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중화방사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30/R
  • 国内刊号: 张红志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szlxzz.yiigle.com
  • 曾用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Bolus与皮肤间隙大小对皮肤表面剂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兴安;谭丽娜;孙晓欢;马奎;王中飞;牛静;肖锋

    高能光子线表面剂量比Dmax低,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兆伏特级光子线建成效应更为显著[1],皮肤表面剂量只有大剂量的25%左右.临床上为了治疗接近表面皮肤的肿瘤,需要在皮肤表面加Bolus来提高皮肤剂量.表面剂量和Dmax深度都依赖于光子线能量、照射野大小、源皮距和入射角度等条件[2-4].准确测量表面剂量能在放疗临床中评估皮肤剂量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提供有价值依据[5-6].临床治疗患者过程中,由于体表轮廓不规则变化,使Bolus无法完全敷贴体表.为此探讨皮肤表面加1 cm厚Bolus且与皮肤间隙0 ~2 cm时,对表面剂量和Dmax深度影响,以确定实施治疗时能接受的标准.

    关键词:
  •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用于单发脑转移瘤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徐英杰;肖建平;马攀;门阔;张永谦;戴建荣

    目的 通过与立体定向拉弧(S_ARC)计划剂量学参数比较,研究VMAT用于单发脑转移瘤剂量学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2年在本院治疗的单发脑转移瘤31例,分别设计VMAT单双弧计划和S_ARC计划,要求处方剂量(40 Gy分4次)覆盖95%靶体积.计划评价参数包括靶区适形、梯度指数,正常脑组织Dmean及低剂量体积、机器跳数和计划执行时间.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不同计划间差别.结果 VMAT单弧、双弧计划的CI值高于S_ARC计划,其中位数分别为0.815、0.818、0.779(P =0.000、0.000),3种计划的梯度指数中位数均不同,分别为5.865、5.706、3.133(P=0.000、0.000、0.000),VMAT计划具有更好靶区适形性但剂量梯度略差.VMAT计划的正常脑组织Dmean更大、低剂量受照体积更大(P=0.000、0.000).VMAT单弧和双弧计划及SARC计划的治疗时间分别为(2.7±0.1)、(2.8±0.1)、(7.6±0.2)min,VMAT计划执行时间短于S_ARC计划(P =0.000、0.000).结论 VMAT用于单发脑转移瘤,计划执行时间短,剂量分布能满足临床要求.

  • 食管癌VMAT与IMRT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刘丽虹;王澜;韩春;张靖;田华;李晓宁

    目的 比较食管癌VMAT与静态IMRT的剂量学差异,探索VMAT的可行性.方法 2011-2012年入组食管癌患者30例,颈段、胸下段各5例,胸上段、胸中段各10例.用医科达Oncentra 4.1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单弧VMAT和IMRT计划,PTV处方剂量60Gy分30次.用Delta 4进行剂量验证.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检验比较两组计划PTV、OAR受量、机器跳数及有效治疗时间.结果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与IMRT相比VMAT的CI值好(P =0.008),脊髓Dmax更低(P=0.032),但心脏V30、V40、Dmean增高(P=0.041、0.012、0.002);颈段病变VMAT的肺V5-V15及MLD增高(P=0.002~0.022、0.022);胸上段病变VMAT的心脏V30、Dmwan增高(P=0.030、0.026),脊髓Dmax减低(P=0.006);胸中段病变VMAT的肺V10-V20减低(P =0.015~0.041);胸下段病变两组计划各项指标相近(P=0.262~0.998).3 mm/3%标准下γ通过率VMAT为92.75%,IMRT为92.98% (P =0.826).机器跳数VMAT为460.66 MU,IMRT为522.55 MU,平均减少11.84% (P =0.001).有效治疗时间VMAT为139.6 s,IMRT为298.73 s,缩短了53.27%(P=0.000).结论 在靶区覆盖率相似前提下,VMAT可降低部分OAR受量,并能改善CI值、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有效治疗时间.Synergy平台上的VMAT计划剂量稳定可靠.

