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球形探针技术在椎弓根螺钉置钉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克冰;刘少喻;李浩淼;梁春祥;龙厚清;韩国伟

    目的 通过与传统徒手置钉术的比较,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即应用椎弓根球形探针系统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率.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对脊柱侧凸、腰椎滑脱、脊柱骨折等疾病需行颈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椎弓根球形探针置入椎弓根螺钉.该探针为医用不锈钢制成,包括一个球端、杆和柄,金属球端的直径分别有1.5、2.5、3.0、3.5 mm四种,其中直径1.5mm的探针具有较强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球形探针技术要点:按标准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定位,高速磨钻去除皮质骨,将椎弓根球形探针按直径从小到大依次缓慢敲入椎弓根内直至达到椎体前方骨皮质.术后采用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钉道情况.并与采用传统徒手技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球形探针技术共置入312枚椎弓根螺钉,传统徒手技术置入276枚.术后CT扫描显示球形探针技术组颈椎、胸椎、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准确率为100%,无一例穿出椎弓根骨皮质.传统徒手技术组准确率为78%,共有61枚螺钉(22%)位置不良,23枚(8.3%)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38枚(13.7%)穿透外侧骨皮质.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徒手置钉技术相比,椎弓根球形探针置钉技术,可准确地置入椎弓根钉,避免因螺钉误置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 颈椎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后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鹏飞;张为;靳宪辉;申勇;丁文元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和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后移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6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1例,女24例;年龄39~75岁,平均56.3岁.33例采用颈后路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切除组),32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开门组).两组患者术前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评估两组的脊髓后移距离、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丢失及轴性症状评分.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26~47个月的随访,平均34个月.切除组术后1年脊髓后移距离(1.4±0.6) mm,开门组(3.3±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除组JOA评分改善率60.5%±21.3%,开门组61.1%±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除组颈椎曲度指数丢失3.3%±1.7%,开门组3.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除组18.2% (6/33)的患者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开门组为33.3%(10/30),两组轴性症状临床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后脊髓后移距离小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脊髓后移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颈椎曲度无关,而与轴性症状有关.

  • 跟腱再断裂的修复重建

    作者:王碧菠;徐向阳;刘津浩;朱渊

    目的 总结跟腱再断裂的原因,探讨“V-Y”推进瓣及(足母)长屈肌腱(flexor hallucis longus,FHL)转位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的适应证、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手术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患者16例16足,男12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50.9岁.再断裂距初次手术时间为6~49周(平均21.8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7.5个月).充分清除断端瘢痕及坏死组织4例断端缺损<4 cm者采用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修补,12例断端缺损>4cm者采用FHL转位修复重建.结合患者病史、康复方式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跟腱形态,分析其发生再断裂原因.观察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nkle and hindfoot score,AOFAS-AH)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跟腱再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跟腱愈合不良发生液化坏死、术后过早负重或活动不当致跌倒.采用“V-Y”推进瓣或FHL转位修复跟腱再断裂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AOFAS-AH评分从术前(70.2±8.5)分提高到(92.4±6.1)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4.8±6.2)分提高到(91.7±4.8)分.踝部MRI显示跟腱部信号均匀,无撕裂或积液表现.结论 跟腱再断裂后需彻底清创,导致大范围缺损.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可修复<4cm的缺损,FHL转位可修复重建>4 cm的缺损,术后踝足部功能外形恢复良好.

  • 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分型特征及手术治疗

    作者:俞光荣;赵宏谋;袁锋;周家钤;李海峰;杨云峰;李山珠;朱辉

    目的 回顾性评估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并总结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特征.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8例9足儿童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手术治疗,男7例,女1例;年龄10~15岁,平均13.1岁.术前通过X线片及CT检查对骨折情况进行评估和分型,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随访,临床评估使用改良AOFAS评分.并对已发表的手术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按照Essex-Lopresti分型,舌型骨折4例4足,关节压缩型5例5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5例5足,Ⅲ型3例3足,Ⅳ型1例1足.均获得21~72个月随访,平均47.4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8个月(2~4个月).术前及术后B(o)hler角分别平均为5.7°和33.1°,Gissane角分别平均为106.5°和128.0°;平均改良AOFAS评分为65.2分(53~68分).有1足出现皮缘局部坏死,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文献综合结果,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性占78.6%(48/61);SandersⅡ型占53.7% (36/67),Ⅲ型占37.3% (25/67),Ⅳ型占9.0% (6/67);Essex-Lopresti舌型骨折占40.5%(15/37),关节压缩型占59.5%(22/37).结论 儿童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较快且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特征与成人相似.

  •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

    作者:洪正华;陈海啸;王章富;洪华兴;张传毅;陈伟富;陈国富;洪盾;林列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该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7~58岁,平均36岁.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伤椎的一侧椎板、椎弓根及关节突,创建后外侧通道,然后行椎体次全切,椎间植入钛网或人工骨笼,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随访时进行X线和CT检查,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分级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18~4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Cobb角及伤椎高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分级,术前2级8例、3级22例,术后均为0级;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9例、E级16例.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具备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优势,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提供一个理想的选择.

