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중화방사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30/R
  • 国内刊号: 张红志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szlxzz.yiigle.com
  • 曾用名: 中国放射肿瘤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重组腺病毒联合放射线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李运军;马林;隋建丽;周平坤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重组腺病毒联合放射线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人EGFR的cDNA片段被反向亚克隆入E1/E3缺失的5型腺病毒载体中而得到AdE5,EGFR反义RNA的表达由CMV启动子控制.进而研究其联合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成克隆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MDA-MB-231细胞被AdE5感染后,EGFR蛋白质的表达被强烈地抑制.AdE5感染后以γ射线照射细胞,成克隆能力被抑制.且这种作用与病毒量和照射剂量相关联.进而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300 pfu/细胞的AdE5感染可使MDA-MB-231细胞摆脱对放射线抗拒的G0+G1期,进入对放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使AdE5联合放射线表现为协同效应.结论以腺病毒载体介导的EGFR反义RNA转导可有效地用于针对EGFR的反义治疗策略,提高放射线对乳腺癌细胞杀灭作用.

  • 鼻咽癌照射靶体积划定的临床探讨

    作者:卢丽霞;赵充;韩非;吴少雄;卢泰祥;崔念基

    目的通过分析针对靶体积逐步缩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初步探讨鼻咽癌照射靶体积划定的合理性.方法共8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入研究,按1992年福州分期Ⅰ、Ⅱ、Ⅲ和Ⅳa期分别为4、23、35和19例.43例接受单纯放疗,38例接受放化综合治疗.将照射靶体积划分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d)、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相应计划靶体积分别为PTVnx、PTVnd、PTV1、PTV2.处方剂量PTVnx60~76 Gy,PTVnd 62~66 Gy,PTV1 60 Gy,PTV2 50~52 Gy;按靶体积的剂量要求逐步缩野照射.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8例不同期别患者的靶体积受照剂量进行计算,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剂量计算结果显示,各靶体积均获得了所需的剂量覆盖.治疗后鼻咽及颈部肿瘤残留各2例,残留病灶分别位于GTVnx及GTVnd内;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灶全消率均为97.5%.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未观察到复发病例;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6.3%、100.0%.结论采用上述靶体积划分方法进行放疗可获得较好局部控制,未观察到靶体积内、外和边缘的复发.但该划分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 凹形靶区布野方法及剂量验证的研究

    作者:陈亮;王焕坤;李玉民

    目的提出一种对包绕脊髓的凹形靶区的放疗布野方法.方法在三维计划系统所提供的射野方向观视功能的引导下,对圆柱形石蜡模体中预设的包绕危险器官的凹形靶区采用多方向切线布野方式(射野外界和内界分别和靶区与脊髓的外缘相切)进行计划设计,并用胶片和电离室对计划所计算出的剂量分布和选取点的绝对剂量进行验证.同时选取位于不同部位的内含脊髓的凹形靶区进行计划设计,以对该布野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结果模体和病例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模体中危险器官的平均剂量不超过处方剂量的16%,靶区与危险器官之间的剂量跌落梯度每毫米>8%,模体中剂量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性好,高剂量区剂量分布位置误差<4mm,绝对剂量误差<5%.结论切线布野方法在治疗包含脊髓的凹形靶区中是切实可行的.

  • 肺癌同步放化疗中紫杉醇剂量递增临床Ⅰ和Ⅱ期试验

    作者:朱广迎;石安辉;安彤同;马戈;孙艳;蔡勇;刘叙仪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后小剂量紫杉醇同时合并放疗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疗效.方法对25例病理确诊的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先接受诺维本+顺铂方案诱导化疗2~3个周期,1个月后接受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 Gy,30分次,6~7周完成.紫杉醇剂量递增试验每次15 mg/m2,共分5个组:2次/周2周组、2次/周4周组、2次/周6周组、3次/周4周组、3次/周6周组,每组3例.3次/周6周组增加9例,以验证其重复性.采用美国RTOG制定的放射反应评价标准评价副反应.若每组3例中1例出现3级以上副反应则在同一剂量水平重复试验.终止试验的标准是3级以上副反应发生率≥2/6或剂量达到常规化疗剂量135 mg/m2.结果除1例因紫杉醇过敏反应外,24例均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各剂量组至少已递增1次.3次/周4周组治疗期间3例中1例出现3级疲劳,增加3例重复该剂量,未再发生3级以上副反应.放化疗期间发生1、2级放射性食管炎14例,其中需要软食、流质者2例;1、2级放射性肺炎7例,其中需要激素治疗的2级3例.24例疗后评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7例,病情稳定3例,进展的2例分别转移至肝脏、腹膜后淋巴结.结论诱导化疗后每次15 mg/m2、3次/周6周的紫杉醇合并放疗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的.

