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중화방사의학여방호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098
  • 国内刊号: 11-227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苏旭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PKC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

    作者:乔俏;李光;陈延治;王萍萍;李彬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放射敏感性低,严重影响了放射治疗在胰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如何提高胰腺癌的放射敏感性,成为胰腺癌放射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其过度活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据文献报道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具有选择性抑制PKC α、β亚型的作用[2],笔者通过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Panc-1存活曲线的影响,明确CH对胰腺癌的放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机理.

  • bFGF基因在中子辐射肠道损伤和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彭瑞云;高亚兵;陈浩宇;王德文;付凯飞;吴小红;王水明;马俊杰;胡文华

    目的研究肠道经中子照后的病变特点、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2.5~5.5Gy中子照射230只BALB/C小鼠,于照后6和12 h、1~5 d、7、10、14、21和28 d分批活杀,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bFGF基因在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照射后隐窝细胞见凋亡与坏死,并呈剂量相关性,2.5 Gy组肠黏膜见明显损伤及恢复现象.bFGF蛋白和mRNA于正常肠上皮细胞阳性,其mRNA于血管内皮和间质细胞强阳性.2.5 Gy照后3 d内,bFGF蛋白进行性减少,照后5~10 d,绒毛上皮细胞bFGF蛋白明显增加,5 d达高峰,14 d恢复至正常水平.4.0Gy以上照后4 d内,bFGF进行性减少.bFGFmRNA与其蛋白出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其高峰见于照后3 d,10 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定剂量的中子辐射可使肠黏膜明显损伤,并呈剂量相关性;中子照射后肠内源性bFGF基因表达参与其损伤及修复的病理过程,可能对其损伤后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 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p16的构建及其体外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建香;苏旭

    目的构建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p16并研究其体外稳定转染联合60Co γ射线照射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p16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双酶切、粘端连接的方法构建了含有辐射诱导特性的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和p16的pEgr-p16的质粒载体,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重组载体导入人HeLa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照射转染后的HeLa细胞p1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全自动测序证明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p16构建正确;稳定转染可见有明显的p16表达增强;5 Gy以内p16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在2 Gy照射后2 h p16蛋白表达水平即开始增高,4 h达到高,12 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p16,在HeLa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 人参皂甙Rg3促进同系小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恢复研究

    作者:张会来;王华庆;姚智;郝希山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对小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首先建立PBSCT小鼠模型,然后将90只接受移植的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从移植后第15天起腹腔注射不同剂量Rg3、IL-2及生理盐水.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T淋巴细胞功能的恢复;抗体形成实验(溶血素分光光度法)观察B淋巴细胞功能的恢复;杀伤实验观察NK细胞的功能恢复;流式细胞计数观察T亚群、B和NK细胞的恢复.结果9 mg/kg+IL-2联合治疗组显现出了良好的协同免疫增强作用,对细胞及体液免疫恢复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其他实验组及盐水组.NK细胞的恢复,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都要好于盐水组.结论人参皂甙Rg3与IL-2联合应用可明显加快移植后小鼠的免疫恢复过程,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两者的联合治疗要明显好于IL-2或Rg3单药治疗效果.

  • 辐照的血管内皮对造血干细胞迁徙的影响

    作者:郝一文;李亚明;刘显智

    目的通过对小剂量γ射线辐照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黏附分子表达及造血干细胞跨内皮迁徙率的测定,研究辐照的血管内皮对造血干细胞跨内皮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1~5 Gy γ射线辐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测定PKC活性;用ELISA法测定黏附分子VCAM-1、PECAM-1、CD44的表达;用双室培养法测定造血干细胞跨HUVECs的迁徙能力.结果3 Gy以下γ射线辐照后的HUVECs膜PKC活性逐渐升高,浆PKC活性逐渐降低,尤以2、3 Gy辐照的HUVECs变化为显著(P<0.01),而高于3 Gy辐照的HUVECs的膜、浆PKC活性呈下降趋势.3Gy以下辐照的HUVECs的VCAM-1、PECAM-1、CD44的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1).造血干细胞通过γ射线辐照后的HUVECs的数量显著增加(P<0.01),但加入针对上述黏附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后,能显著降低造血干细胞跨内皮能力.PKC活性与VCAM-1、PECAM-1、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适当小剂量的γ射线辐照血管内皮细胞,能活化其PKC、增加PKC活性,并进而上调黏附分子VCAM-1、PECAM-1、CD44的表达,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跨内皮迁徙.

