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중화방사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30/R
  • 国内刊号: 张红志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szlxzz.yiigle.com
  • 曾用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Ⅱ和Ⅲ期直肠癌术后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急性副反应比较

    作者:金晶;李晔雄;王维虎;王凯;宋永文;王淑莲;张世平;刘跃平;房辉;曲媛;刘新帆;余子豪

    目的 比较两个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Ⅱ期研究的急性毒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分别进行卡培他滨术后同步放化疗(单药组,n=118)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术后同步放化疗(双药组,n=90)的Ⅱ期临床研究.两组均予真骨盆放疗DT50 Gy分25次5周完成,化疗药物予以连用2周停1周,放疗中共用2周期的方法 .单药组卡培他滨每天2次1600 mg/m2双药组奥沙利铂每周1次70 mg/m2,卡培他滨每天2次1300 mg/m2.结果 双药组患者中断放疗(10.2%:6.7%,X2=0.80,P=0.460)或化疗的比率(9.3%:19.1%,X2=4.80,P=0.090)与单药组相似.双药组1~4级急性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药组,主要为恶心(X2=46.90,P=0.000),腹泻(X2=13.50,P=0.009),乏力(X2=18.90,P=0.000),手足综合症(X2=7.10,P=0.029)和食欲下降(X2=19.90,P=0.000).全组发生3、4级以上严重副反应包括腹泻(24.0%、1.0%)、白细胞下降(4.3%、0.0%)、放射性皮炎(3.8%、0.0%)、腹痛(1.0%、0.0%)和乏力(0.5%、0.0%),但只有3、4级腹泻发生率双药组显著高于单药组(33.0%:18.6%,X2=5.90,P=0.023).结论 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双药同步放化疗患者3、4级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卡培他滨单药同步放化疗,但其他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两组相似.

  • 食管癌分次放疗期间靶区不确定性初步研究

    作者:宋斌斌;陆雪官;钱建军;宦坚;朱雅群;田野

    目的 观察食管癌分次放疗期间靶区变化情况,探讨这些变化对放疗计划实施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14例未手术并拟接受全程三维适行放疗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每照射10次重新行定位CT扫描,并且再次勾画靶区(GTV).随后将放疗前制定放疗计划复制到新CT图像上,观察分次放疗期间新勾画靶区与放疗前治疗计划符合程度.结果 放疗过程中GTV总体呈递减趋势,14例中5例在照射至第10次时出现CTV增大为初始2.0%~37.7%.95%等剂量曲线包括计划靶体积(PTV)初始计划时为97.81%±1.53%、第10次时为91.95%±5.25%、第20次时为94.27%±4.23%和第30次时为94.03%±6.45%,且在照射后第10、20和30次分别有6、5和4例出现95%等剂量曲线包括PTV降至95%以下.结论 食管癌分次放疗期间靶区出现明显变化而使放疗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的影响

    作者:崔甜甜;吴少雄;韩非;卢丽霞;黄劭敏;邓小武;卢泰祥;赵充

    目的 评价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搜集2003年前2年内83例初治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6个月和1、2、3、4、5年的口干变化情况的资料,通过分析其与腮腺受照剂量关系来评价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影响.结果 共入组83例,其中Ⅰ期4例,Ⅱ期31例,Ⅲ期31例,ⅣA期17例;16例接受放化综合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5年局部和区域控制率为96%和95%,总生存率为80%.放疗后7个时间段轻和中度口干发生率分别为42%、51%、71%、77%、58%、38%、26%和52%、53%、21%、8%、3%、2%、2%,无重度口干.双侧腮腺受照射平均剂量为34.34 Gy.放疗后6个月口干分级与腮腺平均受照剂量呈正相关,双侧腮腺50%体积受照剂量是放疗后6个月时口干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当腮腺平均剂量≤33 Gy和D50≤29 Gy时,腮腺功能可得到较好地保护.结论 调强放疗在提高鼻咽癌局部和区域控制率的同时,降低了腮腺的受照剂量,减少了腮腺功能的损伤.

