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Joint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관절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46-367
  • 国内刊号: 1674-134X
  • 发行周期:
  • 邮发: 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卢伟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金属骨小梁杯在髋臼翻修中的应用及随访

    作者:徐卫东;袁恒锋;陈康尧;吴岳嵩

    目的 探讨设计新颖的组配式骨小梁金属杯在髋臼翻修中的早期效果.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期间对24例髋臼假体翻修患者使用了骨小梁金属杯,共计25髋,女13例,男11例,平均年龄73.5岁.每个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3年,作X线拍片影像学随访,以及进行Harris 髋关节(HHS)评分和(UCLA)活动评分.所有患者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随访30~40个月(平均36个月).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7分(平均33.6分)提高到术后的69~95分(平均92.4分)( t=3.943,P<0.01),UCLA 评分由翻修前的2~5分(平均3.7)提高到术后的7~9分(平均8.6分)( t=3.910 ,P<0.01).影像学随访未见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和松动迹象,骨小梁金属杯周围骨质向内长入.结论 对于全髋置换手术(THA)中,初次用骨水泥固定的髋臼杯失败的患者,若无骨缺损,翻修时使用骨小梁金属杯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

  • 台湾地区人工髋与膝关节首次置换与翻修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赖玉树;郑诚功

    目的 探讨华人的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的置换与翻修术的分布情形.方法 本研究通过1996~2004年台湾健康保险局数据库中人工髋与膝关节的手术资料共186 084例,包括169 310例首次置换以及16 774例翻修手术的数据.结果 因髋关节疾病而进行首次置换的发生率较膝关节疾病稍高(2004年每十万人发生率为55.94比54.17).全髋关节置换术在45~65岁年龄层多占40%;半髋关节置换术在75岁以上年龄层占54%;全膝关节置换术在65岁以上年龄层占73%.首次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平均每年花费分别为3400万与3600万美金.结论 本研究结果除了显示台湾每年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量以及翻修手术的数量逐年增加,也显示华人的关节适应证与好发年龄层与白种人是有所差异的.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张炅;王毅;杨庆铭;冯建民;刘志宏

    目的 探讨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本组共对31例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质量,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71岁(60~81岁).其中温哥华B1型骨折5例;温哥华B2型7例;温哥华B3型12例,温哥华C型7例.13例患者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15例;C型7例;B2型1例);6例B2型骨折采用股骨假体翻修加骨折内固定;12例B3型骨折采用结构性异体骨植骨,假体翻修加骨折内固定术.结果 31例患者平均随访9.5年.所有温哥华B1型和C型患者术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1例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患者术后1年因感染行数次广泛清创,但是难以控制感染而终取出假体,骨折至今未愈合;1例患者LISS钢板2次手术后失败,钢板断裂,等待再次手术过程中因为其他疾患死亡.结论 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取决于骨折的部位、假体稳定性和骨组织质量.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较为困难,好的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发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

  • 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陈健民;黄炳生;肖立军;陈文贵;廖穗祥;陈立安

    目的 探讨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本组1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2~67岁,平均(54.3±3.4)岁.按AO骨折分类标准,9例B2型骨折,2例B3型骨折,1例C3型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7.2个月.采用Neer标准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其中4例大于90分,其余均在80分以上.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而言,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人工肱骨头假体安装和肱骨大、小结节解剖重建是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疗效的关键,并且术中注意修复损伤的肩袖.术后需要求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

    作者:黄揆洲;陈志辉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计划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自1988年1月至2001年6月本组收治的45例患者,依Vancouver分类系统,共有7例A型骨折,24例B1型骨折,7例B2型骨折,4例B3型骨折以及3例C型骨折.分别根据假体稳定度作骨折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应用钢板加钢丝或钢索、Dall-Miles钢板、异体结构骨、异体骨碎片等,翻修手术应用常规骨柄或组合式股骨柄,并分析各类型骨折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与并发症.结果 A型及B1型骨折的愈合率高,但必须注意钢板的长度;B2型骨折要注意翻修手术时的角度,避免术后出现脱臼;至于B3及C型则由于骨折复杂,并发症及失败率极高.因此,本研究提出关于这类损伤的治疗流程,让整个复杂程序更具逻辑性、简单性.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要获得成功的治疗,必须清楚判断骨折的特性,善用各种骨折治疗材料,以一个逻辑性思考做术前治疗计划,因此适当的分类系统显得特别重要.

  •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祝云利;吴海山;符培亮;李晓华;钱齐荣;吴宇黎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组收治的34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THA)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失败的患者分为早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失败组),再对早期失败组患者的翻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以髋关节翻修作为终止点,42.1%(144/342)的患者在初次THA术后5年内进行翻修,在早期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中,31.2%是因为无菌性松动,24.3%是因为髋关节脱位.结论 THA术后早期的失败原因是无菌性松动和髋关节脱位.外科医师要提高手术技术,以避免THA术后的早期失败.