  • 乳腺癌仿真模体术后胸壁放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建;秦颂兵;蔡晓君;徐晓婷;王利利;詹蔚;陈龙;周菊英

    目的 使用MOSTET探测器观察分析乳腺癌术后5种常用放疗技术在模体中的剂量分布特点,同时验证TPS计划剂量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及技术选择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仿真模体模拟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对患侧胸壁靶区的代表测量点及其不同深度测量点进行标记定位后,在TPS上分别设计正向IMRT、逆向IMRT、3DCRT、6 MeV电子线、9 MeV电子线照射方案.后对模体进行模拟照射,并对各点进行实时测量.采用方差分析检验5种方法间总差异.结果 正向IMRT、逆向IMRT、3DCRT、6 MeV电子线、9 MeV电子线实测平均剂量在表面的分别为74.32、69.21、73.97、75.86、81.41 cGy (F=3.36,P<0.05),0.5cm深度的分别为95.59、93.37、96.78、99.63、94.97 cGy(F=2.40,P>0.05),1.0cm深度的分别为103.42、102.53、103.48、88.89、101.36 cGy (F=7.19,P<0.05),近胸壁肺的分别为82.74、68.24、85.34、21.49、75.02 cGy (F=46.43,P<0.05).5种方法的平均剂量偏差在表面的为-8.04%(-6.57% ~-11.93%),0.5 cm深度的为-1.95%(2.15%~-5.90%),1.0 cm深度的为0.65%(-2.87% ~ 3.22%),近胸壁肺的为-3.53%(3.90%~-8.93%).结论 MOSFET探测器配以相应的仿真模体可以测量体内某部位的实际剂量,对放疗QA与QC提供了一种较好方法,亦可用于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特点.MOSFET探测器适用于乳腺癌放疗的在体剂量监测,指导补偿膜的间隔使用以调整剂量,纠正误差,提高靶区吸收剂量的准确性.

  • 氮杂胞苷对射线诱导大鼠Ⅱ型肺上皮细胞系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

    作者:王亚成;李鑫;陈晶;梅自洁;谢丛华

    目的 探讨氮杂胞苷对射线诱导大鼠Ⅱ型肺上皮细胞系(RLE-6TN)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机制,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提供潜在的药物治疗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RLE-6TN细胞根据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C)、照射组(R)、氮杂胞苷组(A)、照射加氮杂胞苷组(R+A).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透视电子显微镜鉴定,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cadherin和α-SMA在mRNA水平的表达,运用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herin、GSK3β、p-GSK3β(ser9)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R组细胞形态趋于纺锤形,而R+A变化不明显.R组嗜锇性板层小体终消失.RT-PCR提示在mRNA水平R组相对C组E-cadherin表达减少[(0.23±0.06)∶ (1.00±0.00),P=0.002]、α-SMA表达增多[(2.91±0.01)∶(1.00±0.00),P=0.000],而R+A组相对R组E-cadherin表达增加[(0.47±0.05)∶(1.00±0.00),P=0.024]、α-SMA表达减少[(2.50±0.02)∶(1.00±0.00),P=0.037)].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R组相对C组E-cadherin在蛋白水平表达下调[(0.07±0.01):(0.48±0.02),P=0.028]、p-GSK3β表达上调[(0.85±0.04)∶(0.23±0.03),P=0.031],而R+A组相对R组E-cadherin表达下降[(0.25±0.00)∶(0.07±0.01),P=0.024)]、p-GSK3β表达上调程度明显减少[(0.39±0.03)∶(0.85 ±0.04),P=0.014].结论 X射线可引起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换,而氮杂胞苷通过抑制p-GSK3β活性来抑制放射诱导的RLE-6TN细胞上皮间质转换的发展.

  • Octavius4D验证系统用于VMAT剂量验证的研究

    作者:李兵兵;刘苓苓;费振乐

    目的 研究Octavius4D验证系统在VMAT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满足临床剂量要求的VMAT计划中选取20例患者计划,传输至MOSAIQ网络系统上执行验证治疗,使用Octavius 4D验证系统采集实时数据.同时把治疗计划移植至Octavius 4D验证系统的CT模体中进行剂量计算.在剂量偏差2%、3%、5%,位移偏差2 mm、3 mm、5 mm,阈值偏差5%、10%条件下,采用γ通过率法分析模体中计划计算结果与Octavius 4D验证系统实际测量的剂量结果,得出相应验证通过率及Profile等曲线吻合度.结果 实测的剂量信息与计划计算的剂量信息在对应几何平面分布较为一致,Profile等曲线吻合度都较好,在3%剂量偏差、3 mm位移偏差和10%阈值偏差条件下的γ平均通过率为97.78%.结论 Octavius4D验证系统能满足临床VMAT计划剂量验证要求,且测量平面始终随机架旋转与射线束相垂直,无角度依赖性,可行性值得认可.

