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张仲;胡永清;曹建业

    伤口愈合是机体组织对损伤刺激的生理反应,包括四个阶段:止血、炎症、增殖与重新塑形.此过程需要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控,使伤口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愈合.某些因素导致的伤口经久不愈,属于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探讨伤口愈合的机制,从而大限度地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

  • 成人正常膝关节的运动状态分析

    作者:张秀丽;陈百成;王学谦;高志国

    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膝关节运动状态,为改进和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膝关节假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120名(240膝,男女各半)膝关节正常的中国成年人,年龄21~40岁,平均30.6岁,身高1.60~1.75 m.受试者作膝关节的过屈膝运动,通过X线透视成像技术,获得双侧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连续侧位X线片.股骨髁上前方的关节球面为伸展面(extensionfacet,EF),后方的关节球面为屈曲面(flexionfacet,FF);两个球面的圆心分别定义为伸展面球心(extensionfacet center,EFC)和屈曲面球心(flexionfacet center,FFC).然后测量关节在不同体位时,后部胫骨皮质与同侧股骨髁后方关节面球心的间距,通过胫骨内外侧软骨下骨性标志中突出的两个点引一条直线,再引第二条直线垂直于前者,并与后部的胫骨皮质正切.屈曲面球心FFC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1,伸展面球心EFC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2,分别测量关节在不同体位时d1和d2的长度.不同体位时d1、d2长度变化的绝对值即为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所得数据用SAS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侧别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的运动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正常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内侧髁(1.4±0.3)mm,外侧髁(15.9±4.7)mm.结论国人正常膝关节在过屈曲运动过程中,股骨外侧髁表现出显著的后向运动(包含滚动和滑动),导致胫骨相对于股骨的轴向旋转.

    关键词: 胫骨 股骨 膝关节 中国
  • 接种卡介苗引发结核性骨髓炎一例报告

    作者:安燕生;吴启秋

    患儿男,10个月,出生后2个月接种卡介苗(BCG).接种后10 d,体温38.5℃~39.2℃,心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肝肿大在剑突下5.5 cm,脾在肋下8 cm,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红蛋白52g/L,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6.7×109/L,血小板81×109/L,肝肾功能正常.骨髓检查:粒系细胞反应增多.

  • 颈椎关节突内生性软骨瘤一例报告

    作者:肖光仲;张瑞云

    患者男,32岁.半年前落枕后出现左肩部、左上肢麻木且逐渐加重.在个体诊所行针灸治疗1周无效,晨起时麻木感加重.无发热、寒战,无盗汗、低热史,无外伤及结核病接触史.

  • 游离背阔肌皮瓣与游离腓骨联合移植修复小腿严重损伤

    作者:李昶;白志刚;王润生;王爱国

    1977年,Maxwell施行首例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移植术获得成功.我们自2001年,对伴有皮肤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的小腿严重损伤进行游离背阔肌皮瓣和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联合移植,取得满意结果.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

    作者:张经纬;蒋垚;张先龙;冯建翔;杨立峰;赵刘军;吴志军;黄雷;曾炳芳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1998年2月至2003年5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分别接受角钢板(A组)、动力髋螺钉(DHS,B组)、Gamma钉(C组)、股骨近端钉(PFN,D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四组、共1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 A、B组和C、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B组相比,C、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A、B、D组和C组相比在术中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高.A组和B、C、D组相比在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差.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Ⅰ A型无移位和Ⅰ B型部分移位的骨折,应用四种内固定皆可;对Ⅱ、Ⅲ型骨折,适用Gamma钉和PFN;对Ⅱ、Ⅲ型中骨折线未累及小转子水平的股骨外侧皮质者,亦可应用DHS结合大转子张力带或大转子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对大转子处呈冠状面骨折者,不可用角钢板和DHS,宜选用Gamma钉或PFN;对逆转子间型骨折,可应用角钢板、Gamma钉或PFN.

