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意义和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臧加成;马剑雄;王涛;马信龙

    腰椎间盘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是腰椎MRI上一种常见的现象.近年来HIZ使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对之感兴趣并做了很多相关研究,但其病理特点和临床意义目前尚无定论.HIZ在临床诊断下腰痛、责任椎定位的作用以及与椎间盘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H1Z的发现、定义、病理特点、组织学变化,其在诊断下腰痛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研究进展和前景做一综述.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长潜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赛虎;邱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发生发展与生长发育状态,即患儿的生长潜能密切相关.AIS相关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研究表明其出现及加重多在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4],且成熟的脊柱侧凸发生严重进展的风险明显小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5-7].因此了解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对每位AIS患儿的生长潜能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对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8].由于生长发育的成熟度是多维的,包含多个组成部分,其与侧凸进展的相关性不尽一致,本文就脊柱侧凸畸形相关生长潜能评估方法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 钙离子信号在破骨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平;马超;李小娇;张丁

    骨基质形成和吸收是骨代谢中重要的平衡过程,许多骨疾病都与这一平衡破坏有密切关系.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异常导致骨基质吸收异常是一主要原因,许多研究关注影响破骨细胞形成的因素及相关调控机制.钙离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几乎参与了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代谢过程,与细胞的分化、增殖、运动、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核转录因子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是破骨细胞形成的必需因子,主要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产生持续性的钙振荡进而激活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c1,NFATc1)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进而促使单核细胞融合成为破骨细胞.钙离子信号还影响着破骨细胞的运动、功能及凋亡等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力学刺激、ATP、整合素等都可通过诱发钙振荡来影响破骨细胞的形成与功能.目前研究尚未完全认识钙振荡所包含的信息和钙离子的来源途径,揭示破骨细胞与钙信号之间的关系可对我们治疗破骨细胞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 锁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阳;马剑雄;马信龙

    锁骨是上肢带与中枢骨唯一相连的骨性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锁骨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是否对其采用手术治疗,内固定物及固定位置的选择,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就锁骨骨折的损伤机制、治疗、手术位置及指征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锁骨 研究进展 骨折
  • 退变腰椎间盘细胞经体外转基因培养生物学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玉杰;刘兴振;傅智轶;金文杰

    目的 构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 -β3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TGF-β3转染椎间盘髓核细胞,研究转基因TGF-β3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制作椎间盘突变模型,从而获取原代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通过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EGFP-TGF-β3导入髓核细胞,然后对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活性(MTT法)进行观察,应用Westen Blot检测TGF-β3在髓核细胞的表达含量,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转染后髓核细胞的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髓核细胞转染后,细胞活性增强,TGF-β3表达增加,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增加.结论 TGF-β3转染退变髓核细胞可起到维持髓核细胞表型,并在细胞传代后仍发挥调节作用.TGF-β3确实具有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和Ⅱ型胶原合成的能力,从而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退变.

  • 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梁正洋;王友;沈峰

    目的 测量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 Ⅰ、sTNFRⅡ的水平,评估它们与患者临床WOMA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纳入需行人工全膝置换的晚期膝关节OA患者50例58膝,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受试者滑液中TNFα及sTNFR Ⅰ、sTNFRⅡ的水平,并按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OA指数( WOMAC)作整体临床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细胞因子水平或比率与WOMAC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A患者滑液中TNF-α浓度平均为3.21±2.17 pg/ml,sTNFR Ⅰ浓度平均为5791±1737pg/ml,sTNFRⅡ浓度平均为4334±2583 pg/ml,sTNFR Ⅰ/TNF-α的比值平均为2369±1444,sTNFRⅡ/TNF-α的比值平均为1653±1022,( sTNFRⅠ+sTNFRⅡ)/TNF-α的比值平均为4092±2443.这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或比率与患者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指标不存在相关性,sTNFR Ⅰ、sTNFRⅡ与WOMAC评分中功能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 =0.032,0.014).结论 本组研究发现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与WOMAC评分的疼痛、僵硬指标不存在相关性,与WOMAC评分的功能指标有一定相关性,提示目前TNF-α阻滞疗法应主要用于早期OA的治疗,对晚期OA患者难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 人上胫腓关节64排螺旋CT重建及其关节面坡度研究

    作者:张银网;邓红震;朱海波;朱建民;朱亦

    目的 采用64排螺旋CT重建正常成人的双侧上胫腓关节,测量活体上胫腓关节坡度,与裸骨测量结果比较,探讨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志愿者各100名,年龄18 ~90岁,行双下肢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胫腓骨全长.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A)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B).运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验证测量方法准确性.结果 ∠A范围为56.16°~57.45°,(x)=56.80°±6.59°,M=56.70°,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08,P=0.758).∠B范围为32.17°~33.44°,(x)=32.80°±6.49°,M=32.90°.相关一回归研究结果示∠A和∠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1.87,P<0.01),两者呈负相关(r=-0.952,P=0.00).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上胫腓关节测量结果与裸骨关节面测量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精确、方便、无创,便于临床应用,并建立大样本数据库.

