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Joint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관절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46-367
  • 国内刊号: 1674-134X
  • 发行周期:
  • 邮发: 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卢伟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勉东;吕玉明;赵洪普;莫世奋

    目的 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优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疗效可靠,术后能解除疼痛,稳定和重建关节功能,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俞银贤;朱力波;马金忠;王秋根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诊治的5例肩关节后脱位进行回顾性研究.5例患者中,本院漏诊1例酒精戒断症状发作后肩关节后脱位,本院及时正确诊断2例,分别为癫痫发作和车祸外伤后肩关节后脱位,外院漏诊2例,分别为车祸和坠落伤.早期正确诊断的2例中,1例行早期闭合复位,1例行切开复位;3例漏诊致陈旧性脱位患者,其中2例行改良McLaughlin手术切开治疗,1例放弃复位治疗.结果 随访2~4年(平均32个月),早期闭合复位的1例UCLA肩关节评分33分,早期正确诊断并行切开复位的1例UCLA肩关节评分31分,漏诊的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中2例手术治疗的UCLA肩关节评分分别为27分和30分,未予复位者UCLA肩关节评分22分,但随访时对结果表示满意.结论 临床上对肩关节后脱位缺乏足够认识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复位是获得良好肩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脱位 诊断
  • 外展外旋位肩关节MR造影对Perthes病变的价值

    作者:田春艳;郑卓肇

    目的 比较肩关节MR造影处于外展外旋位(ABER位)与中立位对Perthes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独立回顾分析206例肩关节MR造影图像,每例患者均行中立位与ABER位检查,分析结果与肩关节镜手术相比较.计算肩关节MR造影中立位与ABER位评价Perthes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采用McNema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pa统计计算两名影像诊断医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206例患者中,35例证实为Perthes病变,60例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正常.对于这95例,肩关节MR造影中立位评估Perthes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71%~68.57%和95%~96.67%,ABER位则为88.57%~91.43%和91.67%~93.33%.肩关节MR造影ABER位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中立位检查(P<0.05).2名影像诊断医师的评价一致性极好(Kappa >0.75).结论 肩关节MR造影ABER位可以明显提高Perthes病变的诊断敏感性.

  • 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义隽;张宏宇;赵亮;金大地;苏训同;燕华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本组2007年8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冻结肩患者共47例进行平均1年随访(8~20个月).其中女25例;男22例,平均年龄52岁(31~69岁);病程3~18月,平均6.5个月.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和关节镜治疗(B组)组两组,其中A组24例,B组23例.评价指标采用美国肩肘外科-标准肩关节评分(ASES)、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ROM)、视觉疼痛评分 (VAS)、恢复时间、并发症等.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分期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所有23例均获随访;A组1例在治疗后3个月因疗效不满意而转入B组,另有1例失访;终有22例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及终平均12个月随访时(ASES)评分、肩关节主动/ 被动ROM及肩关节VSA疼痛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关节镜松解治疗冻结肩在(ASES)评分、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均优于A组(P均小于0.05).(2) 肩关节VAS疼痛视觉评估量表值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B组为(2.8±9.3)、A组为(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A组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肩关节疼痛小于B组(P<0.01);而在终平均12个月随访时VAS疼痛评分B组为(0.7±2.3);A组为(2.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终平均12个月随访时A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较B组重(P=0.017).(3) B组23例患者中有20例术后恢复到患病前状况所需时间为(4±3)周,而A组随访22例中只有13例恢复到患病前状况,且所需平均时间为(7±6.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B组术后"恢复到患病前状况所需时间"少于A组(P<0.01).(4) 终随访时(平均12个月)B组在≤ 8周以内所有24例患者全部恢复到患病前状况,而A组22例中只有16例患者恢复到患病前状况,且恢复时间均≥12周,仍有6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保守治疗相比较,B组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治疗冻结肩在(ASES)评分、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均优于A组,且恢复时间较A组快,但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肩关节疼痛B组较A组稍重而术后12个月时B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状况恢复,明显优于A组.

    关键词: 关节镜 冻结肩
  • 肩关节置换术中肱骨假体低置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春辉;李建赤;邓洁瑜;谢伟健;陈小磊

    目的 探讨肱骨假体低置在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对12例肱骨近端三、四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采用假体低置使肱骨大结节与肱骨近端重叠方式固定,并对其进行5~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ASES)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12例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无肩关节脱位或不稳的情况出现,患肩上举、内旋、外旋、外展活动总体满意.ASES功能评分平均为81分,评定为满意.结论 肱骨假体低置对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功能及稳定性影响不大.

