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c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徐晓璇;李婷;戴毅;张俊吉;郎景和;冷金花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盆腔包块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现盆腔包块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并接受再次手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74%(63/85)的盆腔包块为良性病变,19%(16/85)为恶性,7%(7%,6/85)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24%(20/85),多发生于子宫切除术后的5年内(16例);其次是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4%,12/85),而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卵巢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8%,7/85)居多,且卵巢肿瘤更多发生在子宫切除术后10年及以后(18例).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生特点主要包括年龄较小[(47±5)岁]、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比例高(65%,13/20)、子宫切除术至发现盆腔包块的时间间隔较短[(3±3)年],而这些与卵巢肿瘤(包括良性、交界性、恶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均<0.01).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将明显增加子宫切除术后卵巢瘤样病变(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其他瘤样病变)的发生风险(RR=9.410,95%CI为1.099 ~ 80.564,P=0.041).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发生与子宫切除术时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密切相关,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且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将明显增加该风险.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处理可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发生.

  • 子宫腺肉瘤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建;周怀君;凌静娴;李荣;汤晓秋;张蕾;孙琦

    子宫腺肉瘤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占子宫肉瘤的5%[1],为低度恶性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以及低度恶性的间充质成分组成,治疗以手术为主.一般情况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预后较好,其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深肌层浸润、肉瘤过度生长、淋巴血管侵犯、子宫外侵犯及在肿瘤中存在异型细胞等.子宫腺肉瘤临床少见,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了4例此类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MCT、MCC和c-kit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翟翠静;张红凯;陈伟东;王翠芝;张冬梅;邵汇琳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由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间质及成熟的厚壁血管构成,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EP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1-2].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急慢性过敏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并在各种非过敏性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C作为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细胞,激活后通过脱颗粒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mast cell chymase,MCC)是MC内预先合成的主要丝氨酸蛋白酶,可促进组织增生及血管形成,其中MCT能特异性反映MC的激活.MC表面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其中干细胞因子(SCF)受体c-kit(又称CD117)是MC表面调控其功能的重要受体,与配体SCF[3]结合后可增强MC的增殖、分化和趋化能力.研究发现,良性鼻息肉、结肠息肉及生育期妇女EP组织中存在高水平过度活化的MC,推测其可促进息肉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生育期妇女EP组织中MCT、MCC和c-kit的表达情况,探讨MC和c-kit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 高龄孕产妇的潜在风险

    作者:陈宇;伍绍文;张为远

    “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内,产科临床医师面临高龄孕产妇(advanced maternal age,AMA)比例攀升的问题,此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高龄初产妇的比例也有所上升.AMA是指分娩年龄≥35岁的孕产妇,其妊娠相关风险均明显高于非高龄孕产妇.据以往的统计数据,我国AMA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2.96%上升至2007年的8.56%[1]、2011年的10.1%[2];据2017年“两会”专题要闻报道,北京市2016年AMA的比例已升至14%[3].AMA相关的一系列潜在风险初现端倪,给围产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即综述AMA的这些潜在风险.

    关键词:
  • HPV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与研究进展

    作者:王轶英;王悦;孔北华;Wenxin Zheng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2002年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子宫颈癌的死亡病例数达27万;其中约1/4来自中国.近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上升,且明显趋向年轻化.自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正式宣布HPV的某些型别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以来,迄今已发现HPV的200余种型别,依据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及低危型.

    关键词:
  • 卵巢上皮性癌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颖;昌晓红;崔恒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病死率一直位居首位.2015年报道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4万例新发卵巢癌患者,死亡患者超过15万例[1].卵巢癌的发病隐匿,早期难以察觉,约75%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Ⅲ~Ⅳ期).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和铂类药物化疗等常规治疗,大多数已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仍面临复发或死亡的威胁,5年生存率仅约30%.虽然化疗策略在不断改进,但近30年来患者预后的改善却十分有限[2].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的生物治疗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试验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

    关键词: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合并宫角双胎异位妊娠一例

    作者:李红叶;赵昕;单淑芝;江静;石彬

    患者33岁,孕3产2,因“停经70 d,阴道流血1个月余”于2016年1月3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11月21日,分别于12年前和7年前行剖宫产术.1个月余前因阴道流血在当地就诊,自述B超可见宫腔内孕囊,予保胎治疗.10d后仍阴道流血,在当地市级医院B超检查示:双活胎,宫腔下段妊娠(可疑瘢痕妊娠),右侧宫角妊娠;血hCG>225 000 U/L;予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及米非司酮口服.第2天即来本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少许暗红血,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右侧宫角饱满,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血红蛋白101 g/L,血[β-hCG196 636 U/L.B超检查提示:(1)子宫畸形?(两孕囊间似见一宽约0.6 cm低回声带将两者相隔);(2)异位妊娠(一胎考虑子宫瘢痕妊娠,另一胎位于右侧宫角).见图1.