  • 鼻咽癌每周七天连续加速放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者:陈晓钟;李斌;王方正;姜锋;冯星来;张鸿未

    目的随机比较鼻咽癌7 d/周连续加速放疗与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10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初治鼻咽癌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加速放疗(CAIR)组和常规放疗(CR)组各50例.CR组6 MV X线面颈联合野照射36~40 Gy后缩野避开脊髓加量至70 Gy.CAIR组6 MV X线周一至周五常规分割面颈联合野照射,总量40 Gy;周六、周日用60Co双侧耳前野,1次/d,1.8 Gy/次,6 MV X线面颈联合野照射结束后继续60Co双侧耳前野连续照射.照射总量T1~T2期6340 cGy,T3~T4期6880 cGy.颈部周一至周五6 MV X线下颈部切线照射,CR组以后用电子线加量;CAIR组周六、周日用60Co行全颈切线照射.治疗剂量均为60~65 Gy,预防剂量为50~55 Gy.结果放疗结束3个月内根据临床及影像检查结果鼻咽部肿瘤CAIR组和CR组的CR率分别为98%和88%(P=0.050).急性皮肤反应CAIR组和CR组的1、2级和3、4级分别为88%、12%和92%、8%(P=0.500),急性黏膜反应分别为74%、26%和82%、18%(P=0.330).2个组白细胞、血红蛋白、体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进行7 d/周连续加速分割放疗,患者能够耐受,肿瘤近期局部控制率好,其对长期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 食管癌术后区域性复发的放疗

    作者:王玉祥;祝淑钗;李任;邱嵘;李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部位复发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部位复发的病例,其中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1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72例,腹部淋巴结转移5例,吻合口复发16例.放疗采用60Co或6 MV X线,中位照射剂量为62 Gy.结果全组放疗后1、2、3、4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4%、30.4%、21.8%、14.5%和1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复发部位、症状缓解情况、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及放疗总剂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症状缓解情况和术后临床分期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复发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手术时临床分期早以及放疗后症状缓解者预后较好.

  • 鼻咽癌初程放疗后残存的分次X刀治疗初探

    作者:肖建平;徐国镇;高黎;秦德兴;蔡伟民;李素艳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存肿瘤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局部残存患者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推量治疗.1992年福州分期Ⅰ期2例,Ⅱ期29例,Ⅲ期53例,Ⅳa期14例.UICC 1997分期Ⅰ期 2例,Ⅱa期2例,Ⅱb期 27例,Ⅲ期 37例,Ⅳa期21例,Ⅳb期9例.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总剂量为12~24 Gy,分次剂量为4、5、6、7、8、12 Gy,间隔1~7 d,1~4个中心,60%~90%参考剂量线.结果完全控制95例,无法评价3例,局部控制率为97%.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86%、82%、80%、74%.1、2、3、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82%、80%、78%、75%.随诊超过6年的24例中,无瘤生存14例;3例随诊满8年生存3/3,8例满7年生存4/8,13例满6年生存7/13.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残存肿瘤有肯定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病例能获满意疗效;剂量分割方式有个体化特点;晚期组织损伤应引起高度重视;重视肿瘤控制与周边正常组织结构损伤与修复的平衡关系.