  • 缝合锚钉在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向明;胡晓川;陈杭;谢杰;杨国勇;杨顺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应用缝合锚钉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本组有限切开应用缝合锚钉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2~73岁,平均58.7岁.根据Neer分型,均为Ⅱ部分大结节骨折,骨折块至少三块,其中新鲜骨折10例,陈旧骨折4例,2例翻修;经肩关节外侧切口做有限切开,较大的骨折块用Herbert或中空螺钉固定,粉碎者在解剖颈骨折处拧入5.0 mm锚钉,用其缝线经肩袖肌腱缝合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16例患者获得术后平均11.2个月(7~1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满意,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6周(6~12周).根据ASE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本组患者的ASES评分平均95.4分(82~100分),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96.2分(84~100分);肩关节功能:前屈上举平均167°(100°~180°);体侧外旋平均60.5°(40°~90°),内旋手指尖可到达T7-T8(T12-T5)棘突水平.本组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和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缝合锚钉是治疗用常规方法无法固定的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使用DELUXE假体及REVOLU截骨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报告

    作者:吕永明;安永胜;刘文涛;杨阳;徐丛;杜元良;张立超;徐飞

    目的 探讨选用DELUXE假体及REVOLU截骨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结果.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 年 4月,本组采用后稳定型固定衬垫DELUXE假体及REVOLU五合一截骨安装系统行TKA的26例31侧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8~22个月,平均12.5个月.全组优良率为90.3%,HSS评分平均为(80.74±5.45)分;单侧手术时间为(74.5±5.8)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X线检查证实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或衬垫脱位等并发症.患者主观感觉满意.结论 DELUXE膝关节假体是根据国人膝关节解剖特点设计的新一代膝关节假体,改进了国外假体对国人膝关节尺寸不匹配及覆盖率不良的问题REVOLU作为一种新型五合一截骨系统,可一次同时完成股骨远端五个面的截骨,提高了截骨精确度,减少了手术时间,操作简便,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平先;叶淦湖;侯之启;王晋;任绍东;周国新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关节镜下应用单束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12例患者的资料.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根据IKD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后一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前抽屉实验(-)2例,其他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11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1例膝关节伸直缺失10°,IKDC评级:11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术前IKDC主观评分(48.33±12.77),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55.42±15.01);术后末次随访IKDC主观评分(91.42±4.94),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33±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保留残存纤维束重建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手术在熟练的关节镜技术下可以顺利施行.