  • 99m Tc-抗D-二聚体单抗对实验动物陈旧性血栓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作者:杨慧;李良;张顺英;王珏;宋爱丽;何士大;董小黎

    目的研究99mTc标记的抗D-二聚体单抗在陈旧性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靶向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机械损伤血管内膜的方法复制家兔股动脉血栓和股静脉血栓模型,血栓形成后3 d将99mTc标记的抗D-二聚体单抗注入动物血管内,以放射免疫显像检测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血流和血栓部位的分布.结果血栓处放射性99mTc的分布较健侧明显增多,而单纯钳夹血管组及正常对照组未见局部放射性物质的堆积.注入99mTc标记的单抗后,动物未见不良反应,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结论99mTc标记的抗D-二聚体单抗可以作为血栓导向示踪剂,用于陈旧性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定位诊断.

  • 辐射对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印记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斌;鹿亚超;陈颖;黄健;黄兴华;赵经涌

    目的筛选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受电离辐射影响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方法选择雄性BALB/c小鼠8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X射线全身照射0.1 Gy/d,连续13 d,建立辐射干扰小鼠精子发生模型.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睾丸RNA,采用上海生物芯片中心小鼠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对感兴趣的基因经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12个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6个上调,6个下调,其中Igf2、Peg3基因Ratio值分别为3.859和0.397,经半定量RT-PCR验证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可导致小鼠睾丸部分印记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修复

    作者:杨建设;李文建;王菊芳;王转子;夏景光;金晓东;高清祥

    目的研究人类正常肝细胞经γ射线诱导染色体损伤的动态修复.方法应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对人类正常肝脏细胞经γ射线照射导致的染色体损伤后48 h内的动态修复过程进行研究.结果照射后原初染色单体断裂和等点染色单体断裂数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多,染色单体断裂显著多于等点染色单体断裂;经过24h的继续培养,这两种类型的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约50%染色单体断裂得到修复,而等点染色单体断裂的修复率多为15%;经过48 h的照射后培养,染色体损伤的水平与24 h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染色体损伤的主要形式是染色单体断裂,易于修复;虽然等点染色单体断裂数量较少,但修复困难.提示等点染色体断裂是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死亡和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 γ源放射事故受照者呕吐开始时间与全身剂量关系

    作者:刘长安;孙全富;李小娟;陈尔东;刘英

    目的探讨γ源放射事故受照者呕吐开始时间与全身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TATA统计软件包对39例γ源放射事故受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吸收剂量等于或大于1 Gy的受照者呕吐发生率(22/27)显著大于剂量在1 Gy以下的受照者(1/12,P<0.001).出现呕吐的受照者,呕吐开始时间(TD,以h表示)与全身吸收剂量D(Gy)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模型,其方程式可描述为:TD=(17.45±1.77)D-(2.21±0.30)(n=23,F=50.01,P<0.01,经校正的R2=0.8099).受照后呕吐开始时间在2 h以内的P25、P50和P75剂量分别为4.1、7.6和11Gy;呕吐开始时间大于2 h的P25、P50和P75剂量分别为2.0、2.4和2.6 Gy.结论在突发核或放射事件可能涉及大量患者的情形下,呕吐开始时间可作为早期分类的一个快速而实用的观察指标,但应注意其局限性.

