信号途径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加力(综述);周全;杨惠林(审校)

    骨肉瘤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每年的发病率约为3/100万[1],男女发病率约为1.5∶l。30年前,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截肢术占了大多数,大部分患者死于确诊后1年以内[2]。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为提高[3],保肢术逐渐取代截肢术,但骨肉瘤仍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肿瘤。骨肉瘤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处于“瓶颈”状态,其复发率及转移率仍较高。近20年,尽管诸多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骨肉瘤生存率依然停滞不前[4]。近年来骨肉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子遗传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为探求骨肉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mTOR信号途径与骨肉瘤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研究现状

    作者:范建平;杨长伟;李明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指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出现在骨骼成熟以后,X线正位片上Cobb角大于10°的侧凸畸形,是成人脊柱侧凸的一种类型。ADS通常始于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引起椎间隙非对称性狭窄、椎管狭窄和侧方滑移,从而出现冠状面侧凸,矢状面腰椎前凸减小,同时伴有轴向旋转,多发生于老年人[1]。患者通常因腰背痛、下肢痛以及神经源性跛行而就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此类患者呈增多趋势,因此ADS正得到越来越多脊柱外科医生的重视。ADS有别于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单纯是脊柱畸形,有其自身的特点,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2],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因此,笔者就ADS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黏多糖病骨科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彭慧明(综述);沈建雄(审校)

    黏多糖病,又称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类因溶酶体内相关的酸性水解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使黏多糖(也称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无法降解或降解不完全,导致GAG的中间代谢产物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 DS)、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等在体内堆积而引起的严重致残、致死性的单基因遗传性代谢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MPSⅡ型的发病率,美国报道为1∶25000活产男婴,国内为1∶132000男性[1],但近年来就诊率呈上升趋势。患者除具有典型的黏多糖病面容、身材矮小、肝脾肿大,多关节僵硬屈曲、变形外,骨骼改变也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X线片可见多发骨骼变形和多发性骨发育不良(dysostosis multiplex)。Vijay等[2]报道约有40%的MPS患者有骨科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有些甚至是致命性的。

  • 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胶原复合物修复大鼠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旭;邬波;薛冰;柳椰;朱大木;孙竹清;刘素媛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将种子细胞复合于支架材料进行骨缺损的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需探索有效的生长因子以促进修复过程。
      目的:探讨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胶原复合物对大鼠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鉴定其成骨能力;IGF-1过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筛选稳转细胞系,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鉴定稳转细胞系中IGF-1的表达。扩培细胞,并与壳聚糖-胶原进行复合培养。同时建立大鼠骨缺损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实验组植入负载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支架修复组植入未经细胞复合的支架,干细胞复合支架修复组植入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空白对照组缺损处未植入任何物质。术后分别通过X射线和组织学切片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的骨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细胞CD44阳性率为98.19%,CD45阳性率为3.65%,CD90阳性率为97.62%。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浓度升高至(11.57±0.48)U/L,显著高于未经成骨诱导的细胞(5.55±0.63)U/L(P<0.05)。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IGF-1稳定转染的细胞中IGF-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X射线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空白组骨缺损不能自行修复,壳聚糖-胶原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植入大鼠后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与其他组相比负载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胶原复合物组的成骨及修复效果均较为明显。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将IGF-1负载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 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洪建仁;李力更;吴啸波;梁卫东;李飞

    背景:髋臼横形骨折治疗较为困难,常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尝试采用锁定重建接骨板,但对其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比较4种不同锁定重建接骨板后方入路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采用成人防腐标本10具,制成髋臼横行骨折模型20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标本。A组:重建接骨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B组:重建接骨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及距骨折线近的两侧螺孔各1枚螺钉。C组:锁定重建接骨板两端各3枚单皮质螺钉。D组:锁定重建接骨板两端各3枚单皮质螺钉及距骨折线近的两侧螺孔各1枚单皮质螺钉。行轴向的加载实验,记录内固定失效时大负载和轴向刚度。
      结果:A、B、C、D组所能承受的大负载分别为(180.60±11.781)N、(240.80±7.981)N、(243.80±11.755)N和(438.00±23.227)N;轴向刚度分别为(95.21±6.32)N/mm、(123.47±23.95)N/mm、(126.39±18.52)N/mm和(227.35±13.74)N/mm。除B、C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的大负载和轴向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臼横形骨折采用接骨板后方入路内固定时,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重建接骨板,而且距骨折线近的两侧螺孔给予螺钉固定能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 兔髂骨种植瘤模型的建立与特性观察

    作者:陈飞;Stephen Moabelo Ramabu;孙恢弘;林建华

    背景:骨肿瘤动物模型是骨肿瘤基础研究的重要工具,但现有模型的局限性导致其无法满足研究需要。
      目的:构建兔髂骨种植瘤模型,并观察其基本特性。
      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26只、对照组4只。外科无菌条件下,切取荷瘤兔VX2肿瘤,切成小块,种植于健康大白兔的双侧髂骨,分别于术前、术后1~6周观察动物的全身情况、体重及行为改变,行骨盆及肺部X线片及CT平扫检查,同时行髂骨手术部位、肺、肝、肾等脏器组织的病理检查。
      结果:26只52侧肿瘤种植部位,50侧成瘤,成瘤率为96.1%。动物体重从术后第3周开始下降,除术后1~6周随机处理的18只动物,另8只自然死亡动物的术后存活期为30~49 d,平均40.3 d。X线片检查从第3周开始,CT平扫检查从第2周开始,均可见髂骨溶骨性破坏表现;CT平扫检查从第3周可见明显软组织包块,第5周可见明显的肺部肿瘤转移征象。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从第2周开始侵及骨外肌肉,第3周出现肺转移。
      结论:兔髂骨种植瘤模型具有成瘤率高、操作简单、影像学特征典型、与人类骨肿瘤相似度较高等优点,可用于骨肿瘤外科治疗、影像学检查等基础研究。