  • 不同敏感性鼻咽癌细胞株中Ku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作者:贺玉香;夏云飞;刘秀芳;蒋昌斌

    目的比较作为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调节亚基70 Ku、80 Ku在不同放射敏感性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克隆实验测定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CNE1和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存活分数,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并求出放射生物学参数α、β、SF2、MID以评价两株细胞的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照射前和后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CNE1、CNE2细胞中Ku的表达,检测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CNE1在各个剂量点的存活分数均比CNE2高,MID也大于CNE2(2.35:1.11),SF2也大于CNE1(0.54:0.37).Western blot显示两株细胞中70 Ku、80 Ku均有表达,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测定显示70 Ku在CNE1、CNE2细胞中分别为20.03±7.56和19.36±6.04,80 Ku分别为25.98±12.87和23.74±9.24(P值均>0.05).蛋白表达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样显示4 Gy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及0~16 Gy照射后12 h Ku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验证了CNE2比CNE1对放射更敏感;照射前后两个细胞均有70 Ku、80 Ku蛋白表达且无差异;CNE1、CNE2放射敏感性的差异与Ku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关系.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和肺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洪涛;王瑞芝;白彦灵;葛晓峰;胡洪涛

    目的通过剂量学研究明确非小细胞肺癌各照射方法的优劣.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8例NSCLC患者分为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组.3DCRT组分为全纵隔预防照射(ANI)、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不做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N-ENI).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肿瘤控制概率(TCP)评价各治疗计划.结果常规放疗、ANI、ENI和N-ENI的TCP分别为0.92、0.97、0.96、0.97;全肺接受≥20 Gy照射的百分比(V20)分别为25.2%、28.6%、25.7%、23.1%;NTCP分别为0.06、0.09、0.06、0.04.食管接受≥45 Gy照射的百分比(V45)分别为37.5%、48.0%、38.4%、29.7%;NTCP分别为0.08、0.11、0.06、0.05.结论 3DC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疗,选择性和不做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可以更好的保护肺组织和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

  • bcl-2反义核酸提高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聂林;张洹;李萍;郭良君;王奕鸣;庄承海

    目的研究bcl-2反义核酸能否增加60Co 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8 Gy γ线和10~40 μmol/L bcl-2基因反义核酸均能抑制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期细胞增多,bcl-2蛋白表达降低,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抑制作用显著.结论 bcl-2反义核酸能够增加60Co 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于会明;于金明;刘运芳;赵献光;马丽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FDG PET和CT检查,利用CT和FDG PET-CT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CT和GTVPET-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患者除2例外,其他患者的GTVCT和GTVPET-CT均不同,其中5例GTVPET-CT大于GTVCT,平均增加29.2 cm3;6例GTVPET-CT小于GTVCT,平均减少41.6 cm3.结论与单纯CT图像相比,FDG PET-CT融合图像不仅能更好地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而且对纵隔淋巴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苏建新;吴裕起;黄峻;林承光;刘慧;黄晓延

    目的分析体部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实施体部放疗患者714例(野),其中使用真空袋固定体位的582例(野),使用非真空袋固定体位(指用沙袋、胶带等简易固定体位,网膜固定体位除外)的132例(野),在放疗摆位投照实施前、后用直尺测量灯光野与照射野各点的移动情况进行比较.另抽取56例(野)使用二次抽真空的复形真空袋固定体位的患者,同样用上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真空袋体位固定者灯光野与照射野的偏差率为6.7%,而用非真空袋体位固定者的为26.5%,用复形真空袋体位固定者的为32.1%.结论真空袋固定体位技术的偏差率明显少于用非真空袋体位固定和二次抽真空复形袋固定的患者,对于半软状态的真空袋须重新制作及到模拟定位机下透视复位方可供临床使用.

  • 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食管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封巍;祝淑钗;翟福山;邱嵘;李娟;王玉祥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为优化NSCLC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87例未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三维适形计划及临床资料,评价食管损伤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87例中发生急性食管炎38例,其中1级24例,2级8例,3级5例,4级1例.晚期食管反应9例,其中1级2例,2级3例,3级4例.食管所受小剂量平均值为405 cGy,大剂量均值为6792 cGy,平均剂量平均值为3557 cGy.与急性食管炎相关的因素有食管V50、食管V60、化疗及肺癌临床分型;与晚期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有食管所受大剂量、食管NTCP值.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化疗、食管V50、食管V60(OR值分别为3.532、1.089、0.940).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晚期食管反应对生存率影响不明显.结论 NSCLC三维适形放疗中是否接受化疗以及食管V50、食管V60是引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央型NSCLC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考虑以上因素.