  • 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抑制及放射增敏研究

    作者:许新华;易芳;付向阳;杜京涛;张小红;张昌菊;王艳林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细胞生长影响及有无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1)细胞生长抑制研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SP法检测细胞COX-2表达.(2)放射增敏研究:随机设置照射对照、药物对照、单纯照射、药物+照射组,其中成克隆实验单次照射2、4、6、8、10 Gy,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实验单次照射6 Gy.结果 塞来昔布显著抑制CNE-2细胞生长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IC50为80 μmol/L.细胞周期分布显示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47.03±2.76:56.17±1.95,t=4.68,P=0.010),而S、G2+M期细胞明显下降(33.07±1.86:24.87±1.76,t=5.54,P=0.010;19.30±0.53:17.73±0.83.t=2.75,P=0.050)并呈浓度依赖性.凋亡率显著增高(1.57±0.47:10.47±0.31,t=27.39,P=0.000)并呈浓度依赖性.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等凋亡形态学改变.SP法检测塞来昔布显著下调CNE-2中COX-2表达[17.48±0.34、12.82±0.51(t=13.20,P=0.00)].塞来昔布的放射增敏比(D0值比为1.74:1.52)为1.15.4个组别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显示单纯照射、药物+照射组的G2+M期细胞明显高于照射对照、药物对照组(68.00±1.65、54.27±5.74、17.60±0.80、14.86±1.23,t=47.70,P=0.000;t=11.63,P=0.000),且单纯照射与药物+照射组间也不同(t=3.99,P=0.020);单纯照射、药物+照射组的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照射对照、药物对照组(4.83±0.97、9.50±1.35、1.33±0.36、2.28±0.42,t=4.67,P=0.01;t=8.81,P=0.000),且单纯照射与药物+照射组也不同(t=4.85,P=0.010).结论 塞来昔布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COX-2依赖途径.塞来昔布还能增强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可能机制与抑制放射后亚致死损伤修复、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和增强细胞对放射诱导凋亡率有关.

  • 简化调强技术在宫颈癌外照射中应用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黄曼妮;李明辉;安菊生;吴令英;戴建荣

    目的 通过比较宫颈痛盆腔三维适形放疗(3DCRT)、简化调强放疗(sIM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靶庆剂量分布均匀度、适形度,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剂量,以及实施治疗时间的影响,探讨sIMRT用于宫颈癌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10例常规体外和腔内放疗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临床靶体积(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计划靶体积(PTV)以CTV为基础外放前向10 mm、余各方向5 mm形成PTV.处方剂95%PTV 45 Gy(1.8 Gy/次,共25次),通过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和实施治疗时间,比较3种治疗技术的优缺点.结果 3种治疗计划PTV剂分布的均匀度3DCRT好,而IMRT与sIMRT相似;剂量分布的适形度sIMRT逊于IMRT而强于3DCRT.对膀胱的保护IMRT明显优于sIMRT,而sIMRT优于3DCRT;对小肠的保护sIMRT显著优于3DCRT,而IMRT并不比sIMRT具有更多优势;对直肠的保护sIMRT优于3DCRT,而逊于IMRT,IMRT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高剂昔区.实际占机时间3DCRT约4 min,sIMRT约10 min,IMRT约18 min.结论 sIMRT可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治疗时间,简化验证程序.sIMRT适用于宫颈癌放疗且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放疗技术.

  • 46例首诊伴远处转移鼻咽癌的预后分析

    作者:韩露;林少俊;李夷民;潘建基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诊时即伴有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探讨其预后.方法 3年余共收治46例初诊伴有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其中43例为单器官转移,3例为多器官转移.肝转移19例,骨转移11例,肺转移7例,腋窝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各6例,脑转移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鼻咽部及颈部40~85 Gy放疗.41例接受了1~5周期PF方案化疗,23例接受了远处转移灶姑息性放疗.结果 随访率为100%.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47%、30%、1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转移灶是否放疗及KPS评分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转移灶放疗与末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13个月(X2=8.63,P=0.012),KPS评分≥80和<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12个月(X2=3.95,P=0.035).结论 首诊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得到积极治疗后仍有长期生存可能,KPS评分高者预后好,在全身化疗、原发灶放疗及支持治疗的同时转移病灶局部治疗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直肠癌术前放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刚;张珊文;徐博