  • 万古霉素局部微球注射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椎间盘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飞

    背景:感染性椎间盘炎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的一个难题。目前针对椎间盘炎的治疗均以抗生素应用为基础。局部应用抗生素在预防椎间盘造影术后感染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单纯抗生素局部注射治疗感染性椎间盘炎需要多次反复穿刺给药,而通过局部注射抗生素缓释制剂可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并避免相应不良反应。
      目的:采用复乳法制备盐酸万古霉素(V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并评估其治疗感染性椎间盘炎的疗效。
      方法:体外评价VA-PLGA微球的粒径分布、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及释放曲线。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椎间盘炎大白兔行VA-PLGA椎间盘内注射治疗,并与VA静脉注射、空白PLGA椎间盘微球注射进行对照,30天后行X线、组织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评价疗效。
      结果:微球粒径在(61.57±4.37)μm~(67.45±8.13)μm之间,包封率(60.20±1.61)%m/m~(75.27±1.60)%m/m,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其释放时间在30 d以上。体内实验结果表明VA-PLGA局部注射治疗较VA静脉注射治疗炎症反应强度轻(P<0.05),细菌计数明显降低[(1.02×103±1.22×103)CFU/g比(7.51×104±7.16×104)CFU/g,P<0.05]。此外,VA-PLGA局部注射组所用万古霉素仅约20 mg,而VA静脉注射组每只动物所用万古霉素总量约2.4 g,局部注射组仅用静脉注射组1/120的万古霉素剂量即获得了较优的治疗结果。
      结论:局部注射VA-PLGA缓释微球能有效治疗感染性椎间盘炎,在明显降低用药剂量的同时疗效优于静脉注射组。

  • 先天性跗骨间融合1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作者:陈峰;高鹏;张保中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足踝疼痛3年,长时行走、跑跳时右踝内下方明显酸痛不适,易扭伤,症状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查体可见:右内踝尖下方可及一质硬肿块,距下关节活动度下降。X线及CT提示:跟骨载距突及距骨内结节骨性增生突起(图1)。诊断为右足跟距骨性融合(未完全,以下简称骨桥),此为跗骨间融合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予以手术切除骨桥,术中注意保护胫后肌腱和踇长屈肌腱(图2A、2B)。骨桥完全切除后(图2C),填塞自体脂肪组织,缝合切后并予以石膏托固定制动3个月,之后积极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良好,功能正常。

  • 多发性骨折术后横纹肌溶解1例

    作者:李祥全;郭阳;宋科荣;金成哲

    1临床资料
      患者,男,印度人,28岁,因“车祸致左下肢肿胀畸形、活动障碍3小时”入院。专科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处无压痛、叩击痛。右下肢缩短畸形,右大腿骨折处可见2cm×2cm皮肤破口。右大腿中段压痛(+);右膝肿胀,压痛(+),浮髌试验(+),右小腿上端压痛(+),叩击痛(+),右踝关节肿胀伴畸形,足背部动脉搏动微弱。诊断: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右髌骨骨折,右胫骨上端骨折,右距骨骨折,右距下关节脱位。入院于全麻下急诊行右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右距骨粉碎性骨折伴距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持续1小时45分钟,术后予氟比洛芬酯、血栓通、骨瓜提取物等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肝功能全套、肾功能、心肌酶均正常。19 d后再次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右髌骨骨折、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持续3小时20分钟(图1)。术中保留导尿,输悬浮红细胞4单位,输病毒灭活血浆225 ml;术后见尿袋中尿液呈酱油色,遂予急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红细胞计数90个/μl;怀疑溶血,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并查溶血全套、网织红细胞计数、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结果显示:谷草转氨酶194.00 U/L;磷酸肌酸激酶3187.00 U/L;乳酸脱氢酶5397.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0.00 U/L,血肌酐138.40μmol/L,尿素氮9.62 mmol;网织红细胞比例0.021,Coombs试验阴性;结合珠蛋白118 mg/dl;辅助检查不支持溶血,依据诊断标准:既往无肾脏病史,排除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有下列情况时可以考虑横纹肌溶解:①有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及肌损伤症状,②血清肌酶升高至正常的5倍,③肌红蛋白尿,④急性肾损伤;考虑诊断横纹肌溶解,遂予呋塞米利尿,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五水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治疗,记录24 h尿量,维持尿量在2000 ml/d;后查血肌红蛋>1000 ng/ml,遂基本确诊为肌红蛋白尿。后大剂量补液、呋塞米40 mg静脉注射利尿、碳酸氢钠250 ml静脉输液碱化尿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治疗3d后复查尿蛋白阴性;尿潜血阴性,红细胞计数7.00个/μl;肌红蛋白65.67 ng/ml;各项主要指标变化见表1。经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正常,遂予出院。

  • 《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出版

    作者:

    本书主编秦泗河、李刚教授从全球视野的角度,邀请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印度、土耳其、巴西、日本、韩国15位境外作者,香港、台湾3位作者以及大陆30多位在这个领域具有专长的学者、医生编写。“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主席Nuno Craveiro Lopes教授;“国际ASAMI前任主席Dor Paley教授等,介绍了Ilizarov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及进展,论述了系统控制、应力刺激诱导组织再生、重建肢体形态与功能的新研究成果。Ilizarov教授的女儿Svetlana Ilizarov介绍了她父亲真实的“生活、工作与创造经历”。一批对肢体延长与重建外科痴迷的学者,讲述了他们追寻、探索Ilizarov技术的个人经历,以及该技术在中国大陆引进、转化与发展的曲折故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