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Joint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관절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46-367
  • 国内刊号: 1674-134X
  • 发行周期:
  • 邮发: 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卢伟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铰链-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短期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刘克贵;曲广运;张树栋;邓伟文;吴子培;邱伟鹏

    目的 通过对11例行铰链-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结果的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香港玛丽医院骨科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间,行Acclaim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11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定肘关节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活动度、稳定性及X线表现,使用SPSS统计软件(version 11.0)应用配对t检验,对7例术前没有合并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肘关节后随访时均无疼痛;术后亦未出现肘关节不稳的现象; 肘关节活动度除伸直较术前降低了以外,屈曲、前臂旋后及屈伸弧度、前臂旋转弧度皆有明显改善(P<0.05),但前臂旋前角度术前术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88);X线片仅1例于尺骨部分出现部分的透亮线;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症状,但在出院前已恢复;2例术后因外伤出现肱骨内上髁骨折.结论 Acclaim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 63例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随访

    作者:徐卫东;李甲;吴岳嵩

    目的 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目前国内常用的DuromTM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的研制过程及其特点作了介绍和分析.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52例患者实施了63侧髋关节表面置换,11例患者做了一期双侧置换手术.术后患者临床及X线随访分别在术后的第1、3、6、12个月,以及其后的每年一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没有发生脱位、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并需治疗的深静脉栓塞、深部感染或神经血管并发症.因疾病导致离开工作或学习者,均在术后3个月内重返.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均为优.结论 我们的临床工作证实,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年轻及活动量较大患者具有较好的早期及中期随访结果,尤其患者获得了更佳的髋关节活动范围,步态更为正常,年轻患者可做一定的跑跳运动.现代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自身所具有的骨量保存、功能更好恢复、更正常地符合生理应力传导、更适合某些年轻患者等优点,已广为接受.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作者:匡光志;谢国均;吴焯鹏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54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2例,女31例,年龄52~89岁(平均71岁),分别行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随访1~9年,平均5.4年.对其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失血、输血总量、有无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作比较.结果 全髋置换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半髋置换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总量、住院时间长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半髋置换患者术后大腿痛明显多于全髋置换(P<0.05);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半髋和全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是满意的,对身体条件好,术后活动较多的或较为年轻的患者宜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 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段小军;杨柳;郭林;陈光兴;戴刚;代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共治疗39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11例、半月板损伤19例,Schatzker分型为Ⅰ型4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2例.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摄片、三维CT重建和磁共振检查,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对合并损伤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通过螺钉和克氏针等固定,骨折块塌陷者植骨,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在随访的1~3年期间未观察到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超过5°的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36例膝关节主动屈曲超过90°,根据Rasmussen评分,36例病例为优良,3例Schatzker Ⅲ型为可以,本组总评分为(26±3)分.结论 在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的有限切口结合简单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它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髋臼发育不良与髋臼盂唇撕裂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可大;庞智晖;何伟

    目的 探讨髋臼发育不良(DDH)患者的髋部疼痛与髋臼盂唇撕裂(ALA)的关系.方法 128例DDH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中探查髋臼盂唇的完整性.128例患者中有124例为ALA(96.87%),分别为左侧99例,右侧25例;其中105例是女性,19例是男性,平均年龄 37.4 岁 (16~52 岁).其中120例获得了随访,时间为3~8年,平均5年.结果 参照Severin髋关节功能临床评价标准,120例患者中获得优、良、可、差的例数分别是98例(81.66%)、12 例(10%) 、8例 (6%)和2例 (1.66%).结论 ALA是引起DDH疼痛的主要原因.采用改良Chairi截骨加盖、切除撕裂的盂唇的手术方法对治疗DDH的髋臼盂唇撕裂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髋关节功能,包括行走活动能力.

