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张先龙;沈灏;眭述平;王琦;蒋垚;曾炳芳

    目的探讨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04年2月至6月,采用双切口技术对17例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7例,女10例;年龄58~75岁,平均69岁.术前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5例、股骨头坏死4例、股骨颈囊内骨折8例.均采用Zimmer公司的小切口工具及Versys非骨水泥型假体,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手术时间85~17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190~450ml,平均280 ml;4例于术后3 d内输血,均为股骨颈囊内骨折病例,平均输血400 ml.前方切口长4.6~6.5 cm,平均5.0 cm;后方切口长3.0~4.2 cm,平均3.7 cm.术后第2天可下地行走,11例于术后第5天出院,6例于术后第7天出院.1例发生术中股骨近端前方骨折,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92~96分,平均94.5分.结论前、后路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须切断任何肌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但手术费时,技术要求高,且需反复X线透视.

  • 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晶;吕国华;王冰;卢畅;康意军;马泽民;邓幼文;陈飞;刘伟东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18例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8岁,平均38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11~L3.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6例椎体后缘高度有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25%~100%,2例合并侧方脱位.均于伤后10 d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融合术.8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在骨折椎体相邻上下椎体植入四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10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8例采用二椎体四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无改变5例,部分改善3例;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部分纠正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1例出现撑开过度,1例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松动拔出,1例术后6个月出现断棒.10例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80%~100%,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术后近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有效.

  • 经皮椎板间隙入路L5S1椎间盘切除术

    作者:杨波;刘尚礼;LEE Sangho;TSANG Yisheng;李斯明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68例,全部采用局麻下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男92例,女76例;年龄18~73岁,平均42.8岁.依据Yeung分型,中央型22例、旁正中型120例、椎间孔型23例、椎间孔外侧型3例.其中钙化突出椎间盘8例,游离椎间盘19例.骶髂间距平均38.6mm.结果随访5~19个月,平均8.3个月.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5 min;平均住院时间1.3 d.临床结果以MacNab标准评定,优73例(43.5%),良79例(47.0%),可8例(4.8%),差8例(4.8%);优良率90.5%.1例发生术中显微髓核钳断裂,8例术后MRI显示病变椎间盘减压不彻底、症状体征未改善,1例发生椎间盘炎,26例出现术后一过性感觉麻木.无一例发生死亡、硬脊膜破裂及脑脊液漏、血管损伤.结论L5S1的椎间盘突出可以采用经皮椎板间隙入椎管途径的内窥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特别适用于髂嵴较高的患者.

  •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作者:林源;曲铁兵;荀宝通;潘江;杜光伟

    目的探讨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志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个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股骨远端三维重建后测量轴线参数,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依性别和侧别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股骨后髁角范围0.62°~6.75°,平均3.44°±1.08°;髁扭转角范围2.93°~8.92°,平均6.03°±0.86°;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范围1.92°~7.05°,平均4.31°±0.64°;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1.72°~3.84°,平均0.87°±0.78°;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0.22°~4.51°,平均2.58°±0.57°.上述测量参数均不存在侧别差异.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及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存在性别差异,其中股骨后髁角与髁扭转角男性大于女性,而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则为女性大于男性.结论通过MR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研究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相互关系的方法.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解剖参数存在种族差异.在正常膝关节中,外科上髁轴线、前后轴线、临床上髁轴线和后髁轴线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确定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轴线.

  •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申勇;张英泽;吴华荣;任东风;丁文元;张为

    目的探讨早期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在减压手术同时进行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82例,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3岁.其中有颈肩痛13例,神经根征28例,脊髓征25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16例.MRI可见不同程度的椎管受压;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超过10°或水平位移超过3 mm.依据颈椎退变过程和Kirkaldy-Willis分期标准,结合X线片、MRI影像资料诊断为颈椎退变不稳定期.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30个月,平均15.4个月.融合节段均获骨性愈合.(1)25例有脊髓征和16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者术前JOA评分为9.52±1.93、术后为14.74±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73.8%.术后疗效为优24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1%.(2)13例有颈肩痛和28例神经根征者术后疗效为优20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在颈椎退变的不稳定期应尽早减压并行内固定,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维持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 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李子荣;史振才;郭万首;张念非;孙伟;林朋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初步结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的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53.2岁.体重指数17.1~30.2,平均23.4.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43髋.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均衡(P>0.05),但疾病谱不同.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THA组31例(36髋)、常规THA组25例(31髋)随访6~24个月,平均13.1个月.小切口THA组切口长度平均9.3 cm,较常规THA组短(P<0.05);围手术期出血量(318±223.1)ml,引流量(252±169.1)ml,均较常规THA组少(P<0.05);平均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切口THA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THA组快,而中期结果相似.术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小切口THA组无并发症,常规THA组1例术后脱位.结论小切口微创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由拥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及一定经验的医生开展.