    关键词:
  • 卵巢上皮性癌多发皮肤转移一例

    作者:姜亮亮;韩毅敏;张阳;唐蒙蒙;王晶

    患者75岁,因“腹胀4个月余”于2012年4月27日收入院.入院后盆腔MRI检查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卵巢.遂于5月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腹水约2 900 ml,盆腹腔腹膜、肠管、肠系膜、子宫、膀胱表面均可见散在的结节样肿物,较大者直径为0.8 cm,有侧卵巢可见质脆、菜花样肿物,大小为4.0 cm×3.0 cm×3.0 cm,右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左侧卵巢萎缩,左侧输卵管伞端可见直径1.0 cm的菜花样肿物,大网膜挛缩、增厚,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右侧卵巢低分化癌,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诊断:卵巢低分化浆液性腺癌Ⅲc期.

    关键词:
  • 自然杀伤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洪艳;叶雪;马瑞琼;昌晓红;崔恒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1)N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表型鉴定: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名健康志愿者捐赠的外周血20 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转染后过度表达白细胞介素21(IL-21)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IL-21-K562细胞)作为饲养细胞(经放射线照射),与外周血中分离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外诱导、扩增培养14 d,监测扩增过程中淋巴细胞数量和存活细胞比例的变化,14 d后收获扩增的淋巴细胞并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扩增的淋巴细胞中NK细胞比例(其表型为CD3CD56+).(2)N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效应细胞(即NK细胞)与靶细胞(即卵巢癌细胞系SKOV3、HOC1A、3AO、CAOV3细胞及其对照K562细胞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T29细胞)的比值(效靶比)分别为50∶1、20∶1、10∶1、5∶1、1∶1,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1)N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表型鉴定结果:体外诱导、扩增培养14d,淋巴细胞数从扩增当天(第0天)的2.0× 107个至第14天时为5.1×109个,扩增后淋巴细胞数增加至扩增前的255倍;存活细胞比例从扩增当天的95%以上降至第8天的80%左右,随后逐渐升高,至第14天时又达95%以上.扩增前、后表型为CD3-CD56+的NK细胞占CD3-的非T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33%、85.32%,占总淋巴细胞数的比例分别为1.06%、69.42%,扩增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N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杀伤率:LDH释放实验显示,NK细胞对卵巢癌SKOV3、HOC1A、3AO、CAOV3细胞及其对照K562细胞和T29细胞均有很强的杀伤作用,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其杀伤率均明显增高(P<0.01).当效靶比为1∶1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为37%,而对卵巢癌细胞及T29细胞的杀伤率均在10%左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效靶比为50∶1和20∶1时,除CAOV3细胞(杀伤率>70%)以外,NK细胞对其他卵巢癌细胞及其对照K562、T29细胞的杀伤率均大于80%,各细胞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K细胞能够在体外得到高效扩增,且其对卵巢癌细胞有良好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卫琴;江雅丽;汤海波;高红阳;庄燕燕;夏飞;茅彩萍;朱春荣

    目的 研究黄体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男方因素拟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原发性不孕症妇女4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自然周期确定排卵后的第7天分别予观察组GnRH-a 0.1 mg和对照组安慰剂(0.9%生理盐水2ml)皮下注射,3d后复诊.测定用药前后血清雌、孕激素的水平,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ER 、PR的表达水平,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妇女在用药前后同期的雌二醇水平无差异(P均>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孕酮水平[(66.8±14.9) nmol/L]显著高于其用药前(P<0.05),也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2)观察组在用药前后ER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PR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也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3)观察组用药后胞饮突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用药前[表达量丰富的比例分别为65%(13/20)、25%(5/20),P<0.05],且发育也更成熟[发育成熟的比例分别为75%(15/20)、35%(7/20),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胞饮突的表达量及其发育成熟的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黄体支持中的GnRH-a可能是通过黄体发挥作用的,其可通过促进孕激素的分泌,降调PR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 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3参与子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作者:魏莉;秦晓鹏;赵兴波;王伟

