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

    作者:叶晓健;贾连顺;袁文;何海龙;李家顺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10月共治疗上胸椎肿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6 ~65岁,平均43岁.原发性肿瘤10例(71.4%),转移瘤4例(28.6%).T1肿瘤7例,T2肿瘤5例,T3肿瘤2例.采用改良Sundaresan手术入路,经下颈部和胸锁关节切口,切除胸锁关节的锁骨端,显露椎体肿瘤病灶,切除肿瘤椎体及其相邻椎间盘,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椎体间采用切除的锁骨植骨或植入钛质网笼,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采用改良Sundaresan手术入路可以较好地显示手术区域,利于病灶清除和内固定,避免损伤脊髓.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恢复至D级;2例C级,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4例D级,2例恢复至E级,2例无变化;6例E级无改变.所有患者肩关节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肩关节外展术前90°~130°,平均125°;术后80°~120°,平均110°.结论采用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效果好,创伤小,对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脊髓前方存在压迫的上胸椎椎体肿瘤.

  • 冈盂切迹腱鞘囊肿致肩胛上神经卡压一例报告

    作者:张启维;张耀南

    患者男,35岁.因右肩胛部酸痛不适5个月,右肩外展无力1个月入院.患者无外伤史,曾被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病",对症治疗无改善.查体:右肩外旋、外展能力较左侧明显减弱,冈下肌明显萎缩,冈上窝局部压痛,双上肢伸直前屈90°胸前交叉可诱发右肩胛部不适.肌电图示肩胛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为20m/s.诱发电位振幅明显下降,冈下肌有纤颤电位,腋神经、三角肌正常.MR冠状位T2加权像示盂唇后上方的冈盂切迹处可见多囊性异常高信号,边界清楚,大约为1.1cm×1.7cm;盂唇后缘部分高信号,考虑盂唇后缘损伤(图1).

  • 软组织松解治疗痉挛性脑瘫肩关节外展畸形一例报告

    作者:刘玉昌;王汉林;于振武;马文校

    患者女,21岁.7个月早产,因双肩关节畸形17年入院.查体:智力发育正常,右肩关节外展高举100°畸形、不能内收,左肩关节外展60°畸形、不能内收,双侧三角肌、斜方肌明显紧张.双侧肘关节屈曲90°,双手呈屈腕、伸指畸形,双手指活动不灵活;双足呈轻度马蹄内翻,行走时双足跟不着地;双侧踝阵挛、髌阵挛(+),双侧Babinski征(+),双侧Hoffmann征(+).患者全麻,侧卧位先行一侧手术,肩关节后方沿肩胛冈弧行向前方锁骨切口(图1),长8~10 cm,暴露锁骨远端及肩胛冈,分别将紧张的斜方肌、三角肌自锁骨及肩胛冈上、下缘紧贴骨质切下,任其自行回缩,此时肩关节外展高举畸形矫正;改对侧卧位后行另侧手术.术后丝巾捆绑上臂于胸壁3周,随后行肩关节内收和下移功能锻炼.术后4个月随访,肩关节外展高举畸形减轻,右肩外展约45°,左肩外展约30°,双侧斜方肌肌力3级,三角肌肌力4级,右肩主动外展可达90°,左肩主动外展可达100°.术后2年随访,双肩外展畸形无加重,患者及家属满意.

  • 第2、3腕掌关节脱位合并小多角骨脱位一例报告

    作者:谷先光;谷静;邹永海;李晓丽;苏国宁;李超

    患者女,24岁.2000年1月13日被汽车撞伤,身体前扑跌倒,左手掌触地,致左腕部疼痛、肿胀3 h入院.查体:左腕部高度肿胀、畸形,屈伸障碍,压痛明显.X线片显示:左腕小多角骨脱位至第3掌骨基底的背侧,头状骨骨折,第3~5掌骨基底部骨折,第2、3腕掌关节脱位.诊断:左侧第2、3腕掌关节脱位,小多角骨脱位并头状骨骨折,第3~5掌骨基底部骨折(图1).即刻在臂丛麻醉下手术.术中见腕背韧带大面积撕裂;小多角骨脱位至第3掌骨背侧,并向近侧旋转270°,向尺侧旋转90°,其背面韧带相连,止于三角骨;第2、3掌骨近端向掌侧成角错位,第3~5掌骨基底部骨折.明确伤情及解剖关系后,顺序将第2、3掌骨及小多角骨复位,但小多角骨复位不稳定,又以2mm克氏针固定头状骨与第3掌骨;再修补缝合小多角骨背侧周围韧带及关节囊,屈伸腕关节,各关节复位稳定.切除第4掌骨基底部的粉碎骨块,修复腕背韧带,冲洗、缝合切口.以掌侧石膏托固定腕于伸30°位.术后X线片显示:各腕骨及腕掌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图2).术后14 d拆线;术后30 d去石膏托,活血化瘀中药薰洗、功能锻炼;术后45 d取出克氏针.术后6个月复查,左腕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正常,各指屈伸活动正常.X线片显示:左腕关节正常,未见腕骨坏死.术后3年9个月随访,患者主诉左腕部时有酸胀感,腕关节屈伸及拇指对掌、内收、水平外展功能正常,患手功能与健侧无明显差异.X线片示:左腕关节正常,未见腕骨坏死.拇指水平外展无障碍.术后4年行MRI复查:左腕关节正常,腕骨无缺血性坏死征象(图3).