    目的 探讨直肠痛肿瘤组织内术前放疗后浸润淋巴细胞(TIL)数量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近8年余接受30 Gy分10次12 d完成的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107例,分析TIL分级与术前放疗后病理消退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 直肠癌放疗前TIL 1级75例,2级16例,3级16例,4级0例,术前放疗后TIL 1级19例,2级43例,3级35例,4级10例.放疗后病理消退分级1级36例,2级57例,3级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放疗前及放疗后TIL对局部病理消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36.80,P<0.01;X2=14.00,P<0.01);术前放疗后癌巢内TIL及病理消退对预后影响显著(X2=24.00,P<0.01;X2=12.17,P<0.01).Logistic多元分析提示放疗后TIL与病理消退关系密切(X2=8.05,P<0.01).结论 放疗前及放疗后TIL与直肠癌术前放疗局部病理消退相关.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癌巢TIL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之一.

  • 宫颈癌根治术后降低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作者:李慧灵;潘建基;柏朋刚;ZHANG Bin;YU Cedric X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全盆腔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的对比研究,比较应用不同放疗技术在处方剂量45.0、50.4 Gy时降低髂骨骨髓受照体积和剂量.方法 选择FIGO分期ⅠA~ⅡB期17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CTV范围包括阴道顶部、宫旁、骶前区域、部分髂总及盆腔淋巴结,CTV外放1 cm(后方紧邻直肠后放0.5 cm)产生PTV.应用ADAC Pinnacle3 Version7.4f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种照射技术:CRT前后两野对穿(CRT2f)、CRT前后两野+两侧野(CRT4f)、调强7个野(IMRT7f).处方剂量分别为45.0、50.4 Gy,治疗计划优化后确保≥97%PTV接受≥95%处方剂量,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获得不同治疗方法 髂骨骨髓的V20、V24、V30、V40.结果 处方剂量为45.0 Gy时右和左髂骨骨髓IMRT7f、CRT2f及CRT4f计划的V25分别为45.04%和40.90%、64.37%和65.25%及60.20%和61.42%(H=7.45,P=0.024和H=6.62,P=0.038),V30为36.91%和22.21%、52.69%和48.80%及40.52%和42.33%(H=7.91,P=0.019和H=10.5,P=0.005),V40为23.83%和19.65%、51.85%和46.11%及37.97%和35.30%(H=17.14,P=0.000和H=20.71.P=0.000);处方剂量为50.4 Gy时,分别为52.43%和50.06%、65.89%和67.75%及69.56%和64.23%(H=6.29,P=0.043和H=6.37,P=0.041),38.91%和31.93%、54.96%和51.29%及52.18%和47.57%(H=6.91,P=0.031和H=15.19,P=0.000),25.93%和20.87%、53.30%和49.83%及44.26%和37.77%(H=16.71,P=0.000和H=20.78,P=0.000).结论 与CRT相比IMRT技术能产生理想的靶区剂茸分布并由此降低髂骨骨髓受照体积和剂量.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Ⅰ~Ⅱ期临床试验的近期结果

    作者:王淑莲;李晔雄;宋永文;金晶;房辉;曲媛;惠周光;王维虎;余子豪;刘新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38例高危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放疗43.5 Gy分15次3周完成,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和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结果 中位随访13个月,入组38例患者全部生存,无照射野内复发,远处转移率为13%(5例).5例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皮炎,均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3周.3例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3.5 Gy分15次3周完成的大分割放疗方案的急性副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较好.

  • 前列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副反应初步分析

    作者:房辉;李晔雄;刘跃平;王维虎;金晶;王淑莲;宋永文;刘新帆;亓姝楠;刘清峰;戴建荣;余子豪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大分割照射患者的早期和晚期副反应,初步探讨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6-2008年间37例前列腺痛患者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IMRT).13例临床靶体积(CTV)包括前列腺±精囊或术后瘤床,24例包括前列腺、精囊(或术后瘤床)和盆腔淋巴引流区.分次照射剂量为2.3~2.8 Gy(2.7 Gy占26例).95%PTV处方剂量前列腺精囊为62.5~75.0 Gy,盆腔为50.0 Gy.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早期胃肠反应发生率0级38%,1级2,4%,2级35%,3级3%;直肠V50>27%与V55>20%的≥1级早期直肠反应发生率不同(P<0.05).早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0级30%,1级68%,2级0和3级3%;膀胱V60<10%与V60>10%的≥1级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也不同(X2=6.02,P=0.038).晚期直肠反应发生率0级70%,1级24%,2级5%,无3、4级反应;直肠V65<10%与V65>10%的≥1级晚期胃肠反应发生率不同(X2=5.58,P=0.020).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0级38%,1级49%,2级11%,3级3%,无4级反应;膀胱平均剂量>40Gy、V40>32%与V50>29%的≥2级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均不同.结论 前列腺癌大分割IMRT初步研究结果 显示急件和晚期副反应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 74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连欣;张福泉;胡克;侯晓荣;沈捷;孙帅;何家琳;周觉初