  • 解剖接骨板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仕才;刘则征;曾参军;李涛;王华;金大地

    目的 评价解剖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29例(33足),男19例,女10例;年龄18~ 58岁,平均37岁.双侧跟骨骨折4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合并胸腰段压缩性骨折3例;闭合性跟骨骨折27例,开放性跟骨骨折2例;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SandersⅡ型16例(16足),SandersⅢ型9例(11足),SandersⅣ型4例(6足).按照Maryland Foot Score标准进行患足功能评价.结果 29例(33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21个月,平均11.3个月.跟骨骨折达骨性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患足完全负重时间为2.5 ~4个月,平均3.2个月;无一例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前准备时间为5~12天,平均8天.术后2例(2足)出现切口边缘皮肤坏死.2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中1例(1足)因软组织损伤严重,终行局部旋转皮瓣植皮术治疗.术后患足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SandersⅡ型优良率为87.5%,SandersⅢ型优良率为81.8%,SandersⅣ型优良率为50%.结论 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螺旋CT扫描重建对经椎弓根伤椎植骨骨愈合的评估价值

    作者:吴兵;尚琦松;陈操;盛文辉;王春辉;王自刚;何方生;韩鹏远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和3D成像对经椎弓根伤椎植骨骨愈合的评估价值.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基础上经椎弓根伤椎成形椎体内植骨62例68椎,术后1~3年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做冠状面、矢状面等多平面和3D重建成像,以骨愈合、部分骨愈合、骨不愈合3种标准评估伤椎植骨后的骨愈合情况,与X线片的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末次随访CT扫描重建的62例68椎中57椎骨愈合,11椎部分骨愈合,无一椎发生骨不愈合,3D成像示伤椎形态恢复满意,皮质骨均骨性愈合,骨愈合率为89.7%.同期的X线片评估结果示伤椎均骨愈合,骨愈合率为100%.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及3D成像技术是评估脊柱骨折伤椎骨性愈合的可靠指标之一.

  • 1090例脑性瘫痪外科手术治疗统计分析

    作者:秦泗河;葛建忠;陈建文

    目的 分析我国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CP)的病因、手术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为了解我国CP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外科治疗状况等提供大样本的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9月至2007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CP患者1090例,采用SPSS12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90例脑瘫患者中,男760例,女330例;手术时年龄3~41岁,其中3~5岁167例,6~10岁356例,11~15岁304例,16~25岁218例,26岁以上45例;CP病因中早产占29%、难产窒息占23.9%,明显高于出生后的其他原因,有16%不确定发病原因;CP分型中双下肢痉挛型多占41%,其次是偏瘫痉挛型25.5%和四肢瘫痉挛型12.1%;20.09%合并流涎,4.59%合并癫痫;术前徒手跛行53%,扶物站立行走31.5%,不能站立行走者15.5%;51.2%智力低于正常,重度智力障碍者占4.1%;语言表达能力低于正常者占53.2%,完全失语占2.8%.1090例CP共实施手术2885术次,其中下肢矫形手术为2535术次,上肢矫形手术59术次,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269术次,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 22术次.结论 早产、难产和窒息为痉挛型CP发生的常见原因.我国存在大量未能在学龄前实施矫形手术的CP患者,甚至到成年期仍未接受正确的手术治疗,致使下肢畸形发展到严重程度,说明对CP进行综合外科治疗的专科医师十分缺乏.CP是一个综合征,矫形手术主要适用于痉挛型.根据患者的年龄、类型和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病情复杂者,优化组合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

  •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姜宇;田野;王以朋;邱贵兴;翁习生;冯宾

    目的 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对16例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置换节段活动度,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假体松动、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3个月,平均24.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1.9)分增至术后平均(14.4±1.9)分以及末次随访平均(16.1±0.7)分,术前与术后(t=-12.215,P=0.000)、术后与末次随访(t=-4.273,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12例患者随访时行颈椎屈伸位X线片检查,随访时间13~53月,平均24.2月,测量屈伸位X线片计算置换节段颈椎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平均7.1°±2.6°、术后平均6.9°±1.9°、末次随访平均6.5°±1.8°,术前与术后(t=0.700,P=0.395)、术后与末次随访(t=2.132,P=0.054)均无统计学差异.无一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随访时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满意,但仍需长时间随访以评估其远期疗效.