  •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作者:王俊杰;修典荣;冉维强;白静;朱丽红;刘江平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22例无法切除晚期胰腺癌患者11例先行胃肠或胆肠短路术,2例行支架植入术.术前根据CT扫描图像行治疗计划计算需要剂量、需要植入粒子活度和个数.125I粒子活度为0.40~0.70 mCi/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为65~145 Gv.粒子针插植,间距1~1.5 cm,边缘包括肿瘤外1~1.5 cm.Mick枪植入12I粒子.粒子间距1 cm.5例患者术后4周加三维适形外放疗,2~3Gy/次,5次/周,总吸收剂量39~50Gy,1例加紫杉醇增敏,1次/周,60mg/次,共3次.5例患者术后加健择化疗2周期,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15例伴有上腹部疼痛患者,粒子治疗后有12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缓解,有效率93.33%,平均显效时间2~3 d.全组患者6例术后因复发而死亡,复发率为27.27%.全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其中Ⅲ期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50%患者死于远处转移.3例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5颗粒子迁徙到肝脏.未见出血、感染、胰腺炎和胰瘘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疼疗效,部分局部晚期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而且并发症发病率较低.

  • Carbogen对肿瘤乏氧的改善以及在32P间质内放疗中的作用

    作者:占宏伟;叶小娟;包承侃;孙达;何刚强;张宏

    目的研究Carbogen长时间吸入的安全性,对肿瘤乏氧的改善以及对32P肿瘤间质内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①荷S180肿瘤小鼠10只,行吸入Carbogen前、后的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比较两者T/NT的变化.②正常小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Carbogen吸入组,后者每日吸Carbogen 2 h,共24 d.观察小鼠的日常活动、体重变化,及重要脏器病理学变化.③荷S180肿瘤小鼠40只,分为未治疗空气组、未治疗Carbogen组、32P治疗空气组、32P治疗Carbogen组,观察、对比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检测抑瘤率和抑瘤曲线.结果①Carbogen吸入前后肿瘤99mTc-HL91的T/NT分别为1.872±0.391和1.354±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6,P<0.01);②未治疗空气组、未治疗Carbogen组小鼠间肿瘤生长速率无明显区别;32P治疗空气组、32P治疗Carbogen组小鼠在治疗后第12天抑瘤率分别为66.01%和69.43%,两者间无明显区别,在治疗后第24天,肿瘤体积分别为(2.728±0.469)和(2.237±0.603)cm3(t=2.128,P<0.05),肿瘤质量分别为(2.437±0.447)和(1.965±0.538)g(t=2.134,P<0.05).③正常小鼠Carbogen长期吸入后日常活动、体重变化等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区别,心、脑、肺、肝、脾、肾、小肠等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学改变.结论Carbogen可以明显改善肿瘤乏氧状况,中长期吸入对小鼠毒副作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32P肿瘤间质内放疗的疗效.

  • 山东省放射诊断阳性率调查分析

    作者:于夕荣;李连波;柳怡;杨珂;夏春冬;张巍;李炜;张显鹏

    目的了解山东省X射线诊断检查的阳性率,指导临床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普查全省范围内各医院的年放射门诊量,将年放射门诊量从大到小分为4层,并按9%、6%、3.5%、1.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各层医院X射线诊断受检者按26种检查类别的分布及各种检查类别的阳性率.结果各类X射线检查中,乳腺摄影、口内片、牙科全景摄影、躯干CT、脑血管造影、尿路造影、心血管造影等阳性率较高.各级医疗单位X射线诊断检查阳性率以市级为高,为63%,省级和县级相同,为58%,乡镇级医疗单位低,为40%.初步提出了本省各类X射线诊断检查阳性率参考值,按此参考值,每年可减少公众医疗费用约6500余万元;并可降低公众接受的集体剂量3900人·Sv/年.结论提高X射线检查阳性率可促进X射线检查的合理应用,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公众集体剂量.

