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鲁世保;孔超;海涌;藏磊;康南;孟祥龙;王宇;袁一;翟树超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轻中度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3.8岁.单节段固定31例,双节段固定14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随访13~57个月,平均24.8个月.末次随访时单节段固定组患者满意率93.5%、双节段固定组92.9%.术前单节段固定组椎体压缩率为44.67%±4.6%、双节段固定组45.49%±8.9%,Cobb角分别为24.6°±4.2°、25.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9.34%±5.2%、8.68%±4.5%,Cobb角分别为9.2°±1.6°、8.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11.83%±4.2%、10.12%±2.5%,Cobb角分别为10.5°±1.3°、9.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0±35)、(110±4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48)、(380±5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固定均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近期随访未发现明显矫正度丢失.双节段经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铰链侧不同程度骨折后骨愈合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华;刘浩;邹黎;李涛;龚全;宋跃明;刘立岷;曾建成;孔清泉

    目的 观察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后椎板铰链侧不同程度骨折的断端骨愈合情况.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钢板固定术治疗的患者49例,男41例,女8例;年龄34~83岁,平均61岁.根据术后CT扫描,将椎板铰链侧骨折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完全骨折分为四型:Ⅰ型,骨折断端无移位分离;Ⅱ型,骨折断端部分移位或分离;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分离;Ⅳ型,骨折断端向椎管内移位或塌陷.观察铰链侧骨折愈合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骨折愈合率的差异.结果 随访6~3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周CT扫描243个节段,椎板铰链侧完全骨折占58.0%(141/243);其中Ⅰ型完全骨折占66.0%(93/141)、Ⅱ型25.5%(36/141)、Ⅲ型6.4%(9/141)、Ⅳ型2.1%(3/141).术后6个月不完全骨折的愈合率97.7%,高于完全骨折愈合率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不同类型完全骨折愈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型骨折术后愈合率低.结论 椎板铰链侧完全骨折以Ⅰ型骨折为主,完全骨折的骨愈合率低,Ⅲ型骨折差.

  • 经关节突“V”形截骨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对脊柱-骨盆复合体平衡的影响

    作者:季明亮;钱邦平;邱勇;王信华;王斌;俞杨;朱泽章;胡俊;蒋军

    目的 比较多节段经关节突“V”形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ies,SPOs)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脊柱-骨盆复合体平衡的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6月应用SPOs或PSO矫形内固定术治疗39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SPOs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8~42岁,平均(28.1±7.1)岁.PSO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21~53岁,平均(38.3±7.9)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脊柱-骨盆参数: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全脊柱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PT).结果 除TK和PI外,其他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测量指标除PI、GK及LL外,其他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LL、GK、PT及S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SVA、LL、GK、PT及SS的矫正丢失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PSO能够获得更好的脊柱-骨盆复合体平衡重建,而SPOs易于发生远期矫正度丢失.

  • 经腰椎椎间孔开窗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徐宝山;贺坚;马信龙;夏群;胡永成;吉宁;杨强;刘越;姜洪丰

    目的 设计经腰椎椎间孔开窗入路,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0具成人腰椎尸体标本,模拟L1~S1各节段经椎间孔开窗入路操作,充分显露出口神经根及椎间盘后外侧,实体测量完全显露椎间孔时椎板和关节突的切除和剩余范围;在开窗前、开窗后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切除和剩余范围.选取31例成人腰椎三维CT图像,测量L1~S1各节段经椎间孔开窗入路切除的骨结构范围.采用可动式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开窗入路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10例,男4例,女6例.L3-4 2例,L4-5 4例,L5S1 4例.结果 自L1至S1椎板峡部和关节突关节逐渐增宽,横突逐渐下移,峡部外缘和上关节突外缘到硬膜囊外缘的距离逐渐增大;在L1,2、L2,3和L3,4节段经椎间孔开窗入路切除较少的椎板峡部和关节突即可显露硬膜囊外缘和椎间盘后外侧;在L4,5尤其L5S1节段椎间孔开窗操作空间小,需切除较多的椎板峡部和关节突关节外缘才能显露椎间盘后外侧,硬膜囊显露较困难,下内侧月牙形开窗可保留较多的椎板和下关节突连接.临床应用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显露充分,彻底摘除了突出和游离的椎间盘髓核.随访6~24个月,末次随访时Macnab评分优8例、良2例,均无腰椎失稳表现.结论 经腰椎椎间孔开窗入路可在保留椎板和下关节突连续性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椎间孔,内镜下操作、下内侧月牙形开窗可以保留更多的骨性结构,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 上颈椎韧带对寰枢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韩应超;潘杰;王善金;杨明杰;麻斌;李立钧;王强;张东升;谭军