    目的 探讨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3(BAG3)在子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子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保存的子宫颈癌标本50份,以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德州市立医院妇科收治的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或行子宫颈活检患者的正常子宫颈组织50份作为对照,分别采用逆转录(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G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2)选择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以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为对照,分别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G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下实验分为两组,即转染组[转染BAG3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BAG3)]和对照组[转染对照小分子干扰RNA(siRNA)],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转染后两组HeLa和SiHa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吸光度(A)值表示];体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后两组HeLa和SiHa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分别以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表示);建立两组子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BAG3对移植瘤成瘤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EMT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锌指转录因子(Slug)、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 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显示,子宫颈癌组织中BAG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0±0.15、1.10±0.1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分别为0.23±0.04、0.29±0.03,P均<0.01);子宫颈癌组织中BAG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均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均无相关性(P>0.05).(2)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显示,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比较,HeLa和SiHa细胞中BAG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1);转染组HeLa和SiHa细胞中BAG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CK-8法检测显示,转染后72 h,转染组HeLa和SiHa细胞的A值分别为0.88±0.08、0.92±0.09,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2±0.13、1.35±0.12,P均<0.01);体外划痕实验检测显示,转染组HeLa和SiHa细胞的愈合率分别为(20.1±2.1)%、(21.1±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8.6±5.6)%、(61.7±5.4)%,P均<0.01];体外transwcll小室实验检测显示,转染组HcLa和SiHa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76±11)、(71±8)个,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31±12)、(129±14)个,P均<0.01].裸鼠在接种转染组HeLa和SiHa细胞后的成瘤时间分别为(9.5±0.5)、(10.5±1.3)d,明显长于接种对照组HeLa和SiHa细胞后的成瘤时间[分别为(4.5±0.5)、(5.2±1.1)d,P均<0.05];与接种对照组HeLa和SiHa细胞的裸鼠相比,接种转染组HeLa和SiHa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Slug、MMP-2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BAG3 mRNA和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BAG3通过影响子宫颈癌EMT的发生进而参与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过程,因而BAG3有望成为子宫颈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 加强高龄孕产妇管理保障母儿安全

