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侯海涛;邵诗泽;王亚楠;黄相鹏;付松

    目的:探讨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路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4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男21例,女13例;年龄18~63岁,平均(41.6±8.2)岁;L4滑脱15例,L5滑脱19例;MeyerdingⅠ度12例,Ⅱ度16例,Ⅲ度6例;腰痛伴下肢疼痛28例,腰痛伴下肢麻木19例,腰痛伴下肢肌力减退18例,大小便障碍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s, 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0.8)h,平均术中出血量(362.4±93.7)ml,平均术后引流量(116.3±54.2)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年10个月。术后2周L4,5、L5S1椎间隙高度[(9.85±1.11)mm、(9.63±1.04)mm],较术前[(6.53±0.98)mm、(6.24±1.07)mm]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高度略丢失[(9.23±1.33)mm、(9.30±1.16)mm],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3.19±1.08)分、ODI评分为(12.34±7.52)分、VAS评分为(2.23±1.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腰痛、下肢神经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6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论采用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锁定多向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张庆杰;王永清;熊庆广;郝晓辉;熊超;尹鸣熹;毕红宾;赵志辉

    目的:探讨胫骨锁定多向带锁髓内钉(tibial locking multidirectional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TLMIIN)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采用TLMIIN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6例;年龄28~67岁,平均48.7岁;左侧24例,右侧14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8 d,平均6 d。胫骨平台骨折采用AO/OTA分型:B1型4例,B2型1例,B3型14例,C1型8例,C2型5例,C3型6例。其中采用闭合复位TLMIIN固定患者4例(10.5%,4/38),采用有限切开复位TLMIIN固定患者34例(89.5%,34/38)。术后采用改良Hohl?Luck胫骨平台骨折评价系统评估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3个月,平均18.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48~131 d,平均87.4 d;完全负重时间80~128 d,平均108.9 d。取出TLMIIN前1 d,按Hohl?Luck系统评估,其中功能评价:优2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4.7%(36/38);放射学评价:优23例,良9例,可6例,优良率84.2%(32/38)。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锁钉松动及断裂、畸形愈合及不愈合。术后膝关节和小腿肿胀严重6例,经抗凝、脱水、理疗等对症治疗,7 d后肿胀均消失;切口少量渗出液2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分别在术后16 d和18 d愈合,但皮缘出现少许干性结痂坏死;术后1周,1例因负重发生复位丢失,膝内翻25°,未做处置,未影响骨愈合和关节功能。结论利用TLMIIN的髓内支撑、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多向立体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软组织的二次损伤范围小,相应降低术后并发症。

  • 病灶残腔灭活治疗长骨ⅠA期软骨肉瘤的安全性观察

    作者:曲华毅;郭卫;杨荣利;燕太强;李大森;唐顺;杨毅

    目的:探讨采用病灶刮除、残腔打磨、电刀烧灼处理肿瘤残腔方法治疗肢体长骨EnnekingⅠA期软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病灶刮除、残腔处理的方法治疗25例四肢长骨EnnekingⅠA期软骨肉瘤患者资料,男11例,女14例;年龄28~72岁,平均49岁;根据Enneking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分期系统,病变分期均为ⅠA期,且既往均未行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位置:股骨13例,胫骨4例,肱骨8例。手术方式为显露长骨皮质后,使用湿纱布保护好周围软组织,于肿瘤位置开一个足够大的骨窗,在直视条件下彻底刮除病灶,而后使用高速磨钻打磨残腔,冲洗后,使用电刀烧灼处理病灶残腔,后进行病灶植骨。根据患者病变缺损的情况,股骨及胫骨均进行钢板内固定,肱骨开窗长度>5 cm,宽度超过周径1/3时行钢板内固定;对肱骨开窗长度<5 cm的患者,无需进行内固定。结果2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142个月,平均80个月。所有病例X线片均显示病变部位有明显钙化,病变长度4~11 cm,平均7 cm。19例患者为预防术后出现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另6例未进行内固定。术后2个月,1例患者(4%,1/25)出现深部感染,经清创及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后治愈;术后13个月,1例(4%,1/25)出现肿瘤复发,行肿瘤瘤段切除及关节置换术,现患者无瘤生存67个月。2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Kaplan?Meier曲线预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00%。骨与软组织肿瘤重建术后功能评分为83%~100%,平均93%。结论病灶刮除、高速磨钻打磨、电刀烧灼残腔灭活是治疗EnnekingⅠ级软骨肉瘤的有效治疗手段,该术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以大限度保留患者的功能。

  • 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董玉金;张铁慧;钟声;任远飞

    目的:探讨应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1~50岁,平均35.5岁;均为足踝背侧合并足底皮肤缺损,创面均伴有肌腱、骨或内固定外露,缺损面积12 cm×10 cm~20 cm×15 cm。采用超声多普勒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根据缺损创面的形状及大小,设计携带股前外侧皮神经皮瓣,切取该皮瓣,保留大部分阔筋膜,游离皮瓣至仅血管蒂相连时,修薄皮瓣,从外周至血管皮支穿出点附近按次序阶梯样修剪并削除皮下脂肪,皮瓣四周皮下脂肪可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穿出点周围1.0~2.0 cm组织不予修剪;观察皮瓣血供,防止穿支血管损伤,皮瓣修薄后,形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在术后第5天出现皮瓣远端约1.5 cm×1.0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无臃肿,肤色接近正常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3.0~5.0 mm,足踝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为55~100分,平均90分,其中优22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7%(31/32)。结论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可用于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可存活,疗效满意。