  • 肱骨骨折后迟发性桡神经损伤

    作者:黄山东;尹庆水;李凭跃

    因肱骨骨折后复位不良或异常骨痂生成等导致的桡神经损伤,罕见报道.本院治疗9例肱骨骨折后迟发性桡神经损伤,并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4年4月~2001年6月,共收治9例肱骨骨折后迟发性桡神经损伤,男6例,女3例;年龄25~54岁,平均34岁.骨折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加外固定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骨折治疗后出现桡神经受压症状时间:0.5~6个月.出现桡神经受压症状后进行松解的时间:2~5个月.松解术后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3~9个月.松解术后随访时间:1~8年,平均5年.

  • 胸小肌移位术加强后期产瘫患者的屈肘功能

    作者:陈亮;顾玉东;胡韶楠;傅阳

    虽然显微外科神经修复手术的开展使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产瘫)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1],但仍有部分患儿因手术疗效欠佳或错过早期手术时机而遗留屈肘功能障碍.对于这种后遗症,主要采用肌肉移位术进行屈肘功能重建.由于产瘫发生机制及病程演变的特殊性,患儿屈肘肌完全瘫痪的可能性很小[2],多数功能重建手术的目的是加强屈肘肌的力量.Spira(1957年)首先采用阔筋膜加长的胸小肌移位术恢复屈肘功能,以后,有关此手术成功地改善产瘫患儿屈肘功能的报道逐渐增多[3,4].近年来,我们应用胸小肌移位术(部分通过游离肌腱移植)加强产瘫患儿的屈肘功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颈椎管内Ewing肉瘤二例报告

    作者:李利;史亚民;姚长海;陆江阳

    Ewing肉瘤是一种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小圆细胞肿瘤,多见于长骨和骨盆,骨外Ewing肉瘤少见.我科2002~2003年治疗颈椎管内Ewing肉瘤2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诊治经验.例1男,20岁.右侧颈肩臂部疼痛40 d,加重3d入院.查体:不规则发热,37.2℃~38.5℃.步态正常,颈椎活动稍受限,右上肢C6支配区感觉减退,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腕屈肌肌力4~5-级;右手握力5-级,双手夹纸试验(-),右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及肱桡肌反射减弱,Hoffmann征(-);双下肢肌力、感觉及反射正常.X线片示颈椎骨质无明显异常.CT示C4~7椎管内占位性病变.MRI示:C4~7椎管内硬膜外右侧梭状占位性病变,T1加权像呈中等信号,中心区质地不均匀,与硬膜界限清楚;T2加权像呈高信号.初步诊断:(1)C4~7椎管内占位性病变;(2)C4~7椎管内炎症?行C4~7右侧半椎板切除、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呈椭圆形,4.0 mm×1.5mm×(8~10)mm,呈黄褐色,质地不均匀,中等硬度,组织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易与硬膜分离,相邻骨质无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标记:Vim(+)、S-100(-)、CK(-)、CD99(++)、NSE(+)、CgA(+)、Syn(±)、GFAP(±)、CD20(-)、CD43(-)、LCA(-)、NF(+)、HHF35(-);组织化学染色:PAS(+).病理诊断:C.椎管内硬膜外Ewing肉瘤(图1).术后2周行放疗.术后随访14个月,患者无不适主诉,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恢复.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体系

    作者:吴海山;冯明光

    术后疗效评估体系是通过对影响手术效果的诸多因素和患者术后主观和客观功能恢复情况的考评,形成一个对手术疗效综合评价的相对定量的评定系统,是衡量手术成功与否和进行随访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由于受手术前致病原因、关节结构毁损程度、关节假体的类型、假体的固定方式、手术技术以及手术后康复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整体水平评估,不同的假体系统之间和各手术个体之间的疗效比较,以及个体手术疗效的稳定性随访,拥有一个标准、完善和为大家共同接受的术后疗效评定体系尤为重要.

