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중화방사의학여방호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098
  • 国内刊号: 11-227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苏旭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VEGF和Ang-1在皮肤创伤和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潘秀花;杨占山;杨晶;赵培峰;岳凌;潘鹏;王天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 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备大鼠创伤模型(单创组),应用电子线照射臀部皮肤,建立放射性烧伤模型(放伤组).于伤后1~60 d不同时间活体伤口取材,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和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单纯性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VEGF和Ang-1蛋白表达变化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上升,伤后第5~7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在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VEGF是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而Ang-1的变化与此相反.与单创组比较,放烧组VEGF蛋白表达在第1、7和14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7、14、21、28和35天Ang-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后渐升高.结论 放射性烧伤愈合早期阶段VEGF和Ang-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是放射性烧伤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 辐射诱导pEgr-p16表达增强及其体外抑制B16黑色素瘤作用

    作者:周莉;吴丛梅;黄天华

    目的 研究pEgr-p16重组质粒在转染的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体外抑制B16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株;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p16的表达和同一剂量X射线诱导下p16的表达时程,流式细胞数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MTT法检测pEgr-p16基因协同放射治疗后B16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 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不同剂量X射线均可诱导p16表达增强,为假照组的3.78~6.67倍(P<0.01);2 Gy X射线照射后,p16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照射后72 h达到高值.p16基因联合放射可诱导B16细胞凋亡,凋亡率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基因诱导组(P<0.05~0.01);转染pEgr-p16质粒的细胞经2 Gy X射线照射,8 d后细胞数明显低于同时间其他实验组(P<0.05~0.001).结论 pEgr-p16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有明显的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给予射线或基因转染.

  • 大鼠γ线照射后单个核细胞的黏附及迁移功能研究

    作者:乐晨;李海军;田小丽;张军;姜昊;闵锐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为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起黏附作用的糖蛋白,在胚胎发育和分化、炎性反应和创伤愈合免疫应答、肿瘤扩散与转移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

  • 低剂量X射线在优化pEgr-IL18-B7.1基因-放疗方案中的作用

    作者:武宁;陈光伟;刘永哲;金顺子;刘树铮

    目的 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在接种Lewis肺癌小鼠的pEgr-IL18-B7.1基因-放疗中的抑瘤作用.方法 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 X射线局部照射和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各种治疗方案在荷瘤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 与单纯多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相比,单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在联合pEgr-IL18-B7.1基因治疗中能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 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可有效增强pEgr-IL18-B7.1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 高剂量CT辐射致家兔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华建明;章伟敏;余日胜;詹灵;陈丽荣;毛翠平

    目的 初步探讨CT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扫描对家兔急性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采用约为常规剂量2倍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再将其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一次性扫描组):CT扫描层厚为2.5 mm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和18次,48 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重复扫描组):CT扫描层厚以5 mm分别连续扫描2、4、6、8、10和12次,24 h后重复上述扫描,24 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 h后剖杀.(3)健康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脾组织作病理分析.结果 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红髓髓窦略扩张、淤血;连续9~18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可见网状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含铁血黄素.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红髓髓窦轻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16~24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或有组织细胞增生.结论 常规脾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 三维培养条件下电离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研究

    作者:刘晓冬;刘扬;赵银龙;马淑梅

    目的 研究在三维细胞培养条件下,电离辐射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发生适应性反应.方法 采用人成纤维细胞进行三维条件培养,以60Co进行照射(诱导剂量D1为0.1 Gy,攻击剂量D2为2 Gy),以Western blot检测生长相关基因p53和p2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法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 三维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与二维(单层)培养形态学表现明显不同,细胞形态伸展,呈现伪足和多微丝状,细胞正常:异常:中间态比例为87.05%:6.1%:6.85%.经过2 Gy(D2)照射后细胞明显收缩,伪足和微丝消失,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变为正常:异常:中间态比例30.4%:67.45%:2.15%;预先给以0.1 Gy即D1+D2照射后则出现异常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细胞有所增加,同时不典型的中间态细胞比例增加,细胞比例为正常:异常:中间态35.5%:34.7%:30.4%.结论 人成纤维细胞在三维培养条件下,预先低剂量60Co照射可以降低随后高剂量照射引起的形态学改变,诱导产生适应性反应.

