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

    作者:叶记超;沈慧勇

    腰椎融合手术会对邻近节段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增加腰椎手术的翻修率并影响终的手术疗效.当邻近节段仅仅出现影像学上新发的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但不合并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邻近节段退变;合并有与影像学相对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邻近节段病变.一般认为脊柱融合术后引起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突应力集中是邻近节段发生退变的主要致病机制,正常脊柱解剖结构受到破坏和自然退变进程也是重要致病因素.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体重、术后脊柱-骨盆的矢状位平衡以及术前邻近节段原有的退变基础有关;手术方式的选择,包括融合节段的数量、入路方式和是否采用非融合技术等对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选择手术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手段,减少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的发生.非融合技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Topping-off技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腰椎术后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的发生;当合并邻近节段病变和退变高危因素时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韧带细胞成骨潜能的评估及相关高通量测序分析

    作者:宁尚龙;陈仲强;马信龙;范东伟;孙垂国;苗军;曾岩;李危石

    目的 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韧带细胞的成骨潜能,并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1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骨化组)与10例不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胸椎疾病患者(非骨化组),术中收集黄韧带标本行细胞培养,采用Flexcell FX-4000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周期性牵张应力来诱导成骨并检测两组细胞成骨指标的表达,再各纳入3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染色镜下观察染色细胞数和面积半定量分析,以及ALP活性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骨化组表达在0h明显高于非骨化组(t=5.757,5.141,2.358,P<0.05),且随诱导成骨而增加,其中定量检测及染色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4,P=0.003;F=17.35,P=0.00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骨化组AL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水平在0h、12h和24 h几乎均高于非骨化组,且随诱导成骨而增加,除BMP-2和OCN在12h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与Real-time PCR结果类似.而在各项检测中非骨化组各指标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骨化组出现671个上调基因和314个下调基因.在得到的基因本体功能分析(gene ontology terms,GO terms)中可发现22个上调基因富集到的与成骨相关的GO terms.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韧带细胞具有较高的成骨潜能,并明显表达成骨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基因L1RL1、PTHLH、DKK1、BMP6、SPP1和FGF1等可能与TOLF的成骨紧密相关.

  • 腰椎管狭窄症焦点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王洪立;马宏庆;姜建元

    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Orthopaedic Surgeons,CAOS)胸腰椎专业委员会、宁夏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胸腰椎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会议[胸腰椎疾病“360°解剖”之腰椎管狭窄症]于201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美丽的银川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50余名脊柱外科医生参加会议,其中包括CAOS胸腰椎专业委员会委员等70余名特邀嘉宾出席会议.

    关键词:
  • 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在腰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晓健;余将明;谢宁;席焱海

    目的 探讨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技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应用于腰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4月至2016年5月采用LLIF手术治疗8例腰椎爆裂骨折脱位、1例腰椎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8~59岁,平均(35.5±6.7)岁.损伤节段:L24例,L34例,L41例.临床表现均为腰痛与不同程度神经损伤引起的会阴部及下肢功能障碍.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损伤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1例、E级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评估采用ASIA脊髓神经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感染患者记录术前、术后体温、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变化;影像学评估采用手术前后腰椎手术节段及腰椎矢状位Cobb角,评价腰椎前凸角度的恢复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73±12.7)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650±35.3 ml).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为4~7 d,平均(5.0±1.0)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4±3.8)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感染患者手术3d后体温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于术后第17天、第25天趋于正常.术后ASIA分级A级改善为C级1例,B级改善为D级与E级各1例,C级改善为D级与E级各1例,D级改善为E级1例.术后手术节段前凸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得到了恢复,分别增加了19.9°与5.1°.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屈髋乏力、大腿前侧疼痛、麻木、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用于腰椎爆裂性骨折、感染等椎体或腰椎前中柱病变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为脊柱前中柱病变需行椎体次全切除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昊聪;孙鹏飞;张子方;于海龙;陈超;王征

    目的 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L5S1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50例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术后L5S1固定失败或固定满意分为两组.骶骨固定失败组15例(30%),男9例,女6例;年龄58~78岁,平均(60±7.6)岁;T12~S16例,L1~S17例,L2~S12例.骶骨固定满意组35例(70%),男26例,女9例;年龄50~80岁,平均(58.4±4.8)岁;T12~S1 16例,L1~S112例,L2~S17例.术后3、6、12、24和48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以及腰椎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及术前影像学参数,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线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腰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L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lination,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分析导致L5S1融合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再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L5S1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骶骨固定失败组与骶骨固定满意组术前LL分别为-40.5°±8.7°和-41.2°±7.9°,TLK分别为1.7°±7.4°和1.8°±6.7°,SS分别为32.1°±5.6°和32.4°±5.5°,PT分别为18.7°±10.5°和19.5°±10.1°,PI分别为42.3°±4.4°和40.1°±5.2°,SVA分别为(9.2±3.5)cm和(9.5±3.1) cm.两组患者年龄、BMI、腰椎Cobb角、LL、TLK、SS、PT、PI、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骶骨固定失败组骨密度T值(-2.7±1.1)小于骶骨固定满意组(-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骶骨固定失败组与骶骨固定满意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DI分别为8.2%±5.2%和7.8%±4.5%,VAS评分分别为(3.4±2.6)分和(3.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前骨密度T值越小,L5S1融合失败的发生率越高;但是L5S1融合失败不一定会降低其临床疗效.