  • 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后患肢对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

    作者:朱艺;张凯莉;顾玉东;徐文东;徐建光

    目的对照已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患者与正常人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EP),了解、分析大脑重塑过程中电生理变化特点.方法 12例左侧臂丛神经撕脱伤已行健侧C7→尺神经→正中神经重建患者,其中6例患肢感觉在健侧者为A组,感觉转到患侧者为B组;同时以12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利用SEP技术,刺激左上肢正中神经腕部、肘部,分别记录左右两侧皮层SEP的波形,测定其潜伏期、波幅和腕→肘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正常人两侧皮层SEP的潜伏期、波幅之间存在差异,但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而波幅差异有显著性.A组患者两侧皮层间SEP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波幅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两侧皮层间SEP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而波幅差异则存在显著性.A组与B组患者对侧皮层SEP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后,患肢对侧皮层发生功能重塑,两侧皮层记录的SEP潜伏期差值缩短,而波幅差异增大.患侧SEP检测可为患肢对应皮层功能重塑的"再支配"现象提供相应佐证与数据,为临床采取进一步措施促进患者肢体与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提供客观依据.

  • 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树锋;王海华;苏彦农;潘勇卫;陈山林;胡琪;赵俊会

    目的观察经椎体前通路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健侧C7神经根在干股交界处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处,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食管后间隙,经4~6股皮神经桥接,修复患侧上干或上干后股.2002年3月~2003年8月,共完成21例手术,其中1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14例中男12例,女2例;年龄17~41岁,平均31岁.手术时间:伤后2~6个月,平均4个月.全臂丛神经撕脱伤5例,上中干撕脱伴下干不全损伤8例,上中干锐器伤1例.结果 14例患者术后随访12~19个月,平均16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或C5、C6神经根或上干前后股的10例,9例肩外展及屈肘肌肌力≥3级,1例无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后股或C5神经根的3例,肩外展肌肌力均≥3级;健侧C7神经根修复C6神经根1例,肱二头肌肌力为0级.结论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的同时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或修复上干后股重建肩外展功能,可取得良好疗效.

  • 周围神经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修先伦;王宁;丁少珩;王吉波;王季

    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常见,自体神经移植目前仍被公认为其佳修复方法,但此方法受神经来源的限制,且随缺损长度的增加,移植效果也越差.近年来,一些学者相继采用端侧缝合[1,2]和侧侧缝合[3,4]的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供体神经来源和神经缺损长度的限制,为神经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实验综合比较了几种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神经移植和移位术治疗早期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

    作者:陈亮;顾玉东;胡韶楠;徐雷;傅阳;王树锋

    目的探讨神经移植与移位手术对早期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产瘫)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8例屈肘功能无恢复(肌力0~1级)的TassinⅡ~Ⅳ型产瘫患儿于出生后3~14个月行臂丛神经探查手术.术中根据损伤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神经修复方式:即对创伤性神经瘤,行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及移位;对神经根性撕脱伤,行神经移位;对神经外观基本正常且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神经连续性存在者,行神经松解.结果术后短随访36个月,采用Gilbert肩、肘关节和Raimondi手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价.13例TassinⅡ型患儿的肩、肘关节及手功能评分分别从术前的平均0.54、1.92和3.23分提高到术后的3.77、4.92和4.31分;11例Ⅲ型患儿自术前的平均0.46、1.82和1.91分改善至术后的3.27、4.18和3.64分;24例Ⅳ型患儿由术前的平均0.25、1.25和0.33分提高到术后的2.92、3.46和2.83分.7例患儿(14.6%)在恢复过程中出现肩关节内旋挛缩,但均未发生肩关节脱位.结论创伤性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结合移位手术治疗早期产瘫疗效显著.

  • 臂丛神经显微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作者:陈增淦;陈统一;张键;陈中伟;李华;贾富仓;刘丽艳

    目的重建臂丛神经的外轮廓及其内部神经束的精细三维行径,同时探索一种臂丛神经显微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尸体的臂丛神经标本2例(从神经根管出口至正中神经交叉处,平均长20 cm),作好标记,以女性头发作为定位线,采用连续组织切片后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染色,高分辨率数码摄像系统获取二维数码信息后对臂丛神经显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真实地再现臂丛神经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其内部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行径,并可显示臂丛神经中神经束的任意断面及其全长的解剖结构与相互关系,形象地展示臂丛神经内部神经束的复杂重组过程.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任意角度显示.在臂丛的五个根中,C6~C8内部神经束数目较C5、T1多.在C6 ~C8中,又以C7神经根内部神经束数目多.结论臂丛神经内部神经束结构相当复杂,相互间不断交叉重组,形成独特的神经束网络结构.臂丛神经显微结构三维重建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材料和方法,三维图像显示效果较好,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 微型外固定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山林;田光磊;田文;郜永斌;朱瑾;易传军;郭阳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例.横行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3例,关节内骨折4例.手术方法是首先在靠近关节处打入第一枚固定针.根据骨折位置、骨长度选择标准型或"L"型针管夹,将其套在第一枚针上.针管夹和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10 mm.然后,根据骨块的大小,以平行孔或相聚孔的方式打入第二枚固定针.根据骨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杆并安放第二套针管夹.然后,松开球形关节和其中一枚针管夹,试行复位,位置满意后,拧紧所有固定螺栓.对于关节内骨折,术后2周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外骨折,术后次日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24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用TAM法评价术后手指活动度,关节外组优良率95.2%,关节内组优良率75%.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针道感染3例,钢针折断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疗效肯定.其对于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佳,治疗粉碎性及关节内复杂骨折也有一定优势.