  •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张爽;李治伟;毕伟;刘沂;温殿学

    目的报告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2月至2003年6月,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2.2岁.按照Muller的AO分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4.3 d.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先将髁间骨折复位固定,其中6例C3型骨折,由于骨折块粉碎,采用了自体髂骨植骨.然后用双钢板固定髁上骨折,内侧半管状钢板固定于内上髁的嵴上,外侧则用重建钢板固定,两钢板呈90°角,鹰嘴截骨部用张力带固定.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曲80°~105°,平均86.2°;伸直丢失30°~45°,平均40.7°.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135°,平均117°;伸直丢失10°~35°,平均23.2°.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7周.以Jupiter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例,良15例,可4例.4例伤口渗出,3例克氏针退出,1例尺神经病变,3例异位骨化.无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俞光荣;梅炯;朱辉;杨云峰;李海丰;陈雁西;燕晓宇;袁峰;周家钤;程黎明

    目的以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并探讨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1998年11月至2003年5月,对伤后1~9个月,共24例(26足)跟骨骨折畸形愈合采用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术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2.6岁(28~42岁).患者术前均摄跟骨侧位、轴位及足斜位X线片,并行CT三维重建检查.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Ⅱb 9足,Ⅱc 4足),Ⅲ型13足(Ⅲac8足,Ⅲab 5足).选择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用骨刀切除外膨的跟骨外侧壁,然后将后关节面骨折块向上、向后撬起复位后关节面.跟骨内骨缺损处采用自体骨植骨,其中髂骨植骨19足,劈下的跟骨外侧壁植骨7足.后以钢板螺钉固定.结果 21足术后获得9~22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螺钉断裂及跟骨内翻等并发症.截骨植骨处愈合时间平均为11.2周(10.5~13.3周).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8足,良10足,可3足,优良率为86%.术后X线检查见Bohler角、Gissane角、距骨倾斜角、跟骨宽度及丘部高度的恢复接近正常.结论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跟骨畸形矫正明显、后足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 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作者:黄雷;李兵;刘沂;张伯松;张树喜;夏平;王满宜;荣国威

    目的介绍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1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男98例,女28例;年龄15~71岁,平均35岁.胫骨骨折96例,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2例,尺桡骨双骨折5例.骨缺损1.5~6.5 cm,平均3.5 cm.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的软组织和骨组织,直至骨折端点状出血.对于轻度骨质疏松、稳定性骨折且预期病程短者可使用双臂单边单平面外固定架;对于明显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和(或)预期病程长者使用单臂双平面外固定架;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者,使用单臂双平面外固定架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邻近关节骨折,可考虑跨关节外固定架和(或)石膏固定.一期或择期植入带皮质的自体松质骨骨条,直径<5 mm,开放伤口.术后严格无菌换药.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平均用药11d.结果平均随访2.4年(8个月~4.5年).术后平均8周移植骨质表面覆盖肉芽组织,14例于术后5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112例于术后平均10周瘢痕自行愈合.123例骨折于术后平均7个月愈合,9个月去除外固定;3例骨折未愈合.4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疗程缩短,手术次数减少.感染并非植骨的绝对禁忌证.彻底清创、牢固外固定、大量植骨、创面充分暴露和术后严格无菌换药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 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赵金忠;何耀华;王建华

    目的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和"Y"形骨隧道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双后内侧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高位后内侧入路位于膝关节线近侧4 cm,低位后内侧入路位于关节线水平.术中使用双根6号Aesculap聚乙烯缝线,从前往后拢住韧带,在韧带后方、骨块上方打结,进行韧带和撕脱骨块绑扎.从胫骨前内侧,向胫骨后方骨床的下内侧和下外侧,作前侧单开孔、后侧双开孔的"Y"形骨隧道.经"Y"形骨隧道将缝线拉出,固定于钛质纽扣上,并通过固定纽扣的旋转绞紧固定线,以充分复位骨折块.术后6个月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周,骨折均愈合,无移位.术后6个月,1例患者有Ⅰ度后抽屉试验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3例有10°~15°屈膝受限,平均屈膝活动度139°±4.1°.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4±3.6)分.结论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监控可靠,操作简便;"Y"形骨隧道和纽扣旋转技术的应用可保证固定效果.

  • 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

    作者:林源;王进军;曲铁兵

    目的探讨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与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法进行疗效比较.方法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平均随访时间30周.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随访时间42周.比较两组术后2、4周膝关节屈曲角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24周患侧与健侧相比屈曲损失角度.两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组术后2、4周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分别为59°±14.8°及98°±15.1°;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0±3.0)周;术后24周与健侧相比,屈曲平均损失11°±6.3°,均未出现并发症.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组术后2、4周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分别为31°±13.3°及63°+13.7°;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3.8)周;术后24周与健侧相比,平均屈曲损失18°±6.2°,其中2例因拔针张力带钢丝松动,分别采用了石膏外固定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内固定更为稳定,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效果较好,临床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无并发症发生;但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的评估尚待长期随访.