  • 后凸型与非后凸型L4退变性滑脱症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孙旭;陈曦;李松;陈忠辉;邱勇;王斌;钱邦平;朱锋;朱泽章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后凸型L4退变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且有2年以上随访的137例Ⅰ~Ⅱ度L4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4例,女113例;年龄45~72岁,平均(59.1±11.6)岁.根据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滑脱椎间隙的开放方向分为后凸型滑脱组和非后凸型滑脱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测量滑脱率、滑脱角、前方椎间隙高度、后方椎间隙高度和局部后凸角;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两组间影像学和生活质量评估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后凸型滑脱组21例(15.3%)、非后凸型滑脱组116例(84.7%).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凸型滑脱组和非后凸型滑脱组术前滑脱角分别为3.1°±2.3°和-8.2°±4.7°;后凸型滑脱组椎间隙前方相对高度明显低于非后凸型滑脱组、椎间隙后方相对高度明显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而两组患者滑脱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LIF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各影像学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滑脱角、局部后凸角、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后凸型滑脱组滑脱复位率明显高于非后凸型组.术前后凸型滑脱组ODI和VAS评分明显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术后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凸型L4退变性滑脱组椎间隙向后开放,有利于应用TLIF手术进行滑脱复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与非后凸型滑脱组相当.

  • 小切口前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磊;邝磊;陈宇乔;吕国华;王冰

    目的 评价小切口前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open antero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O-ALLIF)应用于腰椎翻修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单中心17例应用MO-ALLIF进行腰椎翻修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41~65岁,平均(53.9±7.2)岁.L4.511例,L3,44例,L5S15例;单节段14例,双节段3例.翻修原因:内植入物(cage)移位2例,假关节形成3例,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再发6例,同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和腿痛.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参数评估采用融合率、腰椎前凸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沉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56~114 min,平均(74.0±15.5) min;术中出血量为83~180 ml,平均(122.4±28.8) ml.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2.7±8.6)个月.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腰椎前凸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牢固融合,无融合器移位.术中1例患者发生腹膜撕裂,经修补后无不适.结论 MO-ALLIF具有手术创伤小、入路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能恢复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近期临床效果满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部分患者的腰椎翻修手术,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 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忠民;王亮;黄敏军;尹刚辉;汤嘉军;鄢博;金大地

    目的 探讨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30例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47~73岁,平均(60.3±12.7)岁.术前正、侧位脊柱全长X线片示腰椎侧凸Cobb角平均为24.3°±8.8°,腰椎前凸角平均为30.5°±15.5°.结合体格检查的神经定位和影像学表现确定责任节段.手术方式为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背部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情况.影像学评价采用冠状面参数,包括腰椎侧凸Cobb角和C7椎体中心至骶骨中垂线距离(C7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的冠状面参数、矢状面参数、ODI和VAS评分等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73个月,平均(46.0±10.9)个月.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和C7PL-CSV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末次随访时LL、SS、PT、SV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较术前腰痛VAS评分、ODI的改善与手术前后矢状面参数的LL、PT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手术前后冠状面参数的改变无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 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通过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背部疼痛,其临床疗效确切,围手术期并发症可控.

  • 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黄霖;蔡兆鹏;陈铿;胡旭民;王鹏;赵伟华;赵敏;叶记超;沈慧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后路腰椎融合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4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融合手术的654例患者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ANOVA分别对围手术期伴随疾病及术中相关因素对于手术后并发症进行相关性检验,然后选取P值< 0.10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以明确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654例患者术后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6例次).术后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2例,0.3%)、深部感染(8例,1.2%)、脓毒血症(2例,0.3%)、神经损伤(8例,1.2%)和再次手术(7例,1.1%);术后轻度并发症包括切口愈合不良(7例,1.1%)、泌尿系统感染(7例,1.1%)、肺部感染(7例,1.1%)、消化道出血(5例,0.8%)、脑脊液漏(10例,1.5%)及其他轻微并发症(9例,1.4%).卡方检验及ANOVA的结果提示,术前肾功能不全(OR=0.135,P=0.002)、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0.101,P=0.000)、ASA评分Ⅲ级以上(OR=1.364,P=0.031)、术中出血量大(F=8.591,P=0.003)、手术时间长(F=16.425,P=0.000)及人工骨植骨(P=0.098)是任一种并发症事件的危险因素.术前肾功能不全(OR=0.096,P=0.000)、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0.159,P=0.000),术中出血量大(F=7.013,P=0.008)、手术时间长(F=12.080,P=0.001)是任一种轻度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0.1 00,P=0.000)、椎间植骨融合(OR=1.566,P=0.006)、后外侧植骨融合(OR=0.578,P=0.021)是任一种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证实,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12.938,P=0.000)及手术时间长(OR=1.005,P=0.000)是任一种并发症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肾功能不全(OR=6.717,P=0.024)、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7.040,P=0.001)及手术时间长(OR-=1.004,P=0.002)是任一种轻度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8.446,P=0.001)是任一种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椎间植骨融合反而是其独立的保护因素(OR=0.394,P=0.047).结论 术前神经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手术时间过长是腰椎融合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应该更加慎重选择治疗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