  • 评价放射性物质运输辐射影响的INTERTRAN2程序的应用

    作者:李国强;赵兵;王学新;汤荣耀;张建岗;胡验军

    随着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核材料及其放射性废物需要运输.放射性物质运输的安全性以及它对环境和公众带来的辐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放射性物质运输前,作必要的运输安全分析和对环境辐射影响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INTERTRAN2程序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向其成员国推荐使用的评价放射性物质运输对环境辐射影响的程序.使用IAEA提供的程序,使得各成员国所提供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因此,引进和应用INTERTRAN2程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同一曝光条件下X射线深部治疗机输出量率及半价层差异分析

    作者:凌光华

    放射治疗的宗旨,在于给予靶体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与器官少受辐射损伤,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治愈率[1].因此,治疗剂量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放疗疗效.有资料显示[2]: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200万,其中60%~70%的肿瘤病人将接受放射治疗.而X射线深部治疗机目前在浅表肿瘤放疗中仍然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对X射线深部治疗剂量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笔者研究了部分X射线深部机在同一曝光条件下输出量率及半价层的差异,并深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

  • 骨盆数字化X射线摄影曝光剂量的优化研究

    作者:王鹏程;张富利;李士俊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照射剂量与成像质量的关系,确定骨盆X射线摄影的佳摄影条件.方法以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在不同照射剂量下所获取的影像的图像质量因子IQF,进行ANOVA及SNK统计学分析,确定佳照射条件.应用X射线摄影模拟人拍摄骨盆X射线影像,按照欧共体(CEC)图像质量标准验证佳摄影条件与常规摄影条件下照射剂量与成像质量的差别.结果不同照射剂量条件下,对比度-细节体模影像质量因子IQF有显著性差别(P=0.0001),照射剂量大于0.61 mGy时,不同剂量组间IQ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以佳照射条件和常规照射条件所拍摄的X射线摄影模拟人影像按照CEC标准评判,两者影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时通过增大照射剂量可以提高影像质量,但是当曝光剂量达到足够大时,再增大曝光剂量并不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影像质量与曝光剂量间存在一个优化剂量.标准体模骨盆X射线摄影的优化剂量为0.61 mGy.

  • 药盒法制备99mTc-RBC的人体内稳定性及内照射剂量研究

    作者:杜延荣;陈方;李方;陈黎波;龙明清

    目的研究用自制RBC药盒制备的99mTc-RBC人体内稳定性和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方法4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取肘静脉血1 ml,用自制的RBC药盒进行放射性锝标记,每人注射481~555 MBq,给药后5 min,1,2.5,4,8和24 h进行全身显像,测定99mTc-RBC在人体内的生物分布;计算各器官在各时间点的放射性占注入量的百分数(%ID);两种方法绘制各脏器时间-放射性计数曲线,计算各脏器的滞留时间,用MIRDOSE 3.0软件计算出各受照器官的内照射辐射剂量.结果99mTc-RBC在人体内较稳定,血池及大血管于给药后5 min至8 h均可清晰显影;人体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估算结果与文献值相近,按一次给药555 MBq计算,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均低于50 mGy.结论用本实验室自制RBC药盒制备的99mTc-RBC体内稳定性好,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符合要求.

  • 儿童肺部CT曝光参数及其辐射剂量的比较分析

    作者:刘昌盛;李茂进;郑晓华;魏文洲;童四平;潘鄂武;唐兴桥

    目的优化儿童肺部CT曝光参数,减少其辐射危害.方法对疑有肺部病变的儿童及青少年210例,降低曝光量行肺部CT扫描,以肺部支气管分叉层面的胸廓前后径和横径线长的平均值为依据,以儿童常规曝光量的70%为起始扫描剂量,逐次减少曝光量10 mAs,观察其成像质量,直至图像质量良好,符合诊断的要求,并分析其曝光量mAs和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与儿童常规肺部曝光量200mAs相比,不同肺部发育的个体,其肺部CT曝光量可降低到其常规曝光量的45%~80%,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均可降至27.45%~80%.结论根据儿童胸部个体发育差异,适当地降低曝光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辐射剂量,减少其辐射危害.