  • 基于形变配准获得的强化4DCT制定肝癌个体化IGTV可行性研究

    作者:徐华;巩贯忠;陈进琥;尚东平;刘同海;朱健;卢洁

    目的 研究基于形变配准技术实现的强化4DCT进行HCC个体化IGTV制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首次放疗的HCC患者10例,依次完成自由呼吸下4DCT扫描,ABC辅助下平静EI屏气3DCT平扫和动脉期强化扫描,将4DCT依呼吸时相分为10个序列.在各序列CT图像中勾画GTV和肝脏,将4DCT各时相GTV融合为IGTV1;将强化3DCT的GTV形变配准到4DCT各时相图像上,获得10个GTVDR,并融合为IGTVDR.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靶区体积差异.结果 4DCT和平扫3DCT在肝癌靶区勾画时较难确定靶区边缘.强化3DCT可清晰显示肿瘤边缘,GTV较4DCT和平扫3DCT平均增加了37.99%(P=0.002).形变配准后4DCT各时相GTV平均增加了36.34% (P=0.011),与强化3DCT的基本相当(P =0.632).IGTVDR较IGTV1平均增加了19.91% (P=0.017).结论 形变配准技术结合强化3 DCT和4DCT图像实现的强化4DCT图像可显著提高HCC的IGTV勾画精度.

  • Varian 2300C/D直线加速器UDRS联锁维修一例

    作者:林治学;王忠文;谭力

    一、故障现象在治疗时,10 MVX线出现了欠剂量率(UDRS)联锁,不能正常治疗.二、诊断维修由于可以造成UDRS[1]的可能有很多,因此判断此联锁产生的原因尤为重要.进入维修模式,首先判断是否为单一能量故障,经测试后发现6MVX线也有此故障,而电子线正常,对于10 MV X线剂量率设定到500 MU/min,实际只能达到50 MU/min左右.在服务模式下打开机器模拟参数显示界面,发现GUN V过低,10 MV枪电压应为12 kV左右,而实际只有5 kV,因而确定故障出自于电子枪的参数异常.

    关键词:
  • Compass(R)在食管癌IMRT三维剂量验证中应用研究

    作者:邢晓汾;褚薛刚;郑旭亮;崔桐;刘建庭

    目的 探索Compass(R)三维QC系统在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2例食管癌病例在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优化设计,将计划分别传入Compass(R)系统和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Compass(R)在患者解剖影像上重建三维剂量分布,将重建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比较,验证PTV及各OAR体积γ通过率、Dmean偏差等参数.同时使用MatriXX对治疗计划做二维剂量验证,使用平面γ通过率(3%/3 mm)评估剂量验证结果.结果 二维剂量验证实际角度γ通过率普遍低于角度归零的γ通过率(P =0.018 ~0.001).三维剂量验证PTV体积γ通过率>93%,D95%、D50%、D2%偏离<3%;肺和心脏体积γ通过率>95%,Dmean偏离>3%;脊髓和气管体积γ通过率>98%.独立计算与TPS计算剂量有更好符合度,测量重建与TPS计算剂量偏差出现在射野边缘区域.结论 三维剂量验证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全面来评价计划,对指导治疗更有意义.