  • 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

    作者:石晶晟;夏军;魏亦兵;黄钢勇;魏礼成;王展

    目的 探讨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使用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26例共33髋,男14例18髋,女12例15髋.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6髋和Ⅳ期2髋.术中经外侧小切口行髓芯减压,必要时在坏死腔中置入不规则颗粒人工骨,后植入多孔钽金属棒.术后禁止负重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4周,随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定期随访X线及Harris评分,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26例共33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2(20.0~30.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5.7±7.9)分,较术前(65.9±10.1分)改善为19.8分(P<0.05).关节功能优11髋(33.3%),良16髋(48.5%),可4髋(12.1%),差2髋(6.0%).仅1髋术后2年出现关节面塌陷,余各假体位置良好,股骨头无进一步塌陷.结论 多孔钽金属棒为股骨头坏死患者(Ⅲ期前及ⅢA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膝关节骨关节炎内侧间室软骨病损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光;严世贵;冯建钜;王叶军;钟建平;刘铁民;马云淼;高志洋;徐铁烽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OA)内侧间室软骨病损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手术后疗效的相关性及膝关节OA的关节镜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92例关节镜手术病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43~69岁,平均58.5岁.对患者膝关节股骨内髁和胫骨内侧平台软骨的MRI表现按ICRS M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后12~30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 92例92个膝关节,核磁共振显示关节软骨损伤Ⅳ级10例;Ⅲ级16例;Ⅱ级20例;Ⅰ级25例;0级21例,分级的均数为(1.66±1.303);术后Lysholm评分高100分;低64分,评分的均数(95.42±7.398).术后Lysholm评分与ICRS MR分级相关系数r=-0.672,P<0.05,统计学处理呈负相关.结论 认为术前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的MRI(1.5 T)分级对膝关节OA关节镜手术指征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高升焘;孙爱娟;张鹏;万连平;杜建春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60例,数字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n=30).分别给予PCIA和CFNB作为术后镇痛方式.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吗啡累计用量,观察患肢肌力,初次下地时间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在术后6、12、24、36、48 h静息状态下,CFNB组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术后24 h,48 h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时累计吗啡用量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低于PCIA组.术后1年,两组在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FNB在TKA术中的初期镇痛效果优于PCIA.与PCIA相比,CFNB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为TKA术后镇痛策略中一种安全、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重建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栋梁;李佛保;朱琦;余世明;刘建华;胡俊勇;谭本前;杨远良;何沛恒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用自体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患者共26例29髋,自体股骨头植骨23髋、自体髂骨取骨6髋.骨缺损以打磨的髋臼假体骨床半球面积计算,骨缺损大者有1 602 mm2,小390 mm2,平均每例缺损874 mm2.全部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2~3枚螺钉固定髋臼假体.临床评价采用Harris评分,X线观察移植骨愈合、骨和假体间骨长入和髋臼假体的稳定情况等.结果 随访6个月~8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2±1.7)年,本组 Harris评分平均从(52.2±16.7)分提高到(86.7±6.2)分(P<0.05).所有病例髋臼假体稳定、周围无放射透亮影,假体髋臼骨面均有骨长入,移植骨愈合.X线片显示移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为5.1个月.本组尚无术后翻修病例.结论 采用自体骨进行结构性植骨或混合少量异体骨重建髋臼顶、前和后侧壁缺损(AAOS)髋臼缺损中Ⅱ、Ⅲ型缺损),经过近中期随访,移植骨全部愈合良好,获得满意的疗效.

  • 原位微波灭活瘤段+重建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进;吴晔;杨国华;曾祥

    目的 应用微波原位灭活瘤段+重建技术治疗骨巨细胞瘤,观察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 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本组共应用此方法治疗3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骨盆1例,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10例,桡骨远端4例,肱骨近端3例,肱骨远端1例,跟骨1例.病理分级: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17例.术中边缘外分离肿瘤,原位插入微波针,控制性高温灭活瘤体,自体骨粒或骨水泥填充病灶腔隙,填充骨水泥和异体骨混合物,部分需行内固定,观察术后肿瘤复发和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32例患者皆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8个月.发现1例复发,1例感染,肢体关节功能评定:好者28例,可者4例,差者0例.结论 原位微波灭活瘤段+重建技术治疗骨巨细胞瘤可能降低了骨巨细胞瘤术后的复发,并保留较好的肢体功能.

    关键词: 巨细胞瘤 微波 高温
  •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中保留与非保留髌骨假体的Meta分析

    作者:郝永壮;卫小春;段王平;魏垒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RTKA)中髌骨假体保留与否的疗效差异.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RTKA中与是否保留髌骨假体疗效相关的文献,经特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临床评分、功能评分、SF躯体及心理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3篇,共计231例RTKA患者,其中保留髌骨假体组共154例,非保留髌骨假体组共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留髌骨假体组的临床评分(P=0.91)、功能评分(P=0.35)、SF躯体(P=0.39)及心理评分(P=0.13)与非保留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KA术中髌骨假体的保留与否对术后症状改善、功能恢复等无明显的影响.

  • PEI/SPIO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加荣;杨柳;戴刚;林肖;王凤玲

    目的 探讨应用新型聚乙烯酰胺(PEI)包覆的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 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贵州小香猪bMSCs,选取第3代bMSCs,用含铁浓度为4、6、8、10、12 μg/ml的DMEM/F12培养液孵育24 h,未标记组为对照.通过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胎盼蓝染色、MTT检测及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探讨不同PEI/SPIO浓度对bMSCs标记效率、细胞活性、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铁浓度为8 μg/ml以上的SPIO标记bMSCs后,普鲁士蓝染色标记效率均接近100%.与对照组相比,Fe浓度为4、6、8 μg/ml的PEI/SPIO标记的bMSCs活细胞比率均在9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浓度为10 μg/ml时,活细胞比率约为(80.24±1.34)%,Fe浓度为12 μg/ml时,活细胞比率约为(75.44±2.33)%,两者对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4、6、8 g/ml的PEI/SPIO标记的bMSCs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10、12 ug/ml组在诱导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细胞死亡.结论 含铁浓度8 μg/ml是PEI/SPIO 标记干细胞的适宜浓度,既能高效地标记bMSCs,又不影响bMSCs的细胞活性及增殖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止点位置的解剖研究