  • 12C6+重离子诱导可溶性TRAIL表达增强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梅;赵宝锋;阮建磊;李文建;苏旭

    目的 构建可被辐射诱导激活的表达载体pEgr-sTRAIL,研究其体外瞬时转染联合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辐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SOEing PCR法克隆可溶性TRAIL基因,测序正确后连入pcDNA3.1-Egr质粒,构建pEgr-sTRAIL表达载体;采用GeneCompanionTM聚阳离子转染试剂体外瞬时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12C6+照射后,RT-PCR法检测目的 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存活.结果 成功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sTRAIL;瞬时转染联合12C6+离子照射可在mRNA水平上诱导sTRAIL表达增强;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转染pEgr-sTRAIL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结论 12C6+离子可诱导重组质粒pEgr-sTRAIL在被转染的HeLa细胞中表达增高,体外基因-12C6+离子联合治疗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廖安燕;王俊杰;赵勇;王济东;庄洪卿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25I粒子(初始剂量率2.77 cGy/h)和60Coγ射线(吸收剂量率2.215 Gy/min)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进行0、0.5、1、1.5、2、4、6和8 Gy照射,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和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和细胞存活率的情况;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125I粒子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比60Co γ射线组更加明显地受到抑制(P<0.05).125I粒子照射PC3细胞D0值为2.243,Dq为0.87,N为1.618,SF2为0.5.60Co照射组PC3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D0值为2.824,Dq为1.08,N为1.587,SF2为0.7.60Co和125I粒子的RBE比值为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组4 Gy照射细胞24h后均出现G2期阻滞.结论 125I粒子照射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使PC3细胞阻滞于G2期.

  • 中肺合剂防治大鼠早期放射性肺炎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王跃珍;马胜林;张爱琴;冯建国;方冼华;孙晓江;包叶江

    目的 应用大鼠放射性肺炎模型观察中肺合剂对早期放射性肺炎的防治效果,探讨其在放射性肺炎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0 Gy)、照射组(30 Gy)、地塞米松(DXM)组(30 Gy+DXM)和中肺合剂组(中肺合剂+30Gy).单次6 MV X线30 Gy照射大鼠双肺,建立复制放射性肺炎模型.分别于2和4周时各处死5只大鼠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系数,用生化法测定肺羟脯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照射组大鼠肺损伤明显,肺系数、肺羟脯氨酸含量和TGF-β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中肺合剂组比照射组肺充血、出血、渗出性改变及肺泡壁增厚程度减轻,且肺系数、肺羟脯氨酸含量和TGF-β1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 中肺合剂对大鼠早期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使放射性肺炎及纤维化病变减轻.

  • 宫颈癌细胞株和正常间质细胞株受X线照射后的辐射效应

    作者:庄亮;于世英;黄晓园;李小兰;熊华;郑祖安;冷彦

    目的 用宫颈癌、正常血管内皮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株体外模拟宫颈癌实质和间质组织,研究其受到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后的辐射效应.方法 采用宫颈腺癌细胞株HeLa,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C33A、Caski,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及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分别用6MV的X线(300 cGy/min)照射6和10 Gy,24和48 h后收集细胞,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细胞株受到照射后,C33A凋亡率高,而SiHa凋亡率低,其余细胞株(包括ECV304与NIH/3T3细胞)均介于两者之间;各宫颈癌细胞株及NIH/3T3照射10 Gy后48 h的凋亡率较6 Gy稍高(P>0.05),而ECV304照射10 Gy后48 h的凋亡率(13.04%±1.08%)比照射6 Gy(6.51%±0.61%)明显升高(P=0.001);各细胞株受到不同剂量照射后,均表现出明显的G2/M期阻滞,且阻滞细胞百分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受到照射后一般在24~48 h G2/M期阻滞细胞百分比高.结论 高剂量照射可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并导致剂量依赖性的G2/M期阻滞,为预测宫颈癌的高剂量放疗提供理论依据.