  • 冬虫夏草雄激素样作用及对人前列腺癌VCaP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

    作者:马茗微;高献书;鱼红亮;亓昕;孙少倩;李晓颖;马元元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雄激素样作用及对人前列腺癌VCaP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检测冬虫夏草灌胃后小鼠激素水平及性器官重量指数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方法观察冬虫夏草对VCaP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MTS、流式细胞术、裸鼠移植瘤检测冬虫夏草对VCaP细胞(雄激素受体AR阳性)及PC-3细胞(AR阴性)体外及体内增殖能力影响,比较裸鼠血清PSA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差异.结果 冬虫夏草组裸鼠睾酮水平高于对照组[(8.28±1.94)、(2.08±1.24)ng/ml,P=0.023),前列腺重量指数也增高[(0.53±0.04)、(0.31±0.04) mg/g,P=0.006].放射增敏比(D0值比)为0.80.冬虫夏草处理后VCaP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1.32±0.07、0.66±0.02,P=0.000),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组增强(57.0%±1.9%、47.0%±0.6%,P=0.005).冬虫夏草组裸鼠VCaP移植瘤有生长加快趋势,血清PSA升高显著[(0.66±0.04)、(0.26±0.06)ng/ml,P=0.000).该浓度冬虫夏草对PC-3细胞无影响.结论 冬虫夏草有雄激素样作用,同时可促进AR阳性的VCaP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其放射敏感性.

  • 蒙特卡罗算法的乳腺癌术中放疗剂量优化及临床应用

    作者:杨波;王震吾;孔旭东;孔栋;魏贤顶;陈建江;孟东;孙春雷

    目的 运用蒙特卡罗算法指导乳腺癌IORT剂量优化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MCTP的MCBEAM程序建立加速器乳腺癌IORT的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编辑器将乳腺癌患者术前CT图像编辑成术中状态影像,勾画靶区并分别在靶区前后设置不同厚度等效材料和铅板,通过MCSIM程序运算得到等效材料与铅板佳优化组合.将优化组合应用于23例IORT患者并观察伤口愈合、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靶区表面加2 ~3 mm等效材料、靶区后缘加5 mm等效材料和2 mm铅板,优化的乳腺癌IORT靶区剂量90%等剂量线基本包绕整个靶区,靶区V9o>90%、V110<4%,肺Dmean<1Gy.2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及不良反应,愈合后和术后半年乳房外观优良率达80%以上,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蒙特卡罗算法指导下的乳腺癌IORT剂量优化方法可靠,靶区剂量分布均匀、理想,患者无不良反应,美容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应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虚拟楔形板物理参数检测

    作者:于浪;杨波;李楠;姜斐;邱杰;张福泉

    目的 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enclution在加速器虚拟楔形板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及固体水测量西门子加速器的虚拟楔形角度与楔形因子以及不同虚拟楔形野二维面剂量分布,与TPS上生成相同条件下的剂量分布进行3 mm/3%标准γ分析,总结50次测量结果.结果 虚拟楔形野15°和30°方向的γ通过率分别为(91.47±1.76)%、(92.99±1.54)%和(93.27±1.24)%、(92.92±1.68)%.随射野增大及虚拟楔形角度增加,通过率有所增加,然对20cm×20 cm射野,60°剂量分布测量结果稍差.除小野、小楔形角度情况外大楔形角偏差<2°,楔形因子≈1,大偏差≤0.05,计划剂量分布与实测剂量分布除大野、大角度楔形角度薄端剂量差外,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 Matrixxenvlution用于加速器虚拟楔形野物理参数的检测具有一次摆位照射即可获得所有计算参数及剂量分布优点,是目前楔形野剂量验证较为快速、便捷、经济实用的QA工具之一.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延迟对预后影响

    作者:钟秋子;李晔雄

    早期乳腺癌标准手术治疗为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常联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改良根治术后部分患者需要行术后辅助放疗,如术后病理T3-T4期、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等;保乳治疗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首选治疗方式,术后多数患者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1].近年两项a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术后放疗能显著改善LC率、特异生存率和OS率[2-4].