    目的 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放疗疗效.方法 搜集2007年11月前接近18年内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病例74例,其中男35例,女39例,中位年龄15(5~45)岁.放疗前病理诊断9例,余65例20 Gy放疗后MRI显示病灶均明显缩小(>50%)或消失为临床诊断.应用6 MV X线全脑全脊髓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室放疗加局部补量或肿瘤区局部照射,原发病灶区38.5~50.0 Gy,全脑或全脑室18~25 Gy,全脊髓21~25 Gy,分割剂量1.6~2.0Gy/次,5次/周.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0(12~168)个月,总随访率为97%,10年随访例数和随访率分别为14例和19%.1、5、10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和97%、96%和90%、93%和83%.共9例患者治疗失败,6例为照射野内复发,3例为照射野外转移.照射野内复发者中肿瘤剂量<40 Gy者3例.38例患者放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功能低下,部分需强的松等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放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照射剂量、范围要根据病灶数目、脑脊液检查等结果 来决定.

  • 7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姚洪文;吴令英;李晓光;黄曼妮;安菊生;李楠;李斌

    目的 分析7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腔内放疗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1-2007年收治的77例ⅠB2和ⅡA期(局部肿瘤>4 cm)宫颈癌患者先行术前阴道腔内后装放疗[阴道黏膜下0.5 cm(源旁1 cm)剂量20~30 Gy,10~12 Gy/次,1次/周],10~14 d后评价疗效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治疗并发症、术后临床病理学特征、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放疗后宫颈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8例.全组仪5例放疗后出现1、2级血液及胃肠道副反应.全组5年生存率为83%,盆腔复发率为12%.结论 术前阴道黏膜下0.5 cm腔内后装放疗20~30 Gy联合手术治疗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生存率较高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率,是该期别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模式.

  • 大于3 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初探

    作者:姜雪松;肖建平;宋一昕;张可;翟万聪;张烨;李晔雄

    目的 回顾分析>3 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的初步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6年前10年间采用FSRT且资料完整的直径>3 cm的脑转移瘤患者47例,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31~87岁(中位值58岁).原发灶病理为腺癌19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腺鳞癌3例,黑色素瘤2例,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各1例,病理类型不明6例.初治组26例,复发组21例.脑转移瘤直径3.1~6.0 cm(中位值3.8 cm).计划靶体积2.5~33.8 cm3(中位值9.4 cm3).FSRT总剂量16~68 Gy(中位值31 Gy)分2~15次(中位值5次).原发灶治疗方法 :手术23例,放、化疗22例,未治2例.结果 随访截止2008年4月,随访率为100%,满5年随访的例数为28例.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9%、44%、44%.中位生存期11.0个月(0.5~88.0个月,95%CI=8.1~13.8个月);1、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17%、6%.在死亡的46例中,21例死于颅内病变进展,17例死于颅外病变进展,8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 FSRT通过分次治疗、个体化给量、全脑放疗或一程FSRT后推量,能有效控制大径>3 cm的脑转移瘤、延长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

  • STAT1对人肾透明细胞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惠周光;骆爱萍;毕楠;张烨;雷明芳;麦伟源;TEH Bin-tean;TEH Bin-sing