  • 后踝骨折分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锦泉;马信龙;马宝通;辛景义

    后踝在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踝骨折约占踝关节损伤的7%~44%。研究显示,当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时,其治疗效果通常不能令人满意,骨折复位不良可导致畸形愈合、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症状明显者还需行截骨矫形手术。Haraguchi等将后踝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后外斜型;Ⅱ型,内侧延伸型;Ⅲ型,小壳型(小片剥脱型)。Mangnus等认为可将后踝骨折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后外型和后内型。Bartonícek等在CT扫描和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根据骨块位置、形状、大小和胫骨腓切迹完整性等因素,将后踝骨折分为四型:Ⅰ型,切迹外骨折;Ⅱ型,后外侧骨折;Ⅲ型,后踝两部分骨折;Ⅳ型,后外侧大三角形骨折。后踝骨折的形态在个体间差异较大,目前尚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分型方法能够充分体现骨折的受伤机制和损伤程度,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骨折块的大小仍然是决定后踝骨折是否需行内固定术的重要因素,患者伤后应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踝关节骨折、脱位和韧带损伤等情况,同时通过CT及三维重建对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大小、移位程度等进行详细地术前评估和计划,确定适宜的手术入路,如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或后外侧与后内侧联合入路,并根据骨折块的大小选择螺钉或钢板内固定,以达到后踝骨折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及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霖;敖英芳;李国安

    前十字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断裂后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并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前十字韧带断裂后,临床上普遍采用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来恢复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减少半月板和软骨继发损伤,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功能。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表明,重建前十字韧带后膝关节仍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传统的单束重建前十字韧带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该方法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并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重建前十字韧带后能否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采用骨-髌腱-骨重建前十字韧带20年后,61%的患者X线片示骨关节炎改变。近年来,随着对前十字韧带解剖和生物力学的进一步认识,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新术式不断涌现,包括双束重建、解剖重建和个体化重建,这些新术式能否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减少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的发生仍存争议。目前,各种手术技术均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尚无法准确评估哪种技术在重建前十字韧带后能在减少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方面更具优势。未来对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治疗,尤其是采用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不仅应注重恢复关节的前向和旋转稳定性,也应注重恢复膝关节关节软骨包括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的正常受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的发生。

  • 老年髋部骨折后发生谵妄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晓伟;孙天胜;刘智;张建政;李连华

    谵妄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但相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力衰竭等疾病,谵妄尚未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髋部骨折后谵妄的定义、诊断、发生率、预后、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可以更好地认识及了解谵妄。谵妄是一种急性精神障碍,以意识、注意力、知觉、思考能力、记忆力、心理活动、情感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的共同紊乱为特征,而且这些改变很难用老年痴呆来解释。虽然诊断谵妄的方法较多,但常用的是意识状态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即主要依靠患者的意识及认知功能对谵妄进行诊断及评估。老年髋部骨折后谵妄发生率较高,高可达61%。导致谵妄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学说众多,目前认为谵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高龄、认知功能损害、疼痛、睡眠节律失常等,涉及学说主要有神经递质学说、中枢炎性假说、应激反应学说、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学说等。关于谵妄对髋部骨折术后死亡率的影响,目前尚没有统一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谵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差,独立生活能力差,需要更长卧床时间,更多人进行护理。对谵妄应以预防为主,尽可能纠正低氧血症,减轻疼痛,避免水电解质紊乱,改善睡眠节律,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同时采用包括骨科、麻醉科、老年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可能会减少谵妄的发生率。而谵妄一旦发生,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的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保证充足睡眠和精神支持、创造优良的病区环境等;一旦病情加重,出现躁动、幻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使用药物治疗来减轻其发病症状,首选氟哌啶醇。

  • 《中华骨科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 骨科康复--价值链的市场新概念

    作者:陈启明;罗尚尉;林蜜蜜

    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骨科康复的迅速发展是必然趋势。骨科康复是骨科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整和流畅的价值链能让骨科与康复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医疗质量,从而让骨科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保持优势。从2008年汶川地震可以看到,除骨科治疗外,还需要向患者提供长期及全面的康复服务,才能使其尽可能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发挥所长,重新融入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GDP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都说明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具备巨大潜力,骨科市场尤其庞大。如何抓住市场机遇,让骨科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值得我们深思。骨科也需要检讨自身发展模式,除应完善价值链并具备4A供应链理念外,还需要有治愈患者的能力(Ability)、让患者容易得到骨科服务和相关资讯(Accessibility),并考虑患者的承担能力(Affordability),才能在急速发展的医疗领域中充分发挥自身实力。通过理顺骨科康复流程,可大幅优化骨科价值链,包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及节省医疗资源;需要做到整合治疗流程,增加培训,完善体制和管理,加强宣教,扩大网络,配合国家医疗保障系统。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骨科医生的期望也增加,可单纯的手术和(或)药物并不能帮患者获得佳的功能恢复。出院后的患者需要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是骨科整体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理想的骨科价值链,是将人才、物资、服务、器材的价值统一整合,终令医疗服务更流畅。完善的骨科康复管理及流程,骨科整体价值链也就得到改善,良好的疗效将增加正面反馈,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患者、医疗人员和医院都将得益。

  • 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指南背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自2009年开始组织全国50余位骨科与计算机导航领域专家对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等14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开展循证医学研究。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立项,制定《脊柱外科计算机导航技术》。期间邀请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50余位专家开展了多次研讨,完善该操作标准。2009至2012年,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证研究,对操作标准进行进一步优化。2014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启动制定“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指南”项目,经过多次会议,邀请国内各地多位骨科知名专家及方法学和计算机导航技术专家进行讨论研究,终形成现有版本。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