    关键词:
  • 放射性腮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滕俊杰;朱健;魏玉梅;李宝生

    放疗作为抗肿瘤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照射野往往很难完全避开周围正常组织,易导致放射性腮腺损伤,表现为患者唾液质和量发生改变,出现不同程度口干、龋齿和营养不良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放疗中腮腺体积和位置也发生改变,造成其实际受量和计划评估不一致,对准确评价腮腺受量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从头颈部放疗引起腮腺结构、功能和位置变化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 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军;王丽;王祎;杨从容;曹峰;刘青;景绍武

    目的 观察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影响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349例食管癌IMRT为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Kaplan-Mierer法计算1、3、5年LC率及OS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3、5年样本数分别为174、63例.全组患者1、3、5年LC率分别为72.9%、61.2%、58.4%,OS率分别为66.5%、39.1%、24.0%.亚组分析显示< 54.73 cm3组1、3、5年LC、OS率均高于≥54.73 cm3组(P =0.001、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1、3、5年LC率相近(P=0.393),1、3、5年OS率分别为62.7%、35.9%、20.4%和83.1%、53.3%、38.3%(P=0.003);CR、PR、NR者1、3、5年LC率和OS率均不同(P=0.000、0.000).≥2级急性RP发生率为11.3%,≥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0%.肿瘤体积、近期疗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因素(P =0.038、0.000、0.008).结论 食管癌IMRT为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随肿瘤体积增加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出现,患者预后变差,近期疗效评价与LC和OS情况明显相关.

  • 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应慎用同期放化疗

    作者:王鹏;刘维帅;徐利明;王帅;庞青松;袁智勇;王军;赵路军;王平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在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本院行根治性胸部放疗的168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年龄≥65岁者定义为老年组(53例),< 65岁者定义为非老年组(115例),对比不同治疗模式在老年和非老年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随访率为95.2%(两组分别失访4例).全组中位OS为24.6个月,中位PFS期为15.4个月.老年患者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中位OS分别为15.9个月和24.6个月(P =0.013),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6% (P=0.170);非老年患者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中位OS分别为39.6个月和24.5个月(P=0.018),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250 ~0.757).结论 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的实施要谨慎进行,序贯放化疗可能是一种替代选择.

  • 剂量体积参数对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的影响

    作者:龙书敬;王军;王祎;曹峰;焦文鹏;李娜;武亚晶;郭银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放疗心脏剂量体积参数对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胸部强化CT和超声心动图观察4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情况,并对心脏剂量体积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发生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的物理学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率为28.6% (14/49),其中少量12例、中量2例.发生放射性心包积液组心脏V30、V35高于未发生组(P =0.035、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脏V30是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的影响因素(P=0.036).对心脏V3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5,预测准确性接近中等,界值为33.0%.心脏V30 ≥33.0%组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率为43.5%,明显高于<33.0%组的15.4%(P=0.030).V30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71.4%.结论 心包积液是晚期放射性心脏损伤较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心脏V30、V35与放射性心包积液的发生相关,其中心脏V30是晚期放射性心包积液发生的影响因素.但终结论还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结果证实.

  •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施亮;习勉;杨雅迪;赵磊;傅剑华;刘孟忠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1-2013年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58例,全组均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放疗剂量为40 Gy,2.0 Gy/次,5次/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DFS,Logrank法检验并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41.1%.新辅助放化疗后44例cCR患者中32例(73%)达pCR,114例非cCR患者中33例(28.9%)达pCR (P =0.000).cCR预测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2%、87.1%,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71.1%.3年总样本数为53例.全组3年OS、DFS分别为53.9%、48.6%,cCR的显著高于非cCR的(P=0.012、P=0.026),pCR的显著高于非pCR的(P =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和化疗方案是影响OS的因素.常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获得较高pCR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放化疗后cCR率与pCR率、OS密切相关.

  • 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意义探讨

    作者:王鑫;金晶;任骅;冯燕茹;刘文扬;肖琴;李宁;房辉;景灏

    目的 探讨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价值.方法 2000-2010年本院共收治3 995例直肠癌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下述条件者进行回顾分析:(1)根治性手术;(2)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界距肛缘10~16 cm;(3)术后病理为T3-T4或N1-2 M0期(AJCC 7版分期);(4)病理类型为腺癌.结果 共入组547例患者.5年样本数为249例.全组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79.0%、76.8%、94.0%、80.1%.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按1∶1平衡基线特征后,术后同期放化疗与未放化疗各155例.将pT4b期、有癌旁结节、淋巴结转移较多(N2期)者列为高危组,术后同期放化疗5年LRFS和OS均高于未放疗者(96.3%、82.0%,P=0.0.044;81.6%、59.1%,P=0.019).结论 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预后较好,术后同期放化疗仍可进一步降低LRR;尤其对伴有高危因素者,术后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和长期疗效.

