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

    作者:郑怀远;刘娟;洪光祥;王发斌;黄启顺;陈振兵

    目的 总结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后发生手部挛缩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9月治疗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并获得随访的6例患儿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4~51个月,平均38个月;从发生输液渗漏至就诊时间为3~6个月.患儿示、中、环、小指均受累,就诊时掌指关节于0°~l0°位固定,其中中指严重,中指过伸-20°~0°固定.6例患儿拇指均正常.6例患儿中2例行手背伸肌腱松解、掌指关节背侧关节囊松解术;4例未行手术治疗,仅接受手部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超声波、中频脉冲电治疗等),以促进局部手背肿胀消退、瘢痕软化,同时行手指关节的主被动屈曲功能锻炼,夜间辅助支具固定.结果 手术治疗的2例患儿术中掌指关节可被动屈曲90°,术后2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均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于伸直位固定.4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随访1~8年,在康复治疗期间掌指关节可主动屈曲30°~45°,停止康复治疗后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主动屈曲0°~15°.结论 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单纯保守及手术治疗远期随访效果均欠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保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二者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 2010年北京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研究

    作者:吕艳伟;田伟;刘亚军;肖斌;韩骁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现状.方法 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对北京地区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腰痛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计算腰痛总患病率、地区和人群(性别、年龄)腰痛患病率.不同性别地区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同年龄腰痛患病率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年龄组内某几组年龄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分割卡方检验.结果 3860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腰痛年患病率为26.09% (1007/3860).腰痛时点患病率为6.11%(236/3860).腰痛持续时间<3个月的患病率为16.76%(647/3860);3~6个月的患病率为4.12%(159/3860);≥6个月的患病率为5.21%(201/3860).男性患病率(23.03%)低于女性(28.83%);中心城区(20.88%)低于郊县城区(29.88%)和农村(27.54%);对于男性,郊县患病率高(28.42%),农村次之(23.47%),中心城区低(17.48%).对于女性,郊县和农村的患病率均高于中心城区.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55~岁组男性患病率高,60~岁组女性患病率高;中心城区和农村60~岁组患病率高(34.43%和48.68%),郊区55~岁组高(47.26%).结论 北京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腰痛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较高,慢性腰痛更突出,且分布范围广,腰痛在北京地区处于流行状态;腰痛患病率存在郊县和农村地区较高,女性较高,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分布特征.

  • 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治疗中年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宋立明;于建华;赵秀祥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治疗中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1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资料,男3例,女7例;年龄40~47岁,平均42岁;3例为双侧(单侧手术)、7例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左侧4例,右侧6例.2例有既往手术史,其中1例行Chari截骨术,1例行髋臼造盖术.髋关节骨关节炎分期:T(o)nnis 0期3例,Ⅰ期5例,Ⅱ期2例.6例Shenton线不连续.髋臼外侧CE角3.50°±4.88°,前侧CE角1.80°±5.07°,髋臼顶倾斜角18.20°±3.01°,股骨头超出指数31.30%±4.37%,Harris髋关节评分(67.40±7.75)分.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76个月,平均37个月.1例术前T(o)nnis Ⅰ期者术后改善为0期,1例Ⅱ期者改善为Ⅰ期,其余分期无变化.术后2例Shenton线不连续.末次随访外侧CE角30.40°±3.31°,前侧CE角29.50°±3.03°,髋臼顶倾斜角4.50°±2.55°,股骨头超出指数9.90%±4.33%,Harris髋关节评分(84.10±4.07)分.3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感觉麻木,4~6个月自行恢复.1例出现髂窝血肿,2周后吸收消失,无残留症状.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可治疗中年髋关节发育不良.