    目的 探讨上颈椎韧带结构中横向韧带(横韧带)及纵向韧带对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新鲜成人完整上颈椎标本6具,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按序测定完整标本、横韧带切断、横韧带+纵向韧带切断状态下寰枢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轴向旋转幅度及前屈时的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结果 (1)横韧带切断后,载荷10 N时平均ADI值、前屈、后伸角度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载荷30~90 N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载荷100 N时ADI值2.90 mm、前屈12.53°、后伸13.89°,载荷150 N时ADI值3.37 mm、前屈16.07°、后伸16.39°,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载荷≤100N时左/右侧屈、轴向旋转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载荷150 N时,左侧屈8.40°、右侧屈9.67°、轴向旋转61.53°,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横韧带+纵向韧带切断后,不同载荷状态下的ADI值和三维运动幅度与横韧带切断及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切断横韧带对寰枢椎稳定性可造成一定影响,表现在运动初期或载荷超出生理范围时;纵向韧带在生理载荷范围内足以维持寰枢椎的稳定性,切断纵向韧带将明显影响寰枢椎的稳定性.

  • 快速成型导向模板技术在枢椎椎板交叉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作者:胡勇;袁振山;谢辉;袁建兵;董伟鑫;王成焘;顾勇杰;马维虎;徐荣明

    目的 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枢椎椎板交叉螺钉置钉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8具,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行枢椎椎板交叉螺钉佳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与枢椎椎板及棘突后表面解剖结构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向模板实体化,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扫描置钉后的标本,分割重建螺钉钉道路径.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测量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的进钉点及进钉角度.结果 上、下位椎板螺钉理想钉道长度分别为(29.12±1.39)、(29.62±1.40) mm;内倾角分别为56.20°±2.07°、56.02°±1.72°.下位椎板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和尾倾角分别为56.28°±1.54°、0.13°±0.65°;上位椎板分别为55.48°±1.75°、-0.19°±1.54°.下位椎板螺钉进钉点在X、Y、Z轴上的偏移分别为(0.69±1.79)、(2.54±4.86)、(0.63±1.37) mm;上位椎板分别为(0.64±1.61)、(2.36±4.85)、(0.62±1.38) mm.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进钉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利用数字化快速成型导向模板技术辅助枢椎椎板交叉螺钉置钉提高了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理论上可降低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的风险.

  • 血管造影CT在椎动脉-寰椎复合体解剖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王爽;王欢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椎动脉-寰椎复合体进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Mimics软件对225例患者的CTA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将椎动脉V3段与寰椎后弓峡部区域重建为椎动脉-寰椎复合体,根据二者关系进行分型.A型为常规型,椎动脉V3段位于寰椎后弓峡部之上,其中椎-寰上间距大于1.8 mm为A1型、0.6~1.8 mm为A2型、小于0.6mm为A3型;B型为椎动脉变异型,其中B1为远离型、B2为后弓下走行型;C型为骨结构变异型,其中骨环结构闭合为C1型,骨环结构不闭合为C2型.测量A1、A2型的椎-寰上间隙.结果 225例患者450个椎动脉-寰椎复合体可分为:A1型57个(12.7%,57/450),A2型115个(25.6%,115/450),A3型194个(43.1%,194/450);B1型20个(4.4%,20/450),B2型9个(2.0%,9/450);C1型34个(7.6%,34/450),C2型21个(4.7%,21/450).50.2%的患者双侧分型不同.结论 在寰椎固定术前常规行CTA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椎动脉V3段与寰椎后弓峡部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分型的解剖特点选择置钉方案可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 应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颈椎终板曲率的方法学探讨

