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忠民;顾文奇;梅国华;薛剑锋;邹剑

    背景:距骨颈骨折是距骨骨折中常见的类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是经典的手术方式,但总体疗效仍不尽人意,尤其是采用单切口时,内翻畸形愈合率较高,且对于粉碎性骨折,螺钉固定效果也不佳.双切口是目前临床推崇的手术入路,结合接骨板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13例闭合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X线检查及CT扫描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待肿胀消退后择期行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综合评估终治疗效果,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边缘和皮瓣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X线结果显示,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为8~12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5分,平均1.09±1.64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2~95分,平均84.55±7.29分.SF-36评分为70~96分,平均85.00±7.84分.未见畸形愈合发生.结论:采用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技术要求简单,在获得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可维持距骨颈力线,避免畸形愈合,是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三角韧带损伤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王旭;马昕;张超;黄加张;顾湘杰;姜建元

    背景: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三角韧带是否损伤是判定损伤严重程度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三角韧带是否修补与如何修补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目的:探讨三角韧带的解剖与组织特性,探讨损伤之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新鲜尸体标本10具,将内踝与距骨内侧结节之间的软组织由浅至深逐层解剖,胫后肌腱深层部分送检,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记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旋后-外旋踝关节损伤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位于胫后肌腱深层的软组织,无论大体解剖还是显微结构,均分为两层、表面是胫后肌腱腱鞘鞘膜,深层是位于内踝后丘与距骨结节之间的三角韧带,宽10.8±1.5 mm,长10.4±1.9 mm,厚6.4±0.5 mm.40例患者没有内侧切开处理三角韧带,随访终点结果良好.结论:三角韧带损伤临床常见,建议必要的辅助检查,分清内踝前丘、后丘与三角韧带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关节面平整.

  • Scarf截骨治疗(足母)外翻的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宋秀锋;李荣俊;杨涛;李宏志;郑加法

    背景:(足母)外翻为足踝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以各种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效果及复发率有较大差异.目的:探讨Scarf截骨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患者33例(41足),男4例(4足),女29例(37足);年龄24~69岁,平均51.7岁.在Scarf截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联合第一跖趾关节骨赘切除、软组织松解及(足母)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等手术方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足母)跖趾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时摄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4个月.HVA由术前32.78°矫正至10.18°,IMA由术前11.57°矫正至6.26°.Maryland(足母)跖趾关节评分:90~100分28足(68.3%),80~89分11足(26.8%),70~79分2足(4.9%),优良率为95.1%(39/41).结论:Scarf截骨术具有较好的自身稳定性,纠正畸形能力强,愈合快,坚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相对较少,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是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的理想方法.

  • 经前外侧距骨双螺纹加压钉行踝关节融合术

    作者:苗旭东;陶惠民;杨迪生;严晓波

    背景:当前在中国,踝关节融合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和病损给患者带来的长久功能和利益来讲,仍然是一个现实可行的手术方法或“金标准”,但术式众多和融合率结果参差不齐,融合术后功能评价及结果亦不知晓.目的:介绍经前外侧距骨双螺纹加压钉(I.CO.S)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利用I.CO.S对24例踝关节严重病损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术.男15例,女9例;年龄23~68岁,平均45岁;严重创伤后关节炎和(或)距骨体部分坏死患者16例,踝关节骨关节炎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手术均采用踝关节外侧入路,腓骨下段截骨,利用摆锯截骨,在距骨颈基底部跖侧和距骨外侧突双螺纹空心钉(I.CO.S)加压固定,术后石膏支具固定直至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4~64个月).术后2周切口Ⅰ期愈合,4周可见骨痂形成,12周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足部外形改善.X线片及CT示胫距关节牢固融合.所有患者术后踝关节僵硬但没有并发症出现,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19例优,3例良,2例可.结论:采用2枚经距骨双螺纹加压钉(I.CO.S)行踝关节融合的手术方法简单可靠,融合率高.其优点为切口显露良好,对胫距关节干扰小,再次植骨,外踝旁靠植骨提高了植骨强度.

  • 复杂中足损伤分型治疗的初步探讨

    作者:洪劲松;付小勇;孙占东;潘永雄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日渐增多,复杂中足损伤在临床并不鲜见.由于损伤涉及多个中足解剖结构,目前的治疗依然棘手.目的:回顾分析复杂中足损伤的三柱辅助关节分区的临床分型治疗,评价其临床分型与疗效关系并总结治疗要点.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复杂中足损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2.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按照三柱分型进行治疗,并区分损伤累及的跖跗关节、跗中关节、跗横关节,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采用AOFAS中足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2个月.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也未发生接骨板螺钉松动、脱出、断裂及异物反应等与内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2例患者行走时仍有足部不适感,1例发生轻度创伤性关节炎,长时间行走疼痛.根据AOFAS评分标准:优11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5%.结论:三柱辅助关节分区分型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复杂中足损伤的临床治疗,术中依次重建固定内侧柱、中间柱及外侧柱,并分别处理跖跗关节、跗中关节及跗横关节损伤.