  • 寰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技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许正伟;郭华;刘团江;王晓东

    目的 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60例寰枢椎失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椎弓根螺钉组(32例)均采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侧块螺钉组(28例)均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通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颈枕区疼痛缓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术后植骨融合情况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46.6个月.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寰枢椎再移位及失稳现象.椎弓根螺钉组术前JOA评分为(7.1±2.8)分,VAS评分(3.0±1.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改善至(13.3±2.1)分和(1.8±0.9)分;侧块螺钉组术前JOA评分为(7.3±2.4)分,VAS评分(3.2±1.0)分,末次随访时分别改善至(13.0±2.6)分和(1.9±1.O)分;两组患者在JOA评分、颈枕区疼痛缓解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弓根螺钉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侧块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弓根螺钉组中2例出现寰椎后弓骨折.侧块螺钉组中有3例术后出现颈枕区疼痛加重,且伴有麻木.结论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显露范围小,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在设计手术方案时,应优先考虑椎弓根螺钉技术,而侧块螺钉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解剖学测量及临床应用

    作者:徐荣明;赵刘军;马维虎;朱彦昭

    目的 通过解剖学测量和临床应用,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20具成人颈椎标本通过CT扫描后进行数据测量,内容包括:椎体高度、椎体前后径、椎体宽度、椎弓根横径、椎弓根高度、螺钉长度、横切面角度、矢状面角度、横切面进针点距离、矢状面进针点距离,确定进针点,并进行尸体标本置钉.根据测量数据和术前影像学检查对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观察复位及螺钉位置情况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 横切面角度从C3(45.7°4.0°)至C5 (52.1°±5.9°)逐渐增大,至C6(47.8°±6.7°)、C7(44.4°±8.3°)又有所减小.矢状面角度从C3(93.4°±7.2°)至Cd112.1°±6.2°)逐渐增大,至C7(102.7°±8.5°)又有所减小.横切面进针点C3~C5位于椎弓根对侧,C6~C7位于椎弓根同侧;矢状面进针点距离3.4~7.5 mm.5例患者术中减压彻底,螺钉均位于椎弓根钉道内,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针点位于距上终板5 mm左右,椎体前正中线附近.横切面角度约为45.7°~52.1°,矢状面角度约为93.4°~112.1°.螺钉长度约为32 mm.

  • Ilizarov牵张技术对挛缩跟腱组织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大为;李良华;王清玉;姚东文;余兰伟

    目的 探讨Ilizarov牵张技术的牵拉应力对挛缩跟腱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18只狗右后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中立位固定1周后开始牵拉,1 mm/d,分2次调整,连续3周,X线摄片确定足下垂15°,再维持固定3周,随机选取9只动物处死取材(挛缩组);余动物再以同样的速度和方法牵拉矫正3周后处死取材(牵拉组);所取健侧标本合并为对照组.(1) HE染色观察腱细胞排列分布,胶原纤维形态,并分析腱网膜厚度变化;(2)以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Ⅲ胶原,并分析二者含量变化;(3)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主要为葡糖氨基葡聚糖)含量.结果 (1)挛缩组腱细胞与胶原纤维间隙不明显,腱细胞呈梭形,囊状,胶原纤维束扭曲,排列散乱,难见细胞间质.腱网膜厚度与健侧(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牵拉组,腱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胶原束间成串排列,细胞与胶原纤维间有基质间隔,见炎症细胞,形态与正常腱组织相似.腱网膜厚度与健侧无明显差异.(2)偏振光显微镜下,挛缩组Ⅰ、Ⅲ胶原构成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牵拉组Ⅰ、Ⅲ胶原构成比与健侧无明显差异.(3)挛缩组跟腱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牵拉组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在Ilizarov牵张技术牵拉下,挛缩退化的跟腱组织在组织学上可基本恢复正常.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庆鹏;姚猛;蔺松若;王显光;周昌伟;孙崇毅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动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GF-β1治疗组(渗透微泵持续蛛网膜下腔泵入1μg/h TGF-β1)、TGF-β1抗体组(渗透微泵持续蛛网膜下腔泵入1μg/h TGF-β1中和抗体),按设定的不同时间点随机处死各组的实验动物,取材.应用TUNEL法、RT-PCR、Westem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不同组别在神经细胞凋亡,脊髓组织细胞中TGF-β1和Fas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差异.通过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脊髓损伤后TGF-β1和Fas表达时间依赖性增加,Fas表达24h达高峰,TGF-β1表达7d达高峰.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其中8h神经元凋亡明显,7d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局部应用TGF-β1,可显著下调损伤脊髓组织Fas表达,减少8h和7d时神经元凋亡及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数量,BBB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显示,TGF-β1治疗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 脊髓损伤部位应用TGF-β1可抑制Fa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利于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 包封硫酸依替米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缓释骨支架的实验研究