  • 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在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及非;阎作勤;陈云苏;梁昌详;冯振洲;张弛;姚振均;张光健

    目的 探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近端骨缺损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月,对16例(17髋)非感染性股骨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其中2例为再次翻修,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男7例,女9例,年龄58~77岁,平均63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18~56个月).翻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全髋关节置换12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间隔时间短7年,长16年,平均13.5年.股骨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8髋,Ⅱ型6髋,ⅢA型3髋.翻修用假体:MP(Link)1髋,AML(DePuy)9髋,Full-coated(Zimmer)5髋,Enchelon(Smith-Nephew)股骨距替代型假体2髋.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7分改善至术后平均88分,无患者发生再次松动.术后X线片显示植入骨愈合良好,假体部位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明显增加.结论 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可以在股骨远端髓腔内获得可靠的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性,干燥异体骨植骨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恢复骨量,骨愈合率高,两者结合运用于伴有近端骨缺损的股骨翻修术中,中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 应用Fast-Fix关节镜下修复半月板损伤

    作者:张洪涛;刘康;李青;曾毅军;蔡道章

    目的 探讨Fast-Fix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并尝试对其手术技巧与疗效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选择本组59例在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装置缝合的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中陈旧性损伤31例,新鲜损伤28例,应用Fast-Fix缝合数目1~3个.术后根据MRI随访,并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结果 半月板平均缝合时间为5 min.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1%.术后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JOY疗效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5, P<0.01),疗效的优良率为89%.结论 应用Fast-Fix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撕裂缝合,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固定牢靠,术后半月板愈合率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完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术.

  • 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志宏;冯建民;杨庆铭

    目的 探讨聚乙烯内衬磨损而髋臼金属杯仍然固定良好者进行单纯髋臼内衬更换的技术和疗效.方法 瑞金医院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期间,对16例HG Ⅱ型髋关节进行单纯内衬翻修手术,患者平均年龄63岁(51~82岁),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平均6.2年(3~8年).5例出现髋臼内衬脱位,3例出现髋臼金属假体周围骨吸收.术前Harris评分81.7分(56~91分).所有患者术中取出磨损髋臼内衬后,清除髋臼内肉芽组织后,用骨水泥固定新的聚乙烯假体.3例假体周围骨吸收患者通过金属假体螺钉孔对缺损区域进行了异体骨打压植骨.结果 16例髋关节术后随访2~6年,X线检查聚乙烯-骨水泥-金属杯界面没有松动迹象.3例髋臼金属杯周围植骨患者植骨愈合.随访中未发现感染及髋关节脱位.髋关节Harris评分87.6分(76~92分).结论 单纯聚乙烯内衬翻修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金属杯取出继发髋臼骨缺损的优点.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功能恢复良好、聚乙烯假体固定牢固.

  • 颗粒打压植骨结合骨水泥型髋臼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赵中原;马卫华;张树栋

    目的 探讨颗粒打压植骨结合骨水泥型髋臼杯在Crowe 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应用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颗粒打压植骨重建髋臼结合骨水泥型髋臼杯治疗11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女10例,男1例,年龄43~58岁,平均49.4岁;Crowe Ⅱ型9例,Crowe Ⅲ型2例,疼痛病史5~30年,术前Harris评分28~55分,平均45.3分.术后定期随访进行影像学评价和Harris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感染、神经损伤、脱位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90~98分,平均94.1分,术后随访影像学上显示植骨均与宿主骨愈合,后一次随访无植骨吸收髋臼假体松动、移位.结论 颗粒打压植骨结合骨水泥型髋臼杯治疗Crowe Ⅱ、Ⅲ型DDH患者早期效果可靠.

  • 髋臼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作者:周乙雄;张亮;周一新;黄德勇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5年6月,本组采用THA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创伤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7例28髋,其中13例初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4例初期采用保守治疗.术前骨折分型(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系统):后壁骨折(16例),横行骨折(1例),后柱+后壁骨折(3例),横行+后壁骨折(4例),T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3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前和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随访资料完备者23例患者(24髋),随访时间5~78个月,平均24.7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21~76分,平均50.1分;术后评分56~100分,平均90.2分,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P<0.001).其中18例优秀,4例良好,1例一般,1例较差.术前髋关节疼痛评分10~40分,平均24.6分;术后评分30~44分,平均41.1分.各有1例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臼杯周围出现非连续性透亮带但未伴假体下沉或移位表现.术后未出现关节脱位、深部感染、严重异位骨化、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或原有神经症状加重、下肢深静脉栓塞或肺栓塞等并发症.至后一次随访尚无翻修患者.结论 针对髋臼骨折合并创伤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施行THA,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且并发症少见.

  •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

    作者:Jeihad Ahmad Mansour;丁悦;许杰;马若凡;黄健斌;刘尚礼

    目的 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 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 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 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 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 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 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初步观察

    作者:邵明;庞剑峰;殷振宇;包广天

    目的 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除髋关节康复锻炼外,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空腹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4 h尿钙、磷以及定量CT腰椎骨密度值变化.结果 周身疼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为50%;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4 h尿钙、磷变化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疼痛,从而预防再次骨折.