  • 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后板下的骨质变化

    作者:赵玉峰;李起鸿;顾祖超;王爱民

    目的观察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PC-DCP)与动力加压钢板(DCP)内固定后板下骨质改变情况并进行对照.方法采用性成熟山羊10只,在左右侧完整胫骨中段分别用PC-DCP与DCP固定.固定术后12、24周分批处死动物,每批5只,解剖出双侧胫骨.取3对胫骨进行CT扫描与生物力学测试,对照研究两种钢板固定术后固定骨段皮质骨厚度和生物力学强度改变;取剩余两对胫骨,截取接骨板下皮质骨骨段,进行板下骨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固定术后12周,DCP组板下皮质骨呈明显松质骨样改变,PC-DCP组板下皮质骨厚度和骨抗扭力学强度均明显大于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固定术后24周,DCP组和PC-DCP组骨皮质均变薄,骨髓腔扩大,板下皮质骨松质骨样改变,两组板下皮质骨厚度和抗扭力学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坚硬接骨板固定后板下骨质疏松是血运障碍和应力遮挡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血运损害在固定的较早期是其主要原因.PC-DCP可以明显减轻因血运损害导致的骨质疏松.

  •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胫骨近端骨折的初步报告

    作者:张伯锋;李衡;张立兴;彭阿钦;齐向北;王志红;李志;侯志勇;李增力

    目的探讨应用自行设计的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性或开放性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3年1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性或开放性胫骨近端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0~80岁,平均43岁.胫骨近端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8例,Ⅵ型14例.治疗采用闭合间接复位,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1个月.外固定架使用时间平均为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4例行自体髂骨植骨.20例骨折一期愈合,2例骨折延期愈合者经二期植骨后愈合.6例开放性骨折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其余16例闭合性骨折者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仅4例发生针道局部感染,经换药后治愈.19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90°(包括3例Ⅱ期行膝关节松解术患者),2例膝关节活动度为60°,1例为45°.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需间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对术后功能进行综合评分,优14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7.3%.结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性或开放性胫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膝关节可早期活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

    作者:危杰;周力;王满宜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年龄17~77岁,平均49.1岁;男79例,女58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Ⅰ型4例,Ⅱ型23例,Ⅲ型71例,Ⅳ型38例,1例未分型.闭合复位134例,切开复位3例.随访14~95个月,平均49.1个月.结果截至2001年1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51例(37.2%),发展成晚期塌陷者33例(24.1%).49例(96.1%)病变在伤后5年内发现,伤后第2年和第3年发现的例数多.活动受限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跛行和疼痛;晚期塌陷组中约有30%的病例没有明确疼痛主诉,但平均Harris评分低于早期坏死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晚期塌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复位质量(包括对线和对位)均对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60岁以上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晚期塌陷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X线片的分析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位置与预后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至少随访5年,伤后2~3年应密切观察.股骨颈骨折的原始移位程度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高堂成;张春才;张庆宏;王秋根;许硕贵;王家林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随访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伴必要时自体植骨治疗的Ⅱ~Ⅳ型跟骨骨折54例共59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24足,Ⅳ型15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皮瓣下放置引流以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0足,良21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发生明确的早期并发症4足,发生率6.8%,其中皮肤边缘坏死2足,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1足.远期发生明显慢性疼痛2足(3.4%).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跟骨骨折机制有关.以下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和反折,复位后通过植骨来支撑关节面骨折块及提高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 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贡小英;荣国威;安贵生;高志强;王岩;张国柱;汤文杰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129例(14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77例,女52例;年龄15~76岁,平均43.7岁.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Ⅱ型骨折36侧,Ⅲ型7侧,Ⅳ型97侧.新鲜骨折105侧,陈旧骨折35侧.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108侧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采用单纯"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侧,"T"形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57侧,单纯带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3侧,带关节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8侧.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12~40个月,平均23.6个月.优91侧,良38侧,可10侧,差1侧,远期优良率92.1%.结论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优点:(1)手术损伤相对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2)桡骨掌侧面平坦,易于操作;(3)手术操作不进入关节,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4)复位效果好;(5)植骨不会漏入背侧软组织中;(6)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内、外固定均可.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