  • 鼻咽癌束流调强放疗的腮腺保护剂量学研究

    作者:李建成;于新生;蒋国樑

    目的 探讨不同鼻咽癌束流凋强放疗计划对腮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在相同的剂量要求和限制下,比较鼻咽癌常规束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仅保护一侧腮腺时或腮腺扩大计划靶区(加2或3 mm边缘)时的束流凋强放射治疗计划.结果 仅保护一侧腮腺的调强计划与常规计划比较,PTV70在靶区覆盖情况、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方面均相似.PTV59.4的小剂量大于常规计划(P<0.01),D95也得到提高(P<0.01).两个计划需保护的腮腺D50%VOL和Dmean相似.扩大腮腺计划靶区(加2或3 mm边缘)的调强计划与常规计划比较:PTV70在靶区覆盖情况、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方面均相似.然而从常规计划到腮腺加2 mm边缘的调强计划再到加3 mm边缘的调强计划,PTV59.4的Dmin和Dmean有下降的趋势,而脑干和脊髓的受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调强计划中腮腺保护困难时,可仅做保护一侧腮腺的束流调强放疗计划;估计腮腺可能产生明显的位置变化时,可考虑加大腮腺的计划靶区,以保证治疗过程腮腺始终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 医用加速器机房迷路优化设计的初步探讨

    作者:曹磊;张文艺;刘柏群;侯长松;赵兰才

    目的 探讨医用加速器机房中L型迷路和Z型迷路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典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加速器MV-X射线模式下工作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参考NCRP 51号报告及有关文献中迷路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Z型迷路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室出入口的辐射水平.结论 医用加速器机房采用Z型迷路设计是优化设计的有益参考.

  • 贵州省瓮福磷矿区放射性水平

    作者:李舟;杨忠;张小乐;喻立新;田祝娟

    瓮福磷矿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福泉市境内,是全国大的磷矿山和磷肥厂.本调查进行了矿区和磷肥生产车间氡气测量;磷矿石、磷矿渣系列产品及周边土壤的地表辐射测量和放射性核素分析;矿区生产用水及饮用水的总放射性分析,根据测量结果作出评价.

  • 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的建立和测量

    作者:王济东;王俊杰;张红志;庄洪卿;赵勇;廖安燕

    目的 建立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研究模型中离体细胞照射平面的剂量和剂量分布.方法 应用14颗粒子环形排布的照射模型,用临床上常用的6711型125I粒子.实验前随机抽取20%的粒子校正,应用TLD元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先用37 MBq的125I粒子照射6 d,测量细胞平面受照剂量并计算初始剂量率;然后用同样活度的125I粒子照射10 d后测量,与用公式计算的照射剂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TLD标定:测量读数和照射剂量拟合为线性关系.单颗粒子活度测量值与出厂标定值相差<±5%.照射6 d测量细胞平面累积剂量为1.58 Gy,计算初始剂量率为0.273Gy/d;照射10 d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分别为2.43和2.57 Gy,两者相差5.76%.根据对模型的测量和计算,可推导出在不同的初始剂量率下受照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关系.结论 建立的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简便实用,可用于放射生物学实验研究.受照剂量与照射时间关系的建立,为今后开展放射性125I粒子相对生物效应的研究和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 应用SCG算法优化IMRT计划射束权重的方法研究

    作者:周凌宏;王卓宇;陈超敏;唐木涛

    目的 用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SCG)算法对IMRT计划射束权重进行优化.方法 优化过程采用基于剂量的目标函数,建立了剂量均匀性约束和组织重要程度约束,用等剂量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来评估计划的优劣.结果 SCG算法是一种有效的IMRT射束权重的优化方法,能够得到较高适形度的剂量分布.结论 SCG算法在IMRT射野参数优化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非参考条件下放射治疗剂量的TLD比对结果