    目的 研究人肾透明细胞癌信号传递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表达情况及抑制STAT1对该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比检测34例人肾透明细胞癌标本和12例正常肾组织标本的STAT1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离体培养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CRL-1932)、纤维母细胞(CCL-116)和wilm's瘤细胞(CRL-1441)的STAT1表达.用氟达拉滨和siRNA抑制CRL-1932细胞STAT1表达,并通过成克隆法和台盼蓝染色计数法研究抑制STAT1对CRL-193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人肾透明细胞癌标本的总STAT1和磷酸化STAT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CRL-1932细胞STAT1表达比CRL-1441、CCL-116细胞明显增高;药物氟达拉滨能显著抑制CRL-1932细胞磷酸化STAT1的表达,并显著增加CRL-193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放射增敏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STAT1 siRNA处理后CRL-1932细胞总STAT1和磷酸化STAT1的表达均被有效抑制,且细胞在照射后的存活分数显著下降.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STAT1呈高表达,抑制STAT1对该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

  • 用二维电离室阵列对螺旋断层治疗的调强计划进行剂量验证

    作者:徐寿平;解传滨;鞠忠建;戴相昆;郭妍妍;巩汉顺;王连元

    目的 研究采用二维电离室阵列对螺旋断层治疗(HT)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可行性,寻求建立一套临床上针对该条件下患者治疗更为有效的剂量验证方法 .方法 采用IBA公司I'mRT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及其相配套MULTICube等效同体水模体对10例患者HT的调强计划实施验证.分别对二维电离室阵列实行冠状及纵向位测量,并获取模体中阵列轴平面和纵断面剂量分布.通过HT系统兆伏级CT图像实现模体精确配准及校正,以确保二维电离室阵列摆位准确性.束流照射后将二维阵列剂量测量平面分布与HT计划系统模体计划中计算平面结果 进行比较,定性或定量分析其绝对剂及相对剂量验证情况.探讨其不同位置摆放来实现其测量方法 的可行性.结果 定性或定量分析所测量与计算绝对剂量点及相对剂量分布的结果 均显示出了较好一致性,点绝对测量与计算剂量偏差保持在±3%以内.MatrXX阵列测量的相对剂量分布与治疗计划系统模体中计算平面相比较,采用了Gamma法(3 mm或3%)进行2 mm栅格精度分析,γ≤1像素点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76%、96.83%.结论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可较好地进行绝对剂量及相对剂量测量,能较好地实现调强计划的剂量验证.

  • 兆伏级锥形束CT影像质量定量分析

    作者:胡伟刚;章真;常熙;朱骥;徐志勇;唐劲天;蒋国梁

    目的 定量分析不同成像条件下兆伏级锥形束CT(MVCBCT)的影像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上的MVCBCT设备,在不同的成像条件下扫描影像质昔模体.通过分析影像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分辨率及成像剂量来评估其影像质量,并与常规大孔径CT影像进行定量比较.结果 MVCBCT影像噪声随加速器出束跳数(MU)增加而减少.均匀性指数与成像MU数及重建矩阵无线件关系.空间分辨率上采用256×256重建矩阵除5MU条件下为0.25 lp/mm,其他皆为0.4 lp/mm.随MU数增加对比度分辨率增加.成像剂量上头颈患者接受大剂量为1.2 cGy/MU,中心位置剂量为0.8~0.9 cGy/MU,腹部大和中心处分别为1.3cGy/MU和0.7 cGy/MU.结论 MVCBCT的噪声、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及对比度分辨率都差于常规扇形束CT.通过选择恰当成像参数和重建参数,可在患者接受尽量低成像剂量的同时获得足够分辨率来分辨骨组织、空腔及部分软组织用于影像引导放疗.

  • 模拟调强技术照射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的生物效应机制研究

    作者:王若峥;李品东;黄莉;王多明;吕国庆

    目的 探讨延长时间的调强照射对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系(CNE-2)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以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次照射组、模拟调强照射组,照射采用6 MVX线照射2、4、6、8 Gy(成克隆实验增加1 Gy剂量点),剂量率3 Gy/min.单次照射组完成时间1~3min,模拟调强照射组各剂量点分别等分割5次,每次间隔8.0~8.5 min.采用克隆分析法检测不同照射模式下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转录水平.结果 模拟调强照射组不同剂量的存活分数均高于单次照射组,其α单次照射>α模拟调强照射(0.675 Gy-1:0.538 Gy-1)、β单次照射>β模拟调强照射(0.051 Gy-2:0.027 Gy-2)、D0单次照射

  • 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丹丹;张红志;韩伟;王瑛;张烨;吴润叶;张可;李锐;杜德成