    作者:张帆;吕飞舟;王洪立;姜建元

    目的 探讨应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颈椎终板曲率的方法.方法 募集8名正常男性健康志愿者,摄颈椎CT片(包括C2下终板至C7上终板).将图像导入Mimics 10.0软件,进行各节段分离重建.处理后的图像导入NX Imageware 13.2软件,分离C2下终板至C7上终板共10个终板,测量终板左右径、前后径.在每一个终板上对称取“左、中、右、前、中、后”六条曲线,每条曲线上选取15个能充分反映曲线整体的点进行曲率测量.比较同一终板内不同点间、不同曲线间、不同终板间及不同个体同一终板间的曲率差异,分析曲率与终板深度及宽度的相关性.结果 从C2下终板至C6下终板,同一终板内各点间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上终板各点间曲率变化不明显.前、中、后及左、中、右三条曲线间的比较,大部分终板(92.5%及96.3%)的总体曲率分布无明显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终板间比较,总体曲率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C4下终板外,不同个体间同一终板曲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板的曲率变化与其几何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应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颈椎终板解剖学测量具有可行性,颈椎终板曲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椎体融合器的设计应考虑颈椎终板曲率的变化.

  • 不同理化性质的灌洗液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丁孝权;曹争明;黄越龙;孙铁铮

    关节灌洗贯穿于关节镜手术的整个过程,其作用是充盈关节腔隙,保持视野清晰,为不同设备操作提供必需的环境,如电化学操作时使用低导电性的非离子型灌洗液,而射频消融则需要使用离子型灌洗液.关节软骨再生修复能力差,一旦受损几乎不能完全修复.因此,尽可能保留及恢复关节软骨的功能和形态是关节镜手术的根本目的之一.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均可对正常软骨造成一定损伤,影响预后,甚至加速软骨退化.手术对关节软骨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术中灌洗液用量大,灌注持续时间长,灌洗液的理化性质与关节液有明显不同,对关节软骨影响不容小觑[1];(2)关节镜手术操作如骨软骨移植中的取材、软骨缺损区域的刨刀清理等会对周围正常的关节软骨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2];(3)术中使用的射频使关节软骨全层遭受热损伤,严重时可深达软骨下骨,导致局部骨或软骨坏死[3-5].

    关键词: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骨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菁;赵宇

    黄韧带骨化是指脊柱间黄韧带内的纤维组织转化为骨性组织的病理生理结果[1].黄韧带骨化在颈椎、胸椎、腰椎均可发生,以胸椎特别是下胸椎(T9~T12)多见[2-5],好发于40~60岁成年人.黄韧带骨化是胸椎管狭窄一个常见、重要的原因[6-7].随着黄韧带骨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黄韧带比邻的椎板、关节突、硬脊膜均可出现增生肥厚及骨化,从不全骨化到完全骨化,终累及硬脊膜,形成硬脊膜骨化,巨大的骨性组织对胸脊髓产生压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8].

    关键词:
  •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外基质支架在体外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唐成;徐燕;王黎明;苗登顺;裴璇;魏波;杜小涛;金成哲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外基质(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matrix,aBMSC-dECM)支架体外制备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取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原代培养4周,收集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制备aBMSC-dECM支架.对支架行扫描电镜和HE染色观察.分离培养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支架内,48 h后对细胞-支架复合物行Live-Dead染色.分别于种植后1、2、4和6周对细胞-支架复合物(组织工程软骨)进行大体观察、体积测量、HE染色、Safranin-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TimePCR检测和抗压强度测试.对照为atelocollagen支架.结果 aBMSC-dECM支架呈三维多孔状海绵样结构,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较好,孔径(304.4±108.2) μm,孔隙率93.3%±4.5%.与atelocollagen支架组比较,aBMSC-dECM支架组组织工程软骨呈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弹性,随观察时间延长体积逐渐增大,软骨细胞数量、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逐渐增多,Ⅱ型胶原及Aggrecan的mRNA持续高表达,抗压强度持续增高.结论 aBMSC-dECM支架有利于维持软骨细胞活性和生物学功能,促进组织工程软骨形成.