  •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意义

    作者:彭宝淦;侯树勋;吴闻文;张春丽;杨毅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CT片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MR检查及腰椎间盘造影术.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8岁.选择纤维环后方出现高信号区的部分病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收集包括高信号区部位的椎间盘.对标本行矢状面连续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高信号区椎间盘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行腰椎间盘造影的52例142个椎间盘中,17例17个椎间盘显示高信号区,且在椎间盘造影过程中全部呈现2或3级的纤维环破裂和疼痛复制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高信号区与纤维环破裂程度分级呈正相关,说明纤维环破裂程度分级越高,越易出现高信号区(R=0.462,P<0.01).共收集11例患者11个椎间盘,组织学研究发现对应高信号区的椎间盘组织表现为沿纤维环裂隙形成的不同程度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有成熟的瘢痕化胶原组织.结论症状性下腰痛患者的腰椎MRI上有椎间盘高信号区,可以作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重要征象.

  • 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壮;周跃

    下腰痛是困扰骨科临床治疗的一大顽症,发病率高.腰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原因,腰椎间盘一旦发生退变,则难以逆转.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临床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此外,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使椎间盘丧失了其基本功能--关节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是修复.

  • 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效果的在体动物研究

    作者:顾宇彤;贾连顺;陈统一;陈雄生;肖建如;倪斌;袁文;齐进;汪军;崔淑芳

    目的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三面皮质自体骨、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及方盒形Carbon 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骨组、Harms cage组及Car-bon cage组.所有动物均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3,4节段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术后1周Carbon 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大于Harms cage组和自体骨组(P<0.05);术后12周两个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均大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依据融合分级标准对三组进行影像学评估,和自体骨组比较,两个cage组的骨融合效果略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学亦发现两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较好,但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中形成的新生骨量多于方盒形Carbon cage.结论方盒形Carbon cage具有良好的椎间支撑能力,而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更好.

  • cAMP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

    作者:陈向荣;蒋晖;游思维;鞠躬;金大地

    目的观察在体给入环磷酸腺苷(cyclic adi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56只SD大鼠制成脊髓T10背侧半切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六组.各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局部、大脑运动皮层和T6蛛网膜下腔内给入cAMP或生理盐水.动物存活6周后处死,制作脊髓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损伤区局部神经丝的分布;通过皮质脊髓束和脊髓顺行追踪观察皮质脊髓束和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通过动物后肢运动BBB评分观察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并以此来评价治疗措施的脊髓损伤修复效果.结果用三种方式给入cAMP,损伤区神经丝沿脊髓纵轴延伸分布,但未与尾端重新连接.在蛛网膜下腔给入cAMP无明显的脊髓神经再生;在损伤区局部和大脑运动皮层给入cAMP,损伤区可见大量脊髓再生纤维,包括部分皮质脊髓神经纤维再生.各组动物在术后4~5周均恢复正常行走,BBB评分超过20分.结论在脊髓损伤局部和在大脑运动皮层给入cAMP能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但尚不能达到有效促进实验动物后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 第一届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矫形外科研讨会纪要

    作者:肖湘;梁国穗

    第一届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矫形外科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0至21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与国际计算机辅助矫形外科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uter 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简称CAOSInternational)主办.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介绍了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以及全髋关节成形术、全膝关节成形术等临床各领域的应用经验;指出了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易犯的错误;畅谈了计算机辅助导航的发展前景.除了手术导航外,机器人辅助矫形外科也成为参会者的关注焦点.

  • "Low back pain"--下腰痛?腰痛?

    作者:苗军;夏群

    "Low back pain"一词在国内绝大多数译文或译著中被译为"下腰痛",也有作者将其译为"下背痛".笔者认为这些译法不妥,曲解了"low back pain"的原意.此词翻译的关键在于对"low back"一词解剖部位的理解上.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