  • 不同髋臼杯前倾位置和球头假体大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后方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马卫华;吴富源;曲广运;张树栋

    目的 探讨髋臼杯的前倾位置与球头大小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后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假骨上模拟THA术后,不同髋臼杯前倾位置和不同球头大小在屈髋90°、内收0°和内收30°时髋关节内旋到引起脱位的角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发生后脱位时的角度差异.结果 在髋臼杯外展45°、前倾0°、5°、10°、15°时,28 mm和36 mm球头在屈髋90°内收0°和30°情况下内旋至脱位的角度有明显差别(均为P<0.05),36 mm球头可有更大的内旋角度,稳定性优于28 mm球头.但当髋臼杯前倾20°时28 mm与36 mm球头内旋至脱位的角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收30°时比内收0°时髋关节内旋至脱位的角度减小.关节稳定性随髋臼杯前倾减小而下降.髋臼杯前倾0°和髋关节内收30°时,28 mm球头在外旋位时就可发生脱位.结论 髋臼杯前倾角度增加可增加THA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大球头的稳定性优于小球头,前倾达到某一角度时,大球头和小球头间的后方稳定性无差别.

  • 靶向人白细胞介素17受体C的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李永忠;胡大军;李欣;林华;陈贤梅;陈亮

    目的 构建同时靶向人白细胞介素17受体C(IL-17RC)的小发夹状干扰RNA (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人IL-17RC cDNA的寡聚DNA引物,退火并连接至载体pGenesil-1,将重组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提取转染或未转染293T细胞的mRNA,逆转录成cDNA,经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IL-17RC基因表达水平,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阳性细胞表面IL-17RC的表达.结果 1.限制性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人IL-17RC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shRNA-IL-17RC.2.流式细胞仪显示pGenesi1-IL-17RC的转染效率大于40%,并能显著抑制细胞IL-17RC的表达.结论 shRNA-IL-17RC的构建为深入研究IL-17在骨关节炎(OA)中的功能以及针对细胞因子受体设计新的治疗OA的药物奠定基础.

  •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髓芯减压术后产生的空洞对股骨头应力的影响

    作者:陈执平;齐振熙;周金水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髓芯减压术造成的空洞形状、大小及与软骨下骨板距离对股骨头应力集中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男性正常股骨标本一具,经层厚2.0 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象,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取股骨轮廓并行三维重建,导入ANSYS 9.0进行前处理.按生理状态下股骨力载荷的三维空间分布,施加髋关节反力700 N,外展肌力300 N,髂腰肌力188 N,和股外侧肌力292 N.结果 应力集中系数,以方孔为大,角部倒圆方孔次之,圆孔小.本组中,方孔与圆孔比较,应力集中大增加可达 80%;角部倒圆方孔与圆孔比较,应力集中大增加可达 30%.结论 在空洞形状、空洞大小及空洞与软骨下骨板距离这三个因素中,空洞形状对应力集中的影响大.髓芯减压术造成的空洞轮廓应以平缓曲线过渡,避免出现尖角.

  •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骨缺损的处理和假体的选择

    作者:吴文坚;杨庆铭

    近年来,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广泛开展,THA的指征有所扩大,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也日趋低龄化,手术数量不断提高,相应的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翻修.据统计,2000年美国共进行了183 000例THA,其中将近17%(31 000)是翻修手术.而Kurtz等[1]报道从1990年到2002年间,英国全髋翻修手术增加了60%.

  • 影响股骨侧假体骨水泥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窦勇;周乙雄

    骨水泥固定是Charnley低磨损人工髋关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定的长期随访结果说明生物学固定效果优于骨水泥固定,特别是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的固定.骨水泥固定仍然是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而骨水泥层的强度及假体-水泥和骨-水泥两个界面的稳定则是影响股骨侧假体固定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股骨侧假体骨水泥固定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一综述.

  • 全髋关节置换失败后的髋臼翻修

    作者:何川;杨庆铭

    由于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在临床治疗髋部疾患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初次THA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THA手术越来越多在年龄较轻患者中使用以及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因此,人工髋关节翻修数量可能会不断增加.

  • 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

    作者:杨庆铭

    全髋关节翻修术目前已成为临床髋关节外科领域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不仅仅因为需要施行关节翻修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更重要的髋关节翻修手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都面临巨大挑战.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松动

    作者:杨庆铭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与发展,良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改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不管是骨水泥固定假体,还是生物学固定假体,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到90%,甚至更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晚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晚期所发生的骨吸收、骨溶解、骨缺损,终导致假体松动等,已成为关节外科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关节外科 杂志
  • 加强质量意识丰富品牌内涵——2009年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学习研讨会纪要

    作者:沈敏;鲁玉红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重新颁发了<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的管理随即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第一本电子版医学杂志创刊虽已5年,但该系列杂志大多还处于新创办阶段.为了促进电子版系列杂志又好又快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学习研讨会于2009年8月19~22日在北京京东宾馆如期举办.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