  •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下腰椎疾病效果观察

    作者:刘先哲;许伟华;叶树楠;冯勇;张波;杨述华

    目的 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10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69例完整的随访资料,男39例,女30例;年龄30~62岁,平均44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2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退行性椎管狭窄35例,椎间盘退行性改变10例.手术固定节段:L2,32例,L3,44例,L4,5 42例,L5S115例,L3~L5 5例,T12~L4 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临床疗效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手术时间为1.5~4.2 h,平均2.5 h;术中出血80~550 ml,平均320 ml.术后随访时间为6~44个月,平均35个月.VAS评分,术前6~9分,平均8.6分;术后0~5分,平均2.8分.术前ODI为30%~91%,平均73%;术后为0~61%,平均30%.无一例发生钉绳系统和聚酯套管松动及深部感染.术后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优53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94.2% (65/69).结论 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能在保留腰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同时保证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非融合性、动力性固定方法.

  • 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初步效果分析

    作者:农鲁明;周栋;高共鸣;蒋羽清;徐南伟

    目的 探讨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18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39~58岁,平均48.6岁;L3,45例,L4,5 1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过伸性腰背疼痛症状,并伴有一侧下肢的节段性放射性疼痛,屈曲位时缓解.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 logue scale,VAS)对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手术前后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测量术前及术后手术节段棘突间距离、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和宽度、前凸角以及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5±2.9)个月.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为(3.1±1.3)分和(1.5±0.8)分,与术前(7.9±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ODI为54.7%±14.8%和10.1%±2.5%,与术前82.1%±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棘突间距离为(9.29±1.43) mm,椎间隙后缘高度为(11.28±0.85) mm,椎间孔高度和宽度分别为(21.27±1.01) mm和(10.83±0.73) mm;节段前凸角及节段活动度分别为7.62°±0.74°和6.34°±0.81°.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棘突骨折、脊髓损伤、脑脊液漏及装置移位、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

  • 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顺行固定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王永清;高庆;毕红宾;战颖;赵志辉;杨志强;郝晓辉;尹鸣熹;綦凤桐

    目的 总结多向锁定股骨带锁髓内钉(multi-interlocking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MIFIN)顺行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MIFI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3例患者资料,男29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平均35.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8例.AO分型:A1型12例,A2型11例,A3型7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33例.结果 43例患者中,除3例陈旧性骨折和9例髓腔较小的患者经扩髓后穿入MIFIN外,余31例均未扩髓穿钉.术后1~4周,行无痛膝关节功能锻炼.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57个月,平均33.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4.3~25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5~97分,平均85.2分;其中优26例,良7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6.74% (33/43).正位X线片示下肢力线外翻<4°8例,4°~6°30例,>6°5例.侧位X线片示膝关节伸直位均在0°;屈曲超过90°38例,70°~90° 3例,45°~70°2例.结论 顺行MIFIN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可避免两次膝关节开放手术的损伤,降低膝关节粘连、功能障碍和感染率.

  • 自动神经牵开器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银和平;李树文;白明;杜志才;曹振华;武海军;孟格栋

    目的 探讨自动神经牵开器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的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0例患者资料,男196例,女154例;年龄17~68岁,平均42岁;L1-23例,L2-3 8例,L3-4 12例,L4-5 186例,L5S1 141例.突出类型:中央型31例,旁侧型266例,极外型23例,破裂游离型30例.其中合并钙化37例,合并椎管狭窄66例.患者在MED中均应用自动神经牵开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3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VAS评分,术前(8.79±1.15)分,术后3个月(3.80±1.14)分,术后6个月(3.65±1.14)分.ODI,术前78%±1.71%,术后3个月28%±1.72%,术后6个月28%±1.88%.术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无一例发生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形成.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给予切吸、引流,卧床休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3周后治愈.2例术后切口发生缝线反应导致切口延迟愈合,经拆线后清洁换药3~4周痊愈.1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经清洁换药及对症治疗6周后痊愈.2例患者因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而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1例经物理疗法、药物及对症治疗后康复,另1例经介入放置滤网结合药物溶栓得以康复.结论 在MED中配合使用自动神经牵开器可有效显露术区,保护周围神经不受损伤,减轻手术人员的工作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开门”揭开式椎板整块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作者:张继东;夏群;胡永成;吉宁;韩岳;宁尚龙