    作者:弓家弘;王静成;王大新;杨伟霞

    目的 研制一种包封硫酸依替米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缓释骨支架,为临床治疗骨缺损、骨髓炎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离子凝胶法制作载硫酸依替米星的壳聚糖颗粒,载药颗粒结合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于模具中成形,采用冻干成孔法制备多孔缓释载药纳米骨支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表面及其研碎颗粒、X线多晶衍射检测判断其组成、总孔隙率测定以了解其相关表征;进行抑菌实验及长期和累计释药实验了解骨支架抗菌性及缓释性;后通过骨髓间质干细胞与支架共培养,检测支架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载药纳米骨支架为多孔圆柱形颗粒,电镜下其具有纳米级球棒状微观结构,材料表面及内部孔隙分布良好,总孔隙率为70.68%,X线多晶衍射为典型羟基磷灰石波形;抗菌性实验中其抑菌效果可维持1周以上,7d后仍有药物释出;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包封硫酸依替米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缓释骨支架具有与松质骨类似的孔隙结构及组成成分,良好的缓释抗菌效果,可降解,组织相容性好,是较有前景的人工骨替代材料.

  • 腰椎间盘传入神经的投射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单忠林;彭宁宁;宋跃发;金驰;杨磊;杜红梅;曹同军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传入神经的投射范围,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症状发生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体重250~300 g,雌雄不限.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4-5、L5-6、L6S13组,每组10只;尔后每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亚组5只.腹腔麻醉下,腰后正中入路牵开神经根显露椎间盘后部,以微量注射器穿刺达纤维环内层,实验组注入质量浓度为30%的霍乱毒素B单位辣根过氧化物酶(cholera toxin-horseradish peroxidase,CT-HRP)2μl,对照组同法注入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μl.动物存活48 h后行心内灌注后切取T10~L3背根神经节,切片厚度为30 μm.按照DAB法对切片进行成色反应,光镜下观察神经元胞体内或神经纤维内出现棕黑色颗粒为阳性.结果 L4-5、L5-6、L6S1椎间盘注射CT-HRP后,在T10~L3不同范围的背根神经节内均可以观察到CT-HRP标记的棕黑色神经纤维,且不仅局限于单一神经节;椎间盘位置越低,其神经传入的位置也越低.对照组双侧背根神经节内均未见CT-HRP标记的棕黑色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结论 腰椎间盘的传入神经投射到T10~L3的背根神经节,这一神经解剖特点是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症状发生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疼痛
  • 新型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

    作者:陈柏龄;杨晓曦;黎艺强;谢登辉;廖威明;徐栋梁;李佛保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用以评价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干骺端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 2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术后12周,对全部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和股骨远端骨组织计量学测定.所有大鼠取一侧股骨行中段三点弯曲试验,另一侧股骨行干骺端弯曲试验,测定生物力学指标(大载荷、屈服载荷、刚度).对各生物力学指标和骨密度及骨组织计量学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去卵巢组股骨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参数(大载荷、屈服载荷、刚度)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在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中,两组大载荷和屈服载荷的差值明显大于三点弯曲试验所得的相应差值.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生物力学各参数与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均呈正相关,且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的生物力学参数与骨密度、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股骨干三点弯曲试验.结论 建立了新型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即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可用来评估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干骺端生物力学性能,与股骨干三点弯曲试验相比,其敏感度更高,与骨密度和骨组织计量学参数的相关性更强.

  • 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在神经元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于志勇;杨大志;刘洪涛;徐亮;王多;汪代东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在脊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嵌压伤后促进神经元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32只,建立右侧L4-6慢性神经根及DRG嵌压伤的动物模型,造模2周后手术取出致压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左侧作为正常对照)、SCs组、携带神经生长因子腺病毒(adenovirus-nerve growth factor,Ad-NGF)组和SCs+NGF组.治疗后2周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变化.处死动物切取神经根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神经根组织裂解液内NGF前体的含量;双标记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分别计数DRG内神经元标记物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及损伤神经元标记物转录激活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阳性细胞,计算神经元密度及损伤神经元所占比例.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SCs+NGF组神经根组织裂解液内proNGF含量明显增加.双标记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显示:SCs+NGF组与其它组比较,DRG内存活神经元(β-TubulinⅢ阳性细胞)密度明显增加,损伤神经元(ATF3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NGF基因修饰SCs在DRG嵌压伤后的修复中具有促进其内神经元存活,并降低受损神经元比例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慢性神经根嵌压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 植入物-骨界面微动的试验和计算分析的对比(二)

    作者:

    结 果一、FEM模型的验证——偏转将CLS重建和Epoch重建的6个位置(图4)在X、Y、Z方向偏转的FEM数据和试验数据汇总.CLS重建结果显示将所有方向的数据汇总后,与试验测定的结果有非常好的相关性(k=0.95,r=0.96,P<0.05).Epoch模型与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也不错,尽管对结构刚度有些高估(k=0.62,r2=0.88,P<0.05).对于Epoch,X、Y、Z方向所有标记物偏转的相关性分别为r2=0.72、0.73、0.90;对于CLS,则分别为r2=0.84、094、0.91.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