    作者:何志坚;罗素明;朱卫国;李开宝

    目的 在北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中,用TLD完成非参考条件下放射治疗剂量比对.方法 TLD系统用60Coγ线束校准.TLD读数经能量响应及TLD支架减弱等校正因子的修正.结果 高能光子束DEAG/DUSER的平均比值是1.001;高能电子束DEAG/DUSER的平均比值是1.000.结论 按照IAEA的要求,医院的TLD剂量比对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5%.比对结果表明,参加比对的这些医院的高能光子束的合格率是98%,高能电子束的合格率是100%.

  • 组织等效介质中正离子径迹周围剂量分布特性研究

    作者:张文仲;郭勇;骆亿生

    目的 探讨正离子在人体组织(或组织等效介质)中能量沉积的微观特性.方法 在对人体组织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密度为1 g/cm3水蒸汽作为组织等效材料的合理性,利用MC粒子输运技术模拟了质子在介质中的微观行为.通过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正离子在组织等效材料中能量沉积微观特性的一些规律与特点.结果 在介质中正离子除使原子激发损失能量之外,还会通过电离的方式,把其能量交给次级电子,后由电子完成其能量沉积过程.所以,正离子在介质中发生能量沉积时,大部分能量沉积在径迹芯上,次级电子主要在径迹芯以外发生能量沉积,从而在介质中形成特定的剂量分布形式.结论 正离子在介质中产生的剂量分布研究对于探讨辐射生物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 胶片剂量测量和验证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勇;包尚联;吴昊;姬长国;韩树奎;张新;肖桂平

    目的 设计和实现基于通用激光扫描仪的胶片剂量测量和验证系统.方法 采用胶片饱和冲洗、非线性光学校正、多分辨率阈值滤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图像复原等方法,消除了普通扫描仪用于胶片剂量学定量处理中的各种伪影、噪声和畸变;采用过响应系数校正方法消除测量胶片对低能散射光子的过响应,改善了胶片剂量测量的准确性;采用γ结合NAT指标的方法对放疗计划进行二维定量验证,给出可视化图形表达和具有定量数据的验证结果.结果 和三维水箱系统、VeriSoft胶片测量系统相比较,研制系统对放疗剂量的测量结果在±2%内符合一致,对IMRT放疗计划的定量验证结果在±3%内符合一致.结论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放疗剂量的高精度测量和对适形调强放疗计划剂量的可靠验证.

  • α核素非均匀微观分布对细胞微剂量的影响

    作者:田源;张良安;戴光复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治疗中α核素在细胞水平上非均匀微观分布对细胞S因子的影响.方法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α粒子的发射;基于连续慢化近似模型,根据α粒子剩余射程-能量的关系,采用插值法计算α粒子入射动能和出射动能,得到其在靶区内的能量沉积.以213Po为例,计算了不同细胞大小及核素不同微观分布(均匀分布、中心分布、随核素距细胞中心的距离线性递增、线性递减、指数递增、指数递减)下细胞对细胞的S因子.结果 213Po均匀分布下的S(C←C)与Hamacher给出的结果符合得很好;不同微分布下的S(C←C)有显著差别.分析表明,核素不同微观分布所造成的α粒子在靶区内运动的平均弦长的显著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α粒子平均碰撞阻止本领的变化,是造成细胞S因子有显著差别的主要原因.结论 放射性核素非均匀微分布类型显著影响细胞S因子的大小,在估算细胞吸收剂量时应予以重视.