  •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割研究进展

    作者:吴君心;余子豪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剂量分割方法是1.8~2 Gy/次,1次/d,5 d/周,术后放射治疗的总剂量为45~50 Gy,总疗程约为5周;很多单位对于高危区域,如保乳手术后的瘤床区还进行局部推量.在乳腺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放射治疗大部分是采用这一方案,如美国的NSABP、RTOG、欧洲的EORTC和DBCG等系列研究,其疗效通过长期观察得到了证实,表现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可将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2/3,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可以使局部控制率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疗效[1].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方案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仍有很多应用非常规剂量分割方案治疗乳腺癌的尝试,笔者就此做一综述.

  •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姬巍;冯勤富;余子豪

    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的生存率由30年代的 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综合治疗功不可没.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 group,NWTS)自1969年起进行了5个肾母细胞瘤的随机分组临床研究,为其诊断、分期和治疗提出不少的重要建议.

  • 术后瘘管放疗效果分析

    作者:苏小岩;杨继元

    1997年7月至2004年1月对20例术后瘘管患者进行了放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术后 瘘管 放疗 患者
  • 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晚期局限性胰腺癌临床探讨

    作者:李艳丽;苏学峰;李南征;柴海燕;王鹤皋

    胰腺癌是高致死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在胰腺癌治疗中放疗的应用逐渐增多,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放疗的疗效欠佳,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尝试利用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晚期局限性胰腺癌28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脊柱转移癌的单纯放疗

    作者:田种泽;李莎;岳养军;魏世华;赵瑞

    脊柱是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尤其是胸、腰椎多见,占脊柱转移癌的90%左右.笔者探讨单纯放疗对脊柱转移癌的疗效及预后.

  • 60Co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p27kip1表达及其分布的影响

    作者:管晓翔;陈龙邦;耿怀成;鹿红;王靖华

    近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以改变细胞周期的进程,而且不同的辐射敏感性细胞辐射后存在不同细胞周期变化规律[1].已有的研究发现60Co γ射线对于卵巢癌细胞(A2780)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主要发生G1期阻滞[2,3],而对白血病细胞(HL-60)主要是G2+M期阻滞[4].p27kip1是一类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剂,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5].近有研究者发现细胞G2+M期阻滞p21蛋白高表达和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共同调控[6],但是p27kip1蛋白在γ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表达和分布的改变并不清楚.因此,笔者着重探讨60Co照射改变肝癌细胞(HepG2)周期改变过程中p27kip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分布和表达的变化.

  • 20例脊髓空洞症的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袁响林;于世英;胡国清;胡长耀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的脊髓内变性疾病,药物治疗基本无效,手术与放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为探讨放疗对脊髓空洞症的治疗作用,笔者对1993年4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总结.

  • 血小板计数与鼻咽癌远地转移率关系探讨

    作者:白力

    鼻咽癌放疗后远地转移率20.2%左右,是鼻咽癌患者主要死因之一[1].一般认为其预后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2].为了寻找较全面的鼻咽癌远地转移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更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案.笔者回顾性分析了579例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出现远地转移与血小板计数关系,现报道如下.

  • 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变化与放疗疗效关系研究

    作者:孙苏平;金冶宁;魏怡;董昭

    为了解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食管癌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对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90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进行测试,并对其与病变部位、长度、X线分型、转移复发及放疗疗效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

  • 中晚期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陈华;陈华津;王晓云;叶逢松;叶鸿;陈勇

    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放疗技术,使肿瘤区域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有效的保护.笔者自2000年12月至2003年5月期间采用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5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 73例完全梗阻食管癌的放疗及分析

    作者:卢连法;刘贵宾;万钧

    完全梗阻的食管癌放疗国内外文献很少报道,笔者跟踪观察了1994年6月至1998年4月放疗的完全梗阻病例,现全部已随访5年,随访率100%.