  •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顾剑华;张先龙

    目的 对国内外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英语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从2001~2007年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资料.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脱位、感染、皮肤坏死、关节功能等并发症和近期疗效.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总体的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共纳入27篇相关的文献,以微创与传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的文献共18篇.研究结果提示Q值=13.93, P=0.53,不存在异质性,OR值为0.84 , 95%CI(0.58, 1.20), P=0.34.微创全髋置换术后总体并发症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相当.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血肿、皮肤坏死、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而以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低于后者,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功能更佳.结论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和输血少,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更短,而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得更好,疼痛更少.但是应当重视较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新增的并发症,比如假体周围骨折、血肿等.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严孟宁;朱振安;唐坚;戴尅戎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近期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对25例28髋因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女24例、男1例,平均年龄41.8岁;单侧22例22髋,双侧3例6髋.按Crowe分型,I型12例13髋、Ⅱ型9例11髋、Ⅲ型2例2髋、Ⅳ型2例2髋.入路采用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假体为Wright公司的Conserve Plus.采用Harris功能评分和X线检查评估效果.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6个月.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25 ml.术后X线显示所有病例髋臼均为真臼重建,股骨假体的颈干角为平均141.1°(137°~147°).术前双侧肢体长度差别0.5~5 cm(平均2.0 cm),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别0~1.7 cm(平均0.3 cm).Harri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4.3分(28~55分),后一次随访功能评分为平均88.1分(79~96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除1例Crowe Ⅳ型为85°外,其余关节活动度100°~135°,平均120.3°.随访期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roweI、Ⅱ型年青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采用表面置换术的近期效果满意,对于CroweⅢ、Ⅳ型病例慎重选择病例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的比较

    作者:沈灏;张先龙;蒋垚;王琦;陈云苏;邵俊杰

    目的 比较不干扰股四头肌(QS)和经股内侧肌入路进行微创全膝置换术(MIS-TKA)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分别完成33例和46例微创全膝置换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关节屈曲活动度、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支持带松解率和直腿抬高时间;采用膝关节协会TKA放射线评估表评估假体位置和力线等.结果 手术时间不干扰股四头肌组明显比经股内侧肌组长(P<0.01).而失血量,VAS评分,关节屈曲度和直腿抬高时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胫骨假体内移不干扰股四头肌组为5例,而经股内侧肌组为1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外移两组分别为3例和4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胫股角和假体的对线指标两组间无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组发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为3例,经股内侧肌微创组为4例.两组都未发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 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早期功能恢复和早期结果没有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入路要注意后外侧角的暴露,经股内侧肌入路要限制股内侧肌劈裂的长度和方向.

  • 有限高位髋关节旋转中心数学模型的推导

    作者:郝跃峰;孙俊英;杨佩彦;马良波

    目的 建立国人有限高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髋中心高位放置以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探寻降低髋关节应力的途径,并作出定量描述.方法 在正常髋关节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髋关节旋转中心H点上方向内、外各2 cm,向上5 cm的区域进行节点的划分.结果 在髋中心垂直上移5 cm以内(包括5 cm),男女两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值都随髋中心的垂直上升而逐渐升高.在3 cm以内髋中心升高的幅度远远小于3 cm以上升高的幅度.髋中心升高同样的高度,对女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影响更大.髋中心以与垂线外展10°的方向上移5cm以内(包括5cm),男女两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值都随髋中心向外上方向上升而逐渐升高.升高相同高度时,外上方向上升是垂直方向上升的两倍.男女两性保持髋关节接触力不变时髋中心向上内移动的轨迹,在纵向变化5 cm的范围之内时,横向不超过1.6 cm,在纵向变化3 cm的范围之内时,横向不超过1.0 cm.男女两性保持髋关节接触力不变,保持大转子的位置不变时,髋中心高度升高3 cm,颈干角角度变化男性不超过17°,女性不超过10°;颈长变化男性不超过2.7 cm,女性不超过2.9 cm.升高5 cm时,颈干角角度变化男性不超过23°,女性不超过14°;颈长变化男性不超过4.6 cm,女性不超过4.9 cm.总的趋势是男性以角度变化为主,女性以颈长变化为主.保持外展肌力不变,髋中心垂直上移时,男女两性重心的摆动幅度逐渐增加.上升同样的高度女性摆动幅度大于男性.升高到3 cm时,男性摇摆幅度大约7°,女性大约9°.结论 本项研究所建立的国人有限高位髋中心数学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模拟髋中心高位放置以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模拟显示髋中心上内放置,再通过增加颈长或改变颈干角以补偿外展肌的长度并保持偏心距,在升高不超过3 cm的范围内,可以避免因外展肌力改变导致的髋臼接触力的升高.

  • 数字化模板测量在髋假体精确性选择上的应用价值及其应用改良

    作者:许杰;马若凡;刘尚礼

    目的 探讨数字化术前模板在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精确性的应用价值,比较研究两种不同的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方法在制定颈干角可变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方面的优劣性.方法 分别应用经典法与改良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颈干角可变式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的病例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59.5±13.9)岁.比较计划与手术实际间假体尺寸、置放位置、偏心距及下肢长度的吻合程度.结果 两种方法在假体大小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高(P>0.05),而改良法在假体颈长选择、股骨颈截骨高度确定上与术中实际吻合性较经典法更精确(P<0.05).两种数字化模板测量方法虽均能满足下肢长度及偏心距恢复的设定,但改良法所设定的数值离散性较经典法小:偏心距及下肢长度修正均偏差10 mm范围以内者,改良法共32例(80%),较经典法共13例(32.5%)为优(()2=18.34,P<0.05),这种偏差在经典法应用组中有5例更超出20 mm,而应用改良法者则未见出现.结论 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在实际运用比较中,改良法能更好地完成术前计划制定,充分发挥颈干角可变式髋假体的多元化选择优势,有利于患肢的长度及偏心距的恢复.