  •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IMRT前瞻性研究

    作者:彭冉;王淑莲;金晶;刘跃平;王维虎;宋永文;任骅;刘新帆;李晔雄

    目的 前瞻性评估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IM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2010年共入组128例Ⅰ-Ⅲ期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剂量分割方案为全乳50 Gy分25次(2Gy/次),瘤床同步加量至60 Gy分25次(2.4 Gy/次).不良反应评估采用CTCAE3.0标准.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依据哈佛系统.Kaplan-Miere法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5年LRRFS为98.4%、DMFS为95.3%、OS为97.7%.急性皮肤反应1级65.6%、2级15.6%、3级2.3%;放射性肺炎1级22.5%、2级4.7%.37例(28.9%)患者出现1、2级上肢水肿.远期1例(0.8%)患者出现全乳色素脱失,4例(3.1%)出现色素沉着.放疗前、放疗后5年美容效果评价为优或良的分别为85.9%、77.3%.21.9%为一般,1例为差.结论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同步加量IMRT 5年疗效理想,急慢性不良反应较轻,整体耐受良好,美容效果较好.

  • 42例肾上腺转移癌射波刀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宪芝;庄洪卿;袁智勇;王境生;董洋;陈华明;李丰彤;宋勇春;王平

    目的 探讨SBRT技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3年间应用射波刀治疗42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资料,以疗后1个月复查观察近期疗效.采用WHO的RECIST1.1标准进行评价,采用RTOG或EORTC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LC率.结果 42例47个靶点纳入研究,其中14个病灶达CR,13个病灶达PR,总有效率为57%.1、2年样本数分别为25、19个靶点,1、2年LC,OS,PFS率分别为87%、60%,53%、41%,17%、8%.GTV<2.5 cm3、BED> 80 Gy、年龄>60岁均有助于提高局部PFS期.治疗后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主要为1、2级反应,只有1例出现3级胃肠道反应.结论 SBRT技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不良反应轻且LC效果好.

  • 55例乳腺癌同侧锁骨上转移淋巴结位置分布对靶区勾画的影响

    作者:景灏;王淑莲;李静;薛梅;熊祖坤;金晶;王维虎;宋永文;刘跃平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分布,指导锁骨上区域放疗靶区的确定.方法 选择接受螺旋断层CT扫描、诊断为锁骨上转移、可调阅CT图像的乳腺癌患者55例.选取1例标准乳腺癌病例,参照锁骨上正常解剖结构位置及比例,将55例患者转移淋巴结勾画于标准病例定位CT图像上.比较实际淋巴结分布和RTOG及其他文献推荐的锁骨上靶区关系.结果 60%转移淋巴结经病理确诊,64%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存在远处转移.91%和82%患者转移淋巴结中心点分别位于锁骨上内侧和外侧区,66%患者在锁骨下静脉交汇处有转移淋巴结.文献推荐的锁骨上靶区仅可覆盖20%~42%患者的全部转移淋巴结中心点,RTOG指南仅覆盖26%.中心点超出外界、后界者分别达71%和66%.根据上述淋巴结分布扩大锁骨上靶区照射范围,向外、后侧延伸达自然解剖屏障则可完全覆盖82%患者的全部转移淋巴结中心点.结论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位置超出RTOG勾画指南范围,尤外侧、后方为著,锁骨上CTV需扩展至上述区域.

  •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宁;赵志鹏;程光惠;何明远;赵红福;葛禹平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分析2013-2014年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外照射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5例,FIGO分期(2009年)为ⅠB2-ⅣA期.同一患者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192Ir治疗后,在原影像上去掉插植针作用,仅使用腔内施源器制定治疗计划.比较前后两组计划中高危CTV的D90%、中危CTV的D90%和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的D2cm3剂量学差异,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共制定260次后装治疗计划,其中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计划130例、腔内治疗计划130例.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较腔内治疗高危CTV的D90%、中危CTV的D90%显著增高(P=0.000、0.000),膀胱、直肠的D2cm3显著降低(P =0.000、0.006).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使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在获得更高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了膀胱、直肠受量.