  • 滤过板与摄片kV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光辉;李可女

    笔者通过实验,观察了在不同kV摄影时使用不同性质和厚度的滤过板对吸收软X射线的作用以及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 CR与屏/胶组合在曝光量和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苗田;马大庆

    随着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逐渐普及和应用,现在已成为很多医院放射科的主流技术,并有取代传统增感屏-胶片组合(屏/胶组合)X线摄影的趋势.我院自引进CR以来,在将近两年的使用中,与屏/胶组合相比在X线数字化摄影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CR的X线曝光量和辐射剂量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据报道CR照射量和辐射剂量比屏/胶组合低,从我们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却与之相反.为此,我们在3家医院进行了测试,了解CR的有关辐射防护问题,并探讨如何合理应用CR设备.

  • 兔颌下腺移位术防治放疗后口干燥症

    作者:刘学奎;曾宗渊;张书旭;陈福进

    颌下腺移位术防治放疗后口干燥症取得良好的疗效[1,2].由于临床上无法获取移位和未移位颌下腺的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为此,我们选择兔作为实验对象,探讨兔颌下腺移位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功能的改变

    作者:陈为民;林天生;浦小建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131I治疗.近年来,131I已成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亢心的主要方法之一[1].笔者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甲亢心患者应用131I治疗及ATD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及左室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131I对甲亢心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免疫学随访观察

    作者:涂序珉;纪桂云;白玉书;金璀珍;王永孝;傅宝华;何玲;李美颖;傅桂芳

    长期以来,人们重点关注较大剂量的辐射损伤效应和医学救治,对低剂量辐射的远后效应和危害评价则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笔者在对一组执行任务中受低剂量照射人员随访6次的基础上[1],进行了第7次随访,重点检测了3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NK)细胞等项指标,旨在探讨低剂量远期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期为辐射防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促排剂的研究进展及在放射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作者:李蓉;粟永萍;徐辉

    一般说来,在和平年代,放射突发事件有4种可能的方式:①放射性散布装置(radioactive dispersal device,RDD),又叫脏弹(dirty bomb),是将放射性物质与普通炸弹捆绑在一起,当炸药被引爆时,放射性物质就随着向周围地区喷发.②核设施遭袭击导致源项释放;③盗窃核武器或粗糙核装置;④小当量核爆炸,其中,受脏弹袭击的可能性大.

  • 线粒体DNA缺失的检测方法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青杰;陆雪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每个细胞中约有100~1000个mtDNA分子.人类mtDNA是含有16 569 bp的双链闭环分子,mtDNA含有37个编码基因及一段与mtDNA复制及转录有关、不编码基因的D环区,任何突变都会累及基因组中的重要功能区域.它位于线粒体的内膜,容易遭受到活性氧自由基侵害,同时缺乏有效的修复系统及组蛋白保护,其突变率远远高于核DNA,为核DNA的10~20倍[1].研究认为:mtDNA突变与衰老和多种疾病有关[2].在各类突变中,mtDNA的缺失突变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辐射生物学领域,对线粒体DNA缺失的研究刚刚起步.笔者就mtDNA缺失、其检测方法以及在辐射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再程放疗进展

    作者:韩大力;李建彬;陈延条

    尽管近年来外科治疗和化疗在头颈部复发癌及第2原发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放疗在这部分病人的治疗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在放疗模式和放疗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进展.笔者重点对再程放疗的可行性、治疗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予以综述.

  • 白介素-11在放射性肠道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瑞娟;彭瑞云

    肠道为高度辐射敏感组织,放射性肠道损伤常见于核爆炸、核事故以及临床恶性肿瘤放疗中.肠辐射损伤的主要症状是拒食、呕吐、腹泻等,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是一种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多效能细胞因子,以往研究多注重其在造血系统中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它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损伤具有保护或治疗作用[1-4].笔者就IL-11在辐射引起肠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眼眶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