    目的 探讨放疗中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患者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方法 使用配置腹带系统的大孔径CT获取17例肺部肿瘤患者四维CT图像和呼吸频率信息,在计划系统上通过10个时相的肿瘤靶区中心点位置坐标来确定肿瘤在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应用呼吸模型模拟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然后用四维运动平台模拟肺部肿瘤在射野方向观上的运动轨迹.将二维半导体剂量仪固定在运动平台上,测量机架角为0°时在不同射野下静止和动态的剂量分布.在统计软件R 2.8.1上编写一个脚本程序来计算在静止和运动时相对剂量之差≤4%的点通过率等.结果 当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运动范围一半)为1 cm,射野相对剂量差≤4%的通过率小(1.1%),且大有58%的相对剂量缺失.头脚方向振幅分别为<0.25、0.25~<0.50、0.50~<0.75、≥0.75 mm的4%通过率中位值分别为94.7%、79.4%、58.6%、37.1%(X<'2>=29.20,P=0.000),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振幅分别为<0.15、≥0.15 mm的4%通过率均相似.89%(75个射野)的射野中高剂量区的相对剂量差比低剂量区的小.只考虑头脚方向后,运动周期为3.6、8.2 s的4%通过率分别为72%、60%.结论 头脚方向的运动振幅是呼吸运动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同时其呼吸参数不变时周期长的运动对剂量的影响要大于周期短的运动.做调强放疗计划时,应特别注意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0.5 cm的患者.

  • 胸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研究

    作者:洪金省;张纬建;陈金梅;蔡传书;柯春林;陈秀英;吴彬;郭飞宝

    目的 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测量胸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摆位误差,推算PTV与CTV之间的间隙.方法 对4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周拍摄1次正侧位EPI,通过比较EPI和数字重建影像(DRR)的差异来测量摆位误差.根据公式计算出PTV与CTV之间的间隙.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对2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患者应用不同PTV与CTV的间隙值分别设计两套模拟治疗计划,A组x、y和z轴均为10 mm,B组采用本研究结果 的间隙值.应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比较两套计划间的差异.结果 x、y、z轴的PTV与CTV的间隙值分别为8.72、10.50、5.62 mm.两套模拟计划间的脊髓高照射剂量不同,A计划为(4638.7±1449.6)cGy,B计划为(4310.2±1528.7)cGy(t=5.48,P=0.000);脊髓并发症概率也不同,A计划为4.82%±5.99%,B计划为3.64%±4.70%(Z=-2.70,P=0.007).结论 笔者单位胸段食管癌接受3DCRT时在x,y和z轴上的PTV与CTV之间的间隙值分别为8.72、10.50、5.62 mm;与3个轴均为10 mm的间隙值相比应用本研究结果 制定治疗计划可更有效地保护脊髓.

  • Rb94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芳;程玉峰;马道新;高晖;王建波;张萍;郭颖

    目的 构建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94)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IPES-Rb94,经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实时RT-PCR检测hTERT、Bcl-2mRNA的表达;成克隆实验检测pIRES-Rb94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计算放射增敏比(SER);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成功构建pIRES-Rb94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pIRES-Rb94-A549.与A549细胞相比,pIRES-Rb94-A549细胞倍增时间延长(31.5h:39.5 h;t=5.15,P<0.01);hTERT、Bcl-2 mRNA表达下降(0.02:1.00;t=18.99,P<0.01;0.01:1.00;t=13.73,P<0.01);G2+M期细胞增加(35.91%:4.53%;t=36.78,P=0.00),G0+G1期和S期细胞减少(47.02%:74.07%;t=11.71,P=0.00和17.07%:22.32%;t=2.30,P<0.05);由D0值计算的SER为1.30.结论 Rb94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G2+M期阻滞作用以及下调hTERT、Bcl-2 mRNA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来影响细胞增殖.

  • 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器官功能保留中的应用

    作者:吴润叶;高黎

    初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中约2/3为Ⅲ~Ⅳ期病变[1],对于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病变传统治疗手段是手术加术后放疗,但手术切除也会对相当多患者造成明显发音、吞咽、换气等功能障碍[2-3],同步放化疗的应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器官功能保留方法 .