  •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稷杰;金丹;赵辉;任高宏;王钢;余斌;黎健伟;梁双武

    背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难点,皮瓣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利用两种不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男24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28岁.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范围6 cm×8 cm~11 cm×23 cm.其中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12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8例.结果: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0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部分满意,皮瓣末梢二点分辨觉为10~22 mm,胸脐穿支皮瓣和股前外穿支皮瓣组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分别达58.3%和68.8%.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选择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或胸脐动脉穿支皮瓣均可.穿支皮瓣能够减少二次手术比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显著减少皮瓣感染比例.

  • Endobutton联合双束(足母)长屈肌腱解剖止点重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田竞;周大鹏;赵勇;于海龙;项良碧

    背景:陈旧性跟腱断裂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足母)长屈肌腱常被移植用作跟腱的修复,但存在单束重建时腱体单薄、双束重建时长度不足等问题.目的:观察Endobutton联合双束(足母)长屈肌腱于跟腱解剖止点重建跟腱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21例Myerson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伤患者采用自体(足母)长屈肌腱移植、双束(足母)长屈肌腱联合Endobutton跟腱解剖止点重建的方法进行治疗.男16例,女5例,年龄33~47岁,平均39.5岁.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随访包括临床评价、X线及MR检查,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以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21例获得平均16个月随访(12~30个月).AOFAS-AH评分从术前63.2±8.3分提高到93.5±8.1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1.5±9.1分提高到93.2±5.9分.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X线示Endobutton固定位置良好,MRI示移植肌腱位置及形态良好.结论:Endobutton联合双束(足母)长屈肌腱解剖止点重建的方法可为跟腱提供强度和长度更为满意的自体移植物,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跖骨头骨软骨病

    作者:陈兆军;王正义;吴俊德;马显志;马占华

    背景:第二跖骨头骨软骨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跖骨头关节软骨和髓软骨内骨化障碍.对中晚期患者,大部分学者主张早期手术干预.而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利弊.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跖骨头骨软骨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利用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晚期跖骨头骨软骨病患者19例(36足),男7例(14足),女12例(22足);年龄43~76岁,平均57.8岁.单侧2例,双侧17例;病变于第二跖趾关节16例,第三跖趾关节3例;合并(足母)外翻畸形13例,趾间神经瘤2例.负重位X线片参照Smillie分期:Ⅲ期1例,Ⅳ期11例,Ⅴ期7例.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跖趾关节背伸、跖屈角度.结果:随访时间长5年,短14个月,平均3.6年.术后患者跖趾关节处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术前跖趾关节活动度:背伸10.6°±2.87°,跖屈18.3°±1.96°;术后:背伸32.9°±1.67°,跖屈36.7°±1.17°,术后与术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对本组患者进行评定,优为90~100分,26足,占72.2%;良为80~89分,8足,占22.2%;可为70~79分,2足,占5.6%.优良率为94.4%.结论:对于年龄较大且处于Smillie分期晚期的跖骨头骨软骨病患者,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 Achillon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倪莉;张洪涛;杨惠林;程宇;陈广东

    背景:急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微创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而日渐被关注.目的:观察应用Achillon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的21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进行随访.男19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1.7岁.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腓肠肌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等发生.AOFAS标准评分为88~98分,平均为93.2分,患者满意度高.结论:Achillon微创跟腱吻合器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具有对合良好、对跟腱局部血供影响小、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改良Lapidus手术纠正籽骨脱位的效果及重要性研究

    作者:张超;王旭;马昕;黄加张;顾湘杰;姜建元

    背景:(足母)外翻是老年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手术方法超过130种,但是目前对于手术矫正籽骨位置的重要性尚存争议.目的:探讨改良Lapidus手术中对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恢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21例(29足)(足母)外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1岁,平均60.3±9.6岁.常规测量术前、术后(足母)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胫侧籽骨到第二跖骨轴线的距离与第二跖骨长度的比值,分析TSP与(足母)外翻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对于恢复TSP的效果.结果:对于(足母)外翻足,TSP与HVA及IMA明显相关,术后患足TSP显著减小.手术前后籽骨的绝对位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Lapidus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术前应常规评估TSP.

  • 跟痛症治疗进展

    作者:马显志

    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因素有: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膜炎、跟骨骨刺、神经卡压等.

    关键词: 跟痛症 治疗 综述
  • 类风湿足前足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丹;宋东辉;马剑雄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发生率为0.5%~1%,女性高于男性.在任何年龄组中都有可能发病,四、五十岁为好发年龄,发病率无地域和种族差异[1].约有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足踝部起病[2,3],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足踝功能受限,并且自起病后的十年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足畸形.