    作者:李金锋;梁燕;郭行高;江波;赵廷强

    目的探讨眼眶磁共振扫描成像技术.方法采用GE 1.5 T signa Echo speed或GE1.5 T signa Twin speed,对30例患者做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脉冲序列:SE T1加权(weighted Imaging WI),FSE T2加权(weighted Imaging WI),T2WI采用脂肪抑制技术或SE T1flair,FRFSE T2WI T2WI采用脂肪抑制技术.扫描方位:横轴位(Axial)、冠状位(Coronal)、矢状斜位(Oblique Sagittal)和横轴俯卧位(prone)等.扫描参数:Fov 18 cm×18 cm,SE T1WI:TR 440 ms TE11 ms,FSE T2WI:TR3000 ms TE98 ms或T1flair:TR 2143 ms,TE 11 ms,TI 750 ms,FRFSE T2WI:TR3500 ms TE 80 ms,矩阵256×256,接收带宽15.63 MHz,平均激励次数4次,层厚3~4 mm,无间隔.增强对比剂用Gd-DTPA 0.1 mmol/kg.结果横轴位可清晰显示视神经全长及眼内外直肌及与病变的关系.冠状位在同一层面可清晰显示视神经、眼内外直肌、眼上下直肌的断面及与病变的关系.矢状斜位可清晰显示视神经全长、眼上下直肌及与病变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扫描参数的优化组合和选择正确的扫描方位,及T2WI脂肪抑制技术等的应用更有助于显示正常眼眶解剖结构及眼眶病变的定位和诊断.

  • 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任庆余;赵进沛;刘卫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监督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消除放射事故隐患.现将我区驻军以上医院近两年的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 襄樊市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情况

    作者:林伏靖;朱海峰;李卓长;王少敏

    襄樊市卫生防疫站2002年对51台医用X射线设备的14个影像质量控制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杭州市外照射个人剂量计比对结果分析

    作者:夏予勇;陈中雨;徐玲

    为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我们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2002、2004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计比对工作,报道如下.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激光像机使用效率

    作者:昝志生;卢传友

    在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激光像机成像起着重要作用.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医学影像所门诊和住院部有干式像机(激光、热敏)共9台,其中kodak 8700一台(住院介入),8100 5台(住院CT 2台、MR 1台,门诊CT、DR各1台),富士激光像机DPL一台(门诊CR),富士热敏像机FMDP2636 2台(门诊CR).由于像机没有互相联网,当一台像机有故障时,不能利用其他像机代替工作.使机器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像机故障时,无法替补打印胶片,影响工作.

  • 经环甲膜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心性肺癌临床分析

    作者:王敏;金普乐;陶仁海;刘俊霞;习翠玲

    2002年7月至2004年9月,笔者采用经环甲膜穿刺、置管,气道内悬挂125I放射性微粒子(简称种子源),对19例中心性肺癌并发气道狭窄、肺不张者进行近距离低能量持续放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舟山市普陀区1998-2003年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监测分析

    作者:张恩惠

    笔者对舟山市普陀区1998-2003年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防护水平,为进一步规范放射卫生提供依据.

  •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权循凤;陈振东

    骨转移癌的主要症状是顽固性骨疼痛难以缓解,长期应用止痛药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目的就是控制肿瘤对骨的破坏,从根本上消除或减轻骨疼痛,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和需要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于1999年6月至2000年8月对40例骨转移癌进行局部放疗,观察其止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 131I治疗Graves病血清sFas、TNF-α和sTNFR2水平的观察

    作者:李方都;袁济民;魏仲家;许玲

    Graves病(GD)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与细胞凋亡被抑制和免疫功能缺陷有关.131I是治疗GD甲亢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其β射线对患者甲状腺滤泡集中照射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监测131I治疗前后GD患者血循环中可溶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的含量变化,观察131I治疗对GD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

  • 东莞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调查分析

    作者:田宜清

    东莞市目前人口约160万人、暂住人口约430万人,从医用X射线诊断机的发展可见,1954年全市仅有2台医用X射线诊断机、1976年有45台,到2003年全市已有226台,比1998年的205台增加了21台,增长率为10.2%.其中X射线机187台,CT机39台;国产X射线机121台,占53.5%、进口X射线机105台,占46.5%;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合格率为88.5%、不合格率为11.5%,见表1.