  • 淫羊藿甙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周慧芳;史念珂;雪原;杨忠;张超;王硕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信号通路Smad1、Smad5和Smad4表达的调节作用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分别用含淫羊藿甙0、10-9、10-8和10-7 mol/L 的条件培养液干预MC3T3-E1细胞.给药后第1天、2天和3天,分别应用四甲基噻唑蓝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用速率分光光度法测定碱性磷酸酶含量,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Smad1、Smad5、Smad4及骨钙素、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于细胞生长的第21天观察钙结节数量.结果 淫羊藿甙含量为10-8 mol/L时,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数量明显增加;淫羊藿甙作用细胞第1天、2天和3天时,10-8 mol/L组细胞Smad1、Smad5和Smad4 mRNA的表达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第3天时10-9 mol/L和10-7 mol/L组表达明显减少;第2天时,10-8 mol/L组细胞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mRNA和骨钙素、Smadl、Smad5和Smad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淫羊藿甙通过直接刺激MC3T3-El细胞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Smadl、Smad5和Smad4的表达,且以表达水平同步增高的方式促进其成骨性分化.

  • 腰椎关节突关节巨大痛风石一例报告

    作者:刘树新;李正维;南丰

    男,48岁.以"腰痛伴双下肢麻木2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前2年开始出现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及跛行.疼痛向足跟放射,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接受保守治疗.入院前2个月腰痛及双下肢麻木症状加重,经卧床及理疗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平日饮食无节制,大量饮酒,食用海鲜及高动物蛋白食物.入院前10年左手各指间关节及右足距舟关节开始出现剧烈疼痛,周期性发作,血尿酸600 μmol/L,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痛风.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未遵医嘱控制饮食.数年间痛风石累及掌指、指间、肘、膝、距舟及跖间等多处关节.

    关键词:
  • 髌腱透明细胞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谢超;刘洪涛;孙洪亮;盖鹏宙;徐强

    透明细胞肉瘤早由Enzinger于1965年报告[1],是一种具有黑色素细胞分化的、通常累及肌腱和腱膜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临床罕见,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恶性度高,预后差.好发年龄为20~40岁.约半数患者主诉疼痛,肿块有压痛,部分患者就诊前疼痛症状可持续达5年[2].常见的好发部位为足踝部,发生于髌韧带者未见文献报道.我科诊治1例发生于髌腱的透明细胞肉瘤.

    关键词:
  • 齿突加冠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王强;范顺武;黄悦

    钙盐晶体在枢椎齿突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影像学征象犹如齿突戴上了一顶皇冠,称为齿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齿突加冠综合征早由Bouvet等[1]于1985年报告,国外有散在病例,而国内尚无相关文献.齿突加冠综合征的发病率通常被低估[2-4].其临床特征主要有突发颈项疼痛,伴随颈部僵硬,偶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或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甚至出现颈髓压迫征象[5].影像学上表现为齿突上方与周围出现大小不一、高密度的不规则影.CT是具诊断价值的检查.在文献中,所有作者均建议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我们近收治了1例齿突加冠综合征患者.

    关键词:
  • 马尾骨化性蛛网膜炎一例报告

    作者:郭长勇;丁真奇;康两期;刘良田;张帅;喻振兴

    骨化性蛛网膜炎是较为罕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蛛网膜骨化或钙化,并因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骨化性蛛网膜炎临床少见[1-2],尤其是发生在马尾部位的骨化性蛛网膜炎.男,54岁,既往有T8-9椎间盘突出手术史(具体不详),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但常感腰背部疼痛,因症状较轻未予治疗.3个月前,患者因摔伤而出现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行走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减轻,经严格保守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入院体格检查:腰部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棘突旁广泛性压痛及叩击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椎屈伸活动受限.

    关键词: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