  • 人体足踝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分析

    作者:吴恺;杨茂伟;都承斐

    背景:传统的足踝部生物力学研究有其局限性,本文介绍一种足踝部有限元建模方法,使其具有高度的几何相似及物理相似.目的:探讨建立足踝部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为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字化仿真平台.方法:通过CT扫描1名男性志愿者踝关节获取足踝部影像学资料,将其输入Mimics软件重建骨骼和韧带,通过Geomagic处理并生成关节软骨后导入Ansys的Workbench模块,建立足踝部有限元模型,参考相关文献确定材料属性,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模拟踝关节正常站立状态下受力,进行加载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骨、软骨及韧带的足踝部有限元模型,相对客观地反映了人体足踝部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模拟人体站立状态垂直加载600 N载荷于胫、腓骨下端的上截面,踝关节胫骨下关节面的接触应力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前外侧,大接触应力为3.74MPa,接触面积为335.5 mm2.踝关节周围四条主要韧带的位移(拉伸长度)中:胫跟韧带>胫舟韧带>跟腓韧带>下胫腓联合前韧带.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人体足踝部有限元模型经验证结果可靠,可进一步用于足踝部生物力学研究.

  • 微型接骨板治疗跟骰关节、舟楔关节骨折脱位1例报道

    作者:程宇;杨惠林;张洪涛

    中足解剖结构的稳定依赖诸多韧带、关节囊以及足部肌肉,它对足弓的维持至关重要.随着高能暴力致伤的患者日趋增多,中足损伤发生率显著增高,一旦早期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将对负重及行走影响极大[1].

  • 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感染处理1例报道

    作者:冯宾;高鹏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2008年6月6日从高处跌下致左侧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AO 43C3)(图1).急诊行伤口清创、骨折开放复位、腓骨髓内钉内固定、胫骨LCP内固定、BMP人工骨植骨术.术后出现胫骨侧伤口流液、接骨外露、伤口不愈合.

    关键词: 开放骨折 感染
  • 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的治疗

    作者:曾林如;汤样华;徐灿达;郑文杰

    背景:Chopart关节的骨折脱位是足部的一种严重创伤,对足部的功能以及外形有严重的影响,治疗难度大,我们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中足损伤中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治疗的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治疗的12例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32~66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重物砸伤4例.无其他合并伤.患者择期采用中足内外侧双切口骨折脱位复位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案.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3~21周,平均17.5周.Chopart关节脱位均得到良好复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评分为70~95分,平均82.5分.结论:对于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采用中足内外侧切口手术,恢复足内外侧纵弓解剖关节,维持足部正常形态、运动和稳定功能,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疗效.

  •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作者:崔益华;卢弘栩;戴永平;刘元兵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陈旧性跟腱断裂应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修复缺损的方法多种多样.目的:比较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9例,均为单侧陈旧性跟腱完全性断裂.应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修复16例(A组),应用腓骨长肌转位修复13例(B组).术后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行功能锻炼,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9个月.按照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A组:优15例,良1例,临床优良率达100%.B组:优9例,良3例,差Ⅰ例,临床优良率达92.3%.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术均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但前者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足母)外翻手术治疗选择

    作者:张建中

    (足母)外翻是前足常见的疾病之一.(足母)外翻后引起的畸形和疼痛影响患者的行走,同时对足的其他关节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足母)外翻后,足内侧柱的负重减少,外侧足趾负重增加,引起外侧足趾的畸形和疼痛.患者就医的目的常常是解除疼痛和纠正畸形.

  • 常见跖骨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正义

    1 跖内收(内翻)的手术治疗跖内收是前足相对于中足和后足所产生的内收.本文所述跖内收限定为前足(跖骨)在横断面上异常的内收变化,而后足正常或轻度外翻的前足畸形.跖内翻是指前足在相对后足向内侧偏移的情况下又有旋后为特征的足部畸形;后足正常或伴有轻度内翻.这两种情况下,足的外侧边界凸起并向第五跖骨基底部突出(图1).

  • 跟腱病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唐康来;陈磊

    肌腱病(tendinopathy)是目前骨科学和运动医学面临的主要伤病之一,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报告,肌腱病占所有与跑步有关损伤的30%以上,占运动员职业病的48%以上,职业运动员一旦发生肌腱病,意味着运动生涯的终结.

  • 踝关节骨折

    作者:姜保国;徐海林

    1 踝关节局部解剖1.1骨性结构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远端关节面穹窿部、内外踝与距骨组成.主要包括距骨体马鞍形顶与胫骨远端关节面所构成的关节和下胫腓间的关节,另外距骨体两侧的关节面还与相应的内、外踝构成关节.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