  • 神经递质P物质含量减少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并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孙海飚;刘强;郭敏锋;樊春亮;陈君长

    目的 研究神经递质P物质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途径,探讨神经损伤后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培养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分别采用P物质及其受体拮抗剂进行干预;抽提细胞总RNA,用RT-PCR检测Osterix基因的表达.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生长对数增殖期为4~6 d,经碱性磷酸酶染色证实为成骨细胞.采用RT-PCR检测发现P物质受体拮抗剂干预成骨细胞分化,导致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引子Osterix 基因表达下调,从而抑制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进而导致骨重建的负向平衡,终导致骨质疏松.结论 P物质含量减少可导致前成骨细胞中转录因子Ostrix及Runx2基因表达下调,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这可能是神经损伤后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松动的原因

    作者:杜开利;马若凡;丁悦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严重残疾的主要手段之一,每年接受手术的患者达数十万人.许多患者重建了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了残疾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并发症,相当多的患者置换人工关节后出现了中、远期的人工关节松动,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需要再次手术.导致人工关节松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感染、假体-骨组织界面的微动磨损、过早过剧烈功能锻炼、手术方式及操作技术失误、原有关节病变加剧、人工关节的材料、生物力学设计、加工工艺不完善、患者年龄过大、体质情况差等.现就晚期感染、微动磨损等主要原因进行阐述.

  • 骨关节炎的诊治

    作者:刘琦;吴景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损,以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肥大伴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特点,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和老年性骨关节病.为成年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随着世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OA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有无明显的局部或全身性始发致病因素,可将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OA,一般认为与年龄、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继发性OA为继发于某些明确的疾病,如创伤、感染、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等.本文现将近年来OA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微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作者:陈之白

    髋关节成形术是应用一种手术的方法使一个强直或畸形、疼痛的髋关节转变为一个灵活的、无痛的、比较符合生物力学解剖结构和恢复接近较正常功能的髋关节.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类

    作者:卢永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植入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是成人髋关节成形术中常用的方法.人工髋关节假体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假体柄部插入股骨髓腔内,利用头部与关节臼或假体金属杯形成旋转,实现股骨的曲伸、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等运动.

  • 氨酚曲马多片治疗中重度骨科门急诊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氯酚典马多片治疗中重度骨科门急性疼痛全国多中心临床协作组

    目的 观察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门急诊常见急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全国23家医院开放性临床试验,对正在经历中至重度急性疼痛的骨科门急诊患者,给予氨酚曲马多片1片治疗,观察8 h,在0.5、1、2、4、6、8 h分别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3325例,平均年龄(39.53±14.67)岁(7.00~89.00岁),患者就诊时疼痛平均评分(7.28±1.37)分(5~10.00分),8 h后评分(2.21±1.83)分(0~10.00分).在用药后1 h、8 h分别有77.48%、88.39%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在中等程度以上.高达83.88%的患者和85.41%的医生的的整体满意度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6.05%的患者发生一般不良事件.结论 氨酚曲马多融合了对乙酰氨基酚和曲马多的优点,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耐受性好,医患满意度高,是骨科急性疼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 超激光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浩财;李文绮;梁伟坚;陈健雄;张子谦

    目的 观察超激光、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其中52例行超激光治疗;50例行针灸+神灯治疗.选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血海、梁丘及阿是穴.结果 超激光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90.38%;针灸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0%.结论 超激光治疗与针灸治疗疗效相近.超激光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其疗效肯定,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 超激光 骨关节炎
  • 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

    作者:严广斌;董伟强

    关键词: 关节镜下 盘状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随访体会

    作者:郭予立;史占军

    人工髋关节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且大多数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中老年人,骨质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差,可能出现脱位、骨折、磨损、松动等远期并发症,需定期复查.另一方面,虽然国外关于人工关节治疗的随访报道较多,但目前国内仍缺乏中远期报道,且国人在身体特点及生活习惯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效果是否与国外相似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对1996~2002年在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