    作者:罗浩;敖英芳;王海军;张继英;余家阔

    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止点的解剖位置,找到确定ACL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止点的简单可行的方法,为双束重建ACL手术中的股骨骨道定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解剖18个新鲜膝关节标本(25~45岁)的股骨端前内束和后外束的足迹,以标定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的位置.在屈膝90°位,测量ACL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前方、后方和下方软骨缘的距离.再对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ACL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8.55±1.33) mm,距离股骨后方软骨缘(8.65±1.54) mm,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191,P>0.05);而ACL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下方软骨缘(5.11±0.79) mm.ACL前内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14.95±2.06) mm,距离股骨后方软骨缘(6.08±0.88) mm,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16.633,P<0.01);而ACL前内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下方软骨缘(9.10±1.55) mm.结论 膝关节屈膝90°时,ACL后外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距离下方软骨缘5 mm的高度,并处在与前方和后方软骨缘几乎等距的位置.而ACL前内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距离下方软骨缘9 mm的高度,并处在前后连线大约后1/3的位置.在ACL双束重建的手术中,应用本研究的结果能够简单、快捷地确定ACL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骨道位置.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组织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建忠;武永刚;王坤正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糖皮质激素对MMPs/TIMPs系统的影响,及其与股骨头坏死的相互关系.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3月,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骨组织35例和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骨组织21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男女比例均为4:3;年龄41~70岁,其中试验组平均55.34岁,对照组平均55.33岁;试验组近2年内接受过皮质激素治疗超过3周或超过1周的大剂量冲击治疗,对照组从未接受过超过1周的激素治疗.所有标本行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HE染色及蛋白提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求出MMPS/ TIMPS比值.结果 HE染色:试验组未见完整的骨小梁和骨单位,可见不连续的骨碎片,碎片骨陷窝内骨细胞大部分消失,周围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对照组可见完整骨单位由板层骨构成,板层骨连续完整,围绕血管呈同心圆排列,小梁骨陷窝内可见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MMP-9蛋白表达增高,TIMP-1、TIMP-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MMPs/TIMPs系统表达有关.

  • 中国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使用状况调查

    作者:蔡宏;张克;田华

    目的 通过对关节外科医师的调查,了解中国国内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使用现状.方法 2009年8月~10月间通过信函方式向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1016名从事人工关节置换的医师发出调查问卷.问卷分6个部分:(1)医师个人信息;(2)置换数量;(3)使用骨水泥基本情况;(4)初次置换中第三代骨水泥技术的应用;(5)骨水泥安全性;(6)抗生素骨水泥使用.总计21个问题.2010年2月前寄回的问卷,除外无效回复,其余均纳入统计分析.结果 规定时间内共收回726份问卷,其中632份为有效回复,有效回复率62%.94%的被调查医师从事关节外科,同时从事创伤和脊柱专业的占58%和49%.65%的医师年均髋关节置换量少于40例;35%的医师使用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比例占40%以上;69%的医师使用进口骨水泥,但分别有31%和41%的医师不清楚所使用骨水泥品牌和粘度.骨水泥枪、股骨远端塞、股骨柄中置器、脉冲冲洗的使用率分别为91%、79%、62%、46%.骨水泥加压措施使用率均低于20%.8%的医师曾遭遇1次以上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死亡.12%的医师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常规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结论 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依然在国内被广泛采用,但在骨水泥具体操作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和不足.需要加强骨水泥及相关技术的规范和教育.

  • 单切口微创与传统全髋置换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李宁;邓宇;李孝海;陈廖斌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系统总结评价单切口微创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间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Springer、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并手工补充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纳入单切口微创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415位患者,1490侧关节.其中,微创组为742侧,传统组为748侧.结果显示:单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较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短约6.61 cm(WMD=-6.61,95%CI:-8.05~-5.16,P<0.01),而手术时间(WMD=-0.74,95%CI:-7.76~6.27,P=0.84)、术后3年内Harris评分(WMD=1.26,95%CI:-2.34~4.85,P>0.05)、术后6周时WOMAC评分(WMD=-0.55,95%CI:-3.54~2.44,P>0.05)及术后3年内并发症发生率(WMD=1.00,95%CI:0.70 ~1.44,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疗效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相似,其远期疗效是否优于后者仍有待观察、总结.