  • 泰索帝对人鼻咽癌细胞系放射增敏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顾菲;李光;唐秋;张硕;姚雷;张娜

    泰索帝(Taxotere)的抗瘤作用主要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抑制其解聚,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导致细胞死亡[1].有研究表明泰索帝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2].笔者分析了其放射增敏作用是否有细胞周期依赖性,并观察它能否增强射线对CNE-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浸润性胸腺瘤常规加三维适形放疗10例分析

    作者:韩守云;夏火生;李苹;刘志晨;唐平原

    放疗为胸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常规照射会引起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特别是肿瘤偏大局部广泛浸润的病例更难避开.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现对1997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常规加三维适形放疗浸润性胸腺瘤10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法学研究

    作者:颜廷秀;韩俊庆;曲风声;王兴文;洪士强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国内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3].但随着临床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该方法也显示出一定的弊端,照射野剂量分布不均匀,各脏器、各系统受照误差>10%,难以贯彻照射剂量优化的原则.笔者自行研制的旋转式放疗装置(该装置已获得国家使用新型技术专利ZL0022680217)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采用热释光剂量计经过人体仿真模体及人部分脏器的实际测试剂量分布效果良好.

  • 对放疗患者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波;赵涤非;张福正

    随着γ刀、X刀、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肿瘤放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新时代.为此,不断加强肿瘤放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01年10月起笔者对606例适形放疗、使用多叶光栅以及部分常规投照患者拍摄了模拟定位片或(和)适形放疗的数字重建影像(DRR)片和加速器的射野验证片,根据两片中人体解剖标记比较治疗中心在患者坐标系3个方向的移位误差,通过控制中心移位误差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 脑胶质母细胞瘤骨转移胸壁转移一例

    作者:周涛;范廷勇;巩合义;李宝生;于金明

    患者男,41岁.2001年2月2日因突发头痛、头晕伴喷射性呕吐、言语不清到山东省立医院就诊.脑CT检查发现左额叶肿瘤,急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进行全脑常规放疗,照射36 Gy18分次后局部缩野加量至55 Gy,同时给予卡莫司汀化疗2个周期.术后3个月患者又出现头部不适,复查CT为肿瘤术后复发,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仍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给予卡莫司汀+替尼泊甙化疗2个周期.2002年5月患者出现右胸壁、左肩背部、左臀部疼痛.骨扫描检查示肋骨、髂骨多发骨转移,MRI结果示椎体多发转移.给予破骨细胞抑制剂治疗同时又给予卡莫司汀+替尼泊甙+顺铂化疗2个周期,但症状逐渐加重,双下肢肌力丧失、大小便失禁,并出现右胸壁肿块.胸壁肿块穿刺细胞学结果为胶质瘤细胞.仅给予椎体姑息放疗,3 Gy/次,5次/周,共30 Gy.放疗后疼痛减轻、大小便失禁改善,未再行其他治疗,患者自动出院,2个月后死亡.

  • 保证三维适形放疗精度的简易方法

    作者:孔令玲;唐虹

    精确放疗是放射线治疗肿瘤始终追求的目标.如今,有关精确放疗相应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手段及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中[1].如何利用现有的普通模拟定位机、诊断性螺旋CT、无框架定位装置,配合可靠的治疗计划系统(TPS)软件和多叶光栅(MLC)的使用,达到精确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 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并发症现况

    作者:申文江

    经会阴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TIPB)前列腺癌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直肠损伤、尿道狭窄和性功能障碍.还可能发生急性尿道狭窄和前列腺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粒子植入的剂量、位置有直接关系.治疗前谨慎计划、治疗后进行剂量测定评估都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2005年期待的十大医学突破

    作者:董秀玥

    关键词:
  • 肿瘤放射增敏剂的相关知识

    作者:沈瑜;董秀玥

    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在放射增敏概念的使用上有些混乱,把凡是放疗的同时使用另一种(或多种)药物的疗效增加了,就说是药物对放疗增敏了,这其实是混淆了放射增敏与化疗增效的概念.药物与放射或药物与化疗的生物效应大致分为相加、加强和增敏作用:相加作用是指两种生物效应的等效相加,即1+1=2;加强作用是指两种生物效应的不等效相加,即<1+1=2;而增敏作用是两种生物效应不等效相加的一种特例,即0+1=2.

中华放射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