    目的 观察“单开门”揭开式椎板整块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极重度颈椎OPLL 16例患者资料,男13例,女3例;年龄45~74岁,平均56.5岁.15例神经功能损害与头颈部活动有关(如打喷嚏、咳嗽、过伸颈部等),1例诱因不明,神经症状均持续加重.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Score,JOA)为(7.1±1.8)分.术前CT扫描示骨化的后纵韧带平均占椎管矢状径的83.7%.患者均接受后路椎板整块切除、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为150~600 ml,平均300ml.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24.4±10)个月,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平均JOA评分为(13.2±1.7)分、(13.5±1.6)分、(14.1±1.5)分,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1.6%、64.6%、70.7%.术后1例伤口形成血肿,1例发生脑脊液漏,3例肩背部疼痛.术中、术后未见深部感染、神经功能恶化、椎动脉损伤、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颈椎“单开门”揭开式椎板整块切除术对脊髓干扰小、安全性高,结合颈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够稳定减压节段,维持颈椎曲度,可用于重度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

  • 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活动性髋关节结核

    作者:张晓岗;任姜栋;曹力;郭文涛;彭理斌

    目的 探讨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活动性髋关节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0年10月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9例(20髋)晚期活动性髋关节结核患者资料,男14例(15髋),女5例(5髋);年龄21~74岁,平均44.1岁.根据Babhulkar和Pande的髋关节结核临床影像学分期,3例(3髋)为Ⅲ期,16例(17髋)为Ⅳ期.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5~26周,平均15.1周.2例在外院接受过抗结核药化疗,其中1例行病灶清除术.3例胸片发现肺部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例患者有表浅皮肤窦道形成.结果 术后随访12~142个月,平均57个月.1例患者术后6天发生后脱位,经手法复位后卧床3周未再脱位;1例术后5个月出现结核复发,经清创保留假体及口服抗结核药化疗12个月后治愈;1例术后9年随访时X线片示臼杯出现无菌性松动;其余1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无结核复发及假体松动迹象.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5分(范围,27~46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90分(范围,65~96分).结论 晚期活动性髋关节结核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可行,可达到控制感染,解除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目的.

  • 颈椎前外侧入路穿刺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应用体会

    作者:单建林;姜恒;王崇伟;张阳;王飞;李放

    目的 探讨颈椎前外侧入路穿刺技术的解剖学基础,提高该入路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成人尸体解剖22具,颈椎前路手术患者50侧.通过尸体解剖及手术观察向左侧推移脏器鞘时颈动脉鞘的位移情况,颈动脉鞘与脏器鞘间隙在不同颈椎水平的特点,向内侧推移气管时食管随气管移动的情况及食管向内侧相对于椎体的移动发生在哪一筋膜间隙,向内外侧推移颈动脉鞘时其移动情况.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颈椎间盘髓核射频技术治疗颈椎间盘源性疼痛及颈性眩晕206例患者资料,男93例,女113例;年龄22~71岁,平均48岁,共434个椎间盘.结果 尸体解剖和术中观察均发现在约C4椎体水平以下颈动脉鞘和脏器鞘之间不存在天然间隙,为使二鞘之间产生可供穿刺的间隙需借助手法分离.椎前筋膜浅、深两层之间容易分离.在脏器鞘完整情况下,向内侧推移气管时,食管随气管一同活动,脏器鞘相对于颈椎的活动主要发生在椎前筋膜浅、深层之间.颈动脉鞘主要由椎前筋膜向两侧移行而成,受椎前筋膜的限制加之颈动脉本身的张力使其向内外的活动度受到明显限制.434个颈椎间盘穿刺均安全完成,无一例发生颈动脉、食管损伤和椎间盘炎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外侧入路穿刺技术应基于对颈前解剖的正确理解,在此基础上的操作合理安全.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误置与主动脉损伤的风险评估