  • 髋关节股骨侧翻修的治疗策略

    作者:任志鹏;张志强;卫小春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功能、矫正畸形常用的手术.尽管随着假体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良,患者的满意度和假体的生存率逐渐提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由于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脱位、磨损等并发症而行翻修手术.据瑞典关节登记系统统计,2008年瑞典共收治1.6万余例THA,其中10.6%为翻修手术,回顾1999年至2008年的翻修病例,数量增加了约20%.

  • 周围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李军;王健;史占军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指使用人工膝关节假体取代已严重损坏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的膝关节,常用于治疗各种退变性和炎性膝关节疾病,可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以及矫正畸形的目的[1].TKA术后疼痛剧烈,而疼痛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导致并发症的增加[2].有效的镇痛治疗对缓解TKA术后疼痛意义重大,可促进术后康复训练及时和有效地进行.TKA的围手术期镇痛就现在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3-4].

  • 鲑鱼降钙素对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陈树清;周厚明;韦炳华;陈泽雄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对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手法复位后,治疗组在给予钙尔奇D600 mg口服外,再给予鲑鱼降钙素200 IU喷鼻;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600 m口服.治疗10周后采用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在临床愈合时间及解除外固定时间方面的比较,治疗组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eer评分方面,治疗组在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方面,其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以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在无疼的状态下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加快骨折的愈合.

  • 肩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健全

    近年来,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成为了骨科领域另一个重要分支.肩部发达的肌肉组织曾经严重影响肩关节疾患的准确诊断,随着科技的发展,B超、CT、MRI等检查方法的应用,尤其是肩关节镜的发展,人们对肩关节疾病的认识得到飞跃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师专门从事肩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在国内也有不少医师成为此方面的专业医师,并且带动中国广大地区的肩关节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彩超检查的应用

    作者:唐恬恬;汤庆

    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并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一方面是DVT可引起急性、致死性的肺栓塞;另一方面它又可导致深静脉栓塞后综合征,即因静脉压力过高所致的下肢疼痛、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疡、静脉性坏疽和脂性硬皮病等,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伤害.

  • 关节影像诊断系列讲座(五)膝交叉韧带的MRI评估

    作者:郑卓肇

    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中央稍后方,包括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为膝关节内、滑膜外结构,牢固连接股骨和胫骨,对维持膝关节稳定和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系列讲座(一)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及入路

    作者:康焱;廖威明

    经过30 多年的临床实践,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炎的有效、成功的手术之一,但如何达到给每一个患者提供一个无痛而功能良好的膝关节这一"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系列讲座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第一期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初次TKA的手术适应证、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及入路选择.

  • 全髋关节置换系列讲座(一)全髋关节置换外侧手术入路要点

    作者:史占军;王健;肖军

    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有前外侧、后外侧、外侧手术入路,没有哪个入路更具优越性,每个手术入路均有其不同优缺点,每个手术医师也有不同的习惯,当一个医师熟悉了某一个手术入路后,就会觉得这个入路手术很方便.哪一个手术入路能让术者更有把握得到好的结果,那就应该使用哪个入路.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我们采用外侧入路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点滴经验,供初学者作为参考.由于每个医师有其个人的经验,我们所提供的点滴经验不一定对哪个医师都适用,不同的医师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无论如何,把手术做好是大家共同的目的.

  • 关节外科人体解剖学系列讲解(五)跟骨后外侧L形入路及应用解剖

    作者:李鉴轶;吴增城;蒋晖;欧新发;徐达传;李泽宇;林荔军

    跟骨后外侧L形入路适用于累及后关节面的跟骨关节内骨折,优点是符合皮肤供血规律对血供影响小(切口上为胫前动脉系统、下为腓动脉系统),皮瓣坏死率低,减少切口并发症;不易损伤腓肠神经及跟外侧动脉;不接触牵开技术可以保护软组织;显露广泛便于复位及置放内固定物.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