  • ⅠB-ⅡA期年轻宫颈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功逸;张蓉;曾靖;雷呈志;吴令英

    目的 探讨年龄≤35岁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情况及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 对2000-2011年本院收治的18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期别进行配平选取同期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186例作为对照.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年龄≤35岁组中非鳞状细胞癌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 =O.000),而肿瘤侵犯>1/2宫颈间质、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8、0.000).尽管年轻患者5年DFS和OS率均高于对照组(93.7%∶84.5%,P=0.005和96.1%∶89.5%,P=0.033),但年龄本身并非预后影响因素(P=0.202、0.950).在年龄≤35岁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间隙受侵为DFS的影响因素(P=0.000、0.000),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及治疗前肿瘤大小则是OS的影响因素(P=0.000、0.000).接受卵巢移位术后外放疗的年轻患者63%卵巢功能正常,未接受的为73% (P =0.422).结论 ⅠB-ⅡA期宫颈癌中年龄≤35岁者预后优于对照组,但年龄本身并非预后影响因素.术后外放疗不会对移位后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

  • 基于调强放疗的鼻咽癌分期探讨

    作者:曾雷;龚晓昌;敖帆;汤轶强;舒禹先;万桂芬;肖芸;廖瑜露;黄敏

    目的 验证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3例.根据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45例.T1与T2期、T2与T3期5年LRFS率相近(P=0.055、P=0.746).将T2、T3和T4期翼内肌组合并为T2期,T4期其他的降期为T3期,新T分期中T1、T2、T3期LRFS曲线明显分开.N2与N3a期、N2与N3b期、N3a与N3b期5年DMFS率相近(P =0.272、P=0.063、P=0.8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淋巴结部位是DMFS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37).将N3a期中颈淋巴为单侧的降期为N1期,N3a期中颈淋巴结为双侧的降期为N2期,则新N分期中N0、N1、N2、N3期DMFS曲线分开.Ⅰ与Ⅱ期、Ⅲ与Ⅳa期5年OS相近(P=0.434、P=0.951).将T1N0-1期作为Ⅰa期、T2N0-1期作为Ⅰb期、T1.N2期和(或)T3N0-1期作为Ⅱ期、T1-3N3期作为Ⅲ期,各期5年OS曲线明显分开.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分期仍存在不足,推荐新分期能更好预测预后,但需要更大样本量数据验证.

  • 不同融合方法对鼻咽癌IMRT中剂量分布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波;易俊林;高黎;黄晓东;罗京伟;曲媛;门阔;章众;王凯

    目的 探讨模拟校位融合(SF)、自动+目视校准融合(AF)和骨性融合(BF)方法对鼻咽癌IMRT中剂量分布变化影响.方法 15例Ⅲ-Ⅳa期采用IMRT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和放疗20 ~ 25次时行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将2次图像分别采用3种融合方法进行融合,以放疗前图像治疗中心点在3种融合方法下第2次图像投影点作为重新计算剂量的治疗中心,将原计划分别移植到第2次图像上进行正向计算并形成新的剂量分布.计算3种融合方法融合参数之间的绝对差值平均值,对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SF与AF的平行轴移动绝对差值平均值<0.13 cm、旋转移动角度<0.40°,BF旋转角度>0.71°.3种融合方法对剂量分布变化影响总趋势相似,但BF对颈部的影响较大[GTVnd的D95减少(P=0.039)].BF下脑干Dmax、D1cm3有不变或呈增加趋势,而其他两种融合方法的呈下降趋势.结论 不同融合方法对鼻咽癌IMRT中剂量变化会造成影响,应该关注并说明所使用融合方法.SF与AF剂量变化趋势相似,更接近于实际治疗情况.