  • 上颈部纤维化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影响

    作者:孔琳;张有望;胡超苏;吴永如;郭小毛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中放射性后组颅神经(第Ⅸ~Ⅻ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其与上颈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317例生存5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入组患者均为单程放疗,以60Co或6 MV X线照射,分别采用面颈联合野(62例)和耳前野放疗(255例).鼻咽原发灶照射的中位剂量为71 Gy(55~86 Gy),上颈部照射的中位剂量为61 Gy(34~72 Gy).24例加用192Ir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45例.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1.4年(5.1~38.0年).81例(25.5%)患者发生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年平均发病率为1.8%,5、10和2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7%、17.4%和37.3%.根据SOMA标准,54例(17%)患者上颈部发生严重(3~4级)放射性纤维化.在上颈部出现严重放射性纤维化的患者中,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5年和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2%和42.0%,而在无或轻度放射性纤维化患者中的发生率则分别为4.6%和12.1%,经Log-rank检验,两组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鼻咽部总剂量大于70 Gy(与≤70 Gy相比)和采用耳前野放疗(与面颈联合野相比)的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增加(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上述3个影响因素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除了与鼻咽部的放疗总剂量和放射野有关外,上颈部纤维化亦是重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颅神经周围的纤维化可能是放射性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 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放疗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

    作者:李成海;鲁心安;高锋;胡雷光

    放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但是,放疗会对淋巴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损伤[1].因此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适时监控其在放疗过程中的变化,有利于增加对肿瘤的认识和改善其放疗方案.本研究对4种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分别对放疗前、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旨在探讨流式细胞仪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运用和意义.

  • 清凉滋润汤含漱防治放射性口咽炎临床观察

    作者:魏正茂;窦永起

    目的 观察清凉滋润汤对放射性口咽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病例总数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根治性放疗,自放疗开始分别给予中药清凉滋润汤和复方呋喃西林液频繁含漱,直至放疗结束.观察记录两组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咽喉炎的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放射性口腔炎和咽喉炎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轻于对照组(P<0.05及<0.01),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主诉症状重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及<0.05).结论 清凉滋润汤含漱法可减轻放射性口咽炎,缩短病程,促进其恢复,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 实尔新软膏对血管瘤90Sr敷贴治疗后皮肤色素沉着和感染预防作用

    作者:赵劼;李景华;崔亚南;孟祥琴;纪辉;马庆杰

    血管瘤是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治疗血管瘤具有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治疗过程无创伤等优点[2],但治疗后出现的血管瘤处皮肤脱色素和部分病例引起局部感染的问题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 三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报告

    作者:蒲汪旸;周剑影;张玉松;刘玉龙;李元;郭晓葵;王小侠;戴宏;周丽英;庄志祥

    2005年10月9日上午9:30,患者"A"、"B"、"C"与"D"4位工作人员误将一长约10 cm、宽约8 mm的192Ir放射源(活度为7.125×1011 Bq)、从探伤机拆卸下来用乙醇擦洗.4人取蹲位,源放置地上,源皮距约10~30 cm,持续时间约15~20min,后发现工作处报警器警灯闪烁(声音被关闭),立即将该源组装放回后撤离,期间"D"因故离开.事后经现场模拟试验估算出患者受照物理剂量.

  • 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辐射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雪松;吕慧敏;夏英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肿瘤的首位.肺癌的发生除吸烟外还与环境中其他致癌因素有着紧密关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电离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Ⅵ)预测,在居民肺癌中约10%是来自本底水平氡及其子体的照射.

  • 细胞辐射敏感性与DNA双链断裂及修复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传玲;王菊芳;李文建

    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一般由辐照后细胞的存活情况来衡量.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存在差异,不同个体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对于同种辐射的反应不同,而同种细胞对不同的辐射的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

  • "组学"在辐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荣;林汝仙;王升启

    从20世纪末至今,生物医学研究取得惊人进展,特点之一就是各种"组学"(-omics)及其相关技术的出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新提出的生理组学,使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从分子-细胞-器官-生物体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体系,它标志着一个"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迄今为止以"组学"命名的百余种学科,都是在以上几个层面演绎发展而来.