  •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早期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

    作者:陈建海;姜保国;傅中国;张殿英;王天兵

    目的以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修复鸡趾深屈肌腱,观察术后早期肌腱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特点,并探讨两种缝合方法修复屈指肌腱损伤后早期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的可行性.方法取42只三黄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只(42趾).选用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修复鸡右足第二、四趾趾深屈肌腱,分别于术后即刻、1、4、7、10、14、21 d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肌腱的拉伸断裂负荷、拉伸断裂伸长率.结果改良Kessler法拉伸断裂负荷在术后10d~两周降到低,3周时恢复到即刻水平;Tsuge法在术后10 d降至低,2周后开始恢复,3周时尚未恢复到即刻水平;Tsuge法的拉伸断裂负荷在术后即刻和1 d较改良Kessler法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改良Kessler法拉伸断裂伸长率在术后1周逐渐下降,Tsuge法在术后4 d逐渐下降,两者均在术后3周达到低点,两种缝合方法之间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Tsuge法较高的力学特性术后丢失快,恢复慢;改良Kessler法的力学特性仅在术后10 d有显著降低,2周后即可恢复.

  • 可吸收材料固定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熊革;栗鹏程;诸寅;李玉成;朱瑾;张友乐;于文泉

    可吸收材料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文献报道[1-3],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较多的临床应用研究[4-6].但总体而言,其对于掌、指骨骨折固定的报道却少见[6,7],多数以可吸收棒替代克氏针进行骨折的交叉或平行固定,因其直径受限,而影响内固定强度.也有研究以可吸收棒行髓内固定,但术中需对内固定材料进行再加工[7],操作较为繁琐,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辅助外固定.基于这种状况,我们试图改进可吸收材料对掌骨骨折的固定方式,达到更为简单、可靠的固定.

  • 末节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靖;朱庆生;赵广跃;倪国华

    目的分析末节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65指末节断指再植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指别、优势手别、伤因、断指缺血时间、断指保存方式、离断平面、血小板检测值、再植顺序、动脉修复方式、静脉回流方式、是否发生血管危象等因素,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或X2检验等单因素分析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5指末节断指再植术后有13指发生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生血管危象患者血小板检测值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1).静脉回流方式(P<0.05)、伤因(P<0.05)、断指保存方式(P<0.05)、年龄(P<0.01)与血管危象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检测值(OR=1.015,P<0.05)、年龄(OR=0.349,P<0.05)、静脉回流方式(OR=0.278,P<0.05)是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6岁以下患儿血管危象发生率达61.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单纯吻合静脉重建回流方式者危象发生率为43.8%,显著高于其他方法组(P<0.01).结论年龄、血小板水平以及静脉回流方式是影响末节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术中根据具体伤情决定合适的静脉回流方式,术后加强抗凝治疗及对高危人群的观察对预防末节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再植术 血小板 静脉
  • 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庆;王利;宫云霞;王文胜;朱小弟;杨涛;陈传煌;邵明;欧迪军

    目的探讨五种微型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1998年1月~2003年3月,对52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足母)甲皮瓣5例、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5例、大鱼际皮瓣10例、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4例进行修复.缺损部位:拇指脱套伤5例,拇指指腹缺损12例,拇指近节掌侧缺损6例,拇指全掌侧缺损5例,拇指背缺损7例,拇指尺侧缘缺损6例,拇指桡侧缘缺损7例,拇指指端缺损4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7~35岁,平均25岁;左拇指23例,右拇指29例.皮瓣面积大5.0cm×2.5cm,小2.0cm×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功能满意.自带神经皮瓣及吻合神经皮瓣共46例的平均两点分辨觉:(足母)甲皮瓣为5.8 mm,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为8.5 mn,大鱼际皮瓣为7.0mm,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为6.2 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为8.8 mm;6例未吻合神经的皮瓣拇指仅恢复触痛觉,两点分辨觉恢复较差.结论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其中(足母)甲皮瓣和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佳,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大鱼际皮瓣操作容易,损伤小.应根据拇指的缺损部位,选择不同修复皮瓣.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