  • 医学物理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何方方;徐晓

    具有资格的临床医学物理师的短缺是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随着放疗和放射诊断设备的日益复杂,人们对健康保健期望值的提高以及放射安全标准的实施,有必要采取行动保证在放射医学各领域有充分数量的具备资格的临床医学物理师.近年来随着医学物理的发展,医学物理的教育和培训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

  • 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薛榜;谢聪颖;景钊;李刚;李文锋;张萍;吴式琇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痛通过综合治疗来提高局部控制、降低远处转移并减少综合治疗毒性是日前研究热点.笔者2003-2006年开始了三维适形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并用健择和顺铂巩固化疗治疗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33例,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 158例Ⅱ和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方法 疗效分析

    作者:冯瑞;李明焕;于金明

    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尽管肿瘤外科技术的长足进步,直肠癌单纯手术的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1].失败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复发率约为20%-40%[2].术后联合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分析了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58例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资料,观察术后放化疗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 细胞周期调控在HT 29结肠癌细胞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俊妮;程晶;吴红革;薛军;曹文淼

    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是细胞对低剂量照射(0.02~0.50 Gy)较敏感,但对其后剂区域(0.50~1.00 Gy)敏感性下降.其发生机制现不清楚,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1-2].笔者观察HT 29结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与γ线照射剂量关系,分析不同剂照射后细胞周期调控变化及Phos-pho-Cdc25C(Ser216)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机制.

  • 榄香烯对人源性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放射增敏实验研究

    作者:丁华;赵洪瑜;王燕;仇晓军;问静;季斌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放疗分析

    作者:朱军;朱向帜;吴建峰;查文武;梅泽如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通常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手术只适用于T1N0、T2N0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而对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的手术治疗仍应谨慎[1].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后是否需放疗?何种情况下需放疗?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9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手术治疗后可分析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45例,初步探讨其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及术后放疗疗效.

  • 乳房切除术后即时乳房重建和放疗的临床结果

    作者:杨昭志;陈佳艺;郭小毛;狄根红;吴炅;邵志敏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手术后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乳房重建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术后放疗对重建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及技术实施上的难点成为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特殊临床问题[1].笔者回顾28例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加即时乳房重建及放疗后的近期结果 ,分析即时乳房重建后放疗的可行性.

  • 18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张永;于甬华;于金明;付政;郭守芳;刘希军;丛昌盛

    PET-CT融合解剖和功能成像的优势,能较准确判断患者疗后情况,同时通过SUV值不同筛选治疗后高危病例,为其提供及时的补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笔者搜集了非小细胞肺癌疗后患者38例,对比研究18FDG PET-CT与CT在其放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 23EX加速器6 MV剂量率缓慢上升故障检修

    作者:杨梦广;李伟;熊飞;刘亮

    加速器运行正常与否是放疗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如下问题,现介绍给同人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故障:23EX加速器,在使用6 MV治疗患者时,出现"UDRS"故障(低剂量率),清除故障紧接着再出束,可正常治疗患者.旋转放疗、调强放疗出现"MLC"故障,清除故障紧接着再出束,可正常治疗患者.通过观察剂量率变化发现6 MV出束后剂量率不能迅速升到所选值,而是慢慢上升到所选剂量率值.15 MV和各能量电子线工作均正常.

  • 瓦里安加速器电离室故障判定与维修

    作者:侯吉棉;赵军;周杰;李明

    瓦里安2300C/D加速器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集成程度大,但价格昂贵、维修复杂.现简单介绍一下瓦里安2300C/D加速器的电离窜故障判定与维修,与同行们探讨.

  • 眶内Castleman's病一例

    作者:姜书梅;王仁本;蔡淑萍;孙惠英;赵伟;朱昆莉

    患者男,56岁.因"右眼红肿,眼球突出1年半"先后在多家医院眼科就诊,给予抗炎等治疗,疗效不佳.右眼眶CT扫描示右眼眶内眼环后外部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外直肌受累显示不清,眼球突出;诊断为右眼眶肿物.并于2007年12月28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前路开框肿瘤切除术",术中将肿物分离后大部切除,残留少量肿瘤与外直肌不能分开,为保留外直肌功能未予切除.术后病理:(右眼眶)Castleman's病,混合型.免疫组化:散在CD20(+),个别CD45RO(+).给予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区外放6 mm为计划靶区,2 Gy/次,1次/d,5次/周,DT40 Gy.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视力正常.

中华放射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