    作者:江华;邱旭升;邱勇;朱泽章;钱邦平;王渭君;刘臻

    目的 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胸椎椎弓根螺钉误置导致主动脉损伤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资料,男7例,女43例;年龄13~18岁,平均(15.3±2.6)岁;均于术前行MRI扫描(包含T5~T12椎体).基于横断面MRI,测量左侧椎弓根-主动脉角和左侧椎弓根-主动脉距离,并以不同长度的椎弓根螺钉(30 mm、35mm、40 mm)和外侧误置角度(10°、20°、30°)模拟置入左侧椎弓根螺钉,建立9种螺钉外侧误置模式.当模拟置入的螺钉与主动脉轮廓相交即定义为危险置钉.比较同一节段中不同误置模式的危险置钉比率及同一误置模式下不同节段的危险置钉比率,分析危险置钉比率与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及误置角度的相关性.结果左侧椎弓根-主动脉角从T5水平的34.3°±8.5°增加至T7水平的45.7°±4.1 °,然后逐渐减小至T12水平的9.2°±5.6°;左侧椎弓根-主动脉距离在T5~T12水平从(28.2±7.3)mm增加至(37.7±6.5) mm.危险置钉比率与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及误置角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在T11节段出现危险置钉的比率较高.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偏长、外侧误置角度过大以及T11节段的外侧误置是导致主动脉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

  • RGD多肽修饰同种异体骨表面密度的放射性示踪研究

    作者:侯晓斌;胡永成;何锦泉

    目的 探讨应用125Ⅰ标记RGD多肽的放射性示踪方法测定RGD多肽在同种异体骨片表面的枝接密度的可行性.探寻RGD多肽反应浓度对表面密度的影响,获得RGD表面密度与反应浓度的关系曲线.方法 用放射性125Ⅰ对人工合成的含RGD八肽(EPRGDNYR)进行标记反应,并测算比放射性.将标记后的125Ⅰ-RGD作为放射性探针加入设计浓度分别为0.01 mg/ml、0.10 mg/ml、0.50 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的RGD反应液.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预制的同种异体骨片置于不同设计浓度的RGD反应液中进行枝接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后的异体骨片的放射性和表面积,计算异体骨片表面RGD多肽的枝接密度,评价RGD多肽反应浓度对表面密度的影响并绘制二者的关系曲线.结果通过放射密度γ-计数器的测定发现,125Ⅰ能够成功标记于RGD多肽.以含有125Ⅰ-RGD的不同设计浓度的RGD反应液与预制的同种异体骨片进行枝接反应后,发现同种异体骨片具有放射性,说明RGD多肽已经成功枝接于异体骨片.经分析发现RGD多肽的表面密度随反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RGD多肽的表面密度与其反应浓度间定量相关,随反应浓度的增长,表面密度逐渐趋于饱和值.

  • 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融合与分裂

    作者:俞索静;童培建;吴承亮;金红婷;单乐天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特殊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连续动态观察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下向破骨细胞分化及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细胞的全过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法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细胞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绝大部分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骨吸收陷窝、坑洼、沟道及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表明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复杂多变,多核破骨细胞可以发生分裂.结论 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形成巨大的多核细胞,使其核数增加、体积增大、形态伸缩多变、质膜贴附面积广泛扩展,同时破骨细胞还可通过分裂来缩小体积、减少核数,以适应局部形态学、生物力学及骨吸收动力学的需求.这提示破骨细胞的融合及非有丝分裂方式可能是其发挥功能效应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细胞生物学行为.

  • 双侧腓肠肌结核性肌炎一例报告

    作者:王云峰;齐欣;杨晨;宫宇宝;刘建国;徐智达;李叔强

    文献报道,1%~3%的结核病变会累及肌肉骨骼系统[1].原发的肌肉结核极其罕见,Soler等[2]研究表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2334例患者中,只有18例发生椎管外的肌肉组织结核,其中原发的结核性肌炎患者只有6例,发病率约为0.26%(6/2334).国内也仅有少数散发报告[3].

    关键词: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