  • 牙科X射线机焦皮距巧测量

    作者:杨伟华

    牙科X射线机焦皮距是指X射线管焦点至X射线集光筒末端的距离,是<医用X射线诊断防护标准>GBZ130-2002中一项重要的防护指标.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厂家生产的牙科X射线机没有标示出焦点的位置或标示的焦点位置与实际焦点的位置不相符合,而以往判断这项指标是否合格时,往往按厂家标示的焦点位置,用卷尺测量到集光筒末端的距离,这种测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为使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人员快速、准确、有效地测量出牙科X射线机的实际焦皮距,笔者将摄影法测量牙科X射线机焦皮距方法介绍如下.

  • 中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氚浓度

    作者:任天山;赵秋芬;陈炳如;高平印;陈佳慎;邓国伦;匡云谷;刘岩;王伟华;刘祖森

    目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3年)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方法地表水样品中387个采自全国64条江、河,151个样品采自24个湖泊或水库(其中1991-1993年间采集的分别为137和34个样品);地下水样品中泉水有44个,井水122个(其中1991-1992年采集的分别为34个和96个).样品预处理和制备采用国家标准GB 12375-90推荐的方法,氚浓度测量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数据用MS Office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江河和湖泊水氚浓度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4.67和4.55 Bq/L;泉水和井水分别为2.38和4.04Bq/L;地表水氚浓度和泉水氚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与井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地表水氚浓度已接近全球大气层核试验前天然氚浓度.我国江河水、湖泊水、井水氚浓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区分布,而泉水氚浓度则无明显的地区分布趋势.

  • 高功率微波对大鼠下丘脑和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影响

    作者:孟丽;彭瑞云;高亚兵;马俊杰;王水明;胡文华;王德文;苏镇涛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辐照后下丘脑与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2~90 mW/cm2的HPM辐照13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于照后6 h、1、3、7、14 d、28 d与3月活杀动物,取下丘脑与垂体,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GR在辐照后大鼠下丘脑与垂体中的表达.结果辐照后下丘脑神经元中GR表达减弱.10 mW/cm2组在6 h与1 d时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7 d后呈恢复趋势;50 mW/cm2组在1 d时有显著下降(P<0.05).辐照后垂体远侧部内分泌细胞GR表达增强.10mW/cm2组在6 h时有显著升高(P<0.01),7 d后呈恢复趋势;50 mW/cm2组在1、3 d时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一定功率密度的HPM辐照后,下丘脑GR表达下降;垂体GR表达增强;HPA轴负反馈调控紊乱;表明GR参与了HPM辐照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 LRP16基因抗紫外线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卢学春;朱宏丽;楼方定;韩卫东;徐周敏;于力

    目的根据基因编码序列推测其氨基酸序列,预测LRP16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方法利用GeneBank数据库获取LRP16基因序列,然后推测出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对该序列蛋白结构域的同源性进行搜索;将LRP16基因ORF插入pcDNA3.1,构建LRP16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采用Superfect稳定转染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筛选稳定表达LRP16基因的细胞;以紫外灯照射筛选后有HL-60稳定过表达的HL-60细胞和对照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有LRP16过表达对HL-60细胞增殖及DNA损伤后修复的影响.结果在LRP16基因理论蛋白序列的第148至315氨基酸残基之间具有与人类组蛋白H2A1C末端相类似的同源序列hismacro、COG2110和A1pp,同源性高达80%以上.LRP16基因的过表达具有抗紫外线引起HL-60细胞DNA损伤和增强损伤后的修复作用.结论LRP16基因编码蛋白可能具有抗紫外线的DNA损伤作用.

  • 新购核仪表的放射防护管理问题

    作者:方国秋;赖苏克

    笔者对福建省2000年至2003年新购核仪表的放射卫生与防护管理问题做了调查,报道如下.

  • 个人与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计的校准

    作者:赵士庵;欧向明

    电离辐射剂量计的校准在辐射防护剂量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热释光剂量计(TLD)及其测量系统是用于电离辐射监测的手段之一.虽然目前对热释光材料发光机理有些争论,但是,电离辐射照射的TLD经测量系统加热后,其发光量与照射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是TLD能够用于电离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从这一原理可知,TLD测量方法是一种相对测量.因而,对TLD测量值的正确解读,取决于对它的校准.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