  • 成人腰椎侧凸椎弓根螺钉误置模式

    作者:丁旗;邱勇;孙旭;朱峰;王斌;朱泽章;吴涛;徐磊磊

    目的 探讨成人腰椎侧凸椎弓根螺钉误置模式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行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成人腰椎侧凸患者49例,男14例,女35例;年龄30 ~ 65岁,平均39.2 +13.8岁.术中根据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行CT检查.破壁螺钉按测量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侧壁及椎体前缘的距离分为4级:1级≤2 mm,2级2.1~4.0 mm,3级4.1 ~6.0mm,4级≥6.1 mm.不良置钉为穿透任一壁距离超过2 mm者,高危置钉为穿破内侧壁超过4 mm或穿破外侧壁顶尖使主动脉变形者.比较不同分组螺钉破壁率的差异.结果 49例共置入353枚螺钉,平均每例7.2枚.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且无椎体前缘穿破316枚(占89.5%).破壁螺钉37枚(占10.5%),根据破壁距离分级:1级25枚,2级8枚,3级1枚,4级3枚.不良置钉12枚(占3.4%),其中穿破内、外侧壁及椎体前缘超过2mm分别为3枚、6枚、3枚.无高危置钉.螺钉破壁率:年龄>50岁组为9.9%与年龄≤50岁组为10.9%无显著性差异(P=0.860);顶椎(apical vertebra,AV)高于AV上下各节段;凹侧为15.6%明显高于凸侧为5.9% (P=0.005);Cobb角>60°组为20.2%显著高于Cobb角≤60°组为6.1%(P<0.001).椎体旋转3~4度组为16.5%明显高于椎体旋转0~2度组为6.5% (P =0.012).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结论 成人腰椎侧凸椎弓根螺钉置入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破壁螺钉及不良置钉主要位于AV及凹侧,危险因素包括较大Cobb角、严重椎体旋转以及凹侧置钉.

  •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部分束损伤

    作者:郑民庆;侯之启;陈铭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部分束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单束重建ACL部分束损伤16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4±6.7分.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8±4.3个月.术后Lysholm 评分增至平均89.3 +3.3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主观症状均消失,全部恢复正常工作与体育锻炼.结论 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部分束损伤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 38例慢性骨髓炎治疗分析

    作者:李晓;谭海涛;江建中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39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41岁.持续灌注治疗组(21例):进行病灶清除术后创面持续灌注治疗后行二期手术修复创面,12例创面完全愈合,6例创面多次换药后自行愈合,1例患者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3例失败.VSD组(17例):进行病灶清除术后VSD后行二期手术修复创面,16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1例经过多次换药后创面自行愈合.结果 VSD组较持续灌注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 单球囊单侧和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范有福;苏洋;邹忠玉

    目的 评价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应用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性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1例21椎,分为单侧球囊扩张组12椎和双侧球囊扩张组9椎,两组均经椎弓根入路,分别采用单球囊单侧扩张和双侧交替扩张的方法.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椎体压缩率,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骨水泥左右侧分布面积比值.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单侧组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7±1.12分改善为术后平均2.67±0.89分,双侧组由术前平均7.50±0.85分改善为3.11 ±0.60分;单侧组椎体压缩率由术前平均32.3%±12.6%矫正为术后平均27.8%±13.1%,双侧组由术前平均32.9%±15.5%矫正为术后平均28.2%±14.2%;单侧组术后左、右侧骨水泥分布面积比值平均为0.96±0.16,双侧组比值平均为0.98 ±0.15,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不同程度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同样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 改良Illzarov技术矫治血友病儿童双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

    作者:李其一;翁习生;秦泗河;王升儒;邱贵兴

    甲型血友病是一种表现为Ⅷ因子缺乏的X连锁的遗传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1].关节积血是严重血友病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中膝关节受累约占44%[2].血友病患者关节内反复出血及出血倾向可导致关节腔内积血发生机化,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消失,对软骨的侵蚀可导致患者关节面的破坏,进而可导致膝关节严重的屈曲畸形[3,4].

  • 髋关节骨性强直畸形全髋置换术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韦善平;蓝岚;覃欢;胡宗;谭忠维

    目的 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强直畸形的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14髋)髋关节骨性强直畸形患者,男10例(12髋),女2例(2髋);年龄22~62岁,平均46岁;病程3~22年,平均15年;髋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术前0°~60°,平均30°;Harris评分术前为为28~53分,平均40.5分.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假体植入.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 ~60个月,平均48个月.髋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提高至术后69~ 92分,平均83.6分.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术后髋痛消失,步态恢复基本正常,生活自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