    作者:张为远;邹丽颖

    高龄孕产妇(advanced maternal age)是指分娩年龄满35岁及以上的孕产妇.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预计在今后3~5年内育龄期妇女的“二孩”需求将集中释放,高龄孕产妇将相对集中地出现,随后会进入常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孕产妇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妊娠并发症和(或)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娩期并发症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等均会有所增加.针对高龄孕产妇存在的风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做好产前咨询评估和高危筛查,强化危急重症的临床救治,建立协调协作机制,健全危急重症转诊网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减少高龄孕产妇带来的相关母儿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高龄孕产妇的管理,保障其母儿安全,将是产科临床工作者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 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屈在卿;杨明晖;杜明钰;马翠;陶艳萍;陈卓;梁琨;马润玫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高龄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孕周≥28周、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的产妇2 587例;选择其中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单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的产妇共909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分娩年龄≥35岁者237例为高龄组,分娩年龄<35岁者672例为低龄组.对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龄组产妇的VBAC率为88.2%(209/237),低龄组为82.4%(554/672),高龄组产妇的VBAC率显著高于低龄组(P<0.05).高龄组产妇中孕前体质指数(BMI)、前次剖宫产距本次妊娠间隔的时间、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者的比例及其新生儿转新生儿ICU者的比例均高于低龄组[分别为(22.4±3.0)、(21.7±3.1) kg/m2,(69±38)、(54±34)个月,55.7%(132/237)、35.6%(239/672),8.4% (20/672)、3.4%(23/672),34.6%(82/237)、15.0%(101/672),18.1%(43/237)、12.1%(81/672);P均<0.05].未发生产妇及其新生儿严重并发症或死亡事件.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1 500 ml率、产后输血率、产褥病率、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0、新生儿气管插管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TOLAC产妇中,发生子宫破裂1例(为高龄组产妇),子宫破裂率为0.1%(1/909).结论 对于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单胎的高龄孕妇,VBAC是可供选择的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 北京地区妇女分娩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晨;王雪茵;杨慧霞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妇女的分娩年龄,以及分娩年龄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北京地区15家医院住院分娩的14 970例单胎产妇为观察对象,收集其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子痫前期(PE)的诊断、分娩孕周、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转新生儿ICU(NICU)等资料.纳入的产妇根据分娩年龄分为5组:(1)<20岁组(205例);(2)20~<30岁组(9228例);(3)30~<35岁组(4 365例);(4)35~<40岁组(1 017例);(5)≥40岁组(15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分娩年龄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1)2013年北京地区妇女的平均分娩年龄为(28±4)岁.分娩年龄<20岁者共计205(1.4%,205/14 970)例,高龄妊娠者(指35~<40岁组及≥40岁组)1 172例(7.8%,1 172/14 970),其中分娩年龄≥40岁者155例(1.0%,155/14970);(2)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疾病、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随分娩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高龄妊娠妇女中发生率分别达到3.2%(5/155)、5.8%(9/155)、34.8%(54/155);(3)与20~<30岁组比较,分娩年龄<20岁组孕妇中GDM(校正OR=0.393,95%CI为0.222~ 0.696)和剖宫产(校正OR=0.549,95%CI为0.391~ 0.771)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但早产(校正OR=2.144,95%CI为1.256~ 3.662)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并且,分娩年龄30~<35岁组、35~<40岁组及≥40岁组GDM(分别为校正OR=1.513,95% CI为1.374~ 1.666;校正OR=2.094,95%CI为1.786 ~ 2.455;校正OR=2.174,95%CI为1.492~ 3.167)、早产(校正OR=1.219,95%CI为1.021~ 1.455;校正OR=1.644,95%CI为1.251~2.161;校正OR=2.141,95%CI为1.209~3.792)、剖宫产(分别为校正OR=1.373,95%CI为1.268 ~ 1.486;校正OR=2.960,95%CI为2.550~ 3.435;校正OR=4.332,95%CI为2.920 ~ 6.426)和新生儿转新生儿ICU(分别为校正OR=1.236,95%CI为1.059~1.443;校正OR=1.337,95%CI为1.018~ 1.756;校正OR=2.389,95%CI为1.385~ 4.121)的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分娩年龄20~<30岁组.此外,与20~<30岁组产妇比较,30~<35岁组产妇PE(校正OR=1.292,95%CI为1.007~ 1.659)和产后出血(校正OR=1.224,95%CI为1.048~ 1.429)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结论 高龄妊娠和低龄妊娠都可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围产工作应予以重视;通过积极加强围孕期保健和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保障母儿健康.

  • 不同年龄段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作者:陈宇;郑晓莉;伍绍文;张为远

    目的 研究高龄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年龄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3 151例高龄(分娩年龄≥35岁)产妇及同期分娩的6 098例非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剔除信息不全者,根据产妇的分娩年龄,分为高龄1组(35~ 39岁,2 683例)、高龄2组(≥40岁,366例)及对照组(<35岁,6 098例)共3组,对3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孕产妇年龄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等多种妊娠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龄1组、高龄2组和对照组产妇中,既往因剖宫产史(分别为27.39%、33.61%、5.53%)或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史(2.80%、5.46%、0.72%)所造成瘢痕子宫者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产妇中,孕前超重及肥胖者(分别为29.67%、27.05%、18.47%)、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14.83%、19.95%、5.64%)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者(9.84%、15.03%、3.12%)也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P<0.05).3组产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1.23%、3.01%、0.36%)及胎儿畸形(1.94%、4.37%、0.48%)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84%、13.11%、9.23%)、糖尿病合并妊娠(1.83%、2.19%、0.72%)、妊娠期糖尿病(22.70%、28.42%、14.87%)、胎膜早破(25.57%、19.40%、31.42%)、前置胎盘(2.05%、2.46%、0.92%)、早产(8.35%、11.20%、5.51%)、产后出血(25.11%、18.31%、20.27%)及手术助娩(5.42%、2.33%、5.71%)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产妇中,初产妇的剖宫产率(45.42%、75.74%、21.33%)及经产妇的剖宫产率(51.46%、61.54%、30.9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产妇中,足月新生儿中巨大儿的发生率(10.80%、8.85%、7.96%)及新生儿转新生儿ICU率(9.63%、11.48%、5.2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孩”政策调整后,高龄孕产妇的比例上升,其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风险增加,应加强高龄孕产妇妊娠的管理,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尽早进行预防及干预.

中华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