  • 16层螺旋CT鼻窦区冠状位重组图像与扫描图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雷子乔;韩萍;余建明;陈艳;史河水;刘永华;于群;吴红英

    目的 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不同扫描方法以及不同重建算法对鼻窦区解剖结构的显示.方法 将56例鼻窦扫描患者分为正常组(34例)与炎症组(22例).每组患者根据扫描方法不同分为轴位扫描冠状位重组组和直接冠状位扫描组,均用软组织算法重建.选取其中正常组18例、炎症组16例同时行高分辨率算法重建.评价不同扫描方法、不同重建算法时的图像质量.结果 两组中冠状位重组图像与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中,高分辨率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均高于软组织重建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组中,高分辨率重建算法与软组织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16层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并进行冠状位重组,所得信息明显优于只对患者进行一次冠状位扫描,且高分辨算法对正常组细小结构的显示优于软组织算法.

  • 贯新克治疗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铁君;杨晓虹;杨小玉;纪辉

    宫颈癌在放射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有放射性阴道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本文重点介绍放射性阴道炎.当前国内外治疗该病的药物颇多,但疗效均不满意.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贯新克治疗放射性阴道炎,在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紫杉烷类化疗药物导致的放射回忆性皮炎

    作者:郭英华;王仁本;孟繁会;朱昆莉;李金丽

    笔者报道5例紫杉烷类化疗药物导致的放射回忆性皮炎(radiation recall dermatitis,RRD),并回顾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血清KL-6在放射性肺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一;张波;王东

    放疗是肺部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放射性肺炎是放疗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与有效治疗,一旦发展成肺间质纤维化,则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血清KL-6(Krebs Von den Lungen-6)是一种分类于第9族肺细胞抗原的高分子量糖蛋白,主要存在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等处[1],作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血清学指标显示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

  • 稀土对受照射的K562细胞DNA损伤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翠兰;齐雪松;郝述霞;吕慧敏

    稀土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在辐射损伤作用方面研究报道尚少.稀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特点,尤其是轻稀土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1-4].在人们接触电离辐射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剂的研发无论是平时还是事故情况下都迫切需求.

  • 小儿胸腹部透视中的三种体位及其防护

    作者:马得廷;王立民;盛蕾;吴化民

    在透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X射线的曝光时间,将有助于减少X射线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中患儿的损伤.笔者旨在介绍3种透视体位的操作要领,以探讨在小儿胸腹部透视中的应用价值和防护价值.

  • 小儿肠套叠整复中减少辐射的体会

    作者:黄福元

    在X线机透视下行空气或少量稀钡的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方法.而辐射对患儿的影响引起人们关注.回顾近7年来81例整复中,认真观察套头的形态,套头远端肠管扩张程度;选择间歇充气手法推压复位和手术复位,提高了整复的成功率,并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 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人员细胞因子及血液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吕慧敏;贾柯君;郑辉;涂序珉;刘玉飞;甄荣;张伟;张翠兰;王春燕;郝述霞;苏旭

    目的 探讨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暴露人员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血液学常规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血液学常规指标.数据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判断两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粉尘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为(2.267±1.032)pg/ml和(4.608±1.411)pg/ml,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66.55±27.22)pg/ml和(124.3±56.32)pg/ml,粉尘暴露组低于正常参考值(试剂盒提供)和明显低于非暴露组;两组血清TNF活性分别为(0.96±0.33)ng/ml和(0.84±0.35)ng/ml,两组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但粉尘暴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项血液学常规指标中有5项的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暴露于含钍稀土混合粉尘对职业人员的免疫功能和血液系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 放射防护学应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必修课

    作者:强永刚;张秀萍;廖永华;邹蓉珠

    一、我国放射防护教学发展简况我国放射防护始于20世纪中期,当时出于国际局势的考虑,主要针对核工业和军事方面,1958年国家首先在军事院校开始了防原医学研究和少量教学工作;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