  • 局部晚期鼻咽癌TPF方案诱导化疗加紫杉醇或顺铂同期IMRT疗效分析

    作者:麻发强;金风;吴伟莉;李媛媛;龙金华;陆方阳;毕婷;李卓玲;贺前勇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TPF诱导化疗加紫杉醇或顺铂同期IMRT的疗效.方法 2008-2012年间26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入组研究.鼻咽原发病灶、阳性淋巴结处方剂量69.96~73.92 Gyfen 33次,CTV处方剂量60.06 Gy分33次,淋巴结阴性引流区50.96 Gy分25次.TPF(多西紫杉醇75 mg/m2,顺铂75 mg/m2,氟尿嘧啶750 mg/m2·d-1)诱导化疗2~3周期,128例用紫杉醇135 mg/m2、135例用顺铂100 mg/m2同期化疗第1、22天,共2周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为42例.5年OS、PFS、LRFS、RRFS和DMFS分别为81.6%、76.1%、92.3%、88.5%和80.4%.顺铂同期比紫杉醇同期组有优势分别在OS(93.5%∶74.7%,P =0.035)、PFS (80.1%∶72.7%,P=0.034)、LRFS (95.9%∶ 88.8%,P =0.020)、DMFS (83.5%∶77.5%,P=0.033).同期放化疗的≥3级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和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3.1%、11.8%、26.3%和11.1%.1、2级口干50.3%、12.6%,3级听力下降和张口困难为3.4%和3.3%.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TPF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比加紫杉醇同期IMRT的OS、PFS、LRFS和DMFS高,急性不良反应可耐受.

  • 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分期的IMRT验证研究

    作者:姜锋;胡福军;胡巧英;冯星来;李斌;包婺安;秦卫丰;金祁峰;陈媛媛

    目的 验证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分期系统在以MR为分期手段、IMRT为基础综合治疗策略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间在本院经MRI分期和IMRT治疗的720例初诊M0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及失败情况,评价T、N分期对预测患者生存及失败的可靠性.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T分期是OS、CSS、DFS和DMFS的影响因素(P=0.013、0.025、0.001、0.002),但T1、T2、T3期间相近(P=0.054 ~0.626).从局部复发和远转风险来看,T3与T2期非常接近(P=0.796).N分期是DFS、DMFS的影响因素(P=0.005,0.000).但N0和N1期间相近(P=0.549、0.707).在N0-N1期中也未发现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对OS、DFS和DMFS有影响(P=0.360、0.083、0.062).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分期系统对经MRI分期和IMRT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仍有较好预测价值,但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鼻咽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分期研究的初步结果

    作者:林少俊;陈晓钟;何侠;李金高;高黎;陈念永;赵充;麦海强;皮正超

    目的 通过比较鼻咽癌2008分期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的病例分布和预后价值,探讨两种分期合理性.方法 分析2009-2010年全国9个肿瘤中心收治的1 508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与第7版UICC或AJCC分期进行分期,分析和评价两种分期病例分布的一致性及3年LRFS、DMFS、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和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两种分期的T期、N期、临床分期病例分布相似(Kappa=0.80、0.60、0.60),临床分期OS曲线和T分期LRFS曲线也较一致,但Ⅰ、Ⅱ期OS曲线相似,T1-T3期LRFS曲线出现靠拢或重叠.2008分期N0与N1期曲线相似,而UICC或AJCC分期N1与N2期曲线相似.结论 两种分期病例分布、临床分期及T分期预后相似,但N分期预后不同.两种分期中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的预后需进一步完善.

  • 射波刀治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影响因素及其预测因子研究

    作者:郭艺航;庄洪卿;袁智勇;王平

    目的 探讨射波刀治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影响因素及其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射波刀治疗颅内原发或转移瘤患者94例(104个靶点).全部采用颅骨追踪方式、60% ~ 87%剂量线、12 ~45 Gy、1~8次分割完成.运用影像学或病理学判定放射性脑坏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体积、剂量线、处方剂量、分割次数、是否联合WBI、BED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关系;采用ROC曲线测定所有影响因素对放射性脑坏死预测性及临界阈值.结果 12个靶点(11.54%)发生放射性脑坏死.回归分析显示治疗BED、是否联合WBI、分割次数是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034、0.650±0.072、0.712±0.064,仅BED能较好预测放射性脑坏死发生且剂量阈值为>7 410 cGy.结论 BED、是否联合WBI、治疗分割次数是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响因素,BED是放射性脑坏死的佳预测因子,BED>7410 cGy为放射性脑坏死剂量阈值.

  • 第七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作者:陈晓钟;林少俊

    2015年3月26-2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联合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和肿瘤学杂志社承办